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PPT课件-儿科护理学崔焱ppt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 PPT课件1
20
21
七.青春期( adolescence )
女孩 11—12岁至17—18岁 男孩 13—14岁至18—20岁
22
特点:
体重、身高迅速增长(第二个高峰) 第二性征出现 易出现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
23
第三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角色:
-护理者 -教育者 -代言者 -知心者
12
※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青春期
学龄期
学龄前期
幼儿期
13
一. 胎儿期(prenatal stage)
精、卵结合到小儿出生(约40周) 胚胎期(成胚期);胎儿期 特点:
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易受内外因 素的影响
14
二.新生儿期(neonatal stage)
24
素质要求
热爱儿童 有慎独精神 有先进的护理知识和精湛
的护理实践技能 有与小儿沟通的技巧 有敏锐的观察力
25
第四节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趋势
26
3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提供“以小儿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 1.促进健康小儿的体格、智能、心理、行为各方面的正常发展 2.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发病率、死亡率 3.为患儿提供护理 4.开展小儿教育工作 5.开展儿科护理科研工作
4
儿科护理学的范畴
一切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护范围。
护
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 第二节 儿科特点和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四节 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五节 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21
七.青春期( adolescence )
女孩 11—12岁至17—18岁 男孩 13—14岁至18—20岁
22
特点:
体重、身高迅速增长(第二个高峰) 第二性征出现 易出现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
23
第三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角色:
-护理者 -教育者 -代言者 -知心者
12
※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青春期
学龄期
学龄前期
幼儿期
13
一. 胎儿期(prenatal stage)
精、卵结合到小儿出生(约40周) 胚胎期(成胚期);胎儿期 特点:
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易受内外因 素的影响
14
二.新生儿期(neonatal stage)
24
素质要求
热爱儿童 有慎独精神 有先进的护理知识和精湛
的护理实践技能 有与小儿沟通的技巧 有敏锐的观察力
25
第四节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趋势
26
3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提供“以小儿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 1.促进健康小儿的体格、智能、心理、行为各方面的正常发展 2.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发病率、死亡率 3.为患儿提供护理 4.开展小儿教育工作 5.开展儿科护理科研工作
4
儿科护理学的范畴
一切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护范围。
护
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 第二节 儿科特点和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四节 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五节 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编辑课件
24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二、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三)体格检查
2体格检查的方法 (1)一般状况 (2)一般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和皮下组织、淋巴结、 头部、颈部、胸部、腹部 、脊柱与四肢、外生殖器与肛门、 神经系统。
编辑课件
25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三、住院患儿的健康教育 原则 :
1主动介绍 2耐心地倾听与交谈 3诚信 4保护隐私 5尊重情绪和感的变化 6循序渐进 7体态动作平等尊重
编辑课件
18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一、沟通交流 (二)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1鼓励交谈 2集中问题 3倾听 4移情 5避免阻碍沟通
编辑课件
19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二、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一)健康史
护理要点
开诚公布交谈.介绍有关病情.治疗.和住院的目的 与同学保持联系.每日定时学习
编辑课件
15
第二节住院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四)减轻住院患儿心理反应的护理措施
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2 减轻分离焦虑 3 提供适当感官刺激 4 减少控制感的丧失 5 减轻疼痛反应及不适
编辑课件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二) 住院患儿的主要压力来源
1疾病本身及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 2治疗限制了日常活动 3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情绪反应 4对陌生的环境缺乏安全感 5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 6中断学习 7父母的不良情绪反应
编辑课件
11
第二节住院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三)各年龄阶段患儿对住院的反应 婴儿
量力性 、直观性 、启发性 、督导性
儿科护理学(第6版)PPT课件 第九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上)
(1)能量的供给 (2)蛋白质的供给 (3)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28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 复正常
(4)尽量保证母乳喂养 (5)选择合适的补充途径 (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9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仰曙芬
2
目 录
一、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
儿童单纯性肥胖
3
3
目 录
二、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维 生素C缺乏症
4
目 录
三、 微量元素障碍
锌缺乏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供本 供
《 儿科护理学》 (第 66 版) 《 儿科护理学 》 (第 版)
二、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主编: 崔 焱 仰
44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
20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可有
精神萎靡,反应差,抑郁与烦躁交替,食欲低下,腹泻、便 秘交替,体温偏低,脉细无力等表现。也可有重要脏器功能 损害,如心脏功能下降,出现心音低钝、血压偏低、脉搏变 缓、呼吸浅表等 蛋白质严重缺乏时,可有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清清蛋白减轻是营养不良最突出的表现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1)给予各种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口服 (2)给予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并能增 加食欲 (3)给予胰岛素注射,增加饥饿感以提高食欲 (4)给予锌制剂
28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 复正常
(4)尽量保证母乳喂养 (5)选择合适的补充途径 (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9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仰曙芬
2
目 录
一、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
儿童单纯性肥胖
3
3
目 录
二、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维 生素C缺乏症
4
目 录
三、 微量元素障碍
锌缺乏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供本 供
《 儿科护理学》 (第 66 版) 《 儿科护理学 》 (第 版)
二、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主编: 崔 焱 仰
44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
20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可有
精神萎靡,反应差,抑郁与烦躁交替,食欲低下,腹泻、便 秘交替,体温偏低,脉细无力等表现。也可有重要脏器功能 损害,如心脏功能下降,出现心音低钝、血压偏低、脉搏变 缓、呼吸浅表等 蛋白质严重缺乏时,可有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清清蛋白减轻是营养不良最突出的表现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1)给予各种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口服 (2)给予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并能增 加食欲 (3)给予胰岛素注射,增加饥饿感以提高食欲 (4)给予锌制剂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2024)
护理措施包括环境安静、整洁,保持呼吸 道通畅,合理饮食等。
2024/1/26
15
消化系统疾病及护理
01
02
03
腹泻
护理要点为调整饮食,补 充液体,注意腹部保暖等 。
2024/1/26
胃炎
护理包括饮食调整,避免 刺激性食物,药物治疗指 导等。
消化性溃疡
护理措施有饮食调整,避 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药物治疗指导等。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以0-1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关注其生理 、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护理内容的广泛性
涉及儿童保健、疾病预防、临床护理、 康复护理等多个领域。
护理技能的独特性
儿科护士需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儿 童心理护理、儿童用药管理等特殊技能 。
4
儿科护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儿科护理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儿 童的健康问题,提出了一些朴
22
05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护理
2024/1/26
23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概述
2024/1/26
定义
01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离正常
轨道的行为和情绪问题。
发生率
02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近年来
呈现上升趋势。
影响
03
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学习、社
按需哺乳。
人工喂养
在无法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可选 择人工喂养。选择适合宝宝的配 方奶,按照说明正确冲调。注意
奶瓶和奶嘴的清洁和消毒。
辅食添加
随着宝宝成长,应及时添加辅食 以满足营养需求。辅食添加应遵 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 粗的原则,逐步增加食物种类和
儿科护理学绪论ppt课件 (1)(1)
9
(2)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2、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较多,但消化功能未成熟, 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3、不同年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如心 率、呼吸等
10
(2)生理特点
年龄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脉搏)次数
呼吸(次/分)
心率(脉搏)(次/分)
新生儿
40~45
120~140
儿科护理学
1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范围何任务(了解) 第二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掌握) 第三节 儿科临床护理的特殊性(掌握) 第四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掌握) 第五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了解) 第六节 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了解)
2
概念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 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 健康的护理学科;服务对象是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主 要 特 胎儿离开母体开始独立生存,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点
保
健 要
加强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
点
24
3、婴儿期
25
婴儿期
界 限 从出生至满1周岁(乳儿期)
主
要 特 点
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为生长发育第一高 峰,但抵抗力较弱,易患传染病。
保 健 要 提倡母乳喂养;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点
26
4、幼儿期
27
幼儿期
界 限 从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
主
要 特 点
体格发育减慢;活动范围渐广,智能发育快, 易发生意外伤害。
保
健 促进言语和智能发育;合理喂养;加强预防
要 点
接种;早期教育,培养习惯和人格。
(2)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2、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较多,但消化功能未成熟, 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3、不同年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如心 率、呼吸等
10
(2)生理特点
年龄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脉搏)次数
呼吸(次/分)
心率(脉搏)(次/分)
新生儿
40~45
120~140
儿科护理学
1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范围何任务(了解) 第二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掌握) 第三节 儿科临床护理的特殊性(掌握) 第四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掌握) 第五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了解) 第六节 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了解)
2
概念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 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 健康的护理学科;服务对象是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主 要 特 胎儿离开母体开始独立生存,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点
保
健 要
加强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
点
24
3、婴儿期
25
婴儿期
界 限 从出生至满1周岁(乳儿期)
主
要 特 点
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为生长发育第一高 峰,但抵抗力较弱,易患传染病。
保 健 要 提倡母乳喂养;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点
26
4、幼儿期
27
幼儿期
界 限 从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
主
要 特 点
体格发育减慢;活动范围渐广,智能发育快, 易发生意外伤害。
保
健 促进言语和智能发育;合理喂养;加强预防
要 点
接种;早期教育,培养习惯和人格。
儿科护理学绪论ppt
儿科护理学的伦理与法律
儿科护理的伦理原则
尊重儿童权利
以儿童为中心
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 权、受保护权等,确保儿童在接受护理时 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在儿科护理中,始终将儿童的利益放在首 位,提供符合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需要的 护理服务。
公平与公正
诚实与透明
确保所有儿童在接受护理时得到公平和公 正的对待,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见。
准确、安全。
减轻患儿不适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 轻患儿的不适感,如动 作轻柔、给予适当的安
抚等。
注意消毒与卫生
严格遵守消毒与卫生规 定,防止交叉感染。
观察患儿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 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并报告医生。
儿科护理的观察技巧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病 情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在儿 科护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儿科护理学 将更加注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以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
跨学科合作
儿童健康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儿科 、神经科、心理科等。因此,儿科护理学将更加 注重跨学科合作,以提高综合护理效果。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应保持诚实和透明的 态度,向儿童及其家长充分说明护理目的 、方法及潜在风险。
儿科护理的法律责任
遵守法律法规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 法律法规,确保儿童权益得到法律保 护。
履行告知义务
向儿童及其家长充分告知护理相关的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包括护理目的、方法、潜在风 险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生长监测
定期监测儿童的身高、体 重、头围等指标,评估其 生长发育状况,发现问题 及时干预。
儿科护理的伦理原则
尊重儿童权利
以儿童为中心
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 权、受保护权等,确保儿童在接受护理时 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在儿科护理中,始终将儿童的利益放在首 位,提供符合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需要的 护理服务。
公平与公正
诚实与透明
确保所有儿童在接受护理时得到公平和公 正的对待,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见。
准确、安全。
减轻患儿不适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 轻患儿的不适感,如动 作轻柔、给予适当的安
抚等。
注意消毒与卫生
严格遵守消毒与卫生规 定,防止交叉感染。
观察患儿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 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并报告医生。
儿科护理的观察技巧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病 情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在儿 科护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儿科护理学 将更加注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以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
跨学科合作
儿童健康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儿科 、神经科、心理科等。因此,儿科护理学将更加 注重跨学科合作,以提高综合护理效果。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应保持诚实和透明的 态度,向儿童及其家长充分说明护理目的 、方法及潜在风险。
儿科护理的法律责任
遵守法律法规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 法律法规,确保儿童权益得到法律保 护。
履行告知义务
向儿童及其家长充分告知护理相关的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包括护理目的、方法、潜在风 险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生长监测
定期监测儿童的身高、体 重、头围等指标,评估其 生长发育状况,发现问题 及时干预。
《儿科护理学》 PPT课件
医学课件
31
第四节
(四)身体心理素质
1.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 豁达的胸怀。 2.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 善于应变,灵活敏捷。 3.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断求取知识,丰富和完善自 己。 4.具有与小儿成为好朋友、与小儿家长建立良好人际 关系的能力,同事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
第四节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 • • •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
医学课件
28
第四节
(一)思想道德素质
1. 热爱儿童,热爱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具有奉献精神。 2. 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理解、友善、平等的心态,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 助。
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
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加强体格锻炼,合理安排作息
及时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和性教育。
医学课件 11
第三节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医学课件
12
第三节
一、儿科基本特点
1.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均较大。
2. 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
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的转归可以为自然改 善或完全修复。 3.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 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如不能及时干预和 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 防保健工作。
1岁以内
2~3岁 4~7岁 8~14岁
30~40
25~30 20~25 18~20
医学课件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16
第三节
3.免疫特点 •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差
儿科护理学01 绪论 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01 绪论 ppt课件
目录
1
儿科护理学范围和特点
2
少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
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学习目标
• 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定义、任务和范围 • 熟悉儿科学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 •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特点
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 研究和服务对象
- 胎儿~青春期儿童 一切涉及儿童健康和卫生的问题
• 任务和范畴
从体格、智力发育、心理行为和社会各方面研究保护儿童 任务 - 增强儿童体质 - 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治愈率 - 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 提高人类整体健康素质 范畴 疾病护理→“以小儿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
二、儿科特点
• 解剖生理特点
- 解剖特点: 外观变化、器官发育
二、儿科特点
• 临床特点
- 诊治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患病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中应重视年龄因素 : 惊厥
婴儿3不, 低钙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 变态反应 对病情的表述常有困难且不准确:代诉者
- 预后特点
治疗及时,预后好、恢复快、后遗症少
- 预防特点 加强预防措施是使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重要环节 ;防止儿童肥胖
三、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幼儿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较前突出, 是社会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语言、思维、社交 能力日趋增速。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发展,识别危险 能力不足,易发生各种意外。 护理要点:断乳后喂养 安全防护
学龄前期------CNS趋向成熟;变态反应性疾病开始出现。 体格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好奇多问,模仿 性强 。自我观念开始形成,高度可塑性。 护理要点:安全防护、预防保健;培养好的个性、 品质、生活习惯,加强早期教育。
目录
1
儿科护理学范围和特点
2
少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
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学习目标
• 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定义、任务和范围 • 熟悉儿科学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 •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特点
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 研究和服务对象
- 胎儿~青春期儿童 一切涉及儿童健康和卫生的问题
• 任务和范畴
从体格、智力发育、心理行为和社会各方面研究保护儿童 任务 - 增强儿童体质 - 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治愈率 - 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 提高人类整体健康素质 范畴 疾病护理→“以小儿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
二、儿科特点
• 解剖生理特点
- 解剖特点: 外观变化、器官发育
二、儿科特点
• 临床特点
- 诊治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患病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中应重视年龄因素 : 惊厥
婴儿3不, 低钙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 变态反应 对病情的表述常有困难且不准确:代诉者
- 预后特点
治疗及时,预后好、恢复快、后遗症少
- 预防特点 加强预防措施是使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重要环节 ;防止儿童肥胖
三、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幼儿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较前突出, 是社会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语言、思维、社交 能力日趋增速。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发展,识别危险 能力不足,易发生各种意外。 护理要点:断乳后喂养 安全防护
学龄前期------CNS趋向成熟;变态反应性疾病开始出现。 体格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好奇多问,模仿 性强 。自我观念开始形成,高度可塑性。 护理要点:安全防护、预防保健;培养好的个性、 品质、生活习惯,加强早期教育。
最新《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40周
胎儿后期
28周
胎儿中期
12周
胚胎期
0
18岁 青春后期 体格生长停止 (3-4年) 性发育成熟 青春期 第二性征出现
13岁 (2-4年) 青春前期
12岁 (2-3年) 女9-11岁,男11-13岁
学龄期 6岁 (6-11岁组)
学前期 3岁 (3-5岁组)
幼儿期
(1-2岁组)
婴儿1-12m
婴儿期
(1)时间:胎儿娩出脐带结扎 至生后28天。
(2)主要特点:小儿开始独立 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 病死率均高。
(3)疾病: 1)感染 2)先天畸形 3)产伤
3.婴儿期 Infant period
(0y)
2.新生儿期:0~28ds
Newborn
围产期(Perinatal stage):胎儿28w ~新生儿1w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
儿 科 教 研 室 张 庚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 概念
绪论
❖ 任务与范围
❖ 儿科护理特征
❖ 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概念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是研
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 及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时期 直至青春期。
(一)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3.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未发育健全.
(二)心理社会特点
(三)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 3.诊治特点 5.预防特点
2.疾病特点 4.预后特点
fetus infant toddler pre-school school puberty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第三节、儿科护理的特点及原则
(一)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3.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未发育健全.
(二)心理社会特点 (三)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 3.诊治特点 5.预防特点 2.疾病特点 4.预后特点
fetus
infant
toddler pre-school school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学龄期
school age adolescence
青春期
Infant period
幼儿期
toddler`s age
胎儿晚期:29~40w late fetus
胎儿中期:13~28w middle fetus
胚胎期:0~12w embryo
1.胎儿期
Fetus
2、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
puberty
疾病的种类
遗传先天性疾病为主
临床表现
来势凶猛、病情发展个体差异大
诊断
儿童对疾病的表达困难、不准确
重点 详细询问病史 详细体格检查 结合实验室检查 结合流行病史 结合年龄
做 出 诊 断
病史采集须符合年龄特点
The history must be adapted to the child ’s age.
围产期:胎儿28周--新生儿1周
胚胎期
0
12周
第三节、儿科护理的特点及原则 一、儿科特点
(一)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图 1
2.生理特点
图 2
年龄
新生儿 <1岁 2~3岁 4~7岁 8~14岁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分)
呼吸
第一章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PPT课件
(三)、牙齿的发育
➢ 乳牙共20 个,恒牙共32个
➢ 约自6个月起开始萌出,12个月尚未出牙可 视为异常,最晚2.5岁出齐
➢ 7~8岁开始,乳牙按萌出顺序逐个脱落换 之恒牙
(四)脂肪与肌肉组织的发育
1、脂肪组织的发育,主要是细胞数 目增加和体积增大;
2、肌肉组织的发育,与营养、运动 密切相关;
(五)生殖系统的发育
第一章 绪论
Object: 1、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和一般原则; 2、熟悉儿科护理的任务和范围; 3、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4、认识儿科护士的职业形象特征及角色要求;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 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为胎儿至青少年时
期的儿童,由于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之中, 故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特殊需要。
第二章 生长发育
Object: 1、掌握儿童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征; 2、熟悉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3、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概述
生长发育是儿童机体不同于成人的基本 特点。
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表 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 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及一般原则
inform:
1、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正处于不断生长发 育的过程中;
2、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注重年龄因素;
3、病程特点是起病凶猛,变化多端,易 反复;
4、强调预防为主;
Principle: 1、以儿童及其及家庭为中心; 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3、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是对儿童提供综合性、 广泛性的护理。不仅对小儿疾病的护理,还包 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 质量,减少发病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 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Realized :Common Solution Component of Liquid Therapy
Extraintestinal tract infection
三 非感染因素Noninfectious factors 1. 饮食因素 Food 2. 气候因素 Climate
病因 Etiology
肠内感染常见病原
Pathogeny of infection inside intestinal tract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Test
一 血常规 二 大便常规 三 血液生化检查
治疗原则 Principle of Treatment
一 调整饮食 二控制感染 合理选择抗生素 Antibiotic treatment
三 液体疗法 Liquid therapy 口服补液 Oral rehydration salts, 静脉补液 Vein fluid replacement 四 对症治疗 五 慢性腹泻治疗原则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 食管、胃 肠 肝
胰腺
肠道细菌 健康小儿粪便
第三节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治疗原则 Principle of Treatment 护理 Nursing
目的要求 Objective 概述 Summary 病因 Etiology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目的要求 Objective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Understand:Etiology & Pathogenesis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Master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Nursing
四 护理措施 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 补充液体,纠正水、电介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维持皮肤完整性 严密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五 护理评价
小 儿 液体疗法
Infantile Liquid Therapy
目的要求 Objective 概述 Summary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Characteristic of Infantile Body Fluid Balance
肠渗透压↑
回吸收水电解质能力↓ 水样泻
非感染性腹泻发病机制
饮食不当 胃内食物积滞,胃酸少,肠道下段细菌上移繁殖 分解产生短链有机酸 胺类↑ 肠蠕动↑ 细菌、毒性产物 门脉系统进入血循环
肠内渗透压↑
渗透性腹泻
中毒症状(内源性感染)
临床表现 Clinical Menifestations
一 根据病程分类Classified by course 急性小儿腹泻(<2周) 迁延性小儿腹泻( 2周~2月) 慢性小儿腹泻( >2月) 二 根据病情分类Classified by patient’s condition 轻型腹泻 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Disturbances of Water, Electrolyte, & Acid-base balance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Common Solution of Liquid Therapy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Infantile Diarrhea Liquid Therapy
目的要求 Objective
• • •
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Realized: Characteristic of Infantile Body Fluid Balance
熟悉小儿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
Be familiar with :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Infantile Disturbances of Water, Electrolyte & Acid-base Balance
病因 Etiology
一 、易感因素 Predisposing factors 1. 消化系统特点(胃酸↓,消化酶↓,酶活性↓,生长发育快)
2. 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胃酸↓,免疫球蛋白↓,SIgA ↓,正常菌丛)
3. 人工喂养
病因 Etiology
二 感染因素 Infected factors 1. 肠道内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Intestinal tract infection 2. 肠道外感染(中耳炎、上感、肺炎、皮肤感染等)
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 细菌侵袭肠粘膜 充血、水肿、溃疡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鸟苷酸环化酶
CGMP↑
血或粘冻状便
痢疾样改变
Na+ Cl- H2O↑ 小肠液分泌↑
腹泻
பைடு நூலகம்
病毒性肠炎发病机制
病毒颗粒 小肠粘膜带有微绒毛的上皮细胞 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绒毛变短 双糖酶活性↓ 糖类分解吸收障碍 肠道内乳酸↑ 钠葡萄糖载体的偶联转运障碍 钠、葡萄糖吸收障碍 肠道内钠、葡萄糖↑
1. 大肠杆菌 Colibacillus
2. 弯曲菌
1972 Belgium -1981 Shanghai
3. 耶尔松菌 1973 USA -1980 Fujian 4.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5. 轮状病毒 Rotavirus 1973 Australia -1978 Beijing
发病机制
细菌性肠炎
护 理 Nursing
一 护理评估 二 护理诊断 Fluid volume deficit Diarrhea Hyperthermia Risk for impaired skin integrity PC:酸中毒、低血钾 Knowledge deficit 三 护理目标
护 理 Nursing
重型腹泻
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全身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三 根据病因分类 Classified by pathogeny 轮状病毒肠炎 ,大肠杆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耶尔森菌小肠结炎
四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Antibiotic provocative enteritis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伪膜性小肠结肠炎, 真菌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