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高教版(2003)基础模块上册 第三单元一《伐檀》课件(共29张PPT).ppt
任务二 读懂重章叠句,领悟家国情怀
重章,指整篇中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 的几个字词。 叠句,指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与子同裳
意在表达战士之间团结友爱、肝胆相照、不分 彼此、同患难共生死的深厚情谊。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修我甲兵
“戈矛、矛戟、甲兵”三个词描写了从手拿的武器到 身穿的防护,表明武装在完备、防御在完善。积极响 应,齐心备战。
与子同仇! 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同仇敌忾,勇赴战场
拓宽诗的内容 增强抒情性
《伐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劳动人民 劳而不获,统治阶级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 丑恶本质,表达了劳动人民内心的怨恨 。 如何反映的:通过 赋、兴、重章叠句的方 式。
背景
《无衣》产生于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 前 771 年),因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 镐京,周王朝大部分国土沦陷,与周王室休戚相关 的秦国亦危在旦夕。秦国军民在“王于兴师”的 “战前集结号”中,一呼百应,展现出崇高的家国 情怀和英雄气概。
讽刺 反抗 觉醒
任务五 《伐檀》中的劳动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的?
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
赋
触物以起情
兴
直接描写、直接抒情、 直接叙事
重章叠句
任务六 读懂重章叠句,体悟劳动者心声
重章,指整篇中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 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词。 叠句,指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教学目标与要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审美情趣。
1.2 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记并运用语文基础知识。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阅读、写作、听说技巧。
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文学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阅读理解的训练,包括文学作品、说明文、议论文等。
写作技巧的培养,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听说能力的培养,包括口语表达、听力训练等。
2.2 教学安排每节课安排40分钟,其中包括讲解、练习、讨论等环节。
每个单元安排2-3节课,进行深入学习。
定期进行听写、作文、口语表达等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手段使用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利用网络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手段,进行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
运用听写机、投影仪等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测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改进。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进度5.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安排。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5.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进度。
确保教学进度的连贯性和稳定性,避免进度过快或过慢。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表达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1. 文章体裁: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3.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速度,提炼信息,运用阅读技巧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1. 文章体裁:古文、诗歌、词2.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意境,鉴赏文学价值3. 教学难点:掌握古诗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第三单元:写作训练1. 文章类型: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做到条理清晰、语言准确3.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和文采第四单元:口语交际1. 交际场景: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活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技巧3. 教学难点:克服紧张情绪,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达意第五单元:语法与修辞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常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2.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语法和修辞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实例解析文章特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4.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五、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单元:4课时第二单元:4课时第三单元:6课时第四单元:4课时第五单元:4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职业中专语文(基础模块上册)》2. 参考书目:相关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语法修辞词典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4.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阅读材料、教学视频、电子词典等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齐全,便于开展课堂教学;3. 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分享心得。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娇嗔(chēn)推搡(sǎng)窸窸窣窣(sū)鲜为人知(xiǎn)B.凛冽(lǐng)笨拙(zhuó)装模作样(mú)锐不可当(dāng)C.誊写(téng) 吮吸(yún)惟妙惟肖(xiào)相形见绌(chù)D.攒动(cán) 埋怨(mán)鞭辟入里(pì)风雪载途(zài)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皱褶辗轧甘败下风迫不及待B.虔诚端祥随声附和眼花缭乱C.蠕动维幕金碧辉煌恃才傲物D.琐碎慰藉前仆后继姗姗来迟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她梦想那些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②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
③所有的男宾都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
A.宽敞精巧注视B.宽大精美注意C.宽敞精美注意D.宽大精巧注视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维珍航空承诺帮助众多莘莘学子在英国展开新生活。
B.从汗牛充栋的古籍中,找出所需要的数据相当不容易。
C.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D.竞赛结果出来了,李明的成绩差强人意。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6.下列各句修辞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雨水的灌溉下,禾苗仿佛一夜之间长高了许多。
(比喻)B.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拼音、笔画、部首等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词语的分类、用法和搭配。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习惯。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知识:拼音、笔画、部首等。
2. 词语的分类、用法和搭配。
3. 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4. 阅读理解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词语的分类用法和搭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知识,如拼音、笔画、部首等。
2. 讲解词语的分类、用法和搭配。
3. 讲解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4. 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所学的汉字基本知识、词语用法和搭配、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2. 完成课后阅读理解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加深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文学常识的学习。
3. 现代文阅读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阅读理解技巧和文学常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阅读理解技巧,如如何快速抓住文章主旨、如何分析作者观点等。
2. 讲解文学常识,如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念、文学史的发展等。
3. 进行现代文阅读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所学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文学常识。
2. 完成课后现代文阅读练习。
第三章:古诗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2. 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
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古代文学常识的学习。
3. 古诗文阅读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古诗文阅读技巧和古代文学常识。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拼音、笔画、部首等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词语的分类、词性和句子结构。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书写规范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拼音。
2. 词语的分类、词性和句子结构。
3. 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书写规范字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拼音,词语的分类、词性和句子结构。
2. 难点: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书写规范字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汉字、词语和句子的特点。
五、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拼音,让学生熟悉汉字的结构。
2. 介绍词语的分类、词性和句子结构,使学生了解语言的基本组成。
3. 演示标点符号的用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二章:诗歌鉴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分类、特点和欣赏方法。
2. 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分类、特点和欣赏方法。
2. 难点: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
2. 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诗歌朗诵,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诗歌的分类、特点和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2. 分析一首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歌。
3. 进行诗歌鉴赏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三章: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散文。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三)及答案解析
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 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 儿沟的姑娘不再( )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 )。 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 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 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解析:B项,《两个朋友》的作者是莫泊桑。
二、阅读分析
(一)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 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 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 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 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去, 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 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 肉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 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 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 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 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 盒子。
2.下列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 A.钢筋铁骨 刻意斟酌 喜怒衰乐 B.昂首阔步 捍天动地 自作主张 C.成帮搭伙 一惊一乍 理直气壮 D.心不在焉 不知所措 磨磨蹭蹭
捍磨天 磨动蹭地蹭—:—[m撼ó天m动ó c地è(n[ghàcnèntigā]n行d动òn迟g缓dì,]天做地事受拖到拉震。 动。形容声势浩大)
4.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B.风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 C.“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D.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 不知道。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练习。
2. 汉字的笔画、结构和书写规范。
3. 阅读理解练习。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通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识别和书写情况。
2. 评估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学生的汉字书写作品展示。
第二章:词语与短语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词语和短语。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语感。
教学内容:1. 词语和短语的定义、用法和辨析。
2. 词语和短语的搭配和运用。
3. 阅读和写作练习。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语境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和短语。
3. 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词语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作品展示。
第三章:句子与句子成分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句子和句子成分。
2. 提高学生的语法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句子的定义和分类。
2. 句子成分的分析和运用。
3. 阅读和写作练习。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句子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句子成分。
3. 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法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句子和句子成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评估学生的语法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作品展示。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3.《歌词二首》教参
十九歌词二首课文分析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创作于1979年,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曲。
歌曲像一幅富于诗意的画卷,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美丽,坦率地抒发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深沉挚爱的感情,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有着令人回味的意蕴和振动心弦的情思。
歌曲意境深邃、感情细腻,在思想意义、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整首歌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是歌词的引子,开门见山表现主题——“我爱你,中国”。
“百灵鸟”与“蓝天”两个意象,鲜明清晰, 富有动感,一下子就把人引入到高远辽阔的艺术境界。
第二部分(第2、3节):是歌词的主体部分,抒发了对祖国无比深厚的爱恋和赞颂之情。
歌词用结构相似的两个段落,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南海、北国、山川、小河等做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既有亲切的乡土情韵,也有宏大的山海情怀,同时歌颂了高尚的民族特性。
“蓬勃”“金黄”“白雪飘飘”“碧波滚滚”“淙淙”“巍峨”等修饰词的运用,饱含着对祖国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和无比深厚的感情。
每个段落最后的结尾句,表达出一种对祖国的爱慕及献身祖国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4节):是歌词的尾声部分,强化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与献身祖国的愿望。
抒情词“啊……”,直抒胸臆,推动着情感走向歌曲的最高潮, 使感情倾泻得更加透彻、真切。
歌词语言质朴无华,清新秀丽,运用一连串叠句、排比句,对祖国的美丽风光、富饶物产、气质品质等作了形象而细腻的描绘和刻画,既气势磅礴,又含蓄深情,结构上使用回环往复的手法,一唱三叹,情意绵长。
天路《天路》创作于2001年春天,当时青藏铁路正在紧张地建设中。
歌曲将通往藏区的铁路喻为天路,表达出了藏区儿女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首歌词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描写清晨时候牧场的美丽景色。
歌词通过“牧场”“神鹰”“霞光”“祥云”“蓝天”几个典型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壮阔的高原画卷,让人心驰神往。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
1.2 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词汇的构成和用法语法的结构和功能修辞的手法和效果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词汇的构成和用法,语法的结构和功能,修辞的手法和效果。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法结构。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写作练习和阅读理解,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快速阅读技巧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快速阅读技巧,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阅读理解技巧的掌握程度。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写作技巧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写作思维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写作思维和方法叙事、描写、议论、说明等写作技巧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写作思维和方法,叙事、描写、议论、说明等写作技巧。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3.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通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口语表达4.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日常交际用语演讲和辩论技巧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日常交际用语,演讲和辩论技巧。
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
4.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口语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
中职技校语文学案基础模块上册课件第三单元伐檀
阅读提升
(二) 阅读《诗经·无衣》,回答问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②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③。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⑤。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①袍:长袍,类似于斗篷。②王:秦君。一说指周王。③同仇:共同对敌。④泽: 同“襗”,贴身内衣,即今之汗衫。⑤裳:下衣,此指战裙。
任务二 分析主旨
质疑问难 名师解惑
诗歌中,伐木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诗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 第二层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 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愈愤怒,愈无法压抑,忍不住责问:“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廛(亿/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特/鹑)兮?”第 三层承此,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用反语作结: “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表述 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阅读提升
13.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由此可见,《诗经》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你认为《无衣》一诗体现 出以上哪种价值?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无衣》一诗体现出“兴”的社会价值,即激励民众士气,共同抵御外侮。这是一首激昂 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全 诗风格矫健爽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抒写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 局为重,一听“王于兴师”,便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和爱国主义精神。
10.从本诗内容上看,应分属于《诗经》中“ 种)这一类别。
风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全套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一《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搜求式阅读、比较阅读、话题引读鉴赏等手段,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
特别注重了计算机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一)采用PPT制作课件。
(二)运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
1.运用文字录入......,教师在....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技术课前制作文章基础知识的预习系统,并放在班级公用帐号内,让学生反复操练完成,并记录成绩。
(1)录入注音,让学生填字(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①Sh ān Shān(姗姗)②Chàng然(怅)③chóuchú(踌躇)④zhuì zhuì不安(惴惴)⑤zhūnzhūn告诫(谆谆)⑥南yuán 北zhé(辕辙)⑦zhān前顾后(瞻)⑧相濡以mò(沫)⑨yì yì夺目(熠熠)⑩niáoniáo 婷婷(袅袅)(2)录入解释,让学生填词(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第一组: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②不如意的样子(怅然)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甘霖)④希望得到(希冀)⑤犹豫不决(踌躇)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枕戈待旦)第二组: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②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南辕北辙)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瞻前顾后)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相濡以沫)⑥形容闪光发亮(烟烟夺目)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袅袅婷婷)。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示例(学习任务一)
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体悟思想情感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倾听古代劳动者的心声,感受将士们同仇敌忾的豪情,理解柳宗元提出的治国养民主张,领会苏轼对生命的感悟与人生态度,体悟蒲松龄对受迫害的下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2.正确诵读所选课文,在诵读中培养语感;根据语境辨别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常识。
3.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认识古代文化的价值,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态度。
学时安排4学时第1学时课前准备1.预习《伐檀》《无衣》,疏通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诗经》的写作背景。
一、整体感知,以图解文活动1:反复诵读《伐檀》,想象伐木者的劳动场景,从伐木者的视角,绘制伐木者的心情变化曲线图,并查找相关背景资料,与同学交流伐木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及其根源。
点拨:《伐檀》是一首讽刺剥削者不劳而获的诗。
诗中明确提出了不劳而获和劳而不获的尖锐矛盾,对剥削者的“寄生生活”表达了强烈的憎恨和辛辣的嘲讽。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伐木者所见之景(如水)、所想之物(如禾)、所发之问,绘制伐木者的心情曲线图。
分解问题1:伐木者伐木的地点在哪里?明确:由“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可知,伐木地点在河边。
分解问题2:伐木者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明确:“河水清且涟猗”,清清的河水,凉风吹过,卷起层层涟漪,美好的景象写出了劳动者在辛勤劳动之余的愉悦心情。
同时,泛着层层涟漪的水,也暗示了伐木者内心的不平。
分解问题3:此时此刻,伐木者想到了什么?心情如何呢?明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伐木者从眼下的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打猎,而这些收获物最终都会被剥削者占去,自己仍一无所有,于是,越想越愤怒,忍不住义正词严地质问和讽刺剥削者。
曲线变化:喜悦——不满——愤慨。
点拨:伐木者在河边劳作,望着清澈的河水,心中也曾有短暂的喜悦,但一想到剥削者不劳而获,就忍不住连续发出两个反问,讽刺剥削者“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三单元测试卷doc资料
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三单元测试卷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2.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有:吴承恩的,的《红楼梦》,罗贯中的和的《水浒传》。
1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即俄国的,美国的,和法国的。
14.“你总是很积极的”这是小说(填作品名称)中的语言,作者是,他是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有“”的美誉。
三、阅读理解(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
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
她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还有呢。
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
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
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15.第一处横线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A.挑三捡四B.犹豫不决 C.慢慢悠悠D.坚定不移16.这一段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2分)A.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B.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C.肖像描写语言描写17.根据本段内容,分析马蒂尔德人物形象?(4分)(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大李、小张和老马几乎是同时抬头转向门开处。
仨人的眼睛猛然一亮,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好亮丽清纯的少女,来找谁?看到大家惊愣的目光,少女文静地说:“我是来打工的王萍,请各位多帮助。
”亮明身份,大李、小张和老马的目光渐渐暗淡下来。
打工妹的标签儿一旦插上,在这些国家大机关工作人员的心目中便骤然掉了身份。
来打工的王萍做起事来认认真真,待人谦和礼貌,倒也叫人说不出什么。
一天,局长有事推门进来,大李、小张和老马争先向局长打着招呼,尤其喜爱事事拔尖儿的小张无话找话地同局长套近乎。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拼音与发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熟练使用字典,查找字词。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组成及发音方法。
2. 常用字典的使用方法。
3. 练习发音,进行拼音游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拼音的组成和发音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3. 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汉语拼音的组成,让学生了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 讲解发音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3. 教授常用字典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查找字词。
4. 进行发音练习,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5. 组织拼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拼音知识,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2. 练习使用字典,查找课后单词。
第二章:汉字与书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提高书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汉字进行创意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笔画、部首等。
2. 书法的基本技巧,包括笔法、墨法等。
3. 创意写作,运用汉字表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汉字的结构和书法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模仿练习。
3. 采用创作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笔画、部首等概念。
2. 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 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模仿练习。
4. 组织创意写作,让学生运用汉字表达思想感情。
5. 学生互相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汉字结构知识,加强书写练习。
2. 欣赏书法作品,学会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
3. 进行创意写作,运用汉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章:词汇与语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汇和短语,丰富语言表达。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
2.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灵秀动人 3.通感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 奏着的名曲。
原与白杨树有何内在联系?
借景抒情:烘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3.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北方农民
(质朴、严肃、坚强)
哨兵形象(傲然挺立)
由 浅 入 深
精神和意志 (品格:紧密团结、力求上进)
在运用象征手法时,要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事物之 间,在特征的表现上要有共同之处。
四、思维拓展
(一)朗读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上 阴 森 森 的 , 有 些 怕 人 。
的 树 。 没 有 月 光 的 晚 上 , 这 路
是 些 杨 柳 , 和 一 些 不 知 道 名 字
蓊 蓊 郁 郁 的 。 路 的 一 旁 ,
背 着 手 踱 着 。
是 淡 淡 的 。 路 上 只 我 一 个 人 ,
今 晚 却 很 好 , 虽 然 月 光 也 还
二、整体感知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着“清、静、
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 (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
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 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通过《故都的秋》可以了解郁达夫
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1-3单元教案
1、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二、课文探究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四、重点研习1、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明确:(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五、鉴赏语言特色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讲解第三单元考试卷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考试卷上册语文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背诵、运用能力,以及阅读理解、作文等综合能力。
本单元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历史文化的传承。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试卷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题型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
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学生只需认真复习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就能轻松应对。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概括题等。
这部分内容较为灵活,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以下是对几篇课文阅读理解的解析:(1)课文《桂林山水》:通过描绘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
(2)课文《背影》:通过讲述父亲送别儿子的感人故事,展现了父爱的伟大。
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
(3)课文《荷塘月色》: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概括作者的情感。
3. 作文作文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单元作文题目为《我的梦想》。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作文。
以下是一些建议:(1)明确立意:首先确定自己的梦想,可以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教师、艺术家等。
(2)选材典型:围绕梦想,选取具体的事例或场景进行描写。
(3)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中,要真实地表达自己对梦想的热爱和追求。
(4)结构完整:作文要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1. 认真复习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2. 多做阅读理解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关注作文写作技巧,多练习写作。
4.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
总之,第三单元考试卷上册语文的备考关键在于认真复习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加强作文写作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蛮横. 横.祸 大发横.财 横.加指责 B.奔.跑 奔.走 疲于奔.命 投奔.光明 C .吆喝. 喝.彩 喝.西北风 大喝.一声D .荷.花 负荷. 荷.枪实弹 肩负重荷.2.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吸吮 按装 泽被后世 贻笑大方 B .凫水 暮蔼 胜卷在握 恼羞成怒 C .蹿蹦 赡养 闻过饰非 漠不关心 D .撅嘴 妨碍 阴谋诡计 再接再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父子关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除的,藕断丝连....,谁也无法彻底割断与生身父亲的血缘关系。
B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 .万里长城挡不住西方入侵者的铁骑,四万万同胞保家卫国的决心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B .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C .只有弄清几十年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D .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5.选出所用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B .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C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D .小船活像离开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3)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的分别是______国的____,____国的____,____国的____。
(4)德•莫泊桑(1850—1893),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 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短篇小说代表作____ 、____,____。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5分)(一)读选文,回答问题:(18分)“香雪,过来呀!看那个妇女头上别的金圈圈,那叫什么?”凤娇拉过香雪,扒着她的肩膀问“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说“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唉!你看她那块手表比指甲盖儿还小哩!”凤娇又有了新发现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儿还要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这是那种在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起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儿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呀17.(1)当火车停站后,台儿沟的姑娘们观察到的和香雪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3分)(2)找出选文中关于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分)(3)文中描写香雪得到了盼望已久的铅笔盒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这一描写表现了香雪此时怎样的心情? (4分)(4)香雪为什么如此珍视那个她用四十个鸡蛋换回的铅笔盒?铅笔盒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4分)(5)“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4分)(二)阅读《项链》中的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17分)有一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去走走,舒散一星期来的疲劳。
这时候,她忽然看见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孩子在散步。
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
路瓦栽夫人无限感慨。
她要上前去跟佛来思节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
而且现在她把债都还清,她可以完全告诉她了。
为什么不呢?……“你一定记得你借给我的那挂项链吧,我戴了去参加教育部夜会的那挂。
”“记得。
怎么样呢?”“怎么样?我把它丢了。
”“哪儿的话!你已经还给我了。
”“我还给你的是另一挂,跟你那挂完全相同。
你瞧,我们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
你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什么也没有的人,这可不是容易的啊!……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
”佛来思节夫人停下脚步,说:“你是说你买了一挂钻石项链赔我吗?”“对呀。
你当时没有看出来?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啊。
”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8、(1)第二段中写玛蒂尔德想向佛来思节夫人诉说些什么,对她此时的心理分析准确的是()(3分)A.十年艰辛,使她成为粗壮耐劳的人,成为生活的强者,她急于向别人倾吐自己的感受。
B.十年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她心里轻松了,急于向当事人诉说自己的感慨。
C.十年艰辛,终使认识到“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她急于向好友倾诉自己的认识。
D.十年艰辛,使她明白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是导致不幸的根源,她急于向朋友畅谈自己的感受。
(2)语段中玛蒂尔德说:“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
”这句话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与性格?(3分)(3)小说到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分)(4)这个结尾看似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
作者在前文中已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请找出来这样的暗示,并作简要的分析。
(3分)(5)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本文就戛然而止。
联系全文,发挥你的想象,为本文写一个尾声,想象一下得知项链是假的真相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要求大胆创新,也要合情合理。
不少于150字。
(5分)四、作文(3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学习生活是忙碌而枯燥的,不停地听课、作业、复习、考试,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不断地查缺补漏、复习巩固,收获的是希望;有人说,学习生活是冰冷的,友情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淡薄;有人说,学习生活是温馨的,友谊在你助我帮中的学习中深厚……请以“我的职校学习生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可以记叙与话题有关的生活经历,也可以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感想、体会。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答案1、A。
A项全读“hèng”;B项“投奔光明”的“奔”读“bèn”,其余读“bēn”;C项“喝西北风”的“喝”读“hē”,其余读“hè”;D项“荷花”的“荷”读“hé”,其余读“hè”2、D。
项“按装”应为“安装”;B项“暮蔼”应为“暮霭”;C项“闻过饰非”应为“文过饰非”。
3、D。
“藕断丝连”是指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而要与父亲决裂,没有挂牵之意,所以与语境不合。
在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
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意思。
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铜墙铁壁”是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4、C。
A项是语序不当,应该修改为“南昌八一纪念馆里陈列着周恩来当年使用过的好多种东西”。
可以凭语感辨析。
B项是不合逻辑,或者说词语使用不当而将表达的意思搞反了,应该删除“伪”字。
D项是搭配不当,压缩一下就是“乒乓球馆是团体”,应该将“团体”修改为“场所”之类。
5、C。
A、B、D三项都是用的比喻修辞手法,A是暗喻,本体是“荷花箭”,喻体是哨兵;B项为暗喻,本体是“芦苇”,喻体是“海”,本体作定语,喻体作中心词,构成一个偏正短语;D是明喻。
C用的是词的比喻义,整个句子不是比喻。
6、(1)人物、环境、故事情节(2)语言、动作、心理、外貌、侧面描写(3)漠泊桑美欧•亨利俄契诃夫(4)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生》《漂亮朋友》7.(1)姑娘们看到的是人们的衣物和装饰;香雪注意到的是皮书包(2)句子:“一轮满月升起来了,……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作用:衬托香雪得到铅笔盒后的喜悦、满足之情(3)细节描写;喜悦的心情(4)香雪在学校因用爸爸做的木质铅笔盒而遭人耻笑,她想拥有一个泡沫塑料铅笔盒,拥有一份精神上的平等象征意义:高层次文明的象征(5)这句话含义丰富“被感动得战栗”运用了拟人、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地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开始和“她们”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
8、(1)B(2)她为自己毅然借债赔偿项链最终还清欠债感到欣慰。
表现了人物的诚实、天真的性格。
(3)①增加了故事的波澜,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深思。
②更有力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使主题更加鲜明。
③对虚荣心受害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使主题更加丰富。
(4)①借项链时,女友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说明女友并不看重那条项链。
②买项链时,店老板“查了许多账簿”以后说“只卖出这只盒子”,说明盒子与项链本不是原配。
③还项链时,女友竟“没有打开盒子”,说明项链不贵重。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