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教育法律法规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维护教育秩序、保障教育参与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石。
在阅读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书籍的过程中,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而教育原则则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公平性意味着每个公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受种族、性别、地域、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普及性则要求教育要覆盖到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
科学性要求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创新性则鼓励教育在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对于教育机构的设立、管理和监督也有明确的规定。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其设立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
学校的管理要遵循民主、科学的原则,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学校依法依规办学,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其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得到了明确的界定。
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以及进修培训权等。
同时,教师也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义务。
这些规定既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又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规范和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法律法规中也拥有诸多权利。
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接受公平教育、获得学业成绩和品行评价的权利、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等。
同时,学生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育法律法规还对教育经费的保障、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法律法规明确了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责任,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和合理使用。
《教育法》读书笔记
《教育法》读书笔记简介《教育法》是中国教育法的重要法规之一,该法规对于教育领域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教育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以期提供给读者一个更加详尽的了解。
第一章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其中包括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原则。
教育应当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章教育的义务和权力本章重点介绍了国家、家庭和个人在教育中的义务和权力。
国家有责任保障教育的发展,家庭应当尽力为子女提供教育条件,个人则应当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第三章教育机构的设立和管理教育机构的设立和管理是教育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章节主要包括了教育机构的设立程序、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教育质量和教育评估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整个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
本章讨论了教育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如何通过评估来持续改进教育质量。
第五章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章节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和均等化教育资源来实现教育的公平和优质。
第六章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
本章阐述了学校管理的原则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持措施。
第七章学生权益保护和特殊教育保护学生权益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该章节介绍了学生权益的保护措施和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第八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补充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讨论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
第九章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该章节探讨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主要措施,以及如何促进教育的创新发展。
第十章监督和责任追究教育监督和责任追究是确保教育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
本章介绍了教育监督的机制和责任追究的方式,以保障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教育法读书笔记
教育法读书笔记教育法读书笔记(精选16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教育法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法读书笔记 1为了增强教育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我研读了《教育法制基础》。
以前模糊不清的一些问题得以明朗,以前不了解的一些法律知识得以理解,受益匪浅。
依法治教是合法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
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是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以此为依据,不能与之相违背,否则便不合法。
依法治教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学校管理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为实现学校的宗旨提供保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基础。
依法治教是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的需要,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益的需要。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是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之上,以一定的教育法律体系为基础,依据法律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规范,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和手段。
依法治教作为一种手段,是指它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一样,是加强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及其他教育行为的有效手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依法治教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作为基层领导应加强学校章程和校内规章制度的建设。
有法必依,要增强人们的教育法律意识,要遵守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要正确行使权利,严格履行义务,要坚决执行教育法中的禁止性规定。
执法必严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的执法活动都应坚持统一而一惯的执法尺度,要贯彻到日常的行政活动、学校管理活动中去。
违法必究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执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教育法是一种教育行为规范,就是用来约束、规定和保障人们在教育活动中或参与教育活动时实施社会公认和许可的行为的规则,表现为约定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和禁止做哪些事情。
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笔记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但我们最应该好好学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纲要》。
最近,我们又再次真学习了这些教育法律法规。
通过学习,我对教育法律法规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本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让广大教师苦不堪言,简直可以说是劳民伤财!九年义务教育到底怎么搞,全国其他地方有些什么先进经验,各级领导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不要光是瞎指挥。
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要靠法律,但现在的情况是有法不依或者说依不成,对那些违反九年义务教育法的人和事不能给予及时处理,导致学校各项工作处于被动,给学校领导和教师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学校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教书育人,但现在教师们不能把全副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要用很多时间搞普九档案,要用很多时间去做辍学生工作,还要用很多时间去写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现在的学生是爷爷,老师不敢打、不敢骂,甚至重话有的时候都不敢说,你对他严格要求,它就是不买账,动不动就是不上学了,学生一回家还得教师三番五次地去请回学校,这是什么事?发生辍学情况,有的是家长在里边推波助澜,纵容学生辍学,国家为什么不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让所有学生不愿辍学、不敢辍学呢?光靠教师放下自尊去请那些少爷、小姐,这不是个事嘛!很多教育法律法规里边都提到:营业性歌舞厅和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
这些规定有什么用?特别是网吧,现在就靠未成年人赚钱。
各级主管部门虽说不定期地检查,但是检查过后网吧管理人员依然我行我素,很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由此产生。
依法治校,是指依照法律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依法治校,就是要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
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书籍,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有了不少特别的感触。
以前吧,总觉得教育法律法规离自己挺远的,不就是一堆条文规定嘛,能跟咱的日常教育生活有多大关系?但真正深入去读、去琢磨,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就拿学生的受教育权来说吧。
咱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听起来好像是句大空话,但书里讲的那些真实案例,让我看到了这权利背后的种种细节。
有个例子我记得特别清楚,说是在一个偏远的小乡村,有个小女孩因为家里穷,父母就不想让她上学了,想让她早早出去打工挣钱。
这小女孩特别想读书,可又拗不过父母。
后来学校老师知道了,多次上门去跟她父母沟通,讲法律、讲道理,说孩子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必须保障。
一开始这父母根本不听,还觉得老师多管闲事。
但老师不放弃啊,找了村里的干部一起做工作,最后终于把这父母说通了,小女孩又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学校。
你看,这就是受教育权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没有老师的坚持和努力,这小女孩的命运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还有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学校的安全责任,以前觉得只要孩子在学校出了事,学校就得负责,可读完才明白,这里面的责任划分是有明确规定的。
有个案例是这样的,两个孩子在课间打闹,其中一个不小心摔倒受伤了。
家长就闹到学校,非要学校赔偿。
但学校调查后发现,老师之前已经多次强调过课间不能打闹,而且事发时老师也在教室里,只是没来得及阻止。
最后根据法律规定,学校只承担了一部分责任,主要责任还是在那两个打闹的孩子身上。
这让我明白了,学校管理不是随心所欲的,得依法依规来,这样才能保障学校的正常秩序,也能保护老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再说说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吧。
教师有教育教学的权利,也有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义务。
但有时候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还真不好把握。
我看到一个例子,有个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特别严格,作业布置得很多,还经常占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通用17篇)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通用17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1在学习教师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又一次让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提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们从教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学习中认真对照,自我反思;在寻找差距与不足中正视自己。
一、让法律法规时刻警醒自己。
在《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指出了作为教师所不应去做的言行,以及对学生要平等对待的原则。
品读条文,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了既宽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中得到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牢记法律法规的条文,充分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对学习或平行存在问题的学生多方想办法树立其信心,但有时也有耐心不够的时候,今后要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显微镜看其不足,我们彼此一定都会多得许多快乐。
二、以德为先,率先垂范。
人者德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
教师就是这样的职业,用德引领,以灵魂塑造灵魂。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暂行办法》中提出的相关要求,我都努力践行,严格要求自己。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爱字当先,心中有爱,就会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就是一面镜子,照不到自己,却照着学生。
在与学生相处中能够站起来,也能够蹲下去去,让学生进而亲之,素而敬之。
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努力做到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三、学典型找差距。
在我们教育行列之中,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楷模和先进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感人的篇章。
虽然许多楷模与先进的事迹我并非熟知,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支玉恒,他的那种执着与坚持,敢于挑战与自信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我觉得自己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去寻找这种精神,让自己在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能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教育法学习笔记
教育法学习笔记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法作为规范和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教育法的深入学习,我有了许多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教育法明确了教育的性质和地位。
它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这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
只有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教育法强调了教育的方针和目的。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让我们明白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教育的基本制度方面,教育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比如,它确立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以及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明确,为不同阶段和类型的教育提供了规范和保障,使得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有序。
教育法对教育机构的设立、管理和运行也有详细的规范。
从学校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到学校的组织架构、教育教学管理,再到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资格和权利义务,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这有助于保障教育机构的规范运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教育法十分重视保障受教育者的权利。
受教育者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获得学业证书的权利等。
这些权利的保障,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和人文关怀,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在教育投入和保障方面,教育法规定了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保证了教育事业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这为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新关于教育法规读书笔记
最新教育法规读书笔记最新关于教育法规读书笔记为了增强教育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我研读了《教育法制基础》。
以前模糊不清的一些问题得以明朗,以前不了解的一些法律知识得以理解,受益非浅。
依法治教是合法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
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是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以此为依据,不能与之相违背,否则便不合法。
依法治教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学校管理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为实现学校的宗旨提供保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基础。
依法治教是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的需要,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益的需要。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是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之上,以一定的教育法律体系为基础,依据法律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规范,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和手段。
依法治教作为一种手段,是指它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一样,是加强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及其他教育行为的有效手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依法治教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作为基层领导应加强学校章程和校内规章制度的建设。
有法必依,要增强人们的教育法律意识,要遵守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要正确行使权利,严格履行义务,要坚决执行教育法中的禁止性规定。
执法必严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的执法活动都应坚持统一而一惯的.执法尺度,要贯彻到日常的行政活动、学校管理活动中去。
违法必究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执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教育法是一种教育行为规范,就是用来约束、规定和保障人们在教育活动中或参与教育活动时实施社会公认和许可的行为的规则,表现为约定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和禁止做哪些事情。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教育法具有国家意志性,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
学习教育法读书笔记
学习教育法读书笔记学习教育法读书笔记【第一篇】学习教育法读书笔记在这一学期的时间中我都在不断的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让它们在工作中沉淀,发酵。
因为我们的事业需要它们---《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谈到教师大家想到最多的是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俯首甘为孺子牛”,那是对教师无私精神的赞美。
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是被称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是近几年有些地区屡次出现教师遭受不公平待遇;教师被殴打;教师被羞辱等等现象,似乎在提醒着我们这光辉的职业正被黑暗给一点点吞噬了。
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
这时认真学习“教师法”用法律武器扞卫我们的权利显的刻不容缓。
但是教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义务。
从在师范学习的第一天起,我就记的.在学习“教师法”的同时还在学习着“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通过学习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
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
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理论的知识丰富了,但是当我真正将它付之行动时才发现要考验我的原来远远没那么简单。
记得曾教过一名学生,该生表面很老实,但是接触一段时间发现他不但平日纪律不好,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更可气的是他对自己的犯的错误总是能找到一堆理由去推脱,去逃避。
当我教育他时总是和我捉迷藏,趁我一不留神就开溜回家。
对这样的学生当时我觉的即没面子又愤怒,于是在一次班上上自习课时间,我将他带在身边到了高年级教室进行教育。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教育法律法规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维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读,我收获颇丰,也对教育领域的规范和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众多教育法律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无疑是具有基础性和统领性的重要法律。
它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目的,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制度和管理体制。
其中,关于教育公平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教育法的核心目标之一。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家庭富裕还是贫困,每个孩子都应当能够获得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的优质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则着重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该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年限、入学政策等重要内容。
其中,政府的职责被明确强调,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政府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决心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其合法权益的保障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这部法律规定了教师的资格和任用制度、培养和培训、考核和待遇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不仅有教育教学的权利,还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
同时,教师也应当履行教书育人、关爱学生、遵守职业道德等义务。
在阅读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思考其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和影响。
比如,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必须依法制定规章制度,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保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同时,教育法律法规也为解决教育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当学生和家长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个体的权益,也有助于促进教育机构依法办学,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教育法律法规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维护教育公平、规范教育秩序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我深感其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要性。
在众多的教育法律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无疑是具有基石地位的一部法律。
它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和原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这一规定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同时,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原则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让我们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的全面培养。
《义务教育法》则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的特点。
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这一规定旨在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
同时,对于违反本法的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为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
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权利。
同时,教师也应当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等义务。
这部法律让教师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也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则着重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书籍,感触还真是挺多的。
以前吧,总觉得教育法律法规离咱普通老百姓挺远的,那都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操心的事儿。
可真读进去了,才发现这和咱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就说孩子上学这事儿,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学生受教育权的保障。
以前只知道孩子有上学的权利,可读了书才知道,这里面的保障措施细得让人惊叹。
比如说,学校不能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或者调皮捣蛋就随便开除人家。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个同学,叫小明。
这孩子特别调皮,成绩也不咋地,当时我们的班主任特别凶,动不动就说要把他赶出学校。
那时候我们都小,觉得老师说啥就是啥,也没觉得有啥不对。
可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真的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就不让小明上学了,那得对他造成多大的伤害啊!他可能就失去了接受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还有关于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这也是个大问题。
书里提到,不能让一些地区或者学校享有过多的优质资源,而让另一些地区和学校处于劣势。
这让我想到了我表妹上学的经历。
表妹家在一个小县城,教学条件比起大城市那是差了一大截。
他们学校的老师数量少,教学设备也陈旧。
有一次表妹跟我说,他们上音乐课,全校就只有一台破钢琴,还经常走音。
而城里的孩子呢,有专业的音乐教室,各种乐器应有尽有。
这公平吗?显然不公平。
教育法律法规就应该保障像表妹这样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再说说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他们有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也有相应的权利。
比如说,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权利,但这个权利可不是让老师随便打骂学生的。
我记得有个新闻,说一个老师因为学生没完成作业,就扇了学生耳光。
这能行吗?当然不行!老师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而不是靠暴力。
同时,老师也有接受培训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权利。
毕竟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如果老师不学习,怎么能教好我们的孩子呢?还有关于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这可太重要了。
教育法读书笔记
教育法读书笔记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法读书笔记,欢迎借鉴,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教育法读书笔记【1】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的是《守则》《规范》;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学习的是《教师法》。
我国于19**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新义务教育法于XX年9月1日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
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
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我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程,做到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育法律法规则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武器。
在阅读了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书籍后,我深受启发,也对教育领域的法律规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它强调教育应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权利与义务方面,法律法规保障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无论是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每个人都有权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在享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等。
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机构的设立、管理和运行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学校必须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包括师资、场地、设施等。
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随意变更课程设置、加重学生负担等。
这有助于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和秩序。
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法律法规中也得到了明确。
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等权利,同时也应当履行教书育人、关爱学生、遵守职业道德等义务。
这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也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规范和要求。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法律法规中也有着相应的保护。
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奖惩等应当公正公平,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教育经费的保障方面,法律法规规定了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同时,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教育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比如,个别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有些学校仍然存在违规补课、乱收费等现象;部分教师违背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不当的教育和管理。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书籍,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以前吧,总觉得教育法律法规离自己挺远的,不就是一堆条文规定嘛,和咱普通人的生活能有多大关系?可真读进去了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就拿学生的受教育权来说吧。
以前我看到有些孩子因为家庭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早早辍学,心里虽然觉得可惜,但也没往深处想。
现在才明白,这可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更是对孩子受教育权的严重侵犯。
法律明明规定了每个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可就是有人不重视,不遵守。
我记得有一次在新闻里看到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女孩,家里特别穷,父母觉得女孩子读书没什么用,就让她在家帮忙干活。
这小女孩特别渴望上学,每次看到村里其他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眼睛里都充满了羡慕和失落。
后来有个支教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多次去小女孩家里做工作,给她父母讲法律,讲孩子读书的重要性。
一开始,那父母根本不听,还觉得老师多管闲事。
但老师没有放弃,找了村里的干部一起帮忙劝说,又联系了一些公益组织提供帮助。
最后,小女孩终于重新回到了学校。
你说这父母,咋就这么糊涂呢?他们根本不知道,剥夺孩子上学的机会,是在毁掉孩子的未来啊!还有关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这里面的规定也很细致。
比如说,教师有教育教学的权利,有进行科学研究的权利,同时也有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
我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师。
他教学特别认真负责,对我们也特别好。
但有一次,因为一个调皮的同学在课堂上捣乱,老师生气地批评了他几句。
结果那同学回家跟家长告状,说老师骂他。
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跑到学校来闹,说老师伤害了他家孩子的自尊心。
老师当时特别委屈,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却被家长误解。
还好学校了解情况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维护了老师的权益,还跟家长解释清楚了老师的苦心。
通过这件事我就明白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是对教师的约束,更是对教师的保护。
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学生才能得到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
教育法学第四版杨颖秀读书笔记
教育法学第四版杨颖秀读书笔记教育法学第四版杨颖秀读书笔记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我热爱学习和探索教育领域的法律制度,因此,我选择了《教育法学》这本书作为我的学习资料。
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杨颖秀老师的学养、思考深度和写作功底,也收获了不少启发和收获。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笔记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法律与法治教育本章主要介绍法律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法治教育的浅析、法律教育的基本要求、法制思维培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把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知识对于现代教育管理来说的重要性。
不仅要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还要注重法制思维和法律实践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拥护法律、尊重法律、合法行为的良好态度。
第二章教育法规与法规制度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教育法规、教育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组成、作用及其实践意义,同时还探讨了教育法规制度的缺陷与改进等问题。
通过学习本章,我发现中国的教育法制体系已经逐步完善,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讨和改进。
例如,如何实现教育法规的贯彻落实、如何确保教育公平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注意和探索。
第三章学校法治建设本章主要介绍了学校法治建设的意义、原则、内容、程序、方法、机制及其实践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我认为学校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意识、制度和文化的建设。
只有建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并形成深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法治建设目标。
第四章教学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工作的法律制度,包括教学计划、教材、教师、学生、考试与评价、教育教学监督和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学习本章,我认为教学管理是教育管理的核心和重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法规制度开展工作,强化教育教学监督和评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五章学校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了学校管理的法律制度,包括学校的性质、分类、办学资格和办学条件、学校的组织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教育法读书笔记
篇一:《教师法读书笔记》《教师法》读书笔记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讲台上战斗了十八年,在下店小学工作了 17 年。
在这样长的时间里,我经历了教师惭惭“吃香”的过程。
也经历教师逐惭走向规范化的过程,而这些转化都是《教师法》起的作用,这几天我再次细读了它,便将重`点内容记录于下一、《教师法》对教师的定义规定是怎样的?《教师法》第三条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根据这一定义,我认为我们每个教师都应但认识到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和伟大的社会意义,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强,增强对自己职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二、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教师法》第七条规定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享有六项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我对这六项权利的体会是,共产党和祖国要我们,抬举我们,给我们光荣的事业,神圣的地位。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三、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教师法》第八条规定了教师要履行的六项业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仍,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读书笔记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读书笔记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读书笔记1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轨道。
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义务教育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此次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代背景。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
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
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也是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客观需要。
在现代社会,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宣布实施义务教育制度。
多方面研究表明,国民的高水平教育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书籍,感触还真不少。
在这些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具体的条文和规定,它们就像是一道道警戒线,守护着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
但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挺枯燥的,满脑子都是各种条文、术语,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堆满规矩的仓库,让人有点透不过气。
不过,当我耐着性子继续读下去,并且把这些条文和我身边的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的时候,情况就变得有趣多了。
比如说,关于学生的受教育权。
以前我总觉得,孩子上学读书,天经地义,能有啥问题?但实际上,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我想起了我们小区里的一个孩子,叫明明。
明明的父母因为做生意失败,家里经济条件一下子变得很差。
他们觉得孩子读书花钱太多,就想着让明明辍学,早点出去打工赚钱。
这可把明明急坏了,他那么喜欢读书,每次在小区里看到我们这些大孩子背着书包上学,眼睛里都充满了羡慕和渴望。
后来,学校的老师知道了这个情况,多次上门去给明明的父母做工作。
老师拿着教育法律法规的条文,一条一条地给他们解释,告诉他们孩子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
老师说得口干舌燥,明明的父母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碰到了老师和明明的父母在争论。
明明的妈妈哭着说:“我们也没办法啊,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哪还有钱供孩子读书?”老师一脸严肃地说:“困难只是暂时的,但孩子的未来不能耽误。
国家有相关的政策,会帮助你们解决困难的。
”最后,在老师的坚持和努力下,明明的父母终于同意让明明继续上学。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法律法规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保护孩子们受教育权利的武器。
再比如说,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以前我以为,老师只要教好课就行了,其他的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但读了这些书我才知道,老师的责任可大了去了。
我想起了我的小学老师,张老师。
张老师对我们特别好,不仅课教得好,还特别关心我们的生活。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不小心摔倒了,膝盖破了一大块皮,流了好多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法理学》读书笔记最近,我阅读的是由刘金国、蒋立山主编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法理学》,这本书主要由第一编导论、第二编法律的性质、第三编法律的运行、第四编法律与社会转型、第五编法律与社会发展、第六编全球视野中的法律共六编(26章)组成。
与其他的法理学教课书相比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每一章分为四个板块即基础理论知识部分、问题分析部分、基础文献概述部分、以及背景知识部分。
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侧重于以往通行教材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部分侧重与理论创新,讨论相关的前沿性问题;基础文献概述部分选取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献知识,有助于我理解相关概念;背景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了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智慧和部分法律案例与法制新闻报道。
本书第一编和第二编主要通过探讨社会共同利益、人类文明与法的本质问题的关系,揭示了法的本体特征、社会特征和历史进步特征等法律本质特征。
作者支持法律的社会起源说,并通过探讨从动物群体规则向社会群体规则演进的问题和全球性视角下的法律历史发展问题来予以证明。
第三编则主要在讨论法律运行的整体分析、法的创制、适用以及法律效力、法律责任、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等专业理论。
在第四编中,作者全面分析了法律与政治转型、经济转型、文化转型以及法治国家的目标与道路。
在第五编中,作者初步探讨了法律与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我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最后一编中,作者探讨了法律现代化的特征与类型、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超国家法及法律全球化等问题。
关于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六编即全球视野中的法律。
因此,在本篇读书笔记中,我主要介绍第六编的内容。
在阅读这一编的过程中,让我对法律现代化、法律移植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在法律全球化的章节中作者以欧盟法为例进行阐述,让我对法律国际化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第六编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一下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法律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在第六编中作者首先介绍的问题是法律现代化的概念是什么?它的主要特征与类型是什么?作者认为法律现代化是发源于欧洲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的过程,它与近代早期欧洲的殖民与贸易、二战后国际性交往、经济全球化进程相结合的。
它是以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为开端,标志着农业社会的传统法律向工业—知识社会的现代法律的转变。
并且,它是法律变迁的最主要趋势,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总体性的法律变迁。
随后,作者对法律现代的类型与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与介绍。
他把法律现代化分为两种类型,即早发型与后发型的法律现代化。
前者是指因内部条件的成熟而从传统法律走向现代法律转型的发展过程,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主要由英国与法国。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有:1、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渐进式的变革过程。
2、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其强大的内驱力。
3、民主代议制政治组织形式是重要的支撑力量。
4、法律现代化的制度构建与法治精神的生长基本上同步。
5、在本民族与外民族的关系上实行双重法律标准。
6、法律现代化自发的回应社会或者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而后者则是指因一个落后的法律系统受到较先进法律系统的冲击而出现的转变过程。
它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冲击——回应”与“殖民地——独立”。
例如,日本、俄国、中国、土耳其等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它的主要特点是:1、均遭受到过早期现代化国家的入侵或挑战,外部因素的冲击是其法律现代化的最初动力和主要推动因素。
2、政治变革是其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先导。
3、追求国家强盛、渴望“西化”或者争取法律主权是其重要目标。
4、现代性法律制度的建立与现代法治精神之间有差距。
5、法律现代化分化严重,部分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几种法律现代化目标模式的转换。
6、法律现代化充当了社会现代化的工具。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书中介绍了三分法和四分法。
三分法就会是把二分法中的后发型再分解一次,分解成冲击——反映型的法律现代化与殖民化——独立型的法律现代化。
四分法即法律现代化的代际划分,第一代是英法,第二代是德饿,第三代是中日,第四代是19世纪末期未能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我认为无论采取哪一种划分方法,其都有一定的意义,关键在于我们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依据问题来确定法律现代化的划分方法是比较合适的。
二、法律移植与本土化这是我关注的第二个问题。
移植是植物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专用名词,把它引用到法律领域里来就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
法律移植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律的采用。
与之相对的,对于本国历史上的法律的借鉴和吸收,也有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即法律继承。
意大利著名的法学家萨科曾提出:在一定意义上说,法律的变化可以分为首创性革新和模仿。
模仿有分为两种即强制推行与自愿接受。
强制推行的模式一般伴随着军事侵略,占领国把自己的法律强加于被占领国。
例如,美国独立以前的13个殖民地都不同程度的推行英国的法律。
另一种是自愿接受,这主要是由于某国的法律因受推崇而为他国立法者所借鉴或引进,所移植的法律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质量。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陆各国接受罗马法的运动。
其中主要原因是罗马法不仅完整体现了简单的商品生产关系,符合新兴的资本主义成长要求,并且其立法技术远远超过其他法律。
除此之外,法律移植的方式包括司法移植和立法移植。
司法移植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直接援引外国法理或法律规则对具体案例进行解释,这主要适用于判例法的国家。
立法移植是通过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程序确认引进的外国法为本国法律。
法律的移植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移植过来的法律能不能为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政治进步服务。
这就需要移植的法律要适应本国的土壤,这就引出了下面一个问题即移植法律的本土化。
法律本土化是指用本国因素消化、吸收外国的法律制度,使外国的法律制度适合本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移植法律本土化需要解决5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确定外国法律与本国法律是否存在制度差异,以及存在何种差异,在进行判断时要以本国社会事实为基础。
然后法律本土化并不是抗拒法律的“外化”,它强调的是法律移植要服务于本国社会的发展。
这就要求按照本国的目标和切实需要开展法律移植的实践,而不是机械的照搬和比较被移植国家的法律。
其次法律本土化既不是对外国法律的照搬,也不是对本国法律的简单回归和对本国现实的单纯妥协,它是在现实与传统之间、在理性的制度与现实的国情之间,做出一种协调性的、妥协性的制度安排。
再次法律本土化是一个由制度层面向观念文化层面逐渐提升的过程,从少数社会精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逐渐转化为社会大众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态度。
最后,法律本土化的结果是两种制度的有机结合。
一种法律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形变或者形似神离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评价一种法律制度本土化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这种制度有没有对本国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或者服务作用。
除此之外,我认为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其实就是一对适应与抗拒法律“外化”的矛盾关系,是在制定法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内部冲突。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的制定过程会在这两者之间摇摆。
在了解这两者的同时,我们要充分重视对本国国情的把握与认识,一切以本国的利益为目标。
三、法律国际化在当今时代,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话题了。
国际化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雾,笼罩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律也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国际化的历史浪潮中。
法律从欧洲发源,并向全世界铺展开来,它以不同的方式在原本不属于它的地方生长、发芽、开花、结果。
在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至少有200个各自独立、属性不同的法律体系,但是大部分国家的法律都可以用两大法律家族来概括:一个是民法法系;一个是普通法法系。
前者主要跟置于欧洲大陆,是罗马法的后裔;后者源于英国,开启了欧洲法律的另一种模式。
通过法系化,可以使许多国家找到本国法律与其他国家法律的同质性,使其在法的渊源、法律系统的结构、法律运行的思维路线等方面相通相连。
目前,法律国际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欧盟法。
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欧洲各国的法律也越来越国际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欧盟法。
欧盟法也是一种共同体法,共同体法是指由共同体自身的机构,按照其所享有的权力,制定或者生成的法律。
这些法律相对于欧盟成员国缔结的条约来说就是派生法。
欧盟法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即法规、指令、决定。
而且,欧盟成员国的法律与欧盟法发生矛盾与冲突时,欧盟成员国要调整和修改本国法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欧盟法的基本属性包括:至高性即相对于欧盟成员国的法律而言,欧盟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普遍约束力即欧盟法对在欧盟所辖范围内的对象,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具有充足的普遍的约束力;直接适用性即欧盟法一经生效,无需在借助任何条件,可直接在欧盟范围内适用,产生法律效力;协调性即欧盟法是由欧盟成员国们从不同方面建立机制,调整各自利益,保持内部和谐,来维护和保证欧盟法的协调一致。
法律国际化是法律发展的主流,它并不是要消灭国家和国内法,各国依然会按照本国的路线运行与发展下去。
法律的国际化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协调性,在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国际事务时,需要各个国家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时就需要一种法律来规范和调整各个国家的行为,法律的国际化就是在这种的需求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与此同时,法律的国际化也会对某些国家的本国法产生影响,甚至冲击,但这也是一次机遇,能够为本国法律的发展带来新鲜丰富的养料,促进法律更好得为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法律国际化会越来越明显,但在法律国际化之下,各个国家的国内法也在不断发展着。
《新编法理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让我学习了许多法学基本知识与概念,了解了法律的运行以及法律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解答了困扰我许久的法律问题,还使我以一个较高的角度来审视法学领域里比较前沿的几个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不但有利于我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培养我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以后有时间,我会多读这类书籍。
12级教育经济与管理杨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