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基础练习】《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历史人教版八上)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 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时任日本驻华大使馆助理武官的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说:“那时候,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第二个柳条湖一样的事件’。

”下列哪一史实能够证明这不是“谣言”而是日军的既定计划()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1.答案 D 根据题干信息“华北”“第二个柳条湖”并联系所学可知,七七事变能够证明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的不是“谣言”而是日军的既定计划。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所以D 选项符合题意。

2.人物扫描:山东菏泽人,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七七事变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

他是()A.赵登禹B.佟麟阁C.王铭章D.李宗仁2.答案 A 根据“山东菏泽人,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七七事变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可知,他是赵登禹。

1937 年7 月26 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血战6 小时,在集结途中,不幸被日军的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39 岁。

3.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经实现过两次合作,其中第二次正式合作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卢沟桥事变后C.西安事变后D.南京大屠杀后3.答案 B 1937 年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 选项符合题意。

4.1938 年春,丰子恺收集了大量漫画,并为它们写出说明文字。

为下图“握紧的拳头”所写的说明文字为:“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

农工好比食指与大指,位在兵的右翼,作有力的辅佐。

学商好比无名指与小指,位在兵的左方,协力襄助。

”此漫画及文字的主要意图是()A.宣传正面战场的胜利B.号召全民族坚持抗战C.说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庆祝中国国际地位提升4.答案 B 由漫画“握紧的拳头”及其说明文字“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

2017部编_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同步练习

2017部编_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同步练习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一、选择题1. (德州中考)下面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2.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

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百团大战3. (巴中中考)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4. (泰安中考)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5. (浙江中考)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

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6. (云南中考)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7. (广东中考)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8.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一二·九”运动④淞沪会战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9. 卢沟桥事变中,率领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的爱国将领有( )A.佟麟阁、赵登禹B.蔡廷锴、蒋光鼐C.佟麟阁、李宗仁D.蔡廷锴、赵登禹10. 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单选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据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根据地军民的力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根据地的措施D.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2.“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歌曲反映的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八一三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瑞金B.太原C.延安D.西柏坡5.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消息8日才传到南京。

蒋介石在当天日记中写道:“倭寇在卢沟桥挑衅……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卢沟桥事变意味着()A.局部抗战开始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开始C.日清战争开始D.全民族抗战开始6.历史研究重在证据。

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文学作品的描写B.电影片段的场景C.屠杀现场遗迹D.日本的官方言论7.南京静海寺安置着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钟,钟身铸有“前师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

该钟警世的“前事”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B.洋务运动失败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D.国民政府垮台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D.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了死难人数超过30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9.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朝鲜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后练】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后练】八年级上册历史
1 2 3 4 5 67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4.[2023·石家庄第四十二中学期末]有人曾这样评价南京在 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转折 于南京,屈辱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屈辱于南京”所
指的历史事件是( C )
A.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 B.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C.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
腥的行动”等为标题,揭露了( D )
A.日军旅顺屠城的史实
B.卢沟桥事变的真相
C.火烧圆明园的图谋
D.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8 9 10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9.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共同祭拜黄
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下表中的部分祭文反映出( B )
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
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准备了
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因为( B )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政策
C.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国共两党决策者的努力
1 2 3 4 5 67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 2 3 4 5 67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能力突破
8.
[2023·唐山学业水平测试]1938年初,英国《曼彻斯特
导报》驻华记者田伯烈撰写了《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4.【历史解释】1938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 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明确指出:“发动全国民众,组织农、 工、商、学各职业团体,改善而充实之,使有钱者出钱,有 力者出力,为争取民族生存之抗战而动员。”这说明( ) A.全民族抗战开始 B.国共两党抗战路线一致 C.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D.国民党全面抗战的倾向
南京大屠杀。 这一举措可以时刻警醒我们铭记历史, 牢记耻辱,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为维护世 界和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言之有理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最想向世界人民表达的愿望 是什么?
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意思相近即可)
(2)根据材料二,说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 是如何应对的。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 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奔赴抗日战场。
材料三 见下图
(3)材料三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了悼 念在此事件中死难的国民,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 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请你谈谈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2.【2020·黄冈模拟】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为中共关于国 共合作宣言的公布发表谈话称:“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 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 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这一谈话表明( )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矛盾消失,共举抗日救亡大旗 D.国民政府主张国共团结御侮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南京大屠杀”是怎么回事?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以极其残忍的手段, 对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持续的惨 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word文档资料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卢沟七七起烽烟,倭寇入侵妖雾旋。

沧海霎时成血海,桑田转眼变坟田。

妻离子散人天隔,国破家亡祸厄连。

此恨今朝焉可忘,鏖兵雪耻待挥鞭。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B.中国局部抗战开始C.国共十年对峙结束D.全民族抗战开始2.“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捐躯的将领有()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姚子青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组成革命统一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末红军将领贺龙头戴国民党军帽的相片。

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国民党加入了共产党B.陕北工农红军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贺龙化装成了国民党军官D.贺龙加入了国民党6.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妄图实现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为保卫上海、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A.武昌战役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淞沪会战7.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日”是()A.9月18日B.12月13日C.9月3日D.9月9日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材料二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7月8日中共抗日通电材料三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的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的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的自主权以应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无答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选择题1.一位抗战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赵师长说,日本人借口丢了士兵,来找碴儿,被我们击退了,现在更艰苦的斗争还在等着我们。

”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2.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A.歌曲《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3.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 ) A.关东军B.新四军C.工农革命军D.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4.下图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罪行是( )A.南京大屠杀B.“三光政策”C.细菌战D.旅顺大屠杀6.某同学想了解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你应该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7.1937年,德国《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

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

”与上述报道相关的战事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枣宜会战8.在淞沪会战中,涌现出的抗日英雄是( )A.邓世昌、左宝贵B.姚子青、谢晋元C.张学良、杨虎城D.赵登禹、佟麟阁9.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右图)。

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 )A.签订的《马关条约》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C.发动的七七事变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二、材料题1.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的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爆发有何历史意义?(2)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国官兵奋起抵抗,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他们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习题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习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A. 社会性质决定的B. 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C. 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D. 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2.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 上海B. 广州C. 南京D. 北京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B. 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C. 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D. 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二、思考探究4.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的标志。

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两党的合作是由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所决定的。

第一次合作,当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混战时期,反封建是当时最主要任务;第二次合作是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这样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故答案选择D。

2.【答案】C【解析】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后,在南京签订的,屠杀中国30多万人是1937.12.12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为期6周的南京大屠杀。

故选C。

3.【答案】C【解析】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的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为敌手,七七事变后,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政府亦明确表示要坚决抵抗日本侵略,两个事件后,国民政府态度完成不一样,故答案选C。

4.【解析】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八上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八上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训练1.有诗描写了中国近代一重大事变:“卢沟晓月石狮吼,志士丹心雪国耻,血雨刀光战寇仇,头颅掷耀千秋”。

这一重大事变()A.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B.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2.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

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B.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C.见证了全国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反映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曲折历程3.1937年,学者姚绍华提出:“九一八事变后,自日本不顾国际之信誉,强占我国东北,远东的均势之局被打破,……以吾民族历史文化之悠久,如能奋发图强,这种恐怖自然不足惧。

吾民族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兀然生存于世界,而且每经一度祸患,吾民族之内容益加扩大而活跃。

”下列选项能够为该观点提供佐证史实的是()A.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团结一致抗战C.积极寻求英美等国军事上的支持D.邀请各国反法西斯人士前来相助4.1937年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

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的飞机、坦克、汽车、各式枪炮等物资,90%以上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从1937年到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锡、铅等各类矿产及大量的茶叶、生丝、羊毛、驼毛等物资,大部分在星星峡、哈密等处交货。

由此可推知A.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日军侵占中国东部大片领土C.中国正面战场面临严峻挑战D.中国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北5.1937年7月9日,红军全体将士致电蒋介石等,表示愿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开赴华北抗日。

在种种压力下,9月,国民党发表拖延已久的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中国近代史上,佩戴下图所示臂章的军队,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长征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3.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5.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在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并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

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6.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

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永定河的怒吼】说起“卢沟桥”,老人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

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

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

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1)上述材料是《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中的文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中“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是事实吗?为什么?第二十九军的将士中牺牲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危机中再合作】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7月15日递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3)材料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牢记侵略战争】2016年12月13日上午,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中共七大2. 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

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 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A.济南惨案B.旅顺大屠杀C.南京大屠杀D.皖南事变4. 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

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这段历史,我们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A.新四军纪念馆B.九一八历史博物馆C.渡江战役纪念馆D.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5. 《灾难与转折1937》这本书之所以将1937年称作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灾难与转折点,是因为:A.日本局部侵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B.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抗日战争C.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内战升级6. 为了纪念惨遭屠杀的30多万遇难同胞,20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B.中国烈士纪念日C.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D.国家宪法日7.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B.从国共对峙到国共合作C.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抗战D.抗日战争的胜利8. 日本侵略者在哪里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A.北平B.旅顺C.南京D.济南9. 下列关于台儿庄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役B.歼灭日军4万人C.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10. 下面是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统计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单选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据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根据地军民的力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根据地的措施D.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2.“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歌曲反映的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八一三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瑞金B.太原C.延安D.西柏坡5.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消息8日才传到南京。

蒋介石在当天日记中写道:“倭寇在卢沟桥挑衅……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卢沟桥事变意味着()A.局部抗战开始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开始C.日清战争开始D.全民族抗战开始6.历史研究重在证据。

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文学作品的描写B.电影片段的场景C.屠杀现场遗迹D.日本的官方言论7.南京静海寺安置着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钟,钟身铸有“前师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

该钟警世的“前事”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B.洋务运动失败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D.国民政府垮台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D.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了死难人数超过30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9.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朝鲜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习题课件第6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习题课件第6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易误警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 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D
6. 【2021•河北唐山期末】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 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 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A )
A. 公布国民党消极抗战的消息
√B. 积极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
C. 准备与国民党协商和平建国
D. 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0. 【2021•河北邯郸期末】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
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
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
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7. 【2021•河北唐山期末】“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 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 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古老民族 的觉醒。”这段发言最适宜存放在( B )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所示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什么背 景下发出的?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 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 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谈话
——《和平宣言》
(3)在此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国共两党共赴国难,进行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练习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一、选择题1.关于抗战的时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期流行的“八年抗战”说;二是“十四年抗战”说。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并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十四年抗战”说的主要依据是()A.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局部抗战开始B.以七七事变为起点,全民族抗战开始C.以西安事变为起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D.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起点,日本开始侵略中国2.下列以发生时间或地点命名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七七事变②八一三事变③九一八事变④西安事变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3.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A.正面战场抗战B.敌后战场抗战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D.全民族抗战4.如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中国开始转入局部抗战B.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D.抗战期问中国军队主动m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开始5.为保卫上海、南京,南京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序幕C.成功保卫了上海、南京的安全D.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6. 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A.淞沪会战B.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C.太原会战D.徐州会战7.在近代,中国政党的关系对中国革命影响重大。

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过程,其中“再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国家在中国利益的需要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需要C.日本侵华如剧了中国民族危机D.国民政府内战政策完全失败8.“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下列哪个事件后发表的抗战宣言()A.卢沟桥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9.175年前,它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80年前,它目睹了人类历史上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教版⼋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练习1. 在近代,中国政党的关系对中国⾰命影响重⼤。

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其中“再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是()A. 西⽅国家在中国利益的需要B. 世界反法西斯⼒量联合的需要C. ⽇本侵华如剧了中国民族危机D. 国民政府内战政策完全失败2.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8⽇。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下列哪个事件后发表的抗战宣⾔()A. 卢沟桥事变B. 西安事变D. ⼋⼀三事变3. 观察下⾯的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 九⼀⼋事变B. 华北事变C. 七七事变D. 百团⼤战4. 国民党军队主⼒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后⽅地区,敌军占领的⼤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反攻的任务,⾃然地主要由根据地的⼈民军队来进⾏。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B. ⼟地⾰命C. 抗⽇战争D. 解放战争5. “万⾥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衡⼭湘⽔,⼜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质,九州遍洒黎元⾎……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学校歌出现的时期是()A. 1912~1919年B. 1920~1926年C. 1927~1936年D. 1937~1945年6. 全国性抗⽇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九⼀⼋事变B. 卢沟桥事变D. ⽇军南京⼤屠杀7.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应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的最主要影响是()A. 东北沦陷B. 平津沦陷C. 局部性的抗战开始D. 全国性的抗战开始8. “⼀九三七,祸从天降,⼀⼆⼀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横遍野,⾎染长江。

三⼗余万,⽣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中描述的是()A. 七七事变B. 九⼀⼋事变C. 南京⼤屠杀D. 西安事变9.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在经过了10年最激烈的内战后,红军和⽩军忽然携⼿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美国记者评价的是()A. 北伐战争B. 九⼀⼋事变C. 西安事变D. 七七事变10.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基础练习1.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2.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

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小华为“建军9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其中与国共合作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一名日本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了( ) A.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6.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7.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

“这里”是指(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8.2016年12月11日,大型电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首映式在如图中的纪念馆举行。

该纪录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淞沪会战
9.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见下图(注: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边两则材料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
11. 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 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 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12. 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

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 )
A.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4. 小华为“建军9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它们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D. 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开始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

11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日军随即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材料二: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

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入侵。

材料三:如右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共有多少中国军民死于非命?为了祭奠在此事件中死难的国民,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请你谈谈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最想向世界人民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1)七七事变。

1937年。

(2)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3)南京大屠杀。

30多万人。

可以时刻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牢记耻辱,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言之有理即可) (4)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