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补名医方论》课件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二卷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二卷补中益气汤治阴虚内热,头痛口渴,表热自汗,不任风寒,脉洪大,心烦不安,四肢困倦,懒于言语,无气以动,动则气高而喘。
黄耆人参云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右八味,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集注】柯琴曰:仲景有建中,理中二法。
风木内干中气,用甘草,饴,枣,培土以御木;姜,桂,芍药,平木而驱风,故名曰建中。
寒水内凝于中气,用参,术,甘草,补土以制水,佐干姜而生土以御寒,故名曰理中。
至若劳倦形衰,气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证颇同外感,惟李杲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胜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法。
谓风寒外伤其形,为有余;脾胃内伤其气,为不足。
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大忌苦寒之药,选用甘温之品升其阳,以达阳春升生之令。
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耆护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
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
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
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
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
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
胃中清气下陷,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
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培,此用药有相须之妙。
是方也,用以补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以补心,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也。
亦可以补肝木,郁则达之也。
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凡李杲治脾胃方,俱是益气。
去当归,白术,加苍木,木香便是调中,加麦冬,五味辈,便是清暑。
此正是医不执方,亦是医必有方。
赵献可曰:后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气不行,此气因劳而下陷于太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用升,柴以佐参,耆,是方所以补益后天中之先天也。
凡脾胃不足,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此方得之矣。
陆丽京曰:此为清汤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汤不升者言之也。
《删补名医方论》卷(四)
《删补名医方论》卷(四)黄连解毒汤治一切阳热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烦,错语不眠,大热干呕,吐血衄皿,及下后而便不实,热仍不已者。
黄连栀子(各等分)黄柏黄芩水煎服。
【集注】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
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也。
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肌出。
若大便实者加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利大便,是使火毒从大、小二便而出也。
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
然非实热不可轻投。
【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三黄石膏汤、大青龙汤,皆治表里俱热证。
然大青龙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浅在肌;三黄石膏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深在胃。
故一以石膏佐麻、桂,一以石膏佐麻、豉,均发太阳之表,解阳明之里也。
大青龙汤,则更以杏、草、姜、枣、佐麻黄,其意专发热郁之在肌也。
三黄石膏汤,则更以芩、连,栀、柏佐石膏,其意专泻热深之在胃也。
白虎汤治表热在肌,里热在胃,所以不用麻、桂以发太阳,专主石膏而清阳明也,解毒汤治表热在三阳,里热在三焦,所以亦不以麻、桂发太阳表,亦不以石膏清阳明里,而专以三黄泻上下内外之实火也。
此皆太阳之邪,侵及阳明,而未入腑成实者也。
若已入腑成实,则又当从事乎三承气汤,以下其热也。
三黄汤治三焦实热,一切有余火证,大便秘结者。
黄芩大黄(各等分)黄连水煎服。
二黄汤治上焦火旺,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
咽喉。
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黄芩黄连甘草(各等分)水煎,食后服。
【按】三黄汤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
若大便不实者,黄连解毒汤证也。
以大黄易黄柏者,因其下焦热结未实也。
加栀子者,使其热不从大便出而从小便出也。
上、中二焦实火,用凉膈散。
若夫上焦实火,则以此汤之大黄易甘草,名二黄汤,使芩、连之性,缓缓而下,留连膈上。
张洁古以凉膈散减硝、黄加桔梗,亦此义也。
虽同一泻火之剂,而其中上下、缓急、轻重之不同,此皆加减转换法也,不可不知。
妇科中医用方
妇科中医用方一,月经病1、固阴煎《景岳全书》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五味远,补肾益气服后康。
2、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热滋阴凉血好;丹皮地骨芍黄柏,茯苓熟地嫩青蒿。
3、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阴虚血热服之宜。
4、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当归地黄山茱萸,山药甘草仲牛膝;主治肾虚腰膝痛,肾虚经少亦可使。
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耗伤血虚尝。
6、大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吴萸芎,芍归丹桂夏姜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7、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芎归人参桂通阳;芍药甘草痛急缓,莪丹牛膝引血良。
8、乌药汤《兰室秘藏》香附木香乌药汤,当归甘草共煎尝;理气行滞兼和血,妇人血海疼痛康。
9、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10、举元煎《景岳全书》举元煎中用参芪,白术升麻灸草宜;气虚下陷血崩脱,亡阳垂危经多使。
11、保阴煎《景岳全书》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遗淋带浊脉滑数;酌加地榆茜齿苋,清热凉血功效灵。
12、归肾丸《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归地药苓山茱萸,调经补肾又养肝。
13、滋血方《证治准绳》;八珍去术草,山药黄芪妙。
14、固经丸《医学入门》固经丸中龟芍君,黄柏椿皮与黄芩;更加香附理气血,滋阴清热又固经。
15、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清肝止淋胶芍归,生地丹皮黄柏随;牛膝黑豆香附枣,养血清肝赤带最。
16、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傅氏逐瘀止血汤,丹皮赤芍归大黄;龟板桃仁枳生地,闪跌血崩化瘀良。
17、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清热固经芩栀榆,生地地骨藕棕榈;龟板牡蛎阿胶草,血热崩漏此方予。
18、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上下相资用三参,熟地车前五味随;葳萸麦冬牛膝入,虚热崩漏此方推。
删补名医方论1.1
【组成】人参 分两随人随证 须上拣者,浓煎顿服,待元气渐回,随证加减。
【集注】柯琴曰:一人而系一世之安危者,必重其权而专任之,一物而系一人之死生者,当大其服而独用之。故先哲于气几息血将脱之证,独用人参二两,浓煎顿服,能挽回性命于瞬息之间,非他物所可代也。世之用者,恐或补住邪气,姑少少以试之,或加消耗之味以监制之,其权不重力不专,人何赖以得生乎。如古方霹雳散大补丸,皆用一物之长而取效最捷,于独参汤何疑耶。
4保元汤 治男妇气虚之总方也,婴儿惊怯,痘家虚者最宜。
【组成】黄耆三钱 人参两钱 甘草一钱 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以上四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昔东垣以此三味能泻火补金培土,为除烦热之圣药,镇小儿之惊,效如桴鼓,魏桂岩得之,以治痘家阳虚顶陷,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者,始终用之,以为血脱须补气,阳生则阴长,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也,又少佐肉桂,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谓桂能治血以推动其毒,扶阳益气以充达周身,血内泣,引之出表,则气从内托血外散,引之归根则气从外护,参耆非桂引导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亦不能诸其条理,要非寡闻浅见者能窥其万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朮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以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酸寒,地黄之泥滞故耳,如宜升则加升柴,宜燥加苓朮,宜润加当归,宜利气加陈皮,宜收加芍,宜散加芎,又表实去耆,里实去参,中满忌甘,内热除桂,斯又当理会矣。
7当归补血汤 治男妇血虚似白虎证,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来洪大而虚,重按则微。
【组成】当归二钱 黄耆一两 水煎服。
【方解】吴琨曰: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诸证生焉,此证纯象白虎,但脉大而虚,非大而实为辨耳,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五味之中,惟甘能补,当归味甘而厚,味厚则补血,黄耆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耆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之谓耳。
《删补名医方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删补名医方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二三日无里证者。
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二三日无里证者。
【组成】麻黄一两附子一枚炮细辛二两热微者,以甘草易细辛微发汗。
以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注】柯琴曰:少阴主里,应无表证,病发于阴,应有表寒,今少阴始受寒邪而反发热,是有少阴之里,而兼有太阳之表也,太阳之表脉应不沉,今脉沉者,是有太阳之证而见少阴之脉也,故身虽热而脉则沉也,所以太阳病而脉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此少阴病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里,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不得不开,沉为在里,少阴之枢又不得不固,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少阴之津液越出太阳之微阳外亡,去生便远,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此方主之。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此方主之。
【组成】桂枝汤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煎服法同,不须歠粥。
【集注】柯琴曰:发汗太过,阳无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阳,元府不闭,风乘虚入,故复恶风,津液外泄,不能润下,故小便难,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者,柔则养筋,开阖不得,风寒从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也,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中,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汗止津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汗漏不止,与大汗出同,而从化变病则异,服桂枝麻黄后,大汗出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急当救阴,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服桂枝麻黄汤,大汗出遂漏不止,是阳亡于外急当救阳,故用桂枝加附子汤,要知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于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于外者多,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多不致亡阳于外耳。
删补名医方论1
删补名医方论1
《删补名医方论》序
《删补名医方论》独参汤
《删补名医方论》参附汤
《删补名医方论》生脉饮
《删补名医方论》保元汤
《删补名医方论》四君子汤
《删补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
《删补名医方论》佛手散
《删补名医方论》四物汤
《删补名医方论》圣愈汤
《删补名医方论》地骨皮饮
《删补名医方论》犀角地黄汤
《删补名医方论》四生丸
《删补名医方论》当归六黄汤
《删补名医方论》黄耆建中汤
《删补名医方论》双和饮
《删补名医方论》人参养荣汤
《删补名医方论》归脾汤
《删补名医方论》妙香散
《删补名医方论》天王补心丹
《删补名医方论》酸枣仁汤
《删补名医方论》朱砂安神丸
《删补名医方论》补中益气汤
《删补名医方论》升阳益胃汤
《删补名医方论》升阳散火汤
《删补名医方论》清暑益气汤
《删补名医方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删补名医方论》清燥汤
《删补名医方论》白朮附子汤
《删补名医方论》葛花解酲汤
《删补名医方论》平胃散
《删补名医方论》枳朮丸
《删补名医方论》资生丸
《删补名医方论》六味地黄丸
《删补名医方论》八味地黄丸
《删补名医方论》资生肾气丸
《删补名医方论》大补阴丸
《删补名医方论》封髓丹
《删补名医方论》虎潜丸
《删补名医方论》琼玉膏。
通窍活血汤
通窍活血汤目录编辑本段简介【来源】弘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泥) 红枣7个(去核) 红花9克老葱3根(切碎) 鲜姜9克(切碎) 麝香0.15克(绢包)【用法】用黄酒250毫升,将前七味煎至150毫升,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功用】活血化瘀,通窍活络.用于血瘀所致的斑秃,酒渣鼻,荨麻疹,白癜风,油风等.【主治】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编辑本段用法用量用黄酒半斤(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2两,不可少),煎前7味至1钟,去滓,入麝香再煎2沸,临卧服。
大人每日1付,连吃3付,隔1日再吃3付;若7-8岁小儿,两晚吃1付;3-4岁小儿,3晚吃1付。
麝香可煎3次,再换新的。
头发脱落,用药3付发不脱,10付必长新发;眼疼白珠红,无论有无云翳,先将此药吃1付,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1日2付,2-3日必全愈;糟鼻子,无论20-30年,此方服3付可见效,20-30付可全愈;耳聋年久,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1日2付,20-30年耳聋可愈;白癜风、紫癜风,服3-5付可不散漫,再服30付可痊;紫印脸,如3-5年,10付可愈,若10余年,20-30付必愈;青记脸如墨,30付可愈;牙疳,晚服此药1付,早服血府逐瘀汤1付,白日煎黄耆8钱,徐徐服之,1日服完,1日3付,3日可见效,10日大见效,1月可全愈;出气臭,晚服此方,早服血府逐瘀汤,3-5日必效;妇女干劳,服此方3付或6付,至重者9付,未有不全愈者;男子劳病,轻者9付可愈,重者18付可愈,吃3付后,如果气弱,每日煎黄耆8钱,徐徐服之,1日服完,此攻补兼施之法;若气不【柴葛解肌汤】来源:《删补名医方论》作者:吴谦治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嗌干耳聋,恶寒无汗,三阳证同见者【组成】石膏柴胡羌活白芷黄芩芍药桔梗甘草葛根加姜枣,水煎服。
【注】陶华制此以代葛根汤,不知葛根汤,祇是太阳阳明药,而此方君柴胡,则是又治少阳也,用之于太阳阳明合病不合也,若用之以治三阳合病,表里轻邪者,无不效也,仲景于三阳合病,用白虎汤主之者,因热甚也,曰汗之则谵语遗尿,下之则额汗厥逆,正示人惟宜以和解立法,不可轻于汗下也,此方得之葛根白芷,解阳明正病之邪,羌活解太阳不尽之邪,柴胡解少阳初入之邪,佐膏芩治诸经热,而专意在清阳明,佐芍药敛诸散药而不令过汗,桔梗载诸药上行三阳,甘草和诸药通调表里,施于病在三阳,以意增减,未有不愈者也,若渴引饮者,倍石膏加栝蒌根,以清热而生津也,若恶寒甚无汗,减石膏黄芩加麻黄,春夏重加之,以发太阳之寒,若有汗者,加桂枝以解太阳之风,无不可也刘渡舟医案: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妇女来看病,一来就见她满脸的怨气:“我都吃了那么多药了,怎么就不见好呢?我不怕花钱,您给我弄点好药。
保元汤课件
【按】 元气者,太虚之气也。人得之则藏乎肾,为先
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者是也。生 化于脾,为后天之气,即所谓水谷入胃,其精气 行于脉中之营气,其悍气行于脉外之卫气者是也。 若夫合先后而言,即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 通内外,周流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是也。总 之,诸气随所在而得名,实一元气也。保元者,
产后痈肿:刘某,女,28岁,1987年2月5日初诊。患 者腰骶部起一肿物,伴红、肿、热、痛,顶部多个脓头。 经医院切开引流并用大剂抗菌素,红肿不消疼痛不缓, 并在背部再起一肿物。检查:肿物周围坚硬红肿,脓流 不畅。畏寒壮热,T 38.6℃,白细胞12.4×109/L,中 性78%,淋巴22%。舌质稍淡,苔薄黄,脉细数。
《简明医彀》卷之六 诸证治方(明 孙志宏) 保元汤(即参耆饮) 治元气虚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饮食少进,
面青 白,睡卧宁静,痘顶不起,浆不足及有杂证, 皆属虚弱,宜服。(血热、毒壅、火证禁用。)
人参(一钱) 黄耆(二钱) 甘草(五分,前生 用,后炙用) 桂(二分,虚寒加用)
上加生姜一片,水煎服。
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也。
又少佐肉桂,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谓 桂能治血以推动其毒,扶阳益气以充达周 身,血内泣,引之出表,则气从内托;血 外散,引之归根,则气从外护。参、芪非 桂引导,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 气血,亦不能绪其条理,要非寡闻浅见者 能窥其万一也。
Hale Waihona Puke 四君中不用白术,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 。用桂而不用四物者,以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 酸寒,地黄之泥滞故耳。
删补名医方论
删补名医方论分页:第1页第2页阴得以静,故汗止矣。
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
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中加黄,庸者不知,以为赘品,且谓阳盛者不宜,抑知其妙义正在于斯耶!盖阳争于阴,汗出营虚,则卫亦随之而虚。
故倍加黄者,一以完已虚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阴。
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此之谓欤!【集注】吴琨曰:杂证盗汗,与伤寒盗汗不同。
伤寒是半表半里之邪未尽,杂证则阴虚有火而已。
彼以和表为主,此以救阴为急。
故以补阴之品,佐泻火之药,明者辨之。
黄建中汤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诸不足诸证。
黄胶饴白芍甘草桂枝生姜大枣上七味,水煎服。
【集注】喻昌曰:虚劳而至于亡血、失精,津液枯槁,难为力矣!《内经》于针砭所莫治者,调以甘药,《金匮》遵之而立黄建中汤,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
但用稼穑作甘之本味,而酸辛咸苦在所不用,盖舍此别无良法也。
然用法贵立于元过之地,不独呕家不可用建中之甘,即微觉气滞,更当虑甘药大过,令人中满也。
至大建中则大建其中之阳,小建中则小小创建之义,理中则燮理之义,治中则分治之义,补中、温中,何莫非先中州之义。
缘伤寒外邪逼入于内,法难尽用,仲景但于方首以“小”之一字,微示其意,至《金匮》始尽建中之义。
后人引伸触类,制乐令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曲畅建中之旨。
学者心手之间,所当会其大义也。
双和饮治大病之后,虚劳气乏。
补血益气,不热不冷,温而调之。
白芍(二钱)黄(炙,一钱半)甘草(炙,七分)中桂(七分)当归(一钱)熟地黄(一钱)川芎(七分)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注】此汤乃李杲以黄建中汤减饴糖合四物之方也。
黄建中,治虚劳不足,是从脾胃中化生血气。
此则直补阴血,兼之温养阳气,所以减饴糖之甘,加纯阴之品,名曰双和也。
地骨皮饮,其意在凉血热,故佐二皮以清之。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八卷删补名医方论八卷小柴胡汤治伤寒五,六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耳聋,脉弦数者,此是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宜此汤以和解之。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根。
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参加桂枝,温覆取微似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集注】程应旄曰:方以小柴胡名者,取配乎少阳之义也。
至于制方之旨及加减法,则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尽之矣。
何则?少阳脉循□肋,在腹阳背阴两岐间,在表之邪欲入里,为里气所拒,故寒往而热来。
表里相拒而留于岐分,故胸□苦满。
神识以拒而昏困,故嘿嘿。
木受邪则妨土,故不欲食。
胆为阳木而居清道,为邪所郁,火无从泄,逼炎心分,故心烦。
清气郁而浊,则成痰滞,故喜呕,呕则木火两舒,故喜之也。
此则少阳定有之证,其余或之云者,以少阳在人身为游部,凡表里经络之罅,皆能随其虚而见之,不定之邪也。
据证俱是太阳经中所有者,特以五,六日上见,故属之少阳,半表半里兼而有之,方是小柴胡证。
方中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
半夏豁痰饮,降里气之逆。
人参补久虚,助生发之气。
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相须相济,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
至若烦而不呕者,火成燥实而逼胸,故去人参,半夏加栝蒌实也。
渴者,燥已耗液而逼肺,故去半夏加栝蒌根也。
腹中痛,木气散入土中,胃阳受困,故去黄芩以安土,加白芍以戢木也。
□下痞硬者,邪既留则木气实,故去大枣之甘而泥,加牡蛎之咸而软也。
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邪侵乎心矣,故去黄芩之苦而伐,加茯苓之淡而渗也。
中医古籍
《傅青主女科》
又名《女科》,2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故或又为《女科?产后编》、陆懋修《世补斋医书》收入之校订本、将女科析为8卷、八门。改称《重订傅徵君女科》、《产后编》改名《生化编》。今本《傅青主女科》(《女科》)上卷载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病候,计38条、39症、41方。下卷则包括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亦五门,共39条、41症、42方。《产后编》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三部,分列为17症;下卷继之而分列26症,并附补篇一章。
12.斑龙丸
斑龙丸用鹿胶霜 苓柏菟脂熟地黄
等分为丸酒化服 玉龙关下补元阳
发表之剂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 伤寒服此汗淋漓
7.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 玄参贝母桔甘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 喘咳痰血肺家伤
8.补肺阿胶散
补肺阿胶马兜铃 鼠粘甘草杏糯停
肺虚火盛人当服 顺气生津嗽哽宁
9.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芍药多 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 虚劳腹冷服之瘥
增入黄芪名亦尔 表虚身痛效无过
又有建中十四味 阴班劳损起沉疴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ppt课件
(二)、临床表现
便血、尿血、崩漏,或月经量多,或皮下出血。伴见纳少, 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三)、机制分析
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 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 衰,火上生土而致。脾阳虚衰,运化失权,故纳少腹胀,大便 稀溏;阳虚阴盛,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若 脾阳虚,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则见肢体水;水湿下注,损伤 带脉,带脉失约,则见女子白带清稀量多。阳虚温煦失职,故 形寒肢冷,面白无华或虚浮。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
15
(1)、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中气不足):多因素体虚弱或病后调养不当,脾 胃气虚,运化功能障碍所致。证候可有食欲不好、消化不良、食后胃腹胀闷、 腹满肠鸣、大便稀薄、形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困倦、舌淡苔白、脉虚细缓; 如更有少气懒言、脘腹重坠、久痢、脱肛、脏器下垂(如子宫下垂、胃下垂、 肾下垂等),劳累后即有气坠感,则为脾气下陷的征象。脾气虚常见于溃疡病、
13
二损脾阳本脾 者及阳不,为 最肾不足在后 终阳振,病天 均,,不理之 可引或能上本 导起脾温相, 致肾阳煦互肾 脾阳久脾影为 肾亦虚阳响先 阳虚,,。天 虚,而使肾之 。
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消化机能失 调和水液代谢紊乱两个方面:
① 消化机能失调:由于脾肾阳虚,脾失健运, 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化,而生泄 泻。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 阴寒极盛,发为五更泄泻。
“脾主中央湿土,其体淖泽……其性镇静是土之正气也。静则易 郁,必借木气以疏之。土为万物所归,四气具备,而求助于水和 木者尤亟。……故脾之用主于动,是木气也”(《读医随笔·升降 出入论》)。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才能不 断地输送和滋养于肝,肝才能得以发挥正常的作用。总之,肝之 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升降适度,脾之运化也就正常了。
删补名医方论
刪補名醫方論古醫方得人乃傳, 非人勿言. 故扁鵲, 倉公皆稱禁方不輕授人, 誠重之也. 後漢張機著『傷寒雜病論』, 始立眾方, 公之天下. 故建安以前, 苦於無方; 元豐而後, 雖有局方, 漫無指歸, 不可為法. 今博集『金匱』, 『千金』, 『外臺』諸書, 及王好古, 李杲, 劉完素, 朱震亨, 張從政, 薛己諸方之佳者, 採錄成編. 然方論始於成無己, 近代則有吳琨, 李中梓, 柯琴, 汪昂諸家. 於醫方雖各有發明, 但其間或有擇焉未精, 語焉未詳者, 復推其立方之意, 綜其簡要, 刪繁補闕, 歸於明顯, 名之曰: 刪補名醫方論, 以昭示來茲云.. 獨參湯治元氣大虛, 昏厥, 脈微欲絕. 及婦人崩產, 脫血, 血暈.人參分兩隨人, 隨證須上揀者, 濃煎頓服, 待元氣漸回, 隨證加減.【集註】柯琴曰: 一人而繫一世之安危者, 必重其權而專任之; 一物而繫一人之死生者, 當大其服而獨用之. 故先啟於氣幾息, 血將脫之證, 獨用人參二兩, 濃煎頓服, 能挽回性命於瞬息之間, 非他物所可代也. 世之用者, 恐或補住邪氣, 姑稍稍以試之, 或加消耗之味以監制之, 其權不重, 力不專, 人何賴以得生乎? 如古方霹靂散, 大補丸, 皆用一物之長而取效最捷, 於獨參湯何疑耶!【按】苦病兼別因, 則又當隨機應變, 於獨參湯中或加熱, 附補陽而回厥逆, 或加生地涼陰而止吐衄, 或加黃耆固表之汗, 或加當歸救血之脫, 或加薑汁以除嘔吐, 或加童便以止陰煩, 或加茯苓令水化津生治消渴泄瀉, 或加黃連折火逆衝上治噤口毒痢. 是乃相得相須以有成, 何害其為獨哉? 如薛己治中風, 加人參兩許於三生飲中, 以駕馭其邪, 此真善用獨參者矣.. 參附湯治陰陽氣血暴脫等證.人參附子(製)水煎服.【註】先身而生, 謂之先天; 後身而生, 謂之後天. 先天之氣在腎, 是父母之所賦; 後天之氣在脾, 是水穀之所化. 先天之氣為氣之體,體主動, 故子在胞中, 賴母息以養生氣, 則神藏而機靜. 後天之氣為氣之用, 用主動, 故育形之後, 資水穀以奉生身, 則神發而運動. 天人合德, 二氣互用, 故後天之氣得先天之氣, 則生生而不息; 先天之氣得後天之氣, 始化化而不窮也. 若夫起居不慎則傷腎, 腎傷則先天氣虛矣. 飲食不潔而傷脾, 脾傷則後天氣虛矣. 補後天之氣無如人參, 補先天之氣無如附子, 此參附湯之所由立也. 二臟虛之微甚, 參附量為君主, 二藥相須, 用之得當, 則能瞬息化氣於烏有之鄉, 頃刻生陽於命門之內, 方之最神捷者也. 若表虛自汗, 以附子易黃耆, 名人參黃耆湯, 補氣兼止汗. 失血陰亡, 以附子易生地, 名人參生地黃湯, 固氣兼救陰. 寒濕厥汗, 以人參易白朮, 名朮附湯, 除濕兼溫裡. 易虛厥汗, 以人參易黃耆, 名耆附湯, 補陽兼固表. 此皆參附湯之轉換變化法也, 醫者擴而充之, 不能盡述其妙.. 生脈飲治熱傷元氣, 氣短倦怠, 口渴出汗.人參麥門冬五味子水煎服.【註】經云: 大氣積於胸中, 則肺主之. 夫暑熱傷肺, 肺傷則氣亦傷矣. 故氣短, 倦怠而喘咳也. 肺主皮毛, 肺傷則失其衛護, 故汗出也. 熱傷元氣, 氣傷則不能生津, 故口渴也. 是方君人參以補氣, 即所以補肺. 臣麥冬以清氣, 即所以清肺. 佐五味以斂氣, 即所以斂肺. 吳琨云: 一補, 一清, 一斂, 養氣之道備矣. 名曰生脈, 以脈得氣則充, 失氣則弱. 李杲謂: 月服生脈飲, 加黃耆, 甘草, 名生脈保元湯, 令人氣力湧出; 更加當歸白芍, 名人參飲子, 治氣虛喘咳, 吐血衄血, 亦虛火可補之例也.. 保元湯治男婦氣虛之總方也. 嬰兒驚怯, 痘家虛者, 最宜.黃耆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右四味, 水煎服.【集註】柯琴曰: 昔東垣以此三味能瀉火, 補金, 培土, 為除煩熱之聖藥, 鎮小兒之驚, 效如桴骨. 魏桂岩得之, 以治痘家陽虛頂陷, 血虛漿清, 皮薄發癢, 難灌難斂者, 始終用之. 以為血脫須補氣, 陽生則陰長, 有起死回生之功, 故名之為保元也. 又稍佐肉桂, 分四時之氣而增損之, 謂桂能治血以推動其毒, 扶陽益氣以充達周身. 血內泣, 引之出表, 則氣從內托; 血外散, 引之歸根, 則氣從外護. 參, 耆非桂引導, 不能獨樹其功. 桂不得甘草和平氣血, 亦不能緒其條理 ,要非寡聞淺見者能窺其萬一也. 四君中不用白朮, 避其燥; 不用茯苓, 恐其滲也. 用桂而不用四物者, 以芎之辛散, 歸之濕潤, 芍之酸寒, 地黃之泥滯故耳. 如宜升則加升柴, 宜燥加苓朮, 宜潤加當歸, 宜利氣加陳皮, 宜收加芍. 宜散加芎. 又表實去耆, 裡實去參, 中滿忌甘, 內熱除桂, 斯又當理會矣.【按】元氣者, 太虛之氣也, 人得之則藏乎腎, 為先天之氣, 即所謂生氣之原, 腎間動氣者是也. 生化於脾, 為後天之氣, 即所謂水穀入胃, 其精氣行於脈中之營養, 其悍氣行於脈外之衛氣者是也. 若夫合先後而言, 即大氣之積於胸中, 司呼吸, 通內外, 周流一身, 頃刻無間之宗氣者是也. 總之, 諸氣隨所在而得名, 實一元氣也. 保元者, 保守此元氣之謂. 是方用黃耆保在外一切之氣, 甘草保在中一切之氣, 人參保上, 中, 下, 內, 外一切之氣, 諸氣治而元氣足矣. 然此湯補後天水穀之氣則有餘, 生先天命門之氣則不足, 加肉桂以鼓腎間動氣, 斯為備耳.. 四君子湯治面色痿白, 言語輕微, 四肢無力, 脈來虛弱者. 若內傷虛熱, 或飲食難化作酸, 須加炮薑.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二錢加薑, 棗, 水煎服. 加木香, 藿香, 葛根, 為七味白朮散. 加陳皮, 為五味異功散. 加陳皮, 半夏, 為六君子湯. 加藿香, 砂仁, 為香砂六君子湯.【集註】張璐曰: 氣虛者, 補之以甘, 參, 朮, 苓, 草, 甘溫益胃, 有健運之功, 具沖和之德, 故為君子. 蓋人之一生, 以胃氣為本, 胃氣旺則五臟受陰, 胃氣傷則百病叢生. 故凡病久虛不癒, 諸藥不效者, 惟有益胃, 補腎兩途. 故用四君子, 隨證加減, 無論寒熱補瀉, 先培中土, 使藥氣四達, 則周身之機運流通, 水穀之精微敷布, 何患其藥之不效哉! 是知四君子為司命之本也.吳琨曰: 夫面色痿白, 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 言語輕微, 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 四肢無力, 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 脈來虛弱, 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 如是則宜補氣. 是方也, 四藥皆甘溫, 甘得中之味, 溫得中之氣, 猶之不偏不倚之人, 故名君子. 本方加木香, 藿香, 葛根名七味白朮散, 治小兒脾虛肌熱, 泄瀉作渴. 以木藿之芳香, 佐四君入脾, 其功更捷; 以葛根甘寒, 直走陽明, 解肌熱而除渴也.【按】本方加陳皮, 名五味異功散, 治氣虛而兼氣滯者; 再加半夏, 名六君子湯, 治氣虛而兼痰飲者; 再加砂仁, 藿香, 名香砂六君子湯, 治氣虛而兼嘔吐者. 此皆補中有消導之意也..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痿飲,嘔吐痞悶,脾胃不和,變生諸證者.人參一錢白朮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七分陳皮八分半夏一錢砂仁八分木香七分, 右生薑二錢, 水煎服.【集註】柯琴曰: 經曰: 壯者氣行則癒, 怯者著而為病. 蓋人在氣交之中, 因氣而生, 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 若脾胃一直有不和, 則氣便著滯, 或痞悶噦嘔, 或生痰留飲; 因而不思飲食, 肌肉消瘦, 諸證蜂起, 而形消氣息矣. 四君子氣分之總方也, 人參致沖和之氣, 白朮培中宮, 茯苓清治節, 甘草調五臟, 胃氣既治, 病安從來. 然撥亂反正, 又不能無為而治, 必舉大行氣之品以輔之, 則補者不至泥而不行. 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 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 而痰飲可除也; 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 縮砂以通脾腎之元氣, 而膹鬱可開也. 君得四輔, 則功力倍宣, 四輔奉君, 則元氣大振, 相得而益彰矣.. 當歸補血湯治男婦血虛似白虎證, 肌熱面赤, 煩渴引飲, 脈來洪大而虛 , 重按則微.當歸二錢黃耆一兩水煎服.【集註】吳琨曰: 血實則身涼, 血虛則身熱, 或以饑困勞役虛其陰血, 則陽獨治, 故諸證為生焉. 此證純象白虎, 但脈大而虛, 非大而實為辨耳. 『內經』所謂脈虛, 血虛是也. 五味之中, 惟甘能補, 當歸味甘而厚, 味厚則補血; 黃耆味甘而薄, 味薄則補氣. 今黃耆多數倍, 而云補血者, 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 生於無形之氣故也. 經言: 陽生陰長, 是之謂耳.. 佛手散治妊娠胎動下血, 故因傷動, 子死腹中, 下血疼痛, 口噤欲死, 服此探之, 不損則痛止, 已損則立下. 及橫生倒生, 交骨不開, 產後血暈昏亂, 崩中金瘡, 去血過多等證.當歸二兩或三兩川芎一兩, 右剉粗末合均, 每服五錢, 水一盞, 酒半盞, 煎八分, 熱服. 未效再服. 加敗龜板一具, 梳髮一團, 名開骨散.【註】命名不曰歸芎, 而曰佛手者, 謂此方治婦人胎前, 產後諸疾,如佛手之神妙也. 當歸, 川芎為血分之主藥, 性溫而味甘辛, 以溫能和血, 甘能補血, 辛能散血也. 古人俱必以當歸君川芎, 或一倍或再倍者, 蓋以川芎辛竄, 捷於升散, 過則傷氣, 故蔻宗奭曰: 不可單服, 久服, 亦此義也. 然施之於氣鬱血凝, 無不奏效, 故用以佐當歸而收血病之功, 使瘀去新生, 血各有所歸也. 血既有所歸, 則血安其部, 而諸血病癒矣. 至妊娠胎動, 胎傷下血, 非血壅胎傷, 即血亂妄下, 服此以探之, 血亂胎未動者, 血順則痛止, 血壅胎未損者, 血行痛止, 則胎因之而安也; 已動已損者, 血得順行, 則胎亦因之而順下也. 橫生倒生, 或用力太早, 或誤服催生之藥, 致氣逆血亂, 亦用此以調之. 產後崩中金瘡, 亡血昏冒, 亦用此以補之. 子死腹中, 腹痛欲死, 亦用此以逐之. 以上諸病, 皆血病而氣不虛者也. 若夫氣虛難產, 產後血脫, 唇面黃白, 少氣煩亂, 動則昏冒, 若誤與此, 反致立敗, 則必倍加人參, 速固無形之氣, 以救有形之血也. 至於交骨難開, 加龜板, 梳髮, 下輸陰道; 寒加薑, 桂, 熱加黃耆, 汗加桂枝, 搐加荊穗, 又當以意消息, 加減可也.. 四物湯治一切血虛, 血熱, 血燥諸證.當歸熟地各三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酒沙)二錢, 右四味, 水煎服.【集註】張璐曰: 四物為陰血受病之專劑, 非調補真陰之的方. 方書咸謂四物補陰, 遂以治陰虛發熱, 火炎失血等證, 蒙害至今. 又專事女科者, 咸以此湯隨證漫加風, 食, 痰, 氣等藥, 紛然雜出; 其最可恨者, 不辨熱之虛實, 率加知母, 黃柏, 令人久服, 而庸工利其有劫病之能, 咸樂用之. 殊不知四君子氣藥, 治上下失血過多, 一切血藥置而不用. 獨推獨參湯, 童便以固其脫者, 以有形之血, 不能速生,無形之氣, 所當急固也. 昔人有言, 見血休治血, 必先調其氣. 又云: 四物湯不得補氣藥, 不能成陽生陰長之功. 誠哉言也! 然此湯傷寒火邪解後, 餘熱留於血分, 至夜微熱不除, 或合柴胡, 或加桂枝, 靡不應手輒效, 不可沒其功也.柯琴曰: 經云: 心生血, 肝藏血. 故凡生血者, 則究之於心; 調血者, 當求之於肝也. 是方乃肝經調血之專劑, 非心經生血之主方也. 當歸甘溫和血, 川芎辛溫活血, 芍藥酸寒斂血, 地黃甘平補血. 四物具生長收藏之用, 故能使營氣安行經隧也. 若血虛加參耆, 血結加桃仁, 紅花, 血閉加大黃, 芒硝, 血寒加桂, 附, 血熱加芩, 連; 欲行血去芍, 欲止血去芎, 隨所利而行之, 則又不必拘於四矣. 若婦人數脫其血, 故用以調經種子. 如遇血崩, 血暈等證, 四物不能驟補, 而反助其滑脫, 則又當補氣生血, 助陽生陰長之理. 蓋此方能補有形之血於平時, 不能生無形之血於倉猝, 能調陰中之血, 而不能培真陰之本, 為血分立法, 不專為女科套劑也. 王好古治婦女, 不論內傷, 外感, 胎前, 產後, 隨證加二味於四物中, 名曰六合, 未免任意牽強.. 聖愈湯治一切失血過多, 陰虧氣弱, 煩熱作渴, 睡臥不寧等證.四物湯加人參, 黃耆 ( 一方去芍藥 ) 水煎服.【集註】柯琴曰: 經云: 陰在內, 陽之守也; 湯在外, 陰之使也. 故陽中無陰, 謂之孤陽; 陰中無陽, 謂之死陰. 朱震亨曰, 四物皆陰, 行夫地閉塞之令, 非長養萬物者也. 故四物加知柏, 久服便能絕孕, 謂嫌於無陽耳. 此方取參, 耆配四物, 以治陰虛血脫等證. 蓋陰陽互為其根, 陰虛則陽無所附, 所以煩熱燥渴; 氣血相為表裡, 血脫則氣無所歸, 所以睡臥不寧. 然陰虛無驟補之法, 計在培陰以藏陽, 血脫有生血之機, 必先補氣, 此陽生陰長, 血隨氣行之理也. 故曰: 陰虛則無氣, 無氣則死矣. 此方得仲景白虎加人參之義而擴充者乎. 前輩治陰虛, 用八珍, 十全, 卒不獲效者, 因甘草之甘, 不達下焦, 白朮之燥, 不利腎陰, 茯苓滲泄, 礙乎生升, 肉桂辛熱, 動其虛火. 此六味皆醇厚和平而滋潤, 服之則氣血疏通, 內外調和, 合於聖度矣.. 地骨皮飲治陰虛火旺, 骨蒸發熱, 日靜夜劇者; 婦人熱入血室, 胎前發熱者.四物湯加地骨皮牡丹皮各三錢, 水煎服.【集註】柯琴曰: 陰虛者陽往乘之, 發熱也. 當分三陰而治之. 陽邪乘入太陰脾部, 當補中益氣以升舉之, 清陽復位而火自熄也. 若乘入少陰腎部, 當六味地黃丸以對待之, 壯水之主而火自平也. 乘入厥陰肝部, 當地骨皮飲以涼補之, 血有所藏而火自安也. 四物湯為肝家滋陰調血之劑, 加地骨皮清志中之火以安腎, 補其母也; 加牡丹皮清神中之火以涼心, 瀉其子也. 二皮涼而潤, 但清肝火不傷脾胃, 與四物加知柏之濕潤而苦寒者不同也. 故逍遙散治肝火之鬱於本臟者也, 木鬱達之, 順其性也; 地骨皮飲, 治陽邪之乘於肝臟者也, 客者除之, 勿縱寇以遺患也. 二方皆肝家得力之劑.. 犀角地黃湯治熱傷吐衄, 便血, 婦人血崩, 赤淋.生犀角生地黃白芍牡丹皮, 右四味, 先用三物水煎, 去滓, 入生犀汁, 熱服.【註】吐血之因有三: 曰勞傷, 曰努傷, 曰熱傷. 勞傷以理損為主, 努傷以去瘀為主, 熱傷以清熱為主. 熱傷陽絡則吐衄, 熱傷陰絡則下血. 是湯治熱傷也, 故用: 犀角, 清心去火之本. 生地, 涼血以生新血. 白芍, 斂血止血妄行. 丹皮, 破血以逐其瘀. 此方雖曰清火, 而實滋陰; 雖曰止血, 而實去瘀. 瘀去新生, 陰滋火熄, 可為探本求窮源之法也. 若心火獨盛, 則加黃芩, 黃連以瀉熱; 血瘀胸痛, 則加大黃, 桃仁以逐瘀也.. 四生丸治陽盛陰虛, 血熱妄行, 或吐或衄者.生地黃生柏葉生荷葉生艾葉各等分, 右四味, 搗爛為丸, 如雞子大, 每服一丸, 滾湯化服.【集註】柯琴曰: 陰虛而陽無所附, 則火炎上焦; 陽盛則陽絡傷, 故血上溢於口鼻也. 凡草木之性, 生者涼, 而熟之則溫; 熟者補, 而生者瀉. 四味皆清寒之品, 盡取其生者, 而搗爛為丸, 所以全其水氣, 不經火煮, 更遠於火令矣. 生地多膏, 清心腎而通血脈之源. 柏葉西指, 清肺金而調營衛之氣. 艾葉芳香, 入脾胃而擅去瘀生新之權. 荷葉法震, 入肝家而和藏血攝血之用. 五志之火既清, 五臟之陰安堵, 則陰平陽秘, 而血歸經矣. 是方也, 可暫用以遏妄行之熱血, 如多用則反傷營. 蓋血得寒, 則瘀血不散, 而新生血不生也. 設但知清火涼血, 而不用歸脾, 養榮等劑以善其後, 群有不綿連歲月而斃者. 非立法之不善, 妄用者之過耳.. 當歸六黃湯治陰虛有火, 令人盜汗者.當歸生地熟地黃耆黃芩黃連黃柏, 右水煎服.【註】寤而汗出曰自汗, 寐而汗出曰盜汗. 陰盛則陽虛不能外固, 故自汗. 陽盛則陰虛不能中守, 故盜汗. 若陰陽平和之人, 衛氣晝則行陽而寤, 夜則行陰而寐, 陰陽既濟, 病安從來? 惟陰虛有火之人, 寐則衛氣行陰, 陰虛不能濟陽, 陽火因盛而爭於陰, 故陰液失守外走而出汗; 寤則衛氣復行出於表, 陰得以靜, 故汗止矣. 用當歸以養液, 二地以滋陰, 令陰液得其養也. 用黃芩瀉上焦火, 黃連瀉中焦火, 黃柏瀉下焦火, 令三火得其平也. 又於諸寒藥中加黃耆, 庸者不知, 以為贅品, 且謂陽盛者不宜, 抑知其妙義正在於斯耶! 蓋陽爭於陰, 汗出營虛, 則衛亦隨之而虛. 故倍加黃耆者, 一以完已虛之表, 一以固未定之陰. 經曰: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此之謂歟!【集註】吳琨曰: 雜證盜汗, 與傷寒盜汗不同. 傷寒是半表半裡之邪未盡, 雜證則陰虛有火而已. 彼以和表為主, 此以救陰為急. 故以補陰之品, 佐瀉火之藥, 明者辨之.. 黃耆建中湯治虛勞裡急, 悸, 衄, 腹中痛, 夜夢失精, 四肢痠痛, 手足煩熱, 咽乾口燥, 諸不足諸證.黃耆膠飴白芍甘草桂枝生薑大棗, 右七味, 水煎服.【集註】喻昌曰: 虛勞而至於亡血, 失精, 津液枯稿, 難為力矣! 『內經』於針砭所莫治者, 調以甘藥, 『金匱』遵之而立黃耆建中湯, 急建其中氣, 俾飲食增而津液旺, 以至充血生精, 而復其真陰之不足. 但用稼穡作甘之本位, 而酸辛鹹苦在所不用, 蓋捨此別無良法也 . 然用法貴立於無過之地, 不獨嘔家不可用建中之甘, 即微覺氣滯, 更當慮甘藥太過, 令人中滿也. 至大建中則大建其中之陽, 小建中則小小建立之義, 理中則燮理之義, 治中則分治之義, 補中, 溫中, 何莫非先中州之義. 緣傷寒外邪逼入於內, 法難盡用, 仲景但於方首以「小」之一字, 微示其意, 至『金匱』始盡建中之義. 後人引伸觸類, 製樂令建中湯, 十四味建中湯, 曲暢建中之旨. 學者心手之間, 所當會其大義也.. 雙和飲治大病之後, 虛勞氣乏. 補血益氣, 不熱不冷, 溫而調之.白芍二錢黃耆 ( 炙 ) 一錢半甘草 ( 炙 ) 七分中桂七分當歸一錢熟地黃一錢川芎七分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水二盞, 煎一盞, 溫服.【註】此湯乃李杲以黃耆建中湯, 減飴糖合四物之方也. 黃耆建中,治虛勞不足, 是從脾胃中化生血氣. 此則直補陰血, 兼之溫養陽氣, 所以減飴糖之甘, 加純陰之品, 名曰雙和也. 地骨皮飲, 其意在涼血熱, 故左二皮以清之. 聖愈湯, 其意在救血脫, 故佐參, 耆以補之. 雙和飲, 其意在溫養血氣, 故佐耆, 桂, 炙草以溫之. 經曰: 形不足者, 溫之以氣是也.. 人參養榮湯治脾肺俱虛, 發熱惡寒, 肢體瘦倦, 食少作瀉等證. 若氣血虛而變見諸證, 弗論其病期脈, 但用此湯, 諸證悉退.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耆陳皮當歸熟地白芍桂心遠志五味子, 右十二味, 加薑三片, 棗二枚, 水煎服.【集註】柯琴曰: 古人治氣虛以四君子, 治血虛以四物, 氣血俱虛者以八珍, 更加黃耆, 肉桂名十全大補, 宜乎萬舉萬當也. 而用之有不獲效者, 蓋補氣而不用行氣之品, 則氣虛之甚者, 幾無氣以運動. 補血而仍用行血之物, 則血虛之甚者, 更無血以流行. 故加陳皮以行氣, 而補氣者悉得效其用. 去川芎行血之味, 而補血者因以奏其功. 此善治者, 只一加一減, 便能轉旋造化之機也. 然氣可召而至, 血易虧而難成, 苟不有以求其血脈之主而養之, 則營氣終歸不足. 故倍人參為君, 而佐以遠志之苦, 先入心以安神定志, 使甘溫之品, 始得化而為血, 以奉生身. 又心苦緩, 必得五味子之酸, 以收斂神明, 使營行脈中而流於四臟. 名之曰養榮, 不必仍十全之名, 而收效有如此者.. 歸脾湯治思慮傷脾, 或健忘怔忡, 驚悸盜汗, 寤而不寐, 或心脾作痛, 嗜臥少食, 及婦女月經不調.人參龍眼肉黃耆甘草白朮茯苓木香當歸酸棗仁遠志, 薑三片, 水煎服.【集註】羅謙甫曰: 方中龍眼, 棗仁, 當歸, 所以補心也; 耆, 參, 朮, 苓, 草, 所以補脾也. 薛己加入遠志, 又以腎藥之通乎心者補之, 是兩經兼腎合治矣. 而特名歸脾何也? 夫心藏神, 其用為思; 脾藏智, 其出為意, 見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 心以經營之久而傷, 脾以意慮之鬱而傷, 則母病必傳之子, 子又能令母虛, 所必然也. 其病則健忘怔忡, 怵惕不安之徵見於心也; 飲食倦怠不能運輸, 手足無力, 耳目昏眊之證見於脾也. 故脾陽苟不運, 心腎必不交, 彼黃婆者, 若不為之媒合, 則已不能攝腎氣歸心, 而心陰何所賴以養, 此取坎填離者, 所以必歸之脾也, 其藥一滋心陰, 一養脾陽, 取乎健者, 以壯子益母. 然恐脾鬱之久, 思意不通, 故稍取木香之辛且散者, 以暢氣醒脾, 使能速通脾氣, 以上行心陰, 脾之所歸, 正在斯耳. 張璐曰: 補中益氣與歸脾同出保元, 並加歸, 朮, 而有升舉胃氣滋, 補脾陰之不同. 此方滋養心脾, 鼓動少火, 妙佐以木香少許, 調順諸氣, 暢和心脾. 世醫不諳此理, 反以木香性燥不用, 服之多致痞悶減食者, 以其補藥多滯, 不能輸化故耳.. 妙香散治夢遺失精, 驚悸鬱結.山藥二兩人參黃耆遠志 ( 製 ) 茯苓茯神一兩桔梗三錢甘草辰砂 ( 另研 ) 一錢麝香一錢木香二錢五分為末, 每服二錢, 酒下.【集註】汪昂曰: 心, 君火也. 君火一動, 相火隨之, 相火寄於肝膽, 腎之陰虛則精不藏, 肝之陽強則氣不固, 故精脫而成夢矣. 山藥益陰, 兼能濇精, 故以為君. 人參, 黃耆用以固氣, 遠志, 二茯用以寧神, 神寧氣固, 則精自守其位矣. 丹砂鎮心安魂. 二香開鬱通竅, 桔梗載諸心藥久留膈上, 甘草調和諸藥, 交和於中. 是方不以瀉火固濇立法, 但安神固氣, 使精與神氣相依, 而夢少精秘矣.【按】朱震亨云: 主秘藏者腎也, 司疏泄者肝也. 二臟有相火, 而其系, 上屬於心; 心, 君火也. 為物所感則易於動, 心動則相火翕然隨之. 雖不交會, 精亦暗流而滲漏矣. 所以聖人只是教人收心養性, 其旨深矣. 震亨此論至當. 其平生精力在補陰以制相火, 深得『內經』天以陽生陰長, 地以陽殺陰藏之旨. 近世醫者惟知陽生, 不知陰亦能生; 惟知陰殺, 不知陽亦能殺. 經雖每每指出陽脫, 陰脫, 陽絕, 陰絕皆令人死, 奈志迷偏見者不回也. 即此一證, 老年之人, 心有所動, 而相火衰不能翕然隨之, 雖有所夢而無所遺, 由此可知震亨用黃柏一味, 稍佐冰片, 名清心丸, 獨瀉相火, 而治中年相火盛, 夢遺心悸者, 屢用屢效也.. 天王補心丹治心血不足, 神志不寧, 津液枯竭, 健忘怔忡, 大便不利, 口舌生瘡等證.人參酸棗仁歸當生地黃麥冬天冬柏子仁遠志五味子丹參元參白茯苓桔梗, 右為末, 煉蜜丸如椒目大, 白湯下.【集註】柯琴曰: 心者主火, 而所以主之者神也, 火盛則神困. 心藏神, 補神者必補其心; 補心者必清其火, 而神始安. 補心丹故用生地黃為君, 取其下足少陰以滋水, 主水盛可以伏火, 此非補心之陽, 乃補心之神耳. 凡果核之有仁, 猶心之有神也, 清氣無如柏子仁, 補血無如酸棗仁, 以其神存耳. 參, 苓之甘, 以補心氣; 五味之酸, 以收心氣; 二冬之寒, 以清氣分之火, 心氣和而神自歸矣. 當歸之甘, 以補心血; 丹參之寒, 以生心血; 元參之鹹, 以清血中之火, 血足而神自藏矣. 更加桔梗為舟楫, 遠志為嚮導, 和諸藥, 入心而安神明. 以此養生, 則百體從令, 何有健忘怔忡, 津液乾涸, 舌上生瘡, 大便不利之虞哉?. 酸棗仁湯治虛勞, 虛煩不得眠.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白茯苓二兩川芎二兩, 右五味, 以水八升, 煮棗仁得六升, 納藥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集註】羅謙甫曰: 經云: 肝藏魂, 人臥則血歸於肝. 又曰: 肝者, 罷極之本. 又曰: 陽氣者, 煩勞則張. 罷極必傷肝, 煩勞則精絕. 肝傷精絕, 則虛勞虛煩不得臥明矣. 棗仁酸平, 應少陽木化而治肝, 極者宜收宜補, 用酸棗仁至二升, 以生心血, 養肝血, 所謂以酸收之, 以酸補之是也. 顧肝鬱欲散, 散以川芎之辛散, 使輔棗仁通肝調榮, 又所謂以辛補之也. 肝急欲緩, 緩以甘草之甘緩, 使防川芎疏泄過急, 此所謂以土葆之也. 然終恐勞極則火發, 傷陰陽旺, 陽分不行於陰, 而仍不得眠, 故佐知母崇陰水以制火, 茯苓利陽水以平陰, 將水壯而魂自寧, 火清而神且靜矣. 此治虛勞肝極之神方也.. 硃砂安神丸治心神昏亂, 驚悸怔忡, 寤寐不安.硃砂 ( 另研 ) 黃連各半兩當歸二錢生地黃三錢甘草二錢, 右為細末, 酒泡蒸餅丸如麻子大, 硃砂為衣. 每服三十丸, 臥時津液下.【集註】葉仲堅曰: 經云: 神氣舍心, 精神畢具. 又曰: 心者生之本, 神之舍也. 且心為君主之官, 主不明, 則精氣亂; 神太勞, 則魂魄散, 所以寤寐不安, 淫邪發夢. 輕則驚悸怔忡, 重則痴妄癲狂也. 硃砂具光明之體, 色赤通心, 重能鎮怯, 寒能勝熱, 甘以生津, 抑陰火之浮游, 以養上焦之元氣, 為安神之第一品. 心若熱, 配黃連之苦寒, 瀉心熱也, 更佐甘草之甘以瀉之. 心主血, 用當歸之甘溫, 歸心血也, 更佐地黃之寒以補之. 心血足則肝得所藏, 而魂自安, 心熱解則。
妇科常用方剂
妇科常用方剂一贯煎(《续名医类案》)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川楝子枸杞子十补丸(《济生方》) 熟地黄山茱萸炒山药鹿茸茯苓牡丹皮泽泻炮附子肉桂五味子八珍汤(《正体类要》)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三画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阿胶白芍鳖甲龟甲牡蛎麦冬干地黄火麻仁炙甘草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柴胡青皮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天花粉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通草桔梗甘草大补元煎(《最岳全书》)人参山药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人参沙参玄参麦冬玉竹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车前子牛膝小营煎(《景岳全书》)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炙甘草四画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当归白芍牡丹皮香附白术茯苓天花粉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生地黄当归丹参人参茯苓天冬麦冬玄参五味子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朱砂桔梗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栀子黄芩杜仲生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木通散(《妇科玉尺》)枳壳槟榔木通滑石冬葵子甘草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止带方(《世补斋医书》)猪苓茯苓车前子茵陈赤芍牡丹皮黄柏栀子牛膝止痉散(经验方)全蝎蜈蚣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内补丸(《女科切要》)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片白蒺藜紫菀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丹溪治湿痰方(《丹溪心法》)1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滑石香附川芎当归乌药汤(《兰室秘藏》)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生姜大枣五画玉真散(《外科正宗》)白附子天南星天麻羌活防风白芷玉女煎(《景岳全书》)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玉烛散(《儒门事亲》)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大黄芒硝甘草正气天香散(《证治准绳》)香附陈皮乌药甘草干姜紫苏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滑石茵陈黄芩射干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薄荷豆蔻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右归丸(《景岳全书》)肉桂附子山药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杜仲当归菟丝子鹿角胶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黄苓柴胡栀子车前子木通泽泻生地黄当归甘草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四草汤(《实用中医妇科方剂》)鹿衔草马鞭草茜草炭益母草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大枣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铁落饮(《医学心悟》)天冬麦冬贝母胆星橘红远志连翘茯苓茯神玄参钩藤丹参辰砂石菖蒲生铁落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人参麦冬五味子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蒲黄五灵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金银花防风白芷当归陈皮赤芍穿山甲天花粉贝母乳香没药皂角刺甘草白术散(《全生指迷方》)白术茯苓大腹皮生姜皮陈皮归肾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归脾汤(《校注妇人良力》)人参炒白术炒黄芪龙眼肉扶神当归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蔓荆子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加味五淋散(《医宗金鉴》)栀子赤获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梢生地黄泽泻车前子木通滑石加味四物汤(《医宗金鉴》)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蒲黄桃仁牛膝木香瞿麦滑石木通甘草梢加味温胆汤(《医宗金鉴》)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麦冬芦根生姜加味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附子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人参黄芪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六画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百合熟地黄生地黄麦冬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夺命散(《妇人大全良方》)没药血竭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人参川芎白芍黄芪当归白术茯苓金银花白芷甘草皂角刺桔梗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当归熟地黄山茱英山药杜仲怀牛膝甘草当归散(《金匮要略》)当归白芍黄芩白术川芎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泽泻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当归当归饮子(《外科正宗》)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防风荆芥黄芪甘草白蒺藜何首乌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安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白术生地黄白芍续断海螵蛸茜草龙骨牡蛎安官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郁金水牛角黄连黄芩栀子朱砂雄黄冰片麝香珍珠金箔衣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生地黄甘草梢木通淡竹叶阳和汤(《外科全生集》)熟地黄鹿角胶炮姜炭肉桂麻黄白芥子生甘草七画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芫花散(《妇科玉尺》)芫花(醋炒)吴茱萸川乌巴戟天芦根汤(《济阴纲目》)芦根竹茹陈皮麦冬前胡苍附导痰丸(《叶氏女科证治》)茯苓半夏苍术陈皮甘草香附胆南星枳壳生姜神曲杞菊地黄丸(《医级》)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枸杞子菊花两地汤(《傅青主女科》)生地黄玄参白芍麦冬阿胶地骨皮阿胶汤(《医宗金鉴》)栀子侧柏叶黄芩白芍! 熟地黄阿胶当归)川芎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川芎桃仁秦艽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佛手散(《删补名医方论》)当归川芎沉香散(《医宗必读》)沉香石韦滑石瞿麦冬葵子当归王不留行赤芍白济生肾气丸(《济生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子车前子牛膝完带汤(《傅青主女科》)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补肾地黄汤(《陈素庵妇科补解》)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泽泻山药远志茯呻牡丹皮酸枣仁玄参桑螵蛸山茱萸竹叶龟甲补肾固冲丸(《中医学新编》)菟丝子续断巴戟天杜仲当归熟地黄鹿角霜枸杞子阿胶党参白术大枣砂仁。
妇科中医用方
妇科中医用方妇科中医用方一,月经病1、固阴煎《景岳全书》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五味远,补肾益气服后康。
2、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热滋阴凉血好;丹皮地骨芍黄柏,茯苓熟地嫩青蒿。
3、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阴虚血热服之宜。
4、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当归地黄山茱萸,山药甘草仲牛膝;主治肾虚腰膝痛,肾虚经少亦可使。
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耗伤血虚尝。
6、大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吴萸芎,芍归丹桂夏姜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7、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芎归人参桂通阳;芍药甘草痛急缓,莪丹牛膝引血良。
8、乌药汤《兰室秘藏》香附木香乌药汤,当归甘草共煎尝;理气行滞兼和血,妇人血海疼痛康。
9、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10、举元煎《景岳全书》举元煎中用参芪,白术升麻灸草宜;气虚下陷血崩脱,亡阳垂危经多使。
11、保阴煎《景岳全书》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遗淋带浊脉滑数;酌加地榆茜齿苋,清热凉血功效灵。
12、归肾丸《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归地药苓山茱萸,调经补肾又养肝。
13、滋血方《证治准绳》;八珍去术草,山药黄芪妙。
14、固经丸《医学入门》固经丸中龟芍君,黄柏椿皮与黄芩;更加香附理气血,滋阴清热又固经。
15、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清肝止淋胶芍归,生地丹皮黄柏随;牛膝黑豆香附枣,养血清肝赤带最。
16、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傅氏逐瘀止血汤,丹皮赤芍归大黄;龟板桃仁枳生地,闪跌血崩化瘀良。
17、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清热固经芩栀榆,生地地骨藕棕榈;龟板牡蛎阿胶草,血热崩漏此方予。
18、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上下相资用三参,熟地车前五味随;葳萸麦冬牛膝入,虚热崩漏此方推。
《删补名医方论》之大柴胡汤
《删补名医方论》之大柴胡汤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12(32)2
【摘要】治热结在内,心下急呕不止,郁郁微烦,柴胡证仍在者,与大柴胡汤下之。
组成柴胡半升,黄芩三两,半夏半升,芍药半两,枳实四枚,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擘以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总页数】1页(P6-6)
【关键词】大柴胡汤;医方;柴胡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删补名医方论》学术思想探究 [J], 王三沆;沈涛
2.《删补名医方论》之通脉四逆汤 [J], 王益平
3.《删补名医方论》之大柴胡汤 [J], 王益平
4.《删补名医方论》之茯苓四逆汤 [J], 王益平
5.《删补名医方论》之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医宗金鉴》评价
• 是我国清代的一部官修医学全书,内容 充实完善,涉及临床医学多方面内容
• 是第一部官修医学教材 • 53个版本
第三节《删补名医方论》概述
1、大体内容
• 卷一、卷二(第二十六卷、二十七卷 )——补益类方剂 • 卷三、卷四(第二十八卷、二十九卷 )——祛风、清热等方剂 • 卷五——(第三十卷)瘀血、痰浊、杂病等方剂 • 卷六、卷七、卷八(第三十一、三十三卷)——张仲景方剂
4、吴谦——简介
• 籍贯:安徽歙(she)县 • 生卒:公元1690—1760年,清康熙--乾隆 • 清代医家 • 官至太医院判
新安医学、新安医家
方剂学:(吴昆、汪昂、程钟龄、吴谦)
吴昆 1552-1620 明 嘉靖-万历 《医方考》 汪昂 1615-1694 明 万历-清 康熙 《医方集解》 程钟龄 1680-1733 清 康熙-雍正 《医学心悟》 吴谦 1690-1760 清 康熙-乾隆 《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前言
古医方得人乃传,非人勿言,故扁鹊仓公皆称禁方, 不轻授人,诚重之也。后汉张机著《伤寒杂病论》,始 立众方,公之天下。故建安以前,苦于无方;元丰而后, 虽有《局方》,漫无指归,不可为法。今博集《金匮》 《千金》《外台》诸书及王好古、李杲、刘完素、朱震 亨、张从政、薛己诸方之佳者,采录成编。然方论始于 成无己,近代则有吴琨、李中梓、柯琴、汪昂诸家,于 医方虽各有发明,但其间或有择焉未精、语焉未详者。 复推其立方之意,综其简要,删繁补缺,归于明显,名 之曰《删补名医方论》,以昭示来兹云。
5、《医宗金鉴》基本内容
• 共计90卷,含子书15种 • 共计载方:1642首
1.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2.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3. 《删补名医方论》 4. 《四诊心法要诀》 5. 《运气要诀》 6. 《伤寒心法要诀》 7. 《杂病心法要诀》 8. 《妇科心法要诀》 9.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10. 《痘疹心法要诀》 11.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12. 《外科心法要诀》 13. 《眼科心法要诀》 14. 《刺灸心法要诀》
选书范围:大内所有医书+书坊现行医书+旧医书无 版+新医书未刻+家藏私书+世传经验良方。
成书方法:上自三皇以至我朝,分门聚类,删其驳 杂,采其精粹,发其余蕴,补其未备,成书 二部。
成书目的:其小而约者,以便初学诵读;其大而博 者,以便学成参考。使为师者,必由是而教;为弟子 者,必由是而学,则医学昌明,寿民于万万世矣。
《删补名医方论》与《古今名医方论》
《古今名医方论》载160方,方论180 余则。 《删补名医方论》载198方,承载原方152首, 删方8首,补方46首。
罗美生平:
罗美,字澹生,号东逸,别号东美。新安(今安徽徽州 地区)人,长期客寓虞山(今江苏常熟),是康熙年间(1662 年-1722年)名儒,因生活所迫而兼习岐黄之术。他精研《内 经》、《难经》、《伤寒》、《金匮》等典籍,旁涉宋、金、 元、明诸家之论著,尤明《易》理,为一代名医。撰有《古今 名医方论》四卷、《古今名医荟萃》八卷、《内经博义》四卷 等书。《古今名医荟萃》与《古今名医方论》成书于清康熙十 四年(1675年),原合为一编,名曰《古今名医经论证治汇 粹》,凡十二卷。因卷帙较多,“剞劂费繁”,乃析出方论部 分四卷先予刊行,名《古今名医方论》。刊行后,曾风靡一时, 并多次刊刻,后由吴谦增删,收入《医宗金鉴》。
15. 《正骨心法要旨》
6、成书过程:
发起: “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 成书之因:医道废弛,师范不立久矣。皆因医书驳杂,人不知 宗。
1、至汉以降,习医者非常人,后视医甚轻,习之仅为衣食, 并不存心济世。
2、医书甚远,词奥难明,且多编次传写错讹。 3、自晋以下,医书虽多有发明,然亦各自成家,或博而不 精,或杂而不一,间有相抵牾,反足惑人,皆当改正注释。 (太医院院使钱斗保)
《御纂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
1
1
总论
概述----目录
为什么学习《删补名医方论》? 怎么学习《删补名医方论》? 《删补名医方论》和《方剂学》的关系
第三节 《删补名医方论》概述
为什么学习《删补名医方论》?
怎样学习《删补名医方论》?
2、对方剂学的贡献
• 此书非创新之作,而是荟萃之前历代重要医学著 作,经过选排、校订、删补、完善而成。
• 选录清代以前方剂190余首,均有注释和历代医 家对该方的论述。
• 虽未分类,选方颇精,以实用为原则,议论亦较 平允可取。
• 方论为主。
3、《医宗金鉴》凡例
方者一定之法,法者不定之方也,古人之方, 即古人之法寓焉。立一方必有一方之精意存于其中, 不求其精意而徒执其方,是执方而昧法也。旧有 《医方考》《医方解》等书,尚未能畅发前人之精 意,今于各书中能透发古方之精意者,萃而集之, 不当者删之,未备者补之。
《删补名医方论》与方剂学的关系
学习方法与要求
• 阅读原著 • 适当背诵经典语句 • 背诵歌诀、联系以前学习的方剂。 • 提高用中医思维、中医理论阐释方剂原
理,指导方剂临床应用的能力
第一节 《删补名医方论》出处、著者
1、《删补名医方论》是《医宗金鉴》十五部书中 的第三部(第二十六——三十三卷),共八卷。 2、著者:清代医家 吴谦等
4、对方剂学的贡献
• 此书并非创新之作,而是荟萃之前历代重要中医著作, 经过选排、校订、删补、完善而成。
• 选录清代以前方剂198首,均有方义的注释和历代医 家对该方的论述。
• 虽未分类,选方颇精,以实用为原则,议论亦较平允 可取。
• 方论为主。
成书溯源: 罗美撰《古今名医方论》,成书
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后由吴 谦等增删,名《删补名医方论》,收 入《医宗金鉴》二十六卷至三十三卷 (原书共九十卷)。
第二节《医宗金鉴》简介
1、原著全称:《御纂医宗金鉴》 御纂 医宗 金鉴(钦定嘉名)
2、编撰时间、人员
时间:公元1739——1742年(乾隆4—7年) 刊行:公元1742年 人员:吴谦、刘裕铎 总修官
3、成书历史背景、学术背景
历史背景:清朝 1644—1911年 乾隆 1736—1795年
学术背景:文字狱----考据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