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

合集下载

辩论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是否正确的观点

辩论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是否正确的观点

1938年8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斯齐拉德和爱因斯坦共同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建议美国应该刻不容缓地研制原子弹。

10月19日,罗斯福总统果断拍板,对爱因斯坦等人的信作了肯定的回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实施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这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工程,直属美国总统,任何人不得干预,甚至连副总统都不知道它的全盘秘密。

“曼哈顿工程”总部设在华盛顿,总负责人是格罗夫斯将军,具体研制工作由罗伯特·奥本海默组织实施,参加“曼哈顿工程”的人有费米、泰勒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最初,美国政府为“曼哈顿工程”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造出的原子弹供给军队使用;二是要在德国人之前造出原子弹。

1945年4月25日,美陆军部长史汀生又建议杜鲁门总统任命一个特别委员会,以研究这种武器爆炸后在政治、军事和科学方面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1945年6月1日,特别委员会向杜鲁门总统建议,一旦具备条件,就立即使用原子弹对付敌人。

在奥本海默的领导下,科学家们通力合作,终于在1945年7月初制成了三颗原子弹,它们的代号分别是“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

与此同时,美国战略空军也开始了对B-29重型轰炸机的改装,同时又集中509大队千余官兵从事投掷原子弹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杜鲁门总统穿越大西洋去参加波茨坦会议时,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附近,原子弹爆炸的准备工作也在秘密进行着。

7月16日5时30分,一个比1000个太阳还亮的大火球在寒冷的沙漠上空升起。

强光闪过之后,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却哭了,但大多数人都惊呆了。

奥本海默在心中想道:“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当晚,格罗夫斯立即给身在波茨坦的杜鲁门发去一封电报:“今天上午动了手术。

诊断书尚未写出。

结果近似令人满意,业已超出预料……”史汀生随后也收到了来自特别委员会的电报:“医生刚刚回来,兴高采烈,相信弟弟定会像哥哥一样健壮结实……”从16日到21日,杜鲁门连续不断地收到原子弹“大男孩”试验成功的报告。

美日广岛协议

美日广岛协议

美日广岛协议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这一事件不仅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美国和日本展开了一系列的谈判,最终达成了美日广岛协议。

这一协议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美日广岛协议是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和日本进行的一项重要协议。

协议内容主
要包括了美国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袭击的原因、影响以及双方未来的合作方向。

首先,协议中明确了美国投下原子弹的原因是为了迫使日本政府尽快投降,以避免更多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其次,协议还强调了原子弹袭击对日本的影响,包括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方面的后果。

最重要的是,协议还规定了美日双方未来的合作方向,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美日广岛协议的签订对于美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协议的签订标
志着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状态正式结束,为两国未来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协议中对于未来合作方向的规定,为两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最重要的是,协议的签订也为世界和平和稳定作出了贡献,为二战后的世界秩序的重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美日广岛协议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一项重要协议,对于两国
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协议的签订不仅结束了战争状态,也为两国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希望在未来,美日两国能够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发展。

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原子弹的真相

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原子弹的真相

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原子弹的真相在珍珠港受袭四年之后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将人类的第一枚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仅过3天,又将第二枚原子弹投向长崎,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提供的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原子弹的真相,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原子弹的真相这是一段永远被世人铭记的历史:在珍珠港受袭四年之后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将人类的第一枚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仅过3天,又将第二枚原子弹投向长崎,两座城市遭遇毁灭性打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

不久前,国内首部全方位揭秘这一历史事件的作品《进攻日本:日军暴行及美军投掷原子弹的真相》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作者为二战亲历者、原美国海军陆战队副总司令雷蒙德·戴维斯将军,以及二战退役后进入美国司法界的资深法官丹·温。

该书的译者则为美籍华人、知名社会活动家臧英年。

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关于原子弹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应该投掷,另一是原子弹太残忍,但这两种说法太简化了。

”1945年4月12日,61岁的杜鲁门将左手放在一本普及版的《圣经》上,宣誓就职美国总统。

仅仅13天后,他就接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军事简报,主题是美国正努力开发原子武器——事实上,在历经三年多的巨大开销、努力和紧急运作后,这一计划已进入高潮。

“在四个月之内我们很可能制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武器。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亨利·史汀生这样告知杜鲁门。

如历史上诸多科学进步一样,原子弹也是军备竞赛的产物。

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始于1939年,60岁的爱因斯坦提醒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德国正使用铀-235研发原子弹。

美国对此无疑存有惧心,不能让德国抢先一步成为核弹第一国,于是便立即启动了核武开发计划——这一时间节点也随之成为拐点。

也许正如斯坦福大学历史教授大卫·肯尼迪所言:“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若原子弹及早研发出来,应该是会投向德国。

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_2017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_2017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_2017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中考之中,历史的知识点是根据年份来划分的,你们做试卷时都能够回答得出来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中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供大家参阅!陕西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A卷13. (2016•陕西,13,2分)下列图片所体现的制度或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14.右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 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C. 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D.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15.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

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B.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C. “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16.右图是新航路开辟时的一位航海家的漫画,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

据图可知,此航海家A.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跨越大西洋的愿望B.是“新大陆”最早的发现者C.最先发现通往亚洲的新航线D.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中国和苏联(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取得过巨大成就。

据此回答17-18题17.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重比例(%)农业 4.5 52.8 43.5轻工业 12.8 29.6 29.2重工业 25.4 17.6 27.3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由右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B. “一五”计划实行时期C. “二五”计划实行时期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19.(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战败投降只是时间问题,美国为何急着扔原子弹?

日本战败投降只是时间问题,美国为何急着扔原子弹?

日本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遭受原子弹打击的国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

仅仅两枚原子弹就让日本这么快投降,看来威力不小。

1945年的国际局势非常明朗,轴心国已没有翻盘的可能。

德国早在5月就投降了,只有日本在抵抗,还做好了一亿人玉碎准备。

美国原子弹让日本玉碎失败。

日本战败投降显而易见,美国为何还对日本扔原子弹?一、苏联势力膨胀太快,美国想快点结束战争。

1945年8月的苏联膨胀到极点,苏联红军占据整个东欧,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国东部,全部在其掌控下。

不光如此,苏联红军还在几天前对日本宣战,短短一周就俘虏几十万关东军。

苏联红军盘踞在中国东北,势力远超美国。

更让美国担心的是,苏联还有沿库页岛南下占领日本的想法。

眼瞅着苏联在亚欧大陆势力成倍增长,美国心里急啊,就想快点结束战争,集中精力对付苏联,还避免苏联与它分享日本。

准确来说,冷战在二战还没结束时就开始了。

苏联与美国合作的高峰在1943年和1944年,后来德国越来越不行后,两国矛盾凸现出来。

两国对战后规划有严重冲突。

比方说,美国支持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因为国民政府亲美,苏联就坚决反对。

苏联跟英国也矛盾重重,英国死活不愿苏联踏进希腊半步,最后苏联说行,那你就承认我在波兰、匈牙利的地位。

我认为,苏联是美国对日本扔原子弹的首要原因。

二、日本实力尚存,占领日本代价太大。

在还没遭受原子弹打击前,日本本土只有东京遭受重创,一次轰炸就死了10万人。

但日本并未像德国那样全面崩溃,因为除东京外的大城市完好无损。

虽然战局已定,但日本实力还很强大。

当时日本将最先进的飞机和装备最精良的陆军召回本土,以阻止盟军登陆。

美国要想打败日本,恐怕不死个几十万是不够的。

美国人认为,占领日本得至少付出50万人的伤亡代价。

结束战争后,美国还得派10万文官来治理日本。

因为日本人很信天皇的话,天皇让民众抵抗,民众就会身背炸药包冲向美国大兵。

所以,美国人干脆扔原子弹。

美国为什么要扔原子弹揭秘美国投原子弹的真正原因

美国为什么要扔原子弹揭秘美国投原子弹的真正原因

美国为什么要扔原子弹——揭秘美国投原子弹的真正原因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接连投下两颗原子弹,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两次核武器打击.对于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投原子弹,一直以来都存在两大流传甚广的说法,但恐怕都有疏漏.认识上的两大误区第一种说法是,原子弹是使冥顽不化的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武士道精神长期以来是日本的精神支柱,再加上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日本军人在战场上一直都以顽强和宁死不屈着称,很少有日军主动投降,甚至是在战局已经毫无希望的情况下,日军也宁可选择自杀冲锋或是“神风特攻”之类同归于尽的方式也不愿意放下武器.所以到1945年8月,尽管美军已经攻占了冲绳,兵锋直逼日本本土,但很多人认为日本肯定还是不会投降,一定会死撑到底.美国依靠原子弹,才彻底粉碎了日本顽抗到底的决心.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情,真正迫使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是从1945年2月开始的战略轰炸和代号“饥饿战役”的水雷封锁.柯蒂斯·李梅少将在1945年1月担任美军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后,对日本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采取了夜间低空投掷燃烧弹的新战术,史称“李梅火攻”,从3月到7月底,美军总共出动各种型号飞机33041架次,其中B-29轰炸机万架次,投弹16万吨,其中7月投弹就超过万吨,美军计划8月的投弹量将超过10万吨有98个日本城市遭到轰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区被烧毁面积均在50%以上,东京、横滨为56%,名古屋为52%,大阪、神户为57%;中小城市中,福井被毁面积最高,达到96%,甲府为72%,日立为71%.在空袭中死亡约23万人,伤万人,失踪万人,有244万幢建筑物被毁,800万人无家可归.3月9日夜间,一个晚上的空袭就造成东京10万人的伤亡,甚至超过了广岛原子弹轰炸的伤亡人数.173架B-29轰炸机夜袭富山市,将其夷为平地由于这样恐怖的空袭给日本普通民众造成了极大恐慌,李梅又结合空袭实施心理战,通过空投传单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将要轰炸的地点和时间,这就更加剧了平民的惊恐,共有850万城市居民逃往乡村,军事工业中工人的缺勤率7月已达50%.加上工厂厂区在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如航空工业厂区被毁60%,直接导致军事工业产量的急剧下滑——炼油工业产量下降83%,飞机发动机产量下降75%,飞机机身产量下降60%,电子设备产量下降70%,飞机月产量从1944年的平均2340架下降到1945年7月的200架,降幅达91%1945年3月日本石油储备为四十万吨,美军第315轰炸机联队对日本炼油厂和油库进行了重点轰炸,共投弹9100吨,至8月,日本炼油能力下降80%,石油储备在轰炸中被焚毁近六万吨,日本的战争潜力遭到了沉重打击,经济几近崩溃,毫不夸张地说以“李梅火攻”为代表的美军战略轰炸,直接动摇了日本维持战争的根本基础.1945年6月4日,美军轰炸神户港口,炸弹如雨同时,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橡胶、棉花和羊毛需求的100%,石油需求的9 2%,铁砂的87%,煤炭的24%其中焦炭占90%,粮食的20%都依赖进口.因此美军决定实施攻势布雷,封锁日本港口、航线,达到破坏海上运输的目的.从3月27日至8月15日,美军出动B-29轰炸机1528架次,布雷12053枚,其中磁性水雷4900枚、音响水雷3500枚、水压水雷2900枚、低频音响水雷700枚.所布水雷共炸沉炸伤包括“海鹰”号航母等65艘军舰在内的670余艘船只,其中炸沉和重创无法修复的达431艘,总吨位140余万吨,相当于战役开始时日本船舶总吨位的75%.美军此次攻势布雷效果非常显着,平均每布21枚水雷就炸沉日本船只1艘,而美军损失极其轻微,仅损失飞机15架.“饥饿战役”的成功实施,几乎彻底切断了日本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1945年8月与1945年3月相比,下关海峡运输量下降98%,几乎完全中断,濑户内海也只能通行机帆船之类的小型船只.在这四个半月中进口物资下降90%,维持战争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近乎中断;军工企业由于原料断绝,纷纷停产;日军大批飞机、舰艇由于燃料极度缺乏而被迫停飞、停航,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由于航运中断,250万吨大米堆积在朝鲜港口,而日本国内的粮食供应却极其困难,因为要优先保证军队需要,广大平民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限度,食不果腹,终日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饥饿战役”布雷略图所以经过近半年的战略轰炸和水雷封锁,日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重创,赖以维持战争的国家机器已经基本崩溃,此时几乎是全靠所谓的精神力量在支撑,但是枪里没有子弹,飞机没有燃料,肚子里没有吃的,光靠精神还能支持多久所以即使不投原子弹,日本也撑不过一两个月了.第二种说法是,扔了原子弹,就不用在日本本土登陆了.美军确实有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计划,但这只是预案.熟悉美军情况的人都知道,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哈尔西上将和斯普鲁恩斯上将两人各自带着一个参谋团队,当一个团队在前方指挥作战时,另一个团队就在后方策划下一场战役,一个战役结束再转换角色.所以在日本本土登陆的“奥林匹克”计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如果真要实施的话,完成各项战役准备至少要到11月,日本无论如何也撑不到那个时候——即使不投原子弹.正如美国战略轰炸评估委员会那份着名报告所说的:“根据战后对当时局势和日本国民经济状况的完整调查,期间包括许多前日本政府领导人的协助和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发动前,日本一定会选择无条件投降,即使没有投下原子弹,或者苏军没有出兵东北.正式的登陆行动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因为日本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了.”所以,投原子弹才使日本投降和避免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扔原子弹日本,快点投降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也坚持不了一两个月,最晚到10月就一定会投降,但是美国人却等不了那么久了因为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为了让苏联参与对日作战,同意了苏联开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包括外蒙古独立的现状须予维持、恢复在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来共同经营、苏联在东北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这些条件如此优厚,使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向睿智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一生中最大的失误,甚至有人认为因为罗斯福沉疴重症在身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罗斯福的想法很好理解,1945年2月是美国在太平洋反攻阶段最艰难的时候,以血腥残酷闻名的硫黄岛战役就发生在这时,美国很清楚,随着战线越来越向日本本土推进,日本的抵抗也就会越来越顽强.作为同盟国阵营一员的苏联怎么可以在对日作战问题上袖手旁观苏联也得参加对日作战,而且是必须的当然,为了换取苏联出兵的那些条件,损害的都是中国的利益,又不是美国的利益,出卖中国的利益来换取苏联出兵,从而减少美国的损失,何乐而不为但是到了1945年8月,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战争的发展如此之快,眼看日本就要坚持不下去,苏联出不出兵都已经无关大局.而且苏联这时候出兵那真就是来摘桃子,捡便宜了.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就出兵对日作战,德国于5月9日投降,也就是说苏联将在8月9日前后出兵.所以那时美国最着急的就是要让日本在苏联出兵前投降,这样就可以不用兑现许给苏联的优厚条件.但是一向顽固的日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那就让原子弹来当一回“棺材”吧.所以,比较确切地说,原子弹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是推动日本尽快投降的因素;原子弹更不是改变战争进程的决定性原因,而只是加快战争进程的推进原因.但这一切,既不是为了消灭军国主义,也不是为了美国大兵,而是为了向苏联“赖账”.让全世界看看原子弹的威力除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特别是要在苏联出兵前投降的原因外,美国扔原子弹还有一个原因,那更是着眼于战后的考虑.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但是原子弹威力到底有多强,如果不进行一次实战检验,世人无从了解.如果没人知道原子弹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美国投入了20亿美元1945年20亿美元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00亿美元,如果以黄金价格来比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80亿美元的研制经费,总得最后听个响吧,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给美国的纳税人一个交代,你看我们花这么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武器,还是值得的.这也是美国把原子弹的第一个袭击目标选在广岛的原因之一.因为从1945年3月开始的战略轰炸中,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被摧毁的面积都超过了50%,早已经是一片瓦砾废墟,再扔上一颗原子弹,谁知道是原子弹炸的还是之前B-29的功劳另外,城市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市区的范围在直径5公里最合适,这样的城市规模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出原子弹的威力.因此被美国列入第一批原子弹袭击的四个城市是:广岛、小仓、长崎、新泻,其中广岛和小仓两个城市为首选目标,长崎和新泻两个城市为备选目标.这四个城市的共同点就是,在此前的战略轰炸中,都只遭到轻微的破坏,城市基本上比较完整,而且城市直径都在5公里左右,正好可以用来检验原子弹的威力.特别要说的是广岛,是日军指挥中枢之一,甲午战争时期就是日本大本营所在地,二战后期是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注:总军是日本陆军在二战中编制级别最大的单位,而当时日本本土总共只有两个总军,第一总军司令部在东京.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中转枢纽,设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设施.此外广岛市区的东部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军事工业企业.将广岛列为第一目标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人以为广岛没有关押盟军战俘,也没有大量的外籍人士,其实在广岛关押有23名盟军战俘,主要是在对日本本土空袭中被击落飞机的机组人员,他们中有10人死于原子弹轰炸.所以,美国向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一是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二是出于战后全球政治格局和话语权的考虑.果然正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投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一颗大炸弹就能毁灭一个城市,这样的威力绝对令人震撼,也使人对美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敬畏,美国也因此凭借原子弹的核垄断,稳稳地座上了战后世界新霸主的宝座.原子弹在广岛大显威力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战争结束后,每年8月6日和9日,日本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纪念原子弹轰炸,努力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战争的受害者.日本就那么无辜吗以广岛为例,首先是日本重要的军事指挥中枢,在原子弹袭击的8月6日当天,在广岛市区内的日本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属各单位的现役军人总共有23158人,还有约2万名其他单位的军人正在途经广岛中转前往各地,总共有约万名军人,几乎占当时广岛全市总人口的18%.而且广岛还有大量的军事设施和军工企业,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在战争中都是合法的袭击目标.再看广岛的普通百姓,也一贯对战争相当地支持.日本采取的是地域征兵制,即一个地方的人集中编在一个部队里,以广岛籍子弟编成的日军部队就是第五师团,因此也被叫作广岛师团.熟悉抗战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对日军这个番号感到陌生.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打的就是第五师团的后勤部队;南京保卫战中,攻占浦口的就是第五师团,南京大屠杀当然也有第五师团的份;台儿庄会战中,第五师团又是进攻台儿庄的两路日军之一;昆仑关大战,又是第五师团的部队唱主角……可以说,第五师团的官兵手上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对于这样一支罪恶累累的残暴之师的老家,难道说一点责任也没有正如唯一一名参加过两次原子弹袭击的飞行员——美国空军退役少将查尔斯·斯文尼,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关于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袭击听证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与德国认罪的姿态不同,日本坚持认为它没干任何错事,它的行为是受当时局势的拖累.这种态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弥合创伤的希望.只有记忆才能带来真正的原谅,而遗忘就可能冒重复历史的危险……也许如果日本人真切地了解过去,认清他们国家在战争中的责任,他们将会看到是日本战犯要负起战争的罪责.日本人民应该给远东人民一个答复,是谁把灾难强加给远东各国,最后强加给日本自己.当然如果我们与日本人一道抹煞历史的真相,那么这一点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如果日本不追寻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与自己相处,与亚洲邻国、与美国相处”“我和我的部属在执行原子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我们想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原子弹袭击使命是全人类最后一次.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应该对原子弹的存在感到恐惧.我就感到恐惧.但回到1945年8月,在战时情况下,在敌人顽固凶残的条件下,杜鲁门总统有义务使用所有可能的武器来结束战争.我同意杜鲁门总统的决定,当时以及现在.战后曾有人问杜鲁门总统是否还有其他选择,他响亮地说:没有.接着他提醒提问者:记住,珍珠港的死难者也没有其它选择.”——在南京,在整个中国,死难者也都没有选择.没错,当日本把自己标榜成受害者的时候,“这种态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弥合创伤的希望”.。

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原子弹的原因

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原子弹的原因

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原子弹的原因此前,XX、英国和中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20__年8月,XX决定派遣驻日大使罗斯出席原子弹和平纪念仪式。

这是XX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首次派高官到日本参礼。

广岛是日本本州西南部广岛县首府所在地,南临濑户内海的广岛湾,面积740平方公里。

广岛1589年建城,1889年建市,自19世纪中叶逐渐发展成为军事重地。

广岛市内河川纵横,素有水都之称。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7月26日,XX、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当量为1.5万吨。

炸弹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万人口中有7.815万人当日死亡,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城市化为一片废墟。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核武器用于实战,广岛成为第一座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

8月9日,美军又出动B-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

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XX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

日本人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亲身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

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__年,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6.9446万。

1945年8月6日和9日,XX为迫使日本投降,分别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美国扔下原子弹

美国扔下原子弹

美国扔下原子弹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市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事件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原子弹的设计与制造、美国扔下原子弹的原因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这一事件背后的种种因素。

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激烈的战事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战争爆发后,希特勒德国迅速占领欧洲大陆,日军也积极进攻亚洲各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盟军对于战争的结束变得越来越迫切,寻找一种终结战争的方法成为各国之间的共同诉求。

原子弹的设计与制造原子弹是一种以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的大杀伤力武器。

二战期间,美国组织了众多科学家和专家,如罗伯特·奥本海默、尤利西斯·赫申格和埃米利奥·塞格雷斯塔等,共同参与了原子弹的设计和制造。

通过对铀和钚的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进行研究,科学家们最终成功地开发出了原子弹。

美国扔下原子弹的原因美国决定扔下原子弹的决定涉及多个因素。

首先,日本在战争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力,且对战败不肯妥协。

为了尽早结束战争,美国认为使用原子弹可以对日本施加巨大的压力,并迫使其投降。

其次,美国担心苏联在战后会对亚洲产生过大的影响力,通过扔下原子弹,美国试图以震慑的方式向苏联施压,维护自己在战后的地位。

最后,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警示其他国家,以避免类似的战争爆发。

原子弹对社会的影响美国扔下原子弹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次事件带来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广岛和长崎的大规模破坏和伤亡令人痛心。

其次,原子弹的威慑力迫使各国重新考虑和平与冲突之间的选择,进一步推动了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发展。

此外,这一事件也加速了冷战的到来,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推动了核武器的发展与竞赛。

结论美国扔下原子弹是二战期间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走向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尽管这一事件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伤害,但它也促使人们反思战争的可怕性和和平的重要性。

美国原子弹炸核时代开启

美国原子弹炸核时代开启

美国原子弹炸核时代开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大的事件改变了世界的走向,而美国在二战中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则无疑是其中最具震撼性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这一行动不仅直接促使了战争的结束,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核时代,对世界的政治、军事、科技乃至人类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理解美国原子弹轰炸的背景,我们必须回到二战那个动荡的年代。

当时,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与血腥之中,法西斯势力肆虐,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日本作为轴心国之一,在亚洲地区进行了疯狂的侵略和屠杀,造成了无数无辜生命的消逝和巨大的破坏。

而美国,在经历了珍珠港事件后,正式卷入了这场全球性的战争。

在战争的进程中,美国及其盟友在与日本的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尽管在军事上逐渐取得优势,但日本军国主义者却拒不投降,试图顽抗到底。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减少自身的伤亡,并对日本的顽固态度予以沉重打击,决定使用原子弹这一前所未有的超级武器。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

瞬间,广岛化为一片废墟,数万人当场丧生,更多的人在随后的日子里因辐射和伤痛而死去。

三天后,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胖子”。

这两次轰炸所带来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是极其惨重的。

广岛和长崎的城市基础设施几乎被完全摧毁,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人们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混乱之中。

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原子弹的轰炸也带来了一系列超出战争本身的影响。

首先,它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在原子弹的巨大威慑下,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其次,它开启了核时代的大门。

原子弹的出现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了核能的巨大威力和潜在威胁。

自此,各国开始了对核武器的研发和竞赛,核威慑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军事领域,原子弹的使用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传统的战争方式主要依靠兵力、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的较量,而核武器的出现使得战争的破坏性和毁灭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原子弹的爆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原子弹的爆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原子弹的爆炸1945年8月6日,世界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武器之一——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

这一事件不仅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给人类带来了对核武器的恐惧和警醒。

然而,在谈论原子弹爆炸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

它爆发于1939年,由于各方利益的纠葛和国际形势的紧张,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战争。

战争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和平条约,以及经济危机和民族主义的兴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之间的军事冲突愈演愈烈。

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引起了全世界的愤慨和抵制。

同盟国由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国组成,与轴心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给参战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和破坏,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战争方式的改变。

在战争的后期,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由于战争的残酷和各国对胜利的迫切渴望,科学家们开始秘密地研发原子弹。

在1945年7月,美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代号为“曼哈顿计划”。

这一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原子弹的研制进入了实用阶段。

然而,原子弹的使用并非轻而易举的决定。

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之前,美国政府曾考虑过其他的战略选择。

然而,由于日本拒绝无条件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最终决定使用原子弹来迫使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伤亡。

三天后,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同样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原子弹的爆炸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爆炸瞬间,广岛和长崎的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生命,更多的人因为核辐射和伤痛而长期受苦。

这一事件也让全世界对核武器的威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引发了人们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

原子弹的爆炸不仅引发了对核武器的担忧,也推动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的反思和和平的追求。

美国是因为什么原因炸日本

美国是因为什么原因炸日本

美国是因为什么原因炸日本二战时,美国B29轰炸机艾诺拉·盖号在广岛上空投下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短短几秒内杀死了数以千万的日本民众。

那么,美国是因为什么原因炸日本?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美国是因为什么原因炸日本吧!美国是因为什么原因炸日本?关于美国为何要向日本投射原子弹,一直以来有两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但现在看来其实是有些疏漏的。

第一种说法是,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加之军国主义思想,是宁愿同归于尽,也不愿放下武器。

1945年8月,在美国占领冲绳很快逼近日本本土之时,日本仍然有种死磕到底的意愿,最后美国投射两枚原子弹,才彻底粉碎日本顽抗到底的决心。

其实,真正逼着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一个是长期的战略轰炸,一个是水雷封锁。

李梅火攻东京当年一个美国少将柯蒂斯·李梅,当时李梅少将发明了一个战术叫李梅火攻。

美国人不停的出动各种轰炸机,带着大量燃烧弹,在夜间低空轰炸日本城市。

有一个数据表明,从3月-7月,美国人一共出动3万3千多架次飞机,投弹16万吨。

如若日本当年不投降,8月份,美国人准备投弹量已超过10万吨。

仅3月9日一个晚上,美国人对东京的空袭就已造成10万人伤亡,这次空袭造成的伤亡远比投射原子弹到长崎所造成的更为严重。

在这种李梅火攻轰炸之下,日本大城市几乎全部毁灭,工业基础也近乎崩溃边缘。

在1944年,日本一个月可造2000多架飞机,到了1945年7月,日本一月只能造200架飞机,降幅达到90%。

而即使有200架飞机,日本可供飞机起飞的油也不够。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物资需求都靠海上航运。

而美国水雷的攻势,短短几个月炸沉船只670多艘。

当年日本的所有船只中,超过75%都被美国炸沉。

石油、煤炭、粮食通通运不回日本。

当时日本还在朝鲜屯了250多万大米,眼巴巴地望着却无法运回国内。

真真是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天上是战略轰炸;水里还有水雷;就算不扔原子弹,日本枪里没子弹,肚子空空,仗也打不下去了。

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剖析

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剖析
一、向世界各国显示实力, 通过核讹诈获取世界霸主地位
二战后期,随着法西斯战 败,结盟基础逐渐消失,苏美矛 盾日渐突出,美国对苏联乘机扩 张势力范围的做法日益不满。但 是,经过二战苏联军事实力与国 际威望得到了空前提高,成为可 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另一超级大 国。况且,在对日作战中美国还 有求于苏联出兵援助。在这种情 况下,美国虽然对苏联的扩张行 为不满,但还不敢对苏采取强硬 的对抗态度。随着原子弹研制的 成功,美国对全球的战略、对苏 联和其他国家的态度发生了变 化。因为在美国统治集团心目 中,原子弹是自己手中的一张王 牌,美国可以通过核讹诈来获取 世界霸主地位。
门毫不讳言:“我们现在拥有一种战争武 选京都,但被史汀生勾掉了。但格罗夫斯不
器。它不但能彻底扭转整个战局,而且能掉 肯轻易让步。他争辩说:“轰炸京都比轰炸
转历史和文明的方向。”13】
广岛更有利于了解核武器的效应。”[4Ieo
3.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向全世界展示
从投弹的种类上看。如果说向日本投
原子弹的威力,借以显示美国的实力。杜鲁 掷原子弹,是为了能对日本军政当局产生
【2嬲效敏.核大国竞赛内幕【M】.哈尔滨:黑龙江
人民出版社,2000. 【3】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M】.北京:世 界知识出版社,1996:468. 【4】约翰·纽豪斯.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 孩时代的战争与和平【M】.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5搬雄,黄雪梅编.世界原子弹风云录【M】.新华出
的要求作出果断而有力的批驳。”肿-究其 外,理想的情况应是,第一个目标要达到足
原因就在于美国现在已独家掌握了原子 以使其造成的破坏限制在目标本身的范围
弹,认为可以以原子弹作后盾按照美国的 内,这样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这颗原

原子弹炸广岛与长崎

原子弹炸广岛与长崎

原子弹炸广岛与长崎在二战末期的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分别炸毁了日本广岛和长崎。

这两次核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爆炸后果以及战后影响等方面,对这两次原子弹爆炸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二战期间,日本是轴心国的一员,与美国以及其他盟国发生了激烈的战争。

由于美国海军对于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进攻,日本的战局逐渐不利。

为了尽早结束战争,美国决定使用原子弹作为最后的杀手锏。

1945年7月,美国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名为“曼哈顿计划”。

二、原子弹爆炸后果1. 广岛核爆炸1945年8月6日,美国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

爆炸瞬间,火球升腾而起,形成可怕的火球云。

可怕的冲击波瞬间夷平了广岛城的大部分建筑。

爆炸还产生了巨大的热辐射和强烈的放射性尘埃。

据统计,爆炸瞬间就有约7万人丧生,死者中包括平民居民和军事人员。

2. 长崎核爆炸1945年8月9日,美国投下了另一颗原子弹在日本长崎爆炸。

这一次的爆炸威力与广岛相仿,同样给长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据报道,爆炸瞬间有约4万人死亡,受伤人数更是难以计算。

三、战后影响1. 日本投降原子弹的使用直接导致了日本的投降。

日本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国家破产和人员伤亡,无法继续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二战。

2. 核武器的普及与冷战二战后,原子弹的威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国纷纷开始发展核武器,并涌现出核竞赛的局面。

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冲突逐渐演变成了冷战,并形成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格局。

3. 全球核裁军运动的兴起原子弹爆炸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反核武器运动。

人们开始意识到核武器的巨大危险性,呼吁各国进行联合裁军。

随后,国际社会相继签署了多项核裁军条约,限制和控制核武器的扩散。

四、结论原子弹炸广岛与长崎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可怕而又令人深思的事件。

它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也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投下原子弹

美国投下原子弹

美国投下原子弹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使用的最具毁灭性的武器之一,而美国在二战期间对日本进行的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投放行动更是引起了广泛争议。

本文将探讨美国投下原子弹的背景及其影响,不局限于具体的合同或作文格式。

背景二战期间,日本帝国势力与美国及其盟友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抵抗变得越来越顽强,美国为了迅速结束战争,避免更多的美国士兵伤亡,决定采取极端的手段-投下原子弹。

此举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子弹的投放1945年8月6日,美国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于日本广岛市中心。

这次投放造成了估计10万人死亡,并导致城市几乎完全被摧毁。

当时,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震惊,并且引发了广泛的道义和伦理争议。

三天后,美国又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胖子”于长崎市。

这次投放造成了估计6.7万人死亡,也使得长崎市遭受了巨大破坏。

在这之后,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二战。

影响与争议美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的行动在当时和今天仍然备受争议,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支持原子弹投放者认为,投下原子弹快速结束了战争,避免了更多的美国士兵伤亡。

他们认为,若是没有使用原子弹,美国将认为日本的抵抗态势很顽强,这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地面战争,导致更多战争死亡。

然而,反对原子弹投放者强调了原子弹的人道主义灾难和伦理道德的困境。

对于很多人来说,原子弹投放是对平民无辜的大规模屠杀,对目标城市的毁灭性损害无法忽视。

他们认为,美国应该采取其他替代方案来结束战争,而不是使用如此毁灭性的武器。

此外,投下原子弹也引发了全球核武器扩散的担忧。

原子弹的投放标志着核武器的首次使用,引发了其他国家对核武器的发展和拥有的竞争。

这进一步加剧了冷战期间的核武器竞赛,导致了后来的国际紧张局势。

结论美国投下原子弹的行动不仅仅是二战期间的一个事件,更是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争议依然存在,人们对这一行动的合法性和伦理道德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为和平与和解而努力,以确保类似的灾难永远不再发生。

美国投入原子弹

美国投入原子弹

美国投入原子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世界各国为争取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美国在这个时期采取了一项极具争议的决策,那就是投入原子弹。

这一决策不仅对当时的战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后续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美国投入原子弹的原因、影响以及当时的国际情境。

一、原子弹的开发和投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的开发成为了各国科研单位的重点工作之一。

美国在曼哈顿计划的指导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原子弹的研究和开发。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进行了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测试基地的“曼哈顿计划”核试验,标志着原子弹得以实际应用的重要一步。

仅仅一个月后,美国便选择将原子弹投放到敌方领土上,对日本进行打击。

二、美国投入原子弹的原因1. 解放亚洲的需要:投入原子弹可以迅速结束战争,解放东南亚的被占领国家,为这些国家带来持久的和平。

由于日本一直没有表现出明确投降的意愿,美国认为使用原子弹可以迫使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2. 军事战略的考虑:在战争中,敌人的拖延战术和顽强抵抗给美军带来了巨大损失。

投入原子弹可以加速战争的结束,从而节省美军的生命和资源。

3. 对苏联的威慑: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关系紧张。

美国认为通过投放原子弹,可以对苏联产生强大的军事威慑力,维持美国的战略主导地位。

三、美国投入原子弹的影响1. 战争局势的扭转: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后,日本政府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同时也避免了针对日本本土的美国陆军和海军的长期战役,减少了无数士兵的伤亡。

2. 对全球军事平衡的影响:美国投入原子弹后,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奠定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霸主地位。

同时,这也促使其他国家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发,加剧了全球军备竞赛。

3. 对日本的创伤:广岛和长崎在原子弹爆炸后遭受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丧生。

这场灾难对日本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推动了日本追求和平与反战的态度。

曼哈顿计划主要内容

曼哈顿计划主要内容

曼哈顿计划主要内容曼哈顿计划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研制出原子弹,以便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该计划于1942年启动,历时三年,耗资巨大,最终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并在1945年8月对日本进行了投掷,导致了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破坏力的武器之一。

曼哈顿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制原子弹的核心技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研制出原子弹,因此其核心技术就是核裂变技术。

该技术的实现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如何获得足够的裂变材料;如何将裂变材料进行聚变;如何控制核反应过程,使其产生足够的能量,同时又不会失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曼哈顿计划组织了众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

二、建设核实验基地和生产基地为了研制和生产原子弹,曼哈顿计划需要建设一系列核实验基地和生产基地。

这些基地分布在全美各地,包括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汉福德实验室、奥克里奇实验室、汤森德实验室等。

这些实验室和生产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曼哈顿计划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工程队伍,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工作。

三、保密工作曼哈顿计划是一项高度机密的计划,其研究和生产活动需要保密。

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曼哈顿计划组织了一支庞大的保密队伍,负责保护计划的机密性。

这些保密人员包括警卫、特工、情报人员等。

他们进行了周密的安保措施,保护了计划的机密性。

四、组织科学家团队曼哈顿计划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才能完成研制原子弹的任务。

为了组织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曼哈顿计划成立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组织了一支庞大的科学家团队。

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自全美各地,他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

五、政治协调曼哈顿计划是一项政治性的计划,其实施需要政府和军方的支持。

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曼哈顿计划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政治协调队伍,负责与政府和军方进行协调。

美国投掷原子弹与日本投降

美国投掷原子弹与日本投降

美国投掷原子弹与日本投降作者:刘庭华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7年第4期1945 年8 月6 日和9 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第一次投掷了原子弹,这对加快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覆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结束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研制原子弹计划的提出与实施1939 年,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得无比巨大能量的实验在美国获得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首先把它变成实用,就有可能制造一种巨大杀伤力的新型炸弹。

当时,那些遭受希特勒迫害而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首先对原子能在军事上应用的可能性十分敏感,而且获知德国正在研制原子弹。

有鉴于此,移居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和意大利核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向美国政府和军界奔走游说,报告关于核裂变的研究发展信息,并指出德国有可能抢先造出原子弹。

但他俩都遭到冷遇。

无奈,西拉德求助于爱因斯坦。

1939 年8 月,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阐述研制原子弹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建议美国政府从速采取行动,抢在纳粹德国之前赶制出第一颗原子弹。

1939 年10 月,罗斯福决定采纳爱因斯坦建议,支持研究原子弹的工作。

1940 年6 月,华盛顿卡内基学会主席万尼瓦尔·布什博士说服罗斯福建立国防研究委员会,指导原子弹研制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加快了研制步伐。

1942 年8 月11 日,美国政府制订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并确立了两条原则:第一,造出能够结束战争的原子弹供给美国军队;第二,赶在德国人前头造出原子弹。

9 月17 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建筑部副主任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被任命为执行该计划的总负责人。

曼哈顿工程管理区的地点设在田纳西州诺夫斯维尔附近的橡树岭。

1943 年8 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魁北克会议上达成美英两国合作研制原子弹的协定,并成立美、英、加共同研制原子弹的联合委员会。

12 月,英国选派以詹姆斯·查德威克为首的28 位科学家参加“曼哈顿计划”工程。

美国对日本核轰炸

美国对日本核轰炸

美国对日本核轰炸在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两次核轰炸事件,分别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发生在广岛和长崎。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核武器对民众进行大规模杀伤的事件。

这两次轰炸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长期的争议和讨论。

一、历史背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日两国成为敌对国家。

日本对美国的珍珠港事件进行了袭击,激怒了美国政府和民众,并成为美国对日本采取报复行动的导火索。

随着战争进程的推移,美国决定使用新开发的原子弹对日本实施打击,以期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轰炸事件1. 广岛核爆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这颗原子弹瞬间摧毁了广岛市中心的建筑物,造成了大约14万人死亡或受伤。

爆炸的原因是释放了大量的热能和辐射,给广岛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生命损失和城市毁灭。

2. 长崎核爆1945年8月9日,美军在长崎投下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

虽然威力比广岛的原子弹稍微小一些,但依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城市破坏。

据估计,长崎核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大约4.5万人死亡。

三、争议与讨论1. 人道主义问题美国对日本核轰炸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一方面,美国决定使用核武器是出于最终结束战争的目的,以减少战争伤亡,并避免侵略日本的大规模地面侵略。

另一方面,使用核武器对无辜平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强烈谴责。

2. 战争正当性对于美国使用核武器的正当性问题,意见不一。

一些人认为,日本在战争期间犯下了多起的暴行,如南京大屠杀等,美国的核打击可以被视为对该国战争罪行的报复。

但也有人认为,日本此时已经处于极度削弱的状态,使用核武器属于过度使用武力,无法合理解释。

3. 我们能否从中吸取教训美国对日本核轰炸的争议至今仍在进行中。

这次事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引领世界走向了核武器时代。

但同时,这也是人类对核武器杀伤力及其使用的警示。

因此,我们应该持续关注核武器扩散问题,确保世界和平与稳定。

史学界对用原子弹原因分析论文

史学界对用原子弹原因分析论文

史学界对用原子弹原因分析论文近年来,关于二战结束时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原因一直是历史学界和国际社会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

这一争议在最近引发了广泛关注的是几篇涉及该话题的论文,尤其是一篇发布于2020年8月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恩·罗宾斯(Ronald S. Robbins)所撰写的名为“美国使用原子弹的真实原因:日本不投降的根本问题”论文。

在这篇探讨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原因的论文中,罗宾斯教授指出,与以前的文献学者的论点不同,美国使用原子弹并不是为了迫使日本投降,而是为了在战后实现对苏联的威慑。

据罗宾斯介绍,这一结论是基于他对美国国家档案馆中的新证据进行的研究,并支持他的论点的证据包括罗斯福总统、杜鲁门总统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高官之间的对话记录,该对话记录表明,美国领导层认为,使用原子弹会对苏联构成威慑,从而利于美国在战后地位的维护。

不过,罗宾斯的文章立场一度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和反驳。

他们认为罗宾斯过于简化了问题,并且忽略了当时的种种背景因素。

例如,他们声称日本政府已经表现出投降的迹象,而许多美国领导人,包括杜鲁门总统和他的高级军事顾问,认为使用原子弹对于迫使日本投降并不是必要的。

事实上,美国的保密已经让日本来不及威胁美国本土。

然而,罗宾斯发表的这篇论文无疑在史学界引起了关于原子弹使用的讨论和辩论,这些讨论和辩论对于我们理解这段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争议中,社会各界对于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动机和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罗宾斯的观点是,使用原子弹并不是单纯出于制服日本这一目的,而是为了在整个二战后期和战后的全球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对未来和平事态产生控制力。

这有别于战争结束的“如是看待”历史思想,使人们重新思考了当时的历史和后期影响。

同时,罗宾斯的理论也能对现代人们思考针对复杂地缘政治冲突的理性应对和走向和平有所启示。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使用原子弹的辩护者而言,他们只重视了决策层所看到的单一问题,即如何尽早结束二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学生姓名:李富侠学号:200602020004政法系历史学指导教师:苗杨职称:讲师摘要: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这对加速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覆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起了重要作用。

但当时及战后至今,对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这一人类史上仍属第一次的军事行动的,还存在着争议。

对此,本文作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美国;日本;原子弹;原因Abstract:On August 6th and 9th , 1945, the United States voted down the atomic bomb in Hiroshima and Nagasaki respectively, that completely collapse of Japanese militarism and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But at that time and after the war, the U.S atomic bomb in Japan throwing this human history is still the first military action, there is the controversy. In this connection, the paper will make a brief analysis.Key Words: USA; Japan; Atomic bombs; reason.前言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的行为受到了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谴责,日本则充分利用这种形势来宣传自己所受的灾难,而原子弹对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作用却被忽视了。

在冷战时期,原子弹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热点之一。

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事件,必须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做具体分析,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二战后期的形势来分析原子弹的投掷原因。

日本投降是在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前就已经定局了,当时苏联即将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正在酝酿投降。

美国的情报部门分析,只要俄国参战,日本就会投降,对此,美国政府十分清楚。

因此,从军事角度考虑,投掷原子弹并非必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为什么在此情况下,美国还要在1945年8月6日向日本投掷第一颗原子弹,又在8月9日向日本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一、原子弹的研制与投掷美国从1941年开始实施曼哈顿计划,1945年春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耗费20多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之后,科学家们进行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实验。

最初设想对德国使用这种新武器,但还未及使用,德国就被打败了。

因此,随着杜鲁门1945年4月入主白宫,美国政府便决定利用原子弹进行威胁,以美国的方式结束战争,[1]迫使日本投降而无需美国军队攻入日本本土造成重大牺牲,并且避免苏联参战的不良政治后果。

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广岛;随后杜鲁门发表声明,要求日本赶快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免再遭原子弹打击。

但广岛的悲剧并没有使日本政府立即同意接受“无条件投降”。

8月9日,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共造成数十万日本人伤亡。

美军在日本投下大量传单,称如日本再不投降,将会遭到成千上万颗原子弹的轰炸,直至彻底毁灭! 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终于颁诏,宣布投降。

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对日使用原子弹,是美国决策者从本土进攻、政治解决以及依靠苏联击败日本等各种方案中的最后选择。

这一选择不仅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更主要的还有政治上的考虑,这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同时也暴露了美国战后外交和军事战略的主要方面。

(一)以小的代价尽早结束太平洋战争,以减少美军伤亡德国战败后,日本成为美国的主要对手。

尽管日本人明知道德国已经垮台,自己的处境也是绝望的,但他们仍以料想不到的顽强精神继续抵抗。

冲绳岛大血战,日本军队组织的“神风决死队”的自杀性攻击行为,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虽然败局已定,但其陆军尚有200-300万人,在中国也有同样的兵力,飞机尚存6000-9000架,而且正在积极准备“本土决战”。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比较此前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冲绳岛与日军作战的损失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对日军本土作战,将损失20万人左右,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甚至可能多达100万人。

战争已接近后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军的伤亡,是美国最关注的问题。

要充分利用原子弹爆炸所具有的惊人特征来震撼和威吓敌人。

史汀生认为:“为了迫使日本天皇和他的军事顾问们真正投降,就得给他们一次当头棒喝,令人信服的证明我们有力量摧毁日本帝国。

”他还说:原子弹“不仅仅是一种具有惊人破坏力的武器,它还是一种心理武器”。

马歇尔“十分强调这种新武器具有震撼敌人的作用”。

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对此问题的看法是,突如其来的震惊比旷日持久的压力能更快地产生决定性的结果。

震惊使对手六神无主,压力却使他们有时间去适应。

因此,投掷原子弹是最迅速结束战争的方式。

(二)向世界各国显示实力,通过核讹诈获取世界霸主地位二战后期,随着法西斯战败,结盟基础逐渐消失,美苏矛盾日益突出,美国对苏联趁机扩张势力范围的做法日益不满。

经过二战苏联军事实力与国际威望得到了空前提高,苏联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另一个超级大国。

况且,在对日作战中美国还有求于苏联出兵援助。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苏联的扩张行为不满,但还不敢对苏采取强硬的对抗态度。

随着原子弹研制的成功,美国对全球的战略、对苏联和其它国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在美国统治集团心目中,原子弹是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美国可以通过核讹诈来显示大国的实力,以达到获取世界霸主地位的目的。

在轴心国的共同威胁下,美苏建立了战时有限度的合作,并达成了战后适度合作的共识。

但是,苏联坚持政府维护自己决定力量、安全、秘密和独立的权利,在没有涉及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在联合行动中,承担有限的义务。

雅尔塔会议标志着美苏理解与合作的前景达到了极点。

在雅尔塔会议中,罗斯福用牺牲中国来获取斯大林的承诺,苏军在投降后2至3个月出兵加入太平洋战争,条件是要事先签订确认这些利益的中苏协定。

[2]但到了4月份,战争形势发生变化,美军修正了他们对战争形势的分析:日本已失去制海能力,不存在撤回部队威胁美军的问题。

所以,美国无须利用苏联结束战争。

在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依然准备对日作战,希望占领日本的领土北海道。

此时杜鲁门已获悉原子弹试爆成功,杜鲁门决定在苏联红军产生影响之前结束战争,这将避免与苏联分占日本,增强美国与苏联谈判后划分势力范围的砝码。

(三)实战试验,使美国对原子弹这种武器有更多的了解二战期间各国在研制原子弹时尚不清楚原子弹的实际威力,随着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科学家和当权者才开始真正了解核武器的威力。

1945年5月31日和6月1日,“临时委员会”明确讨论了原子弹的使用问题。

奥本海默和格罗夫斯应邀参加了会议。

讨论的两个问题之一是,是否同时实施多次袭击。

奥本海默主张这么做,但格罗夫斯反对,他说部分原因是,“如果不同时轰炸,可以对这种武器有更多的了解,反之我们就会失掉这种机会”。

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是一次实战实验,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从打击目标的选择上:格罗夫斯的意见是,实际的打击目标应该是未受空袭破坏过的目标;理想的情况应是,第一个目标要达到足以使其造成的破坏限制在目标本身的范围内,这样我们就可以较准确的确定这颗原子弹的威力。

从投弹的种类来看:如果说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是为了能对日本军政当局产生心理威慑效果,促使日军早日投降的话,一颗原子弹足以,使用第二颗原子弹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格罗夫斯肯定还想知道这两种裂变效果如何。

”于是,不等日本反应过来又投了第二颗,而这两颗原子弹一枚使用的是铀,另一枚使用的是鈈。

从投弹的工程来看:物理学家哈罗德·阿格纽、拉里·约翰斯顿博士对原子弹爆炸的声音、闪光、烟云、爆炸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四)美国使用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人民雪耻的心理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并袭击了太平洋其他地区,引起了美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场战争基本上不同于反德、反意的战争,它是一次复仇战。

”美国人把他们的太平洋敌人看成背信弃义和野蛮的疯子。

战争期间的广告和宣传都把日本描述成非人的猴子、丑恶的啮齿动物、分泌毒液的昆虫。

[3]杜鲁门说:“当你不得不对付一只野兽时,你不得不像一只野兽一样对付它。

这是遗憾的,但是真实的。

”[4]人们首先要正视历史,是日本法西斯挑起了战争,他们是引发一系列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日本方面在年复一年的纪念广岛长崎的受难者时,只想到日本受原子弹之害,却不愿意承认日本法西斯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始作俑者,企图否认日本给中国人民和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惨祸,如南京大屠杀、毒气战、细菌战、万人坑等等。

正如日本科学家武谷三男所言,如果日本不正视他们给朝鲜和中国造成的比原子弹大得多的破坏行为,也就没有资格去批判美国人的残暴。

在美国大多数人对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欢欣鼓舞,许多人甚至遗憾,为什么只有两颗原子弹用于摧毁日本。

在1945年夏末秋初的民意测验中,85%的美国人对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表示认可。

在9月份的民意测验中,只有4%的美国人认为不应该使用原子弹,27%的人认为应该在日本的无人区投放,43%的人赞成使用一颗原子弹就足够了,另外24%认为应该“扫平日本”。

在10份的民意测验中,所提的问题略微不同,但赞成投放原子弹的人更多。

23%的人认为,在日本有机会投降之前,应该投放更多的原子弹。

[5]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强国,世界强国居然遭受小日本的偷袭,这种为珍珠港复仇的情绪是显而易见的。

(五)向美国国会证明花费巨额经费研制原子弹是值得的美国原子弹的研制是一个高度机密的计划,他对美国政府的很多官员、军队将领和国会议员都是保密的。

研制原子弹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此,美国动用了15万人,投资了20亿美元,而这些巨款都是罗斯福总体通过秘密渠道从军费中转来的。

1945年2月,众议院军事拨款委员会委员恩格尔指责了原子弹研究的巨大开支,要求允许众议院对它进行部分调查。

美国加速了核分裂物质的生产,格洛夫斯害怕将在原子弹试制成功前结束。

投掷原子弹,检验一下它的威力,有关当局可向国会报告,避免国会追究政治责任,也可向国人作一个交代,还可以安慰一下参加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们。

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格洛夫斯认为,杜鲁门做出的对日使用原子弹的决策,“将永远被认为是无比英勇和聪明的行为。

”杜鲁门最后拍板使用原子弹是在听取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意见后才下定决心的。

丘吉尔说:“一次或两次袭击可能结束战争,给日本挽回其‘体面’的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