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合集下载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读后感中国的农业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的刚萌芽的文明遗址上种植的各种作物,到今天的科技化与传统种植模式共存的农业,农业在中国一直占据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即使今天农业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仍然是最基础的产业。

更为重要的是农业产业背后的农村发展情况,农民的生活条件,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轻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在中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伴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以及体制变化,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

制度是左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创新人手,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阶段和加人的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是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政府应当成为主导力量,寄希望于农村自发的制度创新是不现实的。

因为农村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发育等,单纯靠农村自身力量推动不可能成功,只有政府力量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营造一个全社会的公民和法人单位发展机会均等的社会环境,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目前改革的发展前景较好。

第一,我国农业发展显著,农业收入大幅增加,粮食总产与农业投入都有大幅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我国三农问题矛盾依然,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而是农业产业结构失衡,三是农业要素流失,包括土地用途不合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四是转化落后,我国现在的农业的产品大多是土地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对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制约。

第一,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决基本公共权益的均等化问题,而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问题是靠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来解决。

农村产权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制度有关,具有相当复杂性,涉及农村土地产权、农民宅基地与住房产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与其他资产等产权问题。

公共权益的供给制度则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有关,这一制度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的特性,而且带有明显的地方化供给特点。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分析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分析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分析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

本文将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进行分析。

农业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劳动力人口逐年下降,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其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逐渐枯竭,土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业发展受到影响。

另外,农业市场化和精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产业链条不完整,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也制约了农业发展。

发展趋势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也有着很多优势。

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

此外,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有巨大发展空间。

因此,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将会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

农村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农村发展形势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的基层政治建设亟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完善,群众自治意识淡薄。

此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较差,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且,农村的劳动力和青年人才流失现象日渐严重,对农村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未来农村发展仍有着广阔的前景。

城乡融合带来的资源优势和市场机制优势,将促进农村地区的繁荣和农民的增收。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是未来农村发展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分析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鼓励和支持农村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将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形势与政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乡村振兴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形势1.1 人口流失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相比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水利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3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

这导致了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增加,面临着市场波动的风险。

二、政策2.1 乡村振兴战略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一战略包括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持。

2.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了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活力,我国进行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取消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限制,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2.3 农村金融支持为了解决农村融资难题,我国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设立了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乡村振兴路径3.1 产业多元化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是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导农民发展种养结合、旅游农业、乡村特色产业等,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3.2 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挖掘乡村文化、打造乡村景区,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四、乡村振兴的重点4.1 农村人才培养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农业、懂经济、懂管理的农村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引言概述: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国家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村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乡村振兴的形势与政策。

一、农业产业升级1.1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1.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1.3 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产业升级的目标。

政府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农机具和农产品储运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二、农村经济多元化2.1 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农村特色产业是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农民合作经济是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组织形式。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1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道路的通达性和交通安全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流通。

3.2 完善农村水电供应农村水电供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电供应的改善力度,提高农村供水和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形势与政策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论文

形势与政策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论文

形势与政策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论文形势与政策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的落后与贫困也日渐严重。

如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成为一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形势与政策谱写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一、分析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的发展,还包括增加农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及培养农村新兴产业等方面。

但是,在当前锅中,乡村振兴依然面临严峻的问题。

首先,农业单一化仍然是乡村振兴的短板。

由于长时间坚持以农业为主的发展方式,导致农业产业连续多年亏损,农民收入不高。

其次,乡村治理能力弱化也是制约乡村发展的因素。

乡村的人口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导致人才流失、资源浪费、产业萎缩等一系列负面问题。

最后,农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足,也是乡村发展的问题。

现代农业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但农村绝大部分地区缺乏数字化硬件设施,难以进行信息化农业。

二、政策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在当前阶段,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政策引领。

为此,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推动农业的多样化发展在政府的政策引领下,农业产业从过去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利用科技,拓宽农业产业链,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生态旅游、体育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让农民参与其中,减少农村贫困现象,同时还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在的乡村全面振兴更注重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性农民合作社、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

通过组织农民合作,有效地整合资源,提升劳动力和资金的利用效率。

3.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了解决乡村治理能力弱的问题,政府部门从加强村级自我管理、减少检查摸排的频率等多个方面推进治理工作。

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加强组织、管理及服务能力,充分释放农民的创造力。

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新时代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应对措施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问题我国农业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生产要求,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附加值较低,难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2.农业生产环境问题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土壤污染、水资源紧缺等问题的影响,产量波动大,品质不稳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3.农村经济结构问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来源狭窄,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就业压力较大。

4.农村基础设施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农村人口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外流加剧,留守儿童和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加剧了农村社会问题。

二、对策探讨1.调整产业结构应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服务业、农业龙头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推进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应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和治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多元化农村产业发展应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鼓励农民从事养殖业、旅游业、家庭手工业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5.实施农民就业扶持政策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帮助农民就业和创业,减轻农村就业压力。

6.实施留守儿童关爱政策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减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差距。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关键字: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正文:一、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

近几年,出现了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危及国民经济全局。

因此必须把坚持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强化科教兴农,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提高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长期以来水平过低,发展过慢,已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

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在于,可以有助于转移农村人口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可以促进城乡结构优化、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把落实农村政策摆到突出位置:党的农村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手段不能替代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每一次农村政策的重大调整,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1982年到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拆除了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公社体制和高度计划、垄断的经济制度,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使农民从离社不离土、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向农民开放发展空间和改善发展环境,解决了粮食短缺、商品短缺、城市发展资源不足等难题。

农村政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ppt课件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ppt课件

2014年
上海市与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比
(六)城乡发展不平衡
廉价要素流向城市 存在不平等交换
农民工福利待遇差
级差地租被转移到城市建设
农户贷款难
农村公共服务不完善
三、2015年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
建设新农村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新潜力
农业农村 发展重点
优化农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5
本章概要

推 进 农 业 机 械 化
不断提高农产品 质量安全水平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不断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力度
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节水
节肥
集 约


节药
用 地
执行最严格的 耕地保护制度

走 出 去』
推 进 农 业
(二)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完善农业补贴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最低收购价 临时收储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 开展水权确权登记试点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陈锡文等 中国网 2015年2月3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热点问题答疑》
李国祥 姚景源等 《时事报告》 2015年第2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1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3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4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储 藏
粮 食
运 销
饲 草料
保 鲜 经济 作物
加 工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形势与政策三农问题论文

形势与政策三农问题论文

形势与政策三农问题论⽂三农问题及其对策在21世纪⾥,“三农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向伟⼤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任务。

党的⼗六⼤提出提出实现全⾯建设⼩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

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建设⼩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个从事⾏业、居住地域和主体⾝份三位⼀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必须⼀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个农业⼤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独⽴地描述是指⼴⼤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产业为主,⾝份为农民的⼤部分国民的⽣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1)第⼀,农民问题。

主要是三个⽅⾯:⼀是农民收⼊增长缓慢。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多数农民仍然只能通过种粮,散养家禽获得收⼊,⽽这些收⼊都不⾼。

⼆是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长期以来农民⼀直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

在劳动⼒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却不能分享其利益。

三是农民的⽂化素质得不到较快提⾼。

农民教育培训滞后、培训⾯不⼴、针对性和实⽤性不强。

同时,随着对农民⼯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很多农民外出难以找到合适的⼯作,难以转移到⾮农产业。

第⼆,农业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耕地少、分散,受⽓候的制约较⼤,交通不便、通讯困难、能源短缺等客观问题⼀直存在。

⼆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多数项⽬带动⼒较弱,竞争⼒不强,规模不⼤,辐射⾯不⼴,农民能从中获益的不多。

三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乡村振兴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和参与其中。

但是,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大学生们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乡村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将就形势与政策下大学生乡村振兴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形势与政策对于乡村振兴的影响。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正成为新时代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据中国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显示,未来乡村振兴将主要聚焦于“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

具体来说,将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乡村治理等措施,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那么,大学生们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力军,对于乡村振兴,又有着怎样的责任和作用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目标和愿景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因此,大学生要把握当前形势和政策,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先进思想引入到乡村发展中去,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来看,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参与到乡村振兴中:1. 设计各种培训、课堂课程,帮助农民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

例如,开设农村电商课程,教授农村电商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销售农产品。

2. 引入新兴技术和模式,促进农村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例如,开展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项目,帮助农民更有效地管理农业生产和旅游接待等事务,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 创新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

例如,构建林下经济体系,开发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等业态,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文化、教育和体育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总的来说,大学生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和市场主导,注重与当地人民广泛沟通,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在参与乡村振兴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论文农业是我国最古老的产业,具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发展趋势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发展趋势的论文篇一《我国农业土地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要]我国有三大产业,第一大产业就是农业,据统计我国有85%的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基石,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所以对农业土地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农业;土地;发展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业是属于原料产业,它是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早在远古时代农业就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社会生产的发展始于农业,有了农业的发展才有了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甚至才有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土地,狭义的来讲指的就是地球上的陆地,它是人们生活、发展以及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虽然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共同需要的条件,但是对于不用的生产部门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比如,在工业和其他的非农业部门中,土地并不直接投入到生产过程当,但在农业部门中,土地则是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因而,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没有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无从谈起。

二、现行农业土地使用现状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

而农业土地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上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它包括耕地资源、林地资源、草地资源等等。

(一)我国农业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首先,土地开发不合理现象严重。

我国虽然拥有世界第三位的土地资源,但我国土地使用现实则是山区面积大,山高谷深,高坡等地带耕地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则土地使用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因而在这些地方的人们为了生存就采取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开发”方式。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是当下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因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瓶颈。

而乡村振兴不仅涉及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居民的生存与发展。

此文将会探讨当前乡村振兴的形势和政策措施。

一、现状分析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瓶颈之一。

过去,因为建设大型城市,大量的农民外迁到城市工作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严重流失。

这不仅导致城市的人口膨胀,而且也导致农村的萎靡不振。

除了劳动力的流失,还有土地资源的破损,农业机械化不够,农产品价格低等因素使得农民收入不高。

而这些问题全面导致了乡村的经济不景气。

现在,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地推进乡村振兴计划,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政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包括加强农业机械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激励乡村企业发展等等,以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政策措施乡村振兴计划是现在称为“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中,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1.资金投入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政府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

据报道显示,2018年中国政府全年扶持农村发展的投入总额达到2.1万亿元,在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社会事业和民生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推进。

2.农村基础设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新的供水系统、电力、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建立将会使这些地区更容易获得和吸引发展机会。

各级政府已经投入资金,用于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服务范围,并建设农村物流渠道,方便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政府还在发展农村金融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建设,并发展农村金融、保险等。

3.农业科技推广中国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科研投入也越来越重视。

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眼下,数量庞大的农民将获得更加有用的信息和培训。

这将有效地协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增加收入。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农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化、合理化,农村生产方式逐渐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调整优化化,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但与此同时,在新经济下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国际竞争加剧,国外农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不断向国内农业靠近,并加速挤压国内农业的发展空间。

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高涨,给我国农业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市场竞争等多重压力,必须积极应对,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

二、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会向城市迁移,这将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重要的人力资源供应渠道将出现缺口,同时,农业生产将严重受到影响,农业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如何通过改善农村人口结构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三、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挑战在新经济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但是,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市场化程度不足,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这都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提升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要加强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强农产品营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科技与市场深度融合,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在新经济时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快,环境污染严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

农业生产方式过于粗放、土地肥力逐渐下降、水资源短缺、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都让农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将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新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可持续发展。

智慧农业发展形势与机遇及政策探讨

智慧农业发展形势与机遇及政策探讨

智慧农业发展形势与机遇及政策探讨随着我国农业资源日益匮乏、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农业高产增收的潜力越来越有限,加大农业领域科技投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农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顶层设计缺失、技术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突出。

亟需做好顶层设计,健全技术标准及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专项补贴政策;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农业产供销信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智慧农业发展形势与机遇1.世界各国纷纷竞争性布局本国智慧农业的发展。

随着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渗透,国际农业科技竞争的焦点日益聚集到农业产业核心技术。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立了农业机器人国家实验室,提出智能农业研究计划;日本1984年就发布了《人工智能与农业:精农技术与尖端技术的融合》白皮书,2014 年启动实施“战略创新/创造计划(Cross-Ministerial Strategic Innovation Promotion Program,SIP),并于2015 年启动了基于智能机械+IT的“下一代农林水产业创造技术”;加拿大联邦政府预测与策划组织在其发布的《MetaScan3:新兴技术与相关信息图》报告中指出,土壤与作物感应器(传感器)、家畜生物识别技术、变速收割控制、农业机器人、机械化农场网络等技术将在未来5-10 年进入到生产实际,改变传统农业。

2.智慧农业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机遇。

我国农业面临耕地质量退化、淡水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严峻挑战。

以农村劳动力为例,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到“十三五”末期,还将转移1亿左右农业人口,同时,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74%,农村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将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美国人均农业劳动产值(农业产值/农业劳动力)高达7万美元、欧洲国家为5-6 万美元,日本与韩国为3-5 万美元,而我国仅为800 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

形势与政策——讲义

形势与政策——讲义

第六组讲义主题:农村形势与关注问题要求: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深刻认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意义当前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稳增长、控物价、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就要引导学生充分看到:一、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1、夏粮总产、单产均再创历史新高,冬小麦实现“九连增”。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郭晓萍)】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7月10日消息,201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其中冬小麦产量11430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3%。

夏粮总产量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

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并在年初提前预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高产创建等补助资金。

这些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夏粮播种面积在高位上稳定,对农民增加生产投入、科学种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技发挥的作用明显。

去冬以来,全国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包村包户,指导农户进行生产管理,为夏粮增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小麦高产示范区的带动下,小麦生产良种良法面积进一步扩大,配方施肥、深耕整地、播后镇压等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使得各主产区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常年,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中国要闻2011年中国粮食再丰收连续第五年1万亿斤以上】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亿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

连续增产意义不凡回顾国内,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严重干旱,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面临一系列自然灾害。

此前,粮食已连续7年增产,持续增产压力加大。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是指国家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对应的政策措施。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形势与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乡村振兴的背景、目标和重点领域,并重点阐述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乡村振兴的背景1.1 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业结构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农村发展- 农村人口外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困境1.2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乡村振兴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1.3 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包括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鼓励农村创业创新,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二、乡村振兴的目标2.1 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支持能力2.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电商和互联网+农业发展-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3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益三、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3.1 发展现代农业-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3.2 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创业和发展- 加强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管理和经营水平3.3 推动农村金融服务- 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信贷服务- 发展农村金融创新,提供风险保障和金融工具- 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4.1 加强农村交通建设- 建设农村公路网络,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 推动农村公交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保障农民出行安全4.2 提升农村水利和电力设施- 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完善农村电网建设,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质量和稳定性- 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4.3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受教育和健康水平- 完善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总结起来,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形势与政策的分析对于乡村振兴的实施至关重要。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引言概述: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形势与政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惟独准确把握形势,科学制定政策,才干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一、形势分析1.1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稳定,但存在不少问题,如农业结构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收入不稳定等。

1.2 农村人口流动情况: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1.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缺乏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政策措施2.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2 发展乡村产业: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哺育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2.3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三、乡村振兴路径3.1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3.2 乡村旅游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3.3 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建设和谐乡村社会,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乡村振兴成效4.1 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4.2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4.3 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五、展望未来5.1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支持力度。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1.1 政策背景 (3)1.1.2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1.1.3 研究意义 (3)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2.1 文献分析法 (4)1.2.2 指标分析法 (4)1.2.3 案例分析法 (4)1.2.4 数据来源 (4)第2章农业生产总体形势 (4)2.1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4)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4)2.3 农业生产效率与成本 (5)第3章农村经济运行状况 (5)3.1 农村经济总体态势 (5)3.2 农村产业结构分析 (5)3.3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 (5)第4章农村市场与价格波动 (6)4.1 农产品市场价格分析 (6)4.1.1 粮食价格稳中有降。

受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影响,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但是受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及国内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粮食价格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6)4.1.2 蔬菜、水果价格波动较大。

受季节性、气候及种植面积等因素影响,蔬菜、水果价格波动较为明显。

在生长旺季,蔬菜、水果价格相对较低;而在生长淡季,价格则有所上涨。

(6)4.1.3 畜产品价格波动上升。

我国畜产品价格波动上升,主要原因包括养殖成本上升、环保政策影响以及国际市场波动等。

(6)4.2 农资市场价格变动 (6)4.2.1 化肥价格波动。

化肥价格受原材料价格、国际市场、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

化肥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对农业生产成本产生一定影响。

(6)4.2.2 农药价格稳中有升。

环保政策的加强,农药行业落后产能逐步淘汰,行业集中度提高,农药价格总体呈稳中有升的趋势。

(6)4.2.3 农膜、农业机械等农资价格相对稳定。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农膜、农业机械等农资价格相对稳定,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6)4.3 农村消费市场分析 (6)4.3.1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农村居民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食品、衣着等基本生活消费占比下降,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占比上升。

当前农业形势及发展展望

当前农业形势及发展展望

当前农业形势及发展展望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农业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农业形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农业发展现状当前,农业在全球的地位仍然重要。

农业是食品供应的基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现代农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农村人口流失等。

2. 资源短缺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农业所需的土地、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此外,化肥、水泥等农业生产所需的能源也面临短缺。

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3. 环境污染挑战现代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但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

农村的水质和土壤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造成了水污染和土壤退化。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4. 农村振兴战略为了应对农业面临的挑战,许多国家开始推行农村振兴战略。

该战略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从而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5. 产业结构调整当前,许多农业国家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过去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逐渐向多元化、高效益的产业转变。

农民也开始从传统农业中转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提高农业附加值。

6. 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当前,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新技术如无人机、智能农机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了植物和动物的特性;大数据分析为农业决策提供了依据。

科技创新将继续推动农业发展。

7. 农业与健康农业不仅关乎粮食安全,还关联着人类的健康。

如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成为重要议题。

当前,农药残留、兽药使用等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需要加强监管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人们食用的农产品健康安全。

8. 农业对全球化的影响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农业也受到了其影响。

国际贸易、农业合作等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也对农业产生了影响,如频发的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和灾害防治带来了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这一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农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作了许多重要阐述,对“三农”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

党的十八大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这些要求和部署是在“三农"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六大以来这10年,是农业发展最快、持续向好的10年,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各项权利扩大落实的10年,是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步伐的10年。

大家普遍认为,“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中华民族农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实现大幅增产--粮食实现“”九连增。

粮食生产成功打破丰歉波动的传统周期,2012年达到11791亿斤、比2003年增产3177亿斤,连续9年增产、连续6年超万亿斤,时间之长、幅度之大历史罕见;农业生产成功打破“粮经消长”的传统格局,棉油糖、果菜茶和肉蛋奶、水产品等全面发展。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有了大幅提升。

二是农民收入增长创造历史纪录。

——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预计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比2003年增加5178元,年均增加575元,增幅之大前所未有;年均增长8.6%,增速之快历史少见。

尤其可喜的是,农民收入增速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中西部地区增速普遍超过东部地区,多年期盼的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态势初步呈现。

农村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0年来全国新建改建290万公里农村公路,解决3。

96亿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用户3180万户。

1020万农户从首次开展的农村危房改造中受益。

农村用电条件大为改善。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生态状况整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村学生开始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农民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农民养老方式正在经历重大转变,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几千年来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五是工农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公共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基本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度加快,城镇化率超过50%,工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六是农村社会呈现安定祥和新局面。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三、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当前,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一)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问题不容忽视我国虽然粮食连年增产,但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这个重大判断,既是对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客观总结,也是对未来我国农产品长期供求趋势的科学把握。

今后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升级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质量安全的要求将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历史阶段,各种制约因素增多、持续稳定发展难度加大。

综合看,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醒.要清醒地、坚定不移地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根本保障。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当前,相对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城镇化和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是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城乡分割、城乡失衡,是最大的社会结构性矛盾。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完成保供增收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依靠,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三)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城乡发展差距过大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体制割据发展的局面,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城乡要素交换仍然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在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成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障碍。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处于历史高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尽管这些年农民增收实现了“九连快”,但仍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尽管近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差距仍处于历史高位。

即使2020年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仍难以完全解决.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一)“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四化同步”,关键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的支持反哺作用、信息化的引领提升效应和城镇化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要在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确保公共财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金更多向“三农”倾斜,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努力做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二)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这是我们党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完成保供增收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依靠,是实现“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已经到了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要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广泛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拓宽和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这是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着眼于完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要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服务创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四、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2012年12月21日—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统总结2012年和过去10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了会议文件,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继续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要按照“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中央指导农村工作的文件(一号文件图片)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突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这一着力点,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就是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再获丰收,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弱,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增进农民福祉;要进一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大力推进从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到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一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发挥市场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二要继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推进农村水、路、电、气、房等建设,加大森林、草原等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垃圾、污水等治理。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三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者,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扶持。

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