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鸡方法

合集下载

生态鸡养殖技术

生态鸡养殖技术

生态鸡是在林场、果园、草场等生态环境下,以土鸡为饲养对象,舍饲和林地、果园等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昆虫、杂草为主,人工补料为辅,生产出天然优质的商品鸡,产无污染的绿色蛋。

一、场地选择生态鸡要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林地、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一般天然次生林森林比针叶林、阔叶林、自然森林种植园好如有条件,可选择针阔混交林。

用于养鸡的防护林尽量选择在远离交通要道、住宅区,远离其他养鸡场,环境安静、水源清洁,选择冠层较高、透光和通气性较好,林地间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林带。

(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其地面坡度以不超过1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规模饲养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产品运输和加工。

二、鸡场建设鸡场应处于整个放养防护林的中间位置,并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相分离。

生产区包括放养区、鸡舍(含育雏舍或放养区鸡舍)、消毒室、隔离舍、兽医室等,育雏舍应与放养区分开,并应有粪污处理设施或固定场所。

兽医室、隔离舍和粪污处理设施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处,距离鸡舍50m以上。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育雏保温舍按每1000只鸡10平方米计算,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

鸡舍以镀锌管等为主要材料搭建易迁移的大棚作鸡舍,通常棚宽6——8m,长度按需而定,中间高度2.5——3.0m,两侧高1.2m左右;鸡舍两侧架设网床,沿鸡舍纵向中间留1条通道,每侧网床的宽度以2.5——3m为宜,通道宽度1.2——1.3m,网床的材料选择网孔直径为2cm的聚乙烯塑料网,床架的高度不能低于70cm。

棚顶由内向外依次为覆盖塑料膜、草帘和黑白膜;两侧和中间开设出、入气口;(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棚舍两边檐下设排水沟,棚的主要支架用钢丝固定。

棚内外饲养用的食槽或料桶、饮水器、照明灯具等依据养殖数量和日龄合理布置,保证每只放养鸡能及时采食和饮水。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及防疫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及防疫
1 I 饲 料 育 雏 料 须 用 全 价 饲 料 , 可 用 各 大 厂 家 的 .3 3 5 00 2 日龄 ) 5 2  ̄ 0 t ) 1 ( ̄ 1 及 1(2 3 E龄 小鸡 饲 料 ;或 购 入 浓 缩 饲 1 料 按 雏 鸡 要 求 配 成 全 价 饲 料 ,一 般 情 况 下 6 %- 5 0 6 %的 玉
均 胎 次4 左 右 才 能 使 猪 场 保 持 高 水 平 繁 殖 成 绩 ,母 猪 年 胎 淘 汰 率 保 持 在 2 %~ 0 。 母 猪 的淘 汰 标 准 有 : 1 产 以上 5 3% 0 老 年 母 猪 ( 仔 、 哺 乳 性 能 良好 母 猪 可 续 留 12 ) 疾 产  ̄胎 ;
1 . 放 养鸡舍 .2 3
放养 鸡舍 需考虑 可挡风 雨 ,易拆迁 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可 。采用 简单支 架 ,简 易屋 顶 ,并 用围 网筑 栏 。选择尼
龙 网 或 不 锈 钢 网 围 成 高 15 .m的 封 闭 围 栏 。根 据 饲 养 数 量 确 定 围 栏 面 积 ,一 般 每 只 鸡 平 均 占地 8 , 围 网 放 养 还 有 m 利 于 进 行 规 范 化 防 疫 。 为 了 利 于 冬 季 保 暖 , 四周 用 塑 料 膜 覆盖 。供水 、供料 设施可 用楠竹 剖开或 制作木 槽等 ,
促 林 、以林护 牧的 多级能 量利用 的 良性 生态 循环 ;并且
也提 高 荒 山 荒坡 综 合 利 用 效 率 和 经 济 效 率 。
1 . 育雏舍 .1 3
育雏舍 要求较 高 ,应 考虑 保温和 方便消
毒 。 以砖 混结构 为佳 ,条件 不具备 ,可用 塑料布 隔 ,但
一 定 要 保 温 。 另 外 , 需 配 备 与 规 模 化 肉 、 蛋 鸡 育 雏 所 需

林园生态养鸡技术

林园生态养鸡技术

林园生态养鸡技术[摘要]林园养殖的鸡质优无公害,风味独特,经济效益较高。

本文主要论述了林园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关键词]林园生态养鸡管理[中图分类号]s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169-01一、选好鸡苗林园应选择本地鸡。

本地鸡适应本土环境气候、耐粗饲、抗病力强,而且体型小、反应灵敏、活泼好动、适宜放养。

鸡苗应选择产自非疫区、饲养环境好、种鸡品种纯正、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模种鸡场。

鸡苗要挑选健康的,外观羽毛干净且有光泽,鸡群整齐度好,叫声清脆,活泼,眼睛有神,站立稳健,手握整个雏鸡挣扎有力,腹部适中,收脐良好,喙、眼、腿、爪无畸形,搬动装雏箱时雏鸡反应灵敏。

二、围栏的搭建林园养鸡管理至关重要,其中值得重视的是防止鸡外逃。

围栏可用绳网或篱笆栏,高度一般在1.5-2米左右,围栏要注意网孔的密度和篱笆栏的厚度,既不能让鸡逃跑,又要防止老鼠、黄鼠狼等野兽的侵袭。

围栏一般以0.67公顷(10亩)左右为一单元。

三、育雏与避雨棚设置林园养鸡一般数量较多,育雏房必不可少。

育雏房应建在避风向阳、地域开阔、平坦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林园的地方。

育雏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来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30只雏鸡计算。

育雏房的消毒和温度、湿度的控制与正常养鸡方法相同。

根据鸡的多少、园林地形和面积,在靠近园林的地方搭建避雨棚,不仅可以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暴晒、意外惊动,而且有利于鸡群防疫注射操作。

四、放养密度与规模林园养鸡应掌握合适的放养密度。

密度过大,往往会造成饲料不足,鸡群觅食范围广,易逃跑,难管理,而且人工喂料过多,既增加养殖成本,又影响肉质风味;密度过小,会造成饲料利用不充分,浪费资源,效益也较低。

因此放养密度一般以每亩200只左右较适宜。

放养规模根据园地范围和地形确定,一般以1500-2000只为一群,放养规模过大也会造成管理上的不便。

林园养鸡往往采用“全进全出制”,一批鸡上市后,对林园全面清理消毒,最好将园内土壤新翻一次,这样有利于防疫和肥土,对果树和下批鸡养殖有益。

天台养鸡生态养殖方法

天台养鸡生态养殖方法

天台养鸡生态养殖方法一、天台养鸡的场地准备。

1.1 场地规划。

咱想在天台养鸡啊,首先得好好规划下场地。

天台得有一定的空间,不能太拥挤。

一般来说呢,如果养个十几只鸡,起码得有个十几平米的地儿。

要把天台分成不同的区域,像休息区、活动区还有觅食区。

休息区得给鸡搭个简单的小窝,能遮风挡雨的。

这小窝不用太花哨,用些木板、竹子啥的搭起来就行,就像咱盖个小简易房似的。

活动区就得宽敞点,让鸡能撒欢儿跑。

觅食区呢,可以放些食槽和水槽。

1.2 安全防护。

安全可不能忽视啊。

天台四周得有个防护栏,这防护栏得结实,不然鸡一扑腾掉下去可就坏事儿了。

防护栏的高度啊,怎么也得有个半米往上。

这就好比给鸡圈了个安全的小天地,让它们在里面安心活动。

而且防护栏的间隙不能太大,别让小鸡能钻出去。

二、鸡的品种选择与饲养管理。

2.1 品种选择。

鸡的品种很关键。

要是想养着吃肉,那就可以选些长得快的品种,像白羽鸡之类的。

要是想下蛋呢,就选那些产蛋量高的,比如芦花鸡。

咱选鸡的时候啊,得挑那些精神头足的,眼睛亮晶晶的,羽毛顺滑的鸡。

可别选那些病恹恹的,那就是个“病秧子”,养不活。

2.2 饲料供应。

饲料这一块也有讲究。

不能光给鸡吃那些加工的饲料,得搭配着来。

咱可以给鸡喂些自家种的菜叶子,像白菜叶、菠菜叶啥的,这就是给鸡改善伙食呢。

还有啊,剩米饭、剩面条也能喂鸡。

当然了,饲料得保证干净卫生,可不能给鸡吃发霉变质的东西,那不是坑鸡嘛。

除了吃的,水也得管够,水槽里得时刻有水,就像人不能缺水一样,鸡也离不开水。

2.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要细心。

每天得去天台看看鸡,看看有没有生病的,有没有被欺负的。

鸡舍得定期打扫,要是鸡舍脏兮兮的,那鸡能舒服吗?就像人住在脏屋子里也难受啊。

还要注意给鸡预防疾病,定期给鸡舍消消毒,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三、生态循环与环保。

3.1 粪便处理。

鸡拉的粪便可不能不管。

这粪便啊,其实是个宝。

可以把粪便收集起来,发酵之后用来当肥料。

咱可以用这些肥料去种些花花草草,或者种点菜。

茶园生态养鸡技术1

茶园生态养鸡技术1

茶园生态养鸡技术茶园生态养鸡重在营建茶树――鸡食茶园虫草――鸡粪肥园养树滋草――树荫为鸡避雨挡风遮日的生态链,保持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禽产品和有机茶。

利用茶园进行生态养殖,生产优质无公害肉鸡,鸡粪作为茶园肥料,鸡在茶园捕食虫食草,生态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

1、鸡种与茶园的选择①茶园放养的鸡种,应选择适应性、抗病力、觅食能力强的本地鸡种,如仙居鸡、岭南黄、新浦东鸡等。

②茶园则宜选择平坦的生态茶园。

2、育雏房与避雨棚设置育雏房的面积可根据饲养量确定,以30羽/m2计算。

选择避风向阳,地域开阔,地面干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育雏房。

另外,可根据鸡群大小和茶园地形面积,适当搭建草棚或油毡棚,防止鸡群雨淋、日晒。

3、放养密度与规模放养密度以每亩(1亩=667 m2)茶园放养200羽左右为宜。

过密虫草不足,人工喂料过多,影响肉质风味;过稀资源利用不充分,效益不明显。

放养规模一般以每群1500-2000羽为宜。

放养的适宜季节为春夏秋季,冬季由于气温低,虫草减少,应停止放养。

4、育雏调教与管理3周龄雏鸡应在育雏室饲养。

3周后脱温饲养,此时要特别注意外界气温,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

开始每天放养2-4h,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夏季的风雷等恶劣天气要特别注意。

在放养初期同时进行归牧调教。

在放养过程中有意识地在草地或坡地上撒少量中鸡颗粒料和谷物,边撒边敲饲料盆,或吹哨子,以形成条件反射。

补料自3周龄起逐渐改喂谷物原粮饲料,喂饲量早餐由放养初期的足量减少至7成,5周龄以上降至6成甚至更低些。

放养时间应控制在120日龄以上,以保证肉质风味。

5、疾病预防与轮牧茶园养鸡疾病防范难度大,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按照免疫程序,逐羽免疫注射。

根据当地疫情,主要做好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免疫。

做好定期消毒,进行消毒,发现病鸡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要防止天敌和兽害,如老鹰、黄鼠狼等。

生态养鸡

生态养鸡

生态养鸡有学问所谓生态养鸡,就是把鸡群放养到自然环境中,让鸡肉、鸡蛋恢复应有的天然优良品质。

目前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如果再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做文章,市场空间会更加广阔。

1.选对品种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

地方品种具有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的特点。

2.建好鸡棚生态养鸡也需要鸡棚,这是鸡晚间宿营的重要空间。

鸡棚位置要高,背风向阳,视野开阔,不能积水,门前有足够的空闲地。

鸡棚可采用永久性的砖瓦结构,也可采用简易的木结构,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具有坚固的结构,有良好的遮风挡雨功能,为防止兽害侵袭,窗户要钉铁丝网,门口封闭要严实,地面要夯实,可使用三合土或水泥结构舍内地面,并铺设5~10厘米厚的锯末或垫草。

3.改造环境野外养鸡选用的生态区域,尤其是荒山、树林中,野兽、野鸟较多,为防止各种灾害和敌害侵袭,要对养殖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鸡群活动范围的边界上,应埋设1.5~2米高的铁丝网或尼龙网;也可密集埋植树枝篱笆,配合栽种葫芦、扁豆、佛手瓜、南瓜等秧蔓植物加以隔离阻挡;种植带刺的洋槐枝条、野酸枣树或花椒树,阻挡人、兽的效果最为理想。

周边活动半径以不超过50米为宜。

4.适当训练在育雏期,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逐步锻炼鸡雏采食、消化粗饲料的能力。

4周龄脱温后,只要天气合适,室内外温差不是很大,都应定时将鸡群放到棚前的空闲地上,通过约束训练,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延长活动时间,直至鸡群能自由活动。

饲喂量要逐步减少,遵循“早少晚饱”的原则,以调动鸡群外出觅食的积极性。

为了能让在野外自由活动的鸡群,按时回舍补充料水,在放养的初期,就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有经验的养殖户,常使用敲锣、吹哨子、敲脸盆等方式,以合适的响声,配合可口的食物,对鸡群进行召唤训练,让鸡群形成条件反射。

5.防治疾病野外生态养鸡虽然空气新鲜,鸡群活动量大,并且主要吃野菜、嫩草、草籽、昆虫等无污染的饲料,机体健康,但如果不按时预防,疫病照样会侵害鸡群。

林下生态优质鸡养殖关键技术要点

林下生态优质鸡养殖关键技术要点

林下生态优质鸡养殖关键技术要点摘要: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貌特征为主,山高林密,坡多田少,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山区的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养殖业为主。

因此,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生态鸡养殖,因肉质鲜美、市场前景好,在脱贫攻坚期间在贵州山区得到大力推广,但很多地方的林下生态鸡养殖不能持续发展,主要是林下生态鸡养殖的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导致死亡率高、养殖成本增加,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而退出此种养殖模式。

本文作者从事林下生态鸡养殖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和关键技术,通过总结分析,提炼出的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鸡的死亡率,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很好的收益。

关键词: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引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上升,无抗养殖、肉质鲜美的优质肉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而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式是仿造农村土鸡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采取的一种养殖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养殖技术,才能饲养出绿色健康的优质肉食品。

本文就对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探究,让该技术为山区养殖农户获得好的收益,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多的绿色健康美食。

一、林下生态鸡养殖的优点(一)林下生态鸡养殖,可以提供绿色、健康的优质肉食品林下生态鸡养殖不同于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这是一种仿生态的养殖方式,鸡的生长、生活环境得到释放它的天性而获得优质的肉食品。

一是鸡在空气清新、阳光照耀、虫草丰富的林地内奔跑、觅食,更有利于鸡的生长、生存条件,很不容易生病,不需要投药进行防治,可以获得无抗肉食品;二是鸡在林间采食虫草、饮用山泉水,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来源,加上奔跑运动,沐浴阳光,此种方式养出来的鸡,营养更加丰富,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加鲜美。

(二)林下生态鸡养殖,可以实现生态资源优势互补林下生态鸡养殖,特别是在经济林下放养适度的鸡群,鸡可以为林地除虫、除草,为经济林木减少虫害和除草农药的施用,有利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同时鸡在林地内排出的粪便,可以为经济林木提供有机肥料作养份,不需要像工厂化养鸡方式为鸡的粪便增加处理的设施设备,养鸡和种树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势互补,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它将自然环境与养殖相结合,有助于鸡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关于树林散养鸡的50条养殖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1. 选择适宜的树林地:选择茂密且有足够阳光透射的树林地,有利于鸡的活动和觅食。

2. 确保栖息条件:搭建适宜的鸡舍和栖息场所,保证鸡的休息和遮阳需要。

3. 饲养环境保障:保持树林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度,预防疾病传播问题。

4. 自然觅食:允许鸡在树林中自由觅食昆虫、蚯蚓等天然食物,增加鸡的营养摄入。

5. 提供补充饲料:在树林中设置饲料喂食点,在必要时提供适量的谷物或饲料,以保证鸡的全面营养。

6. 开放养殖:适时开放树林门,让鸡自由进出树林,增加鸡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

7. 规避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避免鸡进入危险区域,如道路、水源等。

8.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9. 自然繁殖:鼓励自然的繁殖方式,适当控制繁殖数量,避免过多鸡难以养活。

10. 人工干预: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如进行疫苗接种、剪羽等管理措施。

11. 保护树木:在散养鸡的过程中,保护树木,避免鸡啄食和损坏树木。

12. 调整鸡舍位置:根据季节变化和树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鸡舍的位置和栖息场所。

13. 防护措施:设置防护网,避免天敌侵入树林捕食鸡只。

14. 集中饲养管理:合理规划鸡的活动范围,对树林中的鸡进行集中饲养管理,便于健康监控和疫病防控。

15. 规划饲养密度:根据树林的面积和树木的品种,规划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树林过度密集。

16. 提供饮水:设置饮水点,确保鸡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17. 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树林中的鸡粪和鸡羽,避免污染和卫生问题。

18. 营造良好环境:根据自然生态规律,营造适宜鸡生长和生活的树林环境。

19. 避免使用化学物品:避免在树林中使用化学消毒剂和农药,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和树木的生长。

20.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树林养鸡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繁殖等方面。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术要点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术要点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术要点林下养鸡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了鸡养殖业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在山林中放养土鸡,土鸡的粪便可以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养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人们对土鸡产品需求量的增多,林下养鸡已经成为鸡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一、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1、鸡舍的选址与建设鸡舍的选址对林下养鸡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为此,应该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好、交通便利的林地;同时,必须考虑是否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还要考虑通风性能好、地势平坦、干燥的选址;鸡舍的总体布局要有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消毒区;鸡舍大小需要结合养殖规模确定;在鸡舍内还需要搭建雏鸡房、产蛋房等。

2、鸡种的选择与防疫工作必须做好鸡种的选择和防疫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方案。

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对鸡场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微生物的存在,防止外界病原体的侵入,造成鸡患病,提高养鸡的产量和质量;还要预防寄生虫,鸡在觅食的过程中会吃下一些虫类,难免传染上寄生虫,应定期进行驱虫处理;注意保证林下养殖场的环境,及时消毒,防止病原菌的传播,保证鸡群健康;应该选择抗病能力、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鸡种,比如说土鸡;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土鸡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和繁殖能力。

只有采取科学的饲养技术才能饲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鸡肉制品,营养价值和质量安全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二、林业生态养鸡的优化管理措施1、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1~3d的雏鸡,温度最好在34~35℃,4~7d的雏鸡,温度最好在32~33℃;避免养殖环境太过于潮湿,最好的湿度控制在55%~70%,如果太潮湿,鸡群很容易患上寄生虫病,或者受到大肠杆菌和霉菌性疾病的侵袭;定期通风换气,结合保温室的温度采取相应的通风环境措施。

只有养殖场内的空气质量上升之后,才能为鸡的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

2、科学的饲养和补饲雏鸡的体重超过300g时,可以采取分区放养的模式,经过2~3d之后再换到另外一个区,能够很好的避免疾病的发生,同时使地面的植被得到恢复;鸡群放养之前,每天饲喂5~6次,鸡群放养之后,每天饲喂2~3次。

鸡的人工生态养殖方法

鸡的人工生态养殖方法

人 工 生 态 养 殖 方 法 ,特 别 是 涉 及 一 种 林 下 人 丁 种 植 牧 草 进 行 鸡 的 生 态 养 殖 的 方 法 。在 鸡 的 养 殖 方 法 中 ,大 多 是 采 用 笼 舍进 行 高 密 度 饲 养 ,在 拥 挤 的 恶 劣 的 饲 养 条 件 下 ,鸡 的免
的时 间 进 行 恢 复 和 生 长 ,保 持 牧 草 可 以 长期 利用 。
建 植 技 术 、适 宜 的 栽 畜 量 、优 质 牧 草 的采 食 量 、放 牧 养 鸡 轮
牧 技 术 等 系 统 研 究 ,集 成 了林 下 种 草 放 牧 养 鸡 的 生 态 养 鸡 模 式 .改 变 了传 统 的 养 鸡 模 式 和 观 念 。 一 是 人 T 种 植 优 质 牧 草 作 为 养 鸡 的 主 要 饲 料 来 源 ( 变 了 鸡 不 是 草 食 家 禽 , 以草 养 改
根 据 鸡 的消 化 特 点 和 采 食 习 性 以及 草 地 的 耐 践 踏 和 持 久
性 ,确 定 牧 草 中豆 科 牧草 占 7 % ,禾 本 科 牧 草 占 3 %。 将 豆 0 0
科 牧 草 白 叶 和禾 本 科 牧 草 黑 麦 草 的 种 子 按 照 7 :3的 重 量 比混 合 ,在 果 园地 建 植 放 牧 草 地 ,放 牧 草 地 中 白j 叶 牧 草 占 7 % ,黑 麦 草 占 3 % ,然 后 将 建 植 好 的 放 牧 草 地 用 鸡 网 隔 成 O 0 4个 放 牧 小 区 。每 个 放 牧 小 区 的 面 积 为 一 亩 ,在 一 个 小 区 中
时 间进 行恢 复 和生 长 ,保 持 牧 草 可 以 长期 利 用 。
32 实 施 例 2 .
为 了 解 决 上 述 技 术 问 题 ,采 用 如 下 的 养 殖 方 法 :建 植 放 牧 草 地 ,使 草 地 中豆 科 牧 草 占 7 %,禾 本 科 牧 草 占 3 % ,将 0 0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不同于传统的养鸡模式,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趋势。

一般有两种形式,生态散养鸡模式和生态集约化养鸡模式。

生态方式饲养出来的鸡野味浓郁,肉质鲜嫩,有嚼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欢迎。

生态散养鸡一般是利用草地、农闲地、林地或者果园等地进行规模化的生态养鸡。

这样鸡的活动范围比较广,还能觅食到昆虫等野外的天然食物。

不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其他抗生素,养出纯天然的绿色、安全的生态散养鸡。

生态集约化养鸡是指在集约化的环境中,通过人工的措施,达到生态养鸡的要求。

一般在鸡所吃的饲料或食用水中添加益生菌等微生物,可以保证鸡舍内没有别的异味,提高鸡的成活率,还能减少鸡患病,让人工饲养管理起来更加轻松。

生态方式养鸡需要配合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使其可以发酵鸡粪
等污染物,让鸡粪等转化为肥料,达到环保的效果。

日常保健的时候只能使用草本保健药,不可以使用抗生素和各类添加剂,也不能使用有残留的、影响食用安全的化学消毒剂。

生态养鸡的技巧

生态养鸡的技巧

生态养鸡的技巧生态养鸡是指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方面介绍生态养鸡的技巧。

一、饲养环境1.选择合适的场地:生态养鸡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并进行合理的防风防雨措施。

2.做好栏舍设计:栏舍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保证鸡只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注意保温通风,保证鸡舍内温度适宜。

3.建立合理的水源: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并定期更换饮水器,避免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传播。

4.合理配置饲料:根据鸡只的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阶段,配置合理的饲料,确保鸡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二、饲养管理1.科学喂养:定时定量、定点定粮喂养,避免过饱过渴,遵循“先饮水后喂料”的原则,合理控制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

2.规律作息:确保鸡只有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应激。

3.定期消毒:鸡舍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污物和异味,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环境。

4.合理繁殖:合理进行鸡群的繁殖管理,选择优良种鸡进行繁殖,增加鸡只的遗传优势,提高鸡群的产品质量和数量。

三、疾病防治1.预防为主:加强鸡只的免疫接种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注射,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做好鸡只的日常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防止疾病的扩散。

3.禁用或谨慎使用药物:在饲养过程中,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禁止使用禁用药物,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用量,避免药物滥用导致鸡只免疫力下降。

4.定期检测:定期进行鸡只的体检和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了解鸡只的身体状况和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生态养鸡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的一种养殖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做到全面合理的管理,才能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希望以上的技巧可以对生态养鸡有所帮助。

林下生态养殖土鸡技术

林下生态养殖土鸡技术

林下生态养殖土鸡技术【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不仅对鸡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鸡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果园、林园等生态条件下饲养,生态鸡因为在自然生态环境下散养,果园种植有牧草远离污染,场地宽敞,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青草、虫蛹、腐殖质、籽实数量充足,营养丰富,加上场地宽阔,生态鸡能够得到足够的运动,因而具有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鸡味鲜美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村饲养户的青睐,笔者结合本地区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和实际情况着力于本项工作,现将其综合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1.放养地的选择以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环境优雅、砂质土壤的果园,林间空地,山坡草地为好。

其次是作物收获后的粮田、菜园也适宜于短期放养。

2.鸡舍、草场、围栏建设(1)放养地需建有简易鸡舍,主要用于鸡夜间栖息和避风雨。

本着实用和通风、透光、干燥的原则,可以利用农户废弃的房舍、闲置的蔬菜大棚等,稍加修缮改造即可。

也可因地制宜,根据鸡的生活习性,建简易的鸡舍。

建议用木框支架,舍顶用石棉瓦或塑料布盖顶,棚高设计为2.5 m左右,鸡舍内用竹木做成栖架,离开地面0.3 m左右。

鸡舍面积大小应根据养殖数量确定,一般以15~20只/平方米为宜。

(2)放养地需建有草场,主要用于鸡的自然放养和青饲料的补充,以秋冬季播种为主,春季补充为辅。

将荒山荒坡、林下土地翻耕平整、施放底肥,每亩用多年生黑麦草0.5公斤、白三叶0.5公斤、苇状羊茅0.5公斤、鸭茅2公斤混匀撒播。

(3)放养地围栏建设,用网状铁丝围栏高1.5米,水泥柱长2米×0.08米×0.08米,其中埋入土中0.5米,用水泥砂浆固定,载好后,地面上保持1.5米高;水泥柱之间桩距3米,中间用网状铁丝网连接固定。

3.放养最佳时间鸡在育雏舍内育雏到六周龄左右可以开始放养,但在放养前一周内必须使育雏舍内温度和外界温度差调节到零。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森林生态鸡是一种在森林生态环境下饲养的鸡,其与传统的养鸡方式有很大不同。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鸡的生活习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森林生态鸡饲养的工作重点,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在进行森林生态鸡饲养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

森林生态鸡一般选择适应力强、对生态环境适宜的品种,如土鸡、乌骨鸡等。

这些品种生长缓慢,但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对饲料的依赖性低,适合在森林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二、合理规划场地森林生态鸡的饲养需要有适宜的生态环境。

饲养场地的规划至关重要,必须选取在森林中比较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进行饲养。

为了避免鸡群对森林环境造成破坏,最好能够对饲养区域做好限制和保护措施,确保鸡群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

三、提供适宜的饲料森林生态鸡的饲料应该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鸡群的健康。

除了定期提供饲料外,还应该注重提供适宜的天然饲料,如昆虫、植物叶片等。

还要合理安排饲料的摄入量,不能过量喂养,避免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加强疾病防控由于森林生态鸡的饲养环境与传统养鸡方式有所不同,因此疾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对鸡群的定期体检、定期消毒等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可能出现的疾病。

也要避免使用过多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保持鸡群的健康和森林生态的平衡。

五、重视饲养环境的改善森林生态鸡的饲养环境对于鸡群的生长和生产至关重要。

在饲养过程中,要重视饲养环境的改善工作,包括饲养场地的清理、卫生、饲养设施的维护等。

只有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才能够保证鸡群的健康成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科学进行繁殖管理森林生态鸡的繁殖管理也是饲养工作的重点之一。

合理安排繁殖期,定期对母鸡进行选种、配种和保育工作,保证繁殖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鸡群健康。

也要注重雏鸡的育雏工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饲料,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

阳台生态养鸡

阳台生态养鸡

分享一下阳台生态养鸡方法,经我实践,两年内不用清理鸡屎,不用打扫卫生。

无臭味无蚊子,可百度查发酵床养殖。

1. 做鸡笼
2. 找上几一蛇皮袋锯未,最好是林场的新鲜锯未,晒干后可用,锯未最好有60厘米以上厚度。

3. 网购发酵菌稀释后,均匀洒在锯未上。

用塑料袋封上,发酵几天后,摸到锯未发热后。

就可以丢鸡进去了。

4. 以后要处理的事情只是喂鸡就行,不要管鸡屎了,鸡屎拉出后会被鸡翻来翻去的充分和锯未混合,几小时就发酵为热量了。

相当环保卫生。

生态养殖鸡技术大全

生态养殖鸡技术大全

生态养殖鸡技术大全一、选择生态养殖鸡模式1.林下养鸡林下养鸡, 即在林园放养。

传统果林或山林树下杂草丛生, 而且果林锄草费用较高, 将鸡养殖在果林下,可以达到果园增产的目的。

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鸡群在林下活动,会采食野草、昆虫, 帮助林间松土、除草、除虫; 二是鸡粪可以用作果林的生态肥料, 培肥沃土, 减少果林施肥; 三是林下养鸡, 鸡的口感独特,可以提高养鸡经济性。

2.稻田养鸡稻田养鸡, 就要密切结合水稻各个时期的生长习性, 了解水稻病虫害和鸡苗的生长繁殖贵旅, 放养在稻田里, 吃掉落的稻穗或者是稻田里的杂草、草籽、昆虫, 辅以其他农家饲料,帮助鸡群生长。

3.蔬菜大棚养鸡蔬菜大棚养鸡, 夏天为凉棚, 冬天可保温, 冬天利用鸡在生长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和大棚吸收到的光热进行互补。

蔬菜生长吸收鸡排出的二氧化碳, 鸡粪也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 从而建立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养殖鸡技术方法1.品种选择可以选用无疫病地方的土鸡鸡苗或培育的优质鸡苗, 当地散养成功的、严格净化的鸡苗最好, 原则上要求鸡苗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采食好、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鸡苗, 否则不容易养殖成活。

2.养殖场地选择和鸡圈修筑养殖场地最好选择在污染少、水源足、交通便捷的地方。

鸡圈可以就地选择修建, 鸡圈地基高于四周, 周围修建排水沟, 充分保障鸡圈的干燥,防止动物疫病扩散, 饲养场地周围要建围栏或围网。

3.不同阶段鸡群的管理(1) 育雏阶段。

雏鸡刚刚孵化,对环境很敏感, 抵抗能力差, 不能直接放养, 此阶段宜集中管理和饲养。

(2) 中、大鸡管理。

仔鸡要慢慢增加户外养殖时间, 让鸡群逐渐适应环境, 一人在路上撒饲料开道, 控制投放量, 引导鸡在野外觅食。

放养首先要关注天气变化, 雨天不适宜放养,其次要注意防止鸡的天敌。

在喂养鸡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改变饲料投放、饲料配比等方式, 改善鸡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等。

尽管生态养鸡会推迟鸡上市销售, 但所需的饲料减少, 鸡的单价有所提升, 使得农户的利益并不会因此受损。

生态养鸡五措施 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 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五措施 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 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五措施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养鸡技术生态养鸡就是在天然草原、森林生态环境下,以地方品种或改良品种鸡为养殖对象,采取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草原和林间昆虫、杂草(籽)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呼吸草原、林中新鲜空气,饮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和商品蛋。

下面就把:生态养鸡五措施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好生态鸡品种按照生产要求选择所需品种,当地的鸡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和选择已成为肉蛋兼用型鸡种,可以选择饲养;商品蛋用型鸡种最好选择海兰白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或罗蔓褐壳蛋鸡作为生态蛋鸡品种。

二、选好饲养场址生态养鸡的养殖场地选择草原牧地、天然林地、农家田地等地饲养;要求鸡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牧草和林地,其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鸡舍按照每平方米10只,要求架养栖息,运动场按每平方米1只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围起来。

三、饲养管理1.抓好育雏时节生态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

按照当地的气候特点,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

由于此期气温逐渐上升,光照充足,对鸡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高。

鸡可以户外活动时正好气候温暖,环境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使鸡可得到充分的锻炼,因而体质强健,对以后天然放牧采食,抗御自然灾害和预防天敌非常有利。

要求每日饲喂5~6次,保证清洁饮水。

2.抓好幼雏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时改为小围栏散养,有目的地训练它的条件反射。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会回来吃食、饮水。

在此期间,抓住时机锻炼鸡只觅食饲料和捕食昆虫的能力,经过4~6周的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增强了觅食的能力并增长了预防天敌的本领后,就可以准备放养了。

3.抓好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生态散养蛋鸡8~20周龄这一时期为育成期。

林下养鸡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实施方案林下养鸡是指在山林或林地之下进行养殖鸡类的一种方式。

相比传统的饲养方式,林下养鸡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和养殖效益。

为了实施林下养鸡,下面将介绍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选址和设计1. 选址:选择山林或林地,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方。

2. 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鸡舍和放养区域。

鸡舍建议采用简易的自然材料,比如竹子和木材搭建,保证通风、采光和保温。

放养区域可以使用网箱或围栏进行围合。

二、鸡品种选择和繁殖根据林下饲养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对抗能力强的本地品种或耐高温、耐寒、抗病能力强的鸡种,如土鸡、马鸡等。

可以购买一些健康的种鸡进行繁殖,也可以采用人工孵化的方式。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选择:在林下养鸡时,饲料可以通过自然资源获取,如地里的杂草、果实、杂粮等。

也可以适量补充商业饲料,保证鸡的均衡营养。

2. 田间管理:定期进行采摘、修剪,确保放养区域的清洁卫生。

结合季节的变化,根据气候饲养管理,做好防寒、防暑、防虫、防病工作。

3. 疾病防控:加强鸡舍和放养区域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和清理,避免饮水池或喂食器的交叉感染。

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销售和市场开发1. 销售渠道的选择:可以选择通过家庭自用、自产自销、城市农贸市场、农产品合作社等多种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也可以结合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2. 营销策略:提供优质的产品,注重产品的包装与品牌宣传,通过宣传册、展览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3. 建立供应链:与周边农户、加工企业或批发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五、经济效益分析林下养鸡相比传统养殖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降低成本:林下养鸡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土地租金等开支。

2. 提高产品价值:林下养鸡的产品质量更好,味道更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和利润。

3. 保护环境:林下养鸡可以充分利用山林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助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规模化生态养鸡方法策略

规模化生态养鸡方法策略

1 5 3 0 d 的强化训 练后 , 鸡群 I I i i 形成按信 号 自然条件反射 ,
接到信号命令会 自动返 回舍栏内进食 。
4 防疫 策 略 4 . 1 程 序 免 疫
结合 本场实际 , 按计划实行 重大疫病程序 免疫 , 主要做 好新城疫 、 禽流感 、 法氏囊病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几种高危 性、 强制性 免疫 病种 的定期免 疫和加强免疫 ; 结合 当地 流行 病学追踪 , 还可增加必要 的其 它重大病种免疫 ; 免疫期 补饲 v c ( 饮水添加或 拌料 口服 , 可抗应 激 、 提高机体免疫 力) 、 黄芪
便防疫 、 补饲促长 、 应对气候 变化( 如风 、 雨、 烈 日等) 等 。雏鸡
育成后 , 应 由专业技术人 员实行驯化管理 , 适应在 固定栏舍
内补饲及休息 。目的是 : 鸡 在夜 间及不适气候变化时能在舍
内受到保 护 , 避免产生应激 ; 弥补天然食源供应不足 , 合理配 合舍 内集 中补 饲生态高能 日粮 以促 长 , 缩短育成期 , 争取早 期 出栏创收 ;方便集 中程序免疫及针对性 的补给所缺营养 、 防疫保健品等。 即: 昼出( 散牧) +夜归( 舍养) 的形式 。 驯化方法: 雏鸡育成后 , 实行一定时间段的舍饲结合半散牧形式 。初期 强化训 练雏鸡 的生理性条件反 射 , 即在固定时 间、 固定地点
无副作用 、 药效长 、 不影响免疫效价 、 无残留 、 具抗病毒和杀菌
双效 ; 维生素类最好以含该物质的绿色食 品代替。 5 营养策略
5 . 1 主体饲料
主餐以天然食 品为主 , 如野草 、 牧草 、 昆虫 、 植物籽实 、 天 然山泉等。为弥补天然形态食物源 的供给不足 , 可计划种植 作物 , 如玉米 、 小麦 、 高梁 、 大豆等 以及优质 牧草 , 如苜蓿 、 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养鸡方法
生态养鸡方法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养殖方式。

采用生态养鸡方法,可以保证鸡只的健康和生存率,还能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1.选择合适的场地
生态养鸡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地,一般要求场地平坦、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无污染等条件。

在场地周围种植一些果树或草本植物,可以为鸡只提供天然的食物和栖息地。

2.合理设计鸡舍
鸡舍是鸡只生活的场所,要保证鸡舍内部通风、干燥、卫生、光线充足。

合理设计鸡舍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和疾病发生率。

可以在鸡舍周围铺上一些草,增加鸡只的活动空间和环境质量。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