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翻译赏析
李清照的诗词《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赏析
李清照的诗词《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赏析《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赏析】词人大病初愈,看到眼前的桂花,心情渐好,遂填此词。
词中所写是寻常之事、自然之情——“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词人因为大病,两鬓斑白,稀疏了不少。
然而词人并没有接着伤感下去,而是写看月和煎药的活动。
“卧看”两字极为传神,因为身子乏力懒散,心情散漫,所以卧看残月。
“上”字说明月亮初升,表明时间还早,病中之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
作者以豆蔻煮水,代替茶水,因茶性凉,而豆蔻性正与之相反,记录十分真切。
上片写的是夜间活动,下片则写白日消闲情事。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作者闲散地躺在枕上看些闲书,或是观赏一下院中的雨景,别有一番情趣。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结句赋予木犀以人的情思,显得隽永有致。
“木犀花”点出作词时间,即秋季。
作者每日欣赏院中的桂花,却不说自己看花,偏说是桂花终日“向人”表示“酝藉”,把木犀写得十分多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其无限的喜爱。
“酝藉”即蕴藉,谓含蓄的样子,写出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
它的花小而黯淡,不以色媚人,花香浓厚,以“酝藉”形容,深得桂花神韵。
王思宇:“或许由于久病初愈,使人欣慰吧,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读来情味深长,有如词中赞美的木犀一样酝藉有致。
”扩展阅读:李清照的简介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
《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摊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1五代: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栏通:阑) (何限恨一作:无限恨)译文及注释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显示全部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
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
“今陕西省横山县西。
《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
亦作鸡禄山。
《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
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赏析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
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
“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
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
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
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
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幺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
“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
“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
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
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
“豆蔻”为植。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全面解析与赏析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全面解析与赏析1. 原文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2. 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桂花)。
3. 注释●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
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
●萧萧: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豆蔻:植物名,其花未大开时就摘取,称“含胎花”,以其果实(称“蔻仁”)入药,可制香料。
熟水:宋时常用饮料,即今之汤。
●分茶: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称分茶。
●木犀花:即桂花,以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故词人特提及之。
4.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5. 背景故事这首《摊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大病渐愈时所作,从其“病起萧萧两鬓华”可以看出创作时间,当属李清照后期作品。
而“木犀花”点出月份当在八月,桂花开时。
从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书序、往来信函、和诗词等文字资料去看的话,她生过两次重病。
第一次是在《金石录后序》中的记载:“余又大病,仅存喘息。
”李清照这一次生病是在丈夫赵明诚去世后,时间是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的闰八月,李清照时年46岁。
第二次患病要比第一次严重很多,她在《投内翰纂公崇礼启》中写道:“近因疾病,欲至膏育,牛蚁不分,灰钉已具。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翻译赏析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翻译赏析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翻译赏析[译文] 悠闲地靠在枕上,随意地阅读诗篇,心情是无比的舒适美好;下雨的时候,门前的风景更加优美了。
[出自]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淡黄色花,果实种子可入药,性温辛,能去寒湿。
熟水:宋时的一种饮料。
分茶:宋杨万里《谈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分茶何似煎茶好。
煎茶不似分茶巧。
”是宋人加工茶水的一种方式。
书:《历代诗余》作:“篇”。
木犀花:即桂花。
译文:大病初愈,两鬓添白发,卧床待起,缺月上窗纱。
沏一碗温性去湿的豆蔻熟水,不要喝凉性偏弄常沏的茶。
枕上看书,闲时吟诵多自在,门内观景,雨中风物。
包藏无限意,风致多高雅的有整天与我做伴的木犀花。
赏析: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
“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
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
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
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
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在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
“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
“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
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
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
“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
“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
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颇为讲究。
“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
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
李清照诗词解读与欣赏(十)
李清照诗词解读与欣赏(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写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
她曾患过两次大病。
一次是建炎三年(1129年)的闰八月;另一次是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
此词是在第次重病初愈之时所写,记录了她在某一天继续服药治病的养病生活,推断此词约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八月,地点当在杭州西湖一带。
解读:摊破浣溪沙,词名;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
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病起萧萧两鬓华,“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
“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词中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
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起意。
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
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第二句卧看残月上窗纱。
写了看月与煎药。
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
“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
“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
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
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
“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
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颇为讲究。
“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
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
这又与首句呼应。
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莫分茶,就是莫搞茶叶,茶叶解中药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形容身体不舒服诗词
形容身体不舒服诗词形容身体不舒服的诗词有:1.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陆游《病起书怀》译文: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2. 卧看残月上窗纱。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
3. 我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
——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译文:岁晚时你病了,如今我上楼都懒得登梯。
4.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白居易《为薛台悼亡》译文:我如今已年老体衰,如同半死梧桐般苟延残喘,再也无法恢复青春的蓬勃朝气,一想到逝去的妻子便心痛难忍。
5.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译文:黄昏后夜色沉沉花色如烟,明月如素愁绪难眠。
6. 临行愁见理征衣。
——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译文:在临行前看到你整理征衣,我心中充满了忧愁。
7.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
——纳兰性德《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译文:我因为发愁而心灰意冷,而此刻天色已晚,鸟儿归巢发出鹧鸪的凄鸣声更是让我觉得悲伤不已。
8. 新荷跳雨泪珠倾。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译文:雨滴落在池塘中,荷叶翻滚,宛如落泪。
9.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李商隐《陈后宫》译文:臣子们都被美酒灌醉,而天子却仍保持着清醒的状态。
这暗示着天子内心忧愁不已。
10. 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
——江淹《悼室人》译文:深秋时节,她为我织制了一件细密的长袍,但未等到裁剪缝制好,她便已经去世了。
每当我看到这件衣服,都会泪流满面。
11.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浩瀚的沙漠上结了百丈坚冰,惨淡的愁云在万里荒漠上凝结着。
12. 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译文:一生憔悴的人,只因几个黄昏时的寂寞时光而消瘦下去。
李清照咏桂花
李清照咏桂花文/司马一民又到杭州满城桂花飘香的季节,想起了李清照在杭州写的一首词《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这首词的大意为,病后已经稀疏的两鬓又添白发了,无力外出,只能躺在床上透过窗纱看看残月。
用沸腾的汤水煎豆蔻,没有兴致做分茶。
靠在枕上读书算是一种闲适,以为门前的景色因为下雨而比平时好看。
整日默默陪伴着我的,只有那窗前的木犀花(桂花)。
李清照(10841—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著名词人,曾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李清照的这首《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词大约写于五十岁左右,宋室南迁之后。
这首词写她病后的生活状态,纪事写实,用词平常,也没有用典故,与她以前的词作风格有很大不同,这大概与她当时的境遇和心情相关,以至于有人认为这不是李清照的作品。
关于李清照,很多人对她在宋室南渡之前的生活状况比较了解:她生于官宦之家,嫁与门当户对的赵明诚,尤其是她与赵明诚婚后琴瑟和谐,醉心于诗书和金石收藏,生活优裕,神仙眷侣,让人羡慕。
宋室南渡之后李清照的生活变故极大,先是赵明诚病故,后为避战乱,她携带所有的收藏,追随宋高宗赵构仓皇逃难于越州、台州、明州、温州、山阴,许多收藏被盗,兵荒马乱中的惊恐与艰苦可想而知。
绍兴二年(1132),李清照到了杭州,虽结束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但孤独无依,此时监诸军审计司官吏张汝舟百般讨好李清照,很快李清照就嫁给了张汝舟。
其实张汝舟迎娶李清照,是听说她有珍贵的古文物收藏。
婚后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财物,大失所望,经常恶语相加,甚至挥拳殴打,李清照难以容忍。
后来李清照发现张汝舟有骗取官职的行径,就向官府举报,并要求离婚。
当年秋,经查属实,张汝舟被撤职,官府准予李清照离婚。
我推测,南渡以来原本身心疲惫,再经此番折腾,很可能此时李清照病了一场。
2024年《摊破浣溪沙》的原文
《摊破浣溪沙》的原文1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的原文3
摊破浣溪沙·葬名花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古诗简介
《摊破浣溪沙》是一首悼亡词,但至于悼亡的是谁就无法准确得知,只有后人的一些推测,但知道的是,容若所悼亡的这位女子一定是有着跟谢道韫一样的才气与风度,一定是一位很美的女子!“
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闲处好”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看时也很随便,消遣而已。对一个成天闲散家的人说来,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却也较平时别有一种情趣。俞平伯说这两句“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词选释》)所见极是。末句将木犀拟人化,结得隽永有致。“木犀”即桂花,点出时间。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酝藉”一词,常用来形容学问渊深、胸怀宽博、待人宽厚的人中表率,如《旧唐书·权德舆传》称他“风流酝藉,为缙绅羽仪”。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形容,亦极得神。“酝藉”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
【描写月亮的诗句】《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译文注释_《摊破浣溪沙病起萧
【描写月亮的诗句】《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译文注释_《摊破浣溪沙病起萧【描写月亮的诗句】《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译文注释_《摊破浣溪沙?病起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斜看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尽如人意,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掉。
【注释】: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主要写下她病后的生活情状,直截了当动人。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
“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
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
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
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索莱米了看看月与煎药。
因为还没全系列不好,又在夜里,作者做得好什么事,只好歇息,斜着看看月。
“斜看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至,身子不振,同时也表明作者心情群集,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
“上”字表明此实乃余晖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天黑还深。
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
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
“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
“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
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颇为讲究。
“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
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
这又与首句呼应。
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下片写下白日消闲情事。
观书、散诗、赏景,的确就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出色办法。
“闲处不好”一就是说道这样看电视就可以闲暇并无事就可以如此;一就是说道闲时也就可以看点闲书,看看时也很随便,玩乐而已。
对一个成天群集在家的人在我看来,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色,却也较平时别存有一种情趣。
俞平伯说道这两句“写下病后光景恰好。
枕边诗书最美诗词
枕边诗书最美诗词
枕边诗书最美诗词解析:
1、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赏析: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
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2、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赏析:这两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项羽的历史故事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忠勇精神的赞美,也是中国历史上广为人知的名篇。
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著称。
这些诗词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记忆中最美的诗词。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意思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意思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句诗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这句诗所表达的是一种闲适、恬静而又美好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
“枕上诗书闲处好”,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闲暇之余,斜倚在枕头上,随意翻阅着诗书,享受着那份宁静和舒适。
这种情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只有诗书和自己的心灵在交流。
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而“门前风景雨来佳”,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于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热爱。
在雨中,门前的风景显得更加美丽,这种美丽不仅仅在于景色的本身,更在于雨水给景色带来的那种朦胧、清新的感觉。
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让人更加珍惜和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整首诗中,李清照通过描绘自己病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和美好的情感。
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于个人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种向往不仅仅体现在对于诗书和自然景色的欣赏上,更体现在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上。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很难有机会停下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因此,这句诗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欣赏美好的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无论是阅读诗书,还是欣赏自然景色,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所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那份闲适和宁静,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5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5篇《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5篇《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锦帐重重卷暮霞。
屏风曲曲斗红牙。
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
满庭芳草衬残花。
译文卷起映照着晚霞的重重锦绣帐板,在曲曲的屏风旁无聊地击打着拍板,失意者因为什么事离开了家。
梦魂中也到不了所思念的人身边,一觉醒来太阳开始西斜快要落山了,满院的芳草衬托着残花。
注释浣节沙:浣节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屏风:室内隔扇,以木为之,多有雕绘。
斗红牙:竞拍红牙演唱也。
斗,此指竞相演奏。
红牙,红木拍板,演奏时用以节乐。
恨人:失意抱恨者。
此处作者自指。
芳草:这里比喻远行的丈夫。
残花:暗喻因相思过度而憔悴不堪的女主人公。
赏析:这首词中词人将自己比作“恨人”,当为哲宗绍圣元年(1094)后眨谪在外所作。
词人身在客中,面对筵宴,不但不能解除愁苦,反而更增愁闷,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2浣溪沙·渔父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
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
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
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庇:遮盖。
箬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创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
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赏析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
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①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②,莫分茶③。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④,木犀花⑤。
注释:
①萧萧: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②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
③分茶:专指不放置姜与盐的茶水。
莫芬茶即不能饮用分茶,指饮用放置姜与盐的茶水。
④酝藉:同“蕴藉”,这里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
⑤木犀花:通称“桂花”。
译文:
大病初愈能起,如今更加憔悴,两鬓花白的头发,稀疏凌乱。
静卧床上,透过窗纱,看那一弯残月缓缓升起。
病后,饮用的是那连枝带梢的豆蔻煎熬而成的熟水,以及放有姜、盐的茶水。
静卧床上,尽情阅读枕畔闲书聊以打发清闲的生病时光,或溜达来到门前,看门前下雨之后更加清新诱人的风景。
木樨花终日向人温雅清淡。
题目:
(1)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
(4分)
明确:主要叙写了观景、煎药、读书、赏花等日常琐事,闲静中显出闲适淡泊之情。
(2)词的末句运用了说明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
明确: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末句将木犀花拟人化,“酝藉”即写出木犀花温雅清淡的风度。
本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花写得多情温婉,借以表达作者对木犀花的喜爱。
有关茶的诗句古诗大全
有关茶的诗句古诗大全1.《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古诗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代-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古诗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
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3.《定风波·暮春漫兴》宋代-辛弃疾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古诗译文:少年之时,春天游玩的兴致比那美酒还浓烈,插花、骑马疾驰,醉倒于美酒中。
年老之时一到春天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将谢的花全都卷走后还是没有停息。
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需要春风的吹拂。
想问一下,有谁能看见春天归来呢?是那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与春相遇。
4.《赠吴官》唐代-王维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
空摇白团其谛苦,欲向缥囊还归旅。
江乡鲭鲊不寄来,秦人汤饼那堪许。
不如侬家任挑达,草屩捞虾富春渚。
5.《南歌子·晚春》宋代-苏轼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
夜来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使君高会有余清。
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6.《临安春雨初霁》宋代-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古诗译文: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对世间/官场的关心近年来已经薄得像一层细纱了),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摊破浣溪沙》原文翻译赏析
《摊破浣溪沙》原文翻译赏析《摊破浣溪沙》原文翻译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五代十国南唐中主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之一。
此词通过描绘深秋一系列催人憔悴的残景,渲染了一种特有的悲伤气氛,塑造出一个孤苦无依的思妇形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摊破浣溪沙》原文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摊破浣溪沙[唐] 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花仙子”,是“浣溪沙”的变式。
菡萏:荷花的别名。
韶光:美好的时光梦回鸡塞:梦回,梦醒。
鸡塞,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今在内蒙古西部。
此泛指塞外。
吹彻:吹到最后一曲。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倚:凭靠。
【翻译】满塘鲜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
愁人的秋风吹起了绿色*的波纹,使人产生无限的哀愁。
这荷花和时节一样都憔悴了,叫人不愿再看。
梦中想着国家边塞的战事,醒来时却正淅淅沥沥地下着秋雨。
小楼上传来玉笙那哀婉幽怨的吹奏之一声,使人感到秋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
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么愁苦,又流了多少泪水啊!【赏析】李璟(916-961),初名景通,字伯玉,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五代南唐中主。
在位十九年,因受北周的威胁,迁都南昌,抑郁而死。
其词仅存四首,风格凄婉。
这首词是南唐中主李璟的一篇得意之作,历来备受名家推崇。
据说,一次词人戏谓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说:“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 也。
”这是真心话,决非奉承之辞?词人通过秋景写心中忧愁,写出了一国之君在国家面临灭亡危险的时候却无能为力的无限哀愁。
开端“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从词语的选用上,便已达成了一种深微的感受。
“菡萏”即“荷花”,亦称“莲花”,后两者较为浅近通俗,而“菡萏”则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
“翠叶”即“荷叶”,而“翠”字又表现了一种情感上的珍美。
枕上诗书闲处好的意思
枕上诗书闲处好的意思
枕上诗书闲处好的意思是: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
枕上诗书闲处好是出自《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原文: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
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翻译赏析《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
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前言】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最早收录在《乐府雅词》中。
从此词的词情来看是李清照大病渐愈时所作。
上阕描写黎明前病中室内生活,下阕描写白天里室外景物,作者抓住大病渐愈这一生活片断,从身心感受运笔,无论写病中生活细事,还是写病中所见景物,不受物所束,不为病所苦,无不流露出女词人病中清静闲适的心情;而身卧病床,鬓发斑白,卧看残月,煎药忌茶,又无不蕴含着病中孤苦哀愁的心境。
此词笔致淡雅,情调直切,意境清朗,含蕴耐味。
【注释】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
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
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②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③豆蔻:药物名,其性能行气、化湿、温中、和胃……豆蔻连梢:语见于张良臣《西江月》:“蛮江豆蔻影连梢。
”熟:《天籁轩词选》、《历代诗余》作“热”。
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
陈元靓《事林
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
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oRG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
每次用七个足矣。
不可多用,多则香浊。
”《百草正义》则说:“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
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
④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
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
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
⑤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⑥酝藉:宽和有涵容。
《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
酝藉。
”
⑦木犀花:即桂花。
【翻译】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
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赏析】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
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
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
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
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
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
“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
“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上弦月,此时入夜还浅。
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
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
“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
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
这又与首句呼应。
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
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
“闲处好”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看时也很随便,消遣而已。
对一个成天闲散家的人说来,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却也较平时别有一种情趣。
末句将木犀拟人化,结得隽永有致。
“木犀”点出时间。
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
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
“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
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形容,亦极得神。
“酝藉”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
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
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