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doc
中医院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方案
中医院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案中医院中医全科医⽣规范化培训培养⽅案(试⾏)中医类别全科医⽣是指通过中医全科医学培养,掌握中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主要在基层提供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体化服务的综合程度较⾼的中医执业医师。
随着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全科医⽣在诊疗活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
为了加强中医全科医⽣的培养,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发布的《中医类别全科医⽣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要求,特制定本培养⽅案。
⼀、招录对象、⽅法及招收⽐例根据省中医药局统⼀部署,每年定期通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向全国招录中医学(含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或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作并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员,或中医类别临床医学(全科)硕⼠专业学位研究⽣;招录⽐例不低于当年招收培训学员总数的10%。
⼆、培养时间1.本科学历、科学学位硕⼠研究⽣、科学学位博⼠研究⽣学员:培养时间为33个⽉,其中理论学习1个⽉,临床轮训26个⽉,基层实践6个⽉。
2.专业学位硕⼠研究⽣学员:培养时间为24个⽉,其中理论学习1个⽉,临床轮训17个⽉,基层实践6个⽉。
3.专业学位博⼠研究⽣学员:培养时间为12个⽉,其中理论学习1个⽉,临床轮训8个⽉,基层实践3个⽉。
专业型硕⼠、博⼠研究⽣学员,需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减免培训时间到24个⽉及12个⽉。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各项培养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三、培训内容(⼀)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军事化训练、医德教育、规培相关制度、病历书写、院感培训、感恩教育等,为期1周。
(⼆)理论学习1.全科理论学习理论学习为期1个⽉,学习内容包括: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康复学、社区常见病症及处理、中医养⽣保健学、医学⼼理与精神卫⽣、预防医学概论、科研⽅法与设计、综合素质培养等。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规范化培养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第一部分总则一、定义中医全科医学是整合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综合性中医学临床二级学科。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是指通过中医全科医学培养,掌握中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主要在基层提供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程度较高的中医执业医师。
二、培养对象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中医学(含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要求接受培养的人员;中医类别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培养时间个月。
因特殊年,实际培养时间不少于33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时间为3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各项培养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省级及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认定的培养基地进行。
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基层实践平台逐科(平台)轮转。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97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文件汇编四、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中医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能够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合格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五、培养方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具体办法由各地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传染科培养要求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传染科培养要求一、传染科基础知识的培训传染科是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全科医生在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因此,在传染科培养中,要求全科医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学、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为全科医生在日常实践中辨识和处理传染病提供基础。
二、传染科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传染科实践中,全科医生需要具备以下能力:掌握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及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熟悉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能够统计和分析流行病学数据;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能够给出相应的指导措施;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原则、药物的应用和预防接种等内容。
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传染科培养要求全科医生参与传染科的临床轮转和培训,并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三、传染科危重病患者救治能力的培养传染科是医院中最容易发生传染病危重病例的科室之一,因此要求全科医生具备传染病危重病患者的救治能力。
全科医生需要了解传染病危重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监测指标等,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科学地制定救治方案。
在实践中,全科医生需要与传染科医师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传染病危重病例的抢救工作,并在指导下逐渐提高救治水平。
四、传染病预防与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传染科的工作除了临床和救治工作外,还需要开展传染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工作。
全科医生也需要在培训中获得相应能力。
全科医生应了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并了解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能够向患者和公众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和教育。
总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中的传染科培养要求是全面的,旨在提高全科医生在传染科领域的知识储备、临床实践能力和危重病救治能力,同时也要求全科医生具备传染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能力。
只有通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中的传染科培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全科医生队伍,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二)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等技能训练。
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注:各培训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定轮转计划。
三、培养内容和要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和临床技能培训。
理论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主要包括①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②有关法律、法规(具体见附表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推荐目录);③临床科研设计与方法;④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⑤临床专业相关理论。
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doc
目录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理学部分⋯⋯⋯⋯⋯⋯⋯⋯⋯⋯⋯⋯⋯⋯⋯⋯⋯⋯⋯⋯⋯⋯⋯⋯⋯⋯ 5 第三章床部分⋯⋯⋯⋯⋯⋯⋯⋯⋯⋯⋯⋯⋯⋯⋯⋯⋯⋯⋯⋯⋯⋯⋯⋯⋯ 6 (一)中医内科⋯⋯⋯⋯⋯⋯⋯⋯⋯⋯⋯⋯⋯⋯⋯⋯⋯⋯⋯⋯⋯⋯⋯⋯⋯⋯⋯⋯ 61. 呼吸内科⋯⋯⋯⋯⋯⋯⋯⋯⋯⋯⋯⋯⋯⋯⋯⋯⋯⋯⋯⋯⋯⋯⋯⋯⋯⋯⋯⋯72.心血管内科⋯⋯⋯⋯⋯⋯⋯⋯⋯⋯⋯⋯⋯⋯⋯⋯⋯⋯⋯⋯⋯⋯⋯⋯⋯⋯⋯103. 消化内科⋯⋯⋯⋯⋯⋯⋯⋯⋯⋯⋯⋯⋯⋯⋯⋯⋯⋯⋯⋯⋯⋯⋯⋯⋯⋯⋯124. 内分泌科⋯⋯⋯⋯⋯⋯⋯⋯⋯⋯⋯⋯⋯⋯⋯⋯⋯⋯⋯⋯⋯⋯⋯⋯⋯⋯⋯145. 瘤科⋯⋯⋯⋯⋯⋯⋯⋯⋯⋯⋯⋯⋯⋯⋯⋯⋯⋯⋯⋯⋯⋯⋯⋯⋯⋯166. 血液科⋯⋯⋯⋯⋯⋯⋯⋯⋯⋯⋯⋯⋯⋯⋯⋯⋯⋯⋯⋯⋯⋯⋯⋯⋯⋯⋯⋯187. 病科⋯⋯⋯⋯⋯⋯⋯⋯⋯⋯⋯⋯⋯⋯⋯⋯⋯⋯⋯⋯⋯⋯⋯⋯⋯⋯⋯⋯208. 神内科⋯⋯⋯⋯⋯⋯⋯⋯⋯⋯⋯⋯⋯⋯⋯⋯⋯⋯⋯⋯⋯⋯⋯⋯⋯⋯⋯229. 湿科⋯⋯⋯⋯⋯⋯⋯⋯⋯⋯⋯⋯⋯⋯⋯⋯⋯⋯⋯⋯⋯⋯⋯⋯⋯⋯⋯⋯24 (二)中医外科⋯⋯⋯⋯⋯⋯⋯⋯⋯⋯⋯⋯⋯⋯⋯⋯⋯⋯⋯⋯⋯⋯⋯⋯⋯⋯⋯⋯201. 中医外科(、乳腺或其他病科)⋯⋯⋯⋯⋯⋯⋯⋯⋯⋯⋯⋯⋯⋯212. 中医皮肤科⋯⋯⋯⋯⋯⋯⋯⋯⋯⋯⋯⋯⋯⋯⋯⋯⋯⋯⋯⋯⋯⋯⋯⋯⋯⋯283. 肛科⋯⋯⋯⋯⋯⋯⋯⋯⋯⋯⋯⋯⋯⋯⋯⋯⋯⋯⋯⋯⋯⋯⋯⋯⋯⋯⋯⋯24 (三)中医科⋯⋯⋯⋯⋯⋯⋯⋯⋯⋯⋯⋯⋯⋯⋯⋯⋯⋯⋯⋯⋯⋯⋯⋯⋯⋯⋯25 (四)中医儿科⋯⋯⋯⋯⋯⋯⋯⋯⋯⋯⋯⋯⋯⋯⋯⋯⋯⋯⋯⋯⋯⋯⋯⋯⋯⋯⋯⋯27 (五)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291. 灸科⋯⋯⋯⋯⋯⋯⋯⋯⋯⋯⋯⋯⋯⋯⋯⋯⋯⋯⋯⋯⋯⋯⋯⋯⋯⋯⋯⋯⋯292. 推拿科⋯⋯⋯⋯⋯⋯⋯⋯⋯⋯⋯⋯⋯⋯⋯⋯⋯⋯⋯⋯⋯⋯⋯⋯⋯⋯⋯⋯⋯303. 中医康复科⋯⋯⋯⋯⋯⋯⋯⋯⋯⋯⋯⋯⋯⋯⋯⋯⋯⋯⋯⋯⋯⋯⋯⋯⋯⋯⋯32 (六)中医骨科⋯⋯⋯⋯⋯⋯⋯⋯⋯⋯⋯⋯⋯⋯⋯⋯⋯⋯⋯⋯⋯⋯⋯⋯⋯⋯⋯33(七)中医五官科⋯⋯⋯⋯⋯⋯⋯⋯⋯⋯⋯⋯⋯⋯⋯⋯⋯⋯⋯⋯⋯⋯⋯⋯⋯⋯⋯351. 中医耳鼻咽喉科⋯⋯⋯⋯⋯⋯⋯⋯⋯⋯⋯⋯⋯⋯⋯⋯⋯⋯⋯⋯⋯⋯⋯⋯⋯352. 中医眼科⋯⋯⋯⋯⋯⋯⋯⋯⋯⋯⋯⋯⋯⋯⋯⋯⋯⋯⋯⋯⋯⋯⋯⋯⋯⋯⋯⋯37 (八)急科(含 ICU)⋯⋯⋯⋯⋯⋯⋯⋯⋯⋯⋯⋯⋯⋯⋯⋯⋯⋯⋯⋯⋯⋯⋯⋯⋯49 (九)普外科⋯⋯⋯⋯⋯⋯⋯⋯⋯⋯⋯⋯⋯⋯⋯⋯⋯⋯⋯⋯⋯⋯⋯⋯⋯⋯⋯⋯⋯40 (十)助科室⋯⋯⋯⋯⋯⋯⋯⋯⋯⋯⋯⋯⋯⋯⋯⋯⋯⋯⋯⋯⋯⋯⋯⋯⋯⋯⋯⋯421. 心室⋯⋯⋯⋯⋯⋯⋯⋯⋯⋯⋯⋯⋯⋯⋯⋯⋯⋯⋯⋯⋯⋯⋯⋯⋯⋯⋯422. 放射科⋯⋯⋯⋯⋯⋯⋯⋯⋯⋯⋯⋯⋯⋯⋯⋯⋯⋯⋯⋯⋯⋯⋯⋯⋯⋯⋯⋯433. 中房⋯⋯⋯⋯⋯⋯⋯⋯⋯⋯⋯⋯⋯⋯⋯⋯⋯⋯⋯⋯⋯⋯⋯⋯⋯⋯⋯⋯44 (十一)修⋯⋯⋯⋯⋯⋯⋯⋯⋯⋯⋯⋯⋯⋯⋯⋯⋯⋯⋯⋯⋯⋯⋯⋯⋯⋯⋯⋯⋯44 第四章基践部分⋯⋯⋯⋯⋯⋯⋯⋯⋯⋯⋯⋯⋯⋯⋯⋯⋯⋯⋯⋯⋯⋯⋯⋯⋯45 (一)中医全科医学与社区生服技能⋯⋯⋯⋯⋯⋯⋯⋯⋯⋯⋯⋯⋯⋯⋯⋯⋯45 (二)健康管理⋯⋯⋯⋯⋯⋯⋯⋯⋯⋯⋯⋯⋯⋯⋯⋯⋯⋯⋯⋯⋯⋯⋯⋯⋯⋯⋯⋯46 (三)国家基本公共生服范⋯⋯⋯⋯⋯⋯⋯⋯⋯⋯⋯⋯⋯⋯⋯⋯⋯⋯⋯⋯48 第五章跟学部分⋯⋯⋯⋯⋯⋯⋯⋯⋯⋯⋯⋯⋯⋯⋯⋯⋯⋯⋯⋯⋯⋯⋯⋯⋯49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大纲(试用)(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第一章概述一、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中医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能够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标准(试行)》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标准(试行)》附件4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标准(试行)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制定本标准。
第一章临床培养基地标准一、培养基地总体要求(一)基本条件1.批准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的三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或三级中医医院联合二级中医医院。
2.中医医院科室设置基本齐全,包括中医综合病房或门诊、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科室,与开展社区常见病诊疗相适应。
3.科室规模(1)各轮转科室所收治的病种以及临床操作技能应能够满足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的要求。
(2)科室需配备医疗设备所配备的医疗设备应能够满足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3)医疗工作量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保证每名学员在中医综合病房或门诊工作期间能够管理5张以上病床,或能够日接诊20名以上患者。
(二)师资条件1.带教医师与学员比例不低于1:2。
2.带教医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满3年以上)及以上中医专业技术职称。
3.有临床带教经验,掌握和熟悉培训细则要求。
4.有较强的责任心。
(三)教学条件1.有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设备和能容纳60人以上的教室。
2.有培训临床技能的示教室。
3.图书馆藏书的专业种类比较齐全,具有满足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有互联网等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和设施。
(四)组织与管理要求1.组织结构。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纳入中医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由院级领导分管培训工作。
有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机构和专、兼职管理人员(包括医院、科室两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机构和人员)。
2.管理队伍。
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中医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3.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培养基地管理、考试考核等制度。
二、培训科室要求(一)中医内科基本条件1.科室规模(1)总床位数≥200张,门诊诊室≥20间。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全科医生是指在临床医疗、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和家庭医学等方面具备全面知识和技能的医学专业人员。
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
为了提高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制定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应明确培养目标。
全科医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进行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掌握基本的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精神科、急诊医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
其次,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应包括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
培养内容应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家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另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强全科医生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全科医生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此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还应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应参与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最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应注重评估机制的建立。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全科医生教育教学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环境等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严格按照规范化培养标准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共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全科医生,为人民健康服务。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总则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总则一、前言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渊源、深厚内涵和独特特色。
为了推动中医事业发展,加强全科医生中医学科知识储备,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规范化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制定本标准总则。
二、培养目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是具备中医学及其临床应用知识,掌握基本医学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可在全科医疗领域开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综合服务的医学人才。
三、培养规模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的培养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规模。
培养方式包括全日制本科教育、在职教育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
四、培养要求1. 师资队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应当有集中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师资结构应当合理,有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医师为主,老中青结合,有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为骨干。
2. 课程设置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课程内容应当全面、系统、实用、前沿。
中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课程、临床诊疗实践等应当得到重视。
3. 实践环节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应当注重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应当贯穿全科医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包括全科医生全科实践基地、中医临床实习基地、公共卫生实践基地等。
4. 考核评价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应当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体现培养质量和效果。
考核评价内容应当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
五、培养过程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过程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培养过程应当分为学前基础阶段、临床基础阶段、全科实践阶段和毕业实习阶段。
1. 学前基础阶段学前基础阶段是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包括医学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课程等。
通过学前基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医学科和临床诊疗有一个整体化的了解和基础性的掌握。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一、培训背景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责任,需要具备全面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升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规范化的培训成为必要的举措。
本文档旨在规范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的培训内容和标准,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基本认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基本认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临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体格检查技巧、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常见病例的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体格检查技巧、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常见病例的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3.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全科医生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配合和沟通,因此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全科医生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配合和沟通,因此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4. 医疗管理与健康教育培训:全科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参与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策略等。
医疗管理与健康教育培训:全科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参与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策略等。
三、培训标准1. 培训时间: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期限为一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期限为一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全科医生要求规范化培养实用标准附件 1 2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注:各培养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定轮转计划。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注:各培养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定轮转计划。
三、培养内容和要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内容包括理论培训、临床技能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实践。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篇一: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加强中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对象:从事城市社区、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执业的基本要求。
三、培训方法1、结合我院及受培训地区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集中培训方式。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实践技能的培训,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培训内容1、培训内容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发布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要求,内容包括全科医学概论、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卫生、预防医学、中医养生保健学、中医康复学、社区基本诊查技能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临床常见病证及处理等。
五、培训管理(一)成立领导组:组长:刘春云副组长:郝进华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闫春兰(二)医院根据下达的培训学员数和轮转计划,具体安排每位培训学员的轮转时间,做好轮训带教的安排实施工作。
- 1 -(三)培训期间实行培训信息登记管理制度,培训对象、带教老师及管理人员应及时、准确、详实地将培训过程、培训内容进行登记,并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对指导轮转医师态度不端正、带教不认真的带教老师,医院及时给予批评纠正,对不称职带教老师将取消其带教资格。
医院将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列入科室的年度考核,并与个人奖金挂钩。
(五)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参加并认真完成各项培训考核任务。
如有违反,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不予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合格证书。
六、考试考核(一)培训考核分过程考核、结业考核。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规定精编WORD版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规定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全科基地)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和考核考试的主要场所,包括临床培养基地和实践基地。
第三条全科基地原则上设置在三级综合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实践基地原则上设置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下同)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全科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每个全科基地应当与2所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所以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培养关系,作为实践基地承担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训练,实践基地应当具备相应的培训条件。
第五条全科基地实行分级动态管理。
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等部门负责制订全科基地标准、认定和管理办法,组织抽查督导。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等部门负责全科基地认定和管理工作,定期组织督导评估。
第二章认定条件和程序第六条全科基地应当具有满足全科医生培养需要的二级学科设置,个别专科设置不全的,可与1-2家专科医院联合,作为协作基地共同完成培养全科医生的任务。
第七条申请认定为全科基地的医院(以下简称申报医院),应当符合全科基地标准(见附录1),收治疾病种类基本覆盖相关学科常见疾病(病种名单见附录2),具备能够满足培养标准要求的师资队伍。
第八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全科基地认定申请。
第九条全科基地认定按照如下程序进行:(一)自评与认定申请。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一、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培训内容按照《2017年四川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意见》执行。
(二)综合素质要求: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优良的医德医风,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二、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个月。
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
培训方式:采用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三、培训方法。
(一)各科室必须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管理,制定培训计划,安排高年资医师带教,科室轮转结束前进行考核考试,并填写《四川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手册》,并报培训办公室备案,达不到要求者不能出科。
各科室不得安排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规培学员独立顶岗,所做的各种诊疗操作和医疗文件书写,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二)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轮转相关科室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工作为主的培训方式。
专业理论学习以自学为主,集中授课为辅。
临床培训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执行,各科室负责具体实施,培训办公室负责监督方案的执行情况。
(三)主要采取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实行全科医师24小时负责制,培训基地主任负责组织具备条件的医师组成师资队伍,对全科培训医师进行带教和指导。
四、参加培训的全科医师的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依法执业意识。
(二)遵守《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尊敬指导老师。
(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的管理规定和诊疗流程,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四)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及时、如实、准确地完成培训手册的填写工作,并交由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完成规定的科室轮转.(五)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理论考试、基本技能考核或其他相关考试考核,并及时完成临床带教效果评价反馈。
全科医生规范培养标准
全科医生规范培养标准全科医生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医生类型,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因此,全科医生的规范培养标准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全科医生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
首先,全科医生的规范培养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之上。
全科医生需要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这是他们成为合格医生的基础。
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其次,全科医生的规范培养需要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需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病情评估和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医疗操作。
因此,规范培养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临床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临床技能。
此外,全科医生的规范培养还需要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
全科医生作为医务人员,需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医疗服务态度。
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最后,全科医生的规范培养需要注重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的理念。
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全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因此,规范培养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进取的品质,使他们能够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全科医生的规范培养标准需要注重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医德医风和终身学习的培养,这些都是全科医生成为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培养标准进行培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解读
《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 则(试行)》
• 培养时间:三年
• 分为三个阶段(1)全科医学及相关理论: 3个月;(2)临床基地轮转:26个月;(3) 社区实践基地:7个月。
• 第一阶段的时间,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 分散在另两个阶段安排。
3、新医改后新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 养标准实施
新医改实施后,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1)23号,进一步规范全科 医生的培养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经 过几轮征求意见,2012年7月,卫生部 正式下发新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标准》。
• 人性化服务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尊重病人的人
格与尊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病人良好 的沟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方式:待人和善,耐心倾听陈述;向病人解释 病情;让病人参与决策;告知合并症及预防;指 导正确用药;指导生活方式;关心心理情绪;关 心家庭问题;注重服务细节。
(二)新版本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的主要内容 1、理论培训: 主要内容: ①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 ②有关法
(1)合格的带教师资; (2)严格执行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严格禁 止将学员放回原单位以干代学; (3)严格的阶段考核。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培训管理机制 1、明确管理权限与管理职责。临床
基地与基层(社区)基地的关系应当 进一步明确。不同的培训阶段,不同 的培训地点,谁负责牵头?谁负责学 员的安排与调度?在现阶段,建议由 临床培训基地对培训全过程总负责。
(一)强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的执 行力度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不等同于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管理者及带教师资 应当认真阅读培养标准,明确两者间的区 别,认真执行培养标准。
(二)注意把握各个阶段培训工作的关键环 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二)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等技能训练。
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注:各培训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定轮转计划。
三、培养内容和要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和临床技能培训。
理论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主要包括①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②有关法律、法规(具体见附表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推荐目录);③临床科研设计与方法;④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⑤临床专业相关理论。
时间安排可集中或分散在3年培养过程中完成.可采用集中面授、远程教学、临床医学系列讲座、专题讲座、临床案例讨论、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内容详见各科室轮转具体要求。
(一)内科(12个月)1.轮转目的(1)通过内科培训,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及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以及专科治疗后的社区照顾与随访。
(2)内科学习结束时,学员应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并能给予正确的急救与转诊.2.基本要求培养方式 具体科室 时间分配(月)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合计27个月)内科 12 神经内科 2 儿科 2 外科 2 妇产科 1 急诊医学科 3.5 皮肤科 0.5 眼科 0。
5 耳鼻咽喉科 0。
5 传染科 0.5 精神科 1 康复医学科 0.5 中医科 0。
5 选修科室0。
5 基层实践培训基层实践基地6(1)症状学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心悸、腹痛、头晕、晕厥、意识障碍、咳嗽、咯血、黄疸、呕吐、腹泻、便秘、血尿、蛋白尿、呕血与便血、水肿(浆膜腔积液)、贫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消瘦、肥胖。
(2)主要疾病1)心血管系统①高血压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型,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急、慢性并发症;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一、二、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了解:高血压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
②冠心病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心电图特征、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院前急诊处理,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冠心病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熟悉: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治疗。
了解: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型;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症.③充血性心力衰竭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转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及康复。
熟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发因素。
④心律失常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低危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高危心律失常的识别、急诊处理及转诊、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
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呼吸系统①上呼吸道感染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用药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熟悉:上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
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②支气管哮喘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重症哮喘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急救原则;缓解期社区防治。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峰流速仪和呼吸机的使用。
③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三级预防措施与康复。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社区预防管理及家庭氧疗方法。
④肺炎掌握: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常见肺炎的鉴别和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熟悉: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⑤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掌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型、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熟悉:睡眠呼吸监测(多导睡眠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防治原则;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机的操作和使用。
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⑥急性肺梗死掌握:急性肺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急诊处理原则.熟悉:急性肺梗死的防治原则。
了解:急性肺梗死的发病机制。
3)消化系统①慢性胃炎掌握:慢性胃炎的分型及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常用治疗方法。
②消化性溃疡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处理及转诊措施。
熟悉: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处理,溃疡病的手术治疗指征.了解: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检查前的准备.③急、慢性腹泻掌握: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常规治疗、特殊性治疗和预防原则。
熟悉:感染和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的鉴别诊断;肠道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消毒处理措施。
了解:结肠镜检、钡灌肠的适应症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④胃食管反流病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
⑤肝硬化掌握:肝硬化的病因、肝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防。
熟悉: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治疗要点。
4)泌尿系统①泌尿系统感染掌握: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常规治疗及预防措施。
②肾小球病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预防原则。
熟悉: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急、慢性肾炎并发症的处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性肾硬化)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③慢性肾功能不全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及早期筛查。
熟悉:非透析疗法;腹膜透析的适应症及实施步骤。
了解:血液透析的适应症.5)内分泌及代谢系统①糖尿病掌握:糖尿病的分型与诊断标准,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诱发因素、诊断及救治措施、转诊指征;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了解:糖尿病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
②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掌握: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分类;血脂异常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标准;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法。
熟悉: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了解: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及其代谢。
③痛风掌握:痛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了解: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④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甲状腺危象诱因及临床表现。
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验室检查。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学、分类;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
⑤甲状腺功能减退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6)风湿性疾病①系统性红斑狼疮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熟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查指标、疾病活动度的判定、药物治疗及其预后。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②类风湿关节炎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康复。
熟悉: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7)血液系统①贫血掌握: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和筛查方法。
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②出血性疾病掌握: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③急、慢性白血病熟悉: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急、慢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药物治疗原则。
8)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掌握:常见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的诊治(骨质疏松、跌倒、前列腺增生、痴呆、尿失禁、便秘等);老年人患病的特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了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及老年人药物耐受性和组织感受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老年人心理与沟通.9)各系统常见肿瘤掌握:各系统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
熟悉:各系统常见肿瘤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康复.了解:各系统常见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
10)地方病熟悉:当地常见地方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地方病监测和防治措施。
内科轮转期间学习病种及其例数要求,见表2.表2 内科学习病种和例数要求病种最低例数(1)心血管系统①高血压10②冠心病5③充血性心力衰竭 515④常见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2)呼吸系统①呼吸道感染 5②支气管哮喘 5③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④肺炎5⑤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⑥急性肺梗死 2(3)消化系统①慢性胃炎 5②消化性溃疡 5③急、慢性腹泻 2④胃食管反流病2⑤肝硬化2(4)泌尿系统①泌尿系统感染10②肾小球肾病10③慢性肾功能不全 5续表病种最低例数(5)内分泌及代谢系统①糖尿病10②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5③痛风 2④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2(6)风湿性疾病①系统性红斑狼疮 2②类风湿关节炎2(7)血液系统①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 5②出血性疾病2③急、慢性白血病5 (8)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包括骨质疏松、跌倒、前列腺增生、痴呆、尿失禁、便秘等)(9)各系统常见肿瘤 5 (10)地方病根据各地要求(3)基本技能要求: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