最新生理学课本重点

合集下载

生理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溶液等,是细胞内的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包含着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指挥中心。

1.2 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聚集而成的。

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不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所差异,但都是维持生物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

第二章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1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道和相关的消化腺体组成。

口腔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并进行初步消化;食管将食物从口腔中运输到胃部;胃主要进行食物混合和初步消化;肠道对食物进行充分消化和吸收;消化腺体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肝脏等,分泌消化液协助消化。

2.2 消化过程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主要由口腔和胃的蠕动和挤压实现,使食物变得更易消化;化学消化主要是由消化酶对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水解,使其变为易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第三章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1 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气管、肺和呼吸肌等。

鼻腔具有加热、湿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气管将空气输送至肺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实现气体交换;呼吸肌包括肋间肌和膈肌,对呼吸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3.2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主要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

外呼吸是指肺部的气体交换,即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排出体外;内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代谢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第四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1 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枢器官,负责推动血液流动;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血液是连接心脏和组织器官的介质,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4.2 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生理学第八章重点知识梳理(2024)

生理学第八章重点知识梳理(2024)

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功能和机制的学科,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物化学等。

生理学第八章是生理学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神经生理学和感觉生理学。

本文将以梳理生理学第八章的重点知识为目标,从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突触传递、感觉器官与感知、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梳理,读者能对生理学第八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1神经元的组成结构:细胞体、突触和轴突1.2神经元的功能: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1.3神经元的细胞膜特性: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1.4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化学突触和电突触1.5神经元的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2.1静息电位的维持: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负荷平衡2.2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元兴奋和阈值2.3动作电位的传导:神经纤维的盐atory传导和耗损性传导2.4动作电位的原理:离子通道的开关机制2.5动作电位的调控:抑制性和兴奋性递质的作用三、突触传递3.1化学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3.2突触传递的过程:释放递质、受体结合和效应器的激活3.3突触传递的调控:自主调节和药物调节3.4突触传递的类型: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3.5突触传递的重要性:神经信息的传播和整合四、感觉器官与感知4.1感觉器官的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4.2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感受器、感觉细胞和感觉传导4.3感觉信息的处理:感觉神经元的编码和感觉皮层的加工4.4感觉器官的调节:适应性、注意力和情绪的影响4.5视觉和听觉的机制:光感受和声音传导的物理原理五、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5.2大脑的功能区域:感觉皮层、运动皮层和联合皮层5.3小脑的功能:协调运动和平衡5.4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5.5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退行:胚胎发育和老龄化过程总结:通过对生理学第八章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我们对神经生理学和感觉生理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它涵盖了细胞、器官、系统等多个层面的生理功能和机制。

以下是一些生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生理学主要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的基础。

细胞膜由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其功能包括物质转运、信号转导和细胞间的连接等。

物质转运方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出胞入胞等。

单纯扩散适用于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氧气和二氧化碳。

易化扩散又分为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则需要消耗能量,比如钠钾泵的活动。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也是关键内容。

静息电位是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主要由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形成。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快速、可逆的电位变化,其产生机制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等阶段。

二、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

神经纤维的传导特点有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等。

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

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包括突触前过程、突触间隙过程和突触后过程。

突触后电位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之分。

神经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三、血液循环心脏的生理功能是推动血液流动。

心脏的泵血过程包括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期。

心输出量是评价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受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等因素有关。

动脉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对物质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实现,体液调节中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发挥重要作用。

生理学各章重点内容

生理学各章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规律等。

[重点]:1.生理学的任务及其与临床关系2.生命的基本特征3.内环境与稳态4.生理功能的调节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难点]:1.可兴奋组织与兴奋性2.生理功能的调节3.正负反馈与前馈[基本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急性实验(acute experiment);新陈代谢(metabolism);兴奋性(excitability);适应性(adaptability);生殖(reproduction);刺激(stimulus);反应(response);兴奋(excitation);抑制(inhibition);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阈值(threshold);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稳态〔homeostasis〕;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反射(reflex);反射弧(reflex arc);前馈(feed-forward);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课时]:2学时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跨膜信息传递功能、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等。

[重点]:1.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和影响因素2. 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概念和形成的离子机制3. 局部兴奋、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4.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影响因素5. 肌肉收缩原理[难点]:1.继发性主动转运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3. 前负荷、后负荷及肌肉的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基本概念]: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酪氨酸激酶途径(tyrosine kinase pathway);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胞内Ca2+稳态〔intracellular calcium homeostasis〕;电压门控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配体门控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钙振荡〔Ca2+ oscillations〕;钙调素〔calmodulin,CaM〕;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IEG〕;核转录因子〔neclear factor-KappaB,NF-κB〕;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去极化〔depolarization〕;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复极化〔repolarization〕;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 contraction coupling〕;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强直收缩〔tetanus contraction〕;第三章血液[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的生成调节及其功能、血小板的止血功能、血型的分类和意义等. [重点]:生理止血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难点]:1.血浆渗透压的概念及生理意义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基本概念]:全血的比重(specific gravity of blood);粘滞度(viscosity);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of blood plasma);晶体渗透压(crystalloid osmotic pressure);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可塑性变形(plastical deformability);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爆式促进因子(burst promoting activator,BPA);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erythroid,CFU-E);血小板粘附(thrombocyte adhesion);血小板聚集(thrombocyte aggregation);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emostasis);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ABO血型系统(ABO blood-group system);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凝集原(agglutinogen);凝集素(agglutinin);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第四章血液循环[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脏泵血功能、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生理特性、植物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冠脉循环的特点等。

《生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学》复习重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以下是《生理学》复习的重点内容。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这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出胞与入胞。

需要理解各种转运方式的特点和机制,例如单纯扩散的物质有哪些,易化扩散的载体和通道的特性,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等。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要熟悉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如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等。

了解这些通路中涉及的分子和作用机制。

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重点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

明白极化、去极化、超极化等术语的含义。

还要了解局部电位的特点和意义。

4、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熟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理解肌肉收缩的机制(滑行学说),以及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如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等。

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清楚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掌握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液的比重、黏度、渗透压等理化特性,以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的意义。

2、血细胞的生理重点复习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和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作用);白细胞的分类、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黏附、聚集、释放等)和功能(止血、凝血等)。

3、生理性止血了解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和血液凝固。

掌握凝血的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和抗凝系统(抗凝血酶、肝素等的作用),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和意义。

4、血型和输血原则明白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和特点,掌握输血的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的意义。

三、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理解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和特点,心输出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每搏输出量和心率),以及心肌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生理学每章重点概括(知识梳理)(一)2024

生理学每章重点概括(知识梳理)(一)2024

生理学每章重点概括(知识梳理)(一)引言概述:生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体各种生理功能以及生理过程的学科,对于理解人体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生理学的不同章节的角度,梳理出每章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系统地掌握生理学知识。

一、细胞的生理1.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2. 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3. 细胞信号传导:电信号和化学信号4. 酶的功能与调节5. 细胞增殖与分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 神经冲动的传导:动作电位与突触传递3. 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划分: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4. 感觉器官与感觉传递: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5. 神经调节与自主神经: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三、循环生理学1.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起搏与传导3. 血压的调节与血管功能:自律性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5. 全身循环与微循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功能与特点四、呼吸生理学1. 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2. 通气与肺泡气体交换:呼吸肌和肺泡的作用3. 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运输与调节:血红蛋白与呼吸酸碱平衡4. 呼吸中枢与呼吸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的控制5. 人体呼吸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五、消化与代谢生理学1. 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口腔、食道、胃、肠道2. 营养消化与吸收:消化酶和肠道对营养的处理3. 代谢与能量平衡:糖酵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4.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肾脏对水和离子的调节5.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调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对代谢的影响总结:生理学的每章内容都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对细胞生理、神经生理、循环生理、呼吸生理以及消化与代谢生理等方面的探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机能和机制。

这些重点内容的掌握,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生理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理学》重点知识

《生理学》重点知识

《生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2.生命活动至少包括三种基本特征,既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其中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调节特点是迅速、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暂等。

4.反射的形式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建立的(如:望梅止渴)。

反射弧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调节速度较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

6.反馈作用主要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

如动脉血管的减压反射属于负反馈;如排尿反射、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活动属于正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其中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是顺浓度(电位)梯度转运物质,属于被动转运。

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

2.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安静时,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于Na+外流引起。

3.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其关键结构是三联管。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Ca2+的参与起到关键作用,故称为耦联因子。

第三章血液1.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血浆中的NaCl所形成,其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白蛋白形成,其作用是在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0.9%NaCl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属于等渗溶液。

2.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

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有赖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其中以碳酸氢钠/碳酸(NaHCO3/H2CO3)最为重要。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表2-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特点转运方式单纯扩散主动转运载体运输通道转运出胞入胞转运物质小分子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大分子团块大分子团块转运特点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逆浓度差逆电位差利用生物泵耗能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①化学门控通道②电压门控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耗能耗能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的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生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2024

生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2024

生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命现象和功能的科学。

掌握生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理解人体机能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生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知识。

正文内容:一、细胞的组织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结构、功能及其参与的物质交换过程2.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3. 细胞核:核膜、染色体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4. 组织结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特点和功能5. 组织发育: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二、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1. 神经元:结构、功能和信号传导的机制2. 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的传递过程3. 神经递质:常见神经递质的种类、功能及其调控4. 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三、循环系统的机能和调节1. 心肌细胞:结构、功能及其收缩过程2. 心脏的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的结构和功能3. 心脏的电生理:心电图的基本特点和心脏电活动的传导路径4. 血管系统: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5. 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的压力调节、血流动力学和体液平衡的调节机制四、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调节1. 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2. 肺组织结构:呼吸单位、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3. 肺通气:呼吸气流的驱动力和呼吸肌的参与4. 氧和二氧化碳交换:肺泡通气和肺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的机制5. 呼吸中枢和呼吸系统的调节:化学感受器、肺通气和氧血分压的调节机制五、消化系统的功能和调节1. 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的特点和功能2. 胃酸分泌:胃黏膜的结构和功能、胃酸的分泌调节机制3. 肠道吸收:小肠和大肠的吸收机制、营养物质的转运过程4. 消化酶和胆汁的分泌:胰腺的分泌机制和胆汁的合成与分泌5. 摄食控制和能量代谢:食欲调节、能量消耗和调节机制的整合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到了生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绝对的精辟精湛!生理学重点总结 (自己整理)

绝对的精辟精湛!生理学重点总结 (自己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

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

如O2、CO2、NH3等。

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

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

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方式。

生理学(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要点归纳)(一)2024

生理学(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要点归纳)(一)2024

生理学(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要点归纳)(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机能及其相互协调的科学,它探讨生物体的机体功能、机制和生理变化规律。

本文将对生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和泌尿生理学。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体的机能活动。

正文:一、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 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生成3. 突触传递的机制4. 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分类5. 神经调节的概念和神经递质的作用二、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心脏电生理学和心电图的解读3.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4. 血压的调节机制5. 循环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原理三、呼吸生理学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肌肉的调节和呼吸中枢的作用3. 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肺功能检测4. 呼吸系统对酸碱平衡的调节5. 呼吸暂停综合征和肺部疾病的生理学机制四、消化生理学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3. 胃液的产生和胃肠道运动4. 肝脏的功能和胆汁的分泌5. 肠道菌群的作用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生理学基础五、泌尿生理学1.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 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机制3. 尿液的产生和调节4. 血液渗透调节和酸碱平衡的维持5. 泌尿系统疾病的生理学原因和治疗方法总结:通过对生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我们深入了解了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和泌尿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基础。

希望本文对读者们对生理学有所帮助。

生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二)2024

生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二)2024

生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二)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各种功能和生命过程的科学。

它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工作原理,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重点总结生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物功能和调节机制。

1. 神经系统1.1 神经元:解剖结构与功能1.2 神经传导:动作电位的发生与传播1.3 突触传递: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与传递1.4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1.5 神经递质与药物作用:主要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物应用2. 循环系统2.1 心脏解剖与生理:心脏的结构和心肌收缩的机制2.2 血管与血液循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功能与调节2.3 血压调节:血压的控制机制与调节方法2.4 循环系统的运输功能: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运输2.5 循环系统与代谢调节:血液成分的调节对代谢的影响3. 呼吸系统3.1 呼吸器官解剖与功能:肺部结构和呼吸道的生理特点3.2 呼吸过程:肺泡的气体交换与肺通气的机制3.3 呼吸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的调节机制3.4 氧气与二氧化碳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转运机制3.5呼吸系统与酸碱平衡: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4. 消化系统4.1 消化器官解剖与功能: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的特点与功能4.2 食物消化与吸收:消化酶的作用及食物在肠道中的吸收4.3 胃酸与胃黏膜保护:胃酸分泌和胃黏膜屏障的调节4.4 肝脏与胆汁分泌:肝脏功能及胆汁的合成和分泌4.5 消化系统与能量平衡:食物摄入对能量代谢的影响5. 泌尿系统5.1 肾脏解剖与功能: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功能5.2 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的机制和调节5.3 尿液形成与浓缩:肾小管对尿液的处理和浓缩机制5.4 酸碱平衡调节:肾脏对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5.5 泌尿系统与水盐平衡:水和电解质在肾脏中的重吸收和排泄总结:生理学是探索人体及其他生物机体生命过程的重要学科。

生理学重点内容(一)

生理学重点内容(一)

生理学重点内容(一)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涉及到生物体的生命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概述生理学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和消化生理学。

正文:1. 细胞生物学:- 细胞结构:细胞包含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组成。

- 细胞代谢:细胞通过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作,包括物质吸收、转运、合成和降解等过程。

-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传递信息,调节细胞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 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生物体发育和组织修复的基础过程。

- 细胞凋亡与坏死:细胞凋亡和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主要方式,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 神经生理学:- 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等结构,并参与神经信号传导。

- 神经递质与突触传递:神经递质是神经信号传导的化学介质,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 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神经系统通过调节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实现对身体各个系统的调控。

-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生理过程有重要调节作用。

- 大脑功能: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控制着思维、记忆、行为等高级生理活动。

3. 心血管生理学:- 心脏结构与功能:心脏是泵血器官,通过心肌收缩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 血管结构与功能: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承载血液循环和物质交换。

- 血液循环:血液通过心脏驱动,经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供应养分和氧气,并带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 血压调节:心血管系统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和心脏收缩力,维持血液循环的平衡。

- 血液凝固与溶解系统:血液中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调控血液凝固和纤溶过程,维持血液的稳定。

4. 呼吸生理学:- 呼吸通气: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呼吸运动和气道扩张,实现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 气体交换与运输:肺泡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中经过肺泡壁排出。

生理学重点归纳资料

生理学重点归纳资料

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A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一)A型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反应速度慢 E.调节的敏感性差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E.分娩4.维持机体稳态的最重要的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体温调节 B.排尿反射 C.肺牵张反射D.血糖浓度的调节 E.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6.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E.血浆7.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B.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状态D.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E.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细胞内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D.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E.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9.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速度快 B.神经调节的作用持续时间短 C.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小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 E.神经调节是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之一10.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体液调节的速度慢 B.体液调节的作用持续时间长 C.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广D.体液调节不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 E.体液调节是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之一(二)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3.反射(reflex)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参考答案(一)A型题:1 A 2 C 3 D 4 E 5 B 6 A 7 A 8 E 9 D 10 D(二)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生理学重点

生理学重点

《生理学》学习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可兴奋细胞:在机体中兴奋性最高的一类细胞,如神经、肌肉和腺体细胞。

种类:肌细胞、神经细胞、腺细胞。

兴奋的客观指标——动作电位。

2.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4.负反馈的重要作用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 O2,CO2的跨膜方式:被动转运的单纯扩散。

2. 易化扩散的分类:载体介导通道介导(离子)3.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的共同点:以膜蛋白为载体。

4.钠泵的描述:钠-钾泵是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本身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进行Na+和K+的主动转运,因此又称为Na+-K+依赖式ATP酶。

钠泵的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形成的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过程的必需条件;②维持了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③钠泵活动能逆着浓度差和电位差进行Na+ 、K+的主动转运,因而建立起一种离子的势能贮备;【这种离子的势能贮备是细胞外Na+和细胞内K+等顺着浓度差和电位差扩散的能量来源;也为某些物质的逆浓度差跨膜转运间接提供能量(继发性主动转运)。

】④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

5.极化:人们通常把静息电位存在时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6.动作电位(AP)上升支与下降支的引起:上升支(去极相):Na+内流。

下降支(复极相):K+外流。

7.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8.传导的相关内容:传导: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称为传导。

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由于动作电位传导是通过局部电流实现的,故在传播过程中其幅度不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种特性称为不衰减传导。

9.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值与兴奋性的关系:阈刺激或阈强度为衡量细胞兴奋兴奋性常用的指标,阈值大,表示组织细胞的兴奋性低;阈值小,表示兴奋性高。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包括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

体液是指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又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其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的意义在于它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和神经分泌。

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包括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和温度。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跨膜转运,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具有特异性高、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离子的选择性、转运速度快和门控特性等特征。

主动转运是耗能的,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生理学课本重点期末知识整理培训讲学

生理学课本重点期末知识整理培训讲学

生理学课本重点期末知识整理生理学课本重点期末知识整理名词解释,简答题1、阈刺激:指能使静息电位降低到阈电位而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

2、阈电位:能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触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3、内环境:机体的大多数细胞实际上是侵润在包括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组成的细胞外液中。

4、稳态:由机体通过内环境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断地代谢,因此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物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5、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中、血液中的运输。

6、肺活量:深吸气后在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7、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传递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8、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点的容量百分比。

9、心排血量:单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10、血型: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1、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2、兴奋性:一切活组织或细胞档期周围环境和条件迅速改变时,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13、反馈:由受控制部分回输到控制部分的信息。

14、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15、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6、吸收: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维生素通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17、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的应答反应。

二、简答题。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特点:迅速而精准、作用部位准确、持续时间较短、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弥散持久。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心脏每博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气作用、循环血量与循环系统血管容量的比值。

4、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净移动通过载体的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高度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现象通过通道的易化扩散:对转运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随着蛋白质分子构型的变化使通道处于不同功能状态主动转运:原发性的:细胞来自本能能量的过程;逆浓度差或电位梯度进行继发性的:逆浓度梯度或电位进行;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出胞:细胞内大分子物质通过膜上暂时出现的裂孔而能排出细胞的过程入胞:细胞摄取液体性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细胞摄取固体颗粒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课本重点1.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3.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4.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5.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6.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机制:单纯扩散(是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易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7.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功能而进行的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跨膜转运。

并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其中原发性主动转运中的钠-钾泵,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逆浓度差将3个NA+移出细胞外,将2个K+移入细胞内,其直接效应是维持细胞膜两侧NA+和K+的浓度差,使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达到细胞质的10倍左右,细胞内的K+浓度达到细胞外的30倍左右。

8.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而是由膜包围形成囊泡,通过膜包裹、膜融合和膜离断等一系列过程完成转运。

膜泡运输包括出胞和入胞两种形式。

9.静息电位:这种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

10.极化:生理学中,通常将安静是细胞两侧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11.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实际上,静息电位仅存在于质膜内外表面之间。

在膜的外表面有一层正离子,内表面有一薄层负离子,每一层离子的厚度均不足1NM。

形成这种状态的基本原因是带电离子的跨膜转运,离子转运速率主要取决于该离子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它的通透性。

12.动作电位的概念和特点: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特点:“全或无”现象;不衰减传播;脉冲式发放。

13.阈刺激: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14.阈电位:负电位减小并减小到一个临界值时,细胞膜中的钠通道才大量开放而触发动作电位,这个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15.兴奋性:是指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点,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了解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图,P39)16.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主要步骤:运动神经末梢动作电位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CA2+进入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囊泡处胞、Ach释放ACH激活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终模板对NA+、K+等通透ACH被乙酰胆碱酶水解性增高(NA+内流为主)终模板去极化(终板电位)激活电压门空钠通道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17.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

18.血液的比重:正常人全血比重1.050——1.06019.血浆渗透压: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

血浆渗透浓度接近300mmol/l。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

20.内因子:内因子有胃黏膜的壁细胞产生,它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内因子-B12复合物,能保护维生素B12免受肠道内消化酶的破坏,并通过回肠黏膜上特异受体的介导,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远端的重吸收。

21.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22.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醋、胶原等)接触而启动。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

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

23.输血原则(做一个交叉配比实验):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24.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25.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26.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27.平台期短的存在是快反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神经、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28.兴奋性的周期变化和收缩活动的关系:与神经细胞核骨骼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中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收缩活动的舒张早期。

因此,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进行舒张和收缩的交替活动,从而保证心脏泵血活动的正常进行。

29.动脉血药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2、心脏射血;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30.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心脏每搏输血量(影响收缩压);2、心率(影响舒张压);3、外周阻力(舒张压);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匹配情况。

31.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

32.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血管系统的腔壁上有许多压力传感器,位于感受器上的神经末梢,将所感受的血压变化信号,不时地向中枢发送,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将血压调节至最适宜的水平。

当血管腔内压力升高时,来自感受器神经末梢的传入冲动也增强,所引起的负反馈作用也相应加强,血压降低。

反之,则负反馈减弱,血压升高。

此种对血压调节的作用,称为“压力感受性反射”。

它在保持动脉血压水平的相对恒定上,起着重要作用。

33.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34.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

35.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

36.胸膜腔内保持负压的意义:不仅能扩张肺,使肺能随胸廓的张缩而张缩,使肺通气成为可能,还能加大胸腔内腔静脉和胸导管的跨壁压,使之扩张,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37.肺通量: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

38.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39.用力肺活量: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40.用力呼气量:一次最大吸气后,最力尽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为排除背景肺容量的影响,通常以第1、2、3秒末的FEV所占FVC的百分数表示。

41.化学感受器:其适宜刺激为氧气、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等化学物质的感受器。

42.盐酸的作用:胃内的盐酸具有多种心理作用:1、刺激胃蛋白原酶原,并为胃蛋白酶原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2、是食物中的蛋白质变质,有利于蛋白质的水解;3、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对维持胃及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4、盐酸随食糜进入小肠后,可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进而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43.内因子:细胞壁在分泌盐酸的同时,也分泌一种被称为内因子的糖蛋白,内因子有两个活性部位,一个活性部位与进入胃内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可维持维生素B12免遭肠内水解酶的破坏。

44.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45.三大营养物质中糖类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质其次,脂肪最慢。

混合食物需要4-6h排空。

46.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胆盐,其最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47.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最主要部位,糖类和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场被吸收。

48.核心部分的温度称为体核温度。

生理学中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49.散热的方式: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50.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51.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52.5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54.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2囊内压3血浆胶体渗透压4肾血浆流量5滤过系数55.近端小管是Na﹢、Clˉ和水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小管的前半段约有2/3经跨细胞途径被重吸收,后半段约有1/3经细胞旁途径被重吸收56.57.血管升压素:也称抗利尿激素,是一种九肽激素58.体液渗透压的作用:体液渗透压改变是调节血管升压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这一调节是通过渗透压感受器介导的反射活动实现59.60.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1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性4相对不疲劳性61.62.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1单向传播2中枢延搁3兴奋的总和4兴奋节律的改变5后发放与反馈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63.突触前抑制:广泛存在于中枢,尤其在感觉传入通路中,发生在轴突部位64.65.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是指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非特异是指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两个投射系统虽然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若无非特异的上行唤醒作用,特异便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而非特异的上行冲动来自特异感觉传导路的上传冲动66.67.牵涉痛: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远隔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68.69.脊髓休克:当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70.71.牵张反射:指有完整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引起的被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射72.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效应器是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是单突触反射73.与基底神经节损伤有关的疾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74.75.激素是有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合成与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76.77.各下丘脑调节肽的主要作用: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3肽,促进TSH和PRL分泌;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肽,促进LH(主要)、FSH分泌;3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生长抑素)GHIH(SS),14肽,抑制GH、LH、FSH、TSH、PRL、ACTH的分泌;4生长激素释放激素(CHRH),44肽,促进GH分泌;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41肽,促进ACTH分泌;6催乳素释放肽(PRP),31肽,促进PRL分泌;7催乳素抑制因子(PIF),多巴胺,抑制PRL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