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

合集下载

标准化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

标准化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

标准化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监局令第5号【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日期】1990.05.09【实施日期】1990.05.09【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标准化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国家技监局令第5号1990年5月9日)废止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规定,为表彰在推动标准化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性劳动中作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奖励的标准化科学技术成果包括国家标准和标准化科研成果。

国家标准的奖励范围是指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审批的国家标准,包括:(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方面的标准;(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试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方面的标准;(三)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制图方法、互换配合方面的标准;(四)农业(含林业、牧业、渔业)产品(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以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方面的标准;(五)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方面的标准。

标准化科研成果的奖励范围包括:(一)有关标准化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二)标准化科技情报的搜集加工、传递报道、分析研究等情报工作中提出的新方法和研究报告;(三)为制订或宣传贯彻标准而研究的新方法、新原理、新技术及测试仪器装置。

第三条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四等,按照申报奖励项目的科学技术水平、技术难度、创造性贡献、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小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定。

一等奖: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5000元。

二等奖: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3000元。

三等奖: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1000元。

四等奖: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500元。

第四条奖金来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规定列支。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18修订)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18修订)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18修订)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18/06/13浏览次数:763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三章评审机构第四章申报第五章评审第六章异议及处理第七章授奖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励工作,保证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以下简称质量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管理办法》(以下称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质量技术奖的申报、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质量技术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质量技术创新,促进质量研究、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质量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质量技术奖的申报、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非法干涉。

第五条质量技术奖授予在推进我国质量技术进步,提高我国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质量竞争能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在质量研究、质量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不得作为质量技术奖的申报人。

第六条质量技术奖是中国质量协会授予组织和个人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质量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中国质量协会负责质量技术奖的管理和指导。

第八条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称质量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为质量技术奖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质量技术奖的组织、管理及评审的协调落实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九条质量技术奖的奖励范围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基础研究、社会公益以及其他质量管理创新实践成果。

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及其完成人,在非脱密的情况下不得申报质量技术奖。

第十条质量技术奖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数实行限额,一等奖的人数不超过15人,单位不超过3个;二等奖的人数不超过10人,单位不超过2个;优秀奖人数不超过5人,单位不超过1个。

第十一条质量技术奖授奖等级根据申报项目的技术成果水平、对质量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发明奖申报书(2018年度)项目名称: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编号:二、项目简介三、主要技术发明四、客观评价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承诺:上述知识产权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十、推荐单位意见(理事、专家推荐不填此栏)十、理事(专家)推荐意见(单位推荐不填此栏)十一、附件一、必备附件1.核心知识产权证明2.应用证明(模板见附表1)3.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4.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见附表2)二、其他附件附表1应用证明附表2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发明奖申报书》填写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发明奖申报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依据,须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

请按照本文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并按照本年度通知附件4《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2018年度)》对照检查。

形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退回申报单位,不予提交评审。

第二部分具体要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发明奖申报书》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

申报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部分)和附件(第十一部分)。

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纸质版申报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

书面申报书一式三份(含原件一份,封面顶部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

电子版申报书主件及附件,以光盘或U盘形式随书面申报书一并寄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推荐部门:申报时间:序号:编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制二〇〇七年三月一、项目(一)、项目基本情况:(二)、项目内容简介:(三)、项目详细内容:(四)、本项目所获科技奖励情况(五)、申请、获得国内外专利情况((七)、推荐、评审意见(八)、附件目录1、技术评价证明(技术鉴定证书、验收报告或评估报告,复印件)2、应用证明(已获经济效益证明、用户使用或社会效益证明,原件)3、技术项目分析报告4、科技查新报告原件5、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或发明权利要求书6、其他证明二、自主创新企业家评审范围: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总裁等企业主要负责人。

评审条件:1、企业在同行业中具有突出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管理、创新投入(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创新产出以及创新影响力;2、企业近三年经济效益显著,在同行业中有明显的竞争优势;3、企业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企业家基本情况:(七)、推荐、评审意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适用于符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申报条件的科技成果。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是该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十六开本(高297mm、宽210mm)竖装。

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mm、宽170mm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mm,正文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申报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申报书一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要严格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当年通知规定要求报送材料。

《序号》、《编号》由中国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奖工作办公室填写。

一、项目:(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的等级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的等级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的等级1.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

(China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has three levels: first prize, second prize, and third prize.)2.一等奖奖金最高,表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重大突破。

(First prize has the highest prize money, commending major breakthrough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3.二等奖奖金次之,鼓励科技研究和应用的创新成果。

(Second prize has the second highest prize money, encouraging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4.三等奖奖金最低,认可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成果。

(Third prize has the lowest prize money, recogniz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related fields.)5.评选获奖项目需要符合一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标准。

(The selection of award-winning projects needs to meet certain standar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6.获奖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科技部备案中国社会力量设奖清单

科技部备案中国社会力量设奖清单
中国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1.3
2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01.3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22
邓稼先、于敏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九院邓稼先、于敏科技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23
毕升印刷技术奖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2002.3
24
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2001.3
6
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发展基金会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
2001.3
7
中国药学发展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
2001.3
8
侯祥麟石油加工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9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德榜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吴阶平基金会
2002.1
47
全国生物制药信息中心、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医药科学技术奖
全国生物制药信息中心
2002.1
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
48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科学技术奖
中国电子学会
2002.1
49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2002.1
50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
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
永龄(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董事长)
2002.1
56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通信学会
2002.1
57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科技馆发展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科技馆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推荐部门:申报时间:序号:编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制二〇〇七年三月一、项目(一)、项目基本情况:(二)、项目内容简介:(三)、项目详细内容:(四)、本项目所获科技奖励情况(五)、申请、获得国内外专利情况((七)、推荐、评审意见(八)、附件目录1、技术评价证明(技术鉴定证书、验收报告或评估报告,复印件)2、应用证明(已获经济效益证明、用户使用或社会效益证明,原件)3、技术项目分析报告4、科技查新报告原件5、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或发明权利要求书6、其他证明二、自主创新企业家评审范围: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总裁等企业主要负责人。

评审条件:1、企业在同行业中具有突出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管理、创新投入(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创新产出以及创新影响力;2、企业近三年经济效益显著,在同行业中有明显的竞争优势;3、企业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企业家基本情况:(七)、推荐、评审意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适用于符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申报条件的科技成果。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是该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十六开本(高297mm、宽210mm)竖装。

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mm、宽170mm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mm,正文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申报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申报书一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要严格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当年通知规定要求报送材料。

《序号》、《编号》由中国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奖工作办公室填写。

一、项目:(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中餐科技进步奖章程》

《中餐科技进步奖章程》

中餐科技进步奖章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国餐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速产业升级,鼓励在我国餐饮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科技群体,调动全国餐饮行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餐饮科技前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促进餐饮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科技部颁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国烹饪协会特设立中餐科技进步奖。

第二条中餐科技进步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的我国餐饮行业的科学技术奖励。

奖励范围是在我国餐饮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群体。

第三条中餐科技进步奖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第四条中餐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由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

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监督。

第五条中餐科技进步奖每年一届,每届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中餐科技进步奖的组织领导机构是中国烹饪协会,其主要职责是:(一)制定、修订奖励政策;(二)筹措奖励基金;(三)组建评审委员会和评审办公室;(四)审查、批准评审结果并授奖。

第七条中餐科技进步奖由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承办,评审机构是中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评委会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五年。

每届更换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申报中餐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项目完成人不得参与申报当年的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负责中餐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二)向中国烹饪协会报告评审结果;(三)对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四)对中餐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及建议。

第八条中餐科技进步奖的办事机构是中餐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办公室,与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

在中国烹饪协会的领导下,承担评审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第九条奖励范围:(一)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餐饮行业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中具有创新,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

中商会科[2009]27号

中商会科[2009]27号

中商会科[2009]27号关于发布“200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公告各有关单位:“200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完成。

根据各地方商会(协会)、相关专业协会、企业集团、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推荐,经奖励工作办公室初评,专业评审组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共评出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123项(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31项),中国商业科技创新型企业5家,中国商业科技创新人物19人。

现予公布。

附件:1.200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2.200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商业科技创新型企业3.200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商业科技创新人物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九日抄送:会领导,存档。

附件1200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6项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员1 牦牛乳酪蛋白功能肽制备、功能评价及产品开发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任发政毛学英刘卫星陈历俊李兴民蒋菁莉郭慧媛陈尚武郑丽敏甘伯中隋欣葛克山崔建云刘美玉罗红霞2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信息化工程与典型示范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张文中吴坚忠于剑波蒙进暹张伟春徐莹张正洋郑涛张艺华连志军庄大雷沈晓芬何远兵邵志坚陈刚3 冷却猪肉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南京农业大学、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周光宏徐幸莲祝义亮洑福强彭增起胡肄农徐宝才江芸刘登勇李春保张楠白云峰4 乳品质量与安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天津商业大学、天津海河乳业有限公司、天津乳品食品检测中心庞广昌朱立民陈庆森胡志和刘凤岩冯永强刘爱国刘壮李楠王凤玲5 典型生鲜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江南大学、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晶隆海洋发展有限公司、建德市新安江山野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开元食品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张慜张卫明孙金才孙晓明崔政伟孙东风蔡金龙陈卫平范柳萍丁占生曹晖黄略略陈龙海张士康毛文岳罗镇江黄爱香6 KR型抗燃油滤油机重庆工商大学张贤明李川顾宏喻其炳胡晓林杨兴胜杜力刘先斌夏炳均陈彬焦昭杰一等奖:34项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员1 果蔬冰温保鲜技术及应用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天商冰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江李建臣乔锦毅王素英张坤生邹同华刘斌孙欢董小勇强胜王晓东刘兴华和晓楠曾鹏谢海卫2 基于水分活度保存的食品安全性评估研究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严维凌沈菊泉任莉萍马志英谢志镭林露3 RFID肉类食品自动追溯系统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王守伟赵燕乔晓玲臧明伍韩凯王宇朱百泉孟超张春江杨君娜聂智强曲超4 食用菌工厂化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镇江正东菇业有限公司、南京高固食用菌科贸有限公司张卫明项春荣孙晓明许文贞陈宝定吴素玲张锋伦王雪峰5 长双歧杆菌BBMN68的筛选、功能评价及产业化应用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发政蒋菁莉徐国建郭慧媛郑丽敏王芳赵亮杨海莺张明刘卫星刘松玲田寒友金君华朱珺储一杉6 新型果蔬皮渣湿法超细粉碎装备研究江南大学、无锡轻大食品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南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张裕中张琦唐正宁沈培玉盛炫明杨诗斌戴宁周斌兴蔡召冲7 药用真蕈深层液态发酵关键技术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江南大学许正宏许泓瑜窦文芳敖宗华陆震鸣8 富含γ-氨基丁酸的稻米健康食品的研究与产业化江南大学张晖王立郭晓娜马晓军姚惠源齐希光9 苹果渣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技术研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吴茂玉和法涛葛邦国朱风涛赵岩宋烨周元炘解维域王白鸥崔春红丁辰马超10 我国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研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黑龙江)刘俊华席兴军杨丽刘文王菁王岩峰李光宇李江华吴广枫张瑶陈丽华11 透明质酸发酵工艺创新及在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中新用途的开发山东福瑞达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凌沛学刘爱华郭学平王春喜栾贻宏贺艳丽石艳丽杨桂兰黄思玲张天民12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杨新健刘爱华姜除寒张友平江裕华吕宪利张静波贺红卫赵性泉姜鹏吕明穆士卿杨中华吴中学13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梅林雨徐为人姚小青孙长海陈志华魏月芳高晶梁忠信王杏林辛鹤林罗振福李学洁张士俊于江华马井仑14 化学药一类新药加替沙星注射液山西省华阳药业有限公司张爱荣张海燕白斌艳耿翔曹建红15 颅底重要区域显微解剖研究及手术入路的改进应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袁贤瑞刘志雄姜维喜杨治权蒋星军奚健彭泽峰刘庆李学军黄军沈沉浮赵杰刘运生曹美鸿16 基于作用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浙江大学何俏军杨波胡永洲刘滔罗沛华朱狄峰盛荣伍鹏楼剑书沈立杨晓春王味思吴昊姝17 化学药品3.1类新药头孢唑肟钠山西天星制药有限公司原庆泓刘红赵铭发薛瑛王瑞芬18 血栓心脉宁片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胡军会刘传贵朱继忠金立群王福文于永嘉19 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地红霉素肠溶胶囊的研究与开发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张岱州马淑涛贾法强王功霞宋海波贺同庆邢玉仁杜晓敏张曼红20 血管重建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黄清海洪波许奕赵文元张永巍李强赵瑞邓本强杨鹏飞方亦斌李冬梅21 消水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施展花宝金石闻光何庆勇路晓光张锋利鲍艳举22 获得高效重组蛋白衍生物的方法和生产工艺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聂李亚马素永许松山马杉姗汤晓闯丁大有23 药媒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焦洋田磊刘和张术臻李贤永张郁白卫华崔海东缪鹏韩硕24 WTO后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和保护对策研究报告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调研室、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王福清易静薇张春颖胥云侯云德贺林李雄彪曹津燕赵喜元陈国英王海燕李玉娜胥和平刘琦岩张炳清刘华林25 液晶/金微米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研制与应用济南大学王庐岩郭文娟吴芝燕裴梅山26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复合矫治丝吉林大学孙大千邱小明朱宪春孙新华殷世强任振安朱松刘晓秋宣兆志谷晓燕王文权李欣李桂中元哲石刘畅27 制约人参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市药品检验所、本溪市中心医院窦德强刘凤云沈宁康廷国荆淑芹王进徐为群李景辉陈恒冲陈英杰28 长江三角洲地区基坑工程关键控制技术江南大学、无锡市建设局姜晨光顾持真朱烨昕姜科宋艳萍何跃平冯伟洲姜勇张大林29 中国漆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研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张飞龙张武桥张瑞琴王尚林田顺利王武萍雒礼润贺娜3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工艺系统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陈昆柏金祥福何闪英冯华军高全喜况武31 黑龙江省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难点与对策的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哈尔滨市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商务厅、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赵德海伍海平朱智韩平王彦庆李燕蔡宁申畅王晓丹李德喜梁斌李士润32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土壤施肥模型的应用研究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秦春林滕青芳张邦林李继平刘润萍白龙刘强德马海霞李珂璟左心平33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研究江苏大学、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诚通集团孔玉生许晓世张济建秦永法郑学成苗卿华李靠队朱乃平苗晴彭爱群李国栋陈平宋文阁34 区域电网用电市场分析与智能预测系统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牛东晓邢棉王永利李金超王建军肖谦刘新才毛莉萍刘一民刘壮志二等奖:52项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员1 营养均衡肉制品(适合特殊人群)产业化生产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刘燕郭爱菊朱彤王彤荣慧聂智强曲超林方兵侯京京2 清真生鲜肉类食品危害评估及控制体系的研究上海市食品研究所谢志镭严维凌任莉萍马志英沈菊泉林露3 透明水分散型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制备技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吴茂玉赵广华和法涛宋烨朱风涛赵岩葛邦国周元炘解维域王白鸥崔春红丁辰马超4 生物酶法制取清汁型鲜大姜浓缩汁的研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王白鸥崔春红吴茂玉朱凤涛周元欣孟庆风5 小麦蛋白肽及其衍生物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史劲松孙达峰马世宏许正宏张卫明朱昌玲顾龚平薛华茂刘彦奇亓白星胡光辉张洁戴建新6 非膨化挤压组织化大豆蛋白产品开发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朱秀清孙树坤李佳栋王乐凯姚磊赵琳解铁民赵英陈昊许慧张平付春梅7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与推广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宜兴市水产指导站吴光红张美琴沈美芳孟勇杨洪生朱晓华韩晓冬陆全平薛晖丁正峰叶金明刘勃高德俊耿雪冰张静波王静李冬梅吴蓓琦宋红波葛筱琴高钰一刘畅李萍王建美周国勤8 农副产品商业化辐照综合保质研究与开发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扬州辐照中心陈秀兰曹宏蒋云升包建忠翟建青杨宏玉王锦荣汪兴海董杰刘志平韩燕孙叶9 “泓膏”大闸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示范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赵继民周日东朱同年张凤翔倪留山朱凤兵毕靖红殷秋所侯玉兰李生兴刘昕许冬梅王坤方王秀清张建楼孔繁彬10 高温瞬时脱毛技术及专用设备的研究开发烟台市喜旺食品有限公司徐世明林强徐冬雪赵瑞连侯世松李文强刘青山厉建军刘卫曲红艳11 中式菜肴工厂化生产中的调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江苏菜根香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扬州大学烹饪学院周泽清毛羽扬路新国陈潮周平凡12 中式风干香肠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烟台市喜旺食品有限公司、烟台大学徐世明鞠宝林强徐冬雪赵瑞连姜爱莉侯世松吕家森厉建军刘青山唐志红林伟涛13 沱牌曲酒“安全、优质、高产、低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李家民李家顺何福金郭勇杨雄14 补骨合剂益肾壮骨的实验研究福建中医学院李楠王和鸣林燕萍郑良朴黄美雅15 中药YLY消化道造影剂的研究应用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山东省警官总医院王磊张荣新王冬令亓克郭丽波王晓东康永军管恩忍徐宝亮16 TBA对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进程和人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吉林大学牛凤兰李娟李静哈卿赵文静郗艳丽李广益李晨旭刘国良范东艳张云建17 甲胎蛋白-热休克蛋白70重组基因融合蛋白抗癌免疫的实验研究陕西中医学院王小平周永学应小平郭兰生赵延红蔺焕萍方艳18 颅脑损伤及损伤后神经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越林毛瑛丁观福李文生孟发财王继军岳青秋楠刘晓斌19 中国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郑毓芳张仁芳沈银忠刘莉王江蓉江雪艳齐唐凯王珍燕20 掺杂纳米粒子的新型迁移型阻锈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济南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郭文娟王庐岩徐景坤赵琪裴梅山21 医疗纠纷心理成因与干预研究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阮鹏22 医师心理健康水平与诊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夏保京23 《临床医学概要》和《药理学》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凌沛学侯丽君梁淑贤全川董爱梅黄思玲张天民24 生物渗滤床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王守伟赵燕祝明朱百泉张泉万波李轶伦叶慧海范庆春朱维红王绍坤吴宇晟陈斯宁缈玉玲李海峰赵勤25 羊毛织物生物后整理技术的应用开发浙江大学、浙江雀屏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李永泉杨豪杰吕龙贤许海军管文军马国平毛旭明倪利强26 功能化针织毛衫的研发及产业化研究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周婉王鸿博郭健高卫东陈建强徐亮王凤娟27 木质素系砂浆增塑剂河海大学、江苏荣能集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江苏恒林保温材料研究发展有限公司、盐城建科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九七三建材有限公司蒋亚清吴君苏明娟张广凤李为康睢福林陶小福邱阿莲28 生漆精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张飞龙张瑞琴张武桥雒礼润贺娜29 农村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孙培德沈东升郭茂新冯华军吴中良宋英琦楼菊青王如意30 IPv4/IPv6双栈安全车载网关吉林大学魏达刘衍珩余雪岗李宾王爱民康辉曲良东王健姜占华陈思国朱建启吴静梅芳刘雪洁王新颖31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分析、集成、计算机实现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河海大学杜栋庞庆华吴炎32 北京中关村电子产品指数暨报价系统的研发浙江工商大学、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苏为华蒋剑辉张涛鲁瑞清杨蓓黎郭旭李红洁刘萧33 鼎普USB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北京鼎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江波张宗喜杨斯闻34 物流配送中心敏捷配货系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中溢科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鲍立威吕清楚王陆庄邬家瑛王皓白陈立平胡彤35 郑州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研究河南工业大学梁秀霞马丽娜许敏金兰香姬峰马玉梅郭何伟闫武辉贾丹36 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游戏软件研发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王勋古华茂章志勇杜小慧杨柏林厉小军柴春来吴海燕江照意曹宝龙37 资本与技术的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荆林波甄宇鹏38 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浙江工商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胡峰刘强陈彬39 组织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家用管道增压泵》中国商业联合会交电家电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上海西山泵业有限公司、格兰富水泵(苏州)有限公司、上海蓝鲸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徐雅国金汉明丁训强赵斌40 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马增俊王兢张捷朱玉梅侯仰标徐月41 北京市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研究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粮食局马长旺韩洁王玲娄博杰冯兰敏曹红阳王瑞王义超陈天惠李鹏栾鸾韩文玲42 盐城港阜宁港区东港作业区成套规划设计解决方案研究河海大学王伟蒋柳鹏张艳封学军徐鹏杨义平陈小琴黄柏姜明阳康小燕张琴英43 《2008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中国烹饪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杨柳荆林波冯恩援许云飞马彦华樊瑛李亚光乔德林侯兵康斓李抒廖峰刘路宽潘延光彭磊佟琳田烨依绍华俞华张巧凤赵京桥甄宇鹏44 科普图书《用心吃茶》江南大学胡付照45 网上名牌战略湖南大学、湖南商学院贺爱忠郭巧云谷汉文杜焱张弘舒莉46 流通大师仿真系统软件南京特步软件有限公司、南京校研科技有限公司萧世贵范成武47 基于动态联盟的虚拟企业商务网站评价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万君邵良杉李宝库彭连会王彩霞何满辉杨佳欣赵宏霞48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资源省份经济转型战略研究报告哈尔滨商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服务外包研究中心苏晓东胡文姜海涛张玉茹徐杰韩雪娜李俊玲张冰李恩临张启涛王宏欣耿文莉49 创业实训系统北京市华普亿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付鹏刘斌董青春周卫中王少伟闫循华康明张晓辉黎继明和毅高帅王远杨振华50 高等商科教育——电子商务学科与专业建设及其应用研究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光电高瑞电子有限公司、天津光电高斯通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潘旭华张立毅韩建枫姜书浩张志宇高岩尉斌孙云山郝丽萍张波51 基于行为导向教学的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实践课程改革方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甘华蓉李清隋海涛52 《商务英语写作》实践教学方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安秀梅朱红红宇文刚靳红玉杨永芳李丽吴永红魏文春三等奖:31项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员1 淀粉及其衍生物系列标准江南大学、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标准中心、吉林淀粉批发市场、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变性淀粉专业委员会顾正彪洪雁程力陈洪兴靳晓蕾张燕萍童群义钟立满刘虹张雅嫒2 紫甘薯花色苷发酵法提取技术及应用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新得力食品有限公司韩永斌顾振新范龚健朱洪梅杨振东周桂平解春艳刘改霞谭玉霞张红3 优质发酵香肠技术研究与开发扬州大学蒋云升于海汪志君葛庆丰方维民黄志军李华张文娟刘玉清曹宏李福松4 四季感冒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凌沛学张玲刘妍妍杨延昆况成裕朱冬梅赵春荣张虎王振张春雨刘方升孙英法5 亮剑考场-考生心身健康必读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阮鹏黄燕6 机采棉预处理系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阮旭良王利民谷国富王殿钦陈从华万少安史书伟李建民屈怡向天明刘军民7 商用木材仿古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浙江芳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浙江芳华园管理处、浙江德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基地、浙江大学王卿芳王韬华黄菊丹王元园王宝根雷玉林廖新平祝锦平吴小青王庆国扬芳扬维仁8 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实现中水回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江南大学李秀芬陈坚刘和堵国成华兆哲9 高效多功能油水分离与中水回用集成技术开发及装备产业化江南大学、无锡市杨市通用环保设备厂、无锡荣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姚伯龙强光初强小龙倪才华顾静风郑丽丽许芳萍10 青岛港6万吨冷库自动控制技术的研发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王明章张伟高冬冬11 老冷库多方位改造实现节能减排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张伟刘小朋高冬冬邱飞12 商务智能系统设计模型研究河海大学陈京民朱慧云袁彩金13 酒店计算机系统实施方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志华李京颐陈文力宁则群石美玉王静14 鞍形网壳的预应力成形和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河南工业大学陈东兆韩阳郭强李爱花陈伏军张燃王明远王薇高鹏弓平于庆展吴洪强王建声郭志涛15 酒库智能化信息化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张宿义易彬林天学卢中明董晓华赵金松16 《船舶生产企业余料条形码信息系统研究与优化应用》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郭跃张永新17 高频焊管生产线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江南大学王宪朱建鸿彭力宋书林茅正冲18 多路自适应红外温度监测及自动拨号语音报警系统哈尔滨商业大学秦相林徐耀群李岚辛海涛吕友波19 节能、环保家用电器用外转子电机及及控制器的技术开发及应用江苏常嘉电器有限公司、吉林吉诺尔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荣星电器燃具有限公司、无锡市吉诺尔热水器厂、佛山市顺德区吉诺尔电器有限公司、盐城市鑫宇太阳能热水器有限公司施浩南黄亚施玲华孟继国施友曙曹正平樊国强郑春来孙佳谢棕标史建国20 优化、决策与控制中的软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丹麦科技大学、亚洲开发银行王攀李彤范衠翟凡蒋艳刘进超冯帅21 大信息类学科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方法与培养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王攀严春全书海胡习文李彤郭四海范衠陈启宏蒋艳22 后公约时代的中国烟草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胡峰朱尊权吴宗建文静关涛杨志忠袁志宏任征王明军李丙庚王汉文曹晶晶练芳芳李国栋万改改23 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国际经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江苏大学陶忠元陈海波陈彪姜苑杨丽丽吕白王欣24 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工学融合施教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实践研究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夏春玲王若明郑琼华苏维微钱伟25 经管类课程实训新模式的应用性研究——以《管理学为例》南阳理工学院姬定中王一平王阳李浩樊智勇王冰张庆阁26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吕 jie 莲27 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整体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武英芝刘红李怀寿岳双喜冯园园28 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商科类课程多无化教学方法创新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张超29 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探索与实施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龙运书邓礼全冉恩贵蒋南平龙敏苏彦李志30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训教学体系研究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赵建群张岐周立群符艳彭晓红曾琼31 乐龙虚拟仿真软件与现代物流教学课件上海乐龙人工智能软件有限公司、西安培华学院单英骥宋连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审批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的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审批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的名单

为了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加强对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的规范管理,根据《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经审定,准予下列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办理登记,特此公告。

注:现开展活动的实际奖项为204项,杜邦科技创新奖、刘永龄科学技术奖、森泽信夫印刷技术奖、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奖、沙产业科学技术奖、食品药品质量监测技术基金科技奖、泰达华生生物园、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杜邦中国包装奖、广济药业科学技术奖、王忠诚神经外科科学技术奖11项已经注销。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科学技术奖流程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科学技术奖流程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流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流程分为初评、复评和终审三个环节。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the China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ward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initial review, re-review, and final review.初评阶段由评审委员会对各参评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初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单位。

In the initial review stage, the evaluation committe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 of the participating units and preliminarily selects the eligible candidate units.复评阶段对初评中入围的单位进行深入考察,从中确定获奖单位。

The re-review stage conducts in-depth investigations ofthe units shortlisted in the initial review to determine the award-winning units.终审阶段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复评结果进行最终评定,确定奖项的获得者。

In the final review stage, the evaluation committee composed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makes the final evaluationof the re-review results and determines the award winners.获奖单位将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上接受表彰,并获得奖金奖状等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审批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的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审批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的名单

为了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加强对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的规范管理,根据《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经审定,准予下列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办理登记,特此公告。

注:现开展活动的实际奖项为204项,杜邦科技创新奖、刘永龄科学技术奖、森泽信夫印刷技术奖、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奖、沙产业科学技术奖、食品药品质量监测技术基金科技奖、泰达华生生物
园、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杜邦中国包装奖、广济药业科学技术奖、王忠诚神经外科科学技术奖11项已经注销。

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附件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三章评审组织第四章申报第五章评审第六章监督及异议处理第七章授奖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我国轻工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5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第五条科学技术奖授予在中国轻工业领域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或组织,并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公民或组织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单项授奖单位不超过5个,技术发明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技术进步奖单项授奖人数一等奖不超过10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6人。

科学技术优秀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6人。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第六条科学技术奖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公民或者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奖励委员会下设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八条科学技术奖励的范围包括:(一)技术发明奖类:在轻工业相关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科学发明,带动该领域6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创造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实施细则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实施细则

附件2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以下简称“科技进步奖”)的奖励工作,保证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质量,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设立科技进步奖旨在鼓励民营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第四条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第五条科技进步奖授予实施在技术上有重要创新,对行业技术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人员。

第六条科技进步奖是获奖单位和个人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为科技进步奖的审定机构。

第八条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评审组织工作和日常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九条科技进步奖候选项目应当总体符合下列条件:(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先进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较好地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先进水平。

(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明显: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两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较好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作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2014年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加快食品行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食品行业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旨在奖励食品行业中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推动食品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及按规定程序科学评审的原则,坚持重点奖励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并对经济建设有重大绩优效果项目的原则,其评审、授奖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二章奖励设置、范围及评审标准和条件第四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分优秀项目和先进个人,优秀项目设置特等、一等、二等奖,先进个人不设奖励等级,上述奖项每二年评审奖励一次。

第五条本条例奖励范围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检测等)、食品机械行业、食品添加剂行业等涉及食品的行业中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和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奖励标准和条件:一、优秀项目:(一)特等奖: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技术先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同类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投入产出比高,节能降耗显著,生产及产品市场状况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产业科技进步和食品工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

(二)一等奖:具有较突出的创新性和技术先进性,在同类成果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投入产出比较高,生产及产品市场状况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对产业科技进步和食品工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二等奖:具有创新性和技术先进性,在同类成果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产和产品市场状况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对产业科技进步和食品工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英文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英文

我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英文1. IntroductionThe China National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 (CNFIA) is a leading organization in the field of food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recognition of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advance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NFIA award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irst Prize to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in China. This prestigious award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the innovative and high-qual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 Award RecipientsThe recipients of the CNF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irst Prize exemplify the dedication and expertise required to make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the food industry. Their work has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food quality, safety, and sust本人nability, as well 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innovative food products. The recipients have demonstrated exceptional leadership andmitment to the advance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have had aprofound impact on the food industry in China.3.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that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the CNF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irst Prize epass a wide range of areas within the food industry. This includes research into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syst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improved food products. The recipients of the award have conducted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that has led to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the production, preserv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ood products, and their work has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advancement of the Chinese food industry.4. Impact on the Food IndustryThe impact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that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the CNF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irst Prize cannot be overstated. The recipients of the award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improvement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innovative food products, and the overall advance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in China. Their work has helped to enhance the reputation of the Chinese food industry both domestically andinternationally, and their achievements serve as a testament to the high standard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at are being conducted within the field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5.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CNF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irst Prize is a prestigious award that recognize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field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cipients of the award have demonstrated exceptional leadership and expertise in their respective area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ood industry in China. The CNF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irst Prize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the innovative and high-qual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that are being conducted within the field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 will continue to inspire future advancements in the industry.。

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

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

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受理项目公式是根据轻工业的发展需求和科技创新的方向制定的。

该公式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轻工业领域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编制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类型:根据轻工业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所评奖项目的类型。

例如,食品加工、纺织制造、化妆品生产等,每个领域都可以有不同的奖项类别。

2. 评选标准:确定科学技术奖励的评选标准,即评审项目的要求和规定。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技术创新性、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量,以确保奖励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 项目申报程序:明确每个项目的申报流程和所需材料,包括申报书、研究成果报告、相关证明文件等。

同时,设定申报截止日期和评审时程,确保评审工作的有序进行。

4. 评审专家组织:组建评审专家团队来评审每个申报项目。

这个团队应由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和知名学者组成,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5. 奖金设置:根据项目的重要性和贡献程度,设定适当的奖金金额。

奖金的设置应该能够体现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与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6. 颁奖仪式:确定奖项的颁发时间和地点,组织一场盛大的颁奖仪式来表彰获奖项目和个人。

颁奖仪式的举办可以增加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励更多的人参与科技创新。

综上所述,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是为了促进轻工业科技创新和发展而制定的一套方案。

通过设定项目类型、评选标准、申报程序、评审专家组织、奖金设置和颁奖仪式等环节,能够激发轻工业领域内的科技创新活力,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次科学技术奖励的受理项目公式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轻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食品行业新产品认定工作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三品”专项行动的战略部署,推动广东省食品行业产品创新,促进食品消费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产品品种和中高端食品供给,进一步打造“广东粮、珠江水”行业品牌,结合食品行业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食品行业新产品(以下简称“食品新产品”)推荐工作由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具体组织开展。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消费品工业“增品种”的支持单位,负责支持和指导协会开展食品新产品推荐相关宣传、组织等工作,以及编制和发布《广东消费品供给指南》(食品类)。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食品行业各相关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推荐条件第四条本办法所规定的食品新产品是指根据行业发展、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或消费趋势等,在原料选用、配方构成、工艺技术、包装设计等方面具有独创性或显著性创新的食品产品。

第五条申请认定为食品新产品的产品,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近2年内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或独特、独有的工艺、技术、配方;或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二)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导向;(三)已投入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预期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 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抽查中未出现不合格情况。

第六条协会重点推荐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产品为优秀新产品:(一)产品具有独创性,技术含量高,填补市场空白;(二)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可替代国外同品类优质产品;(三)产品具有特定市场定位,或满足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不同年龄段人群、肥胖人群、素食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膳食营养需求。

(四)在原有传统特色食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产品品质与价值显著提升,并大大拓展了消费人群。

并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三)符合本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四)近三年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五)近三年来,会计信用、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社会信用体系中无不良诚信记录;(六)近三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故。

第三章申报材料及渠道第七条食品新产品推荐评价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企业申报以自愿为原则,同一企业可申报不同品类的多个产品或同一品类的多个产品。

第八条申报单位需填报《广东省食品行业新产品申报表》,重点阐述产品在创新方面的事项,以及在满足消费需求提升的特性或说明引领消费趋势的效果。

此外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1.新产品研发及投产总结报告;2.新产品生产工艺及相关文件;3.实测的技术经济指标和预测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4.法人资格证书、生产许可证、商标注册证;5.产品生产执行的标准;6.该产品近半年来具有法定资格食品检测合格报告;7.查新报告、专利证书或专利申请号;8.顾客(用户)满意度调查报告或证明;9.食品生产主要设备设施清单;10.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11.获得的与该申报产品相关的其他认证、鉴定或荣誉证书、证明材料以及出口许可证等#12.企业获得食品安全保障及诚信体系建设认证等证书。

每申报一种产品填报一份《申报表》,并附带相应的附件证明材料(按上述顺序编制附件目录,并装订成册。

带“#”项为非必备项,但若声称具备或满足相应条件时,则必须提供相应证明材料),一式七份;另提供不少于12个预包装单位(市售规格)的申报产品样品。

第九条申报单位将《申报表》及相关附件材料和产品样品一并报送至协会秘书处。

若产品样品需要冷藏、冷冻等特殊贮藏条件要求的,或保质期少于45天的,则由协会秘书处通知送样。

第四章组织管理第十条为使各项工作有序组织落实,协会特成立广东省食品行业新产品推荐工作委员会(简称“推荐工作委员会”),负责推荐工作的研究部署和统筹协调,以及审议决策。

委员会由协会党委、协会秘书处和各专业委员会(分会)主要领导组成。

第十一条各地市食品行业协会(商会)可自愿推荐本单位领导加入推荐工作委员会,更好促进当地和全省食品行业产品创新发展。

第十二条食品新产品的申报咨询、材料受理、初审等具体工作协会秘书处科技质量部负责。

第十三条协会授权广东省南方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申报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指标的检验检测工作。

其出具的检验报告将作为产品评价推荐的基础材料之一;送检工作由科技质量部统一安排,费用由企业承担。

申报单位若可提供该产品近半年内具有法定资格的第三方食品质量和申报条件要求检测合格报告,则亦可采信。

第十四条协会授权广东省南方食品医药行业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组建专家评价组,对申报产品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推荐意见。

第十五条协会授权《食经》杂志负责获推荐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宣传工作具体组织。

第五章评价与推荐第十六条广东省食品行业新产品推荐评价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及按规定程序科学评审的原则,其评价、推荐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第十七条评估中心根据协会授权,组织专家组开展评价。

视申报产品数量和细分行业等情况,专家组由三至九人组成,一般为单数。

成员需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客观、公正的专业精神;(二)从事食品行业生产、经营、科研等相关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资格或企事业技术部门以上负责人。

第十八条评估中心根据当年申报产品品类,从专家库中选取专家。

第十九条评价方式主要以会议形式进行,必要时将进行现场核查确认,或由申报单位进行现场答辩。

若现场核查和答辩,则由评估中心安排和告知。

第二十条食品新产品推荐工作实行非限额认定评价推荐制度。

专家组先从申报产品认定一批食品新产品,再进一步评价推荐一批食品优秀新产品。

(一)新产品认定1、初审。

由协会科技质量部对申报单位资格、守法经营情况以及申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时效性、符合性等进行审查。

符合要求的申报资料则提交专家组评审,不符合则退回补充完善。

若发现弄虚作假,则取消申报资格。

2、专家组评审。

评审工作主要采用评审会形式,必要时辅以现场核查和申报单位答辩。

(1)审核申报企业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措施,以及申报产品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等。

本项获得由专家组评估认可后,进入下一评审项;否之,则终止评审。

(2)专家组参照《食品新产品评价指标》(附表)指引,对申报产品是否达到创新要点予以公开评议(申报产品必须达到附表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创新要点,并同时符合表中感官指标及市场前景条件要求),然后进行投票表决,若得票过半数,则表示获得专家认可,推荐认定为食品新产品,否则淘汰。

(二)食品优秀新产品评价专家组进一步对获认可的新产品的创新要点及感官指标和市场前景条件进行评价。

评价采用评分形式,满分100分,其中创新要点占50分,感官指标30分,市场前景20分。

有不止一个创新要点的,则每个要点按满分50分分别进行打分,取得分最高的要点的分数作为该产品的创新要点得分。

所有申报产品的评价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得分≥80分的可推荐为食品优秀新产品。

一般情况下,食品优秀新产品分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占总数10%,二等奖占30%,三等奖占60%。

对于具有突破性创新、且对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产品,可视情况推荐评定为特等奖,但数量严格限定极少数,非必要时可“空缺”。

第二十一条科技质量部将评估中心评价推荐意见提交推荐工作委员会审议。

审议结果向社会进行公示(7天)。

第二十二条公示若无异议,则由协会进行最终审定发布。

有异议,则由科技质量部和评估中心进行核查确认。

第二十三条协会将向新产品称号获得单位颁发称号牌匾和证书,并进行大力宣传,尤其重点宣传入选《广东省消费品供给指南》(食品类)的产品。

第六章异议处理第二十四条对已公布的获推荐产品,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为异议期。

如有异议,则以书面形式上报协会裁决。

超过异议期提出异议的,一般不予受理(弄虚作假、剽窃成果或有原则性错误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对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经查明属实,即取消推荐,追回其证书和奖牌,并按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六条评审组专家及协会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工作纪律:(一)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泄露申报单位资料、专家组成员信息、评审情况等。

不对外接受有关评审情况的查询。

(二)准时参加评审会议,并按程序进行评审工作。

(三)坚持客观、公正、准确的评审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不得徇私、放宽标准以及出现其他有碍公正评审的行为。

(四)与申报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专家应回避。

(五)自觉接受监督。

第二十七条协会纪律工作委员会负责现场全程监督,确保评审工作严格、规范,防止不正之风。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表:食品新产品评价指标一、食品新产品创新要点注:食品新产品创新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上表列举的情况。

上表未囊括的其他情况,由专家组根据企业申报资料进行评估确认。

二、产品感官指标与市场前景要求注:评估中心专家组将根据具体申报产品的产品标准制定细化的感官评价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