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机械制图(第五章_组合体视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

下一页 返回
5.1组合体的构成


5.1.2 组合体的表面关系
当基本体组合在一起时,各形体相邻表面之间按其表面形状 和相对位置不同,连接关系可分为:共面、不共面、相交和相 切四种情况。连接关系不同,连接处投影的画法也不相同。 (1)共面当相邻两个形体的表面平齐时,中间不应有线隔开, 如图5-2所示。 (2)不共面当相邻两个形体的表面不平齐时,中间应该有线 隔开,如图5-3所示。 (3)相交。相交是指两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时所产生的交线, 应画出交线的投影。如图5-4所示。 (4)相切如图5-5(a)所示的物体,它由圆筒和耳板组成。耳 板前后两平面与圆筒表面光滑连接,这就是相切。
上一页
返回
5.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以视图表达其形状,而以尺寸表达其大小。组合体尺 寸标注的要求是: .正确—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完全—要标注制造零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不遗漏、不重复。 .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合理—标注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及工艺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组合体三视图的读图


(1)从左视图上的一条斜线可想象出,长方体被侧垂面切去 一角。在主、俯视图上补画相应的缺线,如图5-17(b)所示。 (2)从主视图上的凹口可知,长方体的上部被一个水平面 及两个侧平面开了一个槽。补画俯、左视图中的缺线,如图 5-17(c)所示。 (3)从俯视图上可以看出,长方体的左、右各被正平面和 侧平面对称地切去一角。补全主、左视图中的缺线。按徒手 画出的轴测草图对照补全漏线的三视图,检查无误后描深。 作图结果如图5-17(d)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组合体的构成

《制图与CAD》第5章 组合体

《制图与CAD》第5章 组合体
画图
空间物体
读图
三视图
读图的基本要领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对应着看
通常一个视图不能确定较复杂的物体形状,因此 在读图时,要根据几个视图,运用投影规律,想象 出空间物体的形状。
两个主、左视 图相同的物体
两个主、左视 图相同的物体
2.弄清视图上每条线和线框的含义 为了正确、迅速地读懂视图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还
4.确定幅面 5.轻画底稿
先画视图的对称线、圆的中心线、轴线、作图基准线,以确 定各视图的位置。然后再画主要部分,其次画次要部分。
6.检查、描深
5.2.2 画图举例
例1:画支架 组合体的三 视图
2)画底板 上孔,画 立板圆孔
1)画出各视图的主 要中心线或定位线, 再画出底板和立板。
3)画肋板
4) 检查,擦去 多余图线,描深, 完成全图
5.3.1 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视图只能表达物体的形状,物体的真实大小是根据图样 上所注的尺寸来确定的。加工时也是按照图样上的尺寸来制 定的。组合体的尺寸标注要做到:正确、完整、清晰。
1.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14
14
8
14
长方体
六棱柱
四棱台
φ14
圆柱
φ8
sφ44
16 16
φ14
圆台
圆球
5.3.2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视图上相邻线框或相套封闭线框的意义可能是:
(1)视图上相邻线框可以代表相交的两面或 错开的两表面。
G面 F面
G
A
BC
FE D
(2)视图上相套两封闭线框里面的小线框是通 孔或凸台。
3.从反映形状和位置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
(1)形状特征:主视图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

机械制图讲义之第五章_组合体

机械制图讲义之第五章_组合体

第五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5.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一、三视图的形成第一角画法: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并使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GB4458.1-84《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规定,绘制机械图样时,机件的图形采用第一角画法。

视图: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的物体的图形。

机件的视图是按GB4458.1-84的规定绘制的。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亦即机件的正面投影。

通常反映机件的主要形状特征,反映机件的长和高。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亦即机件的水平投影。

反映机件的长和宽。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亦即机件的侧面投影。

反映机件的宽和高。

二、三视图的特性主视图反映机件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机件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机件的宽和高。

因此,三视图的特性: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且前后对应。

5.2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一、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基本概念把物体或机件假象分解为若干基本形体或组成部分,然后一一弄清它们的形状、相对位置及连接方式,以利于顺利地进行绘制和阅读组合体的视图,这种思考和分析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结合线、面的投影分析,如分析物体的表面形状、物体上面与面的相对位置、物体的表面交线,以便进行绘制和阅读这些局部的形状,这种思考和分析的方法称为线面分析法。

二、组合体的组合方式组合体按其组合方式,可分为叠加和切割(包括穿孔)两类。

叠加包括叠合、相切和相交等。

(一)、叠加1、叠合叠合指两基本体的表面互相重合。

但要注意到:当两个基本体除叠合处外,没有公共的表面时,在视图中两个基本体之间有分界线;当两个基本体除叠合处外,还具有互相连接的表面(平面或曲面)时,在视图中两个基本体之间没有分界线。

2、相切相切是指两个基本体的表面(平面与曲面或曲面与曲面)光滑过渡。

相切处不存在轮廓线,在视图上一般不画分界线。

3、相交相交1、切割2、穿孔当基本体被穿孔后,也会产生不同形状的截交线或相贯线。

机械制图-第五章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五章组合体

支座的画图步骤a、b 支座的画图步骤c、d
二、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切割型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带切口形体的尺寸标注
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尺寸齐全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总体尺寸
2.尺寸清晰
突出特征 相对集中 布局整齐
共面
共面
不共面
相切
相切
相交
相交
相交
1.共面
当两形体邻接表面共面时,在共面处不应有相邻表面 的分界线。
当两形体邻接表面不共面时,两形体的投影间应有线 隔开。
不画线
应画线
2.相切
当两形体邻接表面相切时,由于相切是光滑过渡,所 以切线的投影不画。
正确
不正确
圆柱面与半球面相切,其表面应是光滑过渡,切线的 投影不画。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示例
【例5-1】标注支座的尺寸。
画图步骤 尺寸标注
§5-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读图
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形状的示例
两个视图不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图5-20 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第五章 组合体
§5-1 §5-2 §5-3 §5-4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二、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叠加型
综合型
切割型
二、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机械制图组合体视图的画法ppt课件

机械制图组合体视图的画法ppt课件
2、画圆筒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画底板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4、画支撑板
擦去轮廓 线
征;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3) 检查并加粗图线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4)完成
注意:为提高绘图速度,应
尽可能把三个视图联系起来作 图,并依次完成各组成部分的 三面投影,不要孤立地先完成 一个视图,再画令一个视图。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虚线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虚线(1)
布图 大致确定各投影的位置,画作
图基准线.
(2)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 先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 征;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无轮廓线 m`
(切点 ) m‘’
画连接板
m 无轮廓线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1) 布图
大致确定各投影的位置,画作 图基准线.
(2)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 先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 征;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

机械制图05__第5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05__第5章  组合体

Ø22
Ø44
***标注尺寸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6
52 20
48 28 80 Ø72
Ø40
1)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表示形体 2)同一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以 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如图中肋 3)尺寸应尽量注在试图的外侧, 4)同心圆柱的直径尺寸尽量注 及相关联的定位尺寸要尽量集中 7)内形尺寸与外形尺寸最好分 板的高度尺寸34,注在主视图上 以保持图形的清晰。同一方向几 在非圆视图上,而圆弧的半径尺 标注。如图中将水平空心圆柱的 6)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尺寸线、 别注在试图两侧。 5)尽量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比注在左视图上好;水平空心圆 个连续尺寸应尽量放在同一条线 寸则必须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 定形尺寸Φ24、 Φ44从原来的主 尺寸界线与轮廓线都应避免相交。 在实际标注尺寸时,有时会 柱的定位尺寸28,注在左视图上 如图中直立空心圆柱的孔径Φ40, 上。如图中将肋板的定位尺寸56, 上。如图中直立圆柱的直径注在 视图上移到左视图上,这样便和 相互平行的尺寸应按“小尺寸在 出现不能完全兼顾的情况,应在 比注在主视图上好;而底板的定 若标注在主、左视图上,将从虚 耳板的定位尺寸52和水平空心圆 左视图上,而底板及耳板的圆弧 它的定位尺寸28,48全部集中 内,大尺寸在外”的原则排列。 保证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 形尺寸R22和Φ22则应注在表示 线引出,因此便注在俯视图上。 柱的定位尺寸48排在一条线山, 半径R22、R16则必须注在俯视图 在一起,因此比较清晰,也便于 的基础上,根据尺寸布置的需要 该部分形状最明显的俯视图上。 是尺寸标注显得较为清晰。 上。 寻找尺寸。 进行适当的调整
公切面不垂直投影面: 公切面不垂直投影面:不画线 公切面垂直投影面: 公切面垂直投影面:画画线

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
•图5-18 视图中的图线及线框的含义
•资 讯
•2. 视图中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的图框可能由以下三种情况形成:
平面的投影,如图5-18中所示的A线框。 曲面投影,如图5-18中所示的B线框。 复合面的投影,即平面与曲面相切的表面,如图5-18中所示 的C线框。
• 在读图时应根据投影规律结合相应的视图,对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具 体意义进行判别。
• 其中凸台与圆筒相交, 产生相贯线。支承板与圆 筒为相切的表面连接关系 ,肋板两侧分别与圆筒表 面相交。
• 图5-7 轴承座
•资 讯
•5.2.2 选择主视图 • 通过视图选择,应使主视图能够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同时 还要考虑到尽量减少视图中的虚线。比较如图5-7(a)所示的A、B、 C、D四个不同方向,选取A向观察所得视图作为轴承座的主视图。 • 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确定后,另两个视图也随之确定。
•1. 画叠加类组合体 • 一般是按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的顺序,依次画出组合 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资
•轴承讯 座三视图的画图步骤如图5-8(a)~(d)所示。
•(a) 定位并 画出主要形体
•(b) 画出圆筒及凸台
•(c) 画出支承板
• (d) 画出肋板并整理图 形
•图5-8 叠加类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d)
•图5-23 压块
•资 讯
•[例5-1] 根据支座的主、俯视图,补画其左视图,如图5-24(a)所示
。 •作图分析:可将支座的主视图分为3个部分,与俯视图相对应便可分析
出线框1为支座的底板。长方体的底板左、右两侧倒有圆角,后部有一矩
形竖槽,底部开有一穿槽。线框2是带有半圆头的长方体,其中间有一通
•图5-1 叠加型组合 体

机械制图 项目5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 项目5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项目概述
组合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按一定的方式 所组成类似机件的形体,它的结构复杂程度接近零件。
因此,组合体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从 投影理论过渡到识读机械图样的桥梁。掌握组合体的绘 制和识读,能够为识读零件图样打好基础。
一、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5.检查、描深,完成全图
注意:确认正确无误后,按照标准线型描深图线。描深时应注意全图线型 保持一致,切忌选用过粗的实线而影响图形的美观。
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尺寸标注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性 标注尺寸数值应正确无误,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完整性 尺寸必须注写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3)清晰性 尺寸的布置要整齐、清晰、美观,便于看图。
形体分析:相邻表面A、B两处相交 视图分析:相交处画交线投影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描述
按图示位置绘制支座的 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知识链接
按图示位置绘制支座的 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一、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形体分析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知识链接
一、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的 物体称为组合体。
形体分析法是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 基本形体,分析它们的结构形状、组合方式 和相对位置,分析形体间相邻表面的连接关 系,从而清楚了组合体的结构形状。这种将 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简单的几何体进行分析 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机械制图第组合体三视图PPT课件

机械制图第组合体三视图PPT课件

考虑形状特征标注尺寸示例2 半径尺寸应标注在显示圆弧的视图上
考虑集中标注尺寸示例1
考虑形状特征 标注尺寸示例3
缺口的尺寸应 标注在显示其 真形的视图上
考虑集中标注尺寸示例2
标注尺寸要排列整齐1 同一方向几个连续尺寸尽量标注在同一条直线上
标注尺寸要排列整齐2 要避免尺寸线、尺寸界线与轮廓线相交
通常以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面和轴线作为基准。
⑶ 总体尺寸 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
总体尺寸、定位尺寸、定形尺寸可能重合,这时需 作调整,以免出现多余尺寸。
一、组合体尺 寸标注示例
定 形 尺 寸
定 位 尺 寸
总 体 尺 寸
不 标 注 总 体 尺 寸 的 例 子
考虑形状特征标注尺寸示例1 直径尺寸宜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图线为 交线的
投影
图线为平面 的投影
视图中线框、图线的含义
未封闭的图 框为圆柱面
的投影
图线为圆柱 面轮廓素线
的投影
未封闭的图框为 平面的投影
视图中线框、图线的含义
4. 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 ( 1 ) 看视图
( 1 ) 想形状
二. 看图的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看图的方法 面形分析法
看图的步骤:
1.看视图抓特征
A.视图中每一个封闭线框的含义可能是:
(1) 平面
(2) 曲面
(3) 平面与曲面相切连接
B. 视图中每一图线的含义可能是: (1) 垂直面的投影; (2) 两表面的交线;可能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也可能是 平面与曲面的交线。 (3) 曲面转向轮廓线。 3. 应善于抓住视图中形状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
图框为平面 的投影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第五章机械制图组合体视图课件

第五章机械制图组合体视图课件

(b )
图5-17 轴承座
圆凸台
圆筒 支撑板 底板
加强肋板
一、 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 2.选择视图
• 选择视图首先需要确定主视图。 • 通常要求主视图能较多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即尽量将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互关系反映在主 视图上,并使主要平面平行于投影面,以便投影 表达实体。图5-17a的轴承座,从箭头A方向看去 ,所得到的视图满足所述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 主视图。 • 主视图确定之后,俯视图和左视图也就随之确定 了。底板需要水平面投影表达其形状和两孔中心 的位置;肋板则需要侧面投影表达形状。因此, 三个视图都是必需的,缺少一个视图都不能将物 体表达清楚。
宽度方向尺寸基准 (后端面)
长度方向尺寸基准 (对称面)
高度方向尺寸基准 (底面)
图5-18 轴承座画图步骤
图5-20
图5-20
第七节 看组合体视图
看图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叫做形体分法,一 种叫做线面分析法。
二、 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就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 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置,从而看懂视 图。 下面以图5-22所示的压块为例,说明用线面分析 法看图的方法。
• 当圆柱与圆柱、圆柱与圆锥轴线相交,并公切于 一圆球时,相贯线为椭圆,该椭圆的正面投影为 一直线段,水平面投影为类似形(圆或椭圆)(图514)。
• 当两圆柱轴线平行或两圆锥共顶相交时,相贯线 为直线(图5-15)。
图5-1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一)
图5-14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二)
图5-15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三)
1 用形体分析法先做主要分析
图5-22 用线面分析法看图
2 用线面分析法再作补充分析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五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五章  组合体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两个顺序。 (1)组成组合体的各基本体的画图顺序,一般按组合体的形成过程先画基础 形体的三视图,再逐个画其他叠加体或切割体的三视图。 (2)同一形体三个视图的画图顺序,一般先画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或有 积聚性的视图,然后再画其他两个视图。
2.1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叠加式组合体常用形体分析法画图,即首先对物体进行形体分析,将物体假想分解为 几个组成部分(基本体),弄清楚各部分的结构形状、相对位置关系、表面连接关系,逐个 画出各部分的投影,最后进行综合整理得到组合体视图。
3.1 尺寸的种类
(a)
图5-11 支座
(b)
3.2 尺寸基准
在明确了视图中应标注哪些尺寸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尺寸基准问题。所谓尺寸基准,是 指标注尺寸的起点。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每个方向上必须要有一个主要 基准,有时还有一个或几个辅助基准。通常选择组合体的对称中心平面、底面、重要端面以 及回转体的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
(2)尺寸应标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尽量避免标 注在虚线上。
(3)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对称标注(注全长)。
(4)尺寸应尽量注在视图外,且同一方向连续的几个尺寸, 应尽量标注在同一位置线上。在排列尺寸时,应使大尺寸在外、 小尺寸在内,避免尺寸线和其他尺寸的尺寸界线相交,以保持 图面清晰,并且不能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4.1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
如图5-15所示主视图中的三角形,图5-15(a)上为实线,说明从前向后看时该直角三 棱柱的轮廓线均可见,故该三棱柱是叠加在形体上的;图5-15(b)上为虚线,说明从前向 后看时该直角三棱柱的轮廓线均不可见,故该三棱柱是在基础形体上切割而成的。
(a)
(b)

机械制图-第五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五章 组合体

(a)画基础形体(长方体)
(b)画叠加的圆柱体
(c)画叠加的肋板
6
机械制图 1.利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视图 切割
案例2
对右图所示的组合体作形体分析,然后绘制其三视图。
形体分析:该组合体的基础形体是由两个长方体组成的“L”
形立体,然后用侧垂面切去一个角,接着切去一个“凸”字形槽,
再用圆柱铣刀铣一个槽,槽的右端是半圆柱面,如下图所示。
线框,如图b所示。对照俯视图和主视图中的这两个线框,可将线框1理解为长方体,将线框2理解为带圆弧的板,由俯视图可知,带圆 弧的板有两个,分别位置长方体的前、后面。忽略细节后的基础形体如图b所示。想象出基础形体后,补画出其左视图。 ② 想象细节。结合虚线,分析细节。由俯视图中部的矩形线框和主视图中与之对应的虚线可知,该线框是在长方体Ⅰ上切去的长 方体槽,且槽的底部有一个通孔。根据“高平齐、宽相等”补画左视图中长方体槽和孔的投影。由主视图上方的两条虚线和圆可知,圆 弧板Ⅱ上有一个通孔,该板的内侧左、右各切去一个角,且切到了柱面,和柱面产生交线,其立体图及左视图如图c所示。注意:当虚 线和粗实线重合时,不画虚线。
(a)画基础形体 (b)画侧垂面切去的角
先画俯视图,然后画主视图和左视图。在左视图中,当虚
线和粗实线重合时,应画成粗实线,如图d所示。
(c)画切去的“凸”字形槽
(d)画半圆形槽
8
机械制图 2.利用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案例1
对下图所示的组合体作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然后绘制其三视图。
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该组合体的基础形体是一个圆 柱体,在该基础形体上方叠加一个板,然后钻两个通孔。
14
机械制图
1. 形体分析法
案例1

CAD机械制图组合体教学详细资料

CAD机械制图组合体教学详细资料

轴承座的形体分析
返回
4.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常用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一、形体分析法画图 用于以叠加为主要形成方式的组合体的画图。 以轴承座为例,说明其画图步骤: 1、形体分析
(1)分析所画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2)分析各基本几何体的相对位置和相邻表面的关系, 如是否平齐?相交?相切?如图
特别提示:(1)当立体大小和截平面位置确定后,截交线也就确定了, 所以截交线不应标注尺寸。
相贯立体尺寸注法正误对比
特别提示:(2)当两相贯立体的大小和相互位置确定后,相贯线也就 相应确定了,因此,相贯线也不应标注尺寸。
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形体分析法) 从形体分析的角度来看,组合体的尺寸可分为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 ①定形尺寸:确定组合体中基本几何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1、形体分析。 2、选择视图,布置图面,画底稿(作图时由一个简单的 投影开始,按切割的顺序逐次画完全图)。 3、检查、清理和加深图面。
【例4-2】画出切割型组合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画图时,首先利用形体分析法 分析该组合体未切割前完整的 形体、被哪些截平面截切、每 一个截平面的形状位置特征; 然后对主要的截平面进行线面
画图时应注意: (1)按投影规律逐个绘制每一个基本体的三视图。 (2)先画截交线有积聚性的投影,再画其他投影,如图a。 (3)各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要表示正确。
如:支承板侧面与圆筒相切,其左视图中相切处无线,表
示侧面的线画至相切处,如图b 。 再如:肋板侧面与圆筒相交,交线应与圆筒自身的侧面转 向线区分开来。同时应考虑到实体内部无线,故该段圆筒 外表面转向线投影不存在。如图a。
返回
图纸幅面:A3 (297×420) 长度方向 420-30=390 -投影图总长 =余数

机械制图-组合体

机械制图-组合体

北京大学出版社
28
机械制图
组合体的总体尺寸
第五章 组合体
某形体的定形或定位尺寸有时可能就是总体尺寸, 这时不再注出。当标注总体尺寸后出现多余尺寸时, 需作调整,去掉一个同方向的尺寸。
例:
调整
PKU Press
有多余尺寸
北京大学出版社
29
机械制图
第五章 组合体
当组合体的某一方向具有回转结构时,由于注出 了定形、定位尺寸,该方向的总体尺寸不再注出。
PKU Press
北京大学出版社
12
机械制图
第五章 组合体
(一)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1.形体分析 画图前应首先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即分析该组合 体属于叠加类还是切割类。
对叠加类组合体的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确定各组成 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各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如:轴承座由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 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机械制图
第五章 组合体
5、同轴回转体的直径,应尽量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圆弧的半径应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
6、相互平行的尺寸,要使小尺寸靠近图形,大 尺
寸依次向外排列,避免尺寸线和尺寸线或尺 寸 7、界同线一相个交方。向上连续标注的几个尺寸应该尽量配
置在少数几条线上,避免标注封闭尺寸。
PKU Press
PKU Press
北京大学出版社
26
机械制图
第五章 组合体
2、尺寸分类
1) 定形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2)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PKU Press
北京大学出版社
27
机械制图
第五章 组合体
3) 总体尺寸: 确定组合体外形的长、宽、高三个 方向的最大尺寸。

cad机械制图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NEW

cad机械制图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NEW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13
(4) 相交
有线
有线
14
有线
⒉ 相交 ⒊ 截切
15
2. 切割与穿孔
当基本形体被切割或穿孔后,其表面也会产生各种形状的截交 线或相贯线。
示例1
截交线
相贯线
返回
16
17
二、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
⒈ 两形体叠加时的表面过渡关系
无线
虚线
实线
(a) 平齐
(b) 前面平齐 后面不平齐
37
例5-1.根据支架主、俯视图想出其组合体的形状,并补画左视图。
1
2
3
38
例5-2.根据压板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分析
对照主视图和俯视图初步 分析,可以知道这个组合体是 在长方体的形体上经过几次切 割而形成的,因此其读图时注 意运用线面分析法。
39
作图步骤
40
三、读组合体视图举例
例5-3.由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10
支撑板 肋板
轴承座的形体分析
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规律
基本形体经过各种不同方式的组合,形成组合体,其表面会 发生各种变化,应充分注意其画法的特点。
⒈ 叠加
叠加的形式包括:
(1)两形体表面不共面
(2)两形体表面共面
有分界线
无分界线
表面不平齐
11
表面平齐
对称叠加
同轴叠加
非对称叠加
12
(3) 相切
一、形体分析与线面分析的基本概念
形体分析: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的叠加与切割,并分析这些基本 体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形式,从而想象整个组合体的形状。

工程制图及CAD绘图最新版精品课件第5章 组合体

工程制图及CAD绘图最新版精品课件第5章  组合体
在组合体的长、宽、高3个方向中,每个方向至少要有 一个尺寸基准。当形体复杂时,允许有一个或几个辅助尺 寸基准。
5.3.3 组合体的尺寸种类
1.定位尺寸 定位尺寸是确定组合体中各组成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 2.定形尺寸 定形尺寸是确定组合体中各基本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3.总体尺寸 总体尺寸是确定组合体外形的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
形体分析法
步骤3 画各基本形体在左视图中的投影。按 照各形体的位置关系,依次画出左视图 投影,如图(a)所示。
形体分析法
步骤4结合虚线,想象细节。由俯视 图中的虚线及主视图中的圆可知,形体 Ⅰ和形体Ⅲ半圆柱体上钻了一个通孔; 再由主视图及俯视图上的虚线可知,形 体Ⅱ的左侧上切了一个环形槽,其立体 图如图(b)所示。
5.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按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组合时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形状特征,组 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切割和综合3种形式。
5.1.3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
1.平齐和不平齐 当两基本体叠加时,若同一方向上的表面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则称该表面平齐(又称共面),此时两平齐面之间无分界线;若同 一方向上的表面处在不同的平面上,则称该表面不平齐(又称相 错)。此时不平齐面之间有分界线,如图所示。
(2)应避免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相互交叉,应按“小尺寸 在内,大尺寸在外”的原则布置尺寸,如图所示。
5.3.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5.3.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3)物体上同一形体的尺寸应尽可能集中标注在反映该形 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注在虚线上,如图 所示。
(4)同轴线柱面的直径最好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形体分析法是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分部分想形状,合 起来想整体,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

《机械制图》第五章教案解析

《机械制图》第五章教案解析

第五章组合体视图第一讲组合体的画图1.知识要点(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2)形体分析法;(3)线面分析法2.教学设计:在讲解组合体的画图方法时,要紧紧抓住两个顺序(①组合体的各基本几何体的画图顺序。

一般按组合体的生成过程先画基础形体,再画局部细节;②同一个形体三个视图的画图顺序。

一般先画形状特征最明显的那个视图,或有积聚性的视图)。

可先给出模型或实体仿真模型,引导同学作形体分析,然后按形体分析的过程绘制三视图。

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几次,可停下来让同学画一个模型的三视图,教师观察同学的画图方法,对不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直到同学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画图方法为止。

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的补充。

3.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要准备好模型,模型要能够充分体现形体分析法的特点。

4.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形体分析法)叠加如图5-1所示图5-1叠加切割如图5-2所示图5-2切割相切如图5-3所示图5-3相切图5-4为常见的画图错误,主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立体是一个实体,即由各种材料制造成的立体,板和柱面的结合部分柱面已经消失,所以不存在转向轮廓线。

左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没有考虑宽相等,不作形体分析。

图5-4常见错误画法.综合如图5-5所示图5-5综合(2)用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图5-6和图5-7)图5-6平面立体的线面分析图5-7曲面立体的线面分析5.作业习题集:按模型或立体图绘制三视图。

第二讲圆柱截交线教学内容圆柱体与平面相交有三种情况:1)当截平面与圆柱体的轴线垂直时,截交线为圆或圆弧;2)当截平面与圆柱体的轴线平行时,截交线为两条线段;3)当截平面与圆柱体的轴线倾斜时,截交线为椭圆或椭圆弧。

表4-1圆柱截交线[例1]根据立体图绘制三视图(利用课件中的动画讲解)【形体分析】基本形体为圆柱体,先用一个侧平面和水平面切去一角,侧平面和柱面的交线为线段,水平面和柱面的交线为圆弧;再用两个正平面和水平面切去一个矩形槽,矩形槽的侧面和柱面的交线为线段,槽的底面与柱面的交线为圆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构形设计的方法 1.准备工作
(1)实物分析 构型设计前应多观察、分析实物或模型,仔细研究其组合形式、 连接方式并能进行物、图相互转化。对一些典型结构要求记住而且 能默画。通过观察分析所获取的素材通过记忆存储起来,以备构型 时灵活运用。
§5-1
§5-2
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5-3
§5-4 §5-5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看组合体三视图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5-1
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成的物体。 两个简单形体的结合情况为:平齐、相切、相交。 形体分析法——把形状较复杂的立体分析成基本几何体构 成的方法。 分析时要明确组合方式;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和表面 连接关系 。
图5-19 形体分析法读图
⑵投影关系
⑶单个想象
根据视图间投影规律,找出分解后各组成部 分在各视图中的投影。
根据分解后各组成部分的视图想象出各 自的空间形状,如下图所示。
图5-20 各组成部分的投影联系
⑷综合想象
在认清各组成部分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的构成形 式,最后综合想象出该视图所表示的支座的完整形状。
图5-8 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
二、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定位尺寸标注的起点, 形体在长、宽、高方向都有一个主要尺寸基准,还往往有一或几 个辅助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的确定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也与 该物体的加工制造要求 、工作位置等有关。
通常选用底平面、 端面、对称面及回 转体的轴线等作为 尺寸基准。
图5-11 错误的尺寸注法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3.形体上的对称尺寸,应以对称中心线为尺寸基准标注, 如图5-12所示。
图5-12 对称尺寸标注尺寸。由于形体与截交线已定, 因此不应在截交线上标注尺寸。同样地,两形体相交后,相贯线自然 形成,因此,除了标注两形体各自的定形尺寸以及相对位置尺寸外, 不应在相贯线上标注尺寸,如图5-13所示。
图5-17 视图中线条的各种含义
2. 认清视图中线条和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的封闭线框可以有以下四种含义, 见图5-18 : 1—表示一个平面; 2—表示一个曲面; 3—表示平面与曲面相切的组合面; 4—表示一个空腔。
视图中相邻两个线框必定是物体 上相交的两个表面或同向错位的两 个表面的投影。
图5-18 视图中线框的各种含义
组合体在其基本组合形体中,相邻表面连接关系可分为三种: 1.对齐 如图5-2所示,该形体上、下两部分的长度相等,两者 左右端面是对齐的,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在此端面连接处就不应 该再画线(见左视图)。 2.相切 当两形体表面相切时,两表面光滑地连接在一起,相 切处不应该画轮廓线,如图5-2所示。
图5-2 对齐和相切的画法
图5-15 一个视图或两个视图相同的不同物体(续)
1.弄清各视图的投影关系,几个视图应联系起来看 在读图时应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才能想象出物 体的正确形状。
(a) 图5-16 视图间投影联系
(b)
2.认清视图中线条和线框的含义
视图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又组成一个个封闭的“线框”。 视图中的轮廓线(实线或虚线,直线或 曲线)可以有三种含义,见图5-17 : 1—表示物体上具有积聚性的平面或曲 面; 2—表示物体上两个表面的交线; 3—表示曲面的轮廓素线。
2.标注定形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续)
3.调整总体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续)
4.标注全部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续)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1.标注尺寸必须在形体分 析的基础上,按分解的个组成 形体定形和定位,切忌片面地 按视图中的线宽和线条来标注 尺寸,如图5-11所示。 2.尺寸应注在表示该形体 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 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同一 形体的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
(a) 画轴承的轴线及后端面定位基线 图5-6 画轴承座三视图
⑶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画形体的顺序: 先实后空; 先大后小; 先画轮廓,后画细节。 注意:三个视图配合画,从反映形 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 规律画出其它两个视图。
①画轴承的三视图
(b) 画轴承的三视图 图5-6 画轴承座三视图(续)
2.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比基本体复杂一些,特别是读图,注意 掌握利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读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回 目 录
概述: 任何复杂的机器零件,从形体角度看,都是由一些基本 形体组合而成的。这种由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物体称为组合 体。本章首先学习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组合体的画图、看图及尺寸标注等问题。
(f) 检查、加深
图5-6 画轴承座三视图(续)
[例5-2]
以挖切形成的组合体的画图过程。
图5-7 挖切组合体的画图过程
图5-7 挖切组合体的画图过程(续)
图5-7 挖切组合体的画图过程(续)
[例5-2]是以挖切形成的组合体的画图过程。
图5-7 挖切组合体的画图过程(续)
§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图5-21 综合想象的支座形状
2.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法读图的补充。由于物体由许多 不同几何形状的线面所组成,这时通过对各种线和线框含义 的分析来想像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就比较容易构思出物体的 整体形状。 [例5-5] 分析阅读图5-22所示压块的视图。
解:分析:由已知三个视图 可知,该物体可以看成由一 个长方体切割而成。 主视图——表示出长方体的 左上方切去一个角; 俯视图——可看出左前方也 切去一个角; 左视图——可看出物体的前 上方切去一个长方体。
一、读图的基本知识 1.弄清各视图的投影关系,几个视图应联系起来看
一个视图一般是不能确定物体形状的,有时两个视图也不 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如图5-15a所示的几个物体,虽然它们的主 视图是相同的,但由于俯视图、左视图不同,形状差别很大;
图5-15 一个视图或两个视图相同的不同物体
1.弄清各视图的投影关系,几个视图应联系起来看 图5-15b所示的几个物体,虽然主、俯视图均相同, 由于左视图不同,它们的形状也是各不相同的。
图5-24 压块立体图
§5-5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一、组合体构形设计:
根据不同的结构要求,将某些基本几何体按照一定的组合形式组合 起来,构成一个新形体并用三视图表示出来的过程。
组合体构形设计不同于“造物”、“照图”画图,而是在一 定基础上“想物”、“造物”、画图,是发挥学生创造力和想象 力的过程。构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Ι

Ⅲ Ⅳ

(a) 立体 图5-4 轴承座 (b) 形体分析
§5-2
一、形体分析 二、选择主视图 三、布置三视图 四、轻画底稿 五、清理、加深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分析组合体由哪些基本体组成 尽量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 用中心线或主要轮廓线定位 先主后次,先粗后细,先实后虚
注意:①相切的位置是光滑过渡,不要画出轮廓线 ②平齐时不要画出两表面的界线 下面以轴承座为例,介绍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图5-13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5.当形体的外轮廓为曲面时,总体尺寸应注到该曲面的中心 线位置,同时加注该曲面的半径,如图5-14所示。
图5-14 轮廓为曲面时的总体尺寸注法
§5-4
看组合体三视图
视图的阅读是对给定的视图进行分析,想象出形体的实 际形状,看图是绘图的逆过程。 步骤: 初步了解→逐个分析→综合想象 方法: 1.看视图,分线框 2.对投影,定形体 3.综合起来想总体
一、组合体及其构造
通常,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可划分为堆积、挖切和综合 三类。如图5-1中的图a所示物体是堆积式组合,图b 所示 是挖切式组合。
(a) 堆积式组合
(b) 挖切式组合 图5-1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图c所示物体是综合式组合
(c) 综合式组合 图5-1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二、组合体各形体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及画法
[例5-1]轴承座的三视图画法。 1.形体分析
拿到物体后,先分析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是由哪几个基本体组 成的,再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然后选择视图。 轴承座形体分析:组合形式,堆积形成。
(a) 立体
图5-4 轴承座
(b) 形体分析
2.视图选择
在选择视图时,首先要选好主视图。确定主视图一般应符合 以下原则: ⑴ 符合自然安放位置; ⑵ 反映形体特征,也就是在主视图上能清楚地表达组成该组合 体的各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⑶尽量减少其他视图中的虚线。
(a)
(b)
图5-5 选择主视图
(c)
(d)
3. 画图
⑴选比例、定图幅
根据物体的大小选定作图比 例,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 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 合适的标准图幅。
⑵布图、画基准线
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 的基准,每个视图需要确定两个 方向的基准线。通常用对称中心 线、轴线和大端面作为基准线, 如图5-6a
② 画底板的三视图
(c) 画底板的三视图
图5-6 画轴承座三视图(续)
③画支承板的三视图
(d) 画支承板的三视图
图5-6 画轴承座三视图(续)
④ 画肋板的三视图
(e) 画肋板的三视图
图5-6 画轴承座三视图(续)
⑷检查底稿、描深逐个画出
各部分的底稿 画好后,要进行认 真检查,然后按规 定线型描深,如右 图所示。
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
本章教学目标要求:
1.能根据形体分析方法画出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正确、完整、清晰地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3.熟练掌握利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读图方法,想像出组合 体的整体形状,并绘制指定的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