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总结
全国通用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总结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总结填空题1、书写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Na2O___________ H2O ___________ KOH ___________ N2 ___________答案:解析:Na2O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H2O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电子式为;KOH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电子式为;N2中含有三键,电子式为。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1)j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e、h、m形成的简单离子其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填写离子符号)(3)n与g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 (填写化学式,下同),将该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_色。
(4)k、1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5)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某同学欲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取已除去氧化膜且面积相等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投入2mL1mol/L 盐酸中; (实验现象)镁与酸反应比铝更剧烈;(实验结论)①金属性:Mg_____Al(选填“>”或“<”); (查阅资料)原子半径(nm)Mg :0.160 Al :0.143; (思考)②利用元素周期律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______。
答案:(1)第三周期第IVA 族 (2)r(Cl -)>r(O 2-)>r(Mg 2+)或Cl ->O 2->Mg 2+(3) NaBr 黄 (4)H 2SO 4>H 3PO 4(5)Al(OH)3+OH -=+2H 2O(6) >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去电子能力减弱,金属性减弱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 ~n 分别是H 、He 、C 、N 、O 、F 、Na 、Mg 、Al 、Si 、P 、S 、Cl 、Br ,据此解答。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化学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中立不带电。
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6C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
4、粒子符号(A Z X±b n±m)中各数字的含义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以钠原子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Mg:→Mg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F :→F-:。
Na+与稀有气体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与稀有气体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元素在周期表1、周期的分类与包含元素类别周期序数行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包含元素种数起止元素短周期1112H ~He 2228Li ~Ne 3338Na ~Ar 长周期44418K ~Kr 55518Rb ~Xe 66632Cs ~Rn 77732Fr ~Og2、族的分类16个族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和1个0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中各符号的意义注: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四分长短,四长副族现;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列是一族;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ⅢB族。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相互推断(1)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有H、Be、Al。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27张PPT)
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l>S>P>Si
(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置换出H2,金属性越强; ②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 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非金属与H2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②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③非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即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非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跟冷水剧烈反应滴 Na 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2Na+2H2O=2NaOH+H2↑
比与水反应剧烈
Mg
与冷水几乎不反应,加热表面出 现较多气泡, 溶液变为浅红色
Mg+2H2O(沸水)=Mg(OH)2+H2↑
反应剧烈
Al
冷水不反应,加热少量 气泡,溶液不变红
反应较缓
结论:金属性: Na > Mg > Al
◕活动二、探究Na、Mg、Al金属性强弱——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
【练习】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Na、Mg、Al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B.N、O、F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C.P、S、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Li、Na、K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练习】
2、下列说法能证明钾元素比镁元素金属性强的是( AB )
A.金属钾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几乎没有现象。 B.KOH的碱性比Mg(OH)2强 C.金属钾与MgCl2的水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镁 D.在化学反应中,钾失去1个电子,镁失去2个电子
【练习】
3、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广东揭阳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Se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下列关于78803434Se Se 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78803434Se Se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B .78803434Se Se 和都含有34个电子 C .78803434Se Se 和分别含有44和46个中子D .78803434Se Se 和的质量数不同2.五种主族元素X 、Y 、Z 、M 和N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Y ,也可形成Z 2Y 2 C .X 2M 的热稳定性比X 2Y 强D .M 和N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3.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B .L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C .L 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D .M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 4.X 、Y 、Z 、M 、Q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Y 是天然气的主要组成元素,M 的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Q 是前20号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 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ⅠA 族 B .原子半径:r(Y)<r(Z)<r(M)<r(Q)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D .X 2M 和Q 2M 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5.下列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 K +>Cl ->Na +>F - B .还原性: Cl ->Br ->I ->S 2- C .酸性: HClO 4>H 3PO 4>H 2S >H 3AlO 3D .沸点: 甲醛>甲醇>甲烷6.由位于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的W 、X 、Y 、Z 四种元素“组合”成的一种超分子结构如图。
Z 、X 、Y 的族序数依次增大,X 、Y 位于同一周期,Z 与W 同主族。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Na中,Na11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2.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K层为最外层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从大至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因测定的依据不同,而在该周期中是最大的).(3)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1价递增至+5价(或+7价),负价从-4价递增至-1价再至0价而呈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金属的相互置换)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如A12O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12O3+6H+=2A13++3H2O A12O3+2OH-=2A1O2-+H2O[两性氢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如A1(OH)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l(OH)3+3H+=2A13++3H2O A1(OH)3+OH-=A1O2-+2H2O[原子序数为11—17号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至下排成纵行,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分类如下:短周期(3个):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3个):包括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共26种元素(1999年又发现了114、116、118号三种元素)(2)某主族元素的电子层数=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3)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4)第七周期中的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大多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族]在周期表中,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一个族.(1)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分类如下:①既含有短周期元素同时又含有长周期元素的族,叫做主族.用符号“A”表示.主族有7个,分别为I A、ⅡA、ⅢA、ⅣA、VA、ⅥA、ⅦA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2、13、14、15、16、17纵行).②只含有短周期元素的族,叫做副族.用符号“B"表示.副族有7个,分别为I B、ⅡB、ⅢB、ⅣB、VB、ⅥB、ⅦB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1、12、3、4、5、6、7纵行).③在周期表中,第8、9、10纵行共12种元素,叫做Ⅷ族.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价为0,称为0族(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8纵行).(2)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列,包括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故又叫做过渡金属.(3)某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与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族序数的奇偶关系](1)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奇数个电子,处于奇数族.如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而其化合价有-1、+1、+3、+5、+7价,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元素位于第ⅦA族.(2)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偶数个电子,处于偶数族.如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而其化合价有-2、+4、+6价,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元素位于第ⅥA族.[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a.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易到难;c.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②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a.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难到易。
《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用于描述元素的组成和性质。
接下来,我将对《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元素周期律的历史元素周期律最早由俄国化学家孟德莱耶夫于19世纪提出,他将已知元素按照原子质量的增加顺序进行排列,发现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
2.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也称为核电荷数)为基础的表格。
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逐个排列,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列称为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主要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等方面的变化。
其中,原子半径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减小,电离能和电负性则随周期的增加而增大,金属性则随周期的增加而减弱。
4.元素分类元素根据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非金属则相对较差,而半金属则介于两者之间。
5.钡行和铂系元素除了8个主族之外,元素周期表中还有两个特殊的族:钡行和铂系元素。
钡行元素是位于周期表倒数第二行的元素,它们的电子结构较稳定,常见化合价为+2、铂系元素是位于周期表第八族的元素,它们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通常用作催化剂。
6.化学键的特性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电子的转移产生的,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产生的,金属键是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产生的。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强度。
7.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和化学反应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对于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为元素间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依据。
8.伦纳德琼斯体系伦纳德琼斯体系是根据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划分为s、p、d、f四个区域的分类法。
根据该分类法,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方式有明显的规律性。
《常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短周期元素M的原子核外有n个电子层上排布了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1。
下列有M的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M是非金属元素B.M的气态氢化物不一定是电解质C.M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D.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W>X>Y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W>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D.化合物XY与 ZY2中均含有共价键3.五种主族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 M N……Y,也可形成Z2Y22C.X2M的热稳定性比X2Y强D.M和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4.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Z是金属元素,X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W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X<W<RC.WY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Z与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5.已知X、Y、Z、W四种元素中,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元素原子K层和M 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
下列回答不正确的是A.X2Z常温下为液态B.Y的一种单质可导电C.W的一种氧化物可形成酸雨D.YZ2为碱性氧化物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键只能存在离子化合物中B.共价化合物中只能含有共价键C.化学键可以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7.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W同族,Z、Q同族,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洗涤含硫的试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H2YO3<H2QO3,所以非金属性Y<Q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D.由Z、W、Q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只有两种8.下列对结构与性质的大小排序不正确的是A.键角:NH3>H2O>P4B.阴离子配位数:CsCl>NaCl>CaF2 C.第一电离能:Se>As>Ge D.酸性:H2SO4>H2SO3>HClO9.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考点及解题方法规律汇总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 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 - 1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 - 5 - 第3课时 核素 ...................................................................................................... - 8 - 第4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 - 10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 - 16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 16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 - 19 - 第三节 化学键............................................................................................................ - 22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1.基础知识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如碳原子的原子结构模型2.质量数(1)质量数: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锶的原子序数为38,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5周期第IVA族B.第5周期第IIA族C.第4周期第IIA族D.第5周期第VIA族答案:B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是37号元素Rb,则38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ⅡA族。
答案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C.同一周期中,IIA与III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1或10或25D.铊(T1)与铝同主族,其氢氧化物一定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AA.核外电子在电子层上由内向外能量越来越高,故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A正确;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但副族元素的M层不一定全部排满再排N层,B错误;C.同一周期中,IIA与III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1或11或25,C错误;D.铊(T1)与铝同主族,铊的金属性强于Al,故其氢氧化物不一定是两性氢氧化物,D错误;故选A。
3、在以下分子中,含10个电子的分子是A.H2O B.HClC.C2H2D.CO答案:AA.H2O为含10个电子的分子,故A符合题意;B.HCl为含18个电子的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C2H2为含14个电子的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CO为含14个电子的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Al—PMOF其结构如图(分子式:C4H9XYZ),可快速将芥子气降解为无毒物质。
其中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主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Y>Z> XB.自来水不能用ZX2杀菌消毒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D.YXZ2遇水能产生使品红褪色的气体答案:B分析:X、Y都形成2个共价键,Z形成1个共价键,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主族,则X是O元素、Y是S元素、Z是Cl元素。
(人教版)南京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B.砹(At)是有色固体C.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LiOH是难溶于水的碱2.五种主族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 M N……A.M的原子半径比N小B.Y和Z既可形成Z2Y,也可形成Z2Y2 C.X2M的热稳定性比X2Y强D.M和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 Y Z W Q原子半径/nm0.1600.1430.0750.0740.110主要化合价+2+3+5、-3-2+5、-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B.元素的金属性:X<YC.简单离子半径:X>W D.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氨水4.V、W、X、Y、Z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V、Y位于同一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X、Y 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由W、X、Y、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r(X)<r(W)<r(Y)<r(V)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VC.X与Y、Y与Z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D.W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发生反应5.H n RO3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a克H n RO3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a(x-n)molA+n+48B.a(x-24-n)molA+n+48C.(x-n-24)mol D.axmol A+n+486.镓(Ga)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土矿(Al 2O 3)中。
用NaOH 溶液处理铝土矿时,生成NaAlO 2、NaGaO 2;而后通入CO 2得Al(OH)3沉淀,而NaGaO 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
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已知: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OH)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A .Ga(OH)3酸性强于Al(OH)3B .Al(OH)3酸性强于Ga(OH)3C .Ga 浓度小,所以不沉淀D .Al(OH)3是难溶物7.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D 同主族,B 、C 、E 分处三个连续的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北京市山谷学校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含解析)
一、选择题1.短周期元素M的原子核外有n个电子层上排布了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1。
下列有M的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M是非金属元素B.M的气态氢化物不一定是电解质C.M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D.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H2SiO3B.原子半径大小:K>Na>S>OC.稳定性:HF>H2O>NH3D.还原性强弱:F->Cl->Br-3.短周期元素A和B,其中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 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 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A.B3A2B.AB2C.A3B2D.BA2AO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6.02×1022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已知3.0g 2-3A.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AO23-的摩尔质量为60C.3.0gAO23-的物质的量是0.02mol D.A原子的摩尔质量32g/mol5.下列生活中各常见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 B C D物质名称食盐漂粉精复方氢氧化铝片呼吸面具有效成分NaCl Ca(ClO)2Al(OH)3Na2O主要用途做调味品做漂白剂、消毒剂做抗酸药做供氧剂A.A B.B C.C D.D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Z同主族,Y与W形成的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Y)>r(Z)>r(X)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WC.X、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与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一定不能发生反应7.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2Na2O2+2H2O=4NaOH+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O2的电子式:B.Na+的结构示意图:C.7.8gNa2O2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4N AD.H2O的比例模型:8.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煤油保存金属锂B.用干燥器干燥受潮的硫酸铜C.用铁坩埚加热熔融NaOH固体D.用pH试纸测FeCl3溶液的pH值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实验现象A向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B向湿润的KI淀粉试纸上通入少量Cl2试纸变蓝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Ag2S)D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NO)随后变为红棕色(NO2) A.A B.B C.C D.D10.X、Y、Z、W是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总和为28,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中,X、Y、Z、W之间均为共价键B.在该物质中X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W的氢化物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是强酸D.Z与Y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与碱反应二、填空题11.(1)用电子式表示H2O和MgBr2的形成过程:___、___。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四)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属性质子(符号:,带电荷,相对质量约为)原子中子(符号:,带电荷,相对质量约为)核外电子(符号:,带电荷,相对质量约为)2、原子中各微粒的数量关系1)原子序数= = =2)质量数= +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电子总是从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容纳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容纳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电子层由内到外分别对应的符号是。
2)原子结构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N ,Na ,S ,Cl ,H-,F-,Al3+,S2-,K+。
在原子或分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a X m+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a X n-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 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①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②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元素:③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④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⑥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⑦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⑧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⑨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⑩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4、常见的等电子体写出核外有10电子微粒:1、分子2、阳离子3、阴离子写出核外有18电子微粒::1、分子2、阳离子3、阴离子5、元素、核素和同位素1)元素: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3)同位素:概念:实例:;;“原子结构”练习题1、A+、B+、C-、D、E五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它们都分别含有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①A++C-D+E↑②B++C-→2D(1)写出①的离子方程式;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易混淆知识点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下列有关碱金属结构和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B.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加热时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形式为R2OC.碱金属都应保存在煤油中D.碳酸铯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答案:D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增大趋势,故A错误;B.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锂与氧气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Li2O,钠与氧气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Na2O2,故B错误;C.碱金属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应该保存在石蜡油中,故C错误;D.氧化铯是活泼金属氧化物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碳酸铯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故D 正确;所以答案是:D2、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S2->Cl->Br->F-B.热稳定性:HF>HCl>H2SC.酸性:HClO>H2SO4>H3PO4D.碱性:Al(OH)3>Mg(OH)2>Ca(OH)2答案:BA.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Br,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离子还原性越弱,则离子还原性:S2->Br->Cl->F-,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故B正确;C.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酸性:HClO4>H2SO4>H3PO4,HClO不是最高价的含氧酸,是弱酸,其酸性比硫酸弱,故C错误;D.金属性:C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酸性:Al(OH)3<Mg(OH)2<Ca(OH)2,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过渡元素中可寻找优良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B.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C.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为Ⅰ的元素一定在第ⅠA族,属于碱金属元素D.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有18个纵行,分为18个族答案:AA.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大多属于过渡元素,应在过渡元素区域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新材料,故A正确;B.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绝大多数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但F没有正价、O没有最高正价,故B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不一定在第ⅠA族,如副族元素Cr、Cu最外层含有1个电子但不在第ⅠA族,H 在第ⅠA族但不是碱金属元素,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8 .9 .10三个纵行合称第Ⅷ族,则分为16个族,故D错误;答案选A。
(人教版)武汉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诺贝尔提出了原子学说C.屠呦呦合成了双氢青蒿素D.门捷列夫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B.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简单氢化物稳定性:Z LD.等物质的量的X、Y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一样多4.下列性质比较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 K+>Cl->Na+>F-B.还原性: Cl->Br->I->S2-C.酸性: HClO4>H3PO4>H2S>H3AlO3D.沸点:甲醛>甲醇>甲烷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元素的阳离子与同种阴离子可形成多种化合物B.阳离子中肯定含有金属元素,但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C.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1 molNa和1 molAl各自发生化学反应时钠失去的电子少,则钠单质的还原性弱于铝单质6.根据表中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价或最低化合价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IB.简单离子半径:K>FC.同温下,形状、大小相同的单质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L>K>J D.J、K、L的单质可以通过电解法冶炼获得7.下列对结构与性质的大小排序不正确的是A.键角:NH3>H2O>P4B.阴离子配位数:CsCl>NaCl>CaF2 C.第一电离能:Se>As>Ge D.酸性:H2SO4>H2SO3>HClO8.下列生活中各常见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 B C D物质名称食盐漂粉精复方氢氧化铝片呼吸面具有效成分NaCl Ca(ClO)2Al(OH)3Na2O主要用途做调味品做漂白剂、消毒剂做抗酸药做供氧剂A.A B.B C.C D.D9.下列物质中,既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且只生成盐和水的是A.Al B.Al2O3C.NaAlO2D.NH4HCO310.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用于“点击化学”的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X、Z同主族。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第一节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20202021学年新)解析版)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本章内容是继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之后又一个化学的理论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体会化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也是整个周期表周期律的基础,这一节学不好,就很难体会化学上结构决定性质的奥秘,也就很难体会化学的规律性,本节内容共有13个重点内容,静下心来慢慢体会吧!一、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少一个电子层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与电子层数相同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20·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一期末)有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它们都是离子它们都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答案】C【分析】根据结构示意图分析可得,四种微粒分别为O2-、Ne、Mg2+和Al3+。
【详解】由分析可知,它们属于不同元素,故A不选;根据结构示意图,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不选;由分析可知,第二种微粒不是离子,是氖原子,故C选;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是稳定结构,第二种微粒就是Ne,其他几种微粒都和Ne的原子结构相同,故D不选;故选C。
二、明确符号A Z X±c n±m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可近似地代替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阳离子M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阴离子N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
(2020·福建南安市·高一期中)科学研究表明,月球上有丰富的He资源,可开发利用作未来的新型能源。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电子层1. 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 表示方法:通常吧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做第一层。
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电子层叫做第二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一低三不超)1.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一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电子最先排满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在L层,依此类推。
2.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序数)3.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层作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超过32个。
四、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2.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因此,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迁移应用于表示离子的结构。
五、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1.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2.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3.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4.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
5.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7.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8.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Ca。
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
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原子结构与元素 周期表(知识点)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能进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之间的相互推导。
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及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4.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A Z X的含义,并能比较它们的不同。
5.知道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能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6.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7.巩固原子的构成,加深对核素、同位素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关系。
8.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知识点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点三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结构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2.质量数(1)概念: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常用A 表示。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4.核素(1)概念: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表示方法:A Z X。
(2)实例原子符号(A Z X)原子名称氢元素的原子核质子数(Z)中子数(N)11H氕1021H或D氘1131H或T氚125.同位素(1)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同位”是指核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
例如:氢元素有11H、21H、31H三种核素;碳元素有126C、136C、146C等核素;氧元素有168O、178O和188O三种核素;铀元素有23492U、23592U、23892U等核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 、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② 、原子半径③ 、主要化合价④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1 厂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女口: Na>Mg>AI>Si>P>S>CI.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vKvRb<Cs 具体规律: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 <CI -- <Br -<1 --4、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 F -> Na +>Mg +>AI 3+5、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 +>Fe 3+决定原子种类中子N (不带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位素(核素)原子核丄卜宀质量数(A=N+Z'"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Z (带正电荷) T 核电荷数 ------------------------ 元素 T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A x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一>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电子数(Z 个) : J':.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丿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彳运动特征一I 电子云(比喻) ------- >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T 电子层数芒•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T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f②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③ 、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④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⑵IJIKM I < I 最龙止比會悅I =«倜II 鈔SifiM 稣丸飒比師)元素周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 编排依据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Na中,Na原子11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
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2.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K层为最外层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从大至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因测定的依据不同,而在该周期中是最大的).(3)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1价递增至+5价(或+7价),负价从-4价递增至-1价再至0价而呈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金属的相互置换)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如A12O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12O3+6H+=2A13++3H2O A12O3+2OH-=2A1O2-+H2O[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如A1(OH)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l(OH)3+3H+=2A13++3H2O A1(OH)3+OH-=A1O2-+2H2O[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至下排成纵行,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分类如下:短周期(3个):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3个):包括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共26种元素(1999年又发现了114、116、118号三种元素)(2)某主族元素的电子层数=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3)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4)第七周期中的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大多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族]在周期表中,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一个族.(1)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分类如下:①既含有短周期元素同时又含有长周期元素的族,叫做主族.用符号“A”表示.主族有7个,分别为I A、ⅡA、ⅢA、ⅣA、VA、ⅥA、ⅦA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2、13、14、15、16、17纵行).②只含有短周期元素的族,叫做副族.用符号“B”表示.副族有7个,分别为I B、ⅡB、ⅢB、ⅣB、VB、ⅥB、ⅦB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1、12、3、4、5、6、7纵行).③在周期表中,第8、9、10纵行共12种元素,叫做Ⅷ族.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价为0,称为0族(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8纵行).(2)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列,包括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故又叫做过渡金属.(3)某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与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族序数的奇偶关系](1)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奇数个电子,处于奇数族.如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而其化合价有-1、+1、+3、+5、+7价,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元素位于第ⅦA族.(2)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偶数个电子,处于偶数族.如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而其化合价有-2、+4、+6价,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元素位于第ⅥA族.[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a.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易到难;c.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②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a.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难到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Fra bibliotek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MNOP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
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4 -3 -2 -1
(4)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
(5)单质与水或酸置 冷水 热水与 与酸反
——
—
换难易
剧烈 酸快 应慢
(6)氢化物的化学式 (7)与 H2 化合的难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
—— —— ——
SiH4 PH3 H2S HCl —
由难到易
—
稳定性增强
—
(9)最高价氧化物的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 —
CsOH
(Ⅲ)
金属性:Li<Na<K<Rb<Cs
非金属性:F>Cl>Br>I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
氧化性:F2>Cl2>Br2>I2 还原性:F-<Cl-<Br-<I-
+
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
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第1页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5 +6 +7 —
(Fr 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 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
(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
(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四、化学键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
作用叫离子键
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
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含氧酸):H2SiO3<H3PO4<H2SO4<
HClO4
金属性:Li<Na<K<Rb<Cs
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
(碱金属元素)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
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
碱性:LiOH<NaOH<KOH<RbOH<
2)[ ](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 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第4页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 型,如 H-Cl。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同种原子形成,A-A 型,如 Cl-Cl。 2.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 不同点:
(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 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
化学式
7
最 高 (10)化学式 NaO
Al(OH H2Si H3P H2S HCl —
Mg(O
价氧 化物
H
)3
O3
O4
O4
O4
H)2
(11)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弱酸 中强 强酸 很强 —
对应
氧化物
酸
的酸
水化
(12) 变 化 规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
物
律
第ⅠA 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
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
+Cl2=2NaCl+Br2。 (Ⅰ)同周期比较:
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Si<P<S<Cl
第2页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
碱性:NaOH>Mg(OH)2> Al(OH)3
(Ⅱ)同主族比较: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
成键元素
间(特殊:NH4Cl、NH4NO3 等铵 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
非金属元素之间
第3页
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 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 价键)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
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K 层为最外层不
超过 2 个),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32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