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金融现状 (3)
▪ 财政公共品供应不够:道路、教育、医疗、电、清洁水、
通讯、法律支持(产权保护)、有效的乡镇政府职能,中 介组织的发展滞后,约束商业金融服务
▪ 政策扭曲:利率管制、邮储利率政策扭曲、农业保险、金
融机构产权、民间金融政策—抑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 行的扶贫贷款等
中国农村金融现状 (4)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中国农村金融现状 (1)
▪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县域金融萎缩 ▪ 农村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信用社)
亏损严重,历史包袱沉重,不能商业可持续性,无 力支持“ 三农”
▪ 农户存款、汇款基本满足,但贷款难、银行卡、保
险、证券、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务无法满足,约束了 经济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现状 (2)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垄断 ▪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 ▪民间金融活跃,利率较高
▪ 现行体制下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农村
金融改革难以成功
▪ 商业化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和治理结构是改
革成功的主要方面
▪ 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
15号文件对信用社改革有所突破 (1)
▪ 产权形式:股份制原则,农民、私人企业、职工股等多元
化,历史积累政策明确,合作制不提
▪ 确定了多种组织模式:4种 ▪ 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党的领导、自律性管理、领导班子、
▪ 重要的还是产权的改革,而不仅是机构业务范围变
动、财政补贴等
十年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 (2)
▪ 仅依靠政府补贴解决不了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问题,
反而是道德风险加大(农发行、扶贫贷款案例); 多年中央文件决定增加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也没有用; 补贴机构、农户,还是基础设施--市场在发挥作 用
十年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 (3)
• 政策支持上的道德风险:资金支持没有做到奖优惩劣;人民银行再贷 款的分配也没有与支持“三农”的绩效挂钩
• 改革方式上的道德风险:亏损信用社没有退出机制;赢利社与亏损社 行政捆绑成一级法人(股权定价扭曲)
• 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地方政府、监管当局、信用社都想借此机会捞足 中央银行票据;改革方案、过程全部政府导向,没有信用社自主权
我们已经做了什么?(2)
现有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只具有阶段性特点 (I)
• 首先,在改革试点过程中,决策者希望用一种成功的模式 取代现有不成功的模式,并将信用社本身的成功视作改革 的成功,从而忽视了多样化创新的需要。
• 第二,现有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没有完全吸取企业改革中 的经验。
• 第三,农村信用社帐面上资本充足率提高了,扭转了亏损 趋势,但实质上掩盖了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地区差异 而存在的“水土不服”。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现状、问题 及公共部门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 徐忠 2007.11.20
(仅代表个人观点 )
概述
I. 中国农村金融现状 II. II.十年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 III. 15号文件对信用社改革有所突破 IV.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V. 专题一:农村金融改革与公共部门作用 VI. 专题二:金融支农的问题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3)
商业可持续农村金融机构是支农基础 (I)
▪ 财务健康的商业化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三农”和社区发展的基
础
▪ 贷款利率放开,风险定价、产品创新、环境改善 ▪ 赢利性与支持“ 三农”的平衡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4)
商业可持续农村金融机构是支农基础 (II)
▪ 农村金融机构应避免商业性金融业务与政策性金融业务混合(农业银行) ▪ 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允许购并 ▪ 盈利性—私人资本进入-支持三农;规模经济和盈利模式
• 第二,对原本以合作制为基础的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大规模的股权改革, 并首次增设了投资股,充实了资本金,彻底改变了“小马拉大车”的 畸形制度安排,提高了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不仅明晰了产权,更奠 定了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
• 第三,省联社的成立是对农村信用社管理方式的一次重要改革,具有 两方面的积极作用:(1)明确了信用社的监督和管理权限;(2)有 利于规范和提高基层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能力。
我们已经做了什么?(3)
现有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只具有阶段性特点 (II) • 第四,信用社交给地方政府管理也没有真正落实。 • 第五,存在以管理代替监管的倾向。 • 第六,省联社模式;重经营轻行业管理是一个大隐患 • 第七,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约束没有建立,维持信用社垄断地
位。 • 第八,其他方面改革没有跟进。
案件查处、风险处置(兜底)
15号文件对信用社改革有所突破 (2)
▪ 化解历史包袱具体方式:所得税减免、返还保值贴补、中央银行资金
支持2种:票据或再贷款,约1700亿;承认历史制度原因-50%原则、 正向激励、期权原理
▪ 激励自愿的改革;8个省先试点,后已经在全国铺开
我们已经做了什么?(1)
• 第一,与以往只给政策不给资金的改革方式不同,这次改 革正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承担的改革成本和各种历 史包袱。
▪ 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村
金融机构监管方面的道德风险,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 客观因素:人口密度、农a户收入低、农产品的特
有风险、等等
十年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 (1)
▪ 农村金融改革不仅仅是信用社改革,范围要扩大;
包括存贷款机构多样化、保险、证券、期货、政策 性金融等金融机构的改革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1)
▪ 财政发挥应有作用,区分财政和金融职能 ▪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元化商业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 ▪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 市场化方式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 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2)
建立多元商业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 ▪ 商业可持续是支农基础 ▪ 多元化是农村金融的必然选择 ▪ 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是关键
我们已经做了什么?(4)
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没有有效的道德风险约束机制
• 国发15号文件和中央银行资金支持方案设计了一整套激励机制,来鼓 励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完善治理结构、消化历史包袱,但方案中缺 乏相应的宏微观层次的约束机制。
我们已经做了什么?(5)
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没有有效的道德风险约束机制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5)
多种模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必然选择 ▪ 东西部发展差距和地理环境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