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优化设计

作者:沈争光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2018年第12期

[摘要]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堂小结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整合式小结、互动式小结、悬念式小结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小结;优化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环节,从导入到小结缺一不可,尤其是课堂小结部分,能够起到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课堂小结在课堂中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小结方式,比如总结式、梳理式、悬念式、启发式等等.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合适的小结方式,这样能让小结发挥更大的功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本文对如何让小结更有“味”开展了策略讨论.

整合式小结——推进知识内化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进行知识整合,并采取小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吸收所学知识,学会“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归纳式小结,推进数学概括

归纳式小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即将结束的时候引导学生自主整理该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并利用其教学重点“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内角和公式”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可采取例题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该节课的知识点与重要定理. 比如在Rt△ABC中,已知条件为∠A=90°,

∠B的补角为120°,求∠B与∠C的度数. 在解答该题的过程中引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相关公式. 因为∠B的补角为120°,所以∠B=60°,因为∠A=90°,所以∠C=180°-60°-90°=30°. 学生通过习题练习不仅加深了对该知识点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深入理解知识点,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与三角形相关的知识.

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结束前的归纳总结中起主要作用,如果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末归纳,那么就不能够回顾所学知识点,不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末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重视课末归纳总结,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主

动地参与到课末归纳总结的过程中,以此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水平.

2. 梳理式小结,构建知识网络

梳理式小结指教师根据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并总结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及存在的联系,掌握知识点的内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梳理式小结适用于琐碎却又存在着一定联系的知识点,合理地使用梳理式小结方式可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区别,稳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 教师在使用梳理式小结时可采取表格的方式,全面、系统化地梳理知识点的定义、概念、联系、区别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總结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圆的对称性”这一课时之后,教师可采取梳理式小结的总结方式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 因为“圆的对称性”中的相关知识点十分重要却又较为琐碎,采取梳理式小结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创建表格,表格的第一行有三项内容:所学内容、定理应用、解题方法. 表格的第二行为第一行的补充,在所学内容下一行填写圆的对称性、垂直定理;定理应用下一行为相关作图及计算证明;解题方法下一行为画辅助线,比如半径或者弦心距. 表格的第三行为经典例题分析,通过分析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采用梳理式的小结方式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及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梳理式小结的教学方式可帮助学生整合数学知识,形成数学知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互动式小结——引导数学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互动式小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并为学生思考及质疑数学创造出一定的空间.

1. 讨论式小结,推进数学思考

讨论式小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束之后采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引发数学思考,使学生通过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理解并掌握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讨论式小结的总结模式较为单一,适合总结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的知识点. 教师在采用讨论式小结的总结方式时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数学思考,并完成相关题目的解答. 只有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式”这一课时后,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点采取讨论小结模式进行总结.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设计了以下几个引导式问题:常见的分式表现形式有哪几种?在分式的表现形式中,分子和分母有限定条件吗?你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分式呢?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自主思考答案,在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使其巩固对知识点的认识,并且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取讨论式小结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并掌握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质疑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交流式小结,引导数学交流

交流互动式结课方式指的搭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让师生、生生能够自主交流和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具体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游戏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来搭建平台.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结课环节中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交流和讨论.

(1)我学到了_______知识,我掌握了_______方法.

(2)这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

(3)我觉得有些问题我没有解决:_______.

这个小结具有开放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悬念式小结——拓展学习空间

悬念式小结指的是在小结阶段,教师提出一两个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新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再对小结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新旧课程的衔接,同时也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一位教师在课堂结束前拿出一张圆纸片,提问道:“有没有人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一位学生犹豫了一下,说道:“老师,这个问题缺少条件啊. ”教师追问道:“缺少什么条件?”“圆的半径”学生们齐声答道. 教师接着说:“对不起,忘记说了,半径是10厘米. ”知道了半径,学生们马上就说出了答案. 教师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如果我将圆对折,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我再对折,得到了一个什么形状?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呢?”见学生们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教师微微一笑,说道:“我们下一节课再进行探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