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习题-第3章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管理学大一第三章知识点

管理学大一第三章知识点

管理学大一第三章知识点引言: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管理行为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大一第三章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决策、领导与权威、组织结构等内容。

一、组织决策组织决策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决策过程。

在组织决策中,管理者需要面对各种决策类型,如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操作决策。

这些不同类型的决策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日常运营都至关重要。

战略决策涉及到组织的整体方向和发展路径,而战术决策和操作决策则更侧重于实施与日常细节。

组织决策过程中,管理者可以采用不同的决策模型,如理性决策模型、满足决策模型和政治决策模型等。

理性决策模型假设管理者具有完全的信息和理性思考能力,而满足决策模型则强调管理者满足最低要求即可。

政治决策模型则认为组织决策是一个政治过程,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权力关系。

二、领导与权威领导是指管理者用来影响他人并引导组织达成目标的过程。

在组织中,领导可以通过权威和魅力等方式发挥作用。

权威领导是指管理者基于其职位和权威地位来指导他人,而魅力领导则是凭借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来引导他人。

领导与权威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一方面,权威是领导的一种基础,领导者需要通过其职位和权威来指导他人。

另一方面,领导者可以通过良好的领导行为来建立权威,而丧失领导者特质则可能导致权威的流失。

三、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中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形式。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高效的运作和良好的协作。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者可以根据组织的特点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如功能型结构、矩阵型结构和虚拟型结构等。

功能型结构是一种将工作根据功能特点划分的组织结构,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职能。

矩阵型结构则更加注重项目和团队的跨部门合作,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虚拟型结构则利用网络和外部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结论:管理学大一第三章的知识点包括组织决策、领导与权威、组织结构等内容。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第三章思考题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第三章思考题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第三章思考题《管理学》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答: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

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

2)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3)相关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

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的启示: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管理工作1:整体性原理,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2:动态性原理:运动是系统的生命,企业系统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企业的产品结构、工艺过程,生产组织,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经营方针,管理方法等都具有很强的时限性3:开放性原理: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

4: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的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保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5: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答: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

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责任者要承担全部风险,而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时,都自觉不自觉地要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权衡,然后才决定是否值得去承担这种风险。

管理学-第三章战略

管理学-第三章战略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 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
从以上几个实 例中我们是否 可以归纳出战 略的定义和特
征?
战略的定义
安德鲁斯: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 安索夫:战略行动就是组织通过改变内部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方
式,使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明茨博格借鉴市场学中4P`S的提法,提出战略的五个不同方面
的侧重点和相互关系。 • 公司层战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 简要论述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
实例二:持久战
抗日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敌进攻、我防御时期,即战略退 却阶段;
第二阶段是敌防守、我反攻的时期,即战略 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是我反攻、敌退却的时期,即战略 反攻阶段。
实例三:“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 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 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的定义:计划、计谋、模式、定位和观念。
结合前人的观点,我们认为战略是对组织全局的、长 远的和重大问题所做出的运筹规划。
战略的特征
指导性:明确了组织的经营方针和行动指南 全局性:对组织的远景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长远性:着眼于未来,谋求长远发展,关注长
远利益
竞争性:谋求未来竞争中与对手的比较优势 适应性: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
主要研究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其目的是在某 一特定产品与市场领域取得获利能力,建立一定竞争优势 ,统筹安排协调内部的各种生产、财务、研发、营销等业 务活动,获得一定的协同效应。
侧重点:SWOT分析,贯彻落实公司战略,确定事业 部发展战略

《管理学》第三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三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三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1.请从不同层面解释全球化的内涵。

答: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

全球化是一事实,是指其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员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化是一过程,是指其既是技术发展又是人类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球化背后的两股最根本的推动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全球化的内涵:(1)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2)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包括: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3)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

全球化产业的市场往往由若干个全球化公司所主导。

(4)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而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2.全球化经营的一般环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答:全球化的一般环境包括:(1)政治与法律环境世界上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并且这些制度还在不断地变化。

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充分理解不同政治与法律制度的内涵与运作方式。

①国家政治体制。

指东道国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如国家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政府部门结构以及选举制度、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等。

②政治的稳定性。

指东道国政局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

如国家领导人的更换、政府的更迭可能导致国家政体的变化以及政治主张的改变。

③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这通常反映在政府对外资的政策上,主要是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和限制程度,对国外经营者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对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程度,以及对外国企业的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

管理学原理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3章 组织第1、2节 组织概述与组织结构设计一、选择题1.影响有效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 )。

A.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B.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C.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环境D.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报酬E.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工作条件2.下列因素中有助于管理幅度扩大的因素是哪些?( )。

A.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越高B.计划制定的详尽周到C.主管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强D.下属的工作地点在地理上比较分散E.工作环境稳定,变化不大3.组织设计的原则包括( )。

A.因人设职与因事设职相结合B.命令统一C.人人有事做D.尽量减轻主要管理者的压力,多设副职E.权责对等4.规模的扩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包括( )。

A.分权化B.集权化C.规范化D.专职管理人员的数量增加E.复杂性提高5.下列哪些指标能够用来对组织的分权程度作出判断?( )。

A.决策的频度B.决策的幅度C.决策重要性D.对决策的控制程度6.下列因素中对分权有促进作用的是( )。

A.组织的规模B.政策的统一性C.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D.活动的分散性E.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7.下列关于产品部门化的优势,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有利于促进企业内的竞争B.有利于节约成本,减少机构的重复设置C.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方向D.有利于维护最高行政指挥的权威,有利于维护组织的统一性E.有利于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8.扁平结构的组织具有的优点有( )。

A.信息传递速度快B.每位主管能够对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C.有利于下属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D.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小9.下列哪类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 )。

A.纺织厂B.医院C.电视剧制作中心D.学校10.矩阵式组织的主要缺点是( )。

A.分权不充分B.多头领导C.对项目经理要求高D.组织稳定性差11.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与其战略相匹配,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是( )。

A.战略不同,要求开展的业务活动也会不同,从而会影响部门设置B.不同的战略有不同的重点,会影响各部门与职务的相对重要性及相互关系C.AB都对D.AB都不对12.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什么因素来划分部门?( )。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决策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决策
3.业务决策 业务决策是工作任务的日常分配与检查、工作日
程(生产进度)的监督与管理。
第二节 决策的分类 按决策起点分类
从决策的起点看,可以将决策分为初始决策与追 踪决策。
上一页
返回
表3-1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比较 按照决策的重复程度分
返回
图3-1 不同管理层次面对不同数量的程序化决策
小测试:你的个人决策风格如何?
★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一般有2~3种决策风格,不过,其中必有一种占据主导。
请根据平时表现,选择回答以下问题:(答案无对错之分)
1. 在完成课堂作业或工作时,我寻找( )
A.实用的结果 B.最好的方案 C.创造性的方法或理念 D.良好的工作条件
2. 在完成课堂作业或工作时,我寻找( )
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目的经济 利益
经济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
2.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 性和非理性之间,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人对风险的厌恶:风险最小化!
人脑局限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
【案例】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 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 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美 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 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 200%,为表感谢,我送你劳施莱斯!”

管理学1-3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1-3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是对组织中有限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的创造性决策活动。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⑴从管理的目的看,管理是有效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⑵从实现目标的手段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⑶从管理的本质看是协调;⑷从管理的对象看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由于管理活动的环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权变性,有效的管理还要利用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习惯准则来解决问题,所以管理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从工作要求看,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是管理知识、管理艺术和管理经验的函数,表现出极富规律性,这可以看着是管理的科学性。

长期实践证明,单纯掌握了管理科学知识或仅具备管理艺术都无法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3、研究管理的核心是什么?虽然说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但研究管理的核心就是研究管理本质或者说属性,要搞清楚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也就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它不会因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是管理自然属性最明显的特征。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要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维护所有者和利益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从而表现出管理的社会属性。

4、试说明不同管理者角色的差异性。

作为管理者,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一、复习要点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特征。

3、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5、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6、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7、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8、效益的概念。

9、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0、伦理的特性。

11、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

二、习题之填充题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普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要素。

4. 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以及伦理原理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管理系统属于人造系统。

8. 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和实践经验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三、习题之选择题1.系统有哪些特征(BCD )。

A.客观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稳定性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A )。

A.集合性B.层次性C.相关性3.责任原理要求(BCE )。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4.(C )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5.(A )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ABCD )。

第3章 决策 练习及答案——《管理学》配套练习

第3章 决策 练习及答案——《管理学》配套练习

第三章决策练习及答案第一部分决策与决策过程一、判断题1.备选方案要尽可能多,并具备可行性和创造性。

()2.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依据,而计划为决策落实提供实施保证。

()3.决策的标准和方法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不确定性决策可以估计备选方案及其发生可能性。

()5.相比基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需要更强非程序化决策能力。

()6.识别问题通常是决策的第一步。

()二、单选题1.以下对决策的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出主意B拿主意C既出主意又拿主意D评价各种主意2.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是()A了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B有良好的的组织结构C组织制度的健全程度D以上三方面都是3.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寻找实现目标途径的是()A发现问题B设计方案C选择方案D实施方案4.通常用于指导组织业务决策的目标是()A长期目标B中期目标C短期目标D中短期目标5.受决策者个性化因素影响最大的决策类型是()A确定性决策B多目标决策C不确定性决策D程序性决策6.一般情况下,决策选择的目标是一种()目标。

A限定B最佳C满意D最低7.下列属于企业的短期决策的是()A投资方向的选择B人力资源的开发C组织结构的确定D企业日常营销8.喜欢风险的人往往会选取风险程度()而收益()的行动方案A较高;较高B较高;较低C较低;较低D较低;较高9.()是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内部产生局部影响。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管理决策D业务决策三、多选题1.以下哪些问题应该作为例外问题来处理()A日常问题B重要影响的问题C未遇到过的问题D性质与结构不确定的问题2.群体决策具有个体决策没有的优势,包括()A备选方案多B决策效率高C决策针对性强D方案可行性强3.关于不确定性情景下决策准则理解正确的有()A乐观准则:估计方案的最坏结果,并在最坏结果中选择最好的方案B等概率准则:各方案的各种可能性等同,选择期望值最大的方案C悲观准则:估计方案的最好结果,并在最好结果中选择最好的方案D最小后悔准则:选择与最好结果偏差不大的行动方案4.下列问题比较适合采用群体决策的有()A确定长期投资于哪一种股票B决定一个重要副手的工作安排C选择某种新产品的上市时机D签署一项产品销售合同第一部分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对;6.对;二、单选题1.C;2.A;3.B;4.C;5.C;6.C;7.D;8.A;9.D三、多选题1.BCD;2.ACD;3.BD;4.ACD第二部分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一、判断题1.具体环境是那些对组织影响最频繁、最直接的因素。

杨文士 管理学原理 第三版 第三章 管理习题总结

杨文士 管理学原理 第三版 第三章 管理习题总结

第三章计划职能概述1. 计划职能的含义是什么?人们的集体活动要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完成这些目标必须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案。

这种旨在明确所追求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行动方案的活动,就是管理的计划职能(planning)。

2. 计划活动的作用有哪些?①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②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

③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④为控制奠定基础。

3. 计划活动要回答哪四大问题?①我是谁?②我的处事原则是什么?③我要到哪里去?④我如何到那里去?4. 计划的四大问题分别对应着哪些管理的概念?①“我是谁?”对应着一个机构的基本定位,在管理中称为组织的使命或宗旨。

②“我的处事原则是什么?”对应的是组织的价值观或者核心价值观。

③“我要到哪里去?”对应的是组织的愿景和目标。

④“我如何到那里去?”涉及实现愿景、目标的战略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5. 计划活动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①目的性。

每一个计划方案及其派生计划都旨在实现组织的目的(purpose)。

任何一种类型的机构都是要通过人们的协作劳动来实现特定的目的,这种特定的目的便是组织的使命或宗旨。

②首位性。

在各项管理职能中,计划活动处于首先的地位。

管理的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都是为了促使和保证目标的实现,而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正是通过计划活动而确立的,因而计划职能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必须首先实施的职能。

③普遍性。

组织中的管理者,无论职位高低,或多或少地都要进行计划活动,计划活动是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共同职能,尽管由于所处的位置和所拥有的职权不同,各级管理人员所从事的计划活动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范围。

④效益型。

计划活动要讲求效益。

计划的效益是以实现计划目标所带来的利益,扣除执行计划所支出的费用以及各种非预期的代价之后的总额来衡量的。

6. 计划活动的输出或计划形式有哪些?①使命或宗旨(mission or purpose);②愿景(vision);③目标(objective or goal);④战略(strategy);⑤政策(policy);⑥程序(procedure);⑦规则(rule);⑧规划(program);⑨预算(budget)。

管理学第三章计划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管理学第三章计划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构成与作用一、计划的概念与特点计划是组织策划与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方案的一种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点(一)目的性:有明确目的和目标(二)主导性: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三)普遍性:一切有组织的活动都必须有计划(四)效果性:计划质量、成本令人满意(见下图)(五)可行性一项可行计划至少应满足:1、不与国家法律抵触,不严重损害公共利益;2、有实施计划的资源保证;3、获得执行计划的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4、有备用方案和应变措施。

二、计划的构成与分类三、计划的作用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与协调的依据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计划也是激励士气的手段计划同样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第二节计划的程序一、环境分析(一)组织与环境管理是一切组织活动必备的功能,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因素决定的.任何一个组织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受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环境是对组织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二)组织环境及环境因素的层次性分解1、环境的分类(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条件、时间、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等。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与组织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关系的总和。

主要是: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由决定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构成的影响组织活动的条件和因素总和。

通常学术界把下列内容视为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①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个人从其所在群体中继承的社会遗产;③思想、感情、宗教和信仰的活动方式;④积累起来的知识学习;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⑥教育水平和方式;⑦伦理道德与价值标准;⑧行为方式;⑨历史的积淀。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由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的总和构成。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一、复习要点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特征。

3、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5、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6、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7、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8、效益的概念。

9、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0、伦理的特性。

11、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

二、习题之填充题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普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要素。

4. 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以及伦理原理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管理系统属于人造系统。

8. 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和实践经验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三、习题之选择题1.系统有哪些特征(BCD )。

A.客观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稳定性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A )。

A.集合性B.层次性C.相关性3.责任原理要求(BCE )。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4.(C )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5.(A )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ABCD )。

管理学-习题-第3章

管理学-习题-第3章

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高万晨20191016577(一)判断题1.决策的目的就是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2.决策首先必须识别机会或是发现问题。

()3.从实际情况看,决策者只要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办事,最终选择的一般都是最优方案。

()4.西蒙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就是依据最优的评价标准,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5.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6.群体决策更容易导致妥协。

()7.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一实施一再决策一再实施”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8.组织目标是组织进行决策的基本依据,所以组织目标一旦确立就不能变动。

( )(二)填空题1.决策要素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2.决策的核心要素是。

3.决策者可以通过行动方案的,,,以及在组织中产生的结果来评价和选择方案。

4.根据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决策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

5.确定组织目标和拟订行动计划的过程,其实质就是。

6.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7.一般而言,程序化决策涉及的问题属于,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问题属于。

8.不确定性情境下,决策方案的选择有四个基本准则,即,,。

(三)选择题1.对于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来说,第一步是。

A.明确目标B.筛选方案C.诊断问题(识别机会)D.集思广益2.企业面临的境况日益繁多,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难以靠个人的智慧与经验来确定,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依靠。

A.多目标协调B.下级意见C.动态规划D.集体智慧3.下列关于决策任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组织外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增强核心竞争优势B.从组织内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还包括调整和优化组织管理体系C.从外部环境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让组织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D.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让组织保持创业精神也是决策的题中应有之义4.每位决策者都要制定目标,但处于不同组织层次上的管理人员所关注的目标是不同的,其中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应制定。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第三章答案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第三章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第3章一、思考题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的能力?答: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满足程度能力的原因在于:(1)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科学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和工资制度,因此,只要采用恰当的工资制度、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就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2)梅奥则根据霍桑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在这些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保证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要。

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程度。

(3)所以,新型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工人需要的特点,不仅要解决工人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才能适时、合理、充分地激励工人,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论中,协作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规模的大小或级别的高低,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1)协作的意愿.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下的劳动和服务是组织存续所必不可少的。

协作的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交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性化。

其结果是个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没有这种意愿,就不可能有对组织有用的持续的个人努力,也就不可能存在不同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的组织活动。

(2)共同的目标。

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协作意愿若没有共同的目标,则是发展不起来的。

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需要他们提供何种努力,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从协作劳动的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从而就不会有协作活动。

(3)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的协作意愿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相互联系,形成动态的过程。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单选题] *A.技术技能(正确答案)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信息技能2.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条原则。

[单选题] *A.十B.十二C.十三D.十四(正确答案)3.决策树适合下列哪种类型的决策()。

[单选题] *A.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正确答案)D.A、B 和 C4.计划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1)预算数字化(2)评估备选方案(3)拟订辅助计划(4)确定前提条件(5)确定目标等,下列哪个是正确的计划顺序()。

[单选题] *A.(5)(3)(1)(4)(2)B.(5)(4)(2)(3)(1)(正确答案)C.(4)(3)(2)(1)(5)D.(2)(3)(5)(1)(4)5.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越少,其管理幅度就会()。

[单选题] *A.越大(正确答案)B.越小C.不变D.不一定6.对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单选题] *A.艺术B.科学C.艺术和科学(正确答案)D.上述均不是7.法约尔认为企业六职能中最重要的职能是()。

[单选题] *A.管理(正确答案)B.商业C.会计D.财务8.在决策的“政策指导矩阵”方法中,对于区域 1 和区域 4 的活动方向应选择: ()。

[单选题] *A.优先发展(正确答案)B.不断强化C.缓慢退出D.尽快放弃9.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

[单选题] *A.估量机会B.确定目标(正确答案)C.确定前提D.作好预算10.要想避免多头领导和多头指挥,就必须做好管理中的哪项工作?()。

[单选题] *A.计划B.组织(正确答案)C.领导D.控制1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单选题] *A.艺术性与科学性B.基础性与边缘性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正确答案)D.普遍性与重要性12.霍桑试验是()。

管理学笔记第三至四章(1)-图文

管理学笔记第三至四章(1)-图文

管理学笔记第三至四章(1)-图文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全球化内涵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事实: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员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过程:既是技术发展又是人类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球化背后的两股最根本的推动力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定义和理解全球化如世界、国家或地区、产业、公司,甚至是公司内的某一部门或某一业务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具体表现: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跨国并购进程加快产业层面全球化内涵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全球化产业的市场往往由若干个全球化公司所主导衡量产业全球化的关键指标通常包括:该产业跨国贸易额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该产业跨国投资额在该产业实现的投资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等企业层面全球化内涵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布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全球化与管理者作为一名全球化管理者,既需要理解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又需要理解与掌握一些全球化管理所必须的关键能力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关键能力: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全球化的一般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的稳定性、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基础设施文化环境: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的国家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不同,政治因素一般带有强制性,而文化因素则带有习惯性;文化环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宗教、语言、教育体制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高万晨20191016577(一)判断题1.决策的目的就是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2.决策首先必须识别机会或是发现问题。

()3.从实际情况看,决策者只要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办事,最终选择的一般都是最优方案。

()4.西蒙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就是依据最优的评价标准,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5.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6.群体决策更容易导致妥协。

()7.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一实施一再决策一再实施”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8.组织目标是组织进行决策的基本依据,所以组织目标一旦确立就不能变动。

( )(二)填空题1.决策要素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2.决策的核心要素是。

3.决策者可以通过行动方案的,,,以及在组织中产生的结果来评价和选择方案。

4.根据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决策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

5.确定组织目标和拟订行动计划的过程,其实质就是。

6.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7.一般而言,程序化决策涉及的问题属于,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问题属于。

8.不确定性情境下,决策方案的选择有四个基本准则,即,,。

(三)选择题1.对于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来说,第一步是。

A.明确目标B.筛选方案C.诊断问题(识别机会)D.集思广益2.企业面临的境况日益繁多,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难以靠个人的智慧与经验来确定,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依靠。

A.多目标协调B.下级意见C.动态规划D.集体智慧3.下列关于决策任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组织外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增强核心竞争优势B.从组织内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还包括调整和优化组织管理体系C.从外部环境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让组织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D.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让组织保持创业精神也是决策的题中应有之义4.每位决策者都要制定目标,但处于不同组织层次上的管理人员所关注的目标是不同的,其中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应制定。

A.具体作业目标B.战略目标C.战术目标D.宗旨和使命5.下列不属于例外问题的是。

A.组织结构变化B.重大投资C.重大人事任免D.现金短缺6.现有两个所需代价相同的投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方案的经营风险性要比第一方案大B.由于这两个方案都有40%的可能失败,所以均不可能获利C·这两个方案的获利期望值都是40万元,所以这两个方案没有什么差别D.第二方案成功时可获利500万元,由此可见.,第二方案要比第一方案好7.企业经营方案决策最终所选出的方案一般为。

A.成本最低的方案B.实现利润最大的方案C.较为满意的方案D.各个目标均是最佳的方案8.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柯卡普曾经说过:“等到委员会讨论以后再射击,野鸡已经飞走了。

”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委员会决策往往目标不明确B.委员会决策的正确性往往较差C.群体决策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市场的动向D.群体决策往往不讲究时效性,只考虑做出合理的决策(四)名词解释1.决策2.确定型决策3.风险型决策4.不确定型决策5.乐观准则6.最小后悔准则7.等概率准则8.非程序化决策(五)论述题1.论述决策的制定过程。

2.分析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3.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六)案例分析案例一7年前,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也正是经历如此漫长的考察、竞逐,从最初24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通用电气公司(GE)历史上第9任CEO。

现在,轮到他选择交棒人了。

2017年6月12日,GE正式对外宣布,GE医疗现任CEO约翰·弗兰纳里(John Flannery)将成为下一任CEO。

GE考察和选择CEO的过程,历来被业界当作教科书一般的案例所称道。

通常大公司CEO 的选拔流程为1~2年,GE则花费长达6年时间。

GE的CEO 平均任期为12.5年,高于标普500企业CEO平均8.8年的任期。

以下来自GE主管人力资源的高级副总裁苏珊·皮特斯(Susan Peters),她亲口揭秘了此次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以及方法论。

1.确定CEO候选人首先,我们将有潜力的候选人调动到有助于其发展的领导职位上,让他们历练更多,同时也面对越来越多复杂的问题。

早在2012年,我们撰写了CEO的职位说明书,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进行完善。

我们基于对公司环境、策略和文化的了解,以及对百余位外部领导者和有关文献的研究,撰写了我们自己的“公司领导能力清单”,列出了通用电气公司下一任伟大CEO的必备能力。

董事会依据我们的指标考察内部候选人,并对内外部候选人进行一一评估。

我们掌握了历年数据,其中包括各候选人在全球的业务领导、企业绩效统计、执行力审查、领导能力和同事反馈等方面的历史记录。

经过深思熟虑,通用电气公司董事会决定由内部候选人继任才是最佳路径。

我们让内部候选人继续担任更为复杂重大的职位,以检验他们能否胜任公司最重要的领导职责,包括CEO。

2013年,我们慎重考虑了交接时机,交接日期宜预定在2017年夏季。

这充分考虑了公司战略规划、投资组合转型以及两任CEO 如何实现平稳交接。

2.面试候选人我们的最后一步是什么?面试。

通用电气公司董事会直接向候选人提问,他对于CEO一职的看法,以及他对于通用电气公司的愿景思考。

董事会向候选人提出了几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并深入聆听了他们的想法。

这些问题包括:你认为你目前的领导团队最欣赏你的哪种领导方式?在当前环境下, 你会如何使通用电气公司胜出? 你会在资本配置和资产组合管理等方面推动哪些战略性改革?你计划改革哪些方面?你收到过的最糟糕的个人反馈是哪些?哪些专业或个人经历帮助你形成了全球化视野?约翰·弗兰纳里(John Flannery)成为我们公司的下一任CEO。

在为通用电气公司工作的30年来,约翰已经展现出了他是一个具有大局观、爱好钻研、适应性强又有韧性的人。

他的一个特质就是他能融入自已领导的团队。

所以,通用电气公司董事会选择了这样一位具备国际经验的终身学习者作为运营者,他将拥有领导、授权和激励能力。

资料来源:改编自经理人网:《耗时6年才选定新CEO,GE解密决策全过程),2017年6 月21日。

根据材料,请谈谈GE做出选择约翰.弗兰纳里作为其下一任CEO的决策过程,以及从这个过程中你得到的启示。

案例ニ某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过预测市场需求为高、中、低三种自然状态,概率很难预知。

目前共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为技术政造、B方案为购置新设备、C方策为重点购置其余自已制造。

新产品生产五年,所获收益如表3-1所示:表3-1 收益预测表结合材料,怎样分别用悲观法、乐观法、后悔值法选择最优方案?四、习题答案及提示(一)判断题1.x2.√3.x4.√5. x6.√7.√8. x(二)填空题1.有形要素,无形要素2.决策主体3.可行性,有效性,满意程度4.确定型决测,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5.决策6.个体决策,群体决策7.例行问题,例外问题8.乐观准则,悲观准则,等概率准则,最小后悔准则(三)选择题I.C 2.D 3.A 4.C 5.D 6.A 7.B 8.D(四)名词解释1.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确定型决策指决策者掌握准确、可靠、可衡量的信息,能够确切地知道决策的目标以及每一备选方案的结果,常常可以很容易地迅速对各个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

3.风险型决策指决策者虽不能准确地预测出每一备选方案的结果,但却因拥有较充分的信息而能预知各备选方案及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4.不确定型决策指因面对不可预测的外部条件或缺少所需信息而对备选方案或其可能结果难以确切估计。

5.乐观准则,即决策者认为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措施,无论别人采取何种策略,事情总是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6.最小后悔准则,即决策者总是选择与最好结果偏离不大的行动方案。

7.等概率准则即决策者认为各个可行方案的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相同,进而选择期望值最大的行动方案的准则。

8.非程序化决策旨在处理那些不常发生的或例外的非结构化问题。

(五)论述题1.依据解决问题的循环周期,一般的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步骤:(1)识别问题。

识别问题的目的是鉴别出那些与预期结果产生偏离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确定决策的对象(即针对什么进行决策)。

(2)诊断原因。

仅仅识别出问题并不是目的,关键还要根据各种现象诊断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考虑采取什么措施,选择哪种行动方案。

(3)确定目标。

决策者在找到问题及其原因之后,应该分析问题的各个构成要素,明确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并确定重点,以找到本次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即确定目标。

(4)制定备选方案。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根据所识别的问题,在决策者面临众多约束条件下,找出多个可行的行动方案,对每个行动方案的潜在结果进行预测。

(5)评价、选择方案。

决策者预测和估计各种行动方案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分析各个行动方案可能发生的潜在后果。

在此基础上,对上一阶段所形成的各个行动方案进行比较。

(6)实施和监督。

只有有效地实施决策,才有可能实现决策目标。

2.随着环境的变化,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多地采用群体决策。

在多数组织中,许多决策都是通过委员会、团队、任务小组或其他群体的形式完成的,结果,许多决策者在委员会和其他群体会议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问和精力,因此,分析群体决策的利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群体决策的优点:(1)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

(2)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3)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受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

(4)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群体决策的缺点:(1)速度、效率可能低下。

(2)有可能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3.(1)环境。

环境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土壤,环境变化往往是导致企业进行变革决策的最直接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外部坏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组织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

(2)组织的历史。

决策通常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组织的未来蓝图,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先前的活动进行调整。

因此,组织过去活动的特点、过去决策的依据以及过去决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组织今天的选择。

(3)决策者的特点。

决策者的个人特点对组织未来行动方案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决策者的职业背景会影响其对不同活动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决策者的风险意识会影响其对具有不同风险程度的行动方案的接受;决策者在过去职业生涯中的成功或失败则可能影响他们对不同行动方案的赞同或厌恶。

(4)组织文化。

决策通常会带来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