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单元练习试题:第六章 功和能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单元练习题:第六章功和能一、选择题1.在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 )A. 提着桶站立不动B. 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走动C. 提着桶匀速向上拉动D. 提着桶站在车上与车水平匀速运动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 将地面上的物体向上堆积B. 投掷标枪C. 用拖把拖地D. 端着花盆水平匀速前进3.立定纵跳摸高是常见的运动项目,起跳前先屈膝下蹲,然后脚掌用力蹬地,伸展身体,两臂上挥,竖直向上跳起至最高点,小明在一次立定纵跳摸高中获得了初三年级的冠军,请估算一下小明消耗的能量约为()A. 50JB. 5×102JC. 5×103JD. 5×104J4.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降落。
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A. 动能增大B. 机械能增加C. 重力势能减小D. 机械能保持不变5.在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八(1)的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三位同学讨论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的大小②都爬到杆顶,测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所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的大小③爬杆后,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A. 只有①B. ①②C. ①③D. ①②③6.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球由a→b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 铅球到达b点时重力势能最大C. 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增大D. 铅球在c点时机械能为零7.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用力推,使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观察到罐子在斜面上来回滚动,直到停止运动,则其中能量转化的情况分析错误的是()A. 向下滚动时,罐子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B. 向上滚动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C. 其中每个阶段都有机械能的损耗,所以罐子最终会停止运动D. 罐子在斜面上来回滚动,直到停止运动,这说明罐子能量不守恒8.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已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如果将该透镜的下半部分遮盖住,则光屏上的像将()A.像的下半部消失了B.像的上半部消失了C.像仍完整但变暗了D.像变小了3.平行光线经如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A、会聚B、发散C、仍为平行光D、无法判断4.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B、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C、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D、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f<2cmB.2cm<f<4cmC.4cm<f<5cmD.5cm<f<8cm6.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8.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9.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单元检测检测卷(附答案)(附答案)2

第六章章末2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2秋•含山县期末〕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以下图,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只呈现一个暗斑的是近视眼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考点】B1:透镜及其分类.【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凸透镜能使得光线会聚,能成像;〔2〕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凹透镜能使得光线发散;【解答】解:A、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故A错误;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远视镜,故B错误;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只能呈现一个暗斑,即能使得光线发散,会在透镜后面出现一个光线较弱的区域,所以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故C正确;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凸透镜,即是远视镜,故D错误。
应选:C。
【点评】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比拟中间和边缘的厚薄、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成实像的方法。
这四种方法比拟常用,一定要掌握。
2.〔2022秋•沭阳县期末〕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假设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考点】B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后,从而判断焦距。
【解答】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假设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前,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后,因此f一定大于L.故ABD错误,故C正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检测卷: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检测卷: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 B.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C.正立的像一定是虚像 D.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2.“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3.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C.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物体D.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4.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
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5.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 B.放大镜 C.远视眼镜 D.近视眼镜6.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有实焦点B.凹透镜有实焦点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实焦点D.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到焦点7.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8.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力F的力臂 B.判定螺线管的极性C.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D.光的反射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雪在练功房中对着平面镜练功,看到了自己在镜子中的实像B.寒冬,晓彤用冰对着太阳能够取火,需把冰磨成凸透镜C.街道上的红绿灯可以指挥交通,说明光可以传播能量D.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说明光能够传播信息二、填空题10.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照相机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照像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2倍焦距.11.右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倒立、_____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__cm.12.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综合测试01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六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A、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B、凸透镜既能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也能成放大的虚像,凹透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故B错误;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凹透镜发散光线,从而使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故C错误;D、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的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BC都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都是凹透镜;只有D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当做放大镜使用,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最适合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是D。
故选:D。
3.【答案】B【解析】A、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C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4.【答案】D【解析】装有水的烧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D。
5.【答案】A【解析】图甲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图乙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A【解析】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
故A正确;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会聚了,故B错误;C 、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也是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而物镜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C 错误;D 、据图可知,图中是佩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故D 错误。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北师大版八下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A.B.C.D.2.如图所示的两个透镜()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3.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10cm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10cm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5cm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5cm4.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A.B.C.D.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B放在主光轴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它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为A′B′,则()A.A′在B′的左端,B′端较粗B.A′在B′的右端,A′端较细C.A′在B′的右端,A′端较粗D.A′在B′的左端,B′端较细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无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9.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10.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第六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图12.图2是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23.一凸透镜焦距为6 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可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图3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图3A.照相机 B.老花镜C.幻灯机 D.放大镜5.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 cm,则该相机中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A.小于6 cm B.大于6 cm,小于12 cmC.大于12 cm,小于24 cm D.大于24 cm6.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主光轴于距光心12 cm的位置,若将烛焰置于主光轴上,一次距离光心15 cm,另一次距离光心6 cm,两次成的像( )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都是正立的像D.都是放大的像7.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4所示。
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图4A.9 cm B.12 cm C.15 cm D.18 cm8.如图5所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则该同学是( )图5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9.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10.如图6所示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检测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检测卷(附答案)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A . B. C . D .2.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 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20cmB .15cmC .10cmD .5cm3.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监控摄像头4.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5.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上”字,则幻灯片上的图片应是( )A .B .C .D .6.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 .摄影爱好者使用的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是镜头,它是凸透镜C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D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将镜头后缩7.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A .f<2cm B .2cm<f<4cm C .5cm<f<8cm D .4cm<f<5cm 8.下列光学仪器工作时在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是( )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幻灯机 D .汽车后视镜9.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 )A. 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B. 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C. 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D. 图中Ⅳ区域,比A ′B ′小,箭头方向向下 10.关于透镜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 若使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应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D. 经过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11.同学在他的笔记本中对《粒子和宇宙》进行了如下知识梳理: ①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②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③摩擦起电说明物体能自发产生电荷; ④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⑤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远去;⑥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⑦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A. 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⑥C. ①②④⑥⑦D. ①③④⑤⑥12.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实像,现用一块黑布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不让光透过,则( )A. 像只剩下半部分B. 像只剩上半部C. 像仍然是完整的,但比原来的暗D. 像只剩下半部,但比原来的暗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题型注释)为了使烛焰的像 。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综合测试试卷02及答案

第六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
在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早在2 000多年前《墨经》中记载的小孔成像实验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C.利用激光可以在钢板上打孔,说明光可以传递能量D.夜晚用手电筒照射放置在白纸上的镜子,看起来镜子很暗,是因为镜于发生了漫反射2.同学做凸透镜成像时,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2厘米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如果把物体放在物距小于11厘米处时,一定不能成实像B.如果把物体放在物距等于11厘米处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如果把物体放在物距大于11厘米处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如果改变物距,当像距等于22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3.7月,共享单车进驻兴化,这极大地便利了我市市民的出行。
使用者只需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
关于单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牌上的二维码本身发光B.二维码上白色部分反射白光,黑色部分吸收光C.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4.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5.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
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6.如果小明的眼睛近视了,需要图中的哪种光学元件进行矫正( )A. B.C. D.7.关于近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B.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C.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D.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8.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检测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检测题(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姓名:_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2.如图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
图中甲、乙分别是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物体由远处向人靠近时,晶状体的焦距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
小明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
小明观察分析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实(选填“实”或“虚”)像。
5.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位置,两支蜡烛的连线AB 与过凸透镜的中线垂直,若用一块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C(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6.如图所示,物体在A位置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A′。
现在把该物体移至B位置,请通过作图的方法画出该物体在B位置所成的像B′。
题图答图7.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距光心12 cm的地方,若将烛焰置于主光轴上,一次距离光心15 cm,另一次距离光心6 cm,两次成的都是放大的像。
8.如图是一款小巧方便的手机投影仪,可以实现将“影院”搬到家中,它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放大的像,若让像更大些,应将投影仪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
9.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
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远(选填“远”或“近”)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单元练习(有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单选题1.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目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伽利略望远镜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D.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看物体,主要是增大视角2.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B.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C.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4.离凸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5.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
透镜的焦距是()A.5cm B.10cm C.15cm D.30cm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A.屏上的像消失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7.如图,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靠近透镜B.远离透镜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位置8.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很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9.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10.小芳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焦距没有手臂长的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看远处的物体,她可以看到的物体是像。
综合解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图甲是“测凸透镜焦距”的装置图。
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烛焰能在光屏上成完整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烛焰下半部分的像D.图乙中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3、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4、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5、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把一个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6、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u=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B.当u=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 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 处移动到 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8、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物体在主光轴上距焦点5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正立的D.缩小的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记录:当物距u1=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下列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中最精确的是()A.大于10cm,小于15cmB.大于15cm,小于20cmC.大于10cm,小于20cmD.大于10cm,小于30cm10、如图是杨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它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所示的透镜是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眼.(选填“近视”或“远视”)3、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远处物体在正常人眼球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u)与眼球折光系统焦距(f)的关系为。
北师大版(北京)初二全册物理第六章功和能单元练习题

北师大版(北京)初二全册物理第六章功和能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始终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在投放救灾物资的过程中()A.动能、势能都变小B.动能变小,势能不变 C.动能、势能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变小2.小明同学从距地面1m高的地点竖直向上抛出一块橡皮,橡皮离手后,在空中飞行到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动能Ek随时刻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A. B.C.D.3.质量为40kg的小华同学,为了从三楼爬到四楼,他在10s内连续向上跳了12个台阶,在这段时刻内,小华的功率大小最接近于()A.1200WB.10WC.12WD.120W4.小明去商场购物,自动扶梯将他从一楼匀速送上二楼,在那个过程中,他的()A.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势能不变,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D.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人做了功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B.司机推汽车,纹丝不动C.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6.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 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A.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B.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C.F甲做功的功等于F乙做功的功 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的苹果树上结有三个质量相等的苹果,其中重力势能最大的苹果是()A.甲B.乙C.丙D.一样大8.物体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s,试比较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形中力F对物体做功的多少()A.W1=W2=W3B.W1>W2>W3 C.W1<W2<W3 D.W1<W3<W29.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A.从O至C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从O点至A点运动员机械能不守恒,从A点至C点机械能守恒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10.抛在空中的一个篮球,已知动能为10 J,势能为6 J,这篮球具有的机械能是()A.10JB.6JC.16JD.4J11.初二物理爱好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竞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A.3WB.30WC.300WD.3000W12. 如图所示,以下实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力是()A.船在水的作用下前进一段距离B.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C.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滑行了一段距离D.当杠铃静止后,举重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玩具猩猩手中的香蕉以相同大小的速度转动。
精品试卷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测试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光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树荫下的小“光斑”是太阳的像B.当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可以叉到鱼D.矫正近视眼使用的是凸透镜2、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是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制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3、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30cm B.20cm C.10cm D.5cm4、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5、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25 cm D.30 cm6、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7、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A.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以方便从不同角度观察光屏上的像B.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透镜甲的焦距比透镜乙的大C.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D.第二次所成的像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8、将一发光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不同距离处。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检测试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检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蜡烛通过透镜成像的情况,下列过程中用到的主要光学规律与此相同的是()A. 照镜子B. 放大镜C. 放电影D. 拍照片2.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3.当烛焰离凸透镜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40厘米B. 30厘米C. 20厘米D. 10厘米4.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里.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如图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A. 站在20 m远的1.6 m高的人B. 18 m远的一棵1.7 m高的小树C. 20 m远的1.7 m高的栏杆D. 40 m远的1.8 m的竹竿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A.正立的像B.缩小的像C.放大的像D.倒立的像7.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A. 乙和丙B. 乙和丁C. 甲和丙D. 甲和丁8.常见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
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 远视眼,凹透镜B. 远视眼,凸透镜C. 近视眼,凹透镜D. 近视眼,凸透镜9.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已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如果将该透镜的下半部分遮盖住,则光屏上的像将()A.像的下半部消失了B.像的上半部消失了C.像仍完整但变暗了D.像变小了3.平行光线经如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A、会聚B、发散C、仍为平行光D、无法判断4.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B、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C、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D、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f<2cmB.2cm<f<4cmC.4cm<f<5cmD.5cm<f<8cm6.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7.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8.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9.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10.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8.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9.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0.下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11.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4所示。
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12.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13.如下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A.保持不动B向上移动C向右移动D.向左移动14.一位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得到下面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象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象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D.成虚象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15.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1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 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18.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距凸透镜36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18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8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A.像距为36 cm,且成缩小的实像B.像距为36 cm,且成放大的实像C.像距为18 cm,且成缩小的实像D.像距为18 cm,且成放大的虚像20.如图所示,把图甲的投影片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则在屏幕上得到的图形与图乙中哪幅图相似(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放映电影时,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更大的像,应将电影放映机__________屏幕,同时将镜头__________移动.2.把一个凸透镜正对阳光,在镜下白纸上出现一个亮点,这点叫__________.测得该透镜光心到亮点的距离为 5 cm,用它做照相机镜头,则照相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至少应大于__________ cm.3.把一个瓶底放在地上,发现瓶底下的物体变大了,说明瓶底的边缘比中间__________.(填“薄”或“厚”).4.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5.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cm 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 ,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6.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8.放大镜所成的像是的像;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倍焦距之外时,凸透镜能成的像的原理制成的.9.小星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去观察蚂蚁身上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此时放大镜与蚂蚁间的距离10 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一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得到了下表数据,请回答:(1)通过进一步观察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当u= 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最短。
(2)另一组同学选用了焦距为15cm 的凸透镜,若物距为25cm 时,成 像,此时像距范围为 cm 。
11.小泉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发现在光屏上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
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3、.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cm 。
14.小云利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 cm ,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为好;实验过程中,蜡烛烧短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f=10cm u/cm v/cm 1 60 12 2 20 20 3 15 30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1.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N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
(1)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若OA=4 cm,AB=1.5 cm,则凸透镜的焦距f=cm。
(2分)2.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3.如图10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4如图12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2分)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 cm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 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分)(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35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