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1. 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大班的科学课程,《影子的秘密》是大班科学课程的一个单元,主要围绕黑影、白影的产生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展开。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够分辨黑影和白影;2.能够了解黑影和白影的物理原理;3.能够实际操作,直观感受黑影和白影的产生。

2. 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黑影和白影的材料准备;2.制造黑影和白影的过程;3.操作感受黑影和白影;4.黑影和白影的物理原理。

2.2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2.2.1 制造黑影和白影的材料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黑影和白影的材料,包括白色卡纸、黑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2.2.2 制造黑影和白影的过程教师将黑色卡纸剪成三角形,然后将白色卡纸用剪刀剪成与黑色卡纸相同的形状。

将白色三角形粘贴在黑色三角形内侧,制成黑影和白影。

制作完成后,将黑影和白影分别放在白底纸和黑底纸上,观察黑影和白影的变化。

2.2.3 操作感受黑影和白影教师将黑影和白影分别放在表面光滑的纸片上,让学生手持纸片向光源的方向移动,观察黑影和白影的变化。

2.2.4 黑影和白影的物理原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黑影和白影的物理原理,学生可以尝试解释黑影和白影的产生。

2.3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教师观察学生在制造黑影和白影的过程中的技能、创意和合作;2.教师评估学生理解黑影和白影的物理原理的能力。

3. 教学反思本节课大班的学生参与度较高,在制造黑影和白影的过程中,学生们很有创意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尝试做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影子。

但是在黑影和白影的物理原理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多加引导。

同时,学生们在操作感受黑影和白影时需要多些练习,以便更加熟练地掌握黑影和白影的变化过程。

4.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交流互动和知识理解上加强。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课程,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章《光和影》第二节《影子的秘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光与影的关系;观察日常生活中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2. 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能够通过手工制作,创作出有趣的影子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的关系。

难点:观察日常生活中影子的变化,手工制作影子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颜料、卡片等。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白纸、画笔、颜料、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在教室内制造影子,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变化。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影子现象,激发幼儿对影子探索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影子的形成原理,讲解光与影的关系。

(2)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幼儿思考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影子形状。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4. 手工制作(1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白纸、画笔、颜料等材料制作影子画。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影子画。

(2)幼儿展示自己的影子画,互相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遮挡光线,形成影子。

2. 光与影的关系:光在影子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影子是光的产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影子的大小和方向。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影子在早晨、中午和傍晚的大小和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到影子的形成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背景和分析1.1 教学设计背景本次科学教学是在幼儿园大班进行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影子的秘密》。

这是一本儿童科学绘本,讲述了童话故事中人物与事物的“影子”发生的一系列趣味故事。

影子作为儿童学习的重要素材之一,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各种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幼儿探究自然,提高科学素养。

1.2 教学分析1.2.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达到如下教学目标:•认识影子,理解它的特点和本质;•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和原理;•培养幼儿用影子创作和玩耍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意识和实践能力。

1.2.2 教学内容•影子是什么?•影子的特点和本质;•影子的形成条件和原理;•不同条件下影子的不同变化;•用影子创作和玩耍。

1.2.3 教学策略1.2.3.1 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引导幼儿进行问题思考、分析、概括、、归纳等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

通过思维导图来整理和呈现影子的一些特征和影子可以发生的状况,从而帮助幼儿更深入、更细腻地理解影子的本质和形成条件。

1.2.3.2 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让幼儿自由、独立地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影子形成条件和变化的实验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探究,激发他们探索和发现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1.2.3.3 亲身体验法亲身体验法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深刻感受到影子的存在和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影子变化的实验活动中,让幼儿亲身体验,激发他们探索和发现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幼儿的记忆和认知能力。

1.2.3.4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情境创设和情境模拟,让幼儿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影子创作和玩耍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有趣、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增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2.1 活动前准备1.准备《影子的秘密》图书:几本教材对应的科学绘本。

大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记识影子产生的基本原理;•通过亲身实验,探讨影子的变化规律;•探索掌握科学实验方法;2. 教学准备•影子实验器材:灯、物体、白纸;•课件:关于影子的基础知识;•实验手册:包含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等;•教师的演示准备。

3. 教学过程3.1 导入首先,教师可利用课件,简单介绍影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通过教师呈现的示例或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的影子并探究其中的规律。

3.2 实验1.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发现影子的形成规律。

2.实验材料灯、物体(例如球、长方体等)、白纸。

3.实验步骤4.将白纸张贴在墙上,确保平整。

5.点亮灯。

6.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置在灯与白纸之间,观察产生的影子。

7.观察并记录下影子的形状与颜色。

8.反复实验(如更换物体、改变灯光位置等),观察影子的变化,寻找规律。

9.实验记录表物体影子形状影子颜色影子位置球圆形黑色向右3.3 探究1.小组分享实验结果,探讨影子的变化规律。

2.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置在不同的灯光位置,产生的影子形状不同?为什么同一形状的物体,放置在不同位置,产生的影子颜色不同?3.引导学生探究加深:放置同一形状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和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3.4 实验总结让学生自己在实验手册上记录总结出影子的变化规律。

4.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教学成功的地方在于:1.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让学生通过记录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小组分享让学生互相交流,也能让一些学生通过别人的思路找到自己未探索的方向,更深入的研究课题。

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于:1.在实验过程中,一些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可能也需要在实验前花费时间,让学生能有一个明确的实验目的和思路。

2.在总结上,一些学生总结时不够仔细,无法准确体现出实验的重点要素。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围绕“影子的秘密”展开,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探索影子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与光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与光的关系。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及其与光的关系。

重点:观察、实践影子现象,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卡片、剪刀、画笔、尺子。

2. 学具:手电筒、卡片、剪刀、画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孩子们在教室内进行“找影子”游戏,让孩子们观察、讨论影子现象。

(2)引导孩子们思考: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影子?2. 例题讲解(1)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孩子们明白影子与光的关系。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孩子们观察影子的特点,如形状、大小、位置等。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手影”游戏,让孩子们尝试用手电筒和卡片制作影子。

(2)让孩子们用画笔和尺子测量影子,观察影子的长度与光的关系。

(1)让孩子们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引导孩子们思考:影子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的关系3. 影子的特点4. 影子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影子现象,画出影子的形状。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卡片、手电筒制作手影,与家人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影子的秘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摄影、舞台表演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知道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掌握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仪2.彩色卡纸3.小手电筒4.白色泡沫板5.彩笔6.胶水7.小剪刀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影子吗?(二)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影子的定义:影子是光线被物体挡住后,在物体背后形成的黑暗区域。

2.讲解影子的产生原理: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被挡住的部分形成影子。

3.讲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光源的位置和强度会影响影子的形状和大小。

(三)实验操作1.实验一:光源与影子的关系(1)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光源下影子的变化。

(2)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记录光源位置、强度与影子形状、大小的关系。

2.实验二:彩色卡纸与影子(1)教师分发彩色卡纸,让孩子们自由创作,剪出不同形状的卡纸。

(2)教师用小手电筒照射彩色卡纸,引导孩子们观察影子的颜色变化。

(3)讨论影子的颜色与卡纸颜色的关系。

3.实验三:手影游戏(1)教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手影游戏,用手电筒照射手部,创造出不同的影子形状。

(2)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手影的形状,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2.拓展活动: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探索影子的秘密,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影子的产生原理,掌握了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孩子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需要教师在旁边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通过讲解,让孩子们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光照射在不透明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在物体背后形成了影子。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园,主要教授科学探究课程。

本节课将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影子的秘密》为主题,通过探索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影子的现象。

2.能准确观察、比较和描述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子变化。

3.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影子的秘密》故事书2.放映影子的灯光设备3.不同形状的物体:球、正方形、长方形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5分钟)1.通过问题导入:大家有没有见过影子呢?你们对影子有什么了解?2.引入故事: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影子的故事《影子的秘密》。

步骤二:观察和描述影子(10分钟)1.准备一台放映影子的灯光设备,将桌上的物体放在灯光下,观察它们的影子。

2.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子变化,引导幼儿描述不同物体的影子。

步骤三:探索影子的形成原理(15分钟)1.将一个小球放在灯光下,观察球的影子。

2.让幼儿观察球与灯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发现球与灯之间的光线被球阻挡而形成影子。

3.试着移动球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步骤四:继续探索不同物体的影子(15分钟)1.给幼儿分发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形、长方形等。

2.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比较它们的大小和形状。

3.让幼儿尝试移动物体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步骤五:总结影子的特点(10分钟)1.引导幼儿回顾探索过程,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和幼儿一起整理影子的特点,例如:影子是由光线被物体阻挡而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影子,幼儿培养了观察和描述物体特点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影子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教材第五章《光和影》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影子形成、影子与光关系、影子变化规律以及影子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影子形成原理,知道影子与光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影子变化规律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和影子变化规律。

2.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探索影子变化,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卡片、画纸、画笔。

2. 学具:手电筒、白布、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手电筒照射白布,让幼儿观察影子形成,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影子形成原理,让幼儿解影子与光关系。

展示各种形状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影子变化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影子游戏,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影子变化规律。

指导幼儿将观察到影子画在画纸上。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影子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关系3. 影子变化规律4. 影子画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影子形状,并说明影子与光关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解影子秘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探索影子变化规律,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影子探索活动,让他们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发现影子变化,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更多有趣影子画作,提高他们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影子变化规律教学,以及作业设计合理性和课后反思深度。

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教室不同角度设置手电筒,确保光线充足且均匀地照射在白布上,形成清晰影子。

《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

《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

《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有兴趣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

2.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获得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小动物木偶、手电筒、活动室的光线昏暗活动过程: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操作手电筒,前面放各种物体,请幼儿猜猜是什么?教师提问:请你看一看,猜一猜。

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猜想讨论影子形成的原因。

教师小结:这叫什么?(影子)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影子?有过哪些有趣的发现?(引导幼儿大胆地猜想)二、做实验,探索影子的产生教师开、关手电筒,请幼儿看看墙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墙上有什么?(影子)现在呢?还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了?(引导幼儿了解有光才会有影子)教师将物体分别放在光源的前面、后面,对比观察后发现有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只有将物体在前面挡住光,才会有影子。

)教师小结:没有光,就不会有影子的出现,只有光,没有东西挡住光,也不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来的呢?只有物体挡住了光,才会有影子。

三、手影游戏,进一步发现影子的秘密教师:1、我们试着用手变出影子来,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邀请部分幼儿轮流到手电筒前做出各种造型,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与物体的外形很像,物体移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

教师:2、先把手紧挨手电筒,然后远离,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大小与光和物体的距离有关系。

改变物体的位置,影子都会发生变化。

四、“自由寻找影子、观察影子、体验发现影子的快乐1.“玩手影“。

两个人一组,共同合作进行游戏。

2.寻找生活中各找各样的影子。

(大树、房子、滑滑梯、国旗等)活动延伸: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在路灯下观察影子的变化,幼儿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设计意图:影子是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幼儿在有意无意间都会注意到影子。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我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决定以影子为主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我在对大班学生进行影子实验教学的经验和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及特点;2.能够观察影子的变化和形状;3.掌握利用光线和物体形成影子的方法;4.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影子的形成原理在教学前,我介绍了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简单的实验:将手中的物体放在灯光的背后,观察在白色背景上的影子。

我指导学生发现影子是由物体遮挡所致,是被光线阻碍的地方。

在理论指导和实验操作中,我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观察影子的变化和形状在这个环节,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影子放大器,帮助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和形状。

我布置了以下任务:1.每组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影子;2.每个小组根据观察结果记录影子的形状和特点;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通过这个任务,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影子的形状和变化规律。

并且,学生还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和交流合作来获得更多知识。

利用光线和物体形成影子的方法在这个环节,我提供了三种制作影子的方法:1.在灯光背景下使用手或身体造成的影子;2.利用纸板剪切成不同造型,在灯光背后观察影子;3.将物体放在黑色背景上,利用手电筒和反射板等道具在光线背景下制造影子。

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我提供的道具和方法来制造影子。

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了影子制作的方法。

教学反思1.教学前应该提前负责课程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方案;2.在实践过程中,我应该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鼓励学生表现出独特的思维和想象力;3.老师要捕捉机会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和探究的进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合作和创新。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学生们兴奋地探索了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和制作方法。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及反思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及反思1活动设计背景幼小的孩子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索,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教学内容。

我用“做中学”的理念,原则,设计,组织这个教学活动,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求知欲望,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孩子在生活中发现过影子,活动中能用运各种手段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1. 通过自身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2. 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 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2. 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 布置一间暗室。

2. 投影屏,立体玩具吗,手电筒,记录板,纸笔。

活动过程1.设疑导入提问:影子先生怎么了?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2.激活思维,猜想,想象,建构。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影子变魔术呢?3.自主探索。

分组实验并把发现记录下来。

重点: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难点: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

4.分享交流。

5.抛出问题,拓展延伸。

问题: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他只能是黑色的吗?他还会变什么魔术?教学反思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中是新观念的体现,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探索影子,让学生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活动开始,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的朋友影子,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影子,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并发出火花。

《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

《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

《影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 影子的定义与成因:介绍什么是影子,影子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影响影子形成的因素。

2. 影子的变化:讲解影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物体的位置关系。

3. 人与影子互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影子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影子进行创意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成因,知道影子与光线、物体位置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影子形成的原理,以及影子与光线、物体位置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实验器材(如手电筒、玩具、卡片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影子游戏,引发学生对影子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讲解影子的成因、影子的变化以及人与影子互动等内容。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影子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讨论影子与光线、物体位置的关系。

5. 创意表现:鼓励学生利用影子进行创意表现,如影子绘画、影子舞蹈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影子的秘密》2. 板书内容:影子的成因、影子的变化、人与影子互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观察身边的影子,记录下影子的变化,并尝试进行创意表现。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完成作业,老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影子的定义与成因: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影子是物体在光线照射下产生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物体遮挡光线而形成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光和影》第一节《影子的秘密》。

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探索影子与光线的关系,进行影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探索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玩具、杯子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踩影子”游戏,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从哪里来的。

2. 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10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物体,让幼儿观察物体后面产生的影子,解释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

3. 观察生活中的影子(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影子,如树叶、建筑物等。

4. 影子与光线的关系(10分钟)教师通过调整手电筒的角度,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引导幼儿探索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5. 影子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如“影子跳舞”、“影子画”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线的关系3. 影子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影子,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影子。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探索、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秘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影子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生活中继续观察、探索影子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光的兴趣。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影子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实验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背景大班科学课程已经接近尾声,影子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孩子们已经很好奇它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但对此并不完全了解。

因此,结合孩子掌握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让孩子亲身体验,引导孩子深入探究,达到科普教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影子的形成原理与特点。

2.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让孩子们自己探究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让孩子们参与角色扮演,结合彩绘,对影子的变化规律加深理解。

四、教学设计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小视频来引起孩子对影子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学反思】:孩子们当场兴奋地解释影子,我发现孩子们的理解程度还算很好,然而并不能还原本课的学习目标。

因此,在引导孩子们好奇心的同时,让他们更加准确地了解影子的本质,才是我本节课所追求的教学目标。

2. 概念讲解通过实物或图片教学,让孩子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教学反思】: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掌握影子的形成和特点,我采用了实物和影子的对比,孩子们通过手动控制灯光和物体的距离来模拟影子的变化规律,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影子。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实验过程如下:(1)孩子手里拿着玩具走过一盏灯笼。

(2)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蜡笔在白纸上画出影子。

(3)孩子们模拟太阳的运动和时间的变化,以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孩子们热烈的探究和实验过程表明这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验和互动探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总结归纳,对知识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认识。

4. 丰富彩绘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的影子来进行丰富彩绘,通过参观活动展示孩子们的成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现象》第三节《影子的秘密》。

本节课主要详细内容为: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影子,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和探索影子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和探索影子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小玩具、卡片、黑板。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手电筒、小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小玩具,在白布上形成影子,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并展示不同物体的影子,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学具手电筒照射小玩具,在白纸上观察影子的变化,记录下来。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影子变化,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6. 课后实践活动(课后)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和记录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概念2. 影子的形成原理3. 影子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影子,记录下来。

答案: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变化,记录在作业本上。

2. 作业题目:思考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如:太阳下玩耍,影子可以作为遮阳的工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和探索了影子的变化。

课后反思,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影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教案课时:1小时年级:大班学科:科学教材:《影子的秘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一大张白纸和一个强光源(如手电筒)。

2. 一些小物件,如玩具动物、人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影子。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见过的影子,并询问他们对影子的认识。

2. 展示与讨论(10分钟):老师将白纸贴在墙上,然后让一个学生站在强光源的前面。

学生会在纸上产生一个影子。

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变化,并讨论为什么会有影子出现。

3. 探索实验(20分钟):将几个小物件放在强光源前面,让学生观察他们在纸上产生的影子。

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放置物件,观察影子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形成原理,并让他们自己尝试回答。

4. 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和探索精神,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思考。

5. 结束(5分钟):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向学生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索影子的形成原理。

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态度,很好地完成了实验任务。

但是在课程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影子形成原理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同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在总结和讨论环节中给予更多的发言机会,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思维互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影子的秘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1.了解和认识影子,并能够描述它的特点。

2.理解光线的传播形成影子的原理。

3.观察和实践,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产生影子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影子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和材料:投影仪、幻灯片、灯光设备、绘画用具、影子实验道具。

2.教学环境:教室灯光能够调节的环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将幻灯片放映在投影仪上,展示不同物体的影子。

要求幼儿观察,猜猜每张幻灯片上的物体是什么,根据影子的形状来猜测。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比如“这是一个动物”、“这是一个植物”等等,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2.新知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或其他幼儿的影子,讨论影子的特点。

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幼儿发现影子是什么形状的、呈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影子等等。

教师逐步给出答案,并帮助幼儿理解光线的传播形成影子的原理。

3.实验探究(30分钟)教师将教室的灯光调整为较暗的状态,让幼儿自由地观察和实践产生影子。

教师提供绘画用具和影子实验道具,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影子并进行观察。

教师可以设置多个观察点,例如在桌上、墙上、白板上等不同位置,让幼儿观察和记录产生的影子的形状和位置。

4.总结归纳(15分钟)教师请幼儿回到集体活动区,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影子的特点和产生影子的原理。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并让幼儿预测在光线的照射下,这个图形会产生怎样的影子。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影子的形状和位置,并帮助幼儿进行归纳总结。

5.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影子创作活动,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影子,并通过调整光线的位置和强度来观察影子的变化。

教师可以提供绘画材料或影子剪影模板,让幼儿进行影子绘画创作。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在白天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星星的影子?”、“为什么有些物体的影子会变大变小?”等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准备2.实验器材:灯泡、纸板、透明胶带、白纸、放大镜等3.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4.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体在光线下的影子,让学生猜测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影子较深,有的较浅?为什么有时影子会变形?3.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调整灯泡和物体的距离,观察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影子变化。

5.拓展:让学生自主探究黑暗环境下的影子形成情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6.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影子,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影子的秘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实验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影子的特点,通过讨论总结影子的规律。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1.实验设计不够充分:本节课我只设计了简单的实验内容,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环节和实验内容,导致学生的实验深度不够。

2.示范不够明确:在实验示范环节,我没有详细展示如何调整光线和物体距离,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操作困难。

3.拓展环节不够充实:在拓展环节,我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问题和探索内容,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以后将会:1.丰富实验内容:设计更多更丰富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验环节和实验内容进行探究。

2.示范明确操作:在示范环节,我会更加明确和详细地展示如何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3.拓展思考问题:在拓展环节,我会提供更多更深入的思考问题和探索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秘密》1. 教案编写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影子,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阳光对影子产生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影子的变化。

1.2 教学流程时间教学内容5分钟通过一段小视频,让学生对影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物体的影子,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影子。

10分钟外出观察阳光对影子的影响,同时也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身影在不同时间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光源和物体位置变化,观察受光强度和位置的影响。

10分钟整理观察报告,让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内容。

5分钟课堂小结和布置家庭作业。

1.3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发言,进行教学评价。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进行额外的夸奖和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教师讲解内容过多,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中,他们更注重自己的互动和探究,更喜欢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下一次我会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究,更多的成为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单纯的讲述者。

2.教学的方式过于传统,学生不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下一次我会利用更多的有趣互动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3.评价方式单一,只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发言。

下一次我会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收集学生观察报告等。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有意愿参与课程,并对掌握的知识更有深入的理解。

总之,这次的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大班学生的特性和需求,从中也发现了我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会结合学生的需求和自己的特长,不断地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每一堂课都更有意义和价值。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反思背景与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教育的基石之一,科学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助各种教学资源,使得科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其中,观察影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

在大班科学教学中,观察影子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实验。

影子科学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物理特性和相应的实验原理。

本文将就一次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实验教学进行反思,旨在总结优点和缺点,并讨论如何优化教学过程,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验教学总结本次实验教学方案为“观察影子的秘密”。

在教学前,我们向同学们介绍了光的物理特性、产生影子的原理、光线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等概念,以帮助学生理解本次实验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先用手掌做影子,并引导学生们形成自己对于影子的认识与理解,随后再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给出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过程实验一:利用手掌和电筒在黑暗的环境下,向电筒靠近手掌,然后缓慢后退电筒,观察到手掌在平面板上形成的影子的变化,引导学生们理解影子的产生与变化原理。

实验二:利用玻璃棒成像在黑暗环境下,用玻璃棒朝光源较小的一头照在平面板上,并让同学们观察产生的影像。

通过改变平面板的位置,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光的传播问题。

实验三:观察在普通水桶中放入不同物体的影子在黑暗环境下,同学们向普通水桶内投入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产生的影子,并理解不同形状物体产生的影子的不同。

优点总结•教学方案适应大班级学习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实验方案环节与教学重点相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

•实验方案适应难度递进的原则,不会使学生心理承受过大压力。

•实验方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体验到实践和探索的乐趣。

缺点总结•教学时间内容过于受限,难以实现对于学生的全面教育。

•实验设备较为简单,难以探究同学更深层次的问题。

•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实验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扩展学生的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大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对探索科学的兴趣,通过自身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影子的秘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的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2. 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 布置一间暗室。

2. 投影屏,立体玩具吗,手电筒,记录板,纸笔。

活动过程:
1.设疑导入
提问:影子先生怎么了?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2.激活思维,猜想,想象,建构。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影子变魔术呢?
3.自主探索。

分组实验并把发现记录下来。

重点: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难点: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

4.分享交流。

5.抛出问题,拓展延伸。

问题: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他只能是黑色的吗?他还会变什么魔术?
教学反思
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中是新观念的体现,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探索影子,让学生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活动开始,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的朋友影子,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影子,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并发出火花。

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因为有光,物体挡住光,所以产生影子的道理.接着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导入,观看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影子,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形状、大小、变化的兴趣,从中引发第二次探索的兴趣。

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

在这次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所以我请几名成功的孩子到前台来示范操作,我进行引导小结,然后让所有的孩子进行第三次操作,并要求孩子把操作结果记录下来,效果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培养了自信心。

最后,向学生介绍了影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观看了月食形成的原因的短片。

本次科学探索活动,我抓住了孩子对科学现象好奇、好动手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充分自主的实践探索中发现科学道理,活动效果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孩子个别操作无目的,所以没有能很好地发现
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堂科学活动课是借鉴市科技馆的活动手册影子的秘密一课开展的,这次的教学是一次成长的教学,因为今天科技馆的老师和北京的专家老师也莅临了我的课堂,并对我的这节课做了点评,尚老师先是对我课堂好的一面做了表扬,其次对课堂的不足之处做了探讨,并结合科技馆鲁老师的意见和我一起共同进行了修改,让我确实感受了科学教学的力,今天的课堂教学是紧张的也是快乐的。

小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

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

分为本影,半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