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再现手法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从现代纪录片的新发展再谈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从现代纪录片的新发展再谈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视 听 天地
魏蠢 嚣 魏鞋8蠹盛孵 l
从现代纪录片 的新发展 再谈真 实再现在 纪录片 中的应用
口 薛 蓓
【 摘 要 】 这篇论文通过对几个纪录片的片例分析,来论述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研究核心 目的是探讨
真 实再现与纪录片的真 实性是否矛盾 。论文主要 分四个部 分进行论 述 ,即什 么是 纪录片 中的真 实再现 ,真 实再现为 何 受到 青睐 ,真 实再现与纪录 片的真 实性的探讨 ,真 实再现 的运用需要 注意的问题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分析研究 .
探索 出来 的一条新 的纪录片的手法 。纪 成 了探索 真相的途径 。从纪录 片的历史 说话 。这是属于真实再现独 到的叙 事方 录片的发展是与纪 录电影一脉相承 的, 来看 ,纪 录片的理念和创作技法也是处 式。影像 ,是一种独立 的语言 系统 。它
真 实再 现 这种 手法 追 根 溯源 还 要 归结 在不 断的发展变化 当中。真实再现 的出 不需 要依附于文字或者有声语 言 ,它有 到纪录 电影 。哈尔罗姆的 《 普通 的法西 现 ,有 的人认 为又让纪 录片回到摆拍 的 自己独立的表达方式 和表 意系统 ,用影
视 听 天地
艇 尊 0 磊s曩风貔e l
例 子 ,电视剧 《 康熙王朝 》中,本来 收 张后 的形式美 的美 感是强烈 的 ,令 人耳 动 。采访获取 的主要 是对象讲 述的声音 复台湾和康熙 帝亲征葛尔丹 这两个历史 目一新 的。 事 件相隔 的时间非常远 , 是为 了营造 但 信息 ,一般 画面比较单一 ,长时间 的采
式表面看来似乎放弃 了对 真实的追求 ,
段 。” 真实再现 突破 了在历 实不 然 。 只有将 所 有 人 的证 词结 合 画面缺失这 样一个缺憾 ,它充分发挥 了 要 有事实证据 ,要有推测 的依据 。举个

真实再现_纪录片的一种重要创作技法

真实再现_纪录片的一种重要创作技法

第9卷第6期2009年11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MASSM E D I A VOC ATI O NAL TECHN I CAL COLLEGEVol .9No .6Nov .2009[收稿日期] 2009-10-18[作者简介] 夏青,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导演。

真实再现———纪录片的一种重要创作技法夏 青(湖南卫视,湖南长沙410003) [摘 要] 作为一种创作技法,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主要有四种形式,即人物扮演、场景搬演、引用资料和利用高科技和数字化实现真实再现。

使用真实再现技法进行纪录片创作,必须注意真实性原则、创作者与观众的情感共识、真实再现的身份标识。

[关键词] 纪录片;真实再现;创作技法[中图分类号] J9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454(2009)06-0069-04 从19世纪末电影诞生,到20世纪30年代电视横空出世,电影和电视这两门姐妹艺术就以其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独特魅力很快地风靡世界,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新闻专题等,专题节目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我们也习惯称之为“专题片”、“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和专题片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国外习惯上称之为“纪录片”,国内很多人则习惯叫它“专题片”。

总的来看,专题片与纪录片大体一致,本文基本上不对专题片和纪录片作区别,二者同为专题节目的主要节目形态。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影视节目在创作过程中,创作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

真实再现就是在影视节目创作中涌现出的一种重要创作手法和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态,使纪录片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为纪录片市场带来了新的转机。

正因为如此,真实再现已越来越多地被创作者应用到纪录片的制作中。

与此同时,真实再现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技法和摄制风格,也受到了理论界的一些质疑。

争论的焦点在于:其一,真实再现是否违背了所拍画面必须真实这一原则;其二,既然要“真实”,能不能够“再现”;其三,真实再现是否威胁到纪录片的纪实风格。

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理论研究

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理论研究

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理论研究
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是指将真实事件或历史时代再现在镜头前,并通过各种手段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手法在电视纪录片中广泛使用,它可以大大提高纪录片的观看体验和参与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纪录片所传达的信息。

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纪录片图像、声音、剪辑等技术手段的分析研究,二是对于真实性和再现性等概念的探讨。

首先是技术手段的分析研究。

纪录片的技术手段非常关键,它们可以有力地推动叙事形式的发展和史实传达的效果。

纪录片采用镜头的拍摄方式,既能展现真实的场景,也能够让观众直接参与其中。

声音的运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

同时,剪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将各种声音、图像素材整合起来,使其具有更好的叙事效果。

其次是真实性和再现性等概念的探讨。

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不仅是要呈现真实的历史事件或故事,同时还需要保证其真实性。

在真实性方面,纪录片需要符合一定的伦理标准,不能对事件进行编造或添油加醋。

在再现性方面,纪录片则需要通过剪辑、音效等手段来呈现真实事件的不同方面,这些方面包括事件的背景、环境、人物等等。

总之,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理论研究需要针对不同方
面进行探讨,包括技术手段、真实性、再现性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本质和作用,为纪录片的制作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纪录片的真实再现

纪录片的真实再现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再现【摘要】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是真实素材上的艺术表现。

因此优秀的纪录片是用艺术的语言表现真实的故事。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再现;艺术处理纪录片的真实有其特殊而具体的含义,它不是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的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没有一点虚假的事实。

而是相对意义上的真实,在不违背主要的客观真实这一原则上,可以适当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在让观众获悉消息的同时得到艺术美的熏陶。

可见纪录片所表现的荧屏真实与被表现的生活真实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

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好一点,即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它通过摄像和摄影手段对于真实环境里、真实时间内,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所作的记录报道,并给人一定的审美愉悦的影视作品,真实——是纪录片的根本灵魂。

它要求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拍摄真人真实,最大限度的排斥虚构。

在这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它的真实性,在注意这一点是,同时纪录片也是一种影视艺术,需要人发挥一定的主观创造性。

也就是说其真实是一个变量,是创作者主观介入的一个结果。

从哲学上讲,真实是人们对物质存在的界定,从美学意义上讲,真实是一个关于现实的审美感知,于是就有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说法。

对于记录片的真实,应该是两种情况的恰到好处的结合。

从而要求创作者既要有哲学家洞察深邃的态度又要有艺术的形象思维与创作。

从而最大限度的让客观的生活素材既能传达出真实的历史信息,又要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纪录片顾名思义就是记录生活中真实发生、真实存在的事情,从而给观众传达信息。

纪录片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

把真实的纪录片集纳起来,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它在历史的考察及人类智慧的延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纪录片的真实性体现在几个方面?(1)纪录片多采用长镜头、同期声和跟踪拍摄,也就是和事件的发展同期拍摄,强调现在进行时的事件发展的不可预期性,拍摄者、观众以及观众一起期待事件的发展。

纪实类电视节目中的“真实再现”

纪实类电视节目中的“真实再现”

纪实类电视节目通过“真实再现”表现手法来实现由于意外事件,突发事件来弥补影像,画面的不足,使其叙事更完整。

“真实再现”作为纪实类节目中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出现无疑为纪实类节目增添了色彩,并在纪实类节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真实再现”又产生了一些争议,“真实”是纪实节目的生命,一些人认为“真实再现”违反了真实性原则而饱受质疑。

需要观众了解“真实再现”。

同时“真实再现”是在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展开的还原事件的创作手法。

需要新闻工作者在运用“真实再现”的时侯,必须要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做到还原客观事实,尊重客观事实,记录事件真相,做到“真实再现”弥补纪实类节目的缺少视频素材的不足,在给观众呈现现场感受的同时,又不与事件真实相背离。

一、“真实再现”在我国纪实类电视节目中存在的问题(一)对“真实再现”的理解误区随着“真实再现”这种创作手法在纪实类节目中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关于“真实再现”社会各界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甚至反对意见:(1)纪实类节目中的“真实再现”违反了纪实类节目中的真实性原则,认为为了还原事实真相所进行的“真实再现”是虚假的,使用“真实再现”的纪实类节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实节目。

(2)纪实类节目中运用“真实再现”不够真实,影响观众对事件真实性的判断。

(3)纪实片形成的纪实风格来之不易。

担心纪实类节目利用观众对“真实再现”追崇偏离纪实风格。

对于“(1)”,笔者相信任何有质量的纪实类节目,都不会放弃真实性原则,因此这个问题已不是讨论的焦点。

“(2)”许多纪实类节目找到了解决办法,把使用“真实再现”的部分打上“真实再现”或“现场模拟”等字幕。

对于“(3)”,“真实再现”这一表现手法发展至今,已经证明这个问题是不用考虑的。

(二)刻意制造“真实再现”的危害多年来“真实再现”这种创作手法被纪实类节目广泛应用,但也伴随着许多问题。

(1)一些纪实类节目的编导投机取巧,不注重对现场事实快速有效的挖掘,而是直接的对已发生的事实进行真实再现。

纪录片能情景再现吗

纪录片能情景再现吗

纪录片能“情景再现”吗袁继超纪录片与“情境再现”的区别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在纪录片的领域中一些原本不敢运用的手法,如今也开始大量运用。

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

有学者认为,这种手法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情景再现是有根据的还原,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杜撰虚构,是构筑于真实基础之上的再现。

“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指的是电视工作者用一种虚构的,类似影视剧中的扮演的方式,对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由演员表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再现某个特定历史时刻。

这是一种从虚构类片种中借鉴过来的叙事技巧,主要目的是增强影片的可视观赏性。

那么,“纪录片”又是怎么定义的呢? 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的纪录”。

早在1926年,第一个使用“纪录片”这个概念的约翰·格里尔逊,就在纽约《太阳报》上撰文说:“纪录片的概念是与故事片相对而言的,因为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扮演或再构成。

”中国传媒大学钟大年教授在其著作《纪录片创作论纲》中给出了纪录片的明确定义:“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1993年出版的《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中则这样定义:“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手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可见,“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创作手法无可非议,但把它放在纪录片中就有问题了。

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影像,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虚构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事情模拟重现出来的“情景再现”与“真实”相差甚远,不足以担当“纪录”的重任。

最近热播的《1405·郑和下西洋》、《故宫》、《前清秘史》、《圆明园》、《新丝绸之路》、《唐山大地震》等一批以“情景再现”作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纪录片受到一些观众和专家的质疑不足为奇,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片子都不是纪录片。

真实再现手法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

真实再现手法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

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纪录片的真实与非真实 (3)(一)纪录片的真实性 (3)(二)绝对真实和相对真实 (4)(三)纪录片真实性概念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 (5)1、纪录片的原始时期 (5)2、纪录片的草创时期 (5)3、纪录片影响社会发展的时期 (6)4、纪录片变革历史记录的时期 (7)5、关注人类自身的时期 (7)二、纪录片的两种表现手法 (8)(一)纪实手法 (8)(二)、真实再现手法 (9)1、重演手法 (9)2、扮演手法 (9)3、运用相关镜头 (10)4、在使用真实再现手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1)三、结语 (13)致谢 (13)参考文献 (14)真实再现手法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摘要真实再现的纪录片表现手法从纪录片诞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

支持者认为真实再现手法可以帮助实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并且可以增加纪录片的艺术性,反对者则认为真实再现手法会降低纪录片真实性。

然而纪录片的真实性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观念。

真正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不在于“真实再现”手法本身,而在于纪录片创作者在运用该手法时对相关技巧和尺度的运用与把握。

在运用真实再现手法时有诸多技巧和注意事项。

尺度把握适中技巧使用得当就可以帮助纪录片更好地去实现其真实性关键词:真实再现、纪录片、真实性Abstract: Since the solid slice was born,true reappearance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the supporters hold that true reappearance can help to enhance the truthfulness and the artistry of the solid slice, but the opponents have a contrary opinion. However, with the progress of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 has also been developed.The real effect on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 is not only these true reproduction techniques, but also those people who use the skill, and how they use it. There are several tips and notes when using true reproduction techniques. If so, it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Key words: True reappearance;The solid slice、truthfulness前言在纪录片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纪录片的真实性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例如:从和平到战争,再从战争到和平)、科技的发展(例如:摄像、录音的设备和技术)、社会的变迁(例如: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经济的日益发达(例如:市场化浪潮、商品经济)而不断地在演变。

“真实再现”让纪录片不再“虚拟”当代技术对电视纪录片带来的影响

“真实再现”让纪录片不再“虚拟”当代技术对电视纪录片带来的影响

而 美 国人 弗 拉 哈 迪 拍 摄 制 作 的《 方 的 纳 努 北 克 》《 阿 纳 》 、摩 也并 不是 象我 们想 像 的那样 完 全 的真 实 , 由当地人 重新 演 绎 的全过 程 。 是 而随着 当代 电视技 术 的发 展 ,对现 实 的创造 性 “ 处理” 也就 被 “ 真实 再 现” 取代 , 真实再 现 ” 所 “ 也成 为
动, 电视 纪 录 片 栏 目, DV 纪 录 片 等 过 程 , 步 走 人 逐 大 众生 活 中 。伴 随着 纪 录片 的发 展 各 个 阶 段 , 录 纪
的第 二 部 影 片 《 阿 纳 》 具 有 文 献 资 料 ( 录 ) 摩 “ 纪 价 值” 。他 提 出“ 录影 响” 对 现 实 的创 造 性处 理 ” 纪 是“ , 成 为纪 录片 的经 典定 义 。在这 里 我们并 没 有看 到 真
实一 词 , 们 看 到 的 只 是 “ 献 价 值 ” “ 造 性 处 我 文 和 创
理 ” 。
片曾经 是 “ 述 老 百 姓 自己 的故 事 ” 小 人 物 , 事 讲 , 小 件 , 投入 等“ 的概 念 、 小 小” 内容 曾经 是 纪录 片 的一个
重 要组 成 部分 , 为 民间话 语 的代 表 。如今 , 成 当纪 录 片成 为政 府行 为 , 民间走 向体制 内, 小 人物 , 从 由“ 小 事件 , 小投 入 ” 变成 “ 投 入 , 制 作 , 大 大 大题 材 ” , 后 纪 录片 开始 变得 “ 拟 ” 虚 起来 。 关 于“ 实再 现 ” 真 我们 应该 怎 么去 理解 ? 怎么 利
天来 了 ” 。与此 同时 , 当代 电视人 眼里 的纪 录 片 已经 出现 了走 纪 录 电影道 路 的迹 象 , 调 艺术 , 强 依靠 新 技

真实再现手法应用于电视记录片中的分析

真实再现手法应用于电视记录片中的分析

真实再现手法应用于电视记录片中的分析摘要:“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是通过新闻与艺术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与气氛。

其主要就是电视工作者采取一种虚构的方式,好比影视剧里的扮演的行为方法,对以往或者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进行演员表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重现某一个特定历史时刻。

本文将对真实再现手法应用于电视记录片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真实再现;电视记录片;局部暗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不断的向着多元化的道路发展走向。

尤其是以往在电视记录片中不敢运用的表现手法,到现在是开始使用。

“情景再现”就是当前应用最多的表现手法,但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国内纪录片创作界出现的手法表现之一。

“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是通过新闻与艺术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与气氛。

其主要就是电视工作者采取一?N虚构的方式,好比影视剧里的扮演的行为方法,对以往或者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进行演员表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重现某一个特定历史时刻。

如比较熟悉的电视记录片《新丝绸之路》、《圆明园》、《1405?郑和下西洋》和《唐山大地震》等中大量使用模拟拍摄以及三维动画等形式,“真实再现”历史情景的表现手法。

我接下来将分析真实再现手法应用于电视记录片中的表现。

一、真实再现的概述真实再现顾名思义就是再现真实,与虚构上有本质的区别,在遵循“非虚构”的前提下,一是确保有其人,二是确保有其事。

根据历史留下的各类资料、痕迹,以符合生活逻辑,尊重客观规的形式律,重现历史,把握好度,以弥补了影像资料的不足,起到了缝合叙事历史断点的作用,创作出非常真实的意境。

“真实再现”这种新型创作手法,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出现颠覆了以往纪录片叙事单调无味、刻板的不足,这样不但丰富了纪录片的画面语言,同时还给予观众的观看欲望的满足。

我国对于“真实再现”这一表现手法运用较晚,在80年代时,我国对电视记录片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创作中,由于没有现场记录的影像资料,我们所看到的表现手法就是利用口述的方法去再现历史事件,配合声音,图像资料以及解说词创作出的纪录片。

浅谈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浅谈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浅谈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摘要:历史虽然无法再次复制,但作为纪录片来说,它能够带着人们去无限地接近从未接触过的真相。

情景再现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传递历史的方式,引起了人们对纪录片真实性的重新思考。

本文结合纪录片的创作和表现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指出情景再现与纪录片结合所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更好地去研究探讨关键词:纪录片;情景再现;创作手法;真实性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情感的力量。

虽然情景再现在目前中国的电视节目中被运用得十分广泛,甚至已经成为电视节目无可替代的表现手法,但在创作理念方面仍然偏重拍摄和纪实技巧而忽略了中国人文情怀和人物情感内涵的挖掘和表达,而情景再现所表达的每段纪实人物的情感故事和人生道路,更加要求纪录片的导演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最为平凡的普通人身上所蕴含的情感故事,引导社会向着正确而且阳光的方向去发展。

目前,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创作已经开始步入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虽然情景再现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纪录片表现手法,但仍然存在利弊的两面性。

有专业人士认为,情景再现这种表现手法会破坏原本纪录片原汁原味的表现手法,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情景再现是情有可原并且架构在原本事实的标准之上进行的还原,不是凭空捏造,也不是平白无故,而是构筑于真实基础之上的再次呈现1 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情景再现作为纪录片的一种表现手法,打破了以往纪录片中一贯呆滞无味的表现风格,可以通过多种形象化的拍摄和剪辑手法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将主人公的情感信息传递给观众。

尽可能地将已经发生,不复存在的历史事件、文化历史进行还原,有效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对于创作人员来说,情景再现为纪录片工作解决了许多烦恼。

例如,当拍摄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时,想要还原当时最真实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

而对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最重要并且极具说服力的就是史料,但对于现代人来说,历史和我们相差了千年的距离,想要搜集到历史文物或是历史影像大多少之又少,导演无法表现出一部完整的作品。

谈Discovery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具体运用

谈Discovery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具体运用


事件 时,创作者采用 了再现手法来 向受众
展 示这 一过 程 ,并 同时把 画面 处理 为 黑 白 色 , 以此 来 区别 影片 的真 实画 面 的彩色 部
分。
个人 的人 格损 害莫过于此。当从竞技场 回家 后 ,我变 得更加贪 婪,更好 斗,更沉迷 于感 官享 受 ,我 变得更加 冷酷 ,更无人性 。” 同 时在 画面 上配 以模 糊化 处理的角斗士以及野 兽竞 技的场 面,但 并没有出现人 物面部的画
面 以及 与 此 相 关 的 任 何特 写 ; 在 描述 普通 罗 马农 夫 的 生 活 状 态 时 , 影 片 用 了 别 于 旁 白的 人 声 , 以 一 个 普 通 罗 马 农 民 的 口气 讲 述道 : “ 的 1 英 亩 地 位 于 罗 马城 东 南 1 英 里 处 。 我 O 5

1 可见的叙述 者( . 主持人 、专家、“ ” 我 ) 主 持人 或专家在再现 中作为可见叙述者 ,承 担起真实世 界与虚 构场景的串连作用 ,衔接过去与现 实,带领 电视机前的受众来到历史 的遗迹前 , 自然地讲述在这片土地 上曾经发生 的人和 事情 。 主持人 或专 家置身于历史遗迹这类 真实 的、具有特 殊文化涵义 的空间中,娓娓讲述历史故事的一类 声画结合 的纪实性镜头,不仅 具 有结构上 的意义 ,而且具有阐释上 的意义 ,即通过主持人或专 家的语
马—— 征服帝 国》 一片中得到 了充分体现 。 在讲述 古罗 马崇 尚血腥 角斗竞 技给人 们 带来的影响时,影片用了有别于旁白的人
声 , 以一 个 罗 马 男 子 的 口 吻 自叙 道 :“ 一 对
过这个人发起 的改革 ,会即将改变整个秦 国 的局 势 ” 。很明显 ,从这句话 可以看 出,作 为不可见 的再现叙述者 已经从一个叙述者, 转变 成一 个 高高在 上 的历 史评判 者 ,预 言 家 ,它不仅知道事件的发展过程 ,而且还 知 道事件对于历史所造成的影像,对事件的发 展进行 了预言性 的干涉 。

真实再现手法

真实再现手法

“真实再现”是用一种虚构的类似电影中的人工扮演或搬演的方式,把无法捕捉到当时现场画面的突发事件重现和还原出来⒁。

“真实再现”做为一种创作手段,它之所以能够在纪录片中找到生存的土壤,其根本原因在于纪录片节目资料的匮乏。

由于受到了镜头的干预和主观意图(创作者人工编辑的痕迹,自由地重组原素材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时空关系的处理和艺术化的拼贴)的介入,所以想要让纪录片达到绝对的真实是可望不可及的。

这样采用多样化的创作手段,如“真实再现”便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影像视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诸多的学者专家一致认为:运用“真实再现” 必须坚持以真实性原则为底线。

这样创作者对再现的内容进行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有事实依据的,具有客观规律的艺术创作,采用“真实再现”的创作才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真实再现”也是有其局限性的,不适当地滥用将是对作品真实性的损害。

只有遵循适度原则,才能创作出符合真实性原则的纪录片作品来。

《北方纳努克》⒂一片中,许多情景,如搭冰屋,用钢叉捕海象都是利用重演,摆拍等虚构手法拍摄的。

增添了故事性和表现力,体现出了通俗化和娱乐化色彩。

这也成为了后来的大多数纪录片创作者所津津乐道和纷纷提倡、效仿的。

纪录片《失落的文明》是以大量的表演手段而闻名的,它的序幕部分:用动荡的镜头展现众人匆忙的脚步,有人慌忙转移财物表现惊慌失措的情境,产生了强烈的故事性和悬念感,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然而,以上的诸多镜头画面是虚构的,并没有任何材料能够证明在这个文明中断前,曾有此举动,但这正是我们人类面对危机,灾难时所出现的正常反应,符合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和历史流程的真实。

可见,真实再现只有在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才能成为一种具有生存价值的创作手段。

“真实再现”主要应用与电视纪实性纪录片上,它是对于已经消失的,曾经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提供影像叙述。

在具体手法的处理上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同一部作品中,扮演,摆拍部分的比例要适当,不能超过纪实的部分。

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探析

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探析

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探析作者:赵骅来源:《媒体时代》2013年第09期摘要:历经百年发展,纪录片创作观念不断在转变,其艺术表现手法不断丰富,就“真实再现”而言,从之前的角色扮演到动画模拟,以及数字技术还原……当纪录片中的视觉奇观和生动的真人演绎带给人们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新的思考与质疑。

本文从纪录片的“真实再现”着手,探析了纪录片“真实再现”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价值,同时指出了“真实再现”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再现角色扮演数字技术情景模拟一、纪录片真实性探析纪录片的真实性有它独特的内涵与意义,跟其他艺术形式有所不同。

它必须同时具有真实的存在和逼真的影像,简单点说,就是既要有内容的真实也要有表现的真实,而且需要两者结合得十分完美。

它不仅要求内容本身的真实,而且要求视觉效果的逼真;不仅要求创作者在叙事结构上做到真实,而且要求叙事内容是拍摄者能够在现实中拍到的。

1、客观真实“纪录片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这句话有一个前提——纪录片所表现的对象和表达的观点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只有在这种事实绝对真实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去阐释和创造出意义内容。

对于纪录片的创作来说,创作源泉必须来自于客观事实,并且在纪录片中所反映的和所表达的都要有来自生活的原型,也就是说纪录片所选择的题材本身应该是一种不受人的意识影响的真实客观存在。

从这个层面看,真实是绝对的、唯一的。

纪录片中的影像材料是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不是全部,它只是纪录片的一个组成元素,是纪录片创作者表现真实所使用的语言工具,是一种实现纪录片真实的手段和方法。

纪录片的逼真感来自于通过摄像机拍出的影像材料,是一种对现实的模拟。

因此,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我们才能得到更接近于客观存在的逼真感:一是对客观现实真实记录的影像材料;二是表现事实所使用的手法和风格。

2、主观真实主观真实即为人的意识所感知到的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见和判断,是包含了大量的人的主观判断的一种真实。

情景再现对新闻真实性的意义

情景再现对新闻真实性的意义

情景再现对新闻真实性的意义情景再现对新闻真实性的意义近⼏年以来,电视新闻的表现⼿法越来越丰富。

⽬前,在电视新闻尤其是电视民⽣新闻的⾥经常会有“情境再现”的表现⽅式。

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为摆拍的,时间、地点、⼈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

⼈民⽇报的⽼记者许林曾经说:“摆拍就是假新闻”,但电视的观众也给出的观点是“可以理解”,觉得这是电视新闻叙事的另⼀种⽅式。

电视报道中的“情景再现”,是从电视剧中学来的⼀种制作⽅法。

它往往⽤想象的⽅法,通过模拟、扮演、重演等⼿段来重现过去某⼀事件的过程和细节。

像《红崖天书》中⽤虚镜头来表现古⼈刻字,《驮⼯⽇记》中⽤⿊⽩镜头表现陆振轩等⼈翻阅⼤⼭的场景都是⽤情景再现的⼿段来表现的。

在这两部⽚⼦⾥⾯,因为年代久远,当事⼈要么早已不在⼈世,要么⽼态龙钟,因⽽⽚⼦⾥⾯缺乏现场资料。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补救⽅法是请旁观者或当事⼈回忆事发情况,这的确能在⼀定程度上起到还原现场的作⽤。

但由于画⾯内容不够丰富,常常影响传播质量。

尤其在事件中起关键性作⽤的场景缺失,不仅弱化了节⽬的表现⼒,还影响了观众的理解和接受,有学者把这种核⼼事件现场缺失的现象称为“叙事断点”。

⽽“情景再现”,正好能起到弥补“叙事断点”的作⽤。

另外,央视的《见证》栏⽬中有关于狙击⼿张桃芳射杀敌军的情节,也是⽤演员来扮演的,并且占⽚⼦的⽐例极多。

“情景再现”作为⼀种电视表现⼿段,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

它可以充分发挥“如临其境”的电视特点,使原本消失的现场在观众⾯前重现,增强了节⽬的可视性和吸引⼒。

在新闻性不太强的社会新闻中,如果真实再现是为了促进观众理解事实的话,观众是可以接受的,不然观众可能连节⽬的来龙去脉都搞不清。

例如在⼀些社会新闻的报道中(盗窃案),为了重现事实,节⽬中往往会请演员模拟窃贼作案的场景。

尽管这样的画⾯在⽚中的时间也许只持续⼀两秒,但这样会使整个事件的画⾯连贯、脉络清晰流畅。

浅谈近期历史题材纪录片真实再现的应用问题

浅谈近期历史题材纪录片真实再现的应用问题

浅谈近期历史题材纪录片真实再现的应用问题近年来,中国多逢各大历史事件纪念节点,与之相匹配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但由于当下影视剧制作不断向市场化过度倾斜,大量虚构戏说拼贴等后现代负面元素不仅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制作方面攻城略地,且隐隐趋于波及以真实为最高准则的纪录片创作领域,进而导致历史题材纪录优劣夹杂,泥沙俱下。

本文拟以《历史的拐点》《阿罩雾风云》《重生》为例,浅析“真实再现”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应用及问题。

标签:历史;真实再现;搬演;电影化;一、真实的复制与艺术的再现——纪录片《历史的拐点》的真实再现特色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策划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作为一部少有的佳作,一经播出,引起剧烈反响,其在历史言说与艺术化表达间的恰当权衡使得不少观众表示《历史的拐点》可看性高于历史题材电视剧,更甚者表示影视剧应该参考学习《历史的拐点》的布景、镜头、表演等元素,提高影视剧的质量,而这正是得益于该片妥善使用了“真实再现”,使影片以一种新颖的创作理念和罕见的美学形态,戏剧化却又真实的再现了兴亡浮沉的历史图景。

《历史的拐点》作为一部再现真实历史瞬间又紧扣时代脉搏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在考虑故事性的基础上,精选出若干个对中国历史转折具有重大影响性的事件,通过影像适当再现,以突破陈规的结构方式重构历史,在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要历史过往的再现与见证,希冀观众可以从历史玄机中找到益于当下生存、感悟哲学与生命智慧的方式。

该片以情景再现、复原历史的方式,在展现历史图景时,一改以往同类型纪录片在表述历史时近似于历史书式的空泛扁平化表达,而是采用诗化的方式,简洁明了、单刀直入,深入历史事件的孕育时刻,直截了当得展开叙事,力求从今人视角解读古人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因。

精心选取的历史片段在确保精神内核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配以相对客观的现代解说,再现前尘往事。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对于真实感与历史感的营造不可不谓精心设计。

“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作者:王文东尚进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7期看过纪录片《圆明园》的观众对片中大量使用的“真实再现”表现手法一定记忆犹新,片中既有用演员演古代的人物,也有通过先进的电脑动画合成技术再现当年的场景。

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

其实。

不仅仅是在《圆明园》中,在其他的纪录片中,“真实再现”这一极具生命力的创作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价值日益显现出来。

“真实再现”手法是否可以设置高潮、悬念、突出细节?说到“真实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不少创作者都在进行着努力探索。

“真实再现”是不是必须紧贴纪实的原则来使用。

还是可以按照不同的情景灵活使用呢?在具体的纪录片创作中,真实再现又是否可以设置高潮、悬念、突出细节?笔者认为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保证事件的“真实性”。

讲述的故事要有一个主线来贯穿,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时,到达精彩的一段,插入真实再现以填充观众无法想象的高潮部分。

真实再现的手段在中国纪录片中已经很多见。

从整体上看,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虚处理与实处理。

虚处理再现手段多数是一种造势,一种对历史气氛的营造,多是利用光影效果,采用一些特殊的影调处理,拍摄时对一些小景别的处理,对人物局部动作细节的放大。

以及后期对画面质感色调的一种处理,达到一种特定时空的气氛烘托。

另外一种是实处理手段,它是完全按照事件路数写实化的方式进行拍摄。

在《狙击英雄》一片中,主创者挤掉片中的所有水分,留下真正的最精彩的部分,来再现出来。

再现是精华中的精华,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片,最精彩的就是战争场面。

作为狙击手,最精彩的就是伏击狙杀。

因此,从再现的选取内容上,选取的段落基本都是动作感比较强的段落,即使是个别情绪化的段落,也必须化为动作来展现。

整体风格上采取纪实采访结合情景再现,对于一个精彩的狙击段落,基本上是一句采访紧跟一段再现,再现完全根据讲述的气氛定夺,而且镜头设计紧切采访的衔接句子,所有情景再现的内容,就完全融入到了纪实采访中,而采访是真实的,整个情景再现的段落也就变成真实的了。

“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非虚构”原则

“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非虚构”原则

“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非虚构”原则——兼评“对现实的创造处理”论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

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

“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

”[1]“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

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以及音响资料,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补拍、摆拍、扮演等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东西模拟重现出来。

这种被伊文思称作“重拾现场”和“复原补拍”的方式在现今的影视作品创作中已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非虚构的纪实节目中,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今日说法》、《人与自然》、《记忆》等节目中都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

尽管如此,目前学界和业界对“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合理性分歧较大,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真实再现”是否有违“非虚构”原则?而这一争论再度引起我们对格里尔逊所言“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2]这被认为是纪录片的经典定义不同理解和阐述。

一1926年,约翰.格里尔逊看了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记录南太平洋岛国土著人生活的《摩阿纳》之后,在纽约《太阳报》上撰文对纪录片这个词作了明确的界定。

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the 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

之后格里尔逊又有所补充和发挥认为纪录片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拍出一部戏剧来,从一个问题中写出一首诗来;纪录片是发生在家门口的戏剧,是讲坛。

在他的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中的许多影片都带有人工“打造”的痕迹。

比如弗拉哈迪(Rober Flaherty)的被公认为是世界纪录片开山之作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一片中,许多情景也采用了真实再现;而英国纪录片运动骨干哈里.瓦特和巴锡尔.瑞特拍摄《夜邮》,实际拍摄过程是把火车拉到一个摄影棚里,让邮差到车厢里去,经过打灯布光之后才进行拍摄。

_真实再现_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_真实再现_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XINWENAIHAOZHE2009·9(上半月)声屏世界看过纪录片《圆明园》的观众对片中大量使用的“真实再现”表现手法一定记忆犹新,片中既有用演员演古代的人物,也有通过先进的电脑动画合成技术再现当年的场景,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

其实,不仅仅是在《圆明园》中,在其他的纪录片中,“真实再现”这一极具生命力的创作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价值日益显现出来。

“真实再现”手法是否可以设置高潮、悬念、突出细节?说到“真实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不少创作者都在进行着努力探索。

“真实再现”是不是必须紧贴纪实的原则来使用,还是可以按照不同的情景灵活使用呢?在具体的纪录片创作中,真实再现又是否可以设置高潮、悬念、突出细节?笔者认为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保证事件的“真实性”。

讲述的故事要有一个主线来贯穿,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时,到达精彩的一段,插入真实再现以填充观众无法想象的高潮部分。

真实再现的手段在中国纪录片中已经很多见,从整体上看,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虚处理与实处理。

虚处理再现手段多数是一种造势,一种对历史气氛的营造,多是利用光影效果,采用一些特殊的影调处理,拍摄时对一些小景别的处理,对人物局部动作细节的放大,以及后期对画面质感色调的一种处理,达到一种特定时空的气氛烘托。

另外一种是实处理手段,它是完全按照事件路数写实化的方式进行拍摄。

在《狙击英雄》一片中,主创者挤掉片中的所有水分,留下真正的最精彩的部分,来再现出来。

再现是精华中的精华,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片,最精彩的就是战争场面,作为狙击手,最精彩的就是伏击狙杀。

因此,从再现的选取内容上,选取的段落基本都是动作感比较强的段落,即使是个别情绪化的段落,也必须化为动作来展现。

整体风格上采取纪实采访结合情景再现,对于一个精彩的狙击段落,基本上是一句采访紧跟一段再现,再现完全根据讲述的气氛定夺,而且镜头设计紧切采访的衔接句子,所有情景再现的内容,就完全融入到了纪实采访中,而采访是真实的,整个情景再现的段落也就变成真实的了。

浅析“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浅析“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法 国人 巴赞对摄影纪录功能有过一段解释 : “ 同一件事 情, 同一 物体 能 以多 种方 式来 再 现 , 每 次再 现都 会舍 弃 或保 留某些我们能在银幕上识别出该物体的特征。每次再现都 引入一些具有不同程度腐蚀作用 的抽象物, 使原物难 以保 持 完 整 … …最初 的真 实被 真 实 的幻 觉 所 替换 ” 。¨ 那 么我 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 为: 首先人与事件的真实是客观存在 的, 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影像中关于人与事件的真 实 记 录 就是 建 立 在 这种 客 观 存 在 的基 础 上 , 拍 摄 者根 据 自 身 的价值趋 向和情感倾 向赋予 了影像 中的人 和事新 的意 义 。日本纪录片 《 万里长城 》中有一段表现内蒙古人风葬 习俗的画面, 很多 中国人看 了觉得那是 日 本人在嘲笑 我们 的陋 习 , 暴 露 我 们 落 后 的东 西 , 所 以觉 得 反感 甚 至 愤 怒 , 而 在笃信佛教的 日本人看来 ,“ 那空洞腐朽的身躯被漫天风
变, 重新确定了 “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深刻地揭露造成这种 可 悲处 境 的 经济 情 况 的 罪恶 — — 但 绝 不 使 用 什 么标 语 口 号 和豪 言 壮语 ” 的创作 原 则 。于 是 , 我们 看 到 这部 在 电影 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录片 《 博里纳奇矿区》中出现 了矿 工们 与警 察对 抗 的 “ 真实 再现 ” 的场 景 , 在这 部 纪录 片 中 , 矿工们抬着马克思的画像上街游行的重演画面, 让这部片子 获得 了不寻 常的反 响 , 类 似这 种对历史 事件进 行设计 的 “ 真 实再现 ” 的手 法 , 后来 在 美 国探索频 道 系列 中屡屡 见 到 。 此外 , 在 表 现某 些 当事 人个 人 生 活 隐私 或 者他 们 的生 活 记忆 时也 经 常 采取 “ 真 实 再 现 ” 的手 法 。1 9 9 8 年7 月 湖 南 经 济 电 视 台 推 出 一 档 情 感 类 谈 话 栏 目— — 《 真情 》 , 每 期 都 给节 目心有 芥 蒂 的 当事 人创 造 一 个互 相 沟 通 的机 会 , 从彼此心灵深处袒露真情 , 其 中有一个环节叫做 《 真情复 活》 , 就是 由演员来扮演当事人 , 重现他们 已逝去的生活历 程, 情 感 纠 葛 。这 一形 式 后 来 在 国 内不少 的 电视谈 话 节 目 中经 常可 以看到 , 很 大一 部 分 是 由于 当事 人 自身 的原 因不 能 面对镜 头或 者其 他 种种 顾忌 不愿 意直 面镜 头 。 英 国 人约 翰 ・ 格里 尔 逊 把 纪 录 片定 义 为 “ 对现 实 的创 造 性处 理 ”( t h e c r e a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c t u a l i t y ) , 主 张采 取 戏 剧化 手法 对现 实生 活事 件进 行 “ 搬演 ”( r e e n a c t m e n t 或 s t a g i n g )甚 至 “ 重构” (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 这一 时期 出现 了 许多 “ 搬 演 ” 的纪 录 电影 , 以至 于有 时分 不 清哪些 是现 实 , 哪些 是虚 构 。 美 国人 罗 伯特 ・ 弗 拉 哈迪 于 1 9 1 6 年拍摄 的 《 北 方 的纳努 克 》直 到今 天仍 然 被看 作所 谓真 实 电影 的代表 作 之一 , 事 实 上那 些 虚 拟 段落 的加入 并 未影 响这 部作 品 的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纪录片的真实与非真实 (3)(一)纪录片的真实性 (3)(二)绝对真实和相对真实 (4)(三)纪录片真实性概念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 (5)1、纪录片的原始时期 (5)2、纪录片的草创时期 (5)3、纪录片影响社会发展的时期 (6)4、纪录片变革历史记录的时期 (7)5、关注人类自身的时期 (7)二、纪录片的两种表现手法 (8)(一)纪实手法 (8)(二)、真实再现手法 (9)1、重演手法 (9)2、扮演手法 (10)3、运用相关镜头 (10)4、在使用真实再现手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1)三、结语 (13)致谢 (13)参考文献 (14)真实再现手法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摘要真实再现的纪录片表现手法从纪录片诞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

支持者认为真实再现手法可以帮助实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并且可以增加纪录片的艺术性,反对者则认为真实再现手法会降低纪录片真实性。

然而纪录片的真实性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概念。

真正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并不是这个手法本身,而是运用此手法的纪录片创作者对技巧的运用和对尺度的把握。

在运用真实再现手法上有诸多技巧和注意事项。

尺度把握适中技巧使用得当就可以帮助纪录片去实现真实性关键词:真实再现、纪录片、真实性Abstract: Since the solid slice was born, true reappearance has been a hot topic of debate, the supporters hold that true reappearance can help to enhance the truthfulness and the artistry of the solid slice, but the opponents have a contrary opinion.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progress of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 also developed. Which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 is not this skill, but those who use the skill, and how they use it. There are several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when we use true reappearance. If we have a good grasp, it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Key words: True reappearance;The solid slice、truthfulness前言在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纪录片的真实性也在随着时代(例如:从和平到战争,再从战争到和平)和科技(例如:摄像、录音的设备和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变迁(例如: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还有经济的日益发达(例如:市场化浪潮、商品经济)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i我们国家的电视纪录片是从纪录电影的母体上脱胎的,在摒弃了电影的创造性和戏剧性之后,严肃、客观、并且具有真实性的纪录片出现了。

有人认为去发现并纪录和展现出一个平实世界比设计和创造出一个华丽而不真实的世界更加有意义。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丧失了真实性的纪录片也就丧失了灵魂。

现在也有许多人打着纪录片的旗号去做广告,这和到目前为止都备受争议的真实再现手法相比就更加损害了纪录片真实性的名誉。

用假的纪录片来做广告在纪录片届的角度在目前来说无疑是不被大多数喜爱纪录片的人所接受的。

但也不能够保证在以后纪录片的商业价值会从其内容上开始转向。

真实再现手法也真实性上备受争议,也因为它和纪实手法相比是一个更难以掌握的手法。

本来用来弥补无法拍摄到原画面而使用真实再现手法的画面很容易让观众怀疑其真实性和产生误解。

也有很多主要使用真实再现手法的片子获取了成功,例如中国的《故宫》和英国BBC的《艺术的力量》。

这种纪录片得到的高分评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其结果的真实做得好吧。

本篇论文首先描述什么是纪录片的真实性,随后介绍纪录片的纪实手法和真实再现的几种手法。

然后以《北方的那努克》、《故宫》、《都江堰》、《艺术的力量》等多部影片为例分析其使用的纪实手法和真实再现手法,最后总结出在使用真实再现手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纪录片的真实与非真实(一)纪录片的真实性画面的真实、同期声的真实、音效配音的真实、剪辑手法的真实、拍摄手法的真实等构成了纪录片的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这句话出自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之口。

是的,区分纪录片和其他类型的片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真实性。

虽然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但是弗拉哈迪、伊文思、让·鲁什等世界闻名的导演也曾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使用摆拍等看似违背真实性的方法。

1922年,弗拉哈迪把《北方的那努克》带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纪录片也随即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

94年的时间里,纪录片拍摄中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拍摄技巧和手法还有辅助拍摄,还生产出林林总总的拍摄和录音设备,伴随着这些发展和变化,搬演、扮演、动画模拟等表现方式也开始被频繁的使用。

直到现在,纪录片的真实再现手法都还备受争议。

有绝对抵制运用真实再现手法的“电影眼睛派”,也有绝对支持运用真实再现手法的“新纪录电影”概念的提倡者。

大家都各持己见,也曾经有偏执和两极分化严重的时代,但是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现在真实性和真实再现手法已经基本可以和睦相处。

ii《北方的那努克》这部影片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片,虽然它还是黑白片和默片,只配上了简单的字幕,但是它在运用搬演的再现手法上也堪称典范却又在“摆拍”的这个话题上备受争议,但毫无疑问这部片子仍然给纪录片的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是第一部使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并且还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的起点。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实际上就是强调它所表现的对象应该是现实中真正存在的事物。

”iii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知道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从根本上可以看作是“真实理念”。

纪录片有真实、客观等属性,真实性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核心的一个属性,并且纪录片的真实性有两层重要含义:第一层是指拍摄对象是真实的,非虚构的,第二层是指拍摄手法不是排练演出的,也是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手法不能是扮演,要营造一个真实感,而并非完全不能排演。

纪录片的真实性也包括在观众观看影片时,让观众感受到和承认纪录片的真实性,有时候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忘记了自己正在观看影片。

从而实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

真实还分为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现实真实,即一般意义上的真实;第二个层次,体验真实;第三个层次是媒介真实。

纪录片里所体现的就是三个层次中的媒介真实了,而媒介真实又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媒介真实不是生活真实,那么媒介真实就像是依照现实真实画的一幅画,真实性越高的片子,其创作者的画功也就越强。

但是一幅画永远达不到和现实中的画面一模一样的程度。

就算是照片也会因为色彩还原度不够等原因和真实画面有一定的差距。

纪录片是创作者尽其最大的能力客观冷静的将这个事件描述给观众。

(二)绝对真实和相对真实真实是具有相对性的,“绝对真实”不可能存在。

相对性表现在被拍摄者,剪辑的手法还有一些机遇性的原因上。

在纪录片里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做到让观众看到真实的原貌,纪录片创作者也是有感情有态度的人,无论多么尽力的去展现它的真实性,也都无法做到最客观。

纪录片《海豚湾》是第28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很明显的站在了海豚保护者的角度。

这个片子拍摄于2009年,是一部跨国拍摄的纪录片,讲述在美国一个由曾经是世界闻名的海豚驯养师,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克里带领一个非专业的拍摄团队来拍摄的,团队里的人几乎都是海豚保护者,他们带着强烈的对海豚保护的欲望,而对另一方日本的屠杀海豚的日本人的关键镜头没有给足,也没有给足够的话语空间。

显得很激动,也容易煽动同一类人的情绪,但是缺乏客观性。

同时,也缺乏了一定真实性。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被拍摄者的表现本来就可能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在镜头之下,有可能由于羞怯或者顾及自己的形象会表现的和平常不一样,而拍摄者对被拍摄者不会完全的了解,也并不能察觉出被拍摄者是否和自己平常的表现不同。

有时候甚至被拍摄者自己在被拍摄的过程中也不能发现自己的异样。

我们还可以从被拍摄者的外在来看出他们是否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被拍摄前或许会提前打扮好自己,穿戴和言行举止都会比自己平常谨慎一些,好像性格都与往常有所不同。

在纪录片剪辑上的视觉效果也可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也可能在观众的理解上造成一些误导而导致失真。

比如在使用蒙太奇手法的时候,将不同的镜头剪切在一起跟长镜头比起来,或许更丰富了些,会造成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把握的好就能更好的帮助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把握的不好就会为了艺术性而降低片子的真实性。

(三)纪录片真实性概念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纪录片大概经历了原始时期、草创时期、影响社会的发展时期、变革历史记录时期、关注人类自身时期这五个时期,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同。

1、纪录片的原始时期纪录片的原始时期是指从1895年开始,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印度沙龙”内,第一次公开售票向公众公映了他们用纪实手法拍摄的第一批无声电影。

购票观看电影的人们坐在咖啡馆地下室的椅子上观看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也是一部纪实类电影,看着戴着帽子的女人,骑着自行车出来的男人,赶着马车的车夫,摇头摆尾的大狗等从工厂大门里出来,第一次看电影或许会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部影片对之后的纪录片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它和后来的影片相比,它仍然画面粗糙不清晰,黑白片,无声影片,片子长度也不足2分钟。

这个时候的“纪录片”并不是一种自觉地记录,这个时期的人对纪录摄影的主动性不强,摄影在他们看来只是一种技术,更不用说对真实性有所理解和重视。

2、纪录片的草创时期纪录片的草创时期则是指从纪录片的诞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则是弗拉哈迪和维尔托夫。

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那努克》是得到公认的第一部实际意义上的纪录片,对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为了追求结果真实不惜开始大量运用搬演的手法,引发了后人的巨大争议,并且这个时候仍然是画面不够细腻,黑白默片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