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精)

合集下载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对罪犯在服刑期满出狱后的社区化管理和再教育工作。

在中国,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1. 人员不足:社区矫正工作需要专业、有经验的人员来开展,但由于缺乏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导致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问题。

2. 缺乏配套设施: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相应的设施来提供罪犯的安置和康复,但目前社区矫正设施的建设和装备还远远滞后于需求。

3.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合作,但现在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各方面的合作和配合存在问题。

4. 人员相关问题:社区矫正工作中,不少罪犯对矫正制度缺乏认同感,对再犯的风险认识不足,对矫正工作的期望过高等,这些都会影响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

5. 社会支持不足: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但目前社会对于罪犯的接纳度还不高,给予罪犯的就业、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存在困难。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1.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培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力度,建立相应的专业学科,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2. 加强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加强社区矫正设施的建设,提高罪犯的生活和康复环境,满足其社会参与的需求。

3.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起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加强矫正教育:通过加强矫正教育,提高罪犯对矫正制度的认同感,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评估自身再犯风险,增强他们的社区参与能力。

5. 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加强社会对罪犯的接纳和支持,提供就业、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帮助,为罪犯的社会重返提供有力保障。

6. 开展合作研究: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积极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7.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浅析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执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刑罚转化为具有行为规范功能的教育手段。

社区矫正主要是对刑满释放人员、暂时出狱人员和缓刑人员进行监督和帮教,通过社区的治理和矫正,促进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和恢复。

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法规完善。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刑事犯罪的矫正力度,多项政策法规出台,为社区矫正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2. 机构设置健全。

社区矫正机构分布广泛,社区矫正员的工作队伍相对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3. 工作内容丰富。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包括对矫正对象的重难案件化小、从严管理、矫正计划的制定和评估、心理疏导、创业培训等多个方面,为矫正对象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和帮助。

4. 考核评估制度健全。

社区矫正工作的成效得以监督和评估,促使社区矫正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5. 社区参与度高。

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当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增强了社区的治理自治和教育功能。

二、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社区矫正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人员配备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配置一直是一个难题,社区矫正员的数量不足,工作强度大,导致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

2. 缺乏专业技能。

社区矫正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教育,难以满足不同矫正对象的需求。

3. 资源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包括经费、场所、物资等,但是现实中这些资源常常存在短缺或者不足,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4. 监管不到位。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对矫正对象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和工作量大,社区矫正员无法对每个矫正对象进行全面的监管,导致矫正对象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

5. 社区参与度不高。

虽然社区矫正工作一直强调社区的参与,但实际情况下,社区居民对于矫正对象的接纳和支持程度不高,导致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难度增加。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为社区中的犯罪分子提供帮助和监督的重要工作。

尽管社区矫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起到了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一、问题:资源有限在很多社区中,矫正机构的资源非常有限,无法满足需要矫正的犯罪分子的需求。

资源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人力资源不足:社区矫正机构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无法提供全面的矫正服务。

例如,矫正人员不够,无法对每一个犯罪分子进行个别化的监督和辅导。

1.2 经济资源不足:矫正机构的经费有限,无法提供多样化的矫正项目和设施。

例如,缺乏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的经济支持,给犯罪分子的再次犯罪提供预防。

对策:2.1 政府增加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资源投入,包括增加矫正机构的人力和经费支持,以提高矫正工作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2.2 引入社区资源:社区可以通过与教育、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合作,共享资源,提供更多的培训项目和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积极效果。

二、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技术支持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犯罪分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然而,目前一些社区矫正机构在监督手段和技术支持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监视设备不足:社区矫正机构缺乏足够的监视设备,无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跟踪。

例如,缺乏足够数量的闭路电视和电子监视器等设备,无法有效地掌握犯罪分子的动态。

2.2 数据管理不完善:由于数据管理系统不完善,社区矫正机构无法准确地记录和分析犯罪分子的信息,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措施。

对策:2.1 资源分配优化:社区矫正机构应优化资源分配,购置足够数量和类型的监视设备,如闭路电视和电子监视器等,确保对犯罪分子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跟踪。

2.2 数据管理系统升级:加强社区矫正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优化数据管理系统,确保准确记录和分析犯罪分子的信息,提高矫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重要的刑罚执行方式,在推动犯罪预防、矫正和再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矫正措施执行不到位、犯罪观念难以转变、人员配置不合理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本文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矫正措施执行不到位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矫正措施执行不到位。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区矫正机构和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地进行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涉及到法律、心理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很多社区矫正机构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导致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

其次,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难以确保矫正措施的有效执行。

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对犯罪分子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监督和评估,是保证矫正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

然而,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监督和评估机制的缺失,导致很多犯罪分子能够逃避矫正,或者矫正效果不佳。

对于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首先,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和执法人员的培训。

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专业学习活动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矫正能力和技能水平。

其次,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督和评估机构,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犯罪分子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为矫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犯罪观念难以转变社区矫正的目标之一是帮助犯罪分子转变犯罪观念,重新融入社会。

然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犯罪观念难以转变。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社会对犯罪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给犯罪分子的社会融入造成了困难。

在社区矫正之后,犯罪分子面临的是重新融入社会的挑战,但由于社会对犯罪分子持有歧视态度,他们很难得到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

其次,犯罪分子本身对犯罪的认识和态度存在问题。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1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1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1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对那些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监管和改造的一种治安管理措施。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犯罪分子的改造效果,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本文将从监管机制、矫正环境、矫正措施和矫正人员素质等方面,具体探讨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监管机制问题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管机制是保证犯罪分子在社区中得到有效监督和改造的基础。

然而,目前的监管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1.1 缺乏实时监管在现实工作中,社区矫正机构的人力和物力都有限,导致无法实时监管被矫正人员的行动。

由于监管范围广泛且人员众多,很难做到对每个被矫正人员进行全天候、全程监管,这就给犯罪分子可能重新犯罪或逃避监管创造了机会。

解决措施: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GPS定位、人脸识别等技术,对被矫正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确保其不会离开指定区域,并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1.2 信息传递不畅社区矫正机构和执法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滞后和不畅的问题。

由于信息的“信息壁垒”,导致社区矫正机构无法及时了解到被矫正人员的相关信息和行动,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解决措施:应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执法部门、社区矫正机构以及相关社区组织之间的信息打通,确保信息的及时流转和共享。

二、矫正环境问题矫正环境是指被矫正人员在社区中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包括住所、工作场所等。

当前的矫正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对社区矫正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2.1 社区环境不安全部分社区环境不安全,存在治安问题,给矫正人员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一些社区的治安环境恶劣,犯罪事件频发,使得矫正人员在社区中难以融入和生活。

解决措施:应加强社区治安力量,提高社区的治安水平,确保社区环境的安全稳定。

加强社区警务合作,改善社区治安,减少犯罪可能性,为矫正人员提供更安全的社区环境。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引言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和假释解教人员,在社区进行法律监督和矫正的工作。

社区矫正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社区矫正工作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该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以期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1. 资源不足社区矫正工作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大量资源的支持,但目前社区矫正机构的资源配置普遍不足。

首先,人力资源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专门的矫正人员进行督导和指导,但目前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普遍不足,导致很多矫正对象无法得到适时、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其次,物力资源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提供居住、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支持,但目前社区矫正机构的资源配置较少,导致矫正对象的居住、就业和教育条件差,增加了矫正对象再犯罪的风险。

再次,财力资源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来支持日常运转和各项工作,但目前社区矫正机构的资金来源有限,导致一些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区矫正工作涉及专业技能和敏感性较高的工作,但目前社区矫正机构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矫正工作;有的人员态度不端正,工作不尽责;有的人员存在腐败行为,影响社区矫正工作的公信力和效果。

人员素质的不同水平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

3. 信息不对称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是了解矫正对象的情况,然而目前社区矫正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存在不畅的问题。

例如,社区矫正机构无法及时获得犯罪事实、刑满释放人员的详细信息,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不足。

同时,社区矫正机构与社区居委会、教育部门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也存在问题,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的综合性和协同性不足。

4. 基层治理不到位社区矫正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基层治理的工作存在问题。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矫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罪犯的改造再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新社区矫正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矫正工作的效果和社会公众对矫正工作的认可度。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改进矫正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一、人员配置问题1.1人员数量不足新社区矫正所需的人员数量通常是有限的,而大多数矫正机构的人手都不足。

这可能导致矫正工作的质量下降,矫正对象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1.2人员素质不高在一些新社区矫正机构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足够充实,他们缺乏足够的矫正经验和相关培训。

这导致他们在处理矫正对象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判断和不当处理的问题。

对策:应加大对新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培训力度,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矫正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时,应合理配置人员,增加矫正机构的人员数量,确保每个犯罪人员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二、社区配套资源不足问题2.1 社区监督资源不足新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社区的支持和监督,社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可以对犯罪人员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目前部分社区监督资源有限,导致社区的参与度不高,监督力度不够。

2.2 社区康复资源不足犯罪人员在获得自由后,需要社区提供合适的康复资源,以帮助他们适应社会。

然而,现实中,社区康复资源比较匮乏,犯罪人员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康复支持。

对策:应加大对社区监督资源和康复资源的投入,发展社区监督组织,鼓励社区公众参与矫正工作,提高犯罪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康复机构和服务网络,为犯罪人员提供多种康复项目和支持。

三、信息化建设问题3.1 信息收集与共享不畅矫正工作需要收集和共享大量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犯罪人员的情况和行为。

然而,目前新社区矫正工作中,信息收集和共享的方式和技术较为滞后,很多信息仍然以纸质形式存在。

3.2 数据管理与分析不够精细新社区矫正工作需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改进和优化矫正工作。

新形势下社区矫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社区矫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社区矫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矫正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在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成为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问题分析1、社区矫正使用的技术和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解决社区矫正的实际问题。

2、社区矫正人员素质不高,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政策、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不能很好地完成社区矫正的任务。

3、社区矫正工作环境较为复杂,需要处理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面对犯罪分子、其家庭成员等各种人群,使得社区矫正工作难度加大。

二、应对策略1、加强技术和手段的多样化。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组织多方力量,对社区矫正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解决社区矫正实际问题,如电子监管、网络化管理等,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2、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助于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学习和培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3、优化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措施。

社区矫正工作的环境复杂,应对重点加强,采取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服务机制,切实保障犯罪分子的基本人权。

三、案例分析1、某矫正机构采用科技手段加强矫正工作的管理。

通过采用电子监管设备和监控系统,对犯罪分子进行长期跟踪、管理,及时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犯罪分子的归化程度。

2、某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班采用多方式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岗位交流、经验交流以及学习课程的形式,将专业知识、心理学、法务知识等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3、某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组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设立行动任务队,并且建立监管机制,日常巡查,加强犯罪分子的监督力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的安全性。

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社区矫正工作是指针对刑法执行的对象,通过诉前排查、解除约束执行、社区矫正执行等手段,对犯罪分子进行法律教育、心理疏导、职业培训等服务,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重新做人。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监管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社区支持措施、矫正对象较高的再犯率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监管力量不足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是通过监管和帮助,促使矫正对象融入社会、学会遵纪守法。

然而,由于监管力量不足,导致监督和管理不够到位,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

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1. 增加监管力量: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监管水平。

2. 加强监管手段: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比如通过电子脚环等技术手段对矫正对象进行实时监控。

3. 加强协同配合:与公安、社区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

二、缺乏有效的社区支持措施社区矫正工作不仅仅是监管工作,更需要提供社区支持来帮助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然而,社区支持系统不完善,导致社区矫正工作难以发挥作用。

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1. 完善社区矫正服务: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服务机构,提供心理辅导、职业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就业、住房、教育等问题。

2. 加强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提供社会支持和帮助,促进矫正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

3. 建立社区矫正员制度: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聘请专门的社区矫正员进行定期的探访和指导。

三、矫正对象较高的再犯率社区矫正工作旨在帮助矫正对象摆脱犯罪,但实际上,一些矫正对象在矫正期满后会再次犯罪,再犯率较高。

这一问题的存在,反映了社区矫正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根源。

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1. 加强犯罪原因的分析: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的犯罪原因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社会背景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文档】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文档】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判刑的罪犯进行改造、教育和监管的一项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率,保护社会安全。

然而,在实践中,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监管不严、矫正效果不佳、社会对罪犯的偏见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监管不严。

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是对罪犯进行监管和约束,以防止其再次犯罪。

然而,一些社区矫正机构对罪犯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一些罪犯在社区中继续从事犯罪活动。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社区矫正机构在监管过程中,通常采用居住报到、电子监控等方式,但这些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居住报到的方式容易被误报,电子监控设备的作用范围有限,容易被规避。

2. 监管人员力量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的监管人员投入到监管工作中,但由于经费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一些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管力量不足。

这导致监管人员无法对罪犯进行全程监管,容易造成监管漏洞。

为解决监管不严的问题,我们建议:1. 加强监管手段的科技化。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智能视频监控等技术,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比如,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确保罪犯的身份准确无误,避免误报现象的发生。

2. 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

政府应该增加对社区矫正机构的投入,提高监管人员的数量,保证监管力量的充足。

同时,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矫正效果不佳。

社区矫正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罪犯改造自己,重新融入社会。

然而,在实践中,有些罪犯在经过社区矫正后,仍然无法改变自己的犯罪行为,再次犯罪。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缺乏个性化的矫正措施。

社区矫正机构通常采用一种标准化的矫正模式,忽视了罪犯个体差异的存在。

不同的罪犯在犯罪行为、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他们需要个性化的矫正措施来帮助他们改变自己。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逐渐发展和完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项工作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保障社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本文将对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

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1、机制不完善目前,社区矫正机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例如,社区矫正制度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规定,一些相关规定尚未明确,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

2、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但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不少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技能和知识,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把握力度不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3、社会监督不够社区矫正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但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力度还不够。

由于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了解不够,一些出现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纠正,给社会带来不少的隐患。

4、制度约束不足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制度约束,把工作人员的行为限制在规范水平之内。

但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缺乏足够的制度约束,一些工作人员会在工作中出现懈怠、超越职权等不当行为,严重破坏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形象。

二、优化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1、完善机制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机制,制定出完善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从而为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2、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稳定的、强有力的保障。

3、加强社会监督通过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促进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4、建立行业规范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的行业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约束,从制度上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的机制。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重新融入社会,防止再次犯罪。

然而,社区矫正工作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1. 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支持。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指导和辅导,但目前很多社区矫正机构在人员配置上存在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一些矫正工作者的负担过重,无法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从而影响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忽视矫正对象的个性差异。

社区矫正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但有些社区矫正机构对矫正对象的个性差异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仅凭一刀切的标准进行矫正。

这种做法不能真正满足矫正对象的需求,反而可能导致他们的逆反心理和再次犯罪的风险。

3. 社区矫正措施的选择不合理。

社区矫正工作中,应根据犯罪类型和个体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矫正措施,但现实中存在一些社区矫正机构过于简单地选择某一种或几种矫正措施,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选择。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容易导致矫正措施的失效,也无法真正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实现社会再融入。

4.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工作的规范进行,但现实中存在一些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这给一些工作者留下了“权力过大、责任不足”的空间,也容易引发腐败和滥用职权等问题,严重地损害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公信力和效果。

二、整改措施1. 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的队伍来保障,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应加大人员配置力度,确保社区矫正机构拥有足够的专业人员,以提高矫正效果。

2. 重视矫正对象的个性差异。

社区矫正机构应根据矫正对象的个性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服务。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社区矫正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暂时解回社会的犯罪分子进行监管和帮扶的工作。

该工作的目标是将犯罪分子引导回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防止他们再次犯罪。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社区矫正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矫正工作的效果,也对社会安全和社区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1. 缺乏人员和经费投入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在实际工作中,该项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由于矫正机构的人员调配不足,导致矫正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经费投入也不足,使得社区矫正工作无法开展得更为细致和深入。

2. 矫正措施不够科学和个性化在社区矫正中,矫正措施的科学性和个性化程度是衡量矫正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矫正措施往往缺乏科学依据,仅仅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导致措施的针对性和效果不佳。

同时,由于人员和经费不足,矫正机构往往无法为每个犯罪分子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导致矫正措施的操作性不高。

3. 社会对犯罪分子的偏见和歧视社区矫正的目标是将犯罪分子重新融入社会生活,但往往由于社会对犯罪分子的偏见和歧视,导致他们在社区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这种对待往往使得犯罪分子心理失衡,容易再次返回犯罪的道路。

4. 社会对矫正工作的不理解和支持不足社区矫正工作的本质是社会治安的一种主动预防机制,但由于社会对矫正工作的不理解,导致对矫正工作的支持度不高。

此外,一些人还认为矫正机构只是给犯罪分子送温暖,给他们新的机会,而缺乏对于矫正工作的正确认同和支持。

5. 矫正监管不到位在犯罪分子矫正过程中,监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监管人员的数量不足,使得监管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

此外,由于监管手段的不到位,矫正过程中的申请、审批和监管等环节出现漏洞,使得某些犯罪分子可以逃避监管,继续犯罪活动。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社区矫正工作成为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人员不足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人员不足。

社区矫正需要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来开展工作,包括矫正干警、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

然而,由于矫正工作需要专业素质,专业人员的留存率不高,导致矫正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人员紧张状态。

对策:一方面,应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社区矫正的认识和重视,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社区矫正工作。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干劲。

二、财力不足新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财力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来保障其正常运行,包括设施建设、工作人员待遇、技术设备采购等方面。

然而,由于财政拨款的限制以及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不足,导致社区矫正机构经常出现财力不足的情况。

对策:一方面,应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财力保障,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确保社区矫正机构的正常运作。

另一方面,应合理规划和利用经费,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确保每一笔经费都用在刀刃上,给予社区矫正工作最大的支持力度。

三、风险评估不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是对服刑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和矫正计划制定。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社区矫正机构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方法还不够完善。

有的机构缺乏科学的评估工具,仅凭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进行评估;有的机构评估工作有所欠缺,未能全面了解服刑人员的犯罪背景和个人特点,导致矫正计划的制定存在盲点。

对策:一方面,应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提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方法,确保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另一方面,应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加强矫正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评估能力和专业水平。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社区矫正是指法院依法对判处缓刑、假释、暂时监外执行的罪犯进行辅导、教育和监管等社会矫治措施的工作。

它是刑罚执行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对于罪犯的改造和社会安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区矫正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矫正效果和社会安全。

本文将围绕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是对罪犯进行监督和管理,但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矫正人员在履行监管职责时存在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监管的手段和手段相对单一,缺乏科技手段和工具的支持。

这导致矫正人员对罪犯的监管不够科学、不够精细,罪犯很容易通过一些方式逃避监管。

2. 矫正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社区矫正工作要求矫正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但当前一些矫正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法律、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导致一些矫正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进行矫正和辅导工作,影响了矫正效果。

3. 稿件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稿件是矫正人员对罪犯进行矫正和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当前一些稿件的编写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有些稿件的内容过于简单、浅显,不能满足罪犯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稿件的内容脱离罪犯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4. 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人为因素:社区矫正工作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工作,但当前一些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人为因素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矫正人员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影响了矫正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一些罪犯和他们的家属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采取各种措施规避矫正措施,导致矫正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整改措施1.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社区矫正工作应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提高矫正人员对罪犯的监管质量。

一方面,要加强矫正人员的培训和社会背景审查,提高矫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罪犯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罪犯在矫正期间不能脱逃。

新时期社区矫正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社区矫正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社区矫正存在问题与对策新时期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县社区矫正工作从20XX年正式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司法局的直接领导下,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围绕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构建、规范运作、创新特色等方面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在蓬安县试点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了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建立了基础工作队伍,逐步完善了矫正管理制度。

矫正对象总体状况良好,社会效果日益显现。

下面结合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新时期存在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一)现行的法律规定滞后。

我国的社区矫正,是将符合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部门、团体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0XX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两部两院”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作为最详细、最权威的规范性文件,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任务以及各政法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的作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它仅仅属于司法解释性质的文件,其法律地位与社区矫正的重要性不协调。

而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并未从有关操作规程上解决问题。

20XX年8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目前正处于征集意见阶段,草案中虽然也对社区矫正作了相关的规定,但对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操作规程等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犯罪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

为了解决犯罪问题,国家开始推行社区矫正工作,将犯罪分子从监狱中解放出来,让其在社区里进行矫正和重返社会。

然而,新时期的社区矫正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矫正制度不健全、矫正人员监管力度不足、矫正人员的再融入困难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矫正制度不健全社区矫正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惩罚方式,其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制度化的规范。

制定矫正法律、规章和细则,落实矫正工作的法治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其次,社区矫正服务网络不够完善,缺乏专业化的矫正服务机构。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矫正服务网络,为矫正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矫正服务。

再次,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问题也不容忽视。

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和管理力度相对较弱,导致一些矫正人员不遵守矫正规章制度。

为了解决矫正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矫正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规范。

其次,应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服务网络,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培训和配备专业人员,提高矫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再次,应加大对矫正人员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矫正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矫正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二、矫正人员监管力度不足社区矫正的核心是对矫正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其不再犯罪。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社区矫正的监管力度往往不足。

一方面,社区矫正人员数量庞大,但专门从事矫正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

这导致社区矫正人员无法得到及时的监管和指导。

另一方面,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些矫正人员往往能够逃避监管,甚至再次犯罪。

为了解决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专业矫正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矫正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矫正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矫正人员的行踪得到及时掌握和跟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第一篇: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工作情况我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去年4月17日正式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有力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截止7月9日,已完成交接工作,于7月10日起转入正常接收,步入常态化管理的轨道。

全区已经累计接收各类矫正对象166名,已经解矫71名,现共有95名。

其中缓刑65人;刑满释放后继续被剥夺政治权利的14人;假释12人;暂予监外执行的3人;管制的1人。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了规范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起草《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同时,制作出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市里要求的三个阶段,结合我们江北实际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天。

以区委办文件形式下发了《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意见》,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工作原则及目标、工作范围及任务,实施步骤、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并建立了例会、请示报告、档案统计、教育培训和奖惩考核六项制度。

同时我们在档案建设上下功夫,统一印制各类登记表、社区矫正人员登记名册及帮教志愿者名册。

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社区矫正对象人户分离,针对这一现象,及时研究,结合我区实际,参照试点单位制定了《关于人户分离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日后的规范运行。

为了加强公安局江北分局与区司法局的联系,及时制定并下发了社区矫正工作联络员名单。

要求每个月,公安局江北分局各派出所的联络员与辖区司法所按照相关规定,不定期地交流信息,交换意见,相互配合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和管理工作。

今年还出台了《关于规范社区矫正对象期满档案的几点意见》。

通过健全工作制度,达到了沟通信息、了解情况、研究工作、协调问题的目的,为社区矫正工作日常管理、分类教育等一系列工作奠定基础。

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1、矫正工作队伍素质不高,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

社区矫正工作涉及《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现有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些限制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

对策: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非法学专业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在职职教育,学习法学专业知识,取得法律专业毕业证书,以更好地运用于实践。

地州应将精通法律的人员配备到社区矫正工作岗位。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更应加强学习,精通社区矫正相关规定,地州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全州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水平。

2、相关执法部门间配合不力,工作中存在推诿和脱节现象。

一是与公安机关的配合。

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条、第24条,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重新犯罪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违反禁止令的,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第27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的收监,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执行,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但在实践中,与公安的配合并不太顺畅。

二是法院判决时告知意识薄弱。

虽然社区矫正相关文件规定各级法院在宣判时,应当告知罪犯当庭写出《社区矫正保证书》并向其宣读《社区矫正告知书》,但法院的告知意识不强,有些法院并不向当事人宣读并送达上述法律文书,有些法院虽送达书面文书,当事人往往是忙于签字,并不知道签的是什么法律文书。

三是法院送达法律文书送达滞后。

四是法院对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执行力度有待提高,与司法行政机关衔接过程不太规范。

如个别法院对已经判处缓刑并正在社区矫正的人员,发现漏罪后,未按法律规定撤销缓刑,实施数罪并罚,而是再次送达法律文书,导致对同一社区服刑人员产生二份判决和执行通知书,使司法行政机关无法执行。

以上这些问题,使社区矫正工作出现互相推诿和脱节的现象。

对策:畅通渠道,加强协作。

一是召开由公、检、法、司、监狱等部门参加的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座谈会,对各方的配合衔接达成共识。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

新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措新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或者社区管控对象进行矫正和帮扶的工作。

随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逐渐完善和推广,矫正工作在刑罚执行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新社区矫正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旨在为新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问题一:人员配置不合理在一些地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人员资源的短缺,矫正工作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导致矫正帮扶工作效果不佳。

原因分析:首先,由于对新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对配备矫正工作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素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和心理知识作为基础,但是我们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并未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教育培训的范畴之中。

再次,一些地方政府将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投入视为一种负担,没有给予其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对策和改进措施:首先,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其次,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养和选拔机制,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职业发展通道,以提高矫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再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制定配备矫正工作人员的指标和标准,确保矫正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问题二:矫正帮扶计划难以立足实际在一些地方,矫正帮扶计划制定存在问题,制定过于简单或者脱离实际,导致帮扶效果不佳。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对矫正帮扶计划的制定过程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缺乏对相关人员意见的综合考虑。

另一方面,一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帮扶计划的制定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过于依赖标准化和常规化的帮扶模式,忽视了个体特征和需求。

原因分析: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帮扶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体特点、罪犯风险与需要评估、专业知识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1、矫正工作队伍素质不高,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

社区矫正工作涉及《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现有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些限制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

对策 :通过各种激励措施, 鼓励非法学专业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在职职教育, 学习法学专业知识, 取得法律专业毕业证书, 以更好地运用于实践。

地州应将精通法律的人员配备到社区矫正工作岗位。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更应加强学习, 精通社区矫正相关规定, 地州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全州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水平。

2、相关执法部门间配合不力,工作中存在推诿和脱节现象。

一是与公安机关的配合。

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 2条、第 24条,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重新犯罪的, 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违反禁止令的, 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第 27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的收监, 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但在实践中,与公安的配合并不太顺畅。

二是法院判决时告知意识薄弱。

虽然社区矫正相关文件规定各级法院在宣判时, 应当告知罪犯当庭写出《社区矫正保证书》并向其宣读《社区矫正告知书》 , 但法院的告知意识不强, 有些法院并不向当事人宣读并送达上述法律文书, 有些法院虽送达书面文书, 当事人往往是忙于签字,并不知道签的是什么法律文书。

三是法院送达法律文书送达滞后。

四是法院对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执行力度有待提高,与司法行政机关衔接过程不太规范。

如个别法院对已经判处缓刑并正在社区矫正的人员,发现漏罪后,未按法
律规定撤销缓刑, 实施数罪并罚, 而是再次送达法律文书, 导致对同一社区服刑人员产生二份判决和执行通知书,使司法行政机关无法执行。

以上这些问题,使社区矫正工作出现互相推诿和脱节的现象。

对策:畅通渠道,加强协作。

一是召开由公、检、法、司、监狱等部门参加的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座谈会, 对各方的配合衔接达成共识。

二是再次明确并细化社区矫正成员单位职责,并由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检查,将其履责情况纳入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内容。

三是协调法院,强化告知意识。

与法院沟通协调,法院在宣读判决后,将《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也进行宣读并告之被告人。

这样有利于树立了社区矫正组织的权威, 还能强化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意识。

四是协调法院设立社区矫正工作联络员。

在法院设立专门协调社区矫正工作的联络员, 负责法律文书的及时送达以及矫正工作其它事务。

五是推行联合谈话制度。

对不服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 由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共同对其进行训诫。

3、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文书制作的规范性亟待加强。

(1 对下发给社区服刑人员及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内留存的相关文书随意进行涂改, 尤其是对矫正期限进行了涂改。

法律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是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是有关法律活动的忠实记录 ,随意涂改,有失社区矫正工作的合法性、严肃性。

对策 :开展社区矫正文书质量评查活动, 并将评查情况在全州进行通报, 以促进相关法律文书的规范性。

(2对矫正期限存在认识偏差,不依法确定矫正期限。

①自行推算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期限并以告知书的形式下发给社区服刑人员。

个别县市仅凭法院一审判决书, 在没有结案登记表、执行通知书的情况下, 自行根据一审判决书推算矫正期限并向社区服刑人员宣告社区矫正期限。

依据《刑事诉讼法》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而社区矫正机构只是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机关,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期限应严格按人民法院的《刑罚执行通知书》执行。

自行推算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期限,并据以执行,有违《刑事诉讼法》之规定。

②对社区矫正起始日期错误理解并进行宣告。

个别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宣告矫正期限时不按刑罚执行通知书确定的起始期限宣告, 而是将司法行政机关接收社区服刑人员之日起, 确定为社区矫正的起始日期, 并填写在社区矫正宣告书里送达社区服刑人员,有违法律之规定。

③社区矫正期限在相关法律文书里填写不规范,有失严肃。

个别社区矫正机构在社区矫正宣告书里告知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期限与判决书、刑罚执行通知书确定的期限不一致。

个别社区矫正机构对期满解矫人员下发解除矫正告知书时, 未明确填写该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期限,只填写矫正的开始时间。

对策:严把交接关,务必做到从相关部门接收法律文书齐全,对矫正期限的确定以人民法院的刑罚通知书确定的期限为准。

(3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与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的流程不清,对上述机关及部门应当交付社区矫正机构的法律文书认识模糊。

导致接收后, 卷内缺少法律文书, 从上述机关追补不便,造成工作的被动。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 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 书面告知其
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 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4矫正方案针对性不强,达不到应类施教要求。

一些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无矫正方案,或虽有矫正方案与矫正措施但千篇一律, 不能因类施教,针对性不强。

对策: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 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

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 适时予以调整。

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 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 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5请假审批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全
个别社区矫正机构对长期外出的, 不履行请假手续,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请假不按程序、权限进行审批, 如个别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七天以上的请假进行审批, 个别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请假的手续不全, 在社区服刑人员的档案材料里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记载, 或虽有相关请假表格,却司法行政机关审批意见及公章。

对策 :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
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

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 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 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服刑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严格规范程序, 请假要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相关审批表上要有审批机关的审批意见并加盖公章。

(6 经常居住地发生变更的的社区服刑人员,未委托管理。

个别社区矫正机构对已接收的经常居住地发生变更的社区服刑人员, 未委托经常居住地的司法行政监督管理, 只是让社区服刑人员一个月定期回来汇报思想并谈话, 未起到真正的监督管理作用。

对策 :严格执行《实施办法》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 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7矫正期满,解除矫正程序不规范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后, 个别社区矫正机构存在以下解除矫正不规范的现象:如超期或的提前解除矫正, 对社区服刑人员未进行考核及书面鉴定, 未按规定进行宣告, 未按相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未向社区服刑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未书面通知决定机关, 未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在社区服刑人员档案中没有解除矫正记载, 或虽有相关解除矫正表格,但在表格里看不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签署的意见及公章。

对策: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 29条,第 30条规定,对矫正期满的社区服刑人员严格考核,作出书面鉴定,填写相关表格,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按期解除矫正,按要求组织解除宣告。

向社区服刑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书面通知决定机关, 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确保程序合法。

(8据以执行社区矫正的判决明显错误但仍然接收,并对相关罪犯实施社区矫正。

个别法院对社区矫正机构送达执行的法律文书明显违法, 但社区矫正机构予以接收并未将相关法律文书退回法院。

对策:不予接收,以书面函件的形式告知法院,必要时提交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监督。

尤其对少数民族文字法律文书在交接时,经翻译之后再行交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