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原理-邵春福-课本重点

合集下载

交通规划设计课本知识点

交通规划设计课本知识点

交通规划设计课本知识点交通规划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更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交通规划设计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交通规划的概念交通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分析、评价和决策,制定出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交通运输系统。

它考虑到交通需求、交通流量、道路网络、交通设施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二、交通需求预测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规划设计的基础,它通过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居民出行习惯等因素,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预测结果一般包括出行量、交通流量、交通状况等信息,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三、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网络规划是交通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主干道、支路、环线等不同级别的道路规划。

合理的道路网络规划可以有效疏导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并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交通设施规划交通设施规划是为了满足不同交通需求而设置的配套设施规划。

包括公交站点、停车场、地铁站、自行车道等各种交通设施的选址、布局和设计。

合理的交通设施规划可以方便居民出行,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

五、交通环境设计交通环境设计是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交通运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它包括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人行道、绿化带等各种交通环境要素的设计。

良好的交通环境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提升市民的交通出行体验。

六、可持续交通规划可持续交通规划是指在交通规划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优化公共交通系统、鼓励步行和骑行、减少车辆尾气排放等各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策略。

七、交通规划评价交通规划评价是对交通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和分析。

评价内容包括交通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交通规划评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规划设计方案。

总结:交通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交通规划原理重点

交通规划原理重点

第一章概述一、交通规划得定义交通规划就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得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得目标付诸实施得方法(就是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得策略与行动得过程)。

二、交通规划得目得交通规划得根本目得就是实现交通资源得优化配置,其落脚点就是交通设施体系得总体布局。

1、使道路交通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得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得发展;2、使各种交通方式能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得优势;3、使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能产生最佳得社会经济效益;4、使人得出行与货物运输方便、迅速、舒适、经济。

实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得平衡,实现交通系统得安全、畅通、节能、环保。

三、交通规划得种类根据交通系统规划涉及得范围分为两大类型:1、区域运输系统规划:主要就是指五大运输方式得发展规划,包括:公路交通系统规划、铁路运输系统规划、航空运输系统规划、水路运输系统规划、管道运输系统规划。

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一般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交通规划得种类:对象与构成要素规划得种类(1)按移动得对象分旅客交通规划(人得移动)货物交通规划(2)按交通方式分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公路交通规划铁路交通规划港湾交通规划空港交通规划(3)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网络规划交通站场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公共交通规划特定用户交通规划----交通弱者(中小学生、伤残、盲人、老龄人)通行路特定交通服务规划----急救、避难路(5)按交通服务对象得空间规模分类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区交通规划(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近/短期交通规划 3~5年中期交通规划5~10年远/长期交通规划 10~20年远景交通规划 20年以上四、交通规划得内容与方法①现状调查;②问题诊断;③交通需求发展预测;④规划方案设计;⑤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与优化;⑥规划方案分期实施计划编制;⑦规划得滚动。

五、交通规划得过程 (书P9)六、交通规划得发展历史及现状 (书P10)第二章交通调查第1节基本概念1.出行、出行端点:出行:指为完成某一目得(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得全过程。

交通规划A课程复习指导2016

交通规划A课程复习指导2016

交通规划A课程复习指导2016《交通规划A》课程复习指导任课教师:吴立烜课程选用书目:邵春福等编著《交通规划原理》中国铁道出版社.学习内容共十章。

重点介绍了交通规划的内容及作用、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及模型、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等内容。

交通规划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学习重点:1、交通规划的含义及意义/作用2、交通规划的分类/层次划分3、交通规划的过程4、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5、交通规划的新理论与方法第二章交通特性及交通调查学习重点:1、OD调查基本概念2、OD调查的含义、内容、方法3、RP和SP调查第三章交通与土地利用学习重点:1、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2、交通区位理论3、汉森模型和劳瑞模型的原理及特点4、TOD、出行生成率基本概念第四章社会经济分析预测学习重点:1、社会经济预测的主要内容和步骤2、经济预测方法第五章交通的发生与吸引学习重点:1、生成交通量、发生和吸引的概念2、交通发生与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3、预测生成交通量的原单位法的含义、如何确定原单位4、发生和吸引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及出行平衡5、公路交通需求生成预测方法第六章交通的分布学习重点:1、交通分布模型的目的和约束条件2、分布交通量的预测方法的种类3、增长系数法的计算过程及其优缺点4、重力模型的参数标定及其优缺点5、增长系数法及单约束重力模型计算第七章交通方式的划分学习重点:1、交通方式划分的含义2、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3、集计分析与非集计分析的区别4、Logit模型的基本构造及应用第八章交通流分配学习重点:1、交通流分配的含义及作用2、交通网络表示方法3、交通流分配的前提条件4、交通分配与均衡5、Wardrop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的联系区别6、交通分配模型的分类7、最短路算法的原理及应用8、平衡分配与非平衡分配的区别9、非平衡分配方法的分类10、0-1分配法的计算过程及其特点11、增量分配法的计算过程及其特点12、二次加权平均分配法分配思路及计算13、UE模型的基本假设、基本构造及其解法14、Beckmann模型解的等价性证明15、FW算法16、SO模型的基本构造及其与UE模型的比较17、交通分配模型中存在的问题18、Braess诡异现象分析19、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SUE模型)的定义及条件20、Logit型随机配流的模型构造及其求解方法(Dail算法)第九章交通规划方案评价学习重点:1、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2、城市道路网、公路网、城市公交线网技术评价主要内容第十章交通规划实例学习重点:1、城市道路网规划、公路网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主要内容交通规划试题类型与综合练习题本课程考试常见题型有名词解释、问答、计算及证明题等。

交通规划原理-邵春福-课本重点

交通规划原理-邵春福-课本重点

第一章绪论1交通需求的分类:本源性交通需求,例如:上学、访友、观光、度假、看病。

派生性交通需求,例如:业务、工作。

2交通规划的定义: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办法。

3交通规划的分类:1按位移对象的分类:旅客交通规划、货物交通规划2按交通方式分类: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公路交通规划、铁路交通规划、港湾交通规划、空港交通规划3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公共交通规划、特定户交通规划、特定交通服务规划5按交通服务对象空间规模分类: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区交通规划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近/短期交通规划、中期交通规划、远/长期交通规划、远景交通规划4四阶段预测法:1交通发生与吸引2交通分布3交通方式划分4交通流分配5四阶段法中每一阶段的内容、作用、目的和常用方法?第一阶段交通生成预测:内容:求出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目的:未来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常用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聚类分析法、函数法第二阶段分布交通量预测:内容: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转化成各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目的:预测各小区之间的。

qij常用方法:增长系数法(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综合法(重力模型法)第三阶段交通方式划分内容: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分布量划分为分方式分布量常用方法:全域模型、TI模型、出行端点模型、径路模型probit模型法、logit模型法第四阶段交通流分配内容: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或OD)交通量qij。

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a的交通量xa。

目的:求出径路交通量和路段交通量。

交通规划原理 邵春福 课本重点

交通规划原理 邵春福 课本重点

第一章绪论1交通需求的分类:本源性交通需求,例如:上学、访友、观光、度假、看病。

派生性交通需求,例如:业务、工作。

2交通规划的定义: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办法。

3交通规划的分类:1按位移对象的分类:旅客交通规划、货物交通规划2按交通方式分类: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公路交通规划、铁路交通规划、港湾交通规划、空港交通规划3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公共交通规划、特定户交通规划、特定交通服务规划5按交通服务对象空间规模分类: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区交通规划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近/短期交通规划、中期交通规划、远/长期交通规划、远景交通规划4四阶段预测法:1交通发生与吸引2交通分布3交通方式划分4交通流分配5四阶段法中每一阶段的内容、作用、目的和常用方法?第一阶段交通生成预测:内容:求出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目的:未来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常用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聚类分析法、函数法第二阶段分布交通量预测:内容: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转化成各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目的:预测各小区之间的。

qij常用方法:增长系数法(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综合法(重力模型法)第三阶段交通方式划分内容: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分布量划分为分方式分布量常用方法:全域模型、TI模型、出行端点模型、径路模型probit模型法、logit模型法第四阶段交通流分配内容: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或OD)交通量qij。

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a的交通量xa。

目的:求出径路交通量和路段交通量。

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原理交通规划原理复习要点第⼀章P9交通规划过程流程图决策过程规划执⾏第⼆章交通调查⼀、交通调查的⽬的和作⽤是什么?在制定交通规划过程需进⾏哪些调查?答:交通调查主要⽬的是为交通规划提供全⾯、系统⽽⼜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地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案,达到规划⼯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的。

交通调查的作⽤: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2、交通调查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标的重要依据⼆、起讫点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调查⽅法有哪⼏种?起讫点调查结果精度如何检验?答:内容:居民OD调查、车辆OD调查、货流OD调查⽅法:路边询问法、表格调查法、家庭访问法、明信⽚调查法、车辆牌照法。

精度确定:1、分隔核查线检验。

2、区域境界线检查。

3、把由OD调查表推算出来的交通特征,如车型⽐例、交通流量和流向等与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较,检查其误差程度是否满⾜要求。

4、在调查区域内,拟定交通枢纽、公共活动集散中⼼作为校核点,将起讫点调查结果与该点上实测的交通量相⽐,作为市内OD调查精度的重要依据。

三、交通量调查计数⽅法有哪⼏种?各有何特点?答:1、⼈⼯计数法:优点是适⽤范围⼴泛,可以适⽤于任何情况的交通量调查,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精度较⾼,资料整理⽅便,调查地点环境不受限制。

缺点是需要投⼊⼤量的⼈⼒,劳动强度⼤,天⽓不好时室外⼯作⽐较⾟苦。

调查精度取决与调查⼈员的责任⼼、态度等。

⼀般只适⽤于短期、临时性交通调查。

2、浮动车法:可以同时获得某⼀路段的交通量、⾏驶时间和⾏驶车速等数据,是⼀种较好的综合调查技术。

3、机械计数法:适⽤于超过12⼩时的长期交通调查。

可以节省⼤量的⼈⼒和物⼒,调查范围⼴,调查精度⾼,特别适合长期连续性交通量调查,但是这类装置⼀次性投⼊较⼤。

交通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交通规划概述交通规划是指为了适应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发展需求,优化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从而提高城市或国家的交通效率和运输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综合规划。

交通规划旨在对城市或国家的交通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

二、交通规划原理1. 综合性原则交通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或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综合规划方案。

综合性原则要求交通规划不仅考虑交通运输的需求和发展,还要考虑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关系,制定出整体性、综合性的规划方案。

2. 可持续发展原则交通规划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交通系统的发展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保障当前和未来的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交通规划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3. 基础设施优先原则交通规划应当优先考虑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建设和改善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运输的基础能力和效率。

基础设施优先原则要求交通规划要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设施的覆盖率和连通性,满足城市居民和经济活动的出行需求。

4. 公平性原则交通规划应当考虑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服务的公平性,保障所有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权利,避免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大城市交通的不平等。

公平性原则要求交通规划要重视城市交通的社会公平,提高交通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保障低收入群体和残疾人的出行需求。

5. 公众参与原则交通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让社会公众参与交通规划的过程,并获得规划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众参与原则要求交通规划要充分了解社会群众的出行需求和看法,提高规划的公共性和参与性,使规划更符合广大市民的利益。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用TransCAD软件的主要功能与基本操作使学生全面了解交通规划的规划过程,包括交通规划调查、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交通需求分析四阶段法等内容,重点理解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分担、交通流分配的基本理论与常用模型,初步具备应用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TransCAD软件的应用,树立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协调、促进交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四阶段法的理论与方法,能够结合交通规划项目实际情况构建恰当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求解。

课程目标2:熟悉TransCAD软件的主要功能与基本操作,并能将其用于交通运输规划项目的识别、描述和有效分解,并能综合分析具体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3:理解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综合交通运输的理念。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6和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观测点1-2:能针对具体的交通运输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毕业要求观测点1-4: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交通运输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毕业要求观测点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交通运输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交通运输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实验一TransCAD主要功能、交通小区分析1.教学目标(1)了解TransCAD软件的主要功能。

(2)掌握TransCAD的数据类型、结构关系及其导入导出方法,能熟练地编辑数据。

(3)恰当划分交通小区,能利用专题图分析交通小区特征。

2.教学重难点重点:小区专题分析图难点:无3.教学内容(1)学习TransCAD软件的主要功能(2)将电子地图、CAD图等导入TransCAD,并恰当划分交通小区(3)编辑交通小区数据,绘制专题图进行分析4.教学方法:讲解,上机演示,操作练习,PBL,自学5.教学评价:课堂交流,作业实验二交通网络设计与分析1.教学目标(1)掌握交通分配所需的路网数据需求预测的需要。

第1章 概述

第1章 概述
日本:1952年东京机动车OD调查
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Jones(1983)的分类)
第一节段(1930~1950) 目的:由新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方法: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为基础的交通 成长预测,基于经验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节段(1950~1960) 目的: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 通的规划。高通行能力、长期规划 方法: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汽车(道 路)交通为对象的3阶段预测法 (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量分配) 参数: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逐渐失去地方特色,恶化环境……。 3.规划(Planning)
确定目标 解决手段与方法
规划是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 交通规划(Traffic/Transportation Planning)是确定交通 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
第2节 交通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设计一个交通系统,以便为将来的各种用地模 式服务。
2.交通与土地利用(Traffic and Land Use) 3.交通的发生与吸引(Trip Production, Generation) 4.交通分布(Trip Distribution) 5.交通方式分担(Modal Split) 6.交通量分配(Traffic Assignment) 7.交通评价(Traffic Valuation) 8.非集计分析(Disaggregate Model Analysis) 9.交通需求快速预测模型 10.智能交通系统(ITS)
意义:(1)是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 重视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是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从人、车、路、环境以及综合交通着手。

交通规划课本知识整理重点讲义资料

交通规划课本知识整理重点讲义资料

交通规划课本知识整理重点讲义资料绪论1、交通定义(1)⼴义:⼈、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Communication. (2)狭义:⼈或货物地点间,并且伴随着⼈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Transportation traffic 2、交通规划定义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系列⾏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各种交通发展⽬标,⼜如何将提⽰的⽬标付诸实施的⽅法。

3、交通规划的前提(1)规划主体的存在、公共性:政府等公共部门、民营单位(2)对规划对象的期望状态、⽅向、认识的⼀致性(3)规划主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规划对象的可能性(4)在特定时点,对规划的必要性的认识(5)作业本⾝的可能性,即规划作业投⼊的资源(时间、资⾦、信息、⼈员等)的存在。

4、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5、交通规划的分类——按规划⽬标时期(1)长期交通规划:通常为宏观性战略规划,是长期的⽅向性规划。

规划期限⼀般在10-20年。

(2)中期交通规划:也称中观规划或⽹络规划。

期限为5-10年。

(3)短期交通规划:⼜称近期规划或者微观规划。

是指近期1-5年交通项⽬建设计划。

6、交通规划的内容交通调查、交通与⼟地利⽤、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络分析评价7、交通调查社会经济及⼈⼝调查、就业及就学岗位调查、⼟地利⽤现状调查、交通⼯具,道路及交通量现状调查、居民及流动⼈⼝出⾏调查、城市出⼊⼝机动车流向调查、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公共交通线路运⾏现状调查、居民出⾏调查(Person Trip Survey)每10年⼀次、货物流动调查(distribution Survey)每5年⼀次、机动车OD调查(OD Census)每5年⼀次、断⾯交通量调查:每5年⼀次。

8、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预测法)(1)交通发⽣与吸引(2)交通分布(3)交通⽅式划分(4)交通量分配9、交通规划的过程总体设计、数据调查、相关基本模型分析、交通需求预测、⽅案制定、⽅案评价、⽅案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修改。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考试重点考察题型:选择题15、判断题15、名词解释20、简答题26、计算题241、交通规划定义: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主体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

规划对象为主要的交通设施和交通服务。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个部分。

交通规划的内容包括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2、交通需求量的预测四阶段预测法:其内容包括交通的生成、发生与吸引(第一阶段),交通的分布(第二阶段),交通方式划分(第三阶段)和交通流分配(第四阶段)3、居民出行调查(统称PT调查)以对象区域内居民为对象,主要调查居民某日的出行情况和交通工具利用情况,为交通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4、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

人们进行交通规划,首先面临的就是对象区域中的现有交通网络,评价网络规模、体系结构和密度等服务指标是否合理。

对于将来交通网络,在交通规划阶段需要利用确定与经济社会和对向区域发展相适应的规模、体系结构和密度,线路走向和断面属性(车道数、线路数)等,以进行网络结构设计和拓扑建模,便于计算机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分析评价。

5、交通网络分析评价在网络设计阶段提出的交通规划方案,其上的交通流动是否合理、局部线路的交通负荷度或运输能力以及环境等指标能否满足预定目标等,均需要对方案的优劣进行必要的评价以便于优化规划方案,获得预期效果。

此外,成本效益评价也是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的内容之一。

考虑到交通项目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成本效益分析不仅是财务分析,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效益。

6、OD调查的定义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讫点间的交通出行量。

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交通规划原理总结

交通规划原理总结

交通规划原理总结第一篇:交通规划原理总结第一章绪论交通规划的定义: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城市最多不超过I00—150个,数量太多将加重视划工作量,而太少又会降低调查和分析的精度⑥分区中人口适当,约1万~2万人,靠市中心的分区面积小些,靠市郊的面积大些确定调查区域及选择境界线考虑的要素:调查范围足够大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需求供给市场:交通规划分类:1.按位移对象:旅客交通规划货物~~~2.按交通方式: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铁路~公路~港湾~空港~3.按交通设施: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4.按服务类型:公共交通规划特定用户~ 特定交通服务!5.按服务对象空间:国际交通规划全国~区域~城市~地区~6.按规划目标时期:近期交通规划(3~5)中期(5~10)长期(10~20)远景(大于20)交通调查分类:居民出行调查货物流动调查机动车OD调查断面交通将调查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未来,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演变趋势的过程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流分配交通规划发展的阶段:(七个)20世纪80年代之前4阶段,之后三个阶段,交通规划正式出现在第三个阶段.第二章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指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交通调查的作用:1其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2.其可以作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其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交通调查三原则:1.实事求是2.全面系统性原则3.重点和一般结合原则OD调查: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起点和终点的调查出行:车辆出行居民出行境内出行: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过境出行: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内外出行: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小区形心: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形心境界线:规定调查区域范围的边界线核查线: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多借用天然或人工障碍OD调查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知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知识
发展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解决交通能耗与污染、交通 安全和大城市交通拥堵三大热点问题
交通规划干什么?如何完成?
交通规划干什么?如何完成?
内容安排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交通调查 第3章 交通与土地利用 第4章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第5章 交通的发生与吸引 第6章 交通的分布 第7章 交通方式划分 第8章 交通流分配 第9章 交通需求预测的其他模型 第10章 交通规划实例
教学学时安排
学时数:40学时2.5学分 授课学时:40学时 参考教材:《交通规划原理》;邵春福
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第2次印 刷
主要教学参考书
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第2版;陆化普等著;清华 出版社;2006
2.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毛保华等著;中国铁 道出版社;1999
3.城市交通规划;肖秋生、徐慰慈编;人民交通 出版社;1989
第五节 交通规划的发展
第三阶段1960~1970 目的: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 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长期交通规 划 方法:四阶段预测法出台分析单位由车辆出 行至人的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导入;一般化费 用的使用;个人选择模型的发展 状况: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 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
日本:1952年东京机动车OD调查
第五节 交通规划的发展
二、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Jones1983的分类 第一阶段1930〜1950
目的:由新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 挤 方法: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为基础的交通 成长预测;基于经验的交通流分配& 第二阶段1950〜1960 目的: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 通的规划&高通行能力、长期规划 方法: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汽车道路 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流分配 参数: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原理引言概述:交通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交通状况,制定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和交通设施建设方案的过程。

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交通规划的原理出发,分析交通规划的四个关键部分。

一、交通需求分析1.1 人口和经济发展:交通需求的变化与人口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交通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在交通规划中,需要进行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分析,以便合理规划交通网络和设施。

1.2 出行特征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出行特征存在差异,例如工作通勤、学生上学、购物等。

交通规划需要对这些出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出行距离等因素,以便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1.3 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是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不同道路和交通节点的交通状况。

交通规划需要根据交通流量调查结果,合理规划道路容量和交通信号灯等设施,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二、交通网络规划2.1 道路规划: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交通规划需要合理规划道路的数量、宽度和布局。

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结果,确定主干道和支路的位置和走向,以便实现交通网络的高效连接。

2.2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出行效率的重要方式。

交通规划需要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地铁线路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设施,以满足不同区域和人群的出行需求。

2.3 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规划:鼓励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交通规划需要合理规划自行车道、人行道和步行街等设施,以提高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安全性和便利性。

三、交通设施建设3.1 交通设施评估:交通规划需要评估现有交通设施的状况和性能,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停车场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哪些设施需要改进和扩建,以满足交通需求。

3.2 设施建设规划:根据交通需求和设施评估结果,交通规划需要制定合理的设施建设规划。

包括确定建设时间和建设顺序,以确保交通设施的有效利用。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第一篇:交通规划原理复习交通规划原理复习交通需求量预测总复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需求预测?什么是交通需求预测(其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交通需求预测在交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制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管理规划。

交通设施的建设一般都是耗资高、工期长,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工程,那么建设多大规模、何种结构的交通系统才能既满足未来规划年社会经济系统的对交通的需求,又是最节省投资,并且产生最小负作用的呢?这就是我们交通规划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为了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做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是在现状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准确地预测未来规划年交通的出行情况。

由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复杂性,交通需求预测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它的理论与方法都处于不断发展中。

交通需求预测的目标不仅要预测规划年对象区域的总交通量,而且要非常细致。

要预测出规划年各个交通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这项预测结果以各种各样的OD表的形式存在。

如:规划区域客运OD表、规划区域货运OD表、规划区域车辆汇总OD表、规划区域各种车辆的OD表(小汽车、公交车、货车等)。

除此之外,传统的交通量预测还包括交通分配,即要预测这些OD交通量是从哪条路径上通过的?各路段的交通量是多少?值得说明的是,有些交通规划书中把交通分配不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方案设计的基础工作。

交通需求预测是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是决定网络规划和断面结构等的依据,在交通规划中处于核心位置,交通需求预测的精度对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交通需求量预测有哪些方法?答:比较经典的是四阶段法,此外,还有多阶段组合模型、由路段交通量反推OD交通量等。

3、四阶段法有哪四阶段组成?各阶段的任务(或目的)分别是什么?各阶段的预测成果是什么?答:四阶段法由交通的发生和吸引(出行发生)、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所组成。

交通的发生和吸引的任务是求出对象区域的交通需求总量,即生成交通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交通需求的分类:本源性交通需求,例如:上学、访友、观光、度假、看病。

派生性交通需求,例如:业务、工作。

2交通规划的定义: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办法。

3交通规划的分类:1按位移对象的分类:旅客交通规划、货物交通规划2按交通方式分类: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公路交通规划、铁路交通规划、港湾交通规划、空港交通规划3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公共交通规划、特定户交通规划、特定交通服务规划5按交通服务对象空间规模分类: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区交通规划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近/短期交通规划、中期交通规划、远/长期交通规划、远景交通规划4四阶段预测法:1交通发生与吸引2交通分布3交通方式划分4交通流分配5四阶段法中每一阶段的内容、作用、目的和常用方法?第一阶段交通生成预测:内容:求出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目的:未来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常用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聚类分析法、函数法第二阶段分布交通量预测:内容: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转化成各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目的:预测各小区之间的。

qij常用方法:增长系数法(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综合法(重力模型法)第三阶段交通方式划分内容: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分布量划分为分方式分布量常用方法:全域模型、TI模型、出行端点模型、径路模型probit模型法、logit模型法第四阶段交通流分配内容: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或OD)交通量qij。

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a的交通量xa。

目的:求出径路交通量和路段交通量。

常用方法:全有全无法、增量分配法、Beckmann交通平衡分配模型、随机分配法第二章交通调查1交通量分类按照交通性质分: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混合交通量、行人交通量。

2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3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4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5出行按范围可分为:内内出行、内外出行、外外出行、过境出行第三章交通与土地利用1我国城市土地的用途分类:城乡用地、城市建设用地。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1铁路用地(铁路编制站线路等用地)2公路用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3港口用地(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等用地)4机场用地(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5管道运输用地(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2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宏观互动关系: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交通系统的发展引起无地利用的特征变化,导致了城市空间形态、无地利用结构及土地开发强度的改变;反过来,土地利用特征的改变也对交通系统提出新的需求,促使其不断改进完善,引起交通设施、出行方式结构和交通密度特征的改变。

最终,形成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相协调的产物。

第四章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1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形态大致可以分为:1方格网式、带状、放射状、环形放射状和自由式等。

2方格网式的优缺点:其优点是各部分的可达性均等,秩序性和方向较好,易于辨别,网络可靠性较高,有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和建筑的布置。

其缺点是网络空间形态简单、对角线方向交通的直线系数较小。

例如北京西安的城市的城区道路网。

3带状优缺点:有点接近自然,对地形水系等条件适应性较好。

4自由式的优缺点:较好的满足地形、水系及其他限制条件。

缺点是:无秩序、区别性差、同时道路交叉口易形成畸形交叉。

例如上海天津的道路网。

第五章交通的发生与吸引1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是交通需求分析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

2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影响因素1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与交通是互为因果关系。

人们的活动活跃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土地利用的发展又会诱发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2家庭规模和人员的构成: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人均出行次数的减少。

有老人和幼儿的家庭看病出行多,年轻夫妇的购物、娱乐和上班等出行多。

3性别:男女出行次数差异不大,女性出行率略高于男性。

4年龄36~45岁年龄段的居民出行次数较高,7~13年龄段,14~25随年龄段出行率最低56~65年龄段的出行率最高。

5汽车保有率:汽车保有率增加人口出行数增加。

6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增加后用于出行时间增加,出行也会增加。

7职业和工种:汽车司机、推销员、采购员、业务员、个体业主的平均出行多,工人、科技人员、公务员、医护人员、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的平均出行少。

8外出率:它因工种、年龄的不同而异。

9企业规模、性质:企业大,业务处理量大,外出率高。

10家庭收入:高收入家庭,汽车购买率高,购物娱乐等需求也高,平均出行次数也多。

11其它:雨雪天气出行不便出行量小。

3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1原单位法2增长率法3聚类分析法4函数法4聚类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1直观、容易了解。

2资料的有效利用。

3容易检验与更新4可以适用于各种研究范围。

缺点:1每一横向分类的小格中,住户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被忽略2因个小格样本数的不用,得到的出行率由于预测时,会失去其精确性的一致性。

3同一类变量类别等级的确定是凭个人主观,失之客观。

4当本方法用于预测时每一小格规划年的资料预测将是一件繁杂工作。

5原单位法原理:利用原单位法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时,首先需要分别计算发生原单位和吸引原单位,然后根据发生原单位和吸引原单位与人口、面积等属性的乘积预测得到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值。

6聚类分析法与原单位法的不同:第六章交通分布1交通的分布预测: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转化成各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2分布交通量预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目标年各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一定的条件下,求出个交通小区之间将来的OD交通量。

3分布交通量预测方法:增长系数法、综合法。

4重力模型的分类:1无约束重力模型2单约束重力模型3双约束重力模型5增长系数的特点:优点1结构简单、实用的比较多,不需要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和时间。

2可以适用于小时交通或日交通量等的预测,也可以获得各种交通目的的OD交通量。

3对于变化较小的OD表预测非常有效。

4预测铁路车站间的OD分布非常有效。

这时,一般仅增加部分OD表,然后将增加部分OD表加到现状OD表上,求出将来OD表。

缺点:1必须有所有小区的OD交通量。

2对象地区发生如下规模变化时,该方法不适用:1)将来的交通小区分区发生变化(有新的开发区时)2)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发生变化时。

3)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时3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量值较小时,存在如下问题:1)若现状交通量为零,那么将来预测值也为零。

2)对于可靠性较低的OD交通量,将来的预测误差将被扩大4因为预测结果因方法的不同而异,所以在选择计算方法时,需要先利用过去的OD表预测现状OD 表,比较预测精度。

5将来交通量仅用一个增长系数表示缺乏合理性。

6重力模型的特点:优点:1直观上容易理解2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人们的出行产生的影响。

3特定交通小区之间的OD交通量为零时,也能预测。

4能比较敏感的反映交通小区之间行驶时间变化的情况。

缺点:1模型尽管能考虑到路网的变化和入地利用对出行的影响,但缺乏对人的出行行为的分析,跟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2一般,人们的出行距离分布在全区与并非为定值,而重力模型将其视为定值。

3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因交通方式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异,而重力模型使用了同一时间。

4求内内交通量时的行驶时间难以给出。

5晓同小区之间的距离小时,有夸大预测的可能性。

6利用最小二乘法标定的重力模型计算出的分布交通量必须借助于其他方法进行收敛计算。

第七章交通方式划分1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因素:交通特性,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地区属性交通特性:1出行目的(出行目的不同对交通方式的服务质量要求不同)2运行时间和出行距离(运行时间越短和出行距离越短,则出行次数越多)3费用(要减少运行时间必须付出更高的费用)4舒适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舒适的要求更高)5安全性(若交通工具安全性差,乘客不会利用它)6准时性(人们上班对准时性要求高)7换成次数和候车时间(其导致换乘,移动时间和等待时间的增加,从而延长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出行者属性人是:交通方式选择的主体,因此交通方式的选择理所当然因出行者属性的不同而异,出行者属性包括职业、年龄、性别、收入、驾照持有与否,汽车保有率等。

地区特性:地区特性指标主要包括居住人口密度、人口规模、交通设施水平、地形、气候、停车场和停车费用等。

出行时间特性:如进行交通管理规划时,应选择早晚高峰时间段。

2根据方式选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集计模型、非集计模型1)集计模型:首先预测总出行数,然后将其按交通小区之间、交通方式之间、径路之间利用某种经验规则计算的方式。

即是将数据按照交通小区统计之后建立预测模型2)非集计模型:非集计分析交通需求预测,表现出行者个人(家庭)是否出行、出行目的地、采用何种交通方式、选择哪条径路等的形式,从选择可能的备选方案集合中如何选取的问题,将得到的个人行动结果加载到交通小区、交通方式、径路上而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3交通方式划分的模型有哪些:1全城模型2出行端点模型3TI模型4径路模型4非集计模型交通方式划分:probit模型、logit模型第八章交通流分配1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或OD)交通量qij。

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a的交通量xa。

2交通阻抗:是指路段行驶时间与路段交通负荷,交叉口延误与交叉口负荷之间的关系,具体分配过程中,由路段行驶时间及交叉口延误共同组成出行交通阻抗。

是交通流分配中经常提到的概念,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交通流路径的选择和流量的分配。

3交通阻抗由两部分组成即1)路段路阻2)节点阻抗4路段:交通网络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路线称作“路段”5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OD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联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之间的径路。

一OD点对点之间可以有多条径路。

6最短径路:一堆OD点之间的径路中总阻抗最小的径路叫“最短路径”7道路网的平衡状态:如果所有的道路利用者都准确的知道各条道路所需的行驶时间并选择行驶时间最短的道路,最终两点之间被利用的各条道路的行驶时间会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