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你二战真实的日本陆军

合集下载

二战日本步兵联队资料

二战日本步兵联队资料

二战日本步兵联队资料二战,是人类良知与暴戾的较量。

不同于欧美国家“文明”的战争,远东两个东方民族的搏杀,充满了血腥、痛苦和悲壮。

抗日战争,可以说是被侵略者与侵略者之间的生死角逐,也可以说是“中华魂”与“大和魂”的激烈碰撞,历时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抗争,让世界听到了在东方,在中华大地上龙的怒吼历史走过了60多年,回眼望去,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因为那时候我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面对日本当年亡我中华的野心,对比日本为战争做的精心准备,当时的中国竟还有许多人心存这样那样的幻想!实在是愧对我们的祖先,愧对孙子的“知己知彼”的千古训示……历史没有假如,作为后人我们应该警示。

下面把搜集到的二战日本步兵联队的资料贴出,希望能抛砖引玉,跟更多的前线战友交流。

近卫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近卫歩兵第一联队明治7年东京近卫第一师団渡辺多粮大佐近卫歩兵第二联队明治7年东京近卫第一师団芳贺豊次郎大佐近卫歩兵第三联队明治18年东京近卫第二师団藤冈正义大佐近卫歩兵第四联队明治20年甲府近卫第二师団上妻庆加大佐近卫歩兵第五联队昭和14年佐仓近卫第二师団沢村骏甫少将近卫歩兵第六联队昭和18年东京近卫第一师団西胜男大佐近卫歩兵第七联队昭和18年东京近卫第一师団皆美贞作大佐近卫歩兵第八联队昭和19年东京近卫第三师団永沢正美大佐近卫歩兵第九联队昭和19年甲府近卫第三师団生田正次大佐近卫歩兵第十联队昭和19年佐仓近卫第三师団一本义郎大佐北海道编成的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歩兵第25联队明治33年札幌第88师団山崎铙大佐歩兵第26联队明治33年旭川第7师団山口定大佐歩兵第27联队明治33年旭川第7师団长嶋秀雄大佐歩兵第28联队明治33年旭川第7师団新井花之助大佐歩兵第87联队昭和13年旭川第71师団中村敏夫大佐歩兵第88联队昭和9年旭川第71师団松浦滝一大佐歩兵第89联队昭和14年旭川第24师団金山均大佐歩兵第98联队昭和19年旭川第77师団太田源助大佐歩兵第99联队昭和19年旭川第77师団山口武臣大佐歩兵第100联队昭和19年旭川第77师団上原清二中佐歩兵第125联队昭和15年旭川第88师団小林与喜三大佐歩兵第140联队昭和13年旭川第71师団竹内主计中佐歩兵第306联队昭和20年旭川第88师団高沢健児大佐歩兵第425联队昭和20年旭川第147师団原子正雄大佐歩兵第426联队昭和20年旭川第147师団田村祯一大佐歩兵第427联队昭和20年旭川第147师団山住伊织中佐歩兵第428联队昭和20年旭川第147师団加藤武雄大佐日本东北地方编成的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歩兵第4联队明治8年仙台第2师団一刈勇策大佐歩兵第5联队明治11年青森第8师団高阶于菟雄大佐歩兵第17联队明治19年秋田第8师団藤重正従少将歩兵第29联队明治31年会津若松第2师団三宅健三郎大佐歩兵第31联队明治31年弘前第8师団小林岛司少将歩兵第32联队明治31年山形第24师団北郷格郎大佐歩兵第52联队明治38年弘前第57师団河原林克己大佐歩兵第65联队明治41年会津若松第13师団服部卓四郎大佐歩兵第84联队昭和13年仙台第22师団深野时之助大佐歩兵第85联队昭和13年会津若松第22师団河野省介大佐歩兵第86联队昭和13年山形第22师団中川纪士郎大佐歩兵第90联队昭和17年弘前第107师団松村重夫大佐歩兵第91联队昭和18年秋田第47师団远藤重助大佐歩兵第104联队昭和12年仙台第13师団野口义男大佐歩兵第105联队昭和12年弘前第47师団武信纯一大佐歩兵第117联队昭和12年秋田第57师団田中金大佐歩兵第129联队昭和16年会津若松第42师団土持城大佐歩兵第130联队昭和15年仙台第42师団小川伊佐雄大佐歩兵第131联队昭和16年弘前第47师団重広三马大佐歩兵第132联队昭和12年秋田第57师団小林俊一大佐歩兵第134联队昭和19年仙台第72师団铃木精一大佐歩兵第152联队昭和19年山形第72师団山崎文一郎大佐歩兵第155联队昭和19年会津若松第72师団西冈贵一大佐歩兵第158联队昭和16年山形第42师団浦野清治郎大佐歩兵第177联队昭和19年弘前第107师団光本胜男大佐歩兵第178联队昭和19年秋田第107师団堀尾茂光大佐歩兵第222联队昭和14年弘前第36师団葛目直幸大佐歩兵第223联队昭和14年青森第36师団吉野直靖大佐歩兵第224联队昭和14年秋田第36师団松山宗右卫门大佐歩兵第240联队昭和19年弘前第108师団中村赳大佐歩兵第242联队昭和19年秋田第108师団渡辺进大佐歩兵第271联队昭和20年仙台第124师団安土武比古大佐歩兵第272联队昭和20年会津若松第124师団石川栄治大佐歩兵第273联队昭和20年仙台第124师団不明歩兵第307联队昭和20年弘前第222师団宫沢重蔵中佐歩兵第308联队昭和20年秋田第222师団上沼利清中佐歩兵第309联队昭和20年山形第222师団堀三郎中佐歩兵第310联队昭和20年弘前第308师団八木勇大佐歩兵第311联队昭和20年弘前第308师団引地武雄中佐歩兵第312联队昭和20年秋田第308师団锦中义夫中佐歩兵第405联队昭和20年仙台第142师団汤田国男中佐歩兵第406联队昭和20年山形第142师団太田军蔵大佐歩兵第407联队昭和20年会津若松第142师団坂元宗次郎大佐歩兵第408联队昭和20年仙台第142师団铃木忠大佐歩兵第457联队昭和20年弘前第157师団伊藤晃中佐歩兵第458联队昭和20年秋田第157师団立川鸿一中佐歩兵第459联队昭和20年秋田第157师団津川直志中佐歩兵第460联队昭和20年弘前第157师団本多菊治中佐歩兵第504联队昭和20年仙台第202师団菅野善吉中佐歩兵第505联队昭和20年会津若松第202师団中山左武郎中佐歩兵第506联队昭和20年山形第202师団工藤铁太郎中佐关东地方编成的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歩兵第1联队明治7年东京第1师団扬田虎己大佐歩兵第2联队明治7年水戸第14师団中川州男大佐歩兵第3联队明治7年东京第28师団怡土军大佐歩兵第15联队明治18年高崎第14师団福井义介大佐歩兵第36联队明治31年东京第28师団田村権一大佐歩兵第57联队明治38年佐仓第1师団宫内良夫少将歩兵第59联队明治38年宇都宫第14师団江口八郎大佐歩兵第66联队明治41年宇都宫第51师団远藤房俊大佐歩兵第101联队昭和12年东京第61师団野村懋大佐歩兵第102联队昭和12年水戸第51师団堀庆二郎大佐歩兵第115联队昭和12年高崎第51师団松井隆美大佐歩兵第126联队昭和19年水戸第68旅団金田长雄大佐歩兵第157联队昭和12年佐仓第61师団赤松贞雄大佐歩兵第171联队昭和19年宇都宫第81师団今村重孝大佐歩兵第172联队昭和19年水戸第81师団桑利彦中佐歩兵第173联队昭和19年高崎第81师団江口小一郎大佐歩兵第211联队昭和14年东京第32师団三吉梯一中佐歩兵第212联队昭和14年佐仓第32师団土师正义中佐歩兵第213联队昭和14年水戸第33师団河原右内大佐歩兵第214联队昭和14年宇都宫第33师団林正直大佐歩兵第215联队昭和14年高崎第33师団柄田节大佐歩兵第219联队昭和14年东京第35师団清水季贞大佐歩兵第221联队昭和14年佐仓第35师団铃木友吉大佐歩兵第237联队昭和14年水戸第41师団奈良正彦少将歩兵第238联队昭和14年高崎第41师団山口达春大佐歩兵第239联队昭和14年宇都宫第41师団高桥澄次大佐歩兵第253联队昭和19年东京第119师団三浦俊雄大佐歩兵第254联队昭和19年东京第119师団长沢太郎大佐歩兵第255联队昭和19年市川第119师団清水义虎大佐歩兵第265联队昭和20年东京第122师団出村耐造大佐歩兵第267联队昭和20年佐仓第122师団杉村南平大佐歩兵第280联队昭和20年宇都宫第127师団伊従秀夫大佐歩兵第281联队昭和20年佐仓第127师団高畑洋平大佐歩兵第282联队昭和20年高崎第127师団友枝敬一大佐歩兵第319联队昭和20年东京第230师団古东要大佐歩兵第321联队昭和20年佐仓第230师団后藤四郎中佐歩兵第322联队昭和20年沟の口第234师団光森勇雄中佐歩兵第323联队昭和20年柏第234师団加藤猛中佐歩兵第325联队昭和20年柏第321师団田中正雄大佐歩兵第327联队昭和20年佐仓第321师団子安和夫大佐歩兵第328联队昭和20年宇都宫第351师団胜屋福茂大佐歩兵第329联队昭和20年水戸第351师団村冈安大佐歩兵第330联队昭和20年高崎第351师団大野谨之助中佐歩兵第331联队昭和20年沟の口第354师団铃木文夫大佐歩兵第333联队昭和20年佐仓第354师団萩野健雄中佐歩兵第401联队昭和20年东京第140师団平沢喜一大佐歩兵第403联队昭和20年佐仓第140师団菅原甚吉中佐歩兵第404联队昭和20年沟の口第140师団立花启一大佐歩兵第433联队昭和20年宇都宫第151师団米山靖正大佐歩兵第434联队昭和20年水戸第151师団远藤典邦大佐歩兵第435联队昭和20年高崎第151师団山本茂雄中佐歩兵第436联队昭和20年宇都宫第151师団宇野修一中佐歩兵第501联队昭和20年东京第201师団染谷満蔵大佐歩兵第503联队昭和20年佐仓第201师団岩瀬武司中佐歩兵第519联队昭和20年宇都宫第214师団石井星一郎中佐歩兵第520联队昭和20年水戸第214师団河西敬次郎中佐歩兵第521联队昭和20年高崎第214师団鸟海宗雄中佐中国驻屯歩兵第1联队昭和11年佐仓第27师団矢后孙二大佐中国驻屯歩兵第2联队昭和11年东京第27师団井上进大佐机动歩兵第3联队昭和11年市川戦车第3师団吉松喜三大佐日本四国地方编成的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歩兵第12联队明治8年丸亀第11师団原田喜代蔵大佐歩兵第22联队明治19年松山第24师団吉田胜大佐歩兵第43联队明治31年徳岛第11师団多田金治大佐歩兵第44联队明治31年高知第11师団坂本俊马大佐歩兵第62联队昭和13年善通寺第21师団田副正信大佐歩兵第112联队昭和15年丸亀第55师団古谷朔郎大佐歩兵第143联队昭和15年徳岛第55师団木村雄一郎大佐歩兵第144联队昭和15年高知第55师団吉田章雄大佐歩兵第234联队昭和14年丸亀第40师団西川俊二大佐歩兵第235联队昭和14年徳岛第40师団堀内胜身大佐歩兵第236联队昭和14年高知第40师団小柴俊男大佐歩兵第243联队昭和19年徳岛第111师団佐藤健吉大佐歩兵第244联队昭和19年高知第111师団中山修大佐歩兵第245联队昭和19年丸亀第111师団坂口才平大佐歩兵第259联队昭和19年丸亀第120师団本繁久大佐歩兵第260联队昭和19年徳岛第120师団桥本孝一大佐歩兵第261联队昭和19年高知第120师団大西角一大佐歩兵第262联队昭和20年丸亀第121师団中西熊太大佐歩兵第263联队昭和20年徳岛第121师団井野八郎大佐歩兵第264联队昭和20年高知第121师団森永清大佐歩兵第352联队昭和20年丸亀第344师団中岛美光大佐歩兵第353联队昭和20年高知第344师団前田敏夫大佐歩兵第354联队昭和20年高知第344师団道森清中佐歩兵第449联队昭和20年丸亀第155师団青山熊吉大佐歩兵第450联队昭和20年徳岛第155师団下村肇大佐歩兵第451联队昭和20年高知第155师団森田豊秋大佐歩兵第452联队昭和20年丸亀第155师団山本孝男中佐九州岛岛地方编成的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歩兵第13联队明治8年熊本第6师団牟田豊治大佐歩兵第14联队明治8年小仓第25师団鎌浦留次大佐歩兵第23联队明治19年都城第6师団福田环中佐歩兵第24联队明治19年福冈第12师団菊地三郎大佐歩兵第45联队明治31年鹿児岛第6师団福永康夫大佐歩兵第46联队明治31年大村第12师団山根五郎大佐歩兵第47联队明治31年大分第48师団徳弘保卫大佐歩兵第48联队明治31年久留米第12师団田中亮吉大佐歩兵第55联队明治38年大村第18师団山崎四郎大佐歩兵第56联队明治38年久留米第18师団佐藤又三郎大佐歩兵第64联队明治38年熊本第23师団中岛正清大佐歩兵第71联队明治38年鹿児岛第23师団二木栄蔵大佐歩兵第72联队明治41年鹿児岛第23师団中岛嘉树大佐歩兵第113联队昭和13年福冈第56师団大须贺実大佐歩兵第114联队昭和12年福冈第18师団大冢宏大佐歩兵第123联队昭和13年熊本第46师団新关栄作大佐歩兵第124联队昭和12年福冈第31师団蛭沼七蔵大佐歩兵第145联队昭和13年鹿児岛小笠原兵団池田増雄大佐歩兵第146联队昭和15年大村第56师団今冈宗四郎大佐歩兵第147联队昭和15年都城第46师団西连寺元大佐歩兵第148联队昭和15年久留米第56师団相原无畏之辅大佐歩兵第187联队昭和19年福冈第86师団山方知光大佐歩兵第188联队昭和19年大村第86师団可西清二大佐歩兵第189联队昭和19年久留米第86师団石井元良大佐歩兵第225联队昭和14年熊本第37师団镇目武治大佐歩兵第226联队昭和14年都城第37师団冈村文人大佐歩兵第227联队昭和14年鹿児岛第37师団河合自一大佐歩兵第246联队昭和19年福冈第112师団山本棱威大佐歩兵第247联队昭和19年大村第112师団西崎逸雄大佐歩兵第248联队昭和19年久留米第112师団広瀬利善大佐歩兵第277联队昭和20年都城第126师団山本义雄大佐歩兵第278联队昭和20年熊本第126师団山中肇大佐歩兵第279联队昭和20年鹿児岛第126师団菊池永雄大佐歩兵第292联队昭和20年福冈第96师団菅道教大佐歩兵第293联队昭和20年大村第96师団越智鹤吉大佐歩兵第294联队昭和20年大村第96师団菊地安一大佐歩兵第358联队昭和20年久留米第312师団上村节蔵中佐歩兵第359联队昭和20年福冈第312师団野村登大佐歩兵第360联队昭和20年大村第312师団大冢正博中佐歩兵第421联队昭和20年熊本第146师団渡部美邦大佐歩兵第422联队昭和20年都城第146师団福崎国道中佐歩兵第423联队昭和20年鹿児岛第146师団外园进大佐歩兵第424联队昭和20年熊本第146师団鰰利徳中佐歩兵第453联队昭和20年福冈第156师団音成五一大佐歩兵第454联队昭和20年大村第156师団秋富胜次郎大佐歩兵第455联队昭和20年久留米第156师団大江一二三大佐歩兵第456联队昭和20年久留米第156师団古贺恒大佐歩兵第510联队昭和20年熊本第206师団森园武夫中佐歩兵第511联队昭和20年都城第206师団山内俊太郎中佐歩兵第512联队昭和20年鹿児岛第206师団楠畑义则中佐歩兵第516联队昭和20年久留米第212师団金田高秋中佐歩兵第517联队昭和20年福冈第212师団东升中佐歩兵第518联队昭和20年大村第212师団松仓民雄中佐机动歩兵第1联队昭和17年久留米戦车第1师団沢敏行大佐日本中部地方编成的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歩兵第202联队昭和19年富山第93师団河合慎助大佐歩兵第203联队昭和19年金沢第93师団藤原忠次大佐歩兵第204联队昭和19年富山第93师団俵健次郎大佐歩兵第210联队昭和14年甲府第32师団松永英夫大佐歩兵第220联队昭和14年甲府第35师団金井冢勇吉大佐歩兵第228联队昭和14年名古屋第38师団陶村政一大佐歩兵第229联队昭和14年岐阜第38师団平田源次郎歩兵第230联队昭和14年静冈独立混成第40旅団久重和吉大佐歩兵第266联队昭和20年甲府第122师団柏木求马大佐歩兵第268联队昭和20年名古屋第123师団山中高助大佐歩兵第270联队昭和20年岐阜第123师団太田纪一大佐歩兵第283联队昭和20年金沢第128师団石丸繁雄大佐歩兵第284联队昭和20年富山第128师団松吉赳夫中佐歩兵第285联队昭和20年富山第128师団阿久刀川赳夫大佐歩兵第320联队昭和20年甲府第230师団永井义右卫门中佐歩兵第324联队昭和20年甲府第234师団三宅克己中佐歩兵第326联队昭和20年甲府第321师団西村勘次中佐歩兵第332联队昭和20年甲府第354师団大沢进一大佐歩兵第334联队昭和20年金沢第229师団上野隆三郎中佐歩兵第335联队昭和20年黒川第229师団幸岛芳雄中佐歩兵第336联队昭和20年津沢第229师団后藤寿文中佐歩兵第337联队昭和20年名古屋第303师団伊藤次作大佐歩兵第338联队昭和20年岐阜第303师団広中豊中佐歩兵第350联队昭和20年平冢第316师団高村庆之辅中佐歩兵第351联队昭和20年平冢第316师団堀田俊中佐歩兵第364联队昭和20年敦贺第86师団竹之内繁男大佐歩兵第402联队昭和20年甲府第140师団铃木薫二大佐歩兵第409联队昭和20年名古屋第143师団丹羽笃郎大佐歩兵第410联队昭和20年静冈第143师団松井利生大佐歩兵第411联队昭和20年岐阜第143师団森本弁三郎大佐歩兵第437联队昭和20年富山第152师団吉松秀孝中佐歩兵第438联队昭和20年金沢第152师団由谷弥市中佐歩兵第439联队昭和20年金沢第152师団中村敏夫大佐歩兵第440联队昭和20年富山第152师団中野寿一中佐歩兵第441联队昭和20年敦贺第153师団松元昌次大佐歩兵第443联队昭和20年敦贺第153师団山本信辉大佐在台湾编成的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台湾歩兵第1联队明治40年台北第48师団恒冈小文吾大佐台湾歩兵第2联队明治40年台南第48师団田中透少将歩兵第249联队昭和19年台湾第66师団高木环大佐歩兵第301联队昭和19年台北第50师団奥中义男大佐歩兵第302联队昭和19年台南第50师団永野千秋大佐歩兵第303联队昭和19年凤山第50师団不明歩兵第304联队昭和19年台湾第66师団柳沢启造大佐歩兵第305联队昭和19年台湾第66师団青木功大佐在满州编成的联队联队名编成时期编成地终战时所属部队最终部队长名歩兵第365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4师団岩田胜清中佐歩兵第366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4师団石山年秀中佐歩兵第367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4师団东野谨三大佐歩兵第368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5师団饭冢文二大佐歩兵第369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5师団山中亮辅大佐歩兵第370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5师団多喜弘中佐歩兵第371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6师団前田瑞穂大佐歩兵第372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6师団重松光雄中佐歩兵第373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6师団河野桂十郎少佐歩兵第377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8师団须贝良民大佐歩兵第378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8师団赤尾今朝雄少佐歩兵第379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8师団加藤恒平少佐歩兵第380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9师団大沢侃次郎大佐歩兵第381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9师団片山敬吉大佐歩兵第382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39师団远藤三郎大佐歩兵第383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48师団铃元亲三千大佐歩兵第384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48师団坂田英少佐歩兵第385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48师団加贺田作少佐歩兵第387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49师団真方信雄少佐歩兵第388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49师団今田茂大佐歩兵第389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58师団编成中终战歩兵第390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58师団编成中终战歩兵第391联队昭和20年满州第158师団编成中终战。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士兵: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钢盔等。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

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

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日本陆军的作战编制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

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步兵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

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

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山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

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山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

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日本自明治天皇维新以后逐步发展为帝国主义国家,出于强化国家机器,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在其科学技术和军火工业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一支比较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1884年日本在旧式军队的基础上首次组建了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一至第六师团。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又组建了6个正规师团,即第七至第十二师团。

1907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再次扩充6个正规师团,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师团。

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占了朝鲜组建了两个陆军师团,即第十九第二十师团。

这样,加上守卫日本东京皇宫地区的日军近卫师团及4个驻扎在各地的独立混成旅团,就构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陆军平时的基本框架。

{注:日军师团按建立时间可分五个档次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大力学习西方,对体现民主人权的事物多不屑一顾,对军国主义的货色却是如蝇逐臭。

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

从二战至今天,日本依然对陆军基本战术单位编制称“师团”(全世界各国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编制均以“师”为名称)。

至二战投降时日本共有海陆空各类师团约260多个,兵力约有600万。

日军师团在二战时分为四等一等甲类师团;从近卫师团(近卫一师团、近卫二师团、近卫三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二十师团均为一等甲种17个装备最精良师团。

每个师团人数量均超过2.7万人(二战中中国一个军编制的兵力人数才3万人,中国一个甲等师的兵力不到1.1万人。

二战中中国军队编制与美国、德国编制一样)二等乙类师团;第十二师团、十五师团,第19师团至110师团全为二等作战师团,为战争新增支援师团。

(二等师团人数上不足2.5万人)三等丙类师团:第110师团至300以内的师团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番号)。

每个师团人数不到2万人,这类师团均在是1944年底新增后备师团,战斗力完全不能与当时中国国军相比(1945年起中国国军大量换上美式装备)。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1.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鬼子陆军编制中的大队,也是鬼子陆军高级战术分队,大队长军衔为中佐或少佐。

日军佐官军衔
2.日军的大队相当于同期中国军队的营,但比营的规模大,人数在800-1500人之间。

作战中的鬼子
3.鬼子一个标准步兵大队包括一个30人的大队部、3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110人运输中队和一个55人炮小队。

鬼子运输队
4.二战后期独立步兵大队由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和1个步兵炮中队组成,人数为1274人。

5.除了步兵大队,鬼子陆军编制还有独立机关炮大队、野(山)炮兵大队和独立迫击炮大队。

6.独立机关炮大队下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96人,九八式机关炮6门。

加上司令部人员,全大队共有340人。

日军机关炮
野(山)炮大队包括1个小型司令部、观测队,大队运输队、3个野(山)炮中队,装备12门75毫米野(山)炮,共有688人。

鬼子山炮
独立迫击炮大队辖3个迫击炮中队,每个迫击炮中队辖3个迫击炮小队,每个迫击炮小队有4门迫击炮,全大队共有36门炮,约有2000人。

鬼子迫击炮
鬼子大队的装备比同等编制的中国军队要强的多,甚至比大多数师级装备还要强,因此可见抗战的艰难。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中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中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中队)
1.鬼子陆军步兵中队相当于连,但比中国军队的步兵连要大,步兵中队人数为180-200人,也可以看做一个加强连。

2.步兵中队分为甲种中队和乙种中队。

3.甲种中队有205人,步枪105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12具,重机枪2挺或反坦克枪2挺。

4.乙种中队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1个中队部以及3个54人的小队。

大正十一式就是歪把子
5.中队长为大尉(上尉),副中队长为中尉、少尉以及多名准尉、曹长和军曹等。

6.除了步兵中队,还有机枪中队,炮兵中队。

7.一个机枪中队有174人,包括一个14人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

每个小队有4挺重机枪。

92式重机枪李云龙最爱
8.一个炮兵中队122人,包括1个25人中队部,一个观察班,1个31人弹药小队,3个31人的炮小队。

(装备1门92式步兵炮)
92式步兵炮李云龙最爱
鬼子的装备在亚洲确实很先进又实用,装备落后的我军付出了很大的伤亡,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及单兵装备图册(二)日军篇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及单兵装备图册(二)日军篇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及单兵装备图册(二)日军篇XA:满洲,1931年-32年A1:一等兵,第2步兵师,1931年这名一等兵戴最普通的用于大陆作战的早期01式钢盔,它绰号“樱花”,这源于它顶部铆着的金属物的形状。

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军队就已驻扎在满洲的部分地区,并在1931年占领全境。

这名士兵外穿毛加衬冬季外套,内穿90式(1930年版)毛料制服。

他的行军装备包括早期版本的皮制背包和早期版本的水壶以及1905年造有坂38式6.5毫米口径步枪,直到1945年,这种步枪一直是日本军队的标准装备,尽管之前新的7.7毫米口径99式步枪已经被采用。

A2:二等兵,第1骑兵团,1931年1931年后日本在满洲和中国内陆的作战中广泛使用骑兵。

二等兵作为部队中低等的军人其军衔通过90式毛料冬装上的肩章得以显示,绿色(代表骑兵)燕尾型领章上的铜阿拉伯数字则代表他所在的团。

图中的大盖帽是当时军人普遍戴的,但是很快它将被野战帽所取代,而当时陆军所有兵种的这种大盖帽都采用红色帽墙和棕色帽顶滚边。

下面军人穿着裤腿掖在带马刺的棕色皮靴里的冬季骑兵马裤。

他的轻型装备包括和他的旧款30式6.5毫米口径卡宾枪相搭配的单体骑兵子弹包和比标准版本稍长的骑兵军刀,这种军刀可让军人在骑马时获得更远的杀伤距离。

A3:伍长,第6步兵师第13步兵团,1932年这名伍长戴第二个重要版本的钢盔,这种钢盔1930年后有限地在日军被试验性使用,其样式有些类似加宽加平的德国M1935式钢盔。

此外,伍长还在钢盔下面戴了顶有皮毛护耳的冬季军帽。

当时两种版本的钢盔同时使用(参看图A1),甚至有时在同一个排都会看到这两种钢盔。

这名军人的军服是1930年基础版毛料冬装,被帽子护耳遮挡住的领章上有铆上的黄铜色阿拉伯数字13,这是他所在团的番号。

另外其轻型野战装备包括斜跨的一条帆布背带、另一侧斜跨的早期版本放在帆布包里的防毒面具和水壶。

注意这种帆布背包没有背带,腰带上则固定着可以完全装满有坂38式步枪120发子弹的子弹袋。

二战时期日军各部队资料

二战时期日军各部队资料

抗日战争中侵华日军序列“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系列一、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序列(1937年8月31日)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少将司令部驻天津,次年1月移北平,总兵力约37万人。

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辖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第二十师团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辖第十师团、第十六师团、第一0八师团方面军直辖第五师团、第一0九师团、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临时航空兵团等二、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序列(1937年8月15日-10月)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参谋长:饭诏守少将司令官驻上海。

第三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第十一师团: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第九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第一0一师团:师团长伊东正喜中将第十三师团:师团长狄洲立兵中将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辖第六师团(由华北调来)、第十八师团、第一一四师团1937年11月12日日军攻占上海后,“上海派遣军”改为“华中方面军”;12月13日攻占南京后,司令部移至南京。

三、“关东军”序列司令官:植天谦吉大将参谋长:东条英机中将司令部驻长春。

第一师团:师团长河村恭辅中将第二师团:师团长冈村宁次中将第四师团:师团长松井命中将第十二师团:师团长山天乙三中将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等四、“台湾军”序列五、侵华日军舰队序列第二舰队(1937年7月28日编成)司令官吉田善吾中将“中国方面舰队”(1937年10月20日编成)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兼第四舰队司令官丰田富武中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侵华日军序列一、“中国派遣军”序列(1945年8月)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参谋长:高桥坦中将第一军:司令官澄田赉四郎中将;辖第一一四师团、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独立步兵第六旅团、第十四旅团第十二军:司令官鹰森孝中将;辖第一一0师团、第一一五师团、骑兵第四旅团等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中将;辖第四十七师团、独立混成第五旅团、独立步兵第一旅团等方面军直辖坦克第三师团,独立混成第一、八、九旅团,独立步兵第二旅团等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参谋长:中山贞武少将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中将;辖第五十八师团,独立混成第二十二、八十八旅团第二十军:司令官板西一良中将;辖第六十四、六十八、一一六师团,独立混成第八十一、八十二、八十六、八十七旅团方面军直辖第一三二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七、八十三、八十四、八十五旅团,独立步兵第五、七、十一、十二旅团第六军:司令官十川次郎中将;辖第七十、一三三师团、独立混成第六十二、八十九、九十一旅团第十三军:司令官松井太久郎中将;辖第六十、六十一、六十五、六十九、一0一师团,独立混成第九十、九十二旅团,独立步兵第六旅团第二十三军兼香港占领地总督部: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将;辖第一0四、一二九、一三0师团,独立混成第二十三旅团、独立步兵第八、十三旅团“中国派遣军”直辖第三、十三、二十七、三十四、四十、一三一师团,第十三飞行师团以上“中国派遣军”共105万人。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日军常规战术中较少以班(日人叫作分队)为独立单元作战,其最小战役执行建排小队(就是排).所以,日军步兵班战术是其小队战术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其装备密切相关.既然不好分,索兴一勺烩了,结果整体结构有点乱.日本步兵小队(排)也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编制.甲种为加强编制,辖三个步兵班及一个掷弹步兵班,小队长及其***;步兵班配轻机枪一挺,其余均为步枪手,其中一人常会加配一具10式掷弹筒,共十五人; 掷弹班有三具89式掷弹筒,每具掷弹筒应有正付射手各一名,其余皆为步枪兵. 甲种小队应有62人. 乙种为标准编制,与甲种编制的唯一区别在于其每班只有十三人,故乙种小队应有54人.日军步兵班战法源于西方步兵班战法.本来这个战法的特点是发挥机枪火力.简单讲来就是先用机枪压制,用步兵将敌人从掩体中赶出来,再用机枪把敌人放倒.到了日本人这里就变了味道. 打法的前两步不变,但在第三步上,日军则强调用步机枪共同杀伤敌人,而且偏重步枪. 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节省弹药及减小对机枪的依赖.另一个就是发挥步枪的优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资源及后勤能力有限,再就是日军班用机枪有性能缺陷.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主要有三种: 11型,96型和99型. 11(即歪把子)机枪是改进法国的Hotch*** M1909而来的.射速550发/分,射程1500m, 用6.5x50mm日军步枪制式弹.这个枪的原设计有个致命的缺点-遇泥土灰尘必定卡壳. 也就是说遇上这种机枪, 只须胡乱用小型爆炸物在其周围引爆,不必伤及人枪,只须把泥沙尘土掀到枪上, 敌机枪十有八九会哑火片刻. 没有爆炸物时,机步枪集火射击打出的沙尘也成. 也幸亏如此,我抗战军民避免了多次灭顶之灾. 96和99型都是在11型基础上改的.96型改进主因之一就是为解决沙尘卡壳问题.却又引来了其它问题-此枪采用枪弹润滑,火药燃烬及灰尘易在枪机处积累,从而卡壳. 也就是说,这个枪虽不大容易立即被掀来的沙土卡住,却常常打上几百发自已就卡住了. 99型改进是将弹径加大为7.7x58mm,这个原本是92重机枪弹,不能用于日军的制式步枪. 在一个步兵班中,机步枪弹口径不合,是个很大的缺点. 99式与96式除弹径外几乎完全一样,优缺点也就完全相同.不过这个99型机枪出现的很晚,影响有限,不必另论.总体说来,日军班用机枪的主要缺陷有:1)容易卡膛,不甚可靠2)枪弹口径偏小,侵彻力低下. 6.5mm口径弹打人可以,打掩护物就不够劲. 一百多米的距离上一千发子弹打不烂一个普通沙垒. 作为压制火器,这个机枪威力偏低.3)后座力大,非训练有素的射手很难打得好4)11式机枪弹鼓在一侧,整枪重心不正.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长时间射击也会非常疲劳.日本的制式步枪,也就是三八式,却很有几个长处. 最主要的就是其弹道非常稳定,这个是源于其原型德国毛瑟枪的优点. 三八枪6.5x50mm弹比德造G98的7.92x57mm子弹小,但其膛速比毛瑟要高.这就使38枪在射击精度及射程上都不输于G98. 同时由于子弹小,大大地增加了日军单兵携弹量. 这个是鬼子兵连续作战能很强悍的一个重要基础.既然机枪不够可靠,而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资源去制造及供给,发挥步枪上的优势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日军基础训练科目. 日本人步枪射击训练很有其民族特点. 虽然其基础训练有统一纲目,但其时日本盛行"下克上",新兵转入连排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大都加入该部队老兵们的"私货". 这些私货练起来都很苦,但非常实用. 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公尺外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等.经过这些训练,二战前期的鬼子兵多数人都有现代狙击兵射击水平,当然这是在同等装备条件下的比较.为进一步加强步枪兵的远程压制能力,日军从1937年开始,列装97式狙击步枪.这个枪就是从批量的38枪优选后,改装97枪栓及一个2.5倍光学瞄准镜,没有消声器. 由于优选及配制枪栓,97枪在二战中前期的精度好过普通38枪.到了二战后期,日本因为资源限制而普遍粗制滥造,质量上就没了保证.这种枪在中国战区上常常装备到中队一级的,但从未听说装备给任何伪军部队.在太平洋及东南亚战区,则装备到了小队一级.同时,针对38枪弱点,主要就是常说的38枪侵彻力差,经常是清洁的贯穿伤的问题,也做了弥补.许多活下来的二战老兵都有38枪杀伤力差的说法. 大家似乎很少主动提及一种38枪的凶弹:炸子儿.日本军队二战中大量使用炸子以加强标准38枪弹杀伤力.38枪有两种制式炸子:燃爆弹及汞爆弹. 前者与普通弹一样,只是在弹头根部有个红环,这里简称红弹. 汞爆弹不同,其弹头无尖,是平台形状,根部有个紫环,简称紫弹. 美国人曾做过实验,紫弹在任何距离上打中1/8"高强度铝合金板,可炸出一个3"直径的大洞.红弹打中后炸出的洞稍小,但有很强的燃烧力. 战斗中被这样的子弹打中后,死状极惨.活下来也是100%致残.不愿想起战友牺牲时的惨烈,或许是老人们不愿提及炸子的原因吧. 这个炸子是有违国际公约的, 盟军方面的记载印证了老人们的叙述,但末见过日本文献. 或许日文好的河友可以帮忙查查.日军同时考虑到了反压制火力:在步兵班内配10式掷弹筒,可精确打击200公尺以内敌压制火力点.一般日军小队配置的三具掷弹筒中至少有一具是89式,可打击700公尺内目标.日人掷弹筒使用可谓训练有素,虽没有赵顺章式奇才,但多数老鬼子二发夹叉后都能于第三发直接命中目标.武士道崇尚进攻.其步兵班排的战术是以攻击为根本的,很强调部队在行进间展开接敌的速度和方法.日军步兵班级战术多是从600--400米之间某点(LOD: Line Of Departue)开始的.步兵班在LOD集结分组,补充弹箹,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然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如此循环.全班应于200米处略停,展开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敌人火力点,及兵力密集的阵地.同时利用烟幕弹,曵光弹(夜间战斗)为日军直瞄重火力指引目标.在这里,一般应有两轮打击,第一轮是面打击,消除全部当面火力.然后集中打击一侧以造成守军配置不均而被迫机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机动中的守军力量,为最后攻击做准备. 在炮火准备尾声,步兵上刺刀匍匐前进,炮火停止后,展开全部压制火力掩护攻击中步兵. 步兵应于100米左右转为全速冲击.这是教科书版但很全面的战斗方式.实际战斗中会有许多走样版本.但却是鬼子在明确对面有坚决防衘之后,屡屡采用的攻击术. 一个优秀的日军基层指挥官可以让成百上千人倒在他这几十个鬼子的攻击中. 在这个战术中,鬼子在面对坚强防衘逐步逼近,利用机动能力及火力上的优势大量杀伤守军. 许多久经沙场国共老兵都自已有效射程外被鬼子射杀.当鬼子推进到200米左右时,其火力精度强均迟到顶峰,守军将承受炮火,伤亡,心理等多方面冲击. 这就是抗战初期,一小队鬼子依托其配置的优势火力,屡屡击溃我营团级防衔的一个主因.鬼子打仗鬼得很!现在电视剧那样,一开始就端着枪,扎着堆儿直挺挺地冲过来. 那个就不叫鬼子,充其量一群野猪. 杀鬼子之所以是英雄,就因为鬼子的凶狠和难杀.把鬼子弄得象猪一样,岂不是说我们前辈英烈只是一群屠户吗?老A百般不解,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对此无动于衷. 我们总呼珍视那一段不堪的历史,怎么就没人关心我们为什么会不堪,我们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 为颜面或其它原因而掩盖历史真相,受害最深的就是我们自已及下一代.日军常规战术中较少以班(日人叫作分队)为独立单元作战,其最小战役执行建排小队(就是排).所以,日军步兵班战术是其小队战术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其装备密切相关.既然不好分,索兴一勺烩了,结果整体结构有点乱.日本步兵小队(排)也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编制.甲种为加强编制,辖三个步兵班及一个掷弹步兵班,小队长及其助理;步兵班配轻机枪一挺,其余均为步枪手,其中一人常会加配一具10式掷弹筒,共十五人; 掷弹班有三具89式掷弹筒,每具掷弹筒应有正付射手各一名,其余皆为步枪兵. 甲种小队应有62人. 乙种为标准编制,与甲种编制的唯一区别在于其每班只有十三人,故乙种小队应有54人.日军步兵班战法源于西方步兵班战法.本来这个战法的特点是发挥机枪火力.简单讲来就是先用机枪压制,用步兵将敌人从掩体中赶出来,再用机枪把敌人放倒.到了日本人这里就变了味道. 打法的前两步不变,但在第三步上,日军则强调用步机枪共同杀伤敌人,而且偏重步枪. 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节省弹药及减小对机枪的依赖.另一个就是发挥步枪的优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资源及后勤能力有限,再就是日军班用机枪有性能缺陷.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主要有三种: 11型,96型和99型. 11(即歪把子)机枪是改进法国的Hotchkiss M1909而来的.射速550发/分,射程1500m, 用6.5x50mm日军步枪制式弹.这个枪的原设计有个致命的缺点-遇泥土灰尘必定卡壳. 也就是说遇上这种机枪, 只须胡乱用小型爆炸物在其周围引爆,不必伤及人枪,只须把泥沙尘土掀到枪上, 敌机枪十有八九会哑火片刻. 没有爆炸物时,机步枪集火射击打出的沙尘也成. 也幸亏如此,我抗战军民避免了多次灭顶之灾. 96和99型都是在11型基础上改的.96型改进主因之一就是为解决沙尘卡壳问题.却又引来了其它问题-此枪采用枪弹润滑,火药燃烬及灰尘易在枪机处积累,从而卡壳. 也就是说,这个枪虽不大容易立即被掀来的沙土卡住,却常常打上几百发自已就卡住了. 99型改进是将弹径加大为7.7x58mm,这个原本是92重机枪弹,不能用于日军的制式步枪. 在一个步兵班中,机步枪弹口径不合,是个很大的缺点. 99式与96式除弹径外几乎完全一样,优缺点也就完全相同.不过这个99型机枪出现的很晚,影响有限,不必另论.总体说来,日军班用机枪的主要缺陷有:1)容易卡膛,不甚可靠2)枪弹口径偏小,侵彻力低下. 6.5mm口径弹打人可以,打掩护物就不够劲. 一百多米的距离上一千发子弹打不烂一个普通沙垒. 作为压制火器,这个机枪威力偏低.3)后座力大,非训练有素的射手很难打得好4)11式机枪弹鼓在一侧,整枪重心不正.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长时间射击也会非常疲劳.日本的制式步枪,也就是三八式,却很有几个长处. 最主要的就是其弹道非常稳定,这个是源于其原型德国毛瑟枪的优点. 三八枪 6.5x50mm弹比德造G98的7.92x57mm子弹小,但其膛速比毛瑟要高.这就使38枪在射击精度及射程上都不输于G98. 同时由于子弹小,大大地增加了日军单兵携弹量. 这个是鬼子兵连续作战能很强悍的一个重要基础.既然机枪不够可靠,而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资源去制造及供给,发挥步枪上的优势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日军基础训练科目. 日本人步枪射击训练很有其民族特点. 虽然其基础训练有统一纲目,但其时日本盛行"下克上",新兵转入连排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大都加入该部队老兵们的"私货". 这些私货练起来都很苦,但非常实用. 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公尺外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等.经过这些训练,二战前期的鬼子兵多数人都有现代狙击兵射击水平,当然这是在同等装备条件下的比较.为进一步加强步枪兵的远程压制能力,日军从1937年开始,列装97式狙击步枪.这个枪就是从批量的38枪优选后,改装97枪栓及一个2.5倍光学瞄准镜,没有消声器. 由于优选及配制枪栓,97枪在二战中前期的精度好过普通38枪.到了二战后期,日本因为资源限制而普遍粗制滥造,质量上就没了保证.这种枪在中国战区上常常装备到中队一级的,但从未听说装备给任何伪军部队.在太平洋及东南亚战区,则装备到了小队一级.同时,针对38枪弱点,主要就是常说的38枪侵彻力差,经常是清洁的贯穿伤的问题,也做了弥补.许多活下来的二战老兵都有38枪杀伤力差的说法. 大家似乎很少主动提及一种38枪的凶弹:炸子儿.日本军队二战中大量使用炸子以加强标准38枪弹杀伤力.38枪有两种制式炸子:燃爆弹及汞爆弹. 前者与普通弹一样,只是在弹头根部有个红环,这里简称红弹. 汞爆弹不同,其弹头无尖,是平台形状,根部有个紫环,简称紫弹. 美国人曾做过实验,紫弹在任何距离上打中1/8"高强度铝合金板,可炸出一个3"直径的大洞.红弹打中后炸出的洞稍小,但有很强的燃烧力. 战斗中被这样的子弹打中后,死状极惨.活下来也是100%致残.不愿想起战友牺牲时的惨烈,或许是老人们不愿提及炸子的原因吧. 这个炸子是有违国际公约的, 盟军方面的记载印证了老人们的叙述,但末见过日本文献. 或许日文好的河友可以帮忙查查.日军同时考虑到了反压制火力:在步兵班内配10式掷弹筒,可精确打击200公尺以内敌压制火力点.一般日军小队配置的三具掷弹筒中至少有一具是89式,可打击700公尺内目标.日人掷弹筒使用可谓训练有素,虽没有赵顺章式奇才,但多数老鬼子二发夹叉后都能于第三发直接命中目标.武士道崇尚进攻.其步兵班排的战术是以攻击为根本的,很强调部队在行进间展开接敌的速度和方法.日军步兵班级战术多是从600--400米之间某点(LOD: Line Of Departue)开始的.步兵班在LOD集结分组,补充弹箹,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然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如此循环.全班应于200米处略停,展开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敌人火力点,及兵力密集的阵地.同时利用烟幕弹,曵光弹(夜间战斗)为日军直瞄重火力指引目标.在这里,一般应有两轮打击,第一轮是面打击,消除全部当面火力.然后集中打击一侧以造成守军配置不均而被迫机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机动中的守军力量,为最后攻击做准备. 在炮火准备尾声,步兵上刺刀匍匐前进,炮火停止后,展开全部压制火力掩护攻击中步兵. 步兵应于100米左右转为全速冲击.这是教科书版但很全面的战斗方式.实际战斗中会有许多走样版本.但却是鬼子在明确对面有坚决防衘之后,屡屡采用的攻击术. 一个优秀的日军基层指挥官可以让成百上千人倒在他这几十个鬼子的攻击中. 在这个战术中,鬼子在面对坚强防衘逐步逼近,利用机动能力及火力上的优势大量杀伤守军. 许多久经沙场国共老兵都自已有效射程外被鬼子射杀.当鬼子推进到200米左右时,其火力精度强均迟到顶峰,守军将承受炮火,伤亡,心理等多方面冲击. 这就是抗战初期,一小队鬼子依托其配置的优势火力,屡屡击溃我营团级防衔的一个主因.鬼子打仗鬼得很!现在电视剧那样,一开始就端着枪,扎着堆儿直挺挺地冲过来. 那个就不叫鬼子,充其量一群野猪. 杀鬼子之所以是英雄,就因为鬼子的凶狠和难杀.把鬼子弄得象猪一样,岂不是说我们前辈英烈只是一群屠户吗?老A百般不解,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对此无动于衷. 我们总呼珍视那一段不堪的历史,怎么就没人关心我们为什么会不堪,我们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 为颜面或其它原因而掩盖历史真相,受害最深的就是我们自已及下一代.关于6.5x50mm子弹这是美国人对这种弹的标称. 英美习惯上用弹头直径加装药长度标定子弹口径.而不用子弹全长. 这个是有道理的. 从这两个数据可算出装药量,若知枪膛长度,就可以估算出膛压,膛速及射程等重要数据.关于G98这个又是美国人搞的.德国造出的Mauser 1898步枪为G98,这个G是Gewehr(德语中的步枪)的缩写.这是德国一战时的制式步枪.二战中德国步枪被称为K98,比G98短一点.德国人好像不太区分这二者,都叫M98.但美国人工作态度好,将其认真区分开来.实际上G98的改进型好像就是德国人二战时的狙击步枪.关于炸子红弹、紫弹都是老A自已为偷懒而提出的,都是机步枪射出的子弹.不是用弹头涂色区分的日本化学弹,那些都是炮弹或航弹.而涂色部位及面积不同.老A手头仅有7.7及7.92,(日92重机及99步枪用弹)资料. 老A不会发图,只好描述.红弹弹头中空,以白磷装药,药尾有个活铅块,弹头尾部用铅封口,不会曵光. 击中目标后,活铅块压缩装药引发爆炸.爆炸后残余白磷继续燃烧.由于装药量太少,其烧灼力远逊其爆破杀伤力,否则这个弹就应称为是燃烧弹.紫弹内装压敏髙爆炸药(含汞),装药下面用铜帽顶上,弹头底部铅封.击中目标后,铜帽压发爆炸.关于日本的"下克上":这个可以概括为道统之争,但涉及范围既广且深.日本陆军是其主要根源之一,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极其深远.想弄明白这三个字的一切,并不是个简单的事.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话,这"下克上"影响可以一个双面刃:一方面造成了战略思想混乱,髙层指挥权威不足,中髙级指挥员应变学习能力低下等等间题;另一方面却达成了很大程度的军事民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日军中低级指挥官的能动性及其实战经验优势. 文中提及的诸多技战术都不见于日军步兵操典,却在实战中发挥出极大效能.这些技战术得以在呆板的日军训练中大范围推广,是源于某高人教唆,日军中下层军官及军士发起的所谓"武士道精神训练"(这个是老A自创的,真名记不得了,大致上是这个意思).这其实是个由中下级军官指定的多元化训练,而这个"武士道精神训练"奠就了日本陆军"下克上"现象的物质及精神基础.这其中故事多多,老A这算是抛砖引玉了.关于常德会战:常德会战中,中方是掌握有限制空权的,这个其实是日军最终放弃常德的主因. 这一仗国军认为杀伤日军60000. 日军认为国军伤亡十万,自称伤亡8000,实应为2--3万. 此役,国军以伤亡90000代价,守住了常德、石门一线的战略要地. 国军余程万部8000多官兵,表现出色.技战术得法.全体将士前仆后继,奋勇杀敌,堪为抗战中最出色防衘战例之一.这个战例说明,只要我国军队纪律严明,应对得法,鬼子不是不可战胜的.只是不会象扛猎枪打野猪那样简单轻松,这个才是老A 想说的.然而历史没有这个"只要",事实上是,抗战中数万兵力以上的会战数百例,我国军打得这么好的不超过二十.而且多数此类出色战例的结果,总是中流砥住的优秀守军损失惨重,甚至全灭之局.这个从表面上看,人数不多,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很多外行会认是创造战机所做的必要的牺牲.实则不然,而且其危害是很深远的.最后,作为后人对经验的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检讨,老A以为国军此役在其它方面作战有失紧凑,对常德守军增援、协助不力.虽然阻住一部分日军合击部队,却未能对常德守军施以有效的增援或协助;虽然在其它方向上杀伤了一些敌人,却导致常德8000精锐全没,不够合算.在常德失守后,中美空军轰炸了常德日军及其物资补给点,造成深入我纵深之日军弹药奇缺,虚弱之极,狠狈后撤时,国军各部作战松驰,竟然让这股深入我纵深的疲兵全身而退,实为一大憾事.美军也犯过类似错,但逃敌已全无再战之力. 与此间逃脱日军主力有本质区别.此战逃脱的日军经过补充,迅速恢复对我军正面的压力,而且又参与了长衡会战等.若非常德守军异乎寻常地顽强且有效地抗击强势日军,极大消耗了日军弹药及兵力,使日军在攻下常德后无再战之力,我们这个大捷就又是腹背受敌的溃败之局.然而战后论功行赏之时,此战最大的功臣却锒铛入狱,其挥下8000儿郎功绩几乎被人春秋掉. 国军中有些人,自已吃肉,还不愿拉啃骨头的兄弟一把, 殊不厚道.长此以往,怎能不令将士寒心.但不管怎样,常德会战是个胜仗. 国军官兵在恶劣指挥系统条件下的浴血奋战,始终维持着正面战场的存在,功在千秋.再回到日军班排战术问题上来. 上一文大致介绍了日军甲乙两种小队编制. 这次讲丙类小队编制.这类编制的小队是应中国游击战特点而生的,是个反游击战术的编制. 这种小队设六个步兵班,每班有8人,但只有三个班配有机枪,其他三个班全是轻装步枪兵.有时配一至两具10式掷弹筒,全小队50人.这个编制有个特别狠辣的战术,交替追击术,专门对付分散脱离战场的撤退之敌. 具体做法是将全小队分成三个战斗群,每个群有一个(配了)机枪(的)班及一个纯步枪班.追击时先以反三角队列,二群在前,一群在后,追击敌人并压制其左右机动意图,迫使被追者走追击者预想的路线.这样的追击常常能把被追击者一路赶到绝路上去.尤其在被追者地形不熟,或缺乏游击战经验,一上来几乎注定要吃亏.好在许多时候,这个绝路并不存在,这时候就拚体力和意志了.对此,这个编制真正狠辣之处就显露出来了. 这三个追击群中通常总有一个群处于正常行军状态,轮番上来狠追死打. 这里要提醒的是,被追者的跑法要比追击者复杂,因为你必须避弹, 所以必须跑小曲线而不能是直线. 记得前文中提过难以置信的鬼子机动能力吧, 在那个基础加上交替追击,就是TG军游击战术面对的敌人. 而游击战中跑不过敌人的两条腿,是要出大问题的. TG军初时并不适应敌人这等死缠烂打,不死不休的追击(好像这个战术是从1940以后出现的),很是吃了几个亏. 许多老文学著作中描述被敌人缠住追斗时,提及体弱者或是女战士跑吐血的场景.实战中比这个残酷,许多人被敌人追上杀害了,有些人跑着跑着,倒在地上就再没起来."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二战日军战斗力最强的五个师团有哪些,哪一个最强,为什么?

二战日军战斗力最强的五个师团有哪些,哪一个最强,为什么?

⼆战⽇军战⽃⼒最强的五个师团有哪些,哪⼀个最强,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挺难的,说容易是因为⿁⼦在1925年“宇垣裁军”后拢共就17个师团,评战⽃⼒跑不出这个范围;说难是因为这17个甲种师团战⽃⼒差距不⼤,也不是特别好选择。

吐槽机觉得他们战⽃⼒⽐较突出的有下⾯这⼏个。

⼀、近卫第⼆师团这是⿁⼦最⽼牌的京都戌卫部队,原来就叫近卫师团,战⽃⼒极其强悍,侵华初期根本就没参与战⽃。

到1939年才被派往南宁,很快就去参加⼊侵法属印度⽀那的战役了,结果当然是⼏乎横扫了中南半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近卫师团⼜被派到印尼进⾏扫荡,也是屡战屡胜,以⾄于⿁⼦有点舍不得收回去。

1943年6⽉,⿁⼦⼤本营在本⼟组建了近卫第⼀师团,原近卫师团就被命名为近卫第⼆师团,⼀直驻扎苏门答腊岛。

美军执⾏跳岛战术时候绕过了那⾥,这⽀部队幸运的保持了完整建制。

⼆、陆军第五师团别称“鲤”师团,驻地在⼴岛,是⿁⼦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该部下辖的第21旅团号称“陆军之花”,是陆军王牌中的王牌。

只是这个所谓的陆军之花在昆仑关战役中被国民⾰命军重创,⼏乎打的全军覆没。

但第五师团的战⽃⼒确实不容⼩觑,他们⼀直活跃于太平洋战场,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新⼏内亚都有第五师团的⾝影。

⿁⼦战败后因为犯有战争罪⾏,这群家伙被美军清算的特别狠。

三、陆军第六师团别称“明”师团,驻地在熊本,这⽀部队的战⽃⼒到不见得如何突出,但其战⽃作风野蛮残暴,简直不似⼈类。

南京⼤屠杀中死难者最多的中华门就是这群混蛋驻扎的,其罪⾏真的罄⽵难书。

这⽀部队在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后被调到了太平洋战场,⼜经历所罗门岛⾏动、⽠岛战役等多次军事⾏动,在美军和澳⼤利亚军的持续攻击下坚持到⿁⼦投降,其战⽃⼒可见⼀斑。

四、陆军第九师团别称“武”师团,驻地在⾦泽,是⿁⼦陆军中最擅打硬仗和恶仗的部队,同样参与了南京⼤屠杀暴⾏,随后作为攻坚主⼒参与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然后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本营⼲了⼀件很搞笑的事⼉。

二战日本兵力资料(1)

二战日本兵力资料(1)

二战日本兵力资料1937年,日本总人口7063万,其中役龄男子1693万,可供征兵的人数约占役龄男子的56.2%,约1000万。

综合来看,日本陆军兵力,1937年100万,到1940年150万,而1941年因开辟南方战场,增至51师团220万,有11师团40万投入南方战场;1941年海军兵力35万。

而1942年日本陆海军总兵力迅速扩充到600~700万。

1941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部队大致分别都为3500架飞机,至1943年陆军航空部队扩充至10000架。

1941年南方作战时兵力配备,估算为:陆军,师团数+旅团数=兵力(万):国内4+11=23;朝鲜2+0=6;东北13+19=58;中国关内23+20=89;南方11+2=35;留守10+0=30。

总计陆军241万。

另海军35万。

由于南方作战不利,中国东北和关内有陆军被抽调补充至南方战场;但是陆军的大部分仍被留于中国,其中中国关内为主,主要为防御对峙。

陆军航空部队在中国关内很少,主要用于支援南方作战和东北防御,可见此时在中国关内无进攻企图。

日军在二战后期,陆军兵力分布大概为中国派遣军3军35师团100万,东北关东军2军24师团70万,朝鲜关东军9师团<20万,太平洋和南方军50师团100万。

从兵力消耗来看,中国派遣军被歼灭50万,伤退100万,前后投入250万;关东军基本无消耗。

日军各战场陆海军合计死亡200万。

日本投降总兵力700万,其中陆军160余师团,大致为中国关内和东北200万(基本为陆军),南方被困100万(陆海军),国内部队400万(多临时组建)。

日本陆军有效战斗部队在南方与太平洋战场和中国关内战场的死亡人数大致相当,中国关内对日作战的贡献可认为1/4。

日本陆军甲种师团2.4万,乙种师团1.8万,丙种师团1.3万。

参考资料:A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附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军队展开了全面进攻。

日本关东军详细资料

日本关东军详细资料

日本关东军概况:成立于公元1919年,解散于公元1945年8月,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

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3.8万人,被俘59.4万人。

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

1945年5月初,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联的视线逐渐转向远东地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各抗日武装也不断打击和消灭日军力量。

关东军只好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

为此,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

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

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

特别是由于日本在各个战场连遭惨败,士气低落,关东军往日的威风已经不复存在。

关东军武器装备情况根据战后苏联有关统计,关东军装备情况如下:步枪约70万支、轻机枪约11000挺、重机枪约3000挺、大炮约1800门、迫击炮约2500门、坦克约700辆、飞机约900架、军火库约800个。

附件1:关东军兵力变化情况附件2:关东军历任指挥官附件3:关东军详细资料附件:1关东军兵力变化情况:1907年 1个师团约2万人1919年 2个师团约4万人1931年 3个师团,约6万人1932年 6个师团约12万人1933—1936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约10万人1937年 7个师团约14万人1938年 9个师团约27万人1939年 11个师团约30万人1940年 12个师团约33万人1941年 31个师团,约85万人1942年10月,兵力达到顶峰,约120万人。

日本将关东军司令部升格为关东军总司令部,增设两个方面军司令部和装甲军、关东防卫军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军司令部。

还原二战揭秘日军真实的战斗力课件

还原二战揭秘日军真实的战斗力课件
还原二战揭秘日军真实的 战斗力
• 陆军: •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
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 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 径火炮27082门。
• 1941-1942年,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 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 ,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 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 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
诺门坎战役经典的日兵俘虏照 被彻底打怂了......
还原二战揭秘日军真实的 战斗力
•二战后期,号称日本最为精锐的百万关东
军,在苏联军队的强势进攻下,很快土崩 瓦解,官兵纷纷逃命,在一周之内就几乎 丧失了全部战斗能力,战斗基本上在还没 有打响的时候,就已经宣告结束了。
还原二战揭秘日军真实的 战斗力
还原二战揭秘日军真实的 战斗力
•海军 : •日本:1941-1945年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
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 、潜艇 147艘。
•美国:1941-1945年共生产了航母(包括护 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 、巡洋舰 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 203艘。
还原二战揭秘日军真实的 战斗力
士兵
• 中国大约95%的士兵是文盲,只有5%识字,中国截止1936年全
国只有广西一个省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一些省份如山西省尝 试过义务教育,但不是强制性的,而且很多省份的基础教育只 针对男性儿童,只有广西省强制要求8岁以上儿童无论男女 都要参加义务教育),并做为乡村官员的考核指标,全中国只有 3%人口接受义务教育,而同期日本却基本实现99%以人口上 小学义务教育

图说二战日本军服

图说二战日本军服

图说二战日本军服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东北左为日本陆军少校,穿的是风衣。

中为日本关东军“抗联讨伐队”的下士,头戴棉帽。

右为日本关东军二等兵,身穿防雪衣。

1932年进攻中国山海关关内左为日本陆军关东军上校中为日本陆军关东军中将右为日本关东军铁道卫戍一等兵,手持“十一式”(歪把子)轻机枪。

入侵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日本关东军左为日本陆军防化兵,手戴防化手套,左手拧着一件防化服。

中为日军上尉战车长,头戴皮制防撞帽,军衔表示在胸口。

右为日本陆军军事工程局少将局长,其领章为为工程兵的褐色领章。

入侵中国东部,凇沪会战中。

左为日本陆军中国派遣军二等兵。

中为日本陆军中国派遣军军曹,头系日本国旗的带子,手中在摇着一面带红穗边的太阳旗。

看来,是著名的第5师团。

右为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列兵,日本第三舰队在二战期间主要承担对中国沿海和江河的占领,是当是中华民国海军的对手,1931年1·28上海抗战中就是由盘距在上海的日本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挑起的。

1938年入侵中国南部(湖北西,云南北)左为日本陆军炮兵少校,其领章为黄色。

中为日本陆军步兵中校,其军衔表现在领章上,兵种设在胸口上的倒山字型胸章,红色为步兵。

右为日本陆军上校,头戴类似二战时泰国军队的头盔,军服为田野绿,能更好适应中国南方的环境色。

1945年,在中国中原战场(河南,安徽,江西全境)。

左为日本陆军上校,手拿微型军用地图,绣口一道绿杠,三颗黄星。

中为日本陆军少将,绣口三道绿杠,一颗黄星。

右为日本陆军一等兵,头戴镶有黄色五角星的“90式”钢盔,手持一挺“99式”轻机枪。

1942年在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开始入侵东南亚诸国。

左为日本空军伞降列兵,手持一面巨的太阳旗的招摇,主要是为空中的下一波伞降机提供空降着陆点,也是防止误炸。

这名列兵穿着热带绿色的作战服,右臂上那个棕色的臂章为部队番号。

中为日本陆军第11师团的一等兵机枪手,手持一挺装有刺刀的“96式”轻机枪,这种枪是日军班用火力掩护之一,但二战日军强调白刃战。

二战期间日本陆军部队组织与隶属关系考略

二战期间日本陆军部队组织与隶属关系考略

二战期间日本陆军部队组织与隶属关系考略p黄力民摘要:本文考察了二战时期日本陆军作战部队组织情况,分析了各级各类部队单位及其番号之内涵、渊源、规格以及部队单位间指挥与隶属关系,订正了中文资料中的一些错误记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了日本陆军作战部队组织的若干特点。

关键词:二战期间;日本陆军;部队组织与隶属关系中图分类号:E29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451(2010)02-0043-07作者:黄力民,中国计量学院教授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地面作战部队组织与隶属关系的简略表述是:总军)))方面军)))军)))师团等独立单元)))(师团属步兵旅团、步兵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

本文拟就此做一详细考察和分析。

一、领率机关:总军、方面军、军七七事变后日本陆军陆续组建5个总军:1939年9月的中国派遣军,1941年11月的南方军,1942年10月原有关东军升格为总军,1945年4月执行/本土决战0成立第1、第2两个总军。

总军辖若干方面军司令部、直辖若干军司令部,不直辖作战部队(1945年4月日军将华南战场6个师团直属中国派遣军并调往华东沿海,但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昭书)))以下简称8#15,这6个师团尚在调遣途中)。

自1937年8月组建华北方面军始,先后有21个方面军(包括与方面军同级的华中派遣军,原殖民地台湾军、朝鲜军在战争末期改编为第10、17方面军),日本战败时有17个方面军。

方面军司令部指挥至少1个军司令部及若干直辖师团、独立旅团等部队。

/8# 150时华北方面军与新加坡第7方面军指挥4个军司令部,这是最多的情形,而北海道第5方面军其属下没有军级单位。

1937年8月中国驻屯军改编为第1军,先后组建49个军(含上海派遣军)以及若干驻屯军、防卫军、守备军,日本战败时有41个军及蒙疆驻屯军、东京防卫军(包括军司令已亡的菲律宾第35军、军司令部覆灭司令已亡的冲绳第32军)。

二战日本陆军全部军司令部简介

二战日本陆军全部军司令部简介

二战日本陆军全部军司令部简介第1军:1937年8月26日组建,日军大本营为扩大华北作战决定组建华北方面军及下属第1、第2军,原中国驻屯军司令任第1军司令。

日军攻陷山西后驻太原统辖山西部队,1941年4月指挥中条山作战。

历任军司令香月清司、梅津美治郎(1938.5)、筱冢义男(1939.9)、岩松义雄(1941.6)、吉本贞一(1942.8)、澄田赉四郎(1944.11)。

第2军(Ⅰ):1937年8月31日组建于天津,隶属华北方面军,参加攻占济南,1938年指挥徐州作战,7月调华中派遣军,武汉会战期间指挥北路部队。

12月8日调回日本后撤销,原属部队改隶第11军。

军司令西尾寿造、东久弥宫稔彦王(1938.4)。

第2军(Ⅱ):1942年7月在本土重建,派往西部新几内亚指挥第5师团等,驻北海岸马诺夸里,后移驻西里伯斯岛,历任司令上月良夫、七田一郎(1943.5)、丰岛房太郎(1943.10)。

1943年11月编入第2方面军,1945年6月直属南方军。

第3军:1938年1月在关东军编成,1942年7月隶属第1方面军,驻延吉,担任东部防卫,历任司令山田乙三、多田骏(1938.12)、尾高龟藏(1939.9)、河边正三(1941.3)、内山英太郎(1942.8)、根本博(1944.2)、村上启作(1944.11)。

第4军:1938年7月编成,直属关东军,驻齐齐哈尔,远东战役发起后移至哈尔滨,担任北部防卫,历任司令中岛今朝吾、后宫淳(1939.8)、鹫津鈆平(1940.9)、横山勇(1940.10)、草场辰巳(1942.12)、西原贯治(1944.2)、上村干男(1945.3)。

第5军(Ⅰ):1937年12月7日在台湾组建,由台湾军司令古庄干郎兼任,预定用于华南作战,因计划变更于次年2月15日撤销。

第5军(Ⅱ):1939年5月19日在关东军序列另组建,驻掖河,后隶属于第1方面军,担任东部防卫,历任司令土肥原贤二、波田重一(1940.9)、饭村穰(1941.10)、上村利道(1943.10)、清水规矩(1944.6)。

二战日本陆军建制

二战日本陆军建制
独立警备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
1945年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编组了丁种师团,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辎重兵中队:人员562,马376
师团卫生队:人员1101,马128
兵器勤务队:人员121
野战医院: 人员240
总计:每师团约25000人,每旅团约7800人。
常设四单位制驮马师团人员装备情况:
师团司令部: 人员391,马239
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三、大队
步兵大队800---1500人。
驮/挽马制师团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
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
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
四、联队
步兵联队辖
三个步兵大队,
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
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驮马制师团联队辖)
一个速射炮中队(四门37mm速射炮)(挽马制师团联队辖)
六、师团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6.1 四单位制师团:又称挽/驮马师团,甲种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48)、辎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一般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往往可达24000---28000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故这种师团又被称为甲种师团,日本陆军第一至第二十师团、近卫师团及中日战争爆发后由近卫师团扩编的近卫第二、第三师团,而后组建的战车(坦克)第一、第二、第三师团和一度由常备主力师团的预备役部队编成的8个师团,均属于甲种师团的编制。 37制标准师团,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辖2个联队,每个联队装备41式山炮4门,37炮4门,92步炮6门,重机枪24挺),1个炮兵联队(48门炮,其中36门38式75毫米山炮,12门100毫米炮),计25375人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衔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衔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衔一、二战时的日本军种只有陆军、海军,没有空军。

航空兵分为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两类,并别离设立“陆航军衔”和“海航军衔”。

二、那时的天皇裕仁是“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大元帅”,既是名义上的、也是事实上的最高统帅,很多、绝大多数的战争命令和罪恶指令都是在他首肯(有时是参与制定)、用玺后,以天皇诏书、天皇训令的形式发往占据区、前线,再由那帮不齿于人类的、喊着“天皇万岁”的兽兵执行的!3、日本的陆军元帅、海军元帅是荣誉军衔,是对“为大日本帝国成立了特殊功勋的陆海军大将(上将,括号内为现代军语,下同)的奖励”。

在衣饰上,元帅在着常服时佩带“元帅章”,着礼服时与一样大将在衣饰上有明显不同。

4、关于日本陆军、海军军衔的细情,下面别离说明:①、1931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陆军军衔,大体可分为1943年(昭和17年)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以下简称“前期”和“后期”)。

日本陆军前期军衔分为长官(军官)、长官相当官(军佐)、一般士兵、专业士兵4类。

其中长官分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3等,长官相当官分将官相当官、上长官相当官、士官相当官3等,一般士兵分准士官(准尉)、下士官(军士)、兵3等,专业士兵分准士官相当官、下士官相当官、兵3类。

一、长官:(下文中的××为军种或勤务名称)将官——陆军大将(上将)、陆军中将、陆军少将;上长官——陆军××大佐(上校)、陆军××中佐(中校)、陆军××少佐(少校);士官——陆军××大尉(上尉)、陆军××中尉、陆军××少尉;二、长官相当官:将官相当官——陆军××总监(中将)、陆军××监(少将);上长官相当官——陆军一等××正(上校)、陆军二等××正(中校)、陆军三等××正(少校);士官相当官——陆军一等××官(上尉)、陆军二等××官(中尉)、陆军三等××官(少尉);3、一般士兵:准士官——陆军××间谍曹长(准尉);下士官——陆军××曹长(上士)、陆军××军曹(中士)、陆军××伍长(下士);兵——陆军××上等兵、陆军××一等兵、陆军××二等兵;4、专业士兵:准士官——陆军××上等工长(准尉);下士官——陆军××一等×工长(上士)、陆军××二等×工长(中士)、陆军××三等×工长(下士);兵——陆军××上等兵、陆军××一等兵、陆军××二等兵。

二战日本陆军的方面军和总军

二战日本陆军的方面军和总军

二战日本陆军的方面军和总军一、方面军第1方面军:1942年7月编成于牡丹江,远东战役时与苏联远东第1方面军交战,后退往敦化,历任司令山下奉文、喜多诚一(1944.10)。

第2方面军:1942年7月在齐齐哈尔编成,于1943年11月中旬调往棉兰老岛达沃,直属大本营。

第2方面军辖第2军(第36师团,后调入第32、35师团)、第19军(第5师团、第46师团、第48师团)与第7飞行师团,担任作战的地区是:东经140度以西,望加锡、龙目海峡以东,北纬5度以南包括阿鲁群岛、塔宁尔群岛、帝汶岛、小巽他群岛。

1944年3月增加统辖第18军,隶属南方军。

新几内亚作战失败后1945年5月在西里伯斯岛撤销。

司令阿南惟几、饭村穰(1944.12)。

[ 转自铁血社区/post_11198536_1.html/ ]第3方面军:1943年10月编成,驻奉天,担任满州西部、南部防御,1945年6月从关内调入第39军、第63军、第117师团。

远东战役与苏联外贝加尔方面军交战。

历任司令冈部直三郎、后宫淳(1944.8)。

第5方面军:1943年2月原隶属本土防卫总司令部的北部司令部改编为北方军司令部,纳入外战体制直属大本营,以加强在北方对美军防御,司令部驻札幌。

1944年2月再改编为第5方面军,次年2月兼任北部军管区,司令樋口季一郎。

指挥1943年阿留申群岛作战、1945年8月南库页岛千岛群岛作战。

日本战败时辖5个师团、2个独立混成旅团。

第6方面军:1944年8月编成于汉口,指挥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地区日军,历任司令冈村宁次、冈部直三郎(1944.11)。

第7方面军:1944年3月编成于新加坡,历任司令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1945.4)。

1944年10月南方军军政总监部改编为第7方面军军政总监部。

第8方面军:1942年11月编成于拉包尔,司令今村均,初辖第17、第18军。

东部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方面曾是主战场,日军失败是二战转折点之一。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师团分布资料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师团分布资料

303,308,312,316,321,322,344,351,354,355师团)
小笠原1个(109师团)
华南1个(104师团)
朝鲜2个
国内7个
太平洋23个
1944年总共99个师团
中国38个
华北8个(59,63,69,110,114,115,117,118师团)
华中15个(3,13,27,34,39,40,47,58,60,61,64,65,68,70,116师团)
华中18个(3,13,27,34,40,58,60,61,64,65,68,69,70,116,131,132,133,161
师团)
华南3个(104,129,130师团)
台湾5个(9,12,50,66,71师团)
朝鲜9个(59,96,111,120,121,137,150,160,320师团)
东南亚及太平洋战场44个
菲律宾12个(1,8,10,16,19,23,26,30,100,102,103,105师团)
缅甸6个(18,31,49,53,54,56师团)
越南4个(2,14,21,55师团)
其他22个(近卫2,4,5,6,15,17,20,22,29(覆灭),32,35,36,37,38,41,46,48
1945年总共168师团(日本资料为169师团)
中国53个
东北22个(39,63,79,107,108,112,117,119,122,123,124,125,126,127,128,134
135,136,138,139,148,149师团)
华北5个(47,110,114,115,118师团)
华南5个(近卫,18,38,48,104师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幕上看到的日军总是显得那么二,荧幕上这样的敌人不但侮辱了对手,同时也是对抗战的国共双方的侮辱。

今借强人的文章还大家一个真实的日本陆军,也诉说下对国共抗日将士不屈斗争精神的钦佩。

最重要的是让大家正视日本和我们自己,让我们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日本,一个怎样的民族。

思考自己的弊端和优点,总结战争中我们被激发的潜力和暴露的不足。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一) [ a618 ] 于:2009-08-30 20:51:25当前有许多热播的影视节目描述战争故事,穿插了许多战斗场面。

这些战斗场景是作为全剧亮点编排的,其摄制成本也是高于一般戏份,但实际上多为戏中最大的败笔。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编导人员缺乏最基本的军事及历史常识。

例如《亮剑》的开场戏: 曰军一个联队合击我军李云龙一个团,战斗起始于我军依壕坚守,日军攻击。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剧导开始恶搞。

他先让我军参谋人员盛赞日军最高指挥官军事教育背景,然后让日军未经炮火准备, 甚至还没有设置压制火力,就发动步兵密集队形的冲锋。

李团长一声令下,我军长短枪一齐开火,百米开外的日军被打得人仰马翻。

类似的场景几乎可以在绝大多数抗战剧中见到。

这是对我军前辈英烈们的污蔑,也是对历史无知的歪曲,因为人们会讲同这么烂的军队打,还搞出八年抗战,我们的父辈可真够无能的。

照这样的打法,冲来百十来个小鬼子根本不够李团填牙缝的,而且这样的冲击搞上三五次,双方兵力对比会反转,介时谁消灭谁都很难讲,这样算来一个联队千余鬼子敢合击李团简直是军事恶搞。

然而所有知道抗战史及我军军史的人都知道, 如果我八路军一个团被日军一个大队(1/3个联队)缠住就十分危险; 被一个联队合击, 损失过半就是个很好的结局了。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与敌我装备、单兵技战术及战术指挥水平有关。

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个主力团应有轻机十挺,重机一至三挺,轻迫一至五门,平射炮(山步炮)一至二门.但是炮弹奇缺, 一般所有口径炮弹总数不会过百。

重机枪配弹不会多于六百,轻机枪配弹不会多于五百;而步枪配弹不会多于三十。

土八路的团编制从人数上讲比较乱, 少至八百, 多至五仟都称一团。

一般主力团都在二千五至三仟左右。

但其中许多人的火器太差, 不能算火力; 这些人的作用是分散敌人火力及白刃战。

李云龙团是个军分区主力团,应配轻机九至十二挺;重机一;轻迫一至五门.配发常备弹药大约为主力团之1/3至2/3强。

全团总兵力应在一千二至二千左右。

日本驻华派遣军每联队(驻地军)辖一个联队司令部,一个联直(110人),一个炮排(两门92山),一个重机连(92重机十二挺),一个运输排(四辆中卡),以及四个步兵中队。

每个中队辖三个小队,每小队辖三个班,每班步兵九.轻机一,掷弹筒一.通常每中队另加有一门轻迫或重机.由于日军控制了战区交通线,故而没有弹箹限量。

日军步兵携弹在50至200之间。

低于20则可再行补给。

日军一个联队的火力超出我军三至伍倍.考虑装备因素,抗战前半期日军单兵战力比红军老兵略强,较之一般八路军平均水平则高很多.一个日军联队战力大体相当于两个师(6个团).日军攻坚战法效法西方而超越英美(至少在1943年底以前如此).讲究侧翼攻击.联队攻击时,一般先以一个中队抵近佯攻,引诱敌人暴露其火力支撑桌及兵力配置,同时以一中队实施侧翼过回。

一旦迂回中队(一般加强有多挺重机及轻重迫)到位.联队以重炮进行火力准备, 然后发起攻击.攻击中队应呈楔形推进, 从四百米外开始, 交替掩护前进。

由于三八步枪射程远,精度高,加之日军步兵出色的射击技术,经常能于攻击行进中大量杀伤试图向日军射击的中国官兵. 而且对于已经疲于应付正面进攻的守军, 日军侧翼火力加入会使情况急剧恶化,从而引发守军全线崩溃.日军迂回部队还常常抽出多亇小股部队再行迂回至守军撤退路线上, 对溃退之军进行突袭, 更是屡收奇效. 由于这些日军不是从正面攻击部队中出发,其突袭时间无从估量, 张自忠等多位国军将领均是倒在这种阴狠的突袭中.对付这个战术的方法有二:一为积极防衘,一为防守反击。

积极防衘的重奌在于消除敌人侧翼威胁, 迫便敌人在我防衔正面攻击, 从而予敌以最大杀伤. 防守反击重点在打破敌人合击态势,常见于突围及扮猪吞虎之战例. 亮剑剧首战斗中,李云龙部突围是典型的防守反击。

片中李云龙所言‘仗打到这份上, 我就只会进攻了’切中要害。

具体打法应为分三步,第一步是准确地算出敌人迂回部队出发之时间,在敌迂回部队行至半途,迅速作后撤状,引诱敌正面部队提前转入强攻;第二步放敌正面攻击部队接近我军,再以迅猛动作将攻击之敌击溃;第三步对溃退之敌衔尾猛追,以造成敌人更大的混乱,然后迅速转身脱离战场。

这里面又有许多小伎俩可以用来制造混乱,不再一一缀述。

二战日军战术(二) [ a618 ] 于:2009-09-05 19:47:43二战日军战术(二)河里真是有能人,各位回贴均有道理. 在扛铁牛之前,先回一下各位的置疑.先回有关编制的问题, 河友目光犀利, 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为什么联队下面没有大队呢?" 这个与日本军制有关. 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不设战略预备兵源.日军大本营象个不生产备件的汽车厂,即产即销.一个个的师团、旅团顺应战略需求而生.在前线应战役需要频繁重组,而战役结束后又没有一个归建的制度,从而使日本军、师团、旅团至联队各级编制极其混乱(又曰灵活).这样做有许多好处,而战损较大时弊端更大.日军组织一场战役时,经常从各占领区的驻军中抽调,而且经常不还建.久而久之,日军干脆在原编制上加个形容词(乙、丙、丁、守备役等),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不归建产生的一些问题.前文中提到的联队编制是老A我找到的最小的联队.这个属乙种守备联队,多见于驻防于战线大后方或险要地区.这种联队实际上就是一个加强了火力(重机及山炮)的大队.之所以挑这么个编制,就是要给李云龙团能够炮击日军联司并突围而去一个有一点历史依据的可能性.事实上,日军在对我晋察冀地区的扫荡中的确常用此类编制,日军在晋察冀的大队编制经常只有600-800人. 这个作法相对于我八路军及新四军化整为零、深入敌后的策略,有很大威胁.而在正面战场上,日军联队编制基本就如各位所述.如果硬讲李团能在抗战初期从齐装满员的日军常规联队(大约是5000多人至少9倍于我的火力)即成合围圈中没伤筋骨地突围出来,这就突破了文学范畴,达到了YY的境界.日本人在二战中相当于班的建制确是分队,这是从日文中来的.老A用班而不用分队是有用意的.往后看各位自然会明白.刊(一)所提及的防守反击战术是晋察冀的八路在五一大扫荡结束半年后总结并推荐的一系列战术之一.其缺点就是对守军全体指战员素质要求甚高,的确不是随便一支部队就能打出来的.稍有不慎,就有灭顶之灾.其优点则很简单--如果正确实施,这是于强敌合围中,使自已损失最小且予敌以最大杀伤的战术.其成功原因简单说就是利用了日军弱点.细节以后再讲.现在扛铁牛.二战中的日本军是一支军事一流强悍却非常畸形的军队.它的强大不同于任何其他一流强国.苏德美英陆军的强大是全方位的,从单兵素养到战略战术,从军事装备到后勤补给,每一项上都各有千秋.日本陆军战略很烂但战术很强,装备很烂但使用很得法.除此之外日本军队,尤其1943以前的日本军队有一个远超西方列强的世界第一强项--步兵基本战术.在同等后勤条件下,不配装甲兵及其它兵种支援,在任何一种地形条件下,日军步兵可以打败任何一支同等数量的军队(TG的八路除外)!当然,加上装甲兵,日本就不行了.为什么呢? 二战初期,日本步兵基础技战术及作战效能是世界第一.砖头来了,那为什么日军在哈勒欣河谷被苏军打得那么惨?原因很多,但基本是技术兵器,特别是有效便用的装甲集团,是那个战役的决定性因素.砖头又来了,那为什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国打得大败呢? 答案就点专业了,日本人在太平洋上是败在海空军上的. 事实上,在美军没掌握彻底的海空优势的绝大多数战役中,美陆战部队鲜有胜例,但多数是溃败及至全灭之局.这一点美国人看得清楚讲得明白--决胜于海上.日军陆战能力在太平洋战争中前期,基本上可讲是所向披糜.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蝗军势如破竹地消灭了所有美英战略力量.若不是中途岛海战大败,澳大利亚也危矣.究竟日军步兵强在哪里? 下一刊讲日军单兵技能.二战日军战术(三) [ a618 ] 于:2009-09-07 02:05:55古往今来,任何军事单元的强弱都可从三个方面评估:一曰机动能力; 二曰打击与抗打击能力;三曰侦知与隐秘能力.若两军对垒中一方在全部这三个方面都强于另一方,这个战斗将是毫无悬念的一边倒.老a就从这三个方面讲日军步兵单兵技战术能力.先看看日军步兵标准制式装备: 钢盔一,皮鞋一双(通常后跟有铁掌,这个东东确保日兵可在任何地方使用手榴弹),军服一套,寝具一套,水壶一只,三至十日口粮一份,急救包一个,防毒面具一(通常缺省),步枪一,刺刀一,枪弹一至二百,手榴弹四.全套装备重15至20公斤.二战中前期参战的全部日兵均要受过最少11个月的军训.这一年军训的前五个月是新兵集训,训炼课目包括队列,刺杀,打靶及拉炼.这期最少要有一次在严冬条件下的五天野营拉炼,训炼士兵严寒耐力及夜间应战能力.接下来的两个月是常规单兵综合素质训炼,强调排(小队),连(中队)一级作战协调.在这期每天必须有30km以上行军耐力训炼.由教官掌握其中强行军比例,但不得低于每日5km强行军.再下来一个月是连营(大队)级作战训炼.此时的新兵打靶成绩已趋稳定,基本要求是应在四百米打出10枪800环的成绩.新兵从这个月开始接受野战射击训炼,游泳训练及强化刺杀训练. 除此之外,另有每天40公里行军.再下来两个月搞营(大队)团(联队)级作战协同,高级技战术动作及火线机动,这个就是我军后来的摸爬滚打.经此训炼,日本普通士兵除具有出色的单兵技能,而大多能对更大的战局有很清醒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日军常常能在失去指挥官的条件下保持其战力的原因.现在可以对日军士兵的战力做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估了.机动能力,鬼子士兵持续作战行军能力在每日50km左右.加上有限舟车辅助,其战役机动能力平均可达每日100km以上.强行军每日可达到80公里以上,并能于当日再战斗6小时.这样的战斗可以持续约一个月.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般国军部队持续行军能力在每日35至45公里左右.强行军一天也可达到60公里左右.再快了就会造成大幅减员.简言之,日军机动能力相对国军一直有明显的优势, 这就决定了国军在大多数情况被动受攻的态势.土八路持续作战行军能力在80公里之间.强行军能力可以在持续以上!恐怖吧,但却没什可惊讶的.若非如此能跑,土八路主力早给鬼子打光了.跑得过对手是游击战略的先决条件. 当然这不是体育比赛,拉开架式跑就行, 实际战斗中八路决不可能跑直线,鬼子也决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八路轻易逃脱自已占优的战局.这其中又加杂许多斗智斗勇的情节.最终结果是,尽管八路如此能跑, 抗战中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数以百万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及根椐地地方武装壮烈殉国;TG军民则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OOPs, 有点跑题了.再谈打击与抗打击能力.二战初,日本步兵射击技术普遍高于中国军队. 日军上等兵可以在800米外打中在城墙垜口处探头观察的士兵.其首发命中率可以达到80%以上. 行进于四百米外可迅速击中只露一小部身体的静止目标.命中率可以达到80%. 二百至一百米外射杀机枪射手或移动目标,命中率可达70%(注:这是在对射且对方有一定压制火力的情况下);50米以内顿停射击一切目标,首发命中率均在90%以上.概率学得好的朋友可算算几枪可以达到95%的命中率,而每名日军携带的150发子弹又可造成多大的伤亡.一般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压制火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平均每一个日军突击小队的士兵在冲锋过程中都能射杀3至25名中国守军, 跟您的计算差得多吗? 听来覚得接受不了吧?设想一下您自已就站那样一个阵地上,你和你的战友被敌人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已方的压制火力逐一被敌人打哑,而敌人在一步步地迫近,战友们奋起还击,虽然一个又一个被敌人打倒,但你们仍然坚持战斗.此时传来你们的长官已经吓得逃跑的消息,你还能打下去吗? 这个故事重演过无数次,却没有几位我国军高级将领认真地研究过有效的对策.人人都喜欢高谈战略战役构想,却没有几人知晓可以与日军抗衡的技战术.到头来是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而这一切本不必如此.日军士兵还有很坚忍的抗打击及吃苦能力.武士道及日本民族稳忍特性是其基础.关于这方面的东东很多,不再缀述.最后一个方面是侦察与隐秘能力.这里只讲日军步兵侦察与隐蔽.日军极为重视侦察与隐形能力.士兵训练中都含有忍术介绍及基础训炼.东洋忍者及忍术世界闻名,但中国方面却出奇地忽视它.深究其理,竟然是这样一句话"这不过是我们祖上玩剩下的".盲目的优越感害死人.纵观日本军队各兵种的侦察及隐秘方法,虽千变万化,却可归纳为忍术中变形、潜踪、暗袭三法则的现代版.日本兵在这方面的能力,在战争初期略强于国共军队.而在战争中后期则是逊于八路,却仍强于国军.这个体现在抗战中后期,八路经常能打鬼子埋伏,鬼子虽时有偷袭却少有成果.而在正面战场上,国军仍然屡遭日军迂回与袭击.而且在许多战役中饱受日军残兵冷枪之苦.这方面细节涉及的东东很多,且很枯燥,本文就先到这里.在这里老A出个题目: 日军步兵冲锋时动作要领是怎样的?给个提示,这动作不止一个,而且与距离有关.下刊讲日军步兵班攻防战术!土蟞扛铁牛.二战日军步兵战术(四) [ a618 ] 于:2009-09-20 17:17:05这一节本想专写步兵班的战法,后来发现有点困难:日军常规战术中较少以班(日人叫作分队)为独立单元作战,其最小战役执行建排小队(就是排).所以,日军步兵班战术是其小队战术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其装备密切相关.既然不好分,索兴一勺烩了,结果整体结构有点乱.日本步兵小队(排)也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编制.甲种为加强编制,辖三个步兵班及一个掷弹步兵班,小队长及其助理;步兵班配轻机枪一挺,其余均为步枪手,其中一人常会加配一具10式掷弹筒,共十五人; 掷弹班有三具89式掷弹筒,每具掷弹筒应有正付射手各一名,其余皆为步枪兵. 甲种小队应有62人. 乙种为标准编制,与甲种编制的唯一区别在于其每班只有十三人,故乙种小队应有54人.日军步兵班战法源于西方步兵班战法.本来这个战法的特点是发挥机枪火力.简单讲来就是先用机枪压制,用步兵将敌人从掩体中赶出来,再用机枪把敌人放倒.到了日本人这里就变了味道. 打法的前两步不变,但在第三步上,日军则强调用步机枪共同杀伤敌人,而且偏重步枪. 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节省弹药及减小对机枪的依赖.另一个就是发挥步枪的优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资源及后勤能力有限,再就是日军班用机枪有性能缺陷.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主要有三种: 11型,96型和99型. 11(即歪把子)机枪是改进法国的Hotchkiss M1909而来的.射速550发/分,射程1500m, 用6.5x50mm日军步枪制式弹.这个枪的原设计有个致命的缺点-遇泥土灰尘必定卡壳. 也就是说遇上这种机枪, 只须胡乱用小型爆炸物在其周围引爆,不必伤及人枪,只须把泥沙尘土掀到枪上, 敌机枪十有八九会哑火片刻. 没有爆炸物时,机步枪集火射击打出的沙尘也成. 也幸亏如此,我抗战军民避免了多次灭顶之灾. 96和99型都是在11型基础上改的.96型改进主因之一就是为解决沙尘卡壳问题.却又引来了其它问题-此枪采用枪弹润滑,火药燃烬及灰尘易在枪机处积累,从而卡壳. 也就是说,这个枪虽不大容易立即被掀来的沙土卡住,却常常打上几百发自已就卡住了. 99型改进是将弹径加大为7.7x58mm,这个原本是92重机枪弹,不能用于日军的制式步枪. 在一个步兵班中,机步枪弹口径不合,是个很大的缺点. 99式与96式除弹径外几乎完全一样,优缺点也就完全相同.不过这个99型机枪出现的很晚,影响有限,不必另论.总体说来,日军班用机枪的主要缺陷有:1)容易卡膛,不甚可靠2)枪弹口径偏小,侵彻力低下. 6.5mm口径弹打人可以,打掩护物就不够劲. 一百多米的距离上一千发子弹打不烂一个普通沙垒. 作为压制火器,这个机枪威力偏低.3)后座力大,非训练有素的射手很难打得好4)11式机枪弹鼓在一侧,整枪重心不正.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长时间射击也会非常疲劳.日本的制式步枪,也就是三八式,却很有几个长处. 最主要的就是其弹道非常稳定,这个是源于其原型德国毛瑟枪的优点. 三八枪6.5x50mm弹比德造G98的7.92x57mm子弹小,但其膛速比毛瑟要高.这就使38枪在射击精度及射程上都不输于G98. 同时由于子弹小,大大地增加了日军单兵携弹量. 这个是鬼子兵连续作战能很强悍的一个重要基础.既然机枪不够可靠,而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资源去制造及供给,发挥步枪上的优势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日军基础训练科目. 日本人步枪射击训练很有其民族特点. 虽然其基础训练有统一纲目,但其时日本盛行"下克上",新兵转入连排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大都加入该部队老兵们的"私货". 这些私货练起来都很苦,但非常实用. 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公尺外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等.经过这些训练,二战前期的鬼子兵多数人都有现代狙击兵射击水平,当然这是在同等装备条件下的比较.为进一步加强步枪兵的远程压制能力,日军从1937年开始,列装97式狙击步枪.这个枪就是从批量的38枪优选后,改装97枪栓及一个2.5倍光学瞄准镜,没有消声器. 由于优选及配制枪栓,97枪在二战中前期的精度好过普通38枪.到了二战后期,日本因为资源限制而普遍粗制滥造,质量上就没了保证.这种枪在中国战区上常常装备到中队一级的,但从未听说装备给任何伪军部队.在太平洋及东南亚战区,则装备到了小队一级.同时,针对38枪弱点,主要就是常说的38枪侵彻力差,经常是清洁的贯穿伤的问题,也做了弥补.许多活下来的二战老兵都有38枪杀伤力差的说法. 大家似乎很少主动提及一种38枪的凶弹:炸子儿.日本军队二战中大量使用炸子以加强标准38枪弹杀伤力.38枪有两种制式炸子:燃爆弹及汞爆弹. 前者与普通弹一样,只是在弹头根部有个红环,这里简称红弹. 汞爆弹不同,其弹头无尖,是平台形状,根部有个紫环,简称紫弹. 美国人曾做过实验,紫弹在任何距离上打中1/8"高强度铝合金板,可炸出一个3"直径的大洞.红弹打中后炸出的洞稍小,但有很强的燃烧力. 战斗中被这样的子弹打中后,死状极惨.活下来也是100%致残.不愿想起战友牺牲时的惨烈,或许是老人们不愿提及炸子的原因吧. 这个炸子是有违国际公约的, 盟军方面的记载印证了老人们的叙述,但末见过日本文献. 或许日文好的河友可以帮忙查查.日军同时考虑到了反压制火力:在步兵班内配10式掷弹筒,可精确打击200公尺以内敌压制火力点.一般日军小队配置的三具掷弹筒中至少有一具是89式,可打击700公尺内目标.日人掷弹筒使用可谓训练有素,虽没有赵顺章式奇才,但多数老鬼子二发夹叉后都能于第三发直接命中目标.武士道崇尚进攻.其步兵班排的战术是以攻击为根本的,很强调部队在行进间展开接敌的速度和方法.日军步兵班级战术多是从600--400米之间某点(LOD: Line Of Departue)开始的.步兵班在LOD集结分组,补充弹箹,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然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如此循环.全班应于200米处略停,展开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敌人火力点,及兵力密集的阵地.同时利用烟幕弹,曵光弹(夜间战斗)为日军直瞄重火力指引目标.在这里,一般应有两轮打击,第一轮是面打击,消除全部当面火力.然后集中打击一侧以造成守军配置不均而被迫机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机动中的守军力量,为最后攻击做准备. 在炮火准备尾声,步兵上刺刀匍匐前进,炮火停止后,展开全部压制火力掩护攻击中步兵. 步兵应于100米左右转为全速冲击.这是教科书版但很全面的战斗方式.实际战斗中会有许多走样版本.但却是鬼子在明确对面有坚决防衘之后,屡屡采用的攻击术. 一个优秀的日军基层指挥官可以让成百上千人倒在他这几十个鬼子的攻击中. 在这个战术中,鬼子在面对坚强防衘逐步逼近,利用机动能力及火力上的优势大量杀伤守军. 许多久经沙场国共老兵都自已有效射程外被鬼子射杀.当鬼子推进到200米左右时,其火力精度强均迟到顶峰,守军将承受炮火,伤亡,心理等多方面冲击. 这就是抗战初期,一小队鬼子依托其配置的优势火力,屡屡击溃我营团级防衔的一个主因.鬼子打仗鬼得很!现在电视剧那样,一开始就端着枪,扎着堆儿直挺挺地冲过来. 那个就不叫鬼子,充其量一群野猪. 杀鬼子之所以是英雄,就因为鬼子的凶狠和难杀.把鬼子弄得象猪一样,岂不是说我们前辈英烈只是一群屠户吗?老A百般不解,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对此无动于衷. 我们总呼珍视那一段不堪的历史,怎么就没人关心我们为什么会不堪,我们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 为颜面或其它原因而掩盖历史真相,受害最深的就是我们自已及下一代.二战日军战术(5) [ a618 ] 于:2009-09-26 22:38:56二战日军战术(5)关于6.5x50mm子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