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种疾病基层首诊

合集下载

50种疾病基层首诊

50种疾病基层首诊

这50种疾病,被规定在基层首诊2015-12-27司徒阳明近日,山东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0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确定分级诊疗病种范围。

2015年启动分级诊疗的试点,将在潍坊、东营、威海市在全市范围开展试点,其他市选择章丘等部分县(病种共等级的,人的健康最重要,谁生病不往大医院跑。

山东省的办法是医保支付,去大医院多付钱,文件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报销比例原则上相差不低于10%;重庆市的做法主要是提高基层部分专科的水平,上级医疗机构要在挂号、检查、住院等方面为转诊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逐年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转诊预约号源,到2017年不低于20%,转诊和预约挂号的患者在三级医疗机构优先就诊。

二、三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人次达到其住院人次的10%以上。

具体能够落实多少还要待政策执行情况,但是,从国家分级诊疗要达到成果来看,目前各省压力山大啊。

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分级诊疗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1,≥65%234,10%以上;附:重庆首批基层首诊的50个病种:慢性扁桃体炎(非手术)、急性肠炎、小儿支气管炎、阑尾炎(非手术)、慢性胃炎、前列腺增生症(非手术)、腰肌劳损、疱疹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胆囊炎、附件炎、骨性关节炎(非手术)、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非手术)、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迁延期)、盆腔炎、高血压病、锁骨骨折(非手术)、颈椎病、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宫颈炎、淋巴结炎、脑梗塞恢复期、胆结石(非手术)、前列腺炎、脑神经衰弱、正常分娩、结膜炎、软组织损伤合并轻度感染、急性胃炎、慢性肠炎、牙周脓肿、下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贫血(轻度)、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非手术)、上下肢骨折(非手术)、输尿管结石(非手术)、急性乳腺炎、痔疮(非手术)、。

基层首诊与签约服务-全科医学

基层首诊与签约服务-全科医学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 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度 对象:重点人群 内容: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健康管理 费用:医保基金、个人缴费、基本公卫经费 特色:有偿签约、慢病长处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 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卫生部等五部委遴选上海市 长宁区等10 个试点地区,启动了试点项目,重 点就全科医生执业方式、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等 进行探索 评估表明:签约前后,居民固定医生就诊率增加 明显,签约居民病情控制情况好于非签约居民, 总体满意度和首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也高 于非签约居民
No.4—2013年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
几点思考
【签约服务】
1
签约服务发展历程
No.1—2010年 【北京市启动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
一是不再随机分配患者,而是直接分给签约医 生,且签约患者优先就诊 二是患者不再单纯诊疗,而是接受团队的健康 管理,预约复诊时间或提供转诊服务 三是对确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 指导服务,部分区县利用远程诊疗、绿色通道、 巡诊等特色服务吸引居民参与 已推广至260余所中心,总签约率达32%,重 点人群签约率为51.9%
改办﹝2016﹞1号 )
签约服务内涵
基本医疗:常见病、多发病、合理用药、就医 路径指导、转诊预约 公共卫生:基本项目、其他公卫服务 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 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远程健康监测
签约主体——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包括: ①全科医生 ② 卫生院医师 ③乡村医生 ④ 公立医院退 休临床医师

基层医疗机构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

XX市基层医疗机构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为加快建立XX市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首诊在社区、转诊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格局,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根据相关诊疗规范及文件,制定XX市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

一、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适用机构范围基层医疗机构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适用范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医务室,诊所。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医务室、诊所可参照本指南执行。

二、四类慢病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指南(一)四类慢病诊疗原则1.以人为本。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基层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以便民惠民、社会效益为第一准则,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2.政策引导。

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促进四类慢病患者自愿到基层诊疗。

3.城乡统筹。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布局,推动城市和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均衡发展。

4.创新机制。

兼顾群众、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等各方的权益,充分体现基层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四类慢病诊疗基本条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四类慢病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诊疗:1.诊断明确的患者;2.治疗方案明确,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或居家口服药物者;3.病情稳定,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康复者;4.伴随并发症治疗后病情稳定者。

(三)四类慢病诊疗流程1.居民持健康卡(或医保卡)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2.为居民建立或完善健康档案,提供健康自测服务项目。

3.引导居民自愿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明确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约定服务内容。

4.提供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指导。

5.提供常规诊疗服务。

6.病情稳定患者,可预约下次服务;对病情急性期或危重症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为其提供预约转诊服务(门诊或住院)。

50种心理疾病基层首诊

50种心理疾病基层首诊

50种心理疾病基层首诊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中日益突出,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首诊是解决心理疾病问题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50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以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初步诊断和引导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

心理疾病列表:1. 抑郁症2. 焦虑症3.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4. 强迫症5. 妄想症6. 双相情感障碍7. 精神分裂症8. 边缘人格障碍9.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10. 自闭症谱系障碍11. 食欲障碍12. 睡眠障碍13. 性功能障碍14. 焦虑性紧张障碍15. 社交恐惧症16. 强迫性人格障碍17. 恐慌障碍18. 双向性情感障碍19. 抑郁性人格障碍20. 高危自杀行为21. 阵发性情感障碍22. 自残行为23. 精神发育迟滞24. 社交沟通障碍25. 强迫性障碍26. 焦虑性人格障碍27. 躯体形式障碍28. 多动症29. 儿童期逆行性情感障碍30.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自感障碍31. 心理发展迟缓32. 自闭症33. 特殊人格障碍34. 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障碍35. 睡眠障碍36. 躁郁症37. 禽兽恐怖症38. 早恋情感障碍39. 社交功能障碍40. 强迫行为障碍41. 病态性谎言42. 文化焦虑障碍43. 神经性厌食症44. 分离性身份障碍45. 强迫症患者患逆行性情感障碍46. 意识障碍47. 艾滋病相关的神经精神障碍48. 强迫性夜尿症49. 疑病症50. 心境恶化及自伤预测这些心理疾病的首诊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并能进行初步的评估与引导。

鉴于复杂性,必要时还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注意: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遵循正规的医学准则,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中医药服务对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研究

中医药服务对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研究

【医院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年3月第38卷第3期(总第393期)中医药服务对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研究王颖1 ,邓泽琳2,赵世超:,王丽君1,郭栋3A(1.山东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山东省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及其对首诊意愿的影响,为推动分级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对山东17地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在调查的2965名居民中,丨922人(64. 8%)表示优 先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281人(9.5%)表示不会在基层首诊,还有762人(25.7%)表示不确定 Logistic模型结 果显示,收入水平、居住地附近是否有步行20分钟到达的基层医疗机构、是否信任中医药服务,是否利用过社区的中医药 服务是影响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的因素结论: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大基层中医药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 化氛围,可提高居民的基层首诊意愿,从而推动分级诊疗的实现。

[关键词]中医药服务;基层首诊意愿;分级诊疗[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663(2021)03-178-05Studying on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on Residents' Intention to Primary Treatment./ Wang Ying, et al.//T he Chines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promoting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medical system by studying t he cognition o f Tra­d i t i o n a l Chinese Medicine s e r v i c e s among r e s i d e n t s i n Shandong province and i t s influence on the primary treatment inte n t i o n.Methods Residents were chosen froml7 c i t i e s i 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multiphase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and surveyed w i th questionnaires.Results Of t h e2 ,965 sampled residents, 1,922 (64. 8%)p r eferred t o seek healthcare i n primary healthcare i n s t i­tutions, 281 (9.5%) would not choose t h e primary healthcare i n s t i t u t i o n,and 762 (25.7%) were uncertainty.The r e s u l t s o f L o g i s t i c model showed t h a t income,whether having primary healthcare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within20 minutes'walk,whether t r u s t i n g Tra­d i t i o n a 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and whether having used Tradit i o n a l Chinese Medicine s e r v i c e s i n communities a ref a c t o r s t oinfluence the residents'primary treatment inte n t i o n.Conclusion I t i s suggested t o improve t h e sende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 n primary healthcare,i n t e n s i f y propaganda of Tr a d i t i o n a l Chinese Medicine i n primary healthcare,and c reate t he good cul­t u r a l environment of T r a d i 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can improve the residents'primar\r treatment intention,and promote the r e a l i z a t i o n o f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medical system.Author’s address Shandong Nonnal University,P.R.China.Key words T r a d i 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primary treatment intention;h i e r a r c h i c a l medical system.为有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构建合理 有序的就医格局,我国从2015年起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其 中基层首诊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环节,其实施效果关系到 居民的健康水平、疾病经济负担和整个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11,,基层首诊是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 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121。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的分级诊疗模式。

基层首诊:指患者在就诊时首先到达的是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
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

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开展常见病、多发病
的诊治,为患者提供初步的医疗服务和疾病筛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
进行初步治疗或转诊。

双向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对于无法诊治或需要进一步诊疗的患者
进行转诊至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

反之,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也会将
一些已经得到诊治或需要继续在基层进行管理的患者进行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将疾病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并在
不同的医疗机构中进行治疗。

急性病主要在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中诊
治,慢性病则会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进行长期管理。

这样可以有效减轻
三级医疗机构的压力,同时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水平。

上下联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病例交流、诊疗指导等,形成上下级间的协作关系。

通过上下联动,
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流动,实现转诊和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得到连续、协调的医疗服
务。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我国提出了“。

这一模式旨在通过引导患者按疾病轻重缓急就近就医,实现基层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负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传统医疗模式下,患者在生病后往往直接到大型医院就诊,这导致了医院看病难、排队时间长的问题愈加突出。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部分基层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分级诊疗模式,引导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有效调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

基层首诊作为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环节,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加强医师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贴心、便捷的医疗服务。

患者在有病情发生时,应首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通过基层医生的初步诊断和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痛痛苦,降低就医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在基层首诊的基础上,双向转诊成为分级诊疗模式的关键环节。

双向转诊是指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互相转诊的机制,将需要更专业、更复杂治疗的患者转诊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就诊,将病情稳定或病情轻微的患者转诊回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急慢分治是分级诊疗模式的另一特点,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将患者区分为急性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和管理方式。

对于急性病患者,应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对于慢性病患者,应进行规范、持续的治疗和管理,避免病情恶化,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上下联动是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保障措施,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应建立起紧密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同治疗,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卫生部门应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各级医疗机构都能够按照分级诊疗模式的要求,提供规范化、高效化的医疗服务。

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目标任务。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 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首诊。

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的内涵及实施难点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的内涵及实施难点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的内涵及实施难点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医疗资源紧张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就医需求。

为了改善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我国逐渐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

这一制度的内涵及实施难点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内涵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患者在出现疾病症状时首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由基层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必要时根据患者病情,将其转诊到相应的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治。

这一制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合理分级,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患者就医体验。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级就诊:患者按照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

比如,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轻微疾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治疗,而一些复杂疾病需要在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接受更专业的治疗。

2. 双向转诊:基层医生在初步诊断后,如果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可以通过双向转诊的方式将患者转诊到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

同样地,如果患者已经在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疾病情况平稳后,也可以通过双向转诊回到基层医疗机构继续随访治疗。

3.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机构在接诊、诊断和治疗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实施难点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充足,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

这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员、设备和资金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基层医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技术参差不齐,一些基层医生在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这给基层首诊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

50种儿童疾病基层首诊

50种儿童疾病基层首诊

50种儿童疾病基层首诊引言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儿童健康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儿童常见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基层医疗机构在儿童疾病首诊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50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并介绍基层首诊中应注意的事项。

儿童疾病一览1. 发热性疾病:如感冒、流感、水痘等。

2. 痢疾: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注意补充水分和禁食禁饮。

3. 咳嗽:常见的疾病有咳嗽性哮喘、支原体肺炎等。

4. 呼吸系统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5. 红眼病: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加等。

6. 高热惊厥:高热引起的惊厥,需迅速冷却。

7. 手足口病:多见于幼儿,注意泡疹是否出现。

8. 肾炎:常见症状为尿蛋白增多、水肿等。

9. 厌食症: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代谢功能检测。

10. 贫血:多种原因引起,需排除潜在的调查。

11. 腹泻: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12. 肠梗阻:常见症状为腹痛、呕吐等。

13. 疝气:常见于幼儿期,需手术治疗。

14. 肺结核:注意症状如咳嗽、咯血等。

15. 癫痫: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影响重大。

16. 呕吐:需鉴别病因,早期处理。

17. 儿童腹痛:好发于学龄前儿童,需进行详细询问与检查。

18. 尿路感染:注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19. 疱疹:常见的有口腔疱疹、生殖器疱疹等。

20. 蛲虫病:常见于农村地区,需进行检查和治疗。

21. 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冬春季节,注意补液和支持治疗。

22. 病毒性脑炎:注意体温升高、神经系统症状。

23. I型糖尿病:注意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24. 肺炎球菌感染:引起肺炎、中耳炎等。

25. 氮质血症:需做血气分析、血尿素氮检查。

26. 小儿肺结节病:注意胸部X线检查和病原体检测。

27. 卵破裂伴出血:需进行检查、超声检查。

28. 小儿肢端皮肤炎:常见于新生儿,需进行治疗。

29. 婴儿脑瘫:需要综合评估和康复治疗。

基层首诊常见疾病

基层首诊常见疾病

输尿管结石(非手术)
痔疮(非手术)
皮肤科 带状疱疹
软组织损伤合并轻度感染
牙科
牙周脓肿
急性扁桃体炎
呼吸内科 慢性扁桃体炎(非手术)
小儿支气管炎
疱疹性咽炎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支气管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迁延期)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儿科
营养不良性贫血(轻度)
内分泌科 糖尿病
消化科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胆囊炎
细菌性痢疾
心血管科 高血压病
神内
脑梗塞恢复期
脑神经衰弱
泌尿系 前列腺增生症(非手术)
前列腺炎
下尿路感染
骨科
腰肌劳损
颈椎病
肩周炎
骨性关节炎(非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非手术)
锁骨骨折(非手术)
上下肢骨折(非手术)
风湿免疫科 风湿性关节炎
妇科
附件炎
盆腔炎
宫颈炎
功能性子宫出血(非手术)
急性乳腺炎
更年期综合症
耳鼻喉科 化脓性中耳炎
鼻窦炎
结膜炎
梅尼埃病
外科
淋巴结炎
胆结石(非手术)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公立医院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实施意见-皖卫政法〔2015〕8号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公立医院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实施意见-皖卫政法〔2015〕8号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公立医院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实施意见正文:---------------------------------------------------------------------------------------------------------------------------------------------------- 关于推进公立医院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实施意见皖卫政法〔2015〕8号各市、县(市、区)卫生计生委(卫生局),省属医院: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推进公立医院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按照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以转换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为核心,坚持患者就医负担不增加、医务人员收入不减少的原则,实行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带量采购“三同步”,实施四项措施,建立五项制度,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二、主要任务(一)实施“四项措施”,促进转换机制1.严格控制药品占比。

继续推进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坚持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并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和诊疗规范,建立对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等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对执业医师开具处方等诊疗行为实施统一网络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逐年降低药品占比。

2015年,药品占比下降8-10个百分点。

2.严格控制耗材占比。

继续扩大推进医用耗材网上限价交易品种和范围,完善医用耗材管理制度,降低耗材采购价格与管理成本。

加大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回溯检查力度,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耗材,逐年降低耗材占比。

2015年医用耗材占比下降3-5个百分点。

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要严格检查指征,控制过度检查。

50种神经系统疾病基层首诊

50种神经系统疾病基层首诊

50种神经系统疾病基层首诊引言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类神经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病变。

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及早的基层首诊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50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并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初步诊断和处理方案。

1. 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突发性脑功能丧失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常见症状包括面瘫、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

处理方案:立即就医,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给予溶栓治疗或手术治疗。

2. 癫痫癫痫是慢性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意识丧失和肌肉抽搐。

处理方案: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癫痫发作过程,做脑电图检查,给予相应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3.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缓慢。

处理方案: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观察特征性震颤等症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4. 脑膜炎脑膜炎是指脑膜的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处理方案: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脑脊液检查,根据病原体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

...(以下省略部分条目)结论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层首诊对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列举了50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并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了初步的诊断和处理方案。

然而,由于疾病症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仅依靠本文档可能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

因此,在遇到疑难病例时,建议及时转诊至相关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最终医学建议。

请在实践中结合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诊疗决策。

50种皮肤病基层首诊

50种皮肤病基层首诊

50种皮肤病基层首诊引言皮肤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患者首次就诊的地方,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皮肤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50种常见皮肤病的基层首诊方案,旨在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1. 痤疮症状:面颊、前额等部位出现红色丘疹和白头粉刺,可能伴有发炎和囊肿。

诊断:根据病史和皮损的特征进行判断。

治疗:外用甲硝唑等抗菌药物,口服异维A酸等药物。

2. 湿疹症状:皮肤红肿、瘙痒、糜烂、渗液等。

诊断:根据病史和皮损的特征进行判断。

治疗:抗过敏药物、外用类固醇药物。

3. 银屑病症状:皮肤鳞屑状斑块,常伴有瘙痒。

诊断:根据典型皮损和病史进行判断。

治疗:外用角质溶解剂、口服免疫抑制剂。

4. 白癜风症状: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白斑。

诊断:根据病史和皮损特征进行判断。

治疗:光疗、外用类固醇药物。

5. 疱疹症状: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和溃疡。

诊断:根据病史和皮损特征进行判断。

治疗:抗病毒药物、局部消炎药物。

6. 防晒霜过敏症状:接触防晒霜后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

诊断:根据病史和皮损特征进行判断。

治疗:冷敷、外用抗过敏药物。

...50. 荨麻疹症状:病因复杂,皮肤出现红肿疹子,伴有瘙痒。

诊断:根据病史和皮损特征进行判断。

治疗:口服抗过敏药物、外用激素药物。

结论通过了解和掌握50种常见皮肤病的基层首诊方案,基层医生可以提高对于皮肤病的早期诊断能力,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适。

同时,本文也提醒基层医生,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生,以确保患者得到更加专业的治疗和关怀。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基层首诊工作的指导意见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基层首诊工作的指导意见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基层首诊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9.15•【字号】川卫办发〔2014〕300号•【施行日期】2014.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正文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基层首诊工作的指导意见川卫办发〔2014〕300号各市(州)卫生局、科学城卫生局、委(局)直属医疗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驻川医疗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规定》提出的“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要求,落实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川卫办发〔2014〕257号)安排部署,现就我省基层首诊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贯彻执行。

一、实施基层首诊是方便居民就医、推进合理诊疗、降低医药负担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事关卫生体制改革大局,涉及城乡居民切身利益,各地要高度重视,以积极建立、稳妥实施和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制度为突破口,推动和深化当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

二、基层医疗机构是指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中心卫生院等。

基层首诊系指我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以下简称“城乡医保”)的城乡居民就医时,原则上应首先到其所在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再根据病情救治需要、基层救治能力、当地医疗条件、个人就医愿望等因素由医患双方综合决定是否转往上级城乡医保定点医院救治。

为逐步实现基层首诊,结合我省实际,在以下医疗机构就诊均视为基层首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公立医院(市辖区的区级公立医院)、二级甲等及以下医保(新农合)民营定点医疗机构。

河南:2020年前基层要会看这75种病——比国家要求还多9种

河南:2020年前基层要会看这75种病——比国家要求还多9种

都是乡镇卫生院医生驾轻就熟的病种。

这也是河南继国家新医改推出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政策以后出台的最新文件精神,旨在强化乡镇卫生院职能,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
河南省卫计委基层卫生处负责人表血管病、脑梗死后遗症、支气管肺炎、反流性
食管炎、消化性
溃疡、有机磷
农药中毒等
附表 河南省《目录》与《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病种数对比
内科外科妇(产)科眼、耳鼻喉口腔科总数河南省《目录》(种)3317910675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种)2617710666
扫一扫,看全文示,“根据医改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设想及国家卫健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要求,制定该目录是指导乡镇卫生院强化
82018.10 No.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50种疾病,被规定在基层首诊
2015-12-27司徒阳明
近日,山东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0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确定分级诊疗病种范围。

2015年启动分级诊疗的试点,将在潍坊、东营、威海市在全市范围开展试点,其他市选择章丘等部分县(市、区)开展试点,选择至少30种慢性病、常见病作为突破口推进。

确定分级诊疗试点病种范围,各市要按照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病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为主,急危重症、疑难疾病病人在医院诊疗,康复期病人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的总体原则,参考《县
域内住院诊疗病种参考目录》(县域内住院诊疗病种共110种),研究确定分级诊疗试点病种范围。

无独有偶,12月7日,重庆市政府也下发了落实国务院分级诊疗的指导精神的文件,在文件中,首批选择50个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试点首诊制度,同时,重庆市还表示,要适时扩大病种范围。

国务院的目标
作为分级诊疗,山东和重庆不约而同选择从病种入手,要实现这些病种在基层的首诊。

如果,这些疾病都能够实现在基层首诊,那么,毫无疑问的是,为治疗这些疾病的医药市场将会随之转移。

不过,现实压力也比较大,大家都知道中国医院是分等级的,人的健康最重要,谁生病不往大医院跑。

山东省的办法是医保支付,去大医院多付钱,文件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报销比例原则上相差不低于10%;
重庆市的做法主要是提高基层部分专科的水平,上级医疗机构要在挂号、检查、住院等方面为转诊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逐年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转诊预约号源,到2017年不低于20%,转诊和预约挂号的患者在三级医疗机构优先就诊。

二、三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人次达到其住院人次的10%以上。

具体能够落实多少还要待政策执行情况,但是,从国家分级诊疗要达到成果来看,目前各省压力山大啊。

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分级诊疗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应当达到以下标准(篇幅所限,只列出几条):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2,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3,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
4,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从目前基层情况来看,县域就诊率要达到9成,这个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此后各省相继下发了落实的文件,从落实文件来看,不少省份是直接照搬国务院的文件,罕见创新。

山东省和重庆市的首诊在基层病种算是有创新精神的省份。

在国务院的明确了分级诊疗的数字和比例之后,各省在如此巨大压力下,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出台更进一步的措施,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重庆首批基层首诊的50个病种:
慢性扁桃体炎(非手术)、急性肠炎、小儿支气管炎、阑尾炎(非手术)、慢性胃炎、前列腺增生症(非手术)、腰肌劳损、疱疹性
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胆囊炎、附件炎、骨性关节炎(非手术)、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非手术)、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迁延期)、盆腔炎、高血压病、锁骨骨折(非手术)、颈椎病、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宫颈炎、淋巴结炎、脑梗塞恢复期、胆结石(非手术)、前列腺炎、脑神经衰弱、正常分娩、结膜炎、软组织损伤合并轻度感染、急性胃炎、慢性肠炎、牙周脓肿、下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贫血(轻度)、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非手术)、上下肢骨折(非手术)、输尿管结石(非手术)、急性乳腺炎、痔疮(非手术)、急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带状疱疹、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
山东基层首诊的110个病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