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学说的历程及现状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流行病学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流行病学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病学在方法论、理论框架和应用领域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从古代开始,逐步讲述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一、古代流行病学的雏形早在古代,人们对于疾病的流行和传播就有一定的认识。

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了疾病的“空气”传播学说,将空气和环境与疾病的发生联系在一起。

古代流行病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观察疾病的传播规律和治疗方法,但缺乏系统性的观察和数据支持。

二、近代流行病学的奠基近代流行病学的奠基人是英国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

19世纪50年代,伦敦的霍乱疫情肆虐,斯诺通过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霍乱的传播与水源污染有关。

他的工作为流行病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了现代流行病学的开山之作。

斯诺的工作以及随后的其他流行病学研究,促使流行病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系统且科学的学科。

三、现代流行病学的理论框架现代流行病学建立了一系列的理论框架,以系统性地研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其中最重要的是感染病传播模型和健康行为理论。

1. 感染病传播模型感染病传播模型用于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和规律。

最著名的感染病传播模型是传染病三角模型,即宿主、病原体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

这一模型为防控传染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针对宿主、病原体和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政策。

2. 健康行为理论健康行为理论研究人们的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例如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采取行动时会考虑其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社会压力和自我效能感。

这一理论有助于了解人们为何会选择某些健康行为,从而指导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干预措施的设计。

四、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流行病学的发展不仅拓展了理论框架,也在实践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1. 疾病监测与控制流行病学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疾病数据来监测疾病的传播和趋势,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行络病理论讲稿..

中国行络病理论讲稿..

络脉的生理功能层面
“气主煦之
温煦充养、防御卫护 信息传导、调节控制
血主濡之”
渗灌濡养、供血供气 津血互换、营养代谢
经气环流系统
(气络):
(脉络):
运行经气
运行血液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血液循环
心脉血液循环系统
络病发病特点
久病入络
久痛入络
久瘀入络
络病病机特点
络体细小迂曲,气血环流缓慢,病则
阴络为脏腑之络,病久入深,病则
侧 重 于 脉 络
“心脉血液循环系统”
“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的脉是经络学说中运行
血液的脉络部分,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脏是推动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主要动力,血液是在密闭的管
道中遍布全身,按一定的时速周流,循环无端。
心-推运血液在脉管 中运行的脏器
上述象形“心”字,突出了心脏底部四条大经脉,现代解剖学证实,这四条大经脉 就是显露于心包膜之外的发至主动脉弓的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和上腔 静脉,而早在殷商时期,关于心有七窍之说,也证实与现代解剖学相符。同时古人观察 到心脏的搏动,《管子· 内业》曰:“凡心之型,自充自盈,……灵气在心,一来一逝 。”
卫气:“营(血)行脉中”“卫(气)行脉外”(《难经》)
络气:维持气血运行和脉络正常舒缩功能

脑为元神之府
《灵枢· 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精化气”-“真气者,经气也”-气络
脑之气络-高级神经中枢功能
心藏神
“心藏脉,脉舍神”(《灵枢· 本神》)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 平人绝谷》) “血者,神气也”(《灵枢· 营卫生会》)
“脉络-血管系统”同一性

气 神经体 液

络病学术---整理--2202-03-21

络病学术---整理--2202-03-21

“络病学术”的发展沿革和临床意义络病学术,发源于《内经》。

《素问·调经论》云:“先客于皮肤,传之于孙脉,孙脉满则传于络脉”;《灵枢·寿夭刚柔篇》云:“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脉象》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言下之意,络为经脉之分支,如邪气痹阻经脉,久则传注络脉,致邪浊气血进而瘀滞于络,可见,络病比经病更进一层。

《内经》治络病之法为视其络瘀之处,针刺而“尽出其血”,此乃放瘀血而通络也。

外证身体不仁”者,仲师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之,而对“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者,则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之。

此实乃仲师对皮肤筋肉骨节间“络病”之证治。

另外,仲师对“肝着”、“干血痨”、“疟母”以及“邪入于脏,舌即难言”之“中风痱”等证,分别主以旋覆花汤、大黄蟅虫丸、鳖甲煎丸以及《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此实乃仲师于“邪入脏络”之证治。

《金匮》又有“络脉空虚”之语,以示除络实外,尚有“络虚”之证。

仲师“络病”证治思想乃后世“络病学术”之滥觞,确立了方药治络病的典范,为后世络病临床实践开创了示范和启迪作用。

络病学术,成熟于清·叶天士。

叶氏络病学术体系,实乃受《内经》和《金匮要略》之启示,并通过自身临床实践而发挥发展形成。

叶天士明确提出“久病(痛)入络”思想,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百日久恙,血络必伤”、“久痛必入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由留邪,皆能致痛”、“凡经脉直行,络脉横行,经气注络,络气还经,是其常度”、“凡人脏腑之外,必有脉络拘拌,络中乃聚血之地”。

在叶氏络病学术中,不仅经脉有“横行”之络,而且五脏六腑皆有络,在叶案中有“肺络”、“心包络”、“肝络”、“脾络”、“胃络”、“肾络”、“少阳之络”等术语。

可见,叶氏所谓“络脉”,主要指脏腑深部的络脉。

络为聚血之所,络病即是病邪深入脏腑血络之病变,惟久病才能发展成络病。

叶氏“络病”主要针对络实证而言。

流行病学的历史与发展从传染病到非传染病

流行病学的历史与发展从传染病到非传染病

流行病学的历史与发展从传染病到非传染病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科学。

它帮助人们了解疾病的来源、传播途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从而保障公共卫生和人群的健康。

流行病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而其发展经历了从传染病到非传染病的转变。

一、古代流行病学的开端流行病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古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兼流行病学家,他提出了一些疾病的流行规律,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观察和理论。

他的贡献为后来的流行病学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流行病学的兴起18世纪至19世纪是近代流行病学的兴起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传染病流行的认识不断深入。

约翰·斯诺(John Snow)是英国医生和流行病学家,他以对伦敦霍乱疫情的调查为基础,提出了水源传播理论。

斯诺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现代流行病学的基石。

三、现代流行病学的发展20世纪是现代流行病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和控制,为公共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方法不断更新,流行病学从传染病向非传染病扩展。

传染病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传播引起,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因此,在传统流行病学中,研究重点主要是传染病。

例如,疟疾、霍乱和流感等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已经成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病例发生率和疾病传播途径,流行病学家可以确定疾病的风险因素和传播路径。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多,非传染病的流行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不同于传染病,其发病机制与个体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因此,现代流行病学更加关注非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为了研究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代流行病学采用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例如,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研究设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非传染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络病学说的4次大发展

络病学说的4次大发展

2 0 1 4年 1 0月
0c t o b e r . 2 0 1 4
络病 学说 的4 次大发展
李长香 , 刘原君 , 朱文翔 , 于 才 , 赵 琰 通讯作者) , 王雪茜・ , 2
f 1 . 北 京 中医药大 学 基础 医学 院 , 北 京 1 0 0 0 2 9 ; 2 . 北京 中医药大 学“ 经典 方剂 的应 用基础 研 究” 创新团队。 北京 1 0 0 0 2 9 )
【 摘 要】 络病 学说在 几千年的发展 中, 共有4 次 大发展 : 第1 次, 在《 黄 帝 内经》 中首次 出现 了“ 络” ; 第2 次, 张仲景针 对络病提
出了相应 的治疗方法 , 出现 了“ 络病 证治” ; 第3 次, 在 前两次的基础上 , 清代 叶天士 阐明了相 对较 完善 的络病体 系, 并且提 出了
On t h e F o u r Ad v a n c e me n t s o f t h e Co l l a t e r a l Di s e a s e Th e o r y
L /C h a n g - x i a n g  ̄ ,L f U Y u a n j u n Z HU We n - x i a n g  ̄ 2 ' ,Y U C a i Z H AO Y a h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O ,WA N G X u e — q n
第2 0 卷 第 1 1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o 1 . 2 0
No . 11
寸 睡荫 等 舴
Gu i d i n g J o u r n a l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y

流行病学的历史和发展

流行病学的历史和发展

流行病学的历史和发展流行病学的历史与发展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在人口中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科学。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流行病学也逐渐从最初的观察和病例调查,发展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本文将为您介绍流行病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一、古代流行病学的雏形早在古代,人们对于疾病的流行规律就有所观察和认识。

例如,公元前400年的希波克拉底就曾提出“环境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观点,并将其应用在医疗实践中,算是流行病学的雏形。

此后,罗马时期的戴俊伯(Dioscorides)和高尔德(Galen)等人也对疾病的传播和防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近代流行病学的兴起18世纪至19世纪,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流行病学逐渐崭露头角。

英国医生约翰·格劳尔(John Graunt)是第一位系统地分析和计算死亡率的学者,他的作品《伦敦的死亡表》算得上是近代流行病学的开山之作。

而1803年,英国的约翰·西门(John Snow)通过对伦敦霍乱疫情的调查,首次提出了疾病传播与环境和水源有关的理论。

三、流行病学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流行病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流行病学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1928年,英国医生亚历山大·弗莱明的青霉素的发现,使疾病的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后,疫苗和抗生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

四、现代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分析的普及,现代流行病学正朝着更加精准和细分的方向发展。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兴起,流行病学在疾病预测、风险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为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强大支持。

五、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流行病学广泛运用于公共卫生领域,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疾病的监测和调查,流行病学可以帮助发现疫情暴发的规律和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中医络病理论与应用研究

中医络病理论与应用研究

中医络病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医络病理论与应用研究一、简介中医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学术理论之一,它在中医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医络病理论主要是通过对经络的研究,探讨经络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指导临床诊疗。

在研究中医络病理论的过程中,既包括对经络形态、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也涉及了经络与内脏、奇经八脉等的关系。

本文将从中医络病理论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中医络病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络病理论源于古代医学典籍,主要包括经络、脏腑、气血等概念。

其中,经络是指人体皮肤、肌肉、骨骼等组织中的通道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脏腑是中医学中用来表示人体内脏器官的概念,是经络系与脏腑相互联系的基础。

气血是中医学中对气体和液体运行的统称。

在中医学中,经络、脏腑、气血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构成了中医络病理论的基本框架。

三、中医络病理论的病因病机中医络病理论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阴阳失调、气滞血瘀、寒湿热毒等方面。

阴阳失调是指人体阴阳两个方面的平衡失调,导致机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气滞血瘀是指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和血液凝结在经络中,从而影响乃至阻塞气血的正常循环,引发疾病。

寒湿热毒是常见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之一,分别指机体中寒气、湿气、热气和毒素的存在和发作。

这些病因病机的产生和发展往往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中医络病理论的应用中医络病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通过经络的观察和按摩,可以帮助理滞通血,活络化瘀,调和气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络病理论还可以指导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疗法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络病理论还可以指导中药的选择和用药方式,达到调理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等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络病理论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五、中医络病理论的研究进展中医络病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经络形态、生理功能等方面。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X线、CT、MRI等技术对经络进行观察和研究,进一步认识经络的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

《络病学》概论

《络病学》概论

《络病学》
专著改编教材
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一等奖
《络病学》
络病学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学术创新为主导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 以创新药物为依托
创新发展络病理论
传承
创新
指导临床 难治性疾病治疗
促进创新药物研发
络脉与络病
《内经》奠定络病理论基础
公元前500年左右: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初步记载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路线
未形成特定的脏腑络属关系
尚未见有关络脉的论述
首次建立经络学说
明确提出“经络”概念,首次提出十二经脉 首次提出络脉概念 论述经络“行气血,营阴阳”、“内属于脏腑,外
络于肢节”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
葱:辛温通阳
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
络病证治
新绛:活血通络
大黄蛰虫丸

鳖甲煎丸
潘澄濂教授认为《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大有概论或绪言风
格,应列为两书(《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之冠,应是两书的总论”
清代:
叶天士发展络病学说
高度评价《伤寒杂病论》络病证治:
“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 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 有间。”
“脉”向运行血液的“脉管”概念转移
《十一脉灸经》中的“脉”——“经”的概念
《内经》“脉”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经络学说中运行血液的脉络组成部分 以运行血液为主要功能的独立实体脏器
—奇恒之府:“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内经》脉的概念来源于古代解剖学:“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 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脉 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灵枢·经水》)

浅谈络病——精选推荐

浅谈络病——精选推荐

浅谈络病现在很多的⼈在探究络病,⾃《内经》有关于疾病在经脉的发展⾸次提出了络脉病依次传经到直⾄伏冲之脉的发展,由此在后世逐渐有了发展,由叶天⼠提出久病⼊络,是对内经⽐较深刻的认识,现在在络病的认识上更有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

在现在的疾病治疗上,已经⼴泛的应⽤到各科的疾病治疗中。

如,在⼼脑⾎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更是⼴泛的应⽤。

⾸先我们要认识“络”;什么是经络?经络是⽓⾎运⾏的通道。

从现在的科学理论上经络⼜是什么呢?在<内经>,《甲⼄经》等有经,脉,络,精筋等。

但是络,⼜有孙络,浮络等,这些⼩络或更⼩的络脉。

其次,在临床中应⽤更多,以及在治未病上也有和⼤的应⽤。

在治疗慢性病时也经常的谈及和应⽤络脉。

《灵枢·脉度篇》所云:“⽓之不得⽆⾏也,如⽔之流,如⽇⽉之⾏不休。

說明瞭氣的運⾏有經絡有關。

《灵枢·百病始⽣篇》云“津液涩渗,著⽽不去”,津液涩于络中,渗于络外,著⽽不去⽽成癥积。

《灵枢·百病始⽣篇》亦云:“是故虚邪之中⼈也……留⽽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

”《內經。

調經論》以及提到“陽絡傷則衄⾎,陰絡傷則便⾎”使臨床對症瘕,疼痛,⾎證等提供了思路。

中医对经络的认识和研究,⼀直存在重经脉轻络脉的现象。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络脉的明确概念和分类,还有对络脉⽣理功能和病理病证的阐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通过对络病理法⽅药的研究,开了络病治疗之先河;清代叶天⼠《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了有名的“久病⼊络”、“久痛⼊络”之说,并创⾟味通络等冶法.对后世医学产⽣了极⼤影响.清代名医叶天⼠说:“久病⼈络”、“久痛⼊络”,以此来认识疾病可以解释许多以往难以讲清楚的问题。

如对冠⼼病⼼绞痛(胸痹⼼痛)的病理机制,《内经》云:“邪客于⾜少阴之络,令⼈卒⼼痛。

”《诸病源候论》云:“⼼脉急,⼼痛引背”,指出⼼之别络损伤和⼼之络脉绌急,可引起⼼痛。

即冠⼼病(胸痹⼼痛)不仅由于⼼之络脉瘀滞不通引起,也可因⼼之络脉痉挛绌急、卒然不通⽽痛,且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这符合久病⼈络、久痛⼊络的基本特征,其病位在⼼之络脉,所以应当采⽤益⽓活⾎、通络⽌痛冶法。

流行病学的发展历史

流行病学的发展历史

流行病学的发展历史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特定群体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工具,也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展示了这一学科的演进过程。

1. 古代流行病学古代的流行病学主要依赖于观察和经验。

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医生就开始记录某些疾病的发生情况,并试图找到治疗方法。

古代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则提出了空气和水源对疾病传播的重要影响。

中国的《黄帝内经》也包含了一些关于疾病流行规律的记载。

2. 进展与理论提出18世纪至19世纪初,医学和流行病学开始与统计学相结合。

英国医生约翰·格劳斯提出了“英格兰霍乱爆发的区域密度表”,对霍乱进行了统计研究,成为流行病学的先驱之一。

随后,法国医生皮埃尔·查尔斯·路易斯在巴黎进行霍乱流行的研究,提出了“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规律”这一理论,树立了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石。

3. 流行病学思维的重塑20世纪初,流行病学开始从病例研究转向人群调查,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方式。

传染病如隐球菌性肺炎、破伤风等的防控工作也开始兴起。

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性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卫生组织和机构相继成立,以促进流行病学研究的合作和经验分享。

4. 现代流行病学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流行病学借助统计学、生物学、遗传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流行病学家还开展了大规模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临床试验等,为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5. 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可以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改善健康服务、提高疫苗覆盖率等提供依据。

此外,流行病学在应急响应和灾后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6. 挑战与未来发展虽然流行病学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流行病学的历史发展与里程碑事件

流行病学的历史发展与里程碑事件

流行病学的历史发展与里程碑事件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产生的科学,通过对疾病的流行特征、原因、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历史发展和其中的里程碑事件。

一、古代观察与经验在古代,人们对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有着一定的观察和经验。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将疾病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提出了"环境与身体的关系"的观念。

而古印度医学典籍《阿育吠陀》中也记录了疫病的传播和防控方法。

二、汤姆斯·西迈尔斯的研究19世纪中叶,英国医生汤姆斯·西迈尔斯对伦敦霍乱疫情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某个区域的饮用水源与霍乱的传播有关。

通过他的研究,我们第一次见识到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这成为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开端。

三、约翰·斯诺的霍乱病例约翰·斯诺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医生,他通过详细调查伦敦的霍乱疫情,发现一个病例都街区附近的一口水井是霍乱的传播源头。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还为控制疫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对于优化饮用水供应和卫生改善有重要影响。

这个研究被认为是现代流行病学的里程碑事件。

四、传染病控制的重要里程碑20世纪初,流行病学迅速发展。

在艾滋病疫情的爆发和流感大流行期间,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传染病控制。

例如,疫苗的发明和广泛推广为控制病毒性疾病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人们对食物中毒、职业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五、大流行病的研究经验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流行病,如西班牙流感、SARS、埃博拉病毒等,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对于这些大流行病的调查和监测,有助于了解病毒的传播规律、疾病的生态学特征和发病机制,为应对未来的疫情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转变与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也在不断改进。

现代流行病学已经从传统的描述性研究转变为更加定量化的分析,使用更复杂的统计和模型。

络病学——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络病学——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络病学——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编者按2008年8月2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办、河北以岭医药集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络病学》教学研讨会隆重召开。

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吴以岭教授历经20余年,在系统整理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潜心络病理论创新研究,在中医发展史上首次形成了系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络病新理论。

2008年7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络病学科。

这是依靠持续科技创新获得3项国家科技大奖的以岭医药集团,在中医发展史上作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吴以岭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2004年由其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络病学》,长达185万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络病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代表性学术巨著,在此基础上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走入了大学课堂。

在中医发展史上,第一次将“络病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中医学科。

记者:对于“络病学”这个概念大家并不熟悉,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吴以岭:络病学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 是研究络病发病特点、病机变化、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治法方药的应用理论。

络病学不但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推进中医学自身理论的完善,还能在临床层面上极大地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效果。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起始于《内经》,伴随着经络学说的建立而产生;发展于汉代张仲景,络病证治初露端倪;至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形成中医重要的病机概念,并且对临床难治性疾病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此后二百余年来缺乏系统深入研究,亦未形成系统的络病理论,是留给当代中医药工作者的历史任务。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脏腑、经络、气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络病学学科符合中医学术发展的趋势,“络病证治”对提高临床现代难治病救治水平,创新发展络病学说对推进中医学术发展,提高临床辨证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络病学学科以推动络病学术发展。

中医络病学

中医络病学

中医络病学中医络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络病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定义、历史、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中医络病学是指以人体经络系统为基础,探讨人体生理、病理及其诊断治疗的一门科学。

它主要包括经络的结构与功能、经脉与腧穴、经气血津液等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中医络病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黄帝内经》和《难经》等古籍中就有对于经络系统的描述。

在明清时期,针灸学家王冰曾撰写《针灸甲乙经》,其中详细说明了人体内外经脉及其分布规律。

此外,《伤寒杂病论》也对于经络系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理论基础中医络病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系统、经脉与腧穴、经气血津液等内容。

1. 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组织,它由气血和精神构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载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八奇经、十五络脉等,这些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调节和平衡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2. 经脉与腧穴经脉是指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们在人体内部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而腧穴则是经脉上特定位置上散发出来的一种能量场,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和平衡机体生理功能。

3. 经气血津液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多种物质和能量,在这些物质和能量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其中,气、血、津液是最为重要的物质之一。

它们在人体内部通过经络系统进行运输和分布,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四、临床应用中医络病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通过观察脉象、舌象等,可以判断出机体内部经络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辅助诊断疾病。

2. 治疗中医络病学认为,通过调节经络系统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3. 预防通过调节经络系统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络病学

络病学

络病学的学术地位和展望对络病学研究的学术地位首先应从中医络病学说发展的历史角度去评价。

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而发展起来的,经络学说一出现便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

”脏、腑、经、络、气、血共同形成中医学术体系理论核心,气血在经络中运行而在络脉中实现其生理功能,脏腑虽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组织器官,而阴络循行于脏腑形成该脏腑组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脏腑亦是通过络脉发挥其生理功能以及与其他脏腑和外界的联系。

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说到: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

”“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

”络病学说形成发展史上有三个里程碑:络病理论形成于先秦时代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奠定了络病临床证治基础,其外感重六经,创建“六经辨证”,成为中医外感病辨证论治纲领,内伤杂病重络病,创旋复花汤、大黄蛰虫丸等络病治疗名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可见内伤疑难杂病“络病证治”具有和外感“六经辨证”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代叶天士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千古名言,标志着络病学说成为中医重要的病机学说。

叶天士作为临床大家对络病辨治非常重视,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见络病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发展络病学说,建立络病学临床学科,建立完善的“络病证治”体系是中医学术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络病学说是指导内伤疑难杂病临床治疗的应用理论,掌握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特征及治疗方药将会使许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新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逐渐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为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络病理论的具体含义及特点

络病理论的具体含义及特点

络病理论的具体含义及特点1、络病理论的具体含义络病理论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指导难治性疾病辨证治疗的临床应用理论。

络病属中医学病理概念并非一个独立病种,而是广泛存在于多种难治性疾病中的病理状态和病理过程。

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明确指出各种慢性疾病随病程迁延最终均会发展到络病阶段,并运用通络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风(脑血管病)、癥积(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古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提示络病理论指导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重大疾病治疗,对于准确把握上述疾病的发病规律,确立更具针对性的治法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2、络病理论的特点1)络病理论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未受到重视和深入研究,近年研究推动建立了络病学中医新学科,属中医学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医学脏腑、经络、气血理论在两千年中医学术发展史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络病理论却呈散在论述,并未形成系统理论,络病理论研究滞后也制约了难治性疾病临床疗效的提高。

自上个世纪80 年代初开始,络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关注系统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辨证及治疗。

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经200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论证认为:“该项研究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常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属国内外创新研究成果”,获得200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研究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学”重点学科,形成了指导难治性疾病治疗的全新学术领域,也成为近年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2)络病理论研究带来了对疾病病机与治法的新认识,研发的通络药物治疗难治性疾病显示出独特的临床作用以络病理论与难治性疾病治疗相结合,通过提出疾病发病机制与治法的新观点,开辟了不同于既往治疗的新途径、新治法、新组方,形成指导新药研发原创优势。

医学论文格式:谈谈络病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性质以及学术地位

医学论文格式:谈谈络病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性质以及学术地位

络病理论肇始于《内经》,临床证治奠基于《伤寒杂病论》,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才形成重要的病机理论及治疗用药,但叶氏也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惜的是,叶氏批评的现象在其身后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虽屡有验案,不乏善陈,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学说体系。

近年来,随着应用中医络病学医学论文写作说治疗疑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取得的临床显著成效,特别是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的广泛应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1 络病学的研究范围络病学主要研究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络病学说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系统研究络脉生理及络病发病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并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其理论及治疗的科学内涵,建立“络病证治”新学术体系,提高多种现代难治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促进络病学临床学科的建立。

中医学不仅是一门临床应用医学,而且具有学术性极高的理论体系,任何学科的建设都要以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为基础。

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是具有其内在规律性的,探寻络病学说发展的历史轨迹对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其学术内涵并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趋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络病学科建设中系统回顾络病学说发生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其学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对在继承基础上创建新的络病学术体系是必要的。

络病学要重视络脉及络病的理论研究,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意思;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

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则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从经脉分出的支脉称为别络,从别络分出逐层细化的络脉称为系络、缠络和孙络,遍布全身,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性弥散,从而发挥对整个机体的渗灌濡养作用,构成机体功能活动的内环境。

当代著名医家对叶天士络病学说的继承和发展_李果刚

当代著名医家对叶天士络病学说的继承和发展_李果刚

第8卷 第3期2006年5月辽宁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O F LI AON I NG COLLEGE O F TCMVo.l 8 No .3M ay .,2006历代医家当代著名医家对叶天士络病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李果刚,茅 晓,朱 勇,王 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室费兆馥名师研究室,上海201203)摘 要: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在现代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对叶天士开创的络病学说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使这一古老的辨病和辨证理论在临床各个领域都有了全方位的拓展,对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关键词:络病;科学发展观;辨病和辨证中图分类号:R 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31(2006)03-0026-03络病是指因寒、暑、劳形,嗔怒动肝、七情郁结等致气血阻滞,日久邪入脏腑经络成为较为难治的络脉病变。

因此在治疗上形成了相对应的通络法,即疏通络道法,为清 叶天士首创。

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而发展起来的,其形成与古代解剖学知识不无关联。

它是整个中医辨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中医从宏观辨证向微观辨证深化的一个过程,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

现有资料研究表明,当代医家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者,多为叶天士络病学说的勤奋实践者,并将其发扬光大。

20世纪以来,中医界名家辈出,可谓群星璀璨,他们之中如章次公、孔伯华、程门雪、黄文东、岳美中、黄一峰、颜德馨、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焦树德、溪九一、朱南孙等,在现代科学发展观的的影响下,将络病学说和通络理论在临床各个领域中进一步拓展。

络病学是中医学说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络病治疗正在向形成具有理、法、方、药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迈进。

1 络病学近代发展的历史机缘中国医学延及清代,临床医学有很大发展,温病学说趋向鼎盛,医学专题和疑难杂病研究日趋深入。

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倡导的烦琐考据之学,使尊经复古之风盛行,学术研究经常囿于引经据典,但许多医家对古医籍的收集和编辑,为保存、研究和整理祖国医学文献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流行病学的历史发展与重要里程碑

流行病学的历史发展与重要里程碑

流行病学的历史发展与重要里程碑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特征和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统计学和科学方法,揭示疾病的起源、传播途径、流行程度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流行病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历史发展与其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古希腊时期:流行病出现的早期研究在古希腊时期,一些早期的流行病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有学者开始研究其传播规律。

例如公元前428年至公元前426年间,雅典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流行病,被称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瘟疫”。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录了这场瘟疫在雅典人中的传播情况,奠定了早期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二、约翰·斯诺与霍乱的研究在19世纪,英国医生约翰·斯诺通过对伦敦霍乱疫情的观察和调查,提出了水源污染与霍乱传播之间的关联性。

斯诺的研究成果成为流行病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三、无菌技术的发展20世纪,无菌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流行病学的研究。

无菌技术的引入使得流行病学家能够更准确地分离病原体,并进行疾病的溯源和流行病的追踪。

此外,现代实验室技术的进步也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四、西班牙流感与全球流行病学西班牙流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流感疫情之一,也是全球流行病学的重要里程碑。

该疫情在1918年至1919年间全球爆发,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和死亡。

西班牙流感的研究推动了流行病学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强调了国际合作和快速响应的重要性。

五、现代流行病学的兴起20世纪后半叶,现代流行病学的概念和方法逐渐形成。

美国流行病学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贡献推动了流行病学的迅速发展。

现代流行病学技术的引入,例如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使得流行病学家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疾病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效果。

六、厄博拉病毒疫情与应急响应近年来,厄博拉病毒的爆发成为流行病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厄博拉病毒造成的疫情,尤其是西非地区的疫情暴发,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络病学说的历程及现状作者:冯玮, 陈志刚作者单位:冯玮(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 陈志刚(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100078)刊名:北京中医药英文刊名: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年,卷(期):2009,28(8)被引用次数:0次1.王振国久病人络,宿邪缓攻 1995(3)2.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 1997(2)3.雷燕.王永炎.黄启福络病理论探微 1998(2)4.徐光福络病的内涵及其外延释义[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 2005(1)5.谭达全.邓冰湘论络病[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 2005(7)6.雷燕.黄启福.王永炎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2)7.常福业.王永炎络病辩证浅析 2003(6)8.于向东.崔军络病的治法和用药特点[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2003(9)9.周水平.仝小林.徐远络病的基本概念与病理特点探析[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 2002(6)10.王永炎.常富业.杨宝琴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3)11.邱幸凡络脉理论与临床 199112.雷燕.刘建勋.尚晓泓愈心痛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犬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1996(4)13.李岩.赵雁.黄启福.王永炎中医络病的现代认识[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3)14.丁元庆从"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探讨络病的特点[期刊论文]-疑难病杂志 2006(1)15.毕桂芝.仝小林络病研究及治疗进展 200516.吴以岭络病学 20041.会议论文年莉.刘翀羽.王学岭《内经》络脉络病理论整理研究2008络脉与络病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在全面整理《内经》有关条文的基础上,系统勾画出《内经》对络脉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病证及诊断治疗的认识,揭示《内经》时代络脉与络病学说的发展概况.2.学位论文朱昭明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2006目的:应用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研制出中药通肾络胶囊,观察其对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体外培养正常及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细胞周期、细胞因子、分泌产物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络病学说诊治DN提供实验依据,反证通肾络胶囊组方的科学性,进一步佐证络病学说的科学价值。

方法:理论探讨:在搜集整理历代医家有关论述及当代关于糖尿病肾病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络病学说探讨DN中医病机,指出气阴两虚是DN的发病基础,络脉瘀阻、津凝痰聚是DN的主要病理环节,络息成积是DN主要病理改变。

确立”益气养阴,祛瘀化痰、通络消积”的治法,并据此制定通肾络胶囊组方。

结果:1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给药八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通肾络高剂量组体重显著增加(p<0.01);缬沙坦组、通肾络低、中、高剂组饮食量、饮水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h尿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

注射STZ72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组血糖显著增高(p<0.01);组间无差异。

给药四周后,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通肾络高剂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1)。

给药八周后,糖适平组、通肾络中、高剂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

与模型组比较,通肾络高剂组肌酐清除率显著增高(p<0.01)。

给药四周后和给药八周后,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通肾络中、高剂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

与模型组比较,通肾络中、高剂组肾脏系数显著降低,分别(p<0.05,或p<0.01)。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多,少数肾小球呈分叶状,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

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空泡变性,肾间质可见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

通肾络低剂量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中、高剂组:肾小球内毛细血管扩张减轻,与模型组相比,肾小管病变轻微,未见炎症性损伤。

Masson染色结果: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基质明显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空泡及颗粒变性。

各治疗组:系膜基质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小管空泡及颗粒变性较模型组减轻。

各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电镜:模型组:基底膜增厚明显,厚薄不均,足突、次级突起融合明显,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裂孔减少明显。

各治疗组:部分基底膜中等增厚,部分增厚不明显,足突融合较明显,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较模型组减轻。

2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TGFβ1、MMP-2、TIMP-2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通肾络组TGF-β1显著降低(p<0.01),其它各组无差异(p>0.05)。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MMP-2均显著增加(p<0.01),TIMP-2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

3通肾络含药血清对大鼠肾系膜细胞增生抑制实验结果:与正常大鼠同浓度血清组及其它浓度通肾络含药血清组相比,10%通肾络含药血清组作用72h时细胞增生抑制明显(P<0.05)。

4通肾络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的周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含药血清组在48h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减少,PI有下降趋势,72h时明显下降(p<0.01);5%含药血清组与对照组相比在72h时PI增加明显,48h时则无明显差异;2.5%含药血清组72h时PI增加,在72h下降(p<0.01)。

5通肾络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凋亡的结果:流式细胞术和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通肾络含药血清,能促进高糖状况下系膜细胞的凋亡(p<0.05或p<0.01)。

6通肾络对高糖状态下大鼠肾系膜细胞TGF-β1mRNA及细胞上清TGF-β1含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高糖、高糖+ET-1、高糖+ANGⅡ不同条件下,系膜细胞TGF-β1mRNA转录水平增高(p<0.01),T/G比值均增高(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ANGⅡ组T/G比值增高(p<0.05),而高糖+ET-1组T/G比值降低(p<0.05)。

与模型组相比,通肾络含药血清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转录下降(p<0.05),T/G比值降低(p<0.05)。

通肾络DMSO溶液对高糖、高糖+ET-1、高糖+ANGⅡ状态下系膜细胞TGF-β1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通肾络DMSO组与模型组相比,T/G比值均降低(p<0.05),通肾络DMSO组与缬沙坦相比,在高糖条件下,T/G比值无差异,在高糖+ET-1条件下,T/G降低(P<0.05);在高糖+ANGⅡ条件下,T/G增高(P<0.05)。

通肾络含药血清与通肾络DMSO组相比较:通肾络含药血清与通肾络DMSO组之间T/G无差异。

在高糖、高糖+ET-1、高糖+ANGⅡ不同状态下细胞上清TGF-β1含量测定:与正常组相比高糖、高糖+ET-1、高糖+ANGⅡ条件下细胞上清TGF-β1含量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ET-1组细胞上清TGF-β1含量明显下降(p<0.01)。

通肾络含药血清刺激后细胞上清TGF-β1含量测定:与模型组相比,通肾络含药血清细胞上清TGF-β1含量显著下降(p<0.01)。

通肾络DMSO对细胞上清TGF-β1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通肾络DMSO溶液刺激下细胞上清TGF-β1含量显著下降(p<0.01)。

与缬沙坦组相比,高糖+ANGⅡ+通肾络DMSO组细胞上清TGF1β1含量水平升高(p<0.05)。

与通肾络DMSO组相比高糖+ET-1+通肾络血清、高糖+ANGⅡ+通肾络血清细胞上清TGF1β1含量水平升高(p<0.01)。

7通肾络对高糖状态下大鼠肾系膜细胞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高糖组、高糖+ET-1组、高糖+ANGⅡ状态下,MMP2/GAPDH均降低(p<0.01),MMP2/TIMP2比值降低(P<0.01),高糖+ANGⅡ组TIMP2/GAPDH值升高(P<0.05)。

与模型组相比,通肾络含药血清组MMP2/GAPDH均升高(p<0.05或0.01),MMP2/TIMP2比值升高(P<0.01);在高糖及高糖+ET-1状态下,通肾络含药血清TIMP2/GAPDH比值降低得更为显著(P<0.01)。

与模型组相比,通肾络DMSO组MMP-2mRN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5),TIMP-2mRNA水平降低(p<0.05),MMP2/TIMP2比值升高(p<0.05)。

与缬沙坦组相比,通肾络DMSO组在高糖、高糖ET-1条件下,MMP-2mRNA、TIMP-2mRNA、MMP2/TIMP2无差异(p>0.05),在高糖+ANGⅡ条件下缬沙坦TIMP2/GAPDH降低(p<0.05),而通肾络DMSO组MMP-2/GAPDH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者MMP2/TIMP2比值之间无差异。

通肾络DMSO组与通肾络含药血清组各组间MMP2/GAPDH、TIMP2/GAPDH、MMP2/TIMP2比值无差异(p>0.05)。

8通肾络对细胞上清产物FN、ColⅣ影响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在高糖、高糖+ET-1、高糖+ANGⅡ状态下,细胞上清FN、COLⅣ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高糖+ANGⅡ组细胞上清FN、COLⅣ含量高于高糖组(P<0.05);与高糖+ET-1组相比较,高糖+ANGⅡ组细胞上清COLⅣ含量增高(P<0.05)。

与模型组相比,通肾络含药血清细胞上清FN明显下降(p<0.01),ColⅣ在高糖、高糖+ANGⅡ条件下下降(p<0.05)。

与模型组相比,通肾络DMSO组能显著降低高糖培养下的细胞上清中的FN及ColⅣ含量(p<0.05)。

与缬沙坦相比,两者无差异。

通肾络DMSO溶液与通肾络含药血清相比较,细胞上清FN、COLⅣ含量无差异(p>0.05)。

结论:1首先运用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指出糖尿病肾病是在糖尿病气阴两虚日久基础上,由于络脉瘀阻、津凝痰聚,终至络息成积的结果,其络息成积的病理基础与DN肾脏ECM成分及其调控机制具有内在相关性。

2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观察通肾络胶囊对模型大鼠肾功能、糖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肾络胶囊可以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脏系数,减慢肌酐清除率的下降,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3通肾络既可以影响使正常大鼠系膜细胞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减少,PI下降,从而抑制其增殖,又能促进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凋亡;还可以降低DN大鼠肾组织和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TGF-β1水平,抑制ECM合成;同时可直接影响ECM调控系统酶MMP-2/TIMP-2之比值,促使ECM的降解,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