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合集下载

《类经图翼》督脉穴

《类经图翼》督脉穴

《类经图翼》督脉穴1.督脉穴督脉穴歌督脉行背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

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

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

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对。

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凡取脊间督脉诸穴,当于骨节突处取之,但验于鱼骨,为可知也。

若取于节下,必不见效。

长强(一名气之阴,一名撅骨,灵枢谓之穷骨,亦名骨)在脊骨端,伏地取之。

督脉之络,别走任脉,足少阴所结。

刺二分,留七呼,灸三壮。

甲乙经曰∶刺三分。

一云日灸三十壮,至二百壮止。

忌冷食房劳。

主治腰脊强急,不可俯仰,狂病,大小便难,肠风下血,五痔五淋,下部疳蚀,洞泄失精呕血,小儿囟陷,惊痫螈,脱肛泻血,此穴为五痔之本。

一经验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千金翼云∶治赤白下痢,灸穷骨头百壮,多多惟佳。

又下漏五痔,疳蛊食下部,刺三分,伏地取之,以大痛为度,灸亦良,日三十壮,至七日止,但不及针。

又灸尾翠骨七壮,治脱肛神良,千金作龟尾,即穷骨也。

玉龙赋云∶兼承山,灸痔最妙。

席弘赋云∶连大杼行针,治小肠气痛。

又云∶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后长强。

百证赋云∶兼百会穴,专治脱肛。

又云∶刺长强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

灵光赋云∶百会、龟尾治痢疾。

天星秘诀云∶兼大敦,治小肠疝气。

腰俞(一名腰柱,一名背解,一名腰户,一名髓空)在二十一椎节下间宛宛中。

刺二分,留七呼,灸五壮。

一曰刺五分,灸七七壮。

主治腰脊重痛,不得俯仰举动,腰以下至足冷痹不仁,强急不能坐卧,灸随年壮,温疟汗不出,妇人经闭溺赤,灸后忌房劳强力。

千金云腰卒痛,去穷骨上一寸,灸七壮者,即此。

席弘赋云∶兼环跳烧针,治冷风冷痹。

阳关在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甲乙经无此穴。

)刺五分,灸三壮。

主治膝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命门(一名属累)在十四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

刺五分,灸三壮。

一曰刺三分,灸二十七壮。

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

督脉循行图解

督脉循行图解

督脉循行图解督脉循行图解==========================================================【图译】[1]督脉的循行,起始于小腹部,当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内联系阴部的“廷孔”--当尿道口外端。

由此分出一络脉,分布外阴部,会合于会阴,绕向肛门之后,它的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与足太阳经的分支相合。

足少阴经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而连属肾脏。

督脉又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抵达腰中,入循脊里络于肾脏。

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部,与女子相同。

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

[2]督脉,起始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沿着脊柱里面,上行到风府穴,进入脑部,上至巅顶,沿额下行到鼻柱。

[3]督脉别络,名长强,挟脊旁上项,散布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分别走向足太阳经,深入贯膂。

实症,见脊强反折;虚症,见头重、震掉。

取用其络穴。

==========================================================【附】《奇经八脉考》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

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

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

==========================================================【功能】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

(完整版)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汇总

(完整版)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汇总

经络与调病一、什么是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

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系统.它是我们练功强健身体、开发潜能的物质基础,亦是用气功为他人调病的物质基础。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三、经络的功能:1、沟通上下内外。

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五官九窍,把人体的各个部分。

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将气血传输于全身各部位,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3、调节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4、对外开放:通过穴位与大自然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四、中医脏腑学说简介::五脏一心、肝、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大肠、膀胧、三焦。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经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属六腑及其他各组织器官,从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每一脏通过其自身的经络联系着许多组织和器官,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系统。

⎪⎪⎪⎪⎩⎪⎪⎪⎪⎨⎧与小肠相表里其华在面手太阳小肠经. 在窍为舌 其经络:手少阴心经; 在液为汗;对生命活动起主宰作用在五行属火; 在志为喜主神志主血脉心⎪⎪⎪⎪⎪⎩⎪⎪⎪⎪⎪⎨⎧与大肠相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

外合皮毛其经络;手太阴肺经; 在窍为鼻,易被邪侵;在五行属金;不耐寒热 在液为涕在志为忧朝百脉,主治节主通调水道主气、司呼吸肺 ⎪⎪⎪⎩⎪⎪⎪⎨⎧与胃相表里。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足阳明胃经。

在体合四肢、主肌肉其经络;足太阴脾经;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行属土;为后天之 主运化、主统血脾 ⎪⎪⎪⎩⎪⎪⎪⎨⎧与胆相表里。

在窍为目足少阳胆经。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其经络;足厥阴肝经;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五行属木;其性刚躁 主疏泄、主藏血肝 ⎪⎪⎪⎪⎩⎪⎪⎪⎪⎨⎧生殖藏精、主生长、发育与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足太阳膀胱经。

其华在发其经络:足少阴肾经;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本,元气之根;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 主骨生髓通于脑主水液代谢、主纳气肾另外,心包(脏)和三焦(腑)相表里。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 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 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正文索引[ 隐藏]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四、足太阳脾经循行图五、手少阴心经循行图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八、足少阴肾经循行图九、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十、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十二、足厥阴肝经循行图十三、督脉循行图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经络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wp-image-1957" alt="手太阴肺经"src="/DownloadImg/2014/03/2 517/40230171_1.jpg" width="683" height="1024"/>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完整十二经络高清图包含经络穴位

完整十二经络高清图包含经络穴位

血脉阴廉尺五里阴包曲泉膝关中都一、J I 香沟…w 中封行间一大算太'冲尺泽孔最天府侠白云门•中府、列缺 —经桑 太渊••鱼际* .♦少商飨白够e 乐四巨地足阳明胃经 阴市梁丘上巨虚手陛 巨虚一下关1弋 颊耳…• 4气=「,库房『膺曲 反瞄 扎中」 乳板,人迎. 小突一 怏盆,h C. H擂门肉段埴冲 承担济站水气 .哥维太无大归 呻阳 睛善・ 内应** 序文/周荣胸乡・天溪食案大包… 腹哀. 大榜,府等. 冲门・阴陵臬…十地机.......... ,卜漏谷……、三阴交丁…1 商丘一.一到2太白I定女隐白一片飞大都尺太阴脾经午时1173\|手少阴心经肩中俞居肩外命七曲垣’ 天宗…腕骨♦一 后溪•… 前答“* 少泽…• 听官 .......小海 支正… 养老…天容一 匐…额醪・ ■ ■ M 工 k 一 . 天窗手太阳小肠经天却枕柱 通络空天大抒一 光线差明 承餐曲 冲・ 室 攵 的皆一 魄卢「 dt w- J 书堂・ 大谓 隔为J映门小均包小肠府“驾•千, 腾胱的嚼二十二 M ip,阳阳粉 承涔姜合乐尺 太 阳 膀 胱 经 飞扬…」 京小篌W 一…/…段门 『…,…奏"中L 」…承山 L 昆仑 足通谷[金口仆黎束先"藏遹若二商曲…鼻菊石关四满大麻一茶#阴谷一涌泉Tk 海拈百w^L戌时19-21部门点I假一■上大陵中冲手厥阴心包经天泉曲泽会 ^^.一外关■阳池一肩夥清冷渊.天井」四淡•中渚・浪门…关冲..,丝竹空.和夥耳门角孙.颅息接脉翳风K…“木糠三阳路支沟子时23T 5喟要慝经1* 官雷率各;斗正营•/糅球举10 %芥…〃沦、三人T肩井&L卜一兔•辄好\俐日月\京门.S秣瞅...1 一)弋:…,雪劈k津rf凤市落边,六中渎、…本神4,,•膝阳关单晶/ #—阳陵泉曲髭C5e/但弱阴尺临dt ;飞溪地主会神道if …-trrji ' * 14» . ■ — . ・至阳・■卜• “t中型市二出 悬枢… ,门… 腰阳关…j前顶*….百会后顶…f - 强间**-A?•* 川亩 *龈交•・・卢页会■上星 •神庭 ** * * 哑门•…立隹素醪 水沟 兑端陶道身柱天突 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鸩星建里 下院水分 神阙 美元 曲骨会阴阴交 石门承浆 …廉泉。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动画效果)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

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

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

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ppt课件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ppt课件

强间
脑户
风府
哑门
;.
பைடு நூலகம்
13
20.百会* (DU 20)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 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痫
23.上星* ●(D失U眠23,)健忘
【定位】 在●头脱部肛,,当阴发挺际,正久中泻直上1寸。
【主“治或】针风●,先鼻向渊,风鼻府衄百,会中目”痛—,—头百痛会,偏眩于晕治,疗癫内狂风(肝风);
第十三章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
1
第一节 督 脉
督,本义为观察、审察,《说文》:“督,察也”。 引伸为总督、统率、正中。 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 按十四经流注与足厥阴肝经衔接,交于任脉。 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胞中、心、脑、喉、目等。 其络脉从长强上背、项、头。
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咳吞嗽噬,功气能喘。
● 胃痛,脊背强痛
;.
12
15.哑门* (DU 15) 督脉、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 1【6.主风治府】* ●(D暴U 喑l6,)舌强督不脉语、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癫部狂,痫当后发际正中直上l寸,枕外隆凸直下,
取法:胸膝位或侧卧取之。 【主治】 ● 痔疾,脱肛,泄泻,便秘
● 癫狂痫,瘈疭 ● 腰痛,尾骶骨痛 【操作】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0寸。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长强
;.
9

骶骨和尾骨
;.
骶管 裂孔
骶角

督脉

督脉

督脉,人体太阳生起的地方1、穴位图:督脉(共28穴,图1)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人中→兑端→龈交2、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

(图2)1督脉循行部位(1)起点:《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说明督脉脉气产生于小腹部,这是“丹田”和“脐下肾间动气”之所在。

(2)主干:《灵枢*营气》:“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表明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

(3)分支:据《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循行有以下三分支。

第一支“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

少阴上骨内后廉,贯脊属肾。

”此支说明督脉由下而上,贯脊属肾。

第二支“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实际上这是任脉的通路。

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之意。

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

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

因为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

另外,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维交会于风府、哑门。

所以督脉之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

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

《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

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眺经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

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即是此意。

督脉查病即尽早查出脏腑不调,通过点穴治疗,调动人体自身之免疫力,尽可能不吃药,不打针,靠打通任、督二脉调理全身之气血,促进全身气血循环,以保证身体的阴阳平衡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图

督脉图

督脉示意图奇经八脉图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本经穴,1名1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

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1) 长强DU1 Cháng qiáng[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及肛门神经。

[主治]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配伍]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三阴交治痔疮(湿热下注型) ;配精官、二白、百会(灸) 治脱肛、痔疮。

[刺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2) 腰俞DU2 Yāo shū[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解剖]在骶后韧带、腰背筋膜中;有骶中动、静脉后支,棘间静脉丛;布有尾神经分支。

[主治]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脱肛,便血,癫痫,淋浊,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配伍]配膀胱俞(灸) 、长强、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治腰脊冷痛;配太冲治脊强反折、抽搐。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生殖器,肾,脊,脑,心,目(睛明,承泣),喉,唇
三、腧穴 本经穴:28 交会穴:会阴,风门,会阳(膀胱经,原属督脉),
另:后溪通督脉
被交会穴:龈交
任脉
水沟
手阳明
神庭
足阳明、足太阳
百会、脑户
足太阳
风府、哑门
阳维
大椎
手足三阳
陶道
足太阳

长强
足少阴
四、作用
1五.、统病率候、督领诸阳经脉气 “六、总用督药诸阳”,“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 2. 督领经脉之海 3鹿.角调胶补脑脊 4鹿.角调霜节脏腑功能 皆通通过阳膀胱经生精背补俞髓穴,养血益阳,强筋健骨
第十三章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 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 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第一节 督 脉
督,本义为观察、审察,《说文》:“督,察也”。 引伸为总督、统率、正中。 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 按十四经流注与足厥阴肝经衔接,交于任脉。 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胞中、心、脑、喉、目等。 其络脉从长强上背、项、头。
灵台
【主治】 ● 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咳嗽,气喘
至阳
● 癫痫,小儿惊风 9【 【.定操1【 1至23位作定. .阳】 】位身陶* 】柱道(在斜●D背刺在STU感há部0背ēo9.冒nd),5部zà~,ho当,ù1畏(后.当(0寒D正寸后DU,U中。正1风l3线中2)疹)上线,,上督头第,脉项七第、强胸三足痛椎胸太棘椎阳突棘经下突交凹下会陷凹穴中陷。中。 大椎、椎足。【 按三临语主【里床治定等上本】位穴,穴】可无为●取●●提论退法在高黄咳胃实热:背网疸嗽痛热要两部状,,,、穴肩,内胸气 脊虚。胛当皮胁喘 背热《骨后系胀强皆素下正统痛痛问可角中的,·取连线骨吞身之线上空噬热。的,论功现中第》能代点一“。研处胸灸究。椎寒报棘热道突法,下”针凹,刺陷首中大选。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2013年09月12日15:54人体十二经脉和子午流注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具体如下: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人体十二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任脉督脉手少阳三焦穴位小肠经

人体十二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任脉督脉手少阳三焦穴位小肠经

⼈体⼗⼆经络3D动态循⾏图,配歌诀任脉督脉⼿少阳三焦⽳位⼩肠经注:这次的⼗四经络⾼清动画循⾏图终于找全了,融合了3D动态循⾏图,⽳位动画图,⽽且配上了针灸⼤成上的⽳位歌诀,每个中医爱好者都应该把这些歌诀背下来!1:任脉循⾏: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际,循腹⾥,上关元,⾄咽喉,上颐,循⾯,⼊⽬。

⽳位:任脉⽳⾏⼆⼗四,会阴潜伏两阴间。

曲⾻之前中极在,关元⽯门⽓海边。

阴交神阙⽔分处,下脘建⾥中脘前。

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堂⾥。

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任脉病证任脉男⼦结七疝,⼥⼦带下瘕聚见,脉别实则腹⽪痛,虚则痒搔尾翳缘。

2:督脉循⾏:脉起下极之腧,并于脊⾥,上⾄风府,⼊脑上巅,循额⾄⿐柱,属阳脉之海。

⽳位:督脉⾏背之中⾏,⼆⼗⼋⽳始长强。

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上中枢。

筋缩⾄阳归灵台,神道⾝柱陶道周。

⼤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督脉病证督脉少腹冲⼼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摇巅,⼥⼦不孕患癃痔,下为遗溺上嗌⼲。

3:⼿太阴肺经循⾏:肺⼿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肠,还循胃⼝,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少阴、⼼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下廉,⼊⼨⼝,上鱼,循鱼际,出⼤指之端。

其⽀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位:⼿太阴肺⼗⼀⽳,中府云门天府列。

侠⽩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拇指⽩⾁际,抵指少商如⾲叶。

⼿太阴肺经病证⼿太阴经肺主病,胀满喘咳缺盆痛,甚则两⼿交⽽瞀,此为臂厥肺是动,循⾏:⼤肠⼿阳明之脉,起于⼤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两⾻之间,上⼊两筋之中,循臂上廉,⼊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之前廉,上出于柱⾻之会上,下⼊缺盆,络肺,下膈,属⼤肠。

其⽀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下齿中;还出挟⼝,交⼈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孔。

5:⾜阳明胃经循⾏:脾⾜太阴之脉,起于⼤指之端,循指内侧⽩⾁际,过核⾻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本,散⾆下。

督脉穴位图及督脉的作用

督脉穴位图及督脉的作用

督脉穴位图及督脉(de)作用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具有调节阳经气血(de)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掌管着人体二十八味灵药,这些灵药治疗范围广泛,疗效独特,不仅能治疗与腧穴部位相应(de)内脏病、头面、颈项和腰背部(de)病变,还能够治疗热病、神志病等疾患.督脉管理着众多穴位1、人体(de)大力丸——命门我们在影视上,常常看到有人推销大力丸骗钱(de)场景,现实生活中也有人称卖假药之人为卖大力丸(de).但频繁有人上当受骗,这说明大力丸是人们所需求(de).其实,大力丸不用从外界获得,人体自身就拥有,如人体奇经八脉之一(de)督脉,就掌管着人体真正(de)大力丸——命门.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与两侧肾俞穴相平.两肾之间(de)命门穴,乃生命之门户,肾气为一身之本,命门穴有培元补肾(de)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可用于治五劳七伤、肾虚、头晕、耳鸣以及肾阳亏虚所致(de)手足逆冷等病症.另外,因命门穴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肾藏精、主生殖、司二便,点按命门穴还可培元补肾,治疗虚损腰痛以及肾阳亏虚所引起(de)生殖、泌尿系统疾病.2、大椎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即诸阳经交会穴,故本穴为纯阳主表之穴位.阳主表,取之通阳解表以清热,为解表退热(de)常用穴.此穴对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有退热作用,如在大椎穴拔罐或刮痧对外感引起(de)热度高,病程短(de)患者,退热效果特别好.因其位于项部,下邻心肺,故也是治疗项强、咳喘、气逆(de)常用穴.3、风府风府在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风”指风邪,“府”指聚会之处,故“风府”意指穴处为风邪侵袭(de)部位.风府穴主治一切因风而引起(de)病症,因而得名.本穴为祛风要穴之一,内中风疾外中风所致病均可通过按摩此穴而得到缓解.4、至阳和身柱至阳穴在背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至”指到达,“阳”指阴阳之阳.本穴与横隔持平,经气至此从隔下(de)阳中之阴到达隔上(de)阳中之阳.就如蛇有七寸一样,至阳穴就是人(de)七寸.该穴下(de)体腔内,上为肺,下为胃.肺主呼吸、脾主运化、四肢.根据腧穴(de)局部相邻近主治作用,故至阳穴为治疗消化和呼吸系统病症(de)常用穴.肢体沉重、身体羸弱、少气懒言、胃酸过多、胸肋痞满、咳喘因水湿内停等引起(de)疾病都可通过按摩至阳穴得到缓解.平常多按摩至阳穴,按摩至阳穴时可用5分硬币1枚,将其边缘横放在至阳穴上,适当用力按压.在日本,身柱穴为普通小孩子必灸之穴,他们多在出生后75天施灸,俗称“身柱之灸”.在身柱穴麦粒大(de)艾柱3粒左右,施行2-3日或数日不等,可用于小儿惊风、疳疾、痨瘵等.日本针灸家代田文志在长野县40多所学校对学龄儿童进行保健报告时说:“灸过身柱穴后不伤风了,食欲增加了,发育也好了.”总之,多按摩身柱穴可使孩子(de)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故体质虚弱儿童(de)家长应格外注意给自己(de)孩子灸身柱穴.5、上星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上星穴在黄帝内经中指人之七窍,因上星穴居面部七窍上方,善于治疗五官孔窍之疾病,因而得名.6、水沟水沟穴位于口鼻之间人中沟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de)人中穴.它沟通任督阴阳经气来协调阴阳.同时,督脉入于脑,其分支和心相联系,善开窍启闭,宁心安神,所以揉掐水沟穴可治疗昏迷、晕厥、抽搐、中暑、癫狂、急慢性惊风等疾患.督脉(de)作用1、督脉是阳气(de)掌握者“人活一口气”,阳气决定了人(de)生命力.督脉循行与背部正中线,它(de)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穴;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维交会于督脉之风府穴、哑门穴.所以督脉之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督就是“总督”(de)意思,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调节着一身(de)阳经气血.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所以有督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de)说法,在机体生命中具有举足轻重(de)地位.史上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因为认识到背部和人(de)五脏六腑以及人(de)生命密切相关,为了减少刑罚伤人命(de)情况,而改背部杖击之刑为臀部行刑.通过观察督脉上(de)一些穴位可以判断生命力(de)强弱,例如水沟穴所在(de)人中沟越长越深,说明督脉经气越旺盛,生命力也就越强.2、督脉决定着人(de)精气神背部是人体一个及其重要(de)部位,尤其脊柱,为人体(de)中线.脊背是督脉循行(de)部位,督脉“行于脊里正中,上至风府,入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关系,大脑通过脊髓指挥全身(de)活动.人(de)气质,形体也与脊柱关系密切.“坐如钟、站如松”是古人对一个人综合修养(de)基本要求,保持良好坐姿,会避免形体扭曲,保护腰椎、脊椎,使其不受到损伤;脊柱无病,督脉畅通,站时直立如松,头脑清晰,运动灵活,人体充满着精气神,那么就会使人看上去精神抖擞,充满灵气.如果一个人不注意形象,坐立无形,长久下去,势必会引起脊柱发生生理性弯曲(de)改变,甚至造成脊椎骨质增生,这些都会刺激或损伤经脉,那么这条经脉所循行经过(de)部位及其所联系(de)区域就会发生疼痛和病变,同时会使人走路或站立时出现佝偻着腰背(de)情况,因疼痛还会呲牙咧嘴甚至跛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按揉、叩击、推擦督脉,或者再督脉位于背部(de)穴位上拔罐、刮痧,来宣散气血、通经活络、祛瘀止痛.近些年来,整脊医学治疗日渐兴盛,这种治疗方法其实就是调整督脉.整脊医学(de)发展也为在督脉循行路线上施行按摩手法(de)疗效提供了证据.3、多访督脉,调气血促循环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体腔内(de)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de)俞穴受督脉经气(de)支配,因此,脏腑(de)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通过按揉督脉经穴或刺激经脉通络,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力.打通任、督二脉可调理全身气血,促进气血循环,保证身体(de)阴阳平衡.日本医学界(de)研究发现:人体后背有大量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如果常刮拭、提捏或推擦后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力.督脉按摩以后背脊柱为着力点,以调畅五脏六腑之经气为基础,疏通心肾经络为轴心,平衡身体阳气,激发人(de)自愈能力,达到强体保健、提高免疫力、治疗疾病(de)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de)保健方法.4、督脉和膀胱经(de)按摩保健前面我们提到位于人体背部(de)膀胱经和督脉与生命健康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就应该多“拜访”督脉和膀胱经这两大经络.如何“拜访”呢拿什么做敲门砖呢其实很简单,方法也很多,不过都需要请人来帮忙.(1)捏脊法俯卧,让对方将拇指、食指相捏,分别沿脊柱或膀胱经背部(de)两条循行线从上向下推,可推5-10次,然后用拇指和食指相并从上到下夹捏脊柱2次.(2)按揉法用掌根从颈椎一直揉到尾骨,或双掌重叠按揉,对于肉太厚者还可用肘来揉,用力由轻渐重.(3)搓法按摩膀胱经腿上(de)经络可以采用搓法.两手分别置于同侧腿上,又腿到踝,边搓边下移,由轻渐重,各按摩3-5遍.(4)叩击法以两虚拳交替叩击背腰、臀腿3遍,也可采用裹物之木棍或按摩专用击打棒来进行叩击,并辅以牵抖下肢.(5)刮痧法用刮痧板沿脊柱或膀胱经背部和四肢(de)循行路线进行刮擦,刮前应涂适量刮痧油,不可过于用力,也不可时间过长,应以有红晕或血点出现为度.(6)拔罐法在特效穴位拔罐或在督脉和膀胱经循行路线上施行走罐法,走罐宜选取肌肉丰厚之处,走罐前应涂少量润滑油.。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动画效果)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

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

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

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

人体经络穴位循行动画图,后面附录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

看图说明:按⊙为重播按⊙为播放按⊙为暂停按⊙为动画说明手太阴肺经循行图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足阳明胃经循行图足太阳脾经循行图手少阴心经循行图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足少阴肾经循行图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足少阳胆经循行图足厥阴肝经循行图督脉循行图任脉循行图冲脉循行图带脉循行图阴跷脉循行图阳跷脉循行图阴维脉循行图阳维脉循行图附录: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学习_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学习_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牛、羊、猪脊髓
督脉病多从足少阴、足太阳论治 经”
叶天士称为“直入奇
通阳刚药:多入太阳,如附子、肉桂、干姜、川椒、桂枝、 细辛、蒿本等
通阳柔剂:多肾经药,如牛、羊、猪脊髓、麋角胶、熟地
督脉穴
本经首穴为长强 末穴为龈交
一名一穴 共28穴
1.长强* (DU 1) 络穴,督脉、足少阳、足少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生殖器,肾,脊,脑,心,目(睛明,承泣),喉,唇
三、腧穴
本经穴:28
交会穴:会阴,风门,会阳(膀胱经,原属督脉),
另:后溪通督脉
被交会穴:龈交
任脉
水沟
手阳明
神庭
足阳明、足太阳
百会、脑户
足太阳
风府、哑门
阳维
大椎
手足三阳
陶道
足太阳
长强
足少阴
四、作用
1五.、统病率候、督领诸阳经脉气
“ 六总、督用诸药阳”,“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 2鹿.角督胶领经脉之膀胱经生精背补俞髓穴,养血益阳,强筋 督脉本身有支脉, “并于脊里”
百会
前顶
囟会
上星 神庭
25. 素髎* (DU 25)
【 【 2【6定主定.位治位水】 】 】沟* 【 【操主作治】 】
在●向在●●●(面上面D鼻昏惊口部斜部U塞迷厥口2刺,,,6,呙,当 0当)鼻 晕.昏 ,鼻人3渊 厥~迷 唇尖中督, ,0,肿的沟脉.鼻 中窒 5,正的、寸衄 风息 齿中上手,, ,痛央1足或酒 癫/,。阳点皶 狂3鼻与明刺鼻 痫塞中经出, ,,交1血目 抽/鼻会。痛 搐3衄穴交一,点般牙处不关。灸紧。闭
● 闪挫腰痛,脊膂强痛
● 消渴,黄疸,遍身水肿

经络知识:任脉|督脉穴位图

经络知识:任脉|督脉穴位图

经络知识:任脉|督脉穴位图一、任脉1、穴位图:任脉(共24穴,图1)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图一:任脉穴位图图二:任脉循行示意图2、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

(图2)3、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

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

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4.常用腧穴:中极RN3 膀胱募穴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下4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腹壁线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分布着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关元RN4 小肠募穴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下3寸,前正中线上。

血客和神经分布:血管分布同中极。

分布着12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内部为小肠)。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气海RN6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下1。

5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血管、神经分布同石门。

神阙RN8位置:在脐中央。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腹壁下动、静脉。

分布着第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下脘RN10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上2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血管分布同神阙。

分布着第8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中脘RN12 胃募穴腑会穴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腹壁上动、静脉。

分布着第7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上脘RN12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上5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血管、神经分布骨中脘天突RN22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血管和神经分布: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往下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搏弓。

分布着锁骨上神经前支。

廉泉RN23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颈前静脉。

分布着颈皮神经的分支,舌下神经及吞咽神经的分支。

督脉(阳脉之海)

督脉(阳脉之海)

督脉(阳脉之海)督脉[dū mài]经络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按照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1],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体表出曲骨穴,向下过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人体后背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中文名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体表出曲骨穴分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临床表现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主治病症神志病,热病,头项局部病证结构特征按照《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1]所讲,“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

”据此,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体表出于曲骨穴,向下走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29穴,分别是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印堂。

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体表曲骨穴,向下经过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阴穴。

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胆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肾炎、阳痿、睾丸炎、闭经、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

其他疾病: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足厥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气。

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脾肿大、抑郁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