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发展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梳理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以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为例,为您提供撰写文献综述的参考。

标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文献综述一、引言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现状1.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文献中普遍认为,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方面,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降低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便利。

2.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文献综述显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方面,我国企业已取得一定突破。

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也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

3.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文献中普遍认为,市场需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产品性能、价格、充电设施等。

三、发展趋势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2.技术创新不断深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将不断突破,包括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续航里程等。

此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兴技术也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竞争。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上下游企业协同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文献综述

车辆工程技术177理论研究0 引言 自2015 年开始,在政策效应叠加的作用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正跑步进入新能源时代。

虽然,201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成功跃居世界第一,但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还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存在的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新旧国标的转换进展缓慢。

二是互联互通方面。

三是充电安全问题,包括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设备安全等。

四是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

五是现有电动汽车对充电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快充的相关设施已无法跟上其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充储一体化,不仅可以充电,还可以往电网回馈电,这种形式现有的充电设施也难以适应。

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 (1)电动汽车环保节能效果的实证研究。

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更环保更节能。

电动汽车的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99%,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降低90%[1]。

YASUYUKISUGII[2](1999)和R.Graham[3](2001)也得出电动汽车在排放废气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优于传统汽车的结论。

ve,a和Heather L.MacLeanb(2001)发现丰田第二代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比传统内燃机花冠,污染程度低、CO2排放量少、燃油经济性高。

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还能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如果电动汽车获得较大发展,可能使石油使用量每天减少670万桶。

Thomas A.Becker,IkhlaqSidhU和BUrghardtTenderich (2009)认为,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推广会使美国石油进口减少,石油进口赤字减少,就业增加、医疗健康费用支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2)电动汽车推广的制约因素研究。

制约推广电动汽车的主要因素有:其一,电动汽车的成本高。

Department of Energy(2006)认为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价格太高(无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电池更换等的高保有成本风险,导致消费者不能接受。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对环保的高度重视和能源危机的逐渐加深,新能源汽车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成为改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综述,以期给读者带来更多启示和指导。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中,电动汽车作为其中的代表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长期以来,电池能量密度低、电池寿命短、充电周期长等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电动汽车已经实现了从工程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逐渐成为人们选择日常出行方式的一种新型形式。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中,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各国政府部门纷纷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并逐步扩大市场规模。

例如,我国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各大汽车厂商也在不断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生产中,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发展,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中之重。

此外,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也日趋明确。

其中,通过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趋势之一。

例如,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自动泊车技术、高精度导航、远程监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必将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和不断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环保、交通出行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动汽车发展综述_孙文泽

电动汽车发展综述_孙文泽

摘要:随着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人们也开始更加注意自身的生活方式。

在汽车领域出现了混合动力的汽车。

电动汽车也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转化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电动汽车技术也日趋成熟,一些大的汽车厂家已开始推出一系列新的电动汽车,本文在简要梳理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电动汽车领域的一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指出了未来的一些发展思路。

关键词:电动汽车新能源快速充电1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1.1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状况。

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不少国家和政府都制定了本国的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走在前列,美国,欧洲都制定了相应的远景电动汽车规划纲要。

一些国家甚至把电动汽车纳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新型科技项目,不少发达国家更是投入庞大的人力、财力资源抢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制高点。

此外,不少国家开始在财政和税收上给予更多的优惠。

1.2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状况。

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最近几年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源于我国庞大的市场潜力,不少外资、合资企业纷纷在华设立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大批汽车厂家押注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

从开始科技立项到政府发布相关标准,整体上我国电动汽车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比亚迪在国内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行走在最前列,相关技术已将足以和发达国家一较高下,在一些细分领域,比亚迪甚至更有自己独到的优势。

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图1目前,电动汽车的整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我国无论是上游的蓄电池技术,还是一些中下游相关产业,均比较完善。

国家在政策层面也开始更多的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一些细则也正在草拟论证之中,在达到上市的相关标准后,会逐步推出。

2电动汽车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2.1对电源发展的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增长要求相应的发电规模必须匹配。

在美国的市场看来,en-holmP等学者研究指出,如果采用有序充电的方式,对发电则总体影响不大。

2.2对输电网的影响。

文献综述点评总结范文

文献综述点评总结范文

题目:《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文献综述的点评总结》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点评总结,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1.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创新、市场分析、政策法规、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

2.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3. 研究结论: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瓶颈、市场推广、政策支持等。

三、研究方法点评1. 文献研究法: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背景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律。

3. 比较研究法:有助于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异同,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四、研究结论点评1. 产业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存在问题:技术瓶颈、市场推广、政策支持等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 政策建议: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扩大市场推广、优化政策环境等。

五、存在的问题1. 研究深度不足:部分研究停留在表面,对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探讨不够。

2. 研究视角单一:多从技术、市场、政策等角度进行研究,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分析。

3. 研究成果转化率低:部分研究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实践。

六、总结本文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进行了点评总结。

总体而言,研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结论具有参考价值。

然而,仍存在研究深度不足、视角单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加强深度探讨,拓展研究视角,提高成果转化率,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电动汽车论文文献综述

电动汽车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课题背景电动汽车技术是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在未来的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电动汽车产业政策,推行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

我国也在“863计划”中明确提出了电动汽车产业化目标。

迄今为止,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道路上涉及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利益,电动汽车产业化是否能迅速地、顺利地进行,也是各利益方利益均衡的结果。

所以,本文立足于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就电动汽车产业替代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入壁垒、发展模式、技术创新、产量决策、政策制定这些方面,运用经济博弈论的方法,建立相关博弈论模型,把这些问题中涉及到的各个利益方纳入博弈模型中,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发展战略。

“电动汽车技术从90年代起步,在各国政府和各大汽车公司的推动下得到飞速的发展。

尽管目前在价格、技术成熟度方面还不能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比拟,但电动汽车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将最终在今后10—20年中逐步取代传统汽车。

”在不久前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一次电动汽车试验总结报告会上,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组组长万钢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状况2002年,中国轿车产销量因超过40%的增长而被称为“中国轿车元年”。

尽管汽车生产商因销量大增而欢天喜地,消费者因品种增加而选择余地更大,但由此造成的现实与未来的交通拥堵、原油进口以及环境压力却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从1994年已开始成为石油纯进口国。

2000年进口石油7000万吨,成品油3000万吨,进口石油价格达25亿美元;2001年进口石油大约8000万吨;2002年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出来,但预计不会少于9000万吨。

另据联合国调查,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中国。

近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已成了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有预测报告说,到2010年,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将比现在增长一倍。

新能源汽车与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文献综述

新能源汽车与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文献综述

新能源汽车与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文献综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传统石油燃料的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替代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鼓励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技术的进步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

电池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充电速度也得到了加快。

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条件。

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更加安全和便捷。

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尾气污染的忍受度也越来越低。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新能源汽车的零排放特性,使其成为了环保的代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较高,使得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其次,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范围。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仍然有待提高,以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克服。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新能源汽车将会在未来能源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能源汽车文献综述

智能能源汽车文献综述

智能能源汽车文献综述引言现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逐渐爆发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人们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少。

智能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正逐渐成为车企竞相研发和推广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文献,介绍智能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前景。

智能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智能能源汽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突破,现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早期的智能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电池作为能量储存装置,但由于电池容量有限、充电时间长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料电池、超级电等新型能源储存技术的出现,使智能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目前,智能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智能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智能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电动化:智能能源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不需要燃油发动机,从根本上实现了对石油的依赖程度降低。

2. 能源多样化:智能能源汽车可以采用多种能源储存技术,如燃料电池、锂电池、超级电等,从而增加了能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智能化:智能能源汽车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和执行动作,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导航功能。

4. 能量回收利用:智能能源汽车通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再储存到电池中,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回收利用。

智能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智能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创新型交通工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智能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智能能源汽车推动了电动化交通的发展,有助于能源结构的升级和环保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

最后,智能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改善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和环保的选择。

电动汽车研究综述

电动汽车研究综述

总体来看,国内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电动 汽车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不足仍是阻碍其进一步普及的主要因素。其次,电动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提升竞争力。此外,政 策补贴的逐步退坡也将对电动汽车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推动国内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和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 加大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电池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便利性;二是加 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电动汽车的市场普及;三是建立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链, 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企业竞争力;四是加强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先进技术和经 验,推动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研究 成果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创新 和改进。一些研究成果和创新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快充技术:一些研究者通过提高充电功率的方式缩短充电时间,如采用 高电压、大电流的充电方式。这种技术在提高充电速度的同时,也会增加电池的 负担和热损失,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一、电动汽车的分类与特点
电动汽车按照其动力来源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 (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其中, 纯电动汽车完全依赖电力驱动,而混合动力汽车则同时使用燃油和电力。插电式 混合动力汽车则可以在纯电模式下行驶较长的距离,而燃料电池汽车则使用氢气 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力。
1、充电时间过长: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还较长,这对于需要快速补 能的电动汽车用户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痛点。
2、充电效率低下:由于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以交流充电为主, 其充电效率较低,一般在50%-70%之间。

2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综述

2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综述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综述汤秀红刘伟涛内容提要: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大大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电动汽车的特点,概述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电动汽车发展电源电动机1 前言汽车是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产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汽车的大量使用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许多负面影响。

这些负面影响正逐步动摇燃油发动机在现代汽车动力系统中占据的统治地位。

目前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在争相研制各种新型的无污染环保车,力图使自己生产的汽车达到或接近“零污染”标准。

而电动汽车以电能为能源,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零污染汽车,因此电动车作为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得到了飞速发展。

电动汽车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以前电池的功率容量和充电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末,节能与环保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新型高能电池技术的发展,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大大提高、充电时间大大缩短,使电动汽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步入实用化阶段,预计21世纪将是电动汽车的时代。

2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2.1国外电动汽车发展概况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电动汽车已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

由于高新技术发展的推动和政府对汽车排放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各大汽车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电动汽车开发,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

表1为几种国外电动汽车的技术指标。

2.1.1 美国1991年美国3大汽车公司签定协议,合作研究电动汽车用先进电池,成立先进电池联合体,同年7月美国电力研究院参加了美国先进电池联合体。

1992年美国电力研究院、克莱斯勒公司与南加州爱迪生公司共同开发50辆电动货车。

统计数据表明,美国1995年有190家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共有电动汽车2000多辆。

福特汽车公司投资1.5亿英磅开发电动汽车, 1993年研制成功,分赴美国各地进行试运行,采用480个钠硫单位电池,取代原来的铅酸蓄电池。

电动汽车发展文献综述

电动汽车发展文献综述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电动汽车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从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对我国形成的挑战,指出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电动汽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问题及研究进展,探讨了国内电动汽车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不仅给能源带来危机,同时传统汽车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去年及今年,全国大面积持续长时间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如何控制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是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节能、环保、安全,是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此改善大气质量”的政策。电动汽车使用成本非常低,将其百公里的用电成本进行换算,电的成本仅是油的20%,即使用电动汽车仅需花1/5的钱就可以行驶与原来相当的公里数。普通汽车,不论是手动档还是自动档,都用变速器变速,电动车变速是电机驱动,没有变速器,而且非常强劲。此外,电动车的四轮驱动原理简单,且不用换机油。电动汽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发展电动汽车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缓解石油短缺的重要措施。 [1]
1
1.引言
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科技水平的象征,近年来,在我国政府重点扶持与政策引导下,汽车制造行业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支柱型产业”。 至2013年,我国汽车销量已突破2000万辆,达2198万辆,在该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其中,汽车达1.37亿辆。
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导致我国石油消耗量日益升高,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不断升高。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至2015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需要控制在61%以内,然而目前的数字正在逼近这一红线。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就已突破50%的警戒线;至2012年,该数据升至56.4%,2013年更是高达58.1%。

电动汽车文献综述

电动汽车文献综述

电动汽车文献综述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形势的紧张,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综述相关领域的文献,探讨电动汽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的定义和分类电动汽车是指使用电能驱动的汽车,主要由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组成。

根据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能来源,可以将其大致分为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三类。

当前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目前,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在过去几年呈现出较高的增长率。

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上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然而,电动汽车在市场推广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仍然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此外,充电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以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电动汽车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电动汽车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技术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而成为主流。

同时,快速充电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和续航里程的提高也是电动汽车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

除了电池技术,电机技术也是电动汽车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由于其高效率和较小的体积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了一系列的改进和优化。

此外,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充电标准也是电动汽车技术研究的重点。

充电设施的便捷性和充电速度对电动汽车的推广起着重要作用。

各国正在制定统一的充电标准,以实现充电设施的互操作性。

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

例如,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其次,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高速充电站和无线充电技术的推广将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更加便捷和快速。

最后,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文献综述

新能源汽车文献综述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起步不久,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不仅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而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非常大、成本高,导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同类型的传统汽车,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需要突破技术以及产业化两方面的难题,本文将国内学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对文章进行了综述。

1.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上欧阳明高(2006)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一种着重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角度分析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他认为新型汽车能源动力系统与现有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我国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和节能环保问题还要靠现有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解决。

为此,应当选择一种“过渡”和“转型”并行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

一方面,发展节能汽车解决近期的能源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开展新能源汽车研究,瞄准未来汽车竞争制高点和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能源方面重点发展各种液体代用燃料发动机及其混合动力汽车,逐步过渡到采用生物燃料的混合动力和可充电的混合动力;进一步发展以天然气为主体的气体燃料基础设施,分步建设长期可持续利用的气体燃料供应网络;以天然气发动机为基础,发展各种燃气动力,尤其是天然气/氢气内燃机及其混合动力;发展新一代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混合动力,到2020年,达到规模商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纯电动车尤其是微型纯电动车。

以城市公交车辆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示范与商业化的发展战略,在个过程中能源动力转型的关键与瓶颈是动力蓄电池和氢能燃料电池,并提出了科技策略。

杨帆(2009)在《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经济考量》一文中,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预测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趋势,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他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比了传统汽车排放污染物和电动汽车排放污染物数量,从而得出了电动车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最少的结论。

电动汽车发展研究综述

电动汽车发展研究综述

新增车辆 上做 文章 ,比如 电动公交和 出租车 ;( 2 )新增惠 民政
策 ,例 如 政 府 与 电动 汽 车 厂 商联 合 “ 以旧换新 ” , 以 旧 车 换 购 新 的 电动 汽 车 ,消 费 者 可 以 得 到 比 单 独 出 售 旧 车 更 多 的 实 惠 .
从 国 内外 电动 汽 车 发展 历 程 来 看 .纯 电 动 汽 车 与 混 合 动 力 汽 车 经 过 长 时 间 的发 展 , 目前 已 经 进 入 快 速 增 长 期 ,开 始 大 规
k m。在城市 工况 下甚至 只有 1 5 0 k m 左右 。每 天一充 成 为车主
最 担 心 的 事 。 电池 续 航 能 力 、循 环 使 用 次 数 以及 电 池 的经 济 性
是电动汽 车电池发展 的关键 。 目前 锂离子 电池技 术虽 已取 得一 系列可喜进展 ,但在能量密度、使用寿命 以及 快充性能 方面仍
业化 的道路 。其发展瓶 颈在 于动 力电池性能 与充 电基础设 施的
建设 。 只 有解 决 了动 力 电池 的续 航 问 题 。电 动 汽 车 才 能 真 正 普

多次 的短途代步要 求,再加上其车 身体 积小 ,非常 适合城市使

3 存 在 的 问 题
3 . 1 动 力 电 池储 能 问题 电动 汽 车 面 临 的最 大 问题 就 是 动 力 电池 的 电 容 量 有 限 。 目 前市 面 上 使 用 的 电 动 汽 车 一 次 充 电 行 驶 里 程 一 般 为 2 0 0~3 0 0
4 发展 趋 势
4 . 1 小型 纯 电动 汽 车 小型纯 电动汽车 降低 了对行驶 里程 以及动 力性 能的要 求 .
充 电 时 间短 ,车 速 不 高 ,价 格 便 宜 。 由于 小 型 电 动 车 主 要 作 用 于 真 正 的短 途 代 步 。它一 次 充 电所 达 到 的 行 驶 里 程 完全 满 足套 设施 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发展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从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对我国形成的挑战,指出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电动汽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阐述了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问题及研究进展,探讨了国内电动汽车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引言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科技水平的象征,近年来,在我国政府重点扶持与政策引导下,汽车制造行业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支柱型产业”。

至2013年,我国汽车销量已突破2000万辆,达2198万辆,在该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其中,汽车达1.37亿辆。

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导致我国石油消耗量日益升高,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不断升高。

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至2015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需要控制在61%以内,然而目前的数字正在逼近这一红线。

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就已突破50%的警戒线;至2012年,该数据升至56.4%,2013年更是高达58.1%。

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不仅给能源带来危机,同时传统汽车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去年及今年,全国大面积持续长时间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如何控制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是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1]。

节能、环保、安全,是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此,我国提出了“发展清洁汽车、调整能源结构、减小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的政策。

电动汽车使用成本非常低,将其百公里的用电成本进行换算,电的成本仅是油的20%,即使用电动汽车仅需花1/5的钱就可以行驶与原来相当的公里数。

普通汽车,不论是手动档还是自动档,都用变速器变速,电动车变速是电机驱动,没有变速器,而且非常强劲。

此外,电动车的四轮驱动原理简单,且不用换机油。

电动汽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发展电动汽车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缓解石油短缺的重要措施。

2.电动汽车研究现状综述2.1何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电动车辆的一种,也是汽车的一种,即全部或部分用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动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交通规则、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汽车。

电动汽车应具有汽车的性能和属性,但动力线路与原内燃机动力线路不同,又具有电力车辆的基本特征。

其车载电源一般采用高效充电电池或燃料电池,其驱动电动机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蓄电池或燃料电池相当于原来的油箱。

电动汽车通常被分为蓄电池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三大类[2]。

2.2国外研究现状受20世纪70年代全球爆发石油危机影响,欧美日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开始加强对电动汽车的各项研究。

经过多年的逐步积累,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法律研究、战略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几大研究体系,在电动汽车研究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引领了电动汽车发展观念的重大变革[3]。

(1)政策法律研究在政策法律研究领域,国外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将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实现电动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化、产业深度化与持续化利用电动汽车三个方面,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

同时,各国依据长期深入的研究成果,制订了各类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法令。

为电动汽车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基础依据与法律保障[4]。

(2)战略规划研究国外的战略规划研究立足两大核心点:国家能源战略与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的经济对石油为代表的石化能源存在巨大的需求、而石化资源具备分布不均、环境污染、资源产地动荡因素、国际资源炒家等众多不安定因素。

尤其是最近几年,石油价格的高企以及需求的巨大缺口更坚定了各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心[5]。

日本早在2004年就公布了电动汽车产业化远景构想:计划在2030年以前,石油占能源总量的比重将由50%降到40%,电动将上升到20%。

且每年拨款570多亿日元,其中约360多亿日元用于研究电动技术,该计划将延续到2020年。

除此之外,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谋划电动汽车全球战略[6]。

不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高调宣布支持新型动力汽车发展战略,计划至2015年使美国新型动力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

另外,金融危机对全球传统汽车业造成重创,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国外车企将未来发展重点锁定电动汽车看中的正是不可多得的行业转型契机与市场空间,围绕这方面的战略规划成为了2010年的一大研究热点。

(3)技术路线研究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研究,是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极为重视的核心内容,不同程度的采用了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相结合的研发体系。

但由于各国汽车工业基础的区别、产业优势的不同以及发展理念的差异,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技术侧重路线:日系企业以混合动力为主力车型,已经开发出了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欧洲在混合动力技术、纯电动汽车技术和氢燃料汽车领域都有涉及,氢燃料汽车是欧洲研发的重点,其中既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包括氢内燃机汽车,此外欧洲在生物柴油汽车产业化应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在电动技术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实践方面,主要集中在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4)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领域,由于电动汽车技术和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通常都是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研究和推广项目,因此目前对电动汽车相关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所的产业分析、技术分析、项目成果与评估报告等形式,其成果一般发表在电动汽车相关的国际会议上。

美国方面,主要理论研究围绕美国电动汽车发展路线集中在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领域。

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通过对氢能源的制取、运输、氢能来源等内容的研究,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方面的作用,认为尽管氢能源是不会直接造成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能源,具有的潜力成为石油燃料替代品,但是大规模应用氢能源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因此美国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许多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7][8][9]。

欧盟委员会(2003)公布了1999-2020年欧洲燃料电池和氢能项目发展情况。

从燃料电池网络、氢能生产与存储、可再生氢能、氢能基础设施网络等多方面分析了欧洲在氢能与燃料电池方面的进展。

在2007年10月欧洲氢能协会慕尼黑会议上,Andre Martin发布了关于欧洲企业集团建立燃料电池和氢能共同技术计划((JTI)的研究。

Johannes Topler, Jozsef Ma, Itfalvi和Antonio Gonzalez分别总结了德国、西班牙与匈牙利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应用及相关组织的发展情况。

在2008年1月欧洲可持续发展周((EUSEW)布鲁塞尔会议上,Volker Blandow与Ludwig Boelkow 总结了欧洲氢能源交通示范项目的发展情况,既包括了欧盟委员会支持的示范项目也包括欧盟成员国进行的示范项目。

Linde Gas公司总结了氢能生产的主要技术,包括传统制氢方法和可再生制氢方法,并预测了未来氢能产量发展趋势。

AndrMarti 总结了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主要进展和欧盟委员会主导下的联合技术计划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实施阶段与时间表等内容。

Heichin Genberg总结了欧洲氢燃料电池公共交通系统示范运行中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市场导入进行了计划。

日本方面,Yoichi Kaya(2006)在评估了氢能和燃料电池的环保效果、能量效率后认为,未来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世界对于氢能源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关键问题是要提高初级能源转化为氢能的效率和加强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Masonori Mond(2007)总结了日本JHFC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情况,证实了氢能的环保性能,并提出了下一阶段日本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基础设施的建议。

Hasishi Ishitani(2007)总结了日本在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政策体系、企业组织关系、总体战略和未来政策目标等方面内容,强调社会参与电动汽车发展体系[10][11]。

2.3国内研究现状(1)实践研究中国电动汽车研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国开始了对替代能源汽车的研发。

2001年电动汽车研究被列入“十五”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我国开始加大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

科技部在“十五”期间投资9.5亿元,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清洁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专项,并在“十一五”时期投资11亿元启动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

“十五”期间,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经过3轮技术研发,共安排课题160多个;除去国家的投入、地方及课题单位的投入超过了20亿元;参与的企业、大专院校、研究院所总数超过了200家。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投入8.8亿元,是最大的科技专项之一。

全国200余家单位、2000多名骨干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实施,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合作机制。

按照国家863“节能与电动汽车”重大项目规划,我国的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体系为3-3-2格局,即由整车、动力和燃料组成的纵向3维体系,和由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电动车组成的横向3维体系,加上研发支撑平台建设和产业化支撑平台建设(标准、法规、融资等)组成的2维支撑平台共同形成的电动汽车技术体系。

据悉,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制定完成,目前正向有关部委征求意见,通过后将上报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纲挈领的政策。

《规划》显示,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将投入巨资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支持资金数额达到上千亿元。

《规划》包括节能与电动汽车发展形势分析、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涉及节能与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税收政策支持、关键零部件发展、准入管理等内容。

(2)理论研究欧阳明高教授(2010)通过研究认为: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我国尤为严峻。

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应对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与交通能源问题与调整。

同时,他认为:我国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目标应当是立足转型、尽快转型。

但是,新型汽车能源动力系统与现有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我国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和节能环保问题还要靠现有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解决。

为此,应当选择一种“过渡”和“转型”并行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

一方面,发展节能汽车解决紧迫的能源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开展电动汽车研究,瞄准未来汽车竞争制高点和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