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规范发药的规定
给药法标准规范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给药原则: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
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c. 窦腔、管腔、瘘腔(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给药程序:医生开出医嘱、处方护士接受医嘱药剂人员接受处方、医嘱并调剂护士执行三查五读原则护士遵医嘱给药进行用药后的评估给药时间:(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1.给药前准备:1)洗手2)准备物品:做好三查: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3)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信息核查: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对床头卡)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护士药品发放登记制度范本

护士药品发放登记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护士药品发放及登记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护理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进行的药品发放及登记工作。
三、药品发放1. 护理人员在发放药品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确保药品品种、剂量、用法正确无误。
2. 护理人员在发放药品时,应认真核对患者身份,确保药品发放到本人。
3. 护理人员在发放药品时,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4. 护理人员在发放药品时,如发现处方有疑问,应立即与医生沟通,确保药品安全。
5. 护理人员在发放药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药品的有效期。
四、药品登记1. 护理人员在药品发放后,应立即进行药品登记,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发放时间等信息。
2. 护理人员应确保药品登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虚构、篡改、隐瞒。
3. 护理人员应定期对药品登记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4. 护理人员应妥善保管药品登记记录,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便于查阅。
五、违规处理1. 护理人员违反本制度,造成患者用药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护理人员违反本制度,尚未造成患者用药不良后果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分。
3. 护理人员违反本制度,涉及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解释权归本院护理部。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通过以上护士药品发放登记制度范本,可以规范护士在药品发放和登记过程中的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同时,也有助于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口服药发放规范

口服药发放规范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有关情况,如做手术、特殊检查等必须禁食者暂时不发药,并做好交接班。
同一病人的药物应一次取出药盘,不同病人的药物不可同时取出,以免发生差错。
如病人提出疑问,护士要认真听取,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再耐心解释,协助病人服下;不能自行服药的危重病人、儿童应喂服;
鼻饲者将药研碎,用温开水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再注少量温开水将管壁内药液冲净;
如病人突然呕吐,应查明原因,再行处理
麻醉药、催眠药、抗肿瘤药更应注意观察;
如病人不在或因故暂时不能服药,应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可用吸水管吸入,服后漱口,如稀盐酸溶液、铁剂等
2) 铁剂:服用时忌饮茶,以免形成铁盐,妨碍铁剂的吸收
3) 健胃药物:宜饭前服,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增加食欲。
4) 助消化药和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利于食物消化,减少药物对胃粘膜的剌激
5) 磺胺类和发汗类药物:服后多饮水,以防因尿少磺胺结晶析出,堵塞
肾小管;发汗类药物服后多饮水可增强药物疗效,以助降温。
6) 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有安抚作用,故服后不宜饮水,以防降低疗效,若同时服多种药,则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7) 强心甙类药物:应在服用前测脉率和脉律(或心率和心律),如脉率少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出现异常时,应暂停服药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 发药后观察病人服药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相应处理。
护士规范给药规定

护士规范给药规定
护士在给药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 仔细核对患者身份:在给药之前,护士必须核对患者的身份,确保给药的是正确的
患者。
2. 准备药物:护士在给药之前必须准备药物。
这包括核对药物的标签与医嘱是否匹配,并正确计算药物剂量。
3. 遵循正确的给药途径:护士必须根据医嘱和药物的特性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这可
能是口服、注射、静脉推注等。
4. 遵守洁净环境:护士在给药之前必须保持洁净的环境,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以
防止交叉感染。
5. 注射技术与方法:护士必须具备正确的注射技术和方法,以确保药物的正确给予。
这包括正确选择注射器、注射部位和注射技巧。
6. 仔细观察患者反应:护士在给药之后必须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和
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7. 记录与报告:护士在给药之后必须准确记录药物的给予时间、剂量和途径,并及时
报告相关信息给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
8. 药物存储和处置: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药物,并正确处理过期或不再使用
的药物。
以上是一些护士在给药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范,以确保药物的正确给予和患者的安全。
此外,护士还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禁忌症等信息,并提供必要的药物教育
给患者和家属。
发放药物实施方案

发放药物实施方案为了确保药物的有效发放和使用,我们制定了以下药物发放实施方案,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药物发放流程。
1. 患者登记。
患者到达医院后,首先由护士进行登记,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用药记录。
2. 医生开具处方。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开具相应的处方,包括药物名称、用量、频次等信息。
3. 药房发药。
药房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准备相应的药物,并进行核对和包装。
4. 护士发放。
护士根据药房准备的药物,按照处方要求进行发放,同时向患者说明用药注意事项。
二、药物存储和保管。
1. 药物存放。
药房应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合理存放药物,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 温度控制。
药品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存放,药房应定期检测和记录药品存放环境的温度,确保符合要求。
3. 保质期管理。
药房应对药品的保质期进行管理,及时清理过期药品,确保发放的药品符合有效期要求。
三、药物发放记录和管理。
1. 记录要求。
药房应对每一次药物的发放进行记录,包括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发放时间等内容。
2. 药物管理。
药房应建立健全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的采购、入库、发放、退库等环节的管理规定。
3. 药物监测。
药房应定期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药物发放安全控制。
1. 身份核对。
在发放药物时,护士应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对,确保药物发放给正确的患者。
2. 用药指导。
护士在发放药物时,应向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包括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不良反应等内容。
3. 不良反应监测。
护士在发放药物后,应对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记录,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情况。
五、药物发放风险管理。
1. 风险评估。
药房应对药物发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 应急处理。
药房应建立健全的药物发放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报告。
3. 质量追溯。
药房应建立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对发放的药品进行追溯和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口服给药技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进行吸收的给药方法。
为保证口服给药的安全和有效,护士需要遵循以下规范:1. 准备工作:- 按照医嘱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
-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 确认患者的身份,获取患者的同意,并告知药物的目的和可能的副作用。
-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工具和设备。
2. 卫生操作:-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 在整洁的工作区域上进行操作,避免药物的污染。
- 使用一次性餐具或药勺给药,防止口腔细菌的传播。
- 避免将药物碎片或液体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3. 给药方法:- 让患者坐起或半坐位,保持头部正直,有利于药物流动。
- 给药前确认患者的吞咽反射正常。
- 将药物放在患者的舌根处,避免放在咽后壁,以减少呛咳的风险。
- 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如按时给药、空腹或饭后给药等。
4. 监测和记录:- 观察患者是否正常吞咽药物,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或替代给药方法。
- 监测患者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过敏等。
- 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反应情况和患者的反应。
5. 安全措施:- 遵循药物不良反应和急救措施的操作指南。
- 将药物及其包装妥善存放,避免儿童接触。
- 遵守药物的废弃处理规范,如有限期和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
总之,护士在口服给药技术中应该严格遵守规范,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给药,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意外发生。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口服给药的成功率。
发药工作制度

发药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发药工作流程,保障药品供应链的顺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发药工作的职责、流程和要求,确保药品的正确发放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二、职责与分工1. 药剂科负责人:负责发药工作的全面管理,对发药工作的质量负责。
2. 药师:负责药品的发放、指导患者用药、解答患者疑问等工作。
3. 护士:协助药师进行药品发放,负责患者用药的宣教和监督。
4. 医疗事务部门:负责对发药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改进。
三、发药工作流程1. 处方审核:药师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用药的适宜性。
2. 药品准备:药师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准备相应的药品。
3. 发药:药师或护士按照处方,将药品发放给患者,并向患者解释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4. 药品包装:将药品包装整齐,并附上用药指导单,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5. 发药记录:药师对发药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处方号、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发药时间等。
6.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师对患者使用药品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及时处理。
四、发药工作要求1. 药师应具备专业的药学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准确解答患者的疑问。
2. 发药时,药师应认真核对患者身份和处方,确保药品发放的正确性。
3. 药师应严格执行药品发放规定,不得随意更改处方中的药品、剂量和用法。
4. 药师应定期对发药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提高发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 发药过程中,药师应遵守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合法。
五、发药工作制度执行与监督1. 药剂科负责人定期对发药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
2. 医疗事务部门对发药工作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建立发药工作质量控制小组,对发药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和指导。
4. 对发药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入个人工作档案。
护士发口服药服务规范

护士发口服药服务规范
【服务规范】
1、热情服务,面带微笑。
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3、发药车推至病房,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听到肯定的回答后发药。
4、向患者交代服药注意事项。
5、协助病人服药。
做到发药到手,送药到口,服完再走。
6、服药后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及服药效果。
7、交代病人服药后的注意事项。
【语言规范】
1、xxx,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这是您的口服药。
2、您服用的这种药(如铁剂、酸剂)对牙齿有腐蚀作用,请您用吸管吸入,服用后记得漱口。
3、您服用止咳糖浆后,请不要喝太多水,以免冲淡而降低疗效。
4、这种药需要饭后用温开水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5、您服用的是健胃药,需饭前服用,以利于胃液分泌,从而达到促进食欲的作用。
6、请您将这片辅助睡眠的药在睡觉前半小时服用。
7、请您先给孩子喂药再喂奶,并取半卧位,防止呛奶。
8、这是降压药,请您放于舌下含服,不要急于咽下。
半小时后我来给你测量血压。
9、我刚才说的内容您明白了吗?
10、您有什么不明白,尽管问我,别客气。
11、谢谢您的配合,您有什么不适随时呼叫我们,我们也会及时来看您的,您休息吧。
发药护士管理制度

发药护士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发药护士的工作行为,加强对发药环节的管理,提高发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发药护士的基本要求1.发药护士应具备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持有药师执业资格证书。
2.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能够细心、耐心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和其他医务人员协调工作。
4.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5.具备良好的药品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正确理解医嘱并准确发放药品。
三、发药护士的工作流程1.接受医生开具的处方,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按照医嘱的要求准备药品。
2.根据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准确计算药品的剂量,并将药品分装好。
3.在发放药品前,要再次核对患者的信息,确保发放的药品和患者的医嘱一致。
4.在发药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环境整洁卫生,避免药品受到污染。
5.发药时要准确记录药品的种类、数量和患者的信息,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
四、发药护士的管理要求1.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发药管理制度,明确发药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2.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发药护士进行培训,提升其药品知识和操作技能。
3.医疗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发药设备和药品,确保发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意见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患者对发药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5.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对药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五、发药护士的考核和奖惩1.医疗机构定期对发药护士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其发药准确性和服务质量。
2.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发药护士,医疗机构应给予奖励和表彰。
3.对于工作表现不佳的发药护士,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并根据情况给予处罚。
4.医疗机构应建立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发药护士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积极性。
六、附则1.本管理制度由医疗机构负责解释和执行。
2.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必要修改,须经医疗机构领导小组审批。
护士发药流程

护士发药流程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发药工作。
护士发药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发药流程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还能够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下面将介绍护士发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首先,护士需要根据医生开具的药品处方,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患者的身份和处方的一致性。
在核对患者信息时,护士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以免发生患者用错药的情况。
接着,护士需要按照处方上的药品名称和用药剂量,准备相应的药品。
在准备药品的过程中,护士需要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随后,护士需要将准备好的药品放置在药品车或药品柜中,按照患者的病房号和床位号进行分类摆放。
在摆放药品时,护士需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避免药品受潮、受热或与其他药品混淆。
当患者需要用药时,护士需要携带药品车或药品盒,前往患者的病房。
在给患者发药时,护士需要先向患者核对个人信息,然后将药品逐一取出,进行再次核对,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递交药品给患者时,护士需要简要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在发药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护士需要保持专注,避免在核对患者信息和药品时分心;其次,护士需要保持药品的清洁和无菌,避免药品受到污染;最后,护士需要在发药后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品的名称、剂量和时间,以便医生进行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护士发药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确的发药流程能够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护士在发药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希望护士们能够严格遵守发药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护理用药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用药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医院护理用药行为,提高用药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用药流程1. 医生开药:医生开具处方后,将处方交予护士或药房管理员审核。
2. 护士审核:护士应仔细核对处方内容,确保处方完整、准确,无错误。
3. 药房发药:药房管理员根据处方内容准备药品,正确发放给患者。
4. 患者服药:患者根据医嘱准时服用药品,不得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5. 用药记录: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
6. 不良反应监测: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用药安全措施1. 医生用药规范: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开具合理、安全的处方,避免滥用药物或药物错误。
2. 药品存储管理:药房管理员应严格按照药品要求存储、保管药品,保证药品质量。
3. 药品使用监测:护士应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患者按时、规范服药。
4. 不良反应处理:护士应及时记录和报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医生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
5. 药品处置:药品过期或损坏应及时淘汰处理,不得使用。
6. 定期检查:医院应定期对护理用药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护理用药管理的责任制度1. 护士责任:护士应严格遵守医院用药管理制度,认真履行用药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 医生责任:医生应制定合理临床用药方案,正确开具处方,定期评估患者用药效果。
3. 药房管理员责任:药房管理员应按规定对药品进行存储、发放、管理,确保药品安全。
4. 医院管理责任:医院领导应加强对用药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提供支持和保障。
五、护理用药管理的监督检查1. 护理部门应定期对护理用药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院质控部门应对护理用药管理进行定期抽查,评估用药管理水平。
3. 患者意见建议:医院应设立有关投诉渠道,接受患者对用药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六、处罚措施对于违反医院护理用药管理制度的护士、医生、药房管理员等相关人员,医院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记大过、停职或开除等。
护士给药制度

护士给药制度护士给药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一个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护士给药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制度目的护士给药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二、制度内容1. 药物管理1.1 药物采购与储存- 确保药物采购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并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采购。
- 药物储存应符合药物的特殊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控制,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药物配制与标识- 护士在给药前应按照医嘱和药物配制要求准确配制药物。
- 配制好的药物应进行标识,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配制日期和护士签名等信息,以确保药物的追溯性和可辨识性。
1.3 药物分发与核对- 护士在给药前应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和时间等信息,确保给药过程的准确性。
- 药物分发应按照医嘱和护士的职责范围进行,遵循“五正确”原则,即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患者。
2. 给药操作2.1 给药前准备- 护士在给药前应仔细阅读医嘱,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和时间等信息。
- 护士应洗手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和口罩等,以确保给药操作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2.2 给药途径选择- 给药途径的选择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 护士应熟悉各种给药途径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2.3 给药技巧与安全- 护士应掌握正确的给药技巧,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等操作技术。
- 给药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速度,避免过量或过快给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药物监测与评估3.1 药物疗效监测- 护士应根据医嘱和药物的特点,对患者进行药物疗效的监测和评估。
- 监测内容包括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医院护士规范给药规定

医院护士规范给药规定
1.护士在给药之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包括姓名、年龄和住院号码,以确保给药
的准确性。
2.护士应了解患者的药物配方和剂量,并确保准备正确的药物和剂量。
3.在给药之前,护士应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并注意任何过期或变质的药物。
过期药物
应立即予以销毁。
4.护士应遵循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方法,比如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确保
给药器材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5.在给药之前,护士应仔细检查药物标签,并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方式的准确性。
6.护士应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如洗手、戴手套和使用消毒剂,以确保给药过程的无
菌性。
7.护士应妥善记录药物的给药时间、剂量和途径,并及时汇报给主管医生或护士长。
8.在给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药物的副作用,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并报告医生。
9.护士应在给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以确保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10.护士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更新临床知识和技能,提高给药的安全性和质量。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护理人员给药规范药物治疗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正确的给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人员作为临床实际操作的主要人员,必须掌握合适的给药技巧和规范,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以下是护理人员给药规范:一、药品储存规范1. 库存药品的储藏应符合规定,按照药品特性分类存放,注意避光、防潮、防止高温等.2. 毒性较强的药品,如抗肿瘤药,应单独储藏并密切观察药品的变化。
3. 在使用检查前,要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确保药品没有过期。
4. 禁止在同一药柜、药箱中摆放氧气瓶、火源等易燃易爆物品。
二、药品配制规范1. 严格按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配制方法和配药计算进行操作。
2. 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环境安全,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消毒设备,防止交叉感染。
3. 配制前要对药品的质量作初步检查,如外表、保存期限等。
三、口服药的给药规范1. 口服前要查询医嘱,证明患者已正确了解了药物的用法、用量和规定时间,严格按医嘱给予口服药物。
2. 给患者服药前,要先给患者洗手,并保持患者的稳定状态,让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适当地弯曲膝盖,将枕头调节到合适高度,头略向后仰;3. 次要的应指导药物的服用时间和配餐,应在用药前和用药时告诉患者。
四、静脉药物的给药规范1. 静脉注射前,护理人员要充分查询医嘱,确认注射的药品、剂量、注射方法和速度等。
2. 在注射前要查询患者的基础情况,如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将药品正确转移到镇定室中以减少眼睑反射的影响;3. 静脉注射时应先消毒穿刺点,用适当的方式固定静脉针或浅静脉管。
4. 静脉注射应慢慢推注,尤其对于心脏病患者、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婴幼儿等特殊患者,应特别注重注射速度和药物治疗效果。
五、皮下注射用药规范1. 皮下注射前要查询医嘱,并要对药品的质量作初步检查。
2. 皮下注射时应先进行洗手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并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
3. 通过皮下注射管或皮下注射针缓慢注射药物。
护士发药规范

口服药给药服务规范
一、规范要求
遵照医嘱准确、准时、安全发给病人口服药
二、规范程序
1、护士接收住户药品时,要清点数量、检查有效期,确认无误后与家属共同签字。
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2、药品接收后,立即通知医生,等医嘱开好后,护士将口服药抄写在服药本。
并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发放口服药时要遵守三查七对的原则。
确保病人服药到口
4、口服药发放到“失智”老人时,要检查老人口腔,是否服药到口严防藏药
5、告知家属、患者口服药的注意事项及用法。
6、如特殊情况老人不能及时服药时,要将药品发给护理员,将服药的注意事项告知护理员,进行双签字后方可离去。
2015.9.15
养护部。
护士给药制度

护士给药制度护士给药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正确使用。
为了确保护士给药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护士给药制度,以下是该制度的详细内容。
一、制度目的护士给药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护士给药的操作流程,减少药物错误使用和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
三、基本原则1.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给药工作,不得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给药途径。
2. 对于不熟悉的药物,护士应及时查阅相关药物说明书或咨询医生,确保正确给药。
3. 在给药前,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病历号等,以避免给错药或给错人。
4. 护士应掌握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对于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四、操作流程1. 接收医嘱:护士应及时接收医生的给药医嘱,并核对医嘱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药物准备:护士应按照医嘱准备所需药物,包括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有效期等信息,并进行核对。
3. 患者身份核对:在给药前,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给药的准确性。
4. 给药方式:根据医嘱要求,护士应选择正确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5. 给药时间:护士应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给药,并记录给药时间。
6. 药物记录:护士应及时记录给药的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信息,并在患者病历中进行签名确认。
7. 不良反应监测:护士在给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
8. 药物储存和废弃:护士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妥善存放药物,并将过期或废弃的药物进行正确处理。
五、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士给药制度的培训,确保护士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以评估其对护士给药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六、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药物使用的质量控制机制,包括药物的采购、储存、配制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护士规范配药制度范本

护士规范配药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规范护士配药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护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从事药物配制、给药工作的护士。
三、护士配药基本要求1.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 护士应掌握药物的基本知识、用药原则、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必要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3. 护士在配药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等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4. 护士应按照医嘱准确计算药物剂量,注意药物浓度、滴注速度、给药时间等,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5. 护士在配药过程中,应认真观察药物的色泽、澄明度、浓度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或药师。
6. 护士应妥善保存药物,按照药物的性质、保存条件分类存放,避免阳光直射、潮湿、高温等环境。
7. 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应认真核对患者身份,确保药物正确、按时送达患者,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并及时记录。
8. 护士应积极参与药物治疗管理,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协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
9. 护士应定期参加药事管理培训,提高自身药物知识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用药服务。
四、违规处理1. 护士在配药过程中,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造成交叉感染的,一经查实,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2. 护士未按照医嘱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足,影响患者健康的,一经查实,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3. 护士未妥善保存药物,导致药物失效、变质的,一经查实,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4. 护士给药过程中,未认真核对患者身份,造成药物错误的,一经查实,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5. 护士未按要求参加药事管理培训,影响患者用药安全的,一经查实,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规范发药的规定
口服给药护理规范
为了规范口服给药及用药安全,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
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3.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5.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6.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7.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帮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口服药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最常用。
药物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而获全身疗效。
药物口服时需注意的事项有:
(1)按时服用。
有的药需在空腹时用,有的药则需在餐后服用,具体情况应遵循医嘱。
(2)剂量要准确。
须从各方面注意,如:量取液体药物时,须将量杯的刻度与自己的双眼平行;服用药片不足1片时,要分量准确。
有半片压迹的,可从压痕处分开。
无压迹或不足半片者,应将全片压碎为粉末后再按需要量均匀分开,不可在不等大的颗粒中任意分取或随手掰一块。
(3)了解药物配伍禁忌。
有些药物不宜同服,或要求一定的服用顺序。
而慢性病患者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此时应注意请教医生。
(4)多喝水。
服用药片时最好以一大杯水(约200毫升)带下,以保证将药物冲入胃中而不是黏附于食管壁上。
否则,既刺激食管,又延迟进入吸收部位而影响吸收。
(5)有很多药在服用期间不可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等,需加以注意。
(6)有的药很苦,一般包有糖衣,应将药片整个服下。
如必须把药分开,或药片无糖衣包装,可先喝糖水滋润口腔及食管后再服药,最后再饮糖水。
否则,干燥的黏膜接触药物后将有苦味久久遗留口中。
(7)注明为肠溶片的药物不可掰碎或嚼碎服,应将药片整个服下。
(8)昏迷的患者及幼小儿童不得给固体型药物,以免引起窒息或食管刺激。
(9)混悬剂及乳剂药物,服前要摇匀。
(10)有些药(如含铁化合物的液体制剂或酸性液体制剂)可腐蚀牙齿或使之变色,服药时可用吸管吸,或服药后即用开水漱口。
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发放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口服用药安全,明确规定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一、确保口服药品发放更适合病人治疗需要、更符合病人生活规律、更能确保服药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二、口服药品发放管理流程
1、如果病人当时不方便服药或因暂时外出未能服药,就要把药带回,不能放在病人床头柜上,但要放一温馨提示牌放在病人床头柜上,告知患者有药在护士站;病人吃完药后护士要在口服药确认单相应时间栏签名;下一班接班者要根据确认单无签名的情况接到药物,继续协助病人服药。
2、因为大部分一般在口服药在饭后服用,发放口服药的时间为7:30-8:00,12:00-12:30,18:00-18:30,这样更符合病人的生活规律。
医师指定其它服药时间者或特殊患者除外。
3、要求每发放一个药品后,要求双方及时签名。
4、发药流程:1)、每次发药必须推发药车,车上要带服药盘、服药本、服药注意事项和温开水。
2)、协助病人倒水服药,当时不方便服药者把药拿回,稍后再次协助服药。
三、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教育
由于目前临床用药比较复杂,针对患者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很好的配合遵照医嘱服药,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安全教育。
在使用新药、药品用法出现变化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协助做好用药后的观察工作,要特别强调患者不可擅自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四、按护理等级巡视、观察,做好健康教育。
督促病人自己保管好口服药。
特殊口服药,如安定,磷酸可待因,地高辛等特殊用药一定严格遵照医嘱看服到口,遇特殊情况要及时与管床医生沟通,防止病人将这一类药积攒,导致安全隐患。
五、口服药发放人员规定为责任护士,并要求在口服药物发药确认单上双方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