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西洲曲原文翻译赏析

西洲曲原文翻译赏析

西洲曲原文、翻译、赏析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翻译: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西洲曲注释:①《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这首诗是南朝民歌。

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②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

下,往。

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

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③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

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④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⑤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

这里一方面用来表示季节,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

⑥乌臼:现在写作“乌桕”。

⑦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⑧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

⑨青如水:和“清如水”谐音,隐喻爱情的纯洁。

⑩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⑾望飞鸿:这里暗含有望书信的意思。

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⑿青楼:油漆成青色的楼。

唐朝以前的诗中一般用来指女子的住处。

⒀尽日:整天。

⒁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意思是说,卷帘眺望,只看见高高的天空和不断荡漾着的碧波的江水。

《西洲曲》原文阅读及赏析

《西洲曲》原文阅读及赏析

《西洲曲》原文阅读及赏析《西洲曲》原文阅读及赏析出自南朝诗人民歌的《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赏析《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

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

《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

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

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

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

[1]《西洲曲》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

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

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叠字和顶真的运用。

开门迎郎场景中,四个门字的叠用,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

出门采莲场景中,又连用七个莲字,着意渲染女子缠绵的情思。

而顶真的运用使得句子灵活生动,朗朗上口。

第三是双关隐语的运用。

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诗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

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导语】: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出处、解释、译文及赏析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出处、解释、译文及赏析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出处、解释、译文及赏析名句: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出自:南北朝的《西洲曲》解释: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原文:《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译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注释:①《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这首诗是南朝民歌。

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②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

下,往。

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

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③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

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西洲曲_西洲曲的诗意及解析

西洲曲_西洲曲的诗意及解析

西洲曲_西洲曲的诗意及解析《西洲曲》乃心系西洲、怀念郎君之作。

其所涉地点只有两处,一是郎君所在地西洲,一是女子所在地南塘附近;一在江北,一在江南,且相距甚遥。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西洲曲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

写作时间和背景没有定论,一说是产生于梁代的民歌,收入当时乐府诗集,另一说是江淹所作,为徐陵《玉台新咏》所记载。

还有一说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

原文:《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这首诗是南朝民歌。

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

下,往。

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

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

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

这里一方面用来表示季节,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

乌臼:现在写作“乌桕”。

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

清如水:隐喻爱情的纯洁。

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望飞鸿:这里暗含有望书信的意思。

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青楼:油漆成青色的楼。

唐朝以前的诗中一般用来指女子的住处。

尽日:整天。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意思是说,卷帘眺望,只看见高高的天空和不断荡漾着的碧波的江水。

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西洲曲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西洲曲原文及赏析西洲曲原文及赏析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西洲曲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西洲曲》意思-赏析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西洲曲》意思-赏析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西洲曲》意思|赏析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思念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作者:佚名《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

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

《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

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

接下来是几幅场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

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

古诗西洲曲·忆梅下西洲翻译赏析

古诗西洲曲·忆梅下西洲翻译赏析

古诗西洲曲·忆梅下西洲翻译赏析【前言】《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

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入“杂曲辞类”,认为是“古辞”。

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作江淹诗,但宋本却没有记载。

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

但此诗具体在何时产生,又出自何人之手,千百年来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扑朔迷离中一直难以形成定论。

然从内容、修饰和风格看,它应当是经过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乐府民歌,十分精致流利,广为后人传诵。

《西洲曲》艺术魅力自不容置疑。

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

【原文】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①《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这首诗是南朝民歌。

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②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

下,往。

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

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③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

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④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⑤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

这里一方面用来表示季节,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

⑥乌臼:现在写作“乌桕”。

⑦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⑧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

⑨青如水:和“清如水”谐音,隐喻爱情的纯洁。

古代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导语】: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翻译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翻译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原文及翻译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出自南北朝佚名的《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译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爱你的感情就如流水一般缠绵悱恻,纯净悠长。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江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梦境像江水一样悠长,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夏天的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将我的梦吹到西边的洲沚(与她相聚)。

注释:《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这首诗是南朝民歌。

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

下,往。

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

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

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意思-赏析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意思-赏析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意思|赏析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鉴赏作者:佚名《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

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

《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

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

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

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

[5]《西洲曲》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杂曲歌辞)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杂曲歌辞)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杂曲歌辞)忆梅下西洲(水中陆地),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黄,双鬓雅(甚极)雏色(幼稚的面容)。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鸟名),风吹乌臼(一种落叶树)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绿玉制妇女头饰)。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安放)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大雁)。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用竹干做的遮栏物)头。

栏干十二曲(弯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歌声·朱自清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

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

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

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

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

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

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

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

─—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劳春的困倦么?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

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

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阴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

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

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

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一九二一,一一,三,上海。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出自南北朝的《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1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赏析《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

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

”《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

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

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

这其中。

《西洲曲》赏析

《西洲曲》赏析

《西洲曲》赏析西洲曲【原文】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译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折下梅花寄送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戴着翠绿钗钿的她。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就出门采摘红莲去了。

在秋天的南塘采摘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人头。

低下头拨弄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莲子熟得红透了。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只能)抬头看着天上的飞鸟。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鸟儿,走上青色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太高看不到郎君,整天依靠在栏杆边上。

栏杆有十二个弯曲,(女孩)垂下的双手像玉一样明润。

卷起帘子天显得更高,海水荡漾空显出一片深绿。

海水像梦一般地悠悠然,你忧愁我也忧愁。

南风知道我的情意,把梦吹拂到西洲(与她相聚)。

《西洲曲》虚实相生,语意双关,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还有人认为《西洲曲》其实质是隐喻性爱欢会的。

只要我们把这几句恢复到原诗的整体文本中去理解,就会看到它的原始意义。

诗的上半部分写女子回忆在西洲的欢会,下半部分写女子对情人的无尽思念。

“莲子”是隐喻双关——“怜子”。

采莲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爱情风俗,这在汉乐府民歌《江南》中表现得更彻底。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西洲曲的赏析

西洲曲的赏析

西洲曲的赏析西洲曲的赏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下面是爱汇网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西洲曲的赏析,供大家参阅! 西洲曲的原文赏析南北朝:佚名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的赏析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注释①《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这首诗是南朝民歌。

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②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

下,往。

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

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③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出自南北朝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1全文赏析《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

南朝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南朝民歌《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西洲曲[南北朝] 南朝民歌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分类标签: 描写梅花思念诗作品赏析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

一折、一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

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

风吹叶落,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

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

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觉,受窘为难的心态,一起涌向心头。

这种含羞的姿态,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

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句是托月寄情,而这一作品则是托“梅”托“莲”来表达相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达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兴。

“莲花”、“莲子”、“莲心”,由外而内“彻底红”。

“莲心”即“怜心”,“彻底红”即红得透彻,喻爱情的赤诚坚贞,语意双关。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雁可传情,然而,“鸿飞满西洲”,却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极写相思之深;“海水梦悠悠”,“海水”“悠悠”,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托物寄情。

西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的意思

西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的意思

西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意思西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开颜笑,自挂东南枝;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释】1.西洲: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指遥远而美好的地方。

2.开颜:愉悦的表情。

3.东南枝:玉兰树的名称。

4.镜湖:现在的太湖南湖,这里盛产荷花,被称为镜湖荷花。

5.菡萏:一种水生植物,花开时很美丽。

6.五月西施:传说中的美女西施在五月时采摘菱芡,因此这里指的是五月的美景。

7.隘若耶:意思是景色狭隘而美丽。

8.越王家:指楚国国君越王勾践的故居,即越王台。

【翻译】西风知道我的愿望,将我的梦想吹送到神话传说中的西洲仙境。

我欣喜地笑着,在玉兰树的枝条上挂起,感受着美好的意境。

这片水域叫做镜湖,三百里的湖岸上,一望无垠的荷花吐露芬芳。

菡萏如春天里的嫩芽,极为婉约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五月时,西施在这里采摘荷花,这里的美景让人感到难以言喻。

我不舍昨夜的浪漫,但是回程的路上我没有等待月亮,径直回到了越王家。

【分析】这首诗有着美好的意境和幽静的情调,描绘了作者在镜湖荷花盛开时留连忘返的心情。

开篇写出“西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一种神异的美好气氛渲染而来,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

第二句“开颜笑,自挂东南枝”,写出作者的欣悦心情,极为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情绪。

在这片美景之中,菡萏发着嫩芽,让人感到一股清新淡雅的氛围。

而五月的美女西施采菱芡,更是充满神秘和与世无争的意境。

语言优美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那份宁静美好的意境。

最后一句“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则是凸显了主题,无论怎样美好的意境,还是需要回归现实生活。

这种写法增强了主题的可读性和可懂性,将读者的情感内核和情感共鸣推向极致。

【结语】《西洲曲》是南朝梁代文学家陈著所作,因其美好的意境和幽静的情调,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带有神秘、脱俗、淡雅的意境风格,以自然主义的语言和意境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注释
①《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这首诗是南朝民歌。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②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下,往。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③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④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⑤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这里一方面用来表示季节,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
⑥乌臼:现在写作“乌桕”。
⑦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⑧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
⑨青如水:和“清如水”谐音,隐喻爱情的纯洁。
⑩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请看下面的西洲曲原文翻译。
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⑾望飞鸿:这里暗含有望书信的意思。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⑿青楼:油漆成青色的楼。唐朝以前的诗中一般用来指女子的住处。
⒀尽日:整天。
⒁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意思是说,卷帘眺望,只看见高高的天空和不断荡漾着的碧波的江水。海水,这里指浩荡的江水。
⒂海水梦悠悠:梦境像海水一样悠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