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养鸡的方法 - 养鸡技术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模式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模式一、模式概述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利用荒地、林地、草原、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让鸡自由觅食昆虫野草,饮食山泉露水,补喂五谷杂粮,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以提高蛋、肉风味和品质,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生产技术。
实施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投入少,成本低,效益高,适合广大农村,尤其是居住在丘岭、山地的农户采用。
二、鸡舍修建1、鸡舍的修建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环境,所以应因简陋,搭盖一定量的鸡舍。
鸡舍主要是提供鸡休息、避风之用,所以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在山上开避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围上。
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容鸡15只为最好。
所选场地应当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土壤土质、空气、水源无公害污染。
所选场地要有长远规划,粪便、污水、废弃物等应及时处理,不得污染和破坏周围生态环境。
2、场地条件:放养果园林地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树木龄2年以上为宜,土质以沙土为好。
鸡场必须要有安全可靠、充足的水源,不含病原体,无污染。
要有搭建棚舍地形条件,并对园地适当轮作草本类作物,供鸡食用。
选择经环保监测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果园、林地等(最好有草)。
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凤、干燥。
3、鸡舍的修建:鸡场鸡舍,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能通风换气。
(2)便于清扫、消毒。
(3)育雏舍能保温隔热、遮风挡雨。
(4)鸡舍位置要求地势较高,不积水,空气、水源无污染。
4、围栏的修建养鸡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也可以用竹竿、树干作围栏,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亩1500-2000只(有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可用竺子编成竺篱笆)。
林下养鸡技术大全林地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下养鸡技术大全林地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林下养鸡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即在林地里让鸡自由活动,自然觅食。
这种养殖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改善环境、提高鸡的健康度以及提高鸡蛋和肉的品质。
同时,林下养鸡也要注意一些技术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适合养殖的林地是非常重要的。
林地应具备一定的空间,克衣(缺食)等。
林地的树种最好是高大且宽广的乔木或阔叶树,这样可以提供充足的树荫和食物,同时也容易清理鸡棚内的鸡粪。
此外,林地还应农安排好鸡舍的位置和大小,以利于管理并满足鸡的栖息和活动需求。
其次,鸡舍的建设也需要注意。
鸡舍应该建立在林地的边缘部分,这样方便管理和观察鸡的状况。
鸡舍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每只鸡应有0.4平方米至0.8平方米的自由活动空间。
鸡舍的高度要保持在2-3米,以利于通风和日光照射。
鸡舍内部应该有足够的饲料储存区域,以及合适的饮水设备和鸡窝。
此外,鸡舍还应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如防雨、防潮、防风等。
第三,鸡的饲养与管理也是林下养鸡的重要环节。
饲料应根据鸡的需求和林地的自然资源情况来选择。
一般来说,鸡在林地中可以食用大量的虫子、蚯蚓、果实和杂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补充饲料。
适当的饲料补充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羽毛光泽。
各种适合鸡食用的谷物、豆粕、鱼粉等都可以作为饲料的补充。
对于林下养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
及时消毒鸡舍、定时打疫苗、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是必要的。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干净和整洁,定期清理鸡粪和垃圾。
再次,要定期观察鸡的行为,及时发现患病的鸡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最后,要确保鸡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充足,保持水质和饲料的新鲜度。
总的来说,林下养鸡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养殖方式,但需要合理选择林地、科学建设鸡舍,合理管理饲养和防疫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林下养鸡的养殖目标,获得健康的鸡蛋和肉品。
天台养鸡生态养殖方法

天台养鸡生态养殖方法一、天台养鸡的场地准备。
1.1 场地规划。
咱想在天台养鸡啊,首先得好好规划下场地。
天台得有一定的空间,不能太拥挤。
一般来说呢,如果养个十几只鸡,起码得有个十几平米的地儿。
要把天台分成不同的区域,像休息区、活动区还有觅食区。
休息区得给鸡搭个简单的小窝,能遮风挡雨的。
这小窝不用太花哨,用些木板、竹子啥的搭起来就行,就像咱盖个小简易房似的。
活动区就得宽敞点,让鸡能撒欢儿跑。
觅食区呢,可以放些食槽和水槽。
1.2 安全防护。
安全可不能忽视啊。
天台四周得有个防护栏,这防护栏得结实,不然鸡一扑腾掉下去可就坏事儿了。
防护栏的高度啊,怎么也得有个半米往上。
这就好比给鸡圈了个安全的小天地,让它们在里面安心活动。
而且防护栏的间隙不能太大,别让小鸡能钻出去。
二、鸡的品种选择与饲养管理。
2.1 品种选择。
鸡的品种很关键。
要是想养着吃肉,那就可以选些长得快的品种,像白羽鸡之类的。
要是想下蛋呢,就选那些产蛋量高的,比如芦花鸡。
咱选鸡的时候啊,得挑那些精神头足的,眼睛亮晶晶的,羽毛顺滑的鸡。
可别选那些病恹恹的,那就是个“病秧子”,养不活。
2.2 饲料供应。
饲料这一块也有讲究。
不能光给鸡吃那些加工的饲料,得搭配着来。
咱可以给鸡喂些自家种的菜叶子,像白菜叶、菠菜叶啥的,这就是给鸡改善伙食呢。
还有啊,剩米饭、剩面条也能喂鸡。
当然了,饲料得保证干净卫生,可不能给鸡吃发霉变质的东西,那不是坑鸡嘛。
除了吃的,水也得管够,水槽里得时刻有水,就像人不能缺水一样,鸡也离不开水。
2.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要细心。
每天得去天台看看鸡,看看有没有生病的,有没有被欺负的。
鸡舍得定期打扫,要是鸡舍脏兮兮的,那鸡能舒服吗?就像人住在脏屋子里也难受啊。
还要注意给鸡预防疾病,定期给鸡舍消消毒,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三、生态循环与环保。
3.1 粪便处理。
鸡拉的粪便可不能不管。
这粪便啊,其实是个宝。
可以把粪便收集起来,发酵之后用来当肥料。
咱可以用这些肥料去种些花花草草,或者种点菜。
鸡的生态养殖模式

规模化生态健康养鸡技术生态养鸡,就是在农田、果园、林间隙地、山坡等地,利用优良的饲草、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发展养鸡,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
是我国养鸡业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农牧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笼养鸡迅猛发展,但规模化生态放养鸡起步较慢。
所谓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就是将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组合,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利用林地、草地、果园、农田、荒山等资源,实现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规模化养殖。
以自由采食野生自然饲料为主,也就是让鸡自由采食昆虫、嫩草、腐殖质等,再辅以科学的人工补饲,严格限制或禁止饲料添加剂、化学药品、激素或者是抗生素的使用。
通过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等,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
同时,通过放养鸡控制植物虫害和草害、减少或杜绝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这是一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具有以下8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能生产出优质鸡肉、鸡蛋,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可以节省饲料。
第三,能降低鸡场建筑费用。
第四,减少疾病发生。
第五,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减少植物虫害。
第七,缓解林牧矛盾和农牧用地矛盾。
第八,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放养鸡的产品质量优势在于,生态放养条件下的鸡蛋品质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蛋黄颜色变深、蛋壳厚度提高,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而对人体有益的磷酯类物质含量却显著提高,同时蛋清变得浓稠,其中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
放养鸡与现代化品种笼养的鸡肉品质相比,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影响鲜味的肌苷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而影响嫩度的肌肉纤维直径细,肌纤维密度高。
生态养鸡

生态养鸡有学问所谓生态养鸡,就是把鸡群放养到自然环境中,让鸡肉、鸡蛋恢复应有的天然优良品质。
目前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如果再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做文章,市场空间会更加广阔。
1.选对品种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
地方品种具有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的特点。
2.建好鸡棚生态养鸡也需要鸡棚,这是鸡晚间宿营的重要空间。
鸡棚位置要高,背风向阳,视野开阔,不能积水,门前有足够的空闲地。
鸡棚可采用永久性的砖瓦结构,也可采用简易的木结构,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具有坚固的结构,有良好的遮风挡雨功能,为防止兽害侵袭,窗户要钉铁丝网,门口封闭要严实,地面要夯实,可使用三合土或水泥结构舍内地面,并铺设5~10厘米厚的锯末或垫草。
3.改造环境野外养鸡选用的生态区域,尤其是荒山、树林中,野兽、野鸟较多,为防止各种灾害和敌害侵袭,要对养殖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鸡群活动范围的边界上,应埋设1.5~2米高的铁丝网或尼龙网;也可密集埋植树枝篱笆,配合栽种葫芦、扁豆、佛手瓜、南瓜等秧蔓植物加以隔离阻挡;种植带刺的洋槐枝条、野酸枣树或花椒树,阻挡人、兽的效果最为理想。
周边活动半径以不超过50米为宜。
4.适当训练在育雏期,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逐步锻炼鸡雏采食、消化粗饲料的能力。
4周龄脱温后,只要天气合适,室内外温差不是很大,都应定时将鸡群放到棚前的空闲地上,通过约束训练,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延长活动时间,直至鸡群能自由活动。
饲喂量要逐步减少,遵循“早少晚饱”的原则,以调动鸡群外出觅食的积极性。
为了能让在野外自由活动的鸡群,按时回舍补充料水,在放养的初期,就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有经验的养殖户,常使用敲锣、吹哨子、敲脸盆等方式,以合适的响声,配合可口的食物,对鸡群进行召唤训练,让鸡群形成条件反射。
5.防治疾病野外生态养鸡虽然空气新鲜,鸡群活动量大,并且主要吃野菜、嫩草、草籽、昆虫等无污染的饲料,机体健康,但如果不按时预防,疫病照样会侵害鸡群。
林下生态优质鸡养殖关键技术要点

林下生态优质鸡养殖关键技术要点摘要: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貌特征为主,山高林密,坡多田少,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山区的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养殖业为主。
因此,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生态鸡养殖,因肉质鲜美、市场前景好,在脱贫攻坚期间在贵州山区得到大力推广,但很多地方的林下生态鸡养殖不能持续发展,主要是林下生态鸡养殖的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导致死亡率高、养殖成本增加,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而退出此种养殖模式。
本文作者从事林下生态鸡养殖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和关键技术,通过总结分析,提炼出的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鸡的死亡率,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很好的收益。
关键词: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引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上升,无抗养殖、肉质鲜美的优质肉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而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式是仿造农村土鸡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采取的一种养殖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养殖技术,才能饲养出绿色健康的优质肉食品。
本文就对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探究,让该技术为山区养殖农户获得好的收益,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多的绿色健康美食。
一、林下生态鸡养殖的优点(一)林下生态鸡养殖,可以提供绿色、健康的优质肉食品林下生态鸡养殖不同于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这是一种仿生态的养殖方式,鸡的生长、生活环境得到释放它的天性而获得优质的肉食品。
一是鸡在空气清新、阳光照耀、虫草丰富的林地内奔跑、觅食,更有利于鸡的生长、生存条件,很不容易生病,不需要投药进行防治,可以获得无抗肉食品;二是鸡在林间采食虫草、饮用山泉水,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来源,加上奔跑运动,沐浴阳光,此种方式养出来的鸡,营养更加丰富,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加鲜美。
(二)林下生态鸡养殖,可以实现生态资源优势互补林下生态鸡养殖,特别是在经济林下放养适度的鸡群,鸡可以为林地除虫、除草,为经济林木减少虫害和除草农药的施用,有利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同时鸡在林地内排出的粪便,可以为经济林木提供有机肥料作养份,不需要像工厂化养鸡方式为鸡的粪便增加处理的设施设备,养鸡和种树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势互补,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林下生态养鸡的技术要点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5期林下生态养鸡的技术要点赵倩1杨利菊21.云南省鹤庆县黄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鹤庆671500;2.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鹤庆671500摘要林下生态养鸡,就是在树林中放养或与舍饲结合饲养土鸡,以采食昆虫和牧草为主,补充饲喂为辅。
这种养鸡模式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饲料成本,而且可以生产出更多优质的鸡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本文从养鸡林地的选择与改造、鸡舍地点的选择与布局、林下养鸡的技术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林下生态养鸡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养鸡;放养;舍饲;生态收稿日期:2020-12-19赵倩,女,1988年生,助理兽医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林下生态养鸡不仅能够节约饲料成本、提高饲养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且生产的鸡肉、鸡蛋质量好且风味佳,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
在林下饲养鸡群,鸡粪可以成为树木生长的优质肥料,鸡群采食昆虫和野草能够有效防止树木病虫害,还可节省大量的饲料成本;林中的树叶或牧草中富含优质的木质素、纤维素、维生素、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可以成为鸡群的优良补充饲料,并增强鸡群体质和抗应激能力,为更好地拓展产业结构和提升树林空间资源做出贡献。
这样通过种养结合,可以形成以牧促林和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保证畜牧和林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为农民开拓一条增收致富之路[1]。
1养鸡林地的选择与改造根据鸡群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来选择适应鸡群生活的林地,是保证林下养鸡成功的重要环节。
小型养殖户可以在自己家房前或屋后选择0.133~0.667hm 2的树林来饲养;大型养殖户可以选择0.667hm 2以上的树林,并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高燥、整体坡度在20°以下、最好在林中有空余的地方,便于对鸡群进行整体管理,要求林分密度50%~80%为宜。
林分密度过大、树林的透光性降低而湿度容易增加,给病虫的滋生和繁殖创造条件,如果林分密度过小容易滋生灌木,影响鸡群的自由活动[1]。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木要点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木要点摘要:林下生态养鸡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利用高效等优势。
林地选择与准备是林下生态养鸡的重要环节,包括林地选择评估和鸡舍建设布局等方面。
本文通过综合文献研究,总结了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中林地选择与准备的关键要点,旨在为养殖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指导。
关键词: 林下生态养鸡、林地选择、鸡舍建设、资源利用林下生态养鸡是一种将养鸡与林业相结合的养殖模式,通过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地选择与准备是林下生态养鸡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鸡群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养殖者常常面临林地选择和鸡舍建设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中林地选择与准备的要点,以提供科学的管理指导和决策依据。
一、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一)林地选择与准备林下生态养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林地选择与准备是其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
在林地选择方面,首先需要评估林地的适宜性,包括土壤质量、水源供应、阳光照射等因素。
优质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供应对鸡群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而适宜的阳光照射则有助于鸡只的活动和日常行为。
此外,还需要考虑林地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环境保护性,确保养殖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
在鸡舍建设和布局方面,应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
合理设计鸡舍的大小和结构,以适应鸡群的数量和品种。
同时,考虑到林地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合理的布局方式,如错落排列或分区设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林地资源。
鸡舍的建设还要注重通风和保温措施,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合理规划鸡舍与林地的距离和道路的布置,便于管理和运输。
(二)舍建设与管理林下生态养鸡的舍建设与管理是确保养鸡活动顺利进行和鸡群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舍建设方面,应根据林下养鸡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设计和建造鸡舍。
首先,鸡舍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应考虑到保温性能、通风效果和耐久性。
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适宜的通风设计可以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术要点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术要点林下养鸡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了鸡养殖业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在山林中放养土鸡,土鸡的粪便可以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养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人们对土鸡产品需求量的增多,林下养鸡已经成为鸡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一、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1、鸡舍的选址与建设鸡舍的选址对林下养鸡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为此,应该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好、交通便利的林地;同时,必须考虑是否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还要考虑通风性能好、地势平坦、干燥的选址;鸡舍的总体布局要有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消毒区;鸡舍大小需要结合养殖规模确定;在鸡舍内还需要搭建雏鸡房、产蛋房等。
2、鸡种的选择与防疫工作必须做好鸡种的选择和防疫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方案。
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对鸡场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微生物的存在,防止外界病原体的侵入,造成鸡患病,提高养鸡的产量和质量;还要预防寄生虫,鸡在觅食的过程中会吃下一些虫类,难免传染上寄生虫,应定期进行驱虫处理;注意保证林下养殖场的环境,及时消毒,防止病原菌的传播,保证鸡群健康;应该选择抗病能力、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鸡种,比如说土鸡;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土鸡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和繁殖能力。
只有采取科学的饲养技术才能饲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鸡肉制品,营养价值和质量安全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二、林业生态养鸡的优化管理措施1、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1~3d的雏鸡,温度最好在34~35℃,4~7d的雏鸡,温度最好在32~33℃;避免养殖环境太过于潮湿,最好的湿度控制在55%~70%,如果太潮湿,鸡群很容易患上寄生虫病,或者受到大肠杆菌和霉菌性疾病的侵袭;定期通风换气,结合保温室的温度采取相应的通风环境措施。
只有养殖场内的空气质量上升之后,才能为鸡的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
2、科学的饲养和补饲雏鸡的体重超过300g时,可以采取分区放养的模式,经过2~3d之后再换到另外一个区,能够很好的避免疾病的发生,同时使地面的植被得到恢复;鸡群放养之前,每天饲喂5~6次,鸡群放养之后,每天饲喂2~3次。
林地养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地养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国众多的养殖项目中,鸡鸭等常见家禽养殖一直是最多的,而肉质极佳的鸡,最好是可以在自然的场地,树林子里来喂养,这样养殖出来的鸡不仅肉质比较结实,而且味道也更是好吃很多。
一、选择合适的林地在林地的选择上,选择树龄在两年以上的树种,树的叶子不要太厚,这样会挡住阳光的照射。
树冠要比较高一点,矮了的话应该会被鸡给啄到。
最好树林的荫蔽程度不要超过70%。
要保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通气性。
林子里边的杂草要比较多一点,那里边生长的昆虫就会有很多。
所以在养鸡的时候省饲料,吃的上就会提供比较充裕。
如果树叶长得太多太好,遮阴的强度比较高的话,就会妨碍鸡的生长。
而且要保证林地的封闭性,方便隔离和向阳避风,环境要干燥点。
二、林地清理要是准备养鸡的话,就需要提前一年的冬天对需要养殖鸡的林子做一次全面的清理工作,要把林子周围的一些石块和杂物垃圾全部都清理干净。
然后再使用消毒液把林地和周围的地方全部都喷洒消毒。
这样才能够让原地的病菌和微生物都降到最低的程度。
鸡在里面生活的时候,也就不会容易生病了,这样更能达到优产的目的。
三、划分林地在划分区域的时候,一般是三亩到五亩的林地作为一个饲养区域,每个饲养区域都要建立一个鸡棚,然后把鸡放在不同的小区域进行轮流放养。
和区域可以用尼龙分隔开来,眼的大小可以根据鸡不能钻过去为基准。
这样还可以防止老鼠和黄鼠狼对鸡的迫害,而且还比较方便于管理。
如果一个区域的地方虫子和草不够鸡吃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鸡赶到另一个区域。
然后把这个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把它空置60天以后就可以再让鸡进来了,如此循环的利用就可以了。
四、建立好棚舍在林地养鸡的地方不需要建造运动场所,只需要建立一个可以起到遮风避雨的简单棚舍就可以了,这样还可以节约一些成本。
建立棚舍的面积要根据10只到15只一平方米来建造,选择建立合适的地方要阳光好而且避风、排水排污比较方便、交通也比较便利的地方。
园地养鸡比起养殖场养鸡的话,在管理方面还是要轻松一些的。
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林下养鸡是利用传统的养鸡方法,结合现代科学饲养技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昆虫)养鸡而获得低成本、环保、绿色的禽产品。
下面一起来看看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吧。
一、树林中鸡舍的建造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条件良好,交通和防疫条件都符合要求,周围林木生长良好、中间有长10—20米,宽1.5—6米空地的地方,用竹、木、薄膜等林料搭建易拆,易移动的简易棚舍,其建造可就地取材。
1、用土坯、砖块、油链纸、麦结或木条搭建一个长10米,宽1.5米,茼2米的框架,并在中间开一个1米左右的门。
2、用旧塑料编织袋和厚黒塑料薄膜将周围和顶部围起,厦盖和固走。
3、栖床用竹片、木条或街枝以2厘米同隔铺设,离地面茼度30厘米。
每间棚舍可养鸡300只,可根据词养量建造一至数个棚舍,并在附近设立管理房和配料房。
二、育雏鸡的选择和培育技术在正规养殖场引进30日龄脱温的肉杂或商品代蛋鸡公雏直接放到林地饲养,也可在孵化场引进刚出壳的苗鸡育雏至脱温后再放入林地放牧饲养。
育雏应注意如下要求:一是适宜的温度,一般要求育雏第一周温度为32—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20—22℃为止,相对湿度为60%左右,前期较高,后期较低。
二是良好的通风,中午天暖时可开窗透风,换气时要防止冷风侵袭,以防感冒。
三是合适的密度和群体,一般地面平养0—4周龄每平方米20—25只,5—7周龄10—19只,一般雏鸡群体不能太大,以200—300只为宜。
四是正确的光照,雏鸡入舍后的头3天,24小时光照,以后逐渐减少,4—7日龄维持15小时,从第2周以后每天不少于8小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面积0.6瓦,灯泡离地面2米左右为宜。
五是利用全价配合饲料,可购买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肉杂鸡育雏全价料直接饲喂,也可购买浓缩料或预混料按说明配合后饲喂。
六是精心饲喂,雏鸡入舍后3小时内应让其自由饮用5%的糖水,并添加万分之一的高锰碳钾,水温17—18℃。
早晚各一次,以后不间断供给温开水,开食饲料粒度要细,并现配现喂,0—7日龄每天6—8次,7日龄以后每天4—6次,勤添少喂。
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与技术要点

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与技术要点作者:刘凤娟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4期摘要:生态放养鸡是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经济林、果园、玉米或高粱等地套养的土蛋鸡、肉鸡等系列。
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
它既是传统养法和现代养法的结合,又突破了笼养肉鸡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鸡肉的风味,是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典范。
关键词: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放养鸡的饲养管理1、保温育雏的管理。
首先要确定雏鸡保温房,其面积要根据饲养的数量来确定,一般按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如果饲养数量多,就应该分小区饲养,可确定每群在1000羽左右。
场所可以利用经济林、果园等在房前屋后,或原有保温房以及经过改造的旧房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比较远,建造保温房时则应选择向阳避风,水源充足,地势干燥,地域宽阔及道路便利的地方。
2、严把脱温期管理。
仔鸡脱温饲养需要在三周后开始进行,在脱温期,外界气温情况值得特别注意,如果内外温差大,因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那么在短时内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温度适宜的晴朗天气放养,对于放养时间,在开始的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将时间逐日增加,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3、认真防疫控疾病。
防病免疫工作至关重要,其要求质量高,剂量足,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进行免疫注射。
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放松。
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设置避雨防暑棚。
根据饲养鸡群多少,适当搭一些油棚给仔鸡避雨休息十分必要。
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园地饲养的密度。
出温房一周龄,一亩果园,以每群低于500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一周换一块地。
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喂养果园、经济林、作物地内的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养息期,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链,达到鸡、果双丰收;6、饲料营养及喂饲。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不同于传统的养鸡模式,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趋势。
一般有两种形式,生态散养鸡模式和生态集约化养鸡模式。
生态方式饲养出来的鸡野味浓郁,肉质鲜嫩,有嚼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欢迎。
生态散养鸡一般是利用草地、农闲地、林地或者果园等地进行规模化的生态养鸡。
这样鸡的活动范围比较广,还能觅食到昆虫等野外的天然食物。
不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其他抗生素,养出纯天然的绿色、安全的生态散养鸡。
生态集约化养鸡是指在集约化的环境中,通过人工的措施,达到生态养鸡的要求。
一般在鸡所吃的饲料或食用水中添加益生菌等微生物,可以保证鸡舍内没有别的异味,提高鸡的成活率,还能减少鸡患病,让人工饲养管理起来更加轻松。
生态方式养鸡需要配合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使其可以发酵鸡粪
等污染物,让鸡粪等转化为肥料,达到环保的效果。
日常保健的时候只能使用草本保健药,不可以使用抗生素和各类添加剂,也不能使用有残留的、影响食用安全的化学消毒剂。
生态养鸡的技巧

生态养鸡的技巧生态养鸡是指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方面介绍生态养鸡的技巧。
一、饲养环境1.选择合适的场地:生态养鸡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并进行合理的防风防雨措施。
2.做好栏舍设计:栏舍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保证鸡只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注意保温通风,保证鸡舍内温度适宜。
3.建立合理的水源: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并定期更换饮水器,避免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传播。
4.合理配置饲料:根据鸡只的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阶段,配置合理的饲料,确保鸡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二、饲养管理1.科学喂养:定时定量、定点定粮喂养,避免过饱过渴,遵循“先饮水后喂料”的原则,合理控制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
2.规律作息:确保鸡只有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应激。
3.定期消毒:鸡舍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污物和异味,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环境。
4.合理繁殖:合理进行鸡群的繁殖管理,选择优良种鸡进行繁殖,增加鸡只的遗传优势,提高鸡群的产品质量和数量。
三、疾病防治1.预防为主:加强鸡只的免疫接种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注射,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做好鸡只的日常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防止疾病的扩散。
3.禁用或谨慎使用药物:在饲养过程中,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禁止使用禁用药物,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用量,避免药物滥用导致鸡只免疫力下降。
4.定期检测:定期进行鸡只的体检和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了解鸡只的身体状况和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生态养鸡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的一种养殖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做到全面合理的管理,才能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希望以上的技巧可以对生态养鸡有所帮助。
阳台生态养鸡

分享一下阳台生态养鸡方法,经我实践,两年内不用清理鸡屎,不用打扫卫生。
无臭味无蚊子,可百度查发酵床养殖。
1. 做鸡笼
2. 找上几一蛇皮袋锯未,最好是林场的新鲜锯未,晒干后可用,锯未最好有60厘米以上厚度。
3. 网购发酵菌稀释后,均匀洒在锯未上。
用塑料袋封上,发酵几天后,摸到锯未发热后。
就可以丢鸡进去了。
4. 以后要处理的事情只是喂鸡就行,不要管鸡屎了,鸡屎拉出后会被鸡翻来翻去的充分和锯未混合,几小时就发酵为热量了。
相当环保卫生。
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是一种利用林地资源进行鸡的养殖的技术,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改善鸡的生存环境,提高养鸡的品质。
下面将介绍林下养鸡技术的实施方案。
首先,选择合适的林地进行养鸡。
林地的选择是林下养鸡的第一步,需要选择树种繁茂、地势平坦、通风良好的林地进行养殖。
同时,需要考虑到鸡舍的建设和饲料的供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林地对于养鸡的成功至关重要。
其次,建设合理的鸡舍。
鸡舍的建设需要考虑到林地的地形和树木的分布,可以选择采用半敞开式的鸡舍,既保证了鸡的生存环境,又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
鸡舍的建设需要考虑到通风、采光、排水等因素,保证鸡的生活环境良好。
然后,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林下养鸡需要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的供给、饮水的管理、疾病的防控等方面。
需要根据林地的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饲料,保证鸡的营养需求;同时,做好饮水设施的管理,保证鸡的饮水安全;还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定期对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最后,合理的销售渠道。
养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需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可以选择与当地的超市、餐饮等进行合作,也可以选择开展线上销售,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益。
综上所述,林下养鸡技术的实施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林地、建设合理的鸡舍、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销售渠道,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林下养鸡的顺利进行,提高养鸡的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林下养鸡技术的实施方案有所帮助。
生态养殖鸡技术大全

生态养殖鸡技术大全一、选择生态养殖鸡模式1.林下养鸡林下养鸡, 即在林园放养。
传统果林或山林树下杂草丛生, 而且果林锄草费用较高, 将鸡养殖在果林下,可以达到果园增产的目的。
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鸡群在林下活动,会采食野草、昆虫, 帮助林间松土、除草、除虫; 二是鸡粪可以用作果林的生态肥料, 培肥沃土, 减少果林施肥; 三是林下养鸡, 鸡的口感独特,可以提高养鸡经济性。
2.稻田养鸡稻田养鸡, 就要密切结合水稻各个时期的生长习性, 了解水稻病虫害和鸡苗的生长繁殖贵旅, 放养在稻田里, 吃掉落的稻穗或者是稻田里的杂草、草籽、昆虫, 辅以其他农家饲料,帮助鸡群生长。
3.蔬菜大棚养鸡蔬菜大棚养鸡, 夏天为凉棚, 冬天可保温, 冬天利用鸡在生长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和大棚吸收到的光热进行互补。
蔬菜生长吸收鸡排出的二氧化碳, 鸡粪也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 从而建立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养殖鸡技术方法1.品种选择可以选用无疫病地方的土鸡鸡苗或培育的优质鸡苗, 当地散养成功的、严格净化的鸡苗最好, 原则上要求鸡苗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采食好、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鸡苗, 否则不容易养殖成活。
2.养殖场地选择和鸡圈修筑养殖场地最好选择在污染少、水源足、交通便捷的地方。
鸡圈可以就地选择修建, 鸡圈地基高于四周, 周围修建排水沟, 充分保障鸡圈的干燥,防止动物疫病扩散, 饲养场地周围要建围栏或围网。
3.不同阶段鸡群的管理(1) 育雏阶段。
雏鸡刚刚孵化,对环境很敏感, 抵抗能力差, 不能直接放养, 此阶段宜集中管理和饲养。
(2) 中、大鸡管理。
仔鸡要慢慢增加户外养殖时间, 让鸡群逐渐适应环境, 一人在路上撒饲料开道, 控制投放量, 引导鸡在野外觅食。
放养首先要关注天气变化, 雨天不适宜放养,其次要注意防止鸡的天敌。
在喂养鸡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改变饲料投放、饲料配比等方式, 改善鸡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等。
尽管生态养鸡会推迟鸡上市销售, 但所需的饲料减少, 鸡的单价有所提升, 使得农户的利益并不会因此受损。
生态养鸡五措施 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 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五措施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养鸡技术生态养鸡就是在天然草原、森林生态环境下,以地方品种或改良品种鸡为养殖对象,采取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草原和林间昆虫、杂草(籽)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呼吸草原、林中新鲜空气,饮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和商品蛋。
下面就把:生态养鸡五措施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好生态鸡品种按照生产要求选择所需品种,当地的鸡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和选择已成为肉蛋兼用型鸡种,可以选择饲养;商品蛋用型鸡种最好选择海兰白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或罗蔓褐壳蛋鸡作为生态蛋鸡品种。
二、选好饲养场址生态养鸡的养殖场地选择草原牧地、天然林地、农家田地等地饲养;要求鸡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牧草和林地,其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鸡舍按照每平方米10只,要求架养栖息,运动场按每平方米1只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围起来。
三、饲养管理1.抓好育雏时节生态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
按照当地的气候特点,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
由于此期气温逐渐上升,光照充足,对鸡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高。
鸡可以户外活动时正好气候温暖,环境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使鸡可得到充分的锻炼,因而体质强健,对以后天然放牧采食,抗御自然灾害和预防天敌非常有利。
要求每日饲喂5~6次,保证清洁饮水。
2.抓好幼雏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时改为小围栏散养,有目的地训练它的条件反射。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会回来吃食、饮水。
在此期间,抓住时机锻炼鸡只觅食饲料和捕食昆虫的能力,经过4~6周的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增强了觅食的能力并增长了预防天敌的本领后,就可以准备放养了。
3.抓好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生态散养蛋鸡8~20周龄这一时期为育成期。
林下养鸡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实施方案林下养鸡是指在山林或林地之下进行养殖鸡类的一种方式。
相比传统的饲养方式,林下养鸡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和养殖效益。
为了实施林下养鸡,下面将介绍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选址和设计1. 选址:选择山林或林地,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方。
2. 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鸡舍和放养区域。
鸡舍建议采用简易的自然材料,比如竹子和木材搭建,保证通风、采光和保温。
放养区域可以使用网箱或围栏进行围合。
二、鸡品种选择和繁殖根据林下饲养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对抗能力强的本地品种或耐高温、耐寒、抗病能力强的鸡种,如土鸡、马鸡等。
可以购买一些健康的种鸡进行繁殖,也可以采用人工孵化的方式。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选择:在林下养鸡时,饲料可以通过自然资源获取,如地里的杂草、果实、杂粮等。
也可以适量补充商业饲料,保证鸡的均衡营养。
2. 田间管理:定期进行采摘、修剪,确保放养区域的清洁卫生。
结合季节的变化,根据气候饲养管理,做好防寒、防暑、防虫、防病工作。
3. 疾病防控:加强鸡舍和放养区域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和清理,避免饮水池或喂食器的交叉感染。
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销售和市场开发1. 销售渠道的选择:可以选择通过家庭自用、自产自销、城市农贸市场、农产品合作社等多种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也可以结合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2. 营销策略:提供优质的产品,注重产品的包装与品牌宣传,通过宣传册、展览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3. 建立供应链:与周边农户、加工企业或批发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五、经济效益分析林下养鸡相比传统养殖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降低成本:林下养鸡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土地租金等开支。
2. 提高产品价值:林下养鸡的产品质量更好,味道更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和利润。
3. 保护环境:林下养鸡可以充分利用山林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助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态养鸡的方法-养鸡技术高利新(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畜牧兽医局畜牧站164300)
绿色生态养鸡由于源性饲料与营养成分配比的改变,外加上延长饲养期、运动量增加,可使鸡的品质大幅提高,例如含水量减少、腹脂减少、肌肉和磷脂增加、鸡肉汤汁醇厚、腥味少。
以三黄鸡、青脚鸡为例,60日、90日、120日龄的食用口感有着明显的区别。
因此,生态养鸡是养鸡业发展的潮流。
1雏鸡的选择
生态养鸡的品种是以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以耐粗饲的本地鸡为宜,如乌鸡、青脚鸡、三黄鸡等。
雏鸡的购入要综合考虑,一般是来源于健康种群,必须调查种鸡的病源史,出壳正常、孵化率高的雏鸡品质为好。
挑选方法是一看二摸三听,即看精神状态好;摸鸡体有膘,温暖柔软;听叫声响亮,清脆为好。
2饲料与配料
生态养鸡是以优质全价料或者农副产品资源为主,不加任何添加剂,用于自配的源性饲料包含玉米、米糠、麸皮、豆渣(粕)、饲用酵母等,根据条件还可加用少量的特殊料,如松针粉等。
由于原料
廉价,一般可节省30%的饲料成本。
生态养鸡具有少喂多运动,延长饲养期的优点,因而在饲料配制上有较大的改变,比如配合的源性料以玉米、糠麸为主,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较多。
添加适量的特殊饲料或中草药添加剂,以及配制时还要根据不同饲养阶段、环境地理位置状况适当调整配方的营养成分标准。
3饲养管理
育雏阶段(0~4周龄)的饲养管理。
育雏前1~2星期对鸡舍和用具进行彻底清扫和清洗,然后用3%的火碱液消毒。
对食槽水桶消毒后还要冲洗晒干备用。
雏鸡的供热保温最好采用重叠式育雏茏比较方便,如1.20米×1.60米×0.45米的育雏茏,按四层叠放,也可用木条自做,根据饲养数量的多少来确定育雏室的大小,一间10平方米的房屋(育雏笼摆满)可育雏2400羽左右,50平方米房屋可育雏12000羽左右,采用约30厘米的煤炉或火道供暖,此法育雏成本较低。
雏鸡开饮一般是出壳后18~24小时,先用凉水或5%白糖水初饮。
初饮2~3小时后开食。
开食前先投喂少量碎玉米,有利于雏鸡排出胎粪,减少鸡白痢发生。
随后投喂雏鸡颗粒料,24小时任其食用。
6~7日龄后逐渐掺入配合饲料。
7~4周龄为饲料逐步过渡和放养锻炼鸡只体质的时期。
随雏鸡的日龄增长,要更换槽(桶)型号与高度,保持足够的数量,便于采食饮水,减少料、水的浪费。
育雏温度的高低与自然抗体的强弱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因此,对商品鸡饲养的育雏
可实施低温育雏,提早脱温,提高雏鸡的抗逆性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雏鸡适应常温后需要转群,在夏季10多天后、冬季40天后可开始转群,雏鸡已经完全与外界的温度适应时必须转群。
夏季最好把时间定为晚上进行,不用任何垫料,雏鸡处于静止阶段,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受到过于惊吓与乱窜,可减少应激。
冬季一般选用白天,最好是天晴中午温度最高时实施,在栏舍中间当用锯木梢、碎干草分成1米,厚度约3厘米左右的垫料带,场地大小根据群体的数量而定。
冬季转群后,环境变化不能太大,应该作适当的过渡,生产当中也可通过增加雏鸡的运动量来适应冬季的寒冷。
鸡棚内最好设置用木棍制成的栖架,训练鸡仔栖架上过夜,可防止鸡相互挤压。
生长阶段(4~17周龄)的饲养管理。
生长期为吊架子阶段(),以长骨肉和各器官均衡发育为主,不求肥瘦和生长速度。
饲养期120日龄前,配合料营养水平偏低,少喂多运动。
根据季节,适时调整饲料结构和营养配比。
在炎热夏季,山地场放养时,日照强度较大,要有足够的饮水和凉棚,以防中暑。
育肥阶段(17周龄后)的饲养管理。
从120日龄后,鸡已经避开多种疾病的易发阶段。
鸡的整个生理、骨架已经形成,在没有外界较强野毒攻击的情况下,可以开始育肥。
在育肥阶段,应增加饲喂次数,提高育肥效果,缩短育肥期。
配合料应严格选择无霉、无农药残留的源性饲料,使产品无药残、无公害,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
准。
4消毒的次数、时间和方法
要根据鸡舍内外可能被感染的情况而定。
一般育雏前消毒一次。
每次粪便清除后或转舍要带鸡消毒一次。
常用的毒剂可用0.1%的“百毒杀”(癸甲溴铵溶液),0.2%~0.3%过氧乙酸或0.4%~0.5%“菌毒敌”(主要成分为复合酚、冰醋酸)等。
杀死或抑制地面寄生虫卵、卵囊,最好用生石灰粉,10%石灰上清液或3%火碱液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