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知识点总结(填空)

合集下载

传热学完整试题库完整

传热学完整试题库完整

传热学完整试题库完整传热学试题库⼀、填空题1、根据导热机理,⽔的⽓、液和固三态中状态下的导热系数最⼩。

2、导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和。

3、⼆维、常物性、⽆内热源、直⾓坐标系中稳态导热微分⽅程式为。

4、傅⾥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式中负号表⽰。

5、如果测得通过⼀块厚为mm 50的⼤⽊板的热流密度为2/40m W ,⽊板两侧的表⾯温度分别为40℃和20℃,则该⽊板的导热系数为 _____________ ;若将加热热流密度提⾼到2/80m W ,该⽊板的⼀侧表⾯温度为25℃,则另⼀侧的表⾯温度应为_____________。

6、⼀⽆内热源的⽆限⼤平板中的温度分布可表⽰成3221c x c x c t ++=的形式,其中c 1、c 2和c 3 为已知的常数,导热系数为λ。

此时可在10=x 的表⾯处的热流密度为。

7、通过单圆筒壁导热的热阻表达式为8、⼀个含有内热源的⼤平板,其导热系数为50 )/(K m W ?,测得在稳定情况下,其内部温度分布为:2250050x t -=,则平板内的内热源⽣成率为。

9、⼀个肋⽚,测的其肋基处温度为80℃,周围⽓体温度为30℃,表⾯传热系数取20)/(K m W ?。

肋⽚表⾯积为0.2㎡,测得该类⽚的效率为0.6,则该肋⽚的实际散热量为 W 。

10、凡平均温度不⾼于350℃是导热系数不⼤于)W 的材料称为保m/(K 温材料。

11、第⼀类边界条件是。

12、第⼆类边界条件是。

13、毕渥数Bi的表达式为_________,傅⾥叶数Fo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14、肋的实际换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之⽐称为。

15、集总参数法的适⽤条件是。

16、管槽内对流换热的⼊⼝效应是指。

17、蒸汽在温度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壁⾯上有两种凝结形式,即珠状凝结和;通常其中的表⾯传热系数⼤些。

18、研究对流换热的⼀种⽅法是⽐拟法,它是指通过研究传递和传递之间的共性,以建⽴表⾯传热系数与阻⼒系数相互关系的⽅法。

传热学第七版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第七版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第七版知识点总结●绪论●热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产生条件●有温差●有接触●导热量计算式●重要的物理量Rt—热阻●热对流●牛顿冷却公式●h—表面传热系数●Rh—既1➗h—单位表面积上的对流传热热阻●热辐射●斯蒂芬—玻尔茨曼定律●黑体辐射力Eb●斯蒂芬—玻尔茨曼常量(5678)●实际物体表面发射率(黑度)●传热过程●k为传热系数p5●第一章:导热理论基础●基本概念●温度场●t=f(x,y,z,t)●稳态导热与非稳态导热●等温面与等温线(类比等高线)●温度梯度●方向为法线●gradt●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热流(密度)矢量●直角坐标系●圆柱坐标系●圆球坐标系●傅里叶定律●适用条件:各向同性物体●公式见p12●热导率●注意多孔材料的导温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式●微元体的热平衡●热扩散率●方程简化问题p19●有无穷多个解●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几何条件●物理条件●导热过程的热物性参数●时间条件●也叫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温度分布●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热分布●第三类边界条件●已知tf和h●第二章:稳态导热●通过平壁的导热●第一类边界条件●温度只沿厚度发生变化,H和W远大于壁厚●第三类边界条件●已知tf1和2,h1和2●通过复合平壁的导热●具有内热源的平壁导热●通过圆筒壁的导热●公式见p37●掌握计算公式及传热过程●掌握临界热绝缘直径dc●通过肋壁的导热●直肋●牛顿冷却公式●环肋●肋片效率●通过接触面的导热●了解接触热阻Rc●二维稳态导热●了解简化计算方法●形状因子S●第三章: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类型和特点●了解过程●了解变化阶段●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加热或冷却过程的分析解法●表达式及物理意义●傅立叶数Fo●毕渥准则Bi●集总参数法●应用条件●见课本p69●物理意义●见课本p70●半无限大物体的瞬态导热●其他形状物体的瞬态导热●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第四章:导热数值解法基础●建立离散方程的方法●有限差分法●一阶截差公式p91●控制容积法●根据傅立叶定律表示导热量●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节点方程的建立●热平衡法●勿忽略边界节点●非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显式差分●勿忽略稳定性要求●隐式差分●第五章:对流传热分析●对流传热概述●流动的起因和状态●起因●自然对流●受迫对流●流速快强度大h高●状态●层流●紊流●采用较多●流体的热物理性质●热物性●比热容●热导率●液体大于气体●密度●黏度●大了不利于对流传热●液体●温度越高黏度越低●气体●温度越高黏度越大●定性温度●流体温度●主流温度●管道进出口平均温度●容积平均温度●壁表面温度●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的算数平均值●流体的相变●相变传热●传热表面几何因素●壁面形状●长度●定型长度l●粗糙度●流体的相对位置●外部流动●外掠平板●外掠圆管及管束●内部流动●管内流动●槽内流动●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对流传热过程微分方程式●见课本p116公式5-2●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壁温●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热流密度q●连续性方程●质量流量M的概念●p117公式5-3●二维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稳态流动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微分方程式●动量守恒方程式●p118公式5-4●N- S方程●注意各项的含义●能量守恒微分方程式●四种热量●导热量●热对流传递的能量●表面切向应力对微元体做功的热(耗散热)●内热源产生的热●方程式p119公式5-5●边界层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流动边界层●层流边界层●紊流边界层●层流底层(黏性底层)●会画分布规律●热边界层●也称温度边界层●会画分布规律●数量级分析与边界层微分方程●普朗特数Pr的概念●外掠平板层流传热边界层微分方程式分析解简述●熟记雷诺准则●努谢尔特数Nu含义●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两传类比见p132内容较多●动量传递●掌握雷诺类比率●热量传递●掌握柯尔朋类比率●相似理论基础●三个相似原理●同类物理现象●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单值性条件相似●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几何条件●物理条件●对流传热过程的数值求解方法简介p145 ●第六章:单相流体对流传热●会用准则关联式计算h●p162例题●确定定性温度,定型尺寸●查物性参数计算Re●附录2●选择准则关联式●p160公式6-4●第七章:凝结与沸腾传热●凝结传热●形成和传热模式的不同●珠状凝结●膜状凝结●了解影响因素●了解关联式的应用●沸腾传热●了解换热机理●掌握大空间沸腾曲线●影响因素●计算方法●热管●了解工作原理●第八章:热辐射的基本定律●基本概念●理解●热辐射的本质●热辐射的特点●掌握概念●黑体●灰体●漫射体●发射率●吸收率●热辐射的基本定律●重点掌握●维恩位移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漫灰表面发射率等于吸收率●第九章:辐射传热计算●任意两黑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量●角系数●用代数法进行计算●空间热阻●封闭空腔法●三个黑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掌握热阻网格图●灰表面间●辐射换热●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掌握三个灰表面●有效辐射●掌握概念●表面热阻●绝热面重辐射面●遮热板工作原理及应用●气体辐射特点●第十章:传热和换热器●通过肋壁的传热●了解计算方法●复合传热时的传热计算●传热的强化和削弱●了解措施●换热器的形式和基本构造●了解分类●平均温度差●掌握LMTD方法●换热器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法●掌握传热单元数法p305 ●换热器性能评价简述。

(完整版)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Φ-=BA c t t R 1211k R h h δλ=++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的关系:a 工程热力学研究平衡态下热能的性质、热能与机械能及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传热学研究过程和非平衡态热量传递规律。

b 热力不考虑热量传递过程的时间,而传热学时间是重要参数。

c 传热学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基础。

传热学研究内容传热学是研究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研究热量传递的机理、规律、计算和测试方法。

热传导a 必须有温差b 直接接触c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d 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热对流a 必须有流体的宏观运动,必须有温差;b 对流换热既有对流,也有导热;c 流体与壁面必须直接接触;d 没有热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热辐射:a 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

b 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c .只要温度大于零就有.........能量..辐射。

...d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

...传热热阻与欧姆定律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的过程中,如果通过各个环节的热流量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之和(I 总=I1+I2,则R 总=R1+R2)第二章温度场:描述了各个时刻....物体内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

稳态温度场::稳态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场,此时物体中个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非稳态温度场:工作条件变动的温度场,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瞬间相同各点连成的面等温线:在任何一个二维的截面上等温面表现为肋效率:肋片的实际散热量ф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ф0之比接触热阻Rc :壁与壁之间真正完全接触,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三类边界条件第一类: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第二类: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第三类: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围绕传热学的基本概念、传热方式、传热方程、传热实验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传热学的相关知识。

一、传热学的基本概念1. 热量传递热量传递是指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的热量的传递过程。

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2. 传热方程传热方程描述了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数学关系,是传热学的基础理论。

传热方程一般包括传热率、温度差和传热面积等参数,可以用来计算热量传递的速率和大小。

3. 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描述物体材料对热量传递率影响的重要参数,通常用符号h表示。

在物质传热过程中,传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热量的传递速率。

4. 传热表面积传热表面积是指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热量流经的表面积,是计算热传递速率的重要参数。

传热表面积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有关,也与传热方式和传热系数有关。

5. 热传导热传导是一种物质内部热量传递的方式,指的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原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过程。

热传导是传热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6. 热对流热对流是一种物体表面热量传递的方式,指的是热量通过流体传递到物体表面,然后再由物体表面传递到其它介质的传热过程。

7. 热辐射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物体之间没有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热量传递的重要方式。

热辐射是传热学的另一个基本概念之一。

二、传热方式1. 传导传热传导传热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原子、分子的直接作用而传递的方式。

在传导传热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是从高温区向低温区进行的,其传热速率与温度差和物质的传热系数有关。

2.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传热传递的方式,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

在对流传热过程中,流体的流动是热量传递的主要形式,其传热速率与流体的流速、温度差和传热面积有关。

3.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物体之间没有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热量传递的重要方式。

在辐射传热过程中,热量的传递不依赖于介质,而是通过电磁波的辐射进行的。

传热学知识点概念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概念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概念总结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的科学,主要涉及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热三个方面。

下面将对传热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概念总结。

1.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由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

热传导的速率与传热介质的导热性质有关,如导热系数、传热介质的温度梯度和传热介质的厚度。

2.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由于物体表面温度而产生的电磁辐射,无需经过介质媒质进行传热。

热辐射的能量传递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如表面发射率和吸收率。

3.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通过流体的流动使热量传递的过程。

对流传热受到流体流动速度、温度差和流体介质的热传导性质的影响。

对流传热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4.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描述材料导热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厚度和单位温度梯度时的热流密度。

导热系数是描述热传导能力大小的重要参数,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温度有关。

5.温度梯度:温度梯度是指在物体内部或空间中温度随着距离的变化率。

温度梯度越大,热传导的速率越快。

6.热阻:热阻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温差时热传导的阻力。

热阻与传热介质的导热系数和厚度有关。

可通过热阻来描述传热介质对热传导的阻碍程度。

7.热容量: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热容量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如比热容和密度。

8.辐射强度: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辐射通过的能量。

辐射强度与物体的表面发射率和温度有关。

9.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由于物体表面发射和吸收辐射而进行的传热。

辐射传热受到物体表面发射率、吸收率、温度差和介质的辐射传递能力的影响。

10.热傅里叶定律:热傅里叶定律是描述物体内部热传导的定律,其表达式为热流密度与传热介质的导热系数、温度梯度和传热介质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以上是传热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的概念总结。

传热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应用热量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热处理、热能转化和热工学等方面。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从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系统的科学。

它是热力学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能源转换、热力学系统设计和工艺优化等。

以下是传热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1.热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和分子间的碰撞传递。

在固体中,热传导是最主要的传热方式,其传递速率与物质的热导率、温度梯度和传热距离有关。

2.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

对流传热的速率取决于流体的速度、温度差和传热面积。

3.热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热源发出,无需介质介导即可传递热量。

热辐射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如表面的发射率和吸收率。

4.导热方程:描述了热传导现象,可以用来计算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它与热导率、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有关。

5.导热系数:材料的物理性质,描述了材料导热性能的好坏。

较高的导热系数表示材料更好地传递热量。

6.热对流换热系数:描述了流体换热的能力,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速率和温度差之间的关系。

7.四能截面:描述了热辐射的性质,反映了物体吸收、反射和透射电磁波的能力。

8.热阻和热导率:用于描述物体或系统中热量传递的难易程度。

热阻与热导率成反比。

9.传热过程中的能量守恒:热量传递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适用。

传热的总能量输入等于输出。

10.辐射传热公式:根据黑体辐射定律,描述了热辐射的能量传递,常用于计算热源辐射的热量。

11.对流换热公式:根据精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对流换热公式,用于估算流体对流传热。

12.热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大多数材料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

13. 传热表征:传热通常使用无量纲数值来表征,如Nusselt数、Prandtl数和Reynolds数,它们描述了传热过程中流体的性质和行为。

14.界面传热:当两个物体或系统接触时,它们之间的传热称为界面传热。

界面传热常见的形式包括对流传热和热辐射。

15.传热器件和应用:传热学的知识应用于各种传热器件和系统,如换热器、蒸发器、冷却器等,为工程和科技应用提供了基础。

武汉理工传热学复习资料

武汉理工传热学复习资料

一. 填空、选择题2. 蒸汽凝结换热过程可分为﹙﹚和﹙﹚两大类。

相同的条件下两者相比,﹙﹚的换热系数大一些。

3. 对流换热过程是﹙﹚和﹙﹚的综合作用,在对流换热过程中,计算时,通常用﹙﹚数(准则)判别流态。

二. 判断题()5. 为增强换热,工程中常用在换热器中换热系数小的一侧加肋片,目的是增加换热系数。

﹙﹚三. 简答、简算题()1. 试写出Nu、Re准则的表达式,并分别说明其物理意义。

3. 已知某种隔热材料的λ=0.058W/m℃,而需保温的道的放热系数α=13.96W/㎡℃,那么临界热绝缘直径dc,通常要使临界热绝缘直径和管道外径有什么关联,为什么?5. 已知一换热器,热流体进口温度为' 1 t =300℃,出口温度为''1 t =210℃;冷流体进口温度为' 2 t =100℃,出口温度为''2 t =200℃。

求热交换在逆流布置时的对数平均温差。

并说明逆流式和顺流式相比哪种方式传热更为有效。

四. 计算题()1. 一内外直径分别为180mm 和220mm的蒸汽管,管外包裹一层厚120mm的保温层,蒸汽管的导热管的导热系数40 w/(m℃),保温层的导热系数0.1 (w/m℃);管道内蒸汽温度300℃,周围空气的温度25℃;两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100 w/(㎡℃),8.5 w/(㎡℃)。

试求单位管长的传热量和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

2. 现有三个相距很近的无限大的平行板,平板1 的温度为1200K,平板3 的温度为60k,且平板1、2、3 的黑度分别为0.2、0.5、0.8,平板2 位于1、3 之间,且不从外部热源接受任何热量,计算平板2 的温度为多少?一. 填空题()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2. 对于厚度为的平板稳态导热,两侧温度为t1和t2,当导热系数是温度的线性函数(λ=a+bt)时,通过平板的热流密度﹙﹚。

3. 雷诺准则Re=﹙﹚,从物理意义上说雷诺准则是﹙﹚与﹙﹚之比。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考研真题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考研真题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考研真题一、传热学概念传热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学科,研究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热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

热传递是热量自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二、传热学基本知识1. 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规定了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要求能量守恒,在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使热能分布均匀。

第二定律限制了热量传递的方向,指出热量自热量大者传递到热量小者。

2. 传热的基本方式传导是通过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传递热量的方式,是当物体内部温度不均匀时,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对流是液体或气体中分子受热膨胀上升,冷却后下沉的过程,是传热最常见的方式。

辐射是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方式,适用于真空或无透明物质的热传递。

3. 传热的数学模型传热的数学模型主要采用热传导方程和流体力学方程,通过数学公式和定理来描述传热过程,求解传热问题。

热传导方程描述了传导过程中热量的扩散规律,流体力学方程描述了流体传热过程中的动力学规律。

4. 传热的工程应用传热学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热工程、制冷空调、化工工程、建筑工程等都离不开传热学的理论和方法。

热传递是很多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传热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三、传热学的研究内容1. 传热传质物理基础传热传质物理基础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主要研究物体间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热量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

此外,也需要涉及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等传热方式的研究。

2. 传热的数学模型与方法传热学研究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传热问题。

传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定常传热和非定常传热,通过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来描述传热过程,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传热问题。

3. 传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传热学研究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传热理论和模型的正确性。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规律的科学。

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传热学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以下是我整理的传热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第一章§1-1 “三个W”§1-2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及热阻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工程实际中简单的传热问题进行分析(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和环节)。

作为绪论,本章对全书的主要内容作了初步概括但没有深化,具体更深入的讨论在随后的章节中体现。

本章重点:1.传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热量的传递速率增强或削弱热传递速率的方法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导热: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传热学重点研究的是在宏观温差作用下所发生的热量传递。

傅立叶导热公式:(2).对流换热:当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牛顿冷却公式:(3).辐射换热:任何一个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和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辐射换热就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电磁波只能直线传播,所以只有两个物体相互看得见的部分才能发生辐射换热。

黑体热辐射公式:实际物体热辐射:3.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热量从固壁一侧的流体通过固壁传向另一侧流体的过程。

最简单的传热过程由三个环节串联组成。

4.传热学研究的基础傅立叶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牛顿冷却公式 + 质量动量守恒定律四次方定律本章难点1.对三种传热形式关系的理解各种方式热量传递的机理不同,但却可以(串联或并联)同时存在于一个传热现象中。

2.热阻概念的理解严格讲热阻只适用于一维热量传递过程,且在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损耗。

思考题:1.冬天经太阳晒过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

为什么?2.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

3.冬天住在新建的居民楼比住旧楼房感觉更冷。

传热学知识点概念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概念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概念总结传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内部或不同物质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

传热学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热量。

传热学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这三种传热方式。

下面将对这三种传热方式的概念和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传导传导是物质内部热量传递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分子间的碰撞和能量传递。

传导的速率受到物质的导热性质和温度梯度的影响。

-热传导定律:热传导定律是研究传导过程中温度梯度与热流密度(传导热通量)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热传导定律有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和傅科定律。

-导热性:导热性是物质传导能力的度量,常用的导热性指标是热导率或导热系数。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质会影响传导速率。

2.对流对流是液体或气体中热量传递的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流体的对流运动传递热量。

对流通常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

-对流换热公式:对流换热公式是研究对流传热速率的表达式。

常用的对流换热公式有纳塔数(Nu),贝奥数(Bo)和雷诺数(Re)等。

-边界层:对流过程中,流体与物体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边界层,边界层内的速度和温度分布与边界层外的流体有明显区别。

3.辐射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原理是由热源发出热辐射,然后被其他物体吸收。

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无需传热介质。

-辐射传热公式:辐射传热公式是研究辐射传热速率的表达式。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是辐射传热的重要基础理论。

-黑体辐射:黑体是指能够吸收所有入射辐射的物体,它具有良好的辐射能力。

黑体辐射是研究辐射传热的基准。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热学知识点值得关注和研究:-热导方程:热导方程是描述传导传热过程的偏微分方程,可用于求解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

-热传导与传热系数:热传导与传热系数是研究传导传热速率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物质对传热的阻力。

-热传递:热传递是研究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热传递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这三种方式的综合作用。

(完整版)传热学知识点

(完整版)传热学知识点

(完整版)传热学知识点传热学主要知识点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流(热对流)和热辐射。

2. 导热的特点。

a 必须有温差;b 物体直接接触;c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d 在引力场下单纯的导热一般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中。

3. 对流(热对流)(Convection)的概念。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4 对流换热的特点。

当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它与单纯的对流不同,具有如下特点:a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b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温差c 壁面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5. 牛顿冷却公式的基本表达式及其中各物理量的定义。

q ' = h (t w - t ∞ )(w)= q 'A = Ah (t w - t ∞ )w / m 2h 是对流换热系数单位 w/(m 2 k) q ' 是热流密度(导热速率),单位(W/m 2)是导热量 W6. 热辐射的特点。

a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 0 K ,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伴随能量形式的转变;d 具有强烈的方向性;e 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f 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 4 次方。

7. 导热系数, 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区别。

导热系数: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是一种物性参数,与材料种类和温度关。

表面传热系数: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 度时、每单位壁面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影响h 因素:流速、流体物性、壁面形状大小等传热系数: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不是物性参数,与过程有关。

第一章导热理论基础1 傅立叶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及其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傅立叶定律(导热基本定律):q ' = -k ?dT q ' = -k ?T = -k (i ?T + j ?T + k ?T) x ?dx ?x ?y ?zq ' = -k ?T n ?nT(x,y,z)为标量温度场圆筒壁表面的导热速率 q r= -kA dTdr = -k (2rL ) dT dr垂直导过等温面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处的温度梯度,方向与温度梯度相反。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传热学是研究物质内部和不同物质之间能量传递的一门科学。

它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涉及到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将总结一些传热学的重要知识点。

1.傅立叶定律:它是传热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也被称为热传导定律。

根据傅立叶定律,热传导速率正比于温度梯度的负值。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q=-k∇T,其中q是单位时间内的热流量,k是导热系数,∇T是温度梯度。

2.热传导:指的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传递过程。

在固体中,热传导主要通过分子振动、电子热传导和晶格热传导等方式进行。

3.热对流:指的是通过流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

热对流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自然对流是由于密度差异引起的,而强制对流是通过外部力的作用产生的。

4.辐射传热: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

所有物体在温度大于绝对零度时都会发出辐射,而辐射传热不需要通过介质传递。

辐射传热受到物体的表面性质和温度的影响。

5.热导率: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的度量,通常用导热系数k来表示。

热导率越大,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就越强。

各种材料的热导率不同,可以用于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特定的传热要求。

6.热阻和热导:热阻是指阻碍热量传递的能力。

热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导热性质和传热面积有关。

热导是热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材料的能力,可以用于计算传热速率。

7.对流换热系数:对流传热时,介质和界面的性质会影响传热速率。

通过引入对流换热系数h,可以描述介质与界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能力。

对流换热系数与流体性质、流动方式和传热界面的条件有关。

8.对流传热的努塞尔数:努塞尔数是用于表征对流传热能力的无量纲数。

努塞尔数与热传导、对流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有关。

9.辐射传热的黑体辐射:黑体辐射指的是一个完美吸收和辐射的物体的辐射行为。

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黑体辐射是辐射传热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10.换热器:换热器是用于在两个流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设备。

传热学知识点及思考题小结(汇编)

传热学知识点及思考题小结(汇编)

传热学知识点及思考题小结(汇编)第一篇:传热学知识点及思考题小结1.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

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原因。

【要点】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的不同。

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气温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出室外传向室内。

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外。

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

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

人体对冷感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厚一些的绒衣。

2.工程中应用多孔性材料作保温隔热,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要点】保温材料应注意防潮。

保温材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经常呈多孔状,或者具有纤维结构,其中的热量传递是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三种传热机理联合作用的综合过程。

如果保温材料受潮,水分将替代孔隙中的空气,这样不仅水分的导热系数高于空气,而且对流传热强度大幅度增加,这样材料保温性能会急剧下降。

3.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要点】采用空心砖较好,因为空心砖内部充满着空气,而空气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小,热阻较大,空心砖导热性较之实心砖差,同一条件下空心砖的房间的散热量小保温性好。

4.工程中应用多孔性材料作保温隔热,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要点】保温材料应注意防潮。

保温材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经常呈多孔状,或者具有纤维结构,其中的热量传递是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三种传热机理联合作用的综合过程。

如果保温材料受潮,水分将替代孔隙中的空气,这样不仅水分的导热系数高于空气,而且对流传热强度大幅度增加,这样材料保温性能会急剧下降。

5.一块被烧至高温(超过400℃)的红砖,迅速投入一桶冷水中,红砖自行破裂,而铁块则不会出现此现象。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传热学知识点总结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规律的科学。

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传热学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热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第一章§1-1 “三个W”§1-2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及热阻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工程实际中简单的传热问题进行分析(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和环节)。

作为绪论,本章对全书的主要内容作了初步概括但没有深化,具体更深入的讨论在随后的章节中体现。

本章重点:1.传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热量的传递速率增强或削弱热传递速率的方法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导热: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传热学重点研究的是在宏观温差作用下所发生的热量传递。

傅立叶导热公式:(2).对流换热:当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牛顿冷却公式:(3).辐射换热:任何一个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和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辐射换热就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电磁波只能直线传播,所以只有两个物体相互看得见的部分才能发生辐射换热。

黑体热辐射公式:实际物体热辐射:3.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热量从固壁一侧的流体通过固壁传向另一侧流体的过程。

最简单的传热过程由三个环节串联组成。

4.传热学研究的基础傅立叶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牛顿冷却公式 + 质量动量守恒定律四次方定律本章难点1.对三种传热形式关系的理解各种方式热量传递的机理不同,但却可以(串联或并联)同时存在于一个传热现象中。

2.热阻概念的理解严格讲热阻只适用于一维热量传递过程,且在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损耗。

思考题:1.冬天经太阳晒过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

为什么?2.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传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间传递热量的规律和方式。

下面是一些传热学的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热量传递方式:传热学研究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热量的传递方式。

主要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通过固体或液体内部的分子振动和自由电子振动而传递热量的方式;对流是通过液体或气体的运动而传递热量的方式;辐射是通过热辐射的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

不同物体间的传热方式通常是综合应用这些方式。

2.热传导:热传导是固体或液体内部的热量传递方式。

它遵循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即热传导速率正比于温度梯度,与导热系数成正比。

导热系数是物质的一个固有特性,用于描述物质对热量的导热能力。

热情况下,低导热系数的物质不容易传递热量,而高导热系数的物质能够更好地传递热量。

3.对流传热:对流是热量通过液体或气体的运动而传递的方式。

它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

自然对流是由密度差异引起的液体或气体的自发运动,如气流中的热空气上升;强迫对流是通过外部力量推动流体运动,如风扇吹起的空气。

对流传热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因为流体的运动可以带走物体表面的热量。

4.辐射传热:辐射是通过热辐射的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

所有物体在室温下都会发射辐射,其强度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黑体是指一个理想化的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所有辐射,并以最大强度发射辐射。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的强度正比于温度的四次方。

实际物体的辐射强度可以用其发射率和黑体辐射强度之间的比例来描述。

5.热传导方程:热传导方程是研究固体或液体内部热量传递的数学模型。

它描述了材料内部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热传导方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其中包含了热传导系数、材料的热容和密度等参数。

6.传热换热系数:传热换热系数描述了传热过程中介质对热量的传递能力。

它是一个物质特性,不同物质和不同传热方式都有不同的传热换热系数。

传热换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传热速率,较大的传热换热系数意味着更快的传热速率。

传热学复习题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哪些?A. 热传导B. 热对流C. 热辐射D. 所有以上答案:D2.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温度差B. 物质的导热性C. 物体的厚度D. 所有以上答案:A3. 热对流发生在哪种介质中?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液体和气体答案:D4. 黑体辐射的特点是?A. 只吸收不反射B. 只反射不吸收C. 吸收和反射都存在D. 吸收和反射都不存在答案:A5. 傅里叶定律描述的是哪种传热方式?A. 热对流B. 热辐射C. 热传导D. 热对流和热辐射答案:C二、填空题6. 传热学中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7.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物体的冷却速率与______成正比。

答案:温差8. 热传导的微分方程是______。

答案:傅里叶定律9. 热对流的驱动力是______。

答案:密度差10. 热辐射的强度与温度的______次方成正比。

答案:四次方三、简答题11. 简述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答案: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和自由电子运动传递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直到温度达到平衡。

12. 描述热对流的特点。

答案:热对流是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通过宏观的流体运动进行热量交换的过程,其特点是热量的传递速度快,但受流体的流动状态影响较大。

13. 解释热辐射的基本原理。

答案:热辐射是物体因温度而发射电磁波的过程,它不需要介质即可进行热量的传递,其基本原理是物体表面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

四、计算题14. 假设有一厚度为0.05m的墙壁,其两侧温差为10°C,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6W/m·K。

计算该墙壁的热流量。

答案:根据傅里叶定律,热流量 \( Q = \frac{k \cdot \Delta T}{L} \),其中 \( k \) 是导热系数,\( \Delta T \) 是温差,\( L \) 是厚度。

传热学填空题

传热学填空题

角系数仅仅与几何因数有关27. 横掠单管时的对流换热中,特性尺度取(管外径 d i)28. 水平圆筒外的自然对流换热的特性尺度应取(圆筒外径)30. 饱和沸腾时,壁温与饱和温度之差称为(沸腾温差)32. 灰体的吸收率是(定值)36. 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在光带内都能够(吸收辐射)38. 管壳式换热器归类于(间壁式)10. 一般工业设备中的凝结换热形式均为膜状凝结。

高于饱和温度的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进行的沸腾,称大容器沸腾。

15. 由两根同心圆管组成的间壁式换热器称为套管式换热器。

13. 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___冷流体_____ 一侧。

14. 灰体就是吸收率与 ____波长或“λ”____ 无关的物体。

16. 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 _____热冷流体____ 间温度差为1时的传热热流密度。

20. 1-2型管壳式换热器型号中的“2”表示 ____管程数_____ 。

26. 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1随着导热过程的进行 , 导热体内温度不断变化 , 好象温度会从物体的一部分逐渐向另一部分转播一样 , 习惯上称为导温现象。

这在稳态导热中是不存在的。

●2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热体自身参与吸热(或放热),即导热体有储热现象,所以即使对通过平壁的非稳态导热来说,在与热流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的热流量也是处处不等的,而在一维稳态导热中通过各层的热流量是相等的。

●3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及两侧壁温差远大于稳态导热。

27. 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对应于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隔热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平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因为增加了一项导热热阻,从而增大了总热阻,达到削弱传热的目的。

●圆筒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不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虽然增加了一项热阻,但外壁的换热热阻随之减小,所以总热阻有可能减小,也有可能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W。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单位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它的强烈程度用总传热系数来衡量。

4.总传热系数是指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单位是W /(m2·K)。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
6.复合传热是指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复合传热系数等于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单位是W/(m2·K)。

7.单位面积热阻r t的单位是m2·K/W;总面积热阻R t的单位是K/W。

8.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δ/λ
9.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1/h。

10.总传热系数K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r t的关系为r t=1/K。

11.总传热系数K与总面积A的传热热阻R t的关系为R t=1/KA。

12.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3.非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4.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30W/(m2.K),对流传热系数为70W/(m2.K),其复合传热系数为100 W/(m2.K)
15.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辐射。

16.由烟气向空气预热器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17.已知一传热过程的热阻为0.035K/W,温压为70℃,则其热流量为2kW。

18.一大平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为100W/(m2.K),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00W/(m2.K),冷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50W/(m2.K),平壁的厚度为5mm,则该平壁的导热系数为5 W/(m.K),导热热阻为0.001(m2.K)/W。

19.总传热方程式可表示为φ=KAΔt或q=KΔt。

20.已知平壁厚0.02m,热阻为0.02m2.K/W,其导热系数为1 W/(m·K)。

不需要有物体的宏观运动:导热辐射
第二章热传导
1.导热基本定律是傅立叶定律。

2.非稳态导热时,物体内的温度场和热流量随时间而变化。

3.导温系数的表达式为a=λ/cρ,单位是m2/s,其物理意义为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的指标。

4.肋效率的定义为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5.按照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气态下的导热系数最小。

6.一般,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种类和温度有关。

7.保温材料是指λ≤0.12 W/(m·K)的材料.
8.发电机水冷、氢冷、空冷三种方式中,以水冷方式的效果最好,空冷方式的效果最差。

9.第三类边界条件是指已知物体边界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及周围流体的温度t f。

10.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单值性条件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具体的导热问题。

11.第一类边界条件是给定物体边界上任何时刻的温度分布
12.初始条件是指如以某时刻作为时间的起算点,在该时刻导热物体内的温度分布。

13.通过长圆筒壁导热时,圆筒壁内的温度呈对数曲线分布规律.
14.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内的某一地点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15.第二类边界条件是指给定物体边界上任何时刻的热流密度q w分布。

第三章对流传热
1.影响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流动起因,流动速度,流体有无相变,壁面的几何形状、大小和位置,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2.速度边界层是指在流场中壁面附近流速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温度边界层是指(在流体温度场中壁面附近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3.流体刚刚流入恒壁温的管道作层流传热,其局部对流传热系数沿管长逐渐减小,这是由于边界层厚度沿管长逐渐增厚。

4.温度边界层越厚对流传热系数越小,强化传热应使温度边界层越簿。

5.流体流过弯曲的管道或螺旋管时,对流传热系数会增大,这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产生了二次环流增强了扰动。

6.流体横掠管束时,一般情况下,叉排布置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要比顺排布置时高。

7.管外流动传热,有纵向冲刷和横向冲刷之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以横向向冲刷方向传热更为强烈。

8.纯净饱和蒸气膜状凝结的主要热阻是液膜的导热热阻。

9.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可分为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膜态沸腾四个区域,其中核态沸腾具有温差小、热流大的传热特点。

10.雷诺比拟采用单层模型,其结果在Pr=1条件下与实验解相吻合.
11.沸腾的临界热通量是指当壁面过热度大到某一程度时,汽泡来不及脱离加热面而开始连成不稳定的汽膜,即由核态沸腾开始向膜态沸腾过渡,出现临界点的热流密度。

12.格拉晓夫准则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时浮升力与粘滞力之比的无量纲量;表达式Gr=13.减小管内湍流对流传热热阻的方法有增加流速,采用短管。

改变流体物性,增加换热面积,扰流,采用导热系数大的流体用小管径等
14.反映对流传热强度的准则称为努塞尔准则。

15.普朗特准则Pr的数学表达式为ν/a,它表征了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的相对大小。

16.大空间自然对流处于湍流状态时有自模化特征,此时传热系数与尺寸无关。

17.自然对流传热在湍流条件下发生关于特征尺度L的自模化现象.。

18.在蒸汽的凝结过程中,珠状凝结的传热系数大于膜状凝结。

19.自然对流传热是指流体在浮升力作用下的对流传热。

20.管槽内对流传热的入口效应是指流体入口段由于热边界层较薄而具有较高的对流传热系数。

21.流体在大空间沿竖壁作自然对流传热时,对于湍流工况,其对流传热系数正比于竖壁高度的0次方。

22.大容器沸腾曲线分为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膜态沸腾四个区段
第四章辐射传热
1.热辐射是由于热的原因产生的电磁波辐射。

热辐射波长的单位是μm,在工业范围内,热辐射的波段主要集中于红外区段。

2.黑体是指吸收比为0的物体,白体是指反射比为0的物体,透明体是指投射比为0的
物体。

灰体是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的物体。

3.基尔霍夫定律表明,善于辐射的物体也善于吸收,在同温度下,黑体具有最大的辐射力,实际物体的吸收率永远小于1
4.有效辐射是发射辐射和反射辐射之和。

5.一个由两个表面所构成的封闭系统中,若已知A1=0.5A2,X1,2=0.6,则X2,1=0.3。

6.将任意形状气体的辐射折合成一个假想的当量半球,半球内气体与所研究的气体具有相同的温度、压力和成份,球内气体对球心的辐射效果等于所研究的气体对指定地点的辐射,该当量半球的半径称为平均射线行程。

7.物体的光谱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光谱辐射力之比,称为物体的光谱发射率。

8.角系数具有相对性、完整性、分解性的特性。

9.表面辐射热阻应用于灰漫表面辐射传热计算,其值可用数学式表示为
Aεε
-
1
10.气体辐射具有2个特点:①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对波长具有明显的选择性;②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在整个容积中进行。

11.辐射传热的空间热阻主要与两个表面之间的角系数及辐射换热面积有关。

12.辐射减弱系数是指射线经过单位长度时被气体所吸收的能量与投射的能量之比。

13.辐射传热的表面热阻主要与表面黑度和辐射换热面积有关。

14.普朗克定律揭示了黑体光谱辐射力按波长与热力学温度变化的分布规律。

15.热辐射能量投射到物体表面上时,穿透物体的辐射能占投入辐射的百分比称为投射比。

16.在热平衡条件下,任何物体对黑体辐射的吸收比恒等于同温度下该物体的黑度。

17.角系数相对性用公式可写成A1X1,2= A2X2,1。

18.增强或削弱辐射传热的原则是改变系统黑度和温度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