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糖代谢第一次课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糖代谢—糖酵解

第七章 糖代谢—糖酵解

⑦、 1,3-二磷酸甘油酸将磷酰基转给 , 二磷酸甘油酸将磷酰基转给ADP形成 磷酸甘油 形成3-磷酸甘油 二磷酸甘油酸将磷酰基转给 形成 酸和ATP 酸和
磷酸甘油酸激酶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 3- 磷酸甘油醛氧化产生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 磷酸甘油酸激酶 的高能中间物再转化成3 磷酸甘油酸并产生ATP, 产生ATP 的高能中间物再转化成3-磷酸甘油酸并产生ATP,这是酵解过程中 第一次产生ATP的反应 也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第一次产生ATP的反应,也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因为葡萄糖分 ATP的反应, 解成2分子三碳糖,故可产生2分子ATP。 解成2分子三碳糖,故可产生2分子ATP。 ATP
糖原
非糖物质 脂肪、 脂肪、氨基酸
第二节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1、无氧分解 、 指少数生物或生物的某些组织在缺氧的条件下, 指少数生物或生物的某些组织在缺氧的条件下,糖分 解并释放能量,但分解不完全, 解并释放能量,但分解不完全,释放的能量也大大少于 糖的有氧氧化。 糖的有氧氧化。
EMP
无氧
酵解: 酵解: 葡萄糖
2 、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酶
纤维素
葡萄糖
3 、寡糖的降解
麦芽糖酶
麦芽糖
蔗糖酶
2 α-葡萄糖
蔗 糖
α-葡萄糖 + β-果糖
乳糖酶
乳 糖
α-葡萄糖 + β-半乳糖 葡萄糖 半乳糖
二 、糖的的来源和去路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CO2、H2O、ATP 、 、
食物中的糖
分解 来源 去路 合成
肝糖原
血糖
糖异生 转化
③ பைடு நூலகம்酸烯醇式丙酮酸

第七章 糖代谢—有氧氧化和三羧酸循环

第七章 糖代谢—有氧氧化和三羧酸循环

(8).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TCA中第4次氧化还原反应,由L-苹果酸脱氢酶催化,NAD+是辅酶。
TCA循环小节: 1、总体概况
乙酰CoA
H2 O NADH + H+
草酰乙酸 苹果酸
HSCoA
柠檬酸
H2O
H2O
延胡索酸
FAD.2H
琥珀酸
HSCoA
GTP
三 羧 酸 循 环
GDP + Pi
(顺乌头酸)
6×6-磷酸葡萄糖 + 12 NADP+ 5×6-磷酸果糖 + 12NADPH+H+ + 6CO2
一、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955年Gunsalas发现并提出单磷酸己糖支路(HMP),又 称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具有以下功能: (1)产生的NAPH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例 如脂肪酸、固醇类物质的合成。 (2)在无氧和有氧分解受阻的情况下,也能将 糖分解成CO2,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5-磷酸核糖是核酸合成的原料。
6 种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CoA、FAD、NAD、
Mg2+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丙酮酸 + NAD+ + HSCoA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系)
丙酮酸脱氢酶(E1)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乙酰CoA + NADH + H+ + CO2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及其作用机制
CH2OH C O
转醛酶是催化含有一个酮基、二 个醇基的三碳基团转移的酶。其 接受体是亦是醛,但不需要TPP。
CH2OH C HO C O H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糖代谢1(共97张PPT)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糖代谢1(共97张PPT)
X=0.92 10-5
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的反应机制
(五) 二羟丙酮磷酸转变 为甘油醛-3-磷酸
丙糖磷酸异构酶为四聚体,图中所示为单体 的结构,红色为二羟丙酮磷酸。
反应机制
五、酵解第二阶段放能 阶段的反应机制
(一 ) 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 3-二磷酸甘油 酸
脱氢酶的 作用
脱氢酶的 活性中心
乙酰-CoA 碳原子在 柠檬酸循 环中的命 运
四、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柠檬酸循环有4个脱氢步骤,其中3对电子经NADHATP,一对电子经FADH2ATP,柠檬酸循环 本身产生1个ATP,每次循环产生
7.5+1.5+1=10个ATP. 过去的计算是9+2+1=12个ATP.
琥珀酸脱氢 的抑制剂
琥珀酸脱氢酶为αβ二聚体,活
性部位有铁硫串。
(七) 延胡索酸水合 形成L-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为四聚体, 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机 制。反应的 G大约为0,
反应可逆。
(八) L-苹果 酸脱氢形成 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为二聚体,反应 的 G大约为0,反应可逆。
L-苹果酸脱氢 酶的结构苹果 酸为红色, NAD+为蓝色。
磷酸果糖激酶亚基的结构(四个亚基)
白色为ATP,红色为果糖-6-磷酸
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的调控酶,有4 个亚基,3种同工酶,同工酶A存在于骨骼 肌和心肌,对磷酸肌酸、柠檬酸、无机磷 酸的抑制作用最敏感;同工酶B存在于肝脏 和红细胞,对2,3-二磷酸甘油酸 (BPG) 的抑 制作用最敏感;同工酶C存在于脑中,对 腺嘌呤核苷酸的作用最敏感。
甘油分解的途径
基本要求
1.熟悉糖酵解作用的研究历史。 2.掌握糖酵解过程的概况。(重点)

完整版生化CH22糖质新生

完整版生化CH22糖质新生

CH2OP
CHOH
CHOH
CH2OP
7-P-景天庚糖
3-P-甘油醛
6-P-F
CHO + CHOH
CHOH CH2OP
4-P-赤鲜糖
转酮:C5+C4=C6+C3
CHO CHOH CHOH CH2OP
CH2OH CO
+ HOCH CHOH
CH2OH
转酮酶
TPP
CH2OH CO HOCH CHOH CHOH
消耗:G开始 G 6-P-G,6-P-F 1.6-二P-F 2ATP
糖原开始, 6-P-F 1.6-二P-F
1ATP
生成: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1*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式丙酮酸 1*2
4ATP
净生成: G开始, 4-2=2ATP, 糖原开始, 4-1=3ATP
3.葡萄糖无氧分解代谢总反应式
又称异淀粉酶
直链多糖
(二).细胞内淀粉和糖原的酶促水解
磷酸化酶 动物(糖原) (非)α-1.4 1-P-葡萄糖
转移酶
动物(糖原) α-1.4
转移3个糖
脱枝酶
动物(糖原) α-1.6
葡萄糖
(三).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 微生物 β- 1.4 纤维二糖葡萄糖
二.糖的吸收与运转 1.吸收
糖的吸收是在单糖水平上,吸收部位为肠道粘膜细胞。
三.甘油发酵(酵母的第Ⅱ型发酵)
NAD+ H2C-OH HC-OH H2C-O-P
H2C-OH HC-OH H2C-O-H
糖的无氧分解过程总图
四.糖无氧分解小结
1.三个不可逆反应
三个不可逆反应的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己糖激酶可以控制葡萄糖的进入,丙酮酸激酶调节酵解的出口。

动物生物化学课件糖代谢

动物生物化学课件糖代谢
(没有瘤胃有发达的盲肠)。
(二)糖的去路
1.分解供能; 2.多余的合成糖原贮存(主要在肝脏和 肌肉); 3.转变为脂肪、蛋白质和其他活性物质; 4.过多的糖(血糖超过肾阈值时)由尿 液排出体外。
(三)糖的生理功能
1.作为生物体主要供能物质 占全部供能物质提供能量的70%。 1克葡萄
糖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16.74kJ的能量。 2.糖是组成人和动物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 如DNA、RNA、抗体(糖蛋白)等。糖约占人
OH C
NAD+ + PPii
NADH+H+
H C OH CH2OP O32 -
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O
2-
OPO3
C
H C OH CH2OP O32 -
1,3-二磷酸甘油酸
7. 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 糖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产 ATP(底物水平磷酸化)步 骤。
O
2-
OPO3
(一) 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1. 萄萄糖经磷酸化作用形成 6 –磷酸葡萄糖
CH 2OH
Mg 2+
2-
CH 2OPO 3
HH OH
HO
H
OH
H
+ ATP
OH
OH
己糖激酶 6-磷酸葡
HH OH
HO
OH H
OH
+ ADP + H
+
萄糖磷酸 酯酶
H OH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2.6–磷酸葡萄糖异构化为 6– 磷酸果糖
O C
HC
HC
O-
2-
OPO 3 OH
H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ATP ADP 己糖激酶 ATP ADP
G
F-6-P PEP
G-6-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丙酮酸激酶
⑷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
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2(1mol葡萄糖可生成4molATP, 在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磷酸化时消耗2mol) ⑸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 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 分解利用 乳酸循环(糖异生)
吸湿、保水(化妆品 )生物活性 (细胞免疫的激性、
肝素代用、降胆固醇、促进创伤愈合 )
目录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目录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目录
第 二 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机体在无氧状态下,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的 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也称为糖的无氧氧化。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糖酵解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葡萄糖分解 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糖酵解共由十个酶促反应组成
目录
Glu
ATP AD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1.磷酸化阶段——活化耗能阶段
G-6-P F-6-P
目录
本节的要求
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应的亚细胞部位、 反应过程、ATP生成、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 熟悉糖酵解调节。 掌握三羧酸循环反应的亚细胞部位、反应 过程、限速酶、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其

第七章 糖代谢

第七章  糖代谢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作用机理: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由4个相同亚基组成,每个亚 基牢固地结合一个分子的NAD+,并能独立参与催化作 用。亚基中第149位的半胱氨酸残基的-SH是活性基团, NAD+的吡啶环与活性-SH基很近,共同组成酶的活性 部位。
甘油酸-1,3-二磷酸将磷酰基转给ADP形成了磷酸甘油酸和 ATP,催化这个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 。
第七章 糖代谢
生物化学
教 学 内 容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糖的分解代谢 糖的合成代谢
糖类的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供给能量:糖的主要功能是供给能量,人体所需
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氧化分解供应的。1克葡萄糖在 体内完全氧化分解,可释放能量16.7千焦。 供给碳源:糖分解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可以提 供合成脂类和蛋白质等物质所需要的碳架。 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核糖和脱氧 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成分;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 成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糖与蛋白质结合的 糖蛋白,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
第一节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教 学 内 容
淀粉的酶促降解 糖原的降解 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双糖的酶水解
一、淀粉的酶促降解
淀粉的种类: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
淀粉的水解:
α-淀粉酶:又称α-1,4-葡萄糖水解酶。其作用方式是从淀 粉分子的内部,随机水解分子内的α-1,4-糖苷键,若底物 是直链淀粉,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等混合物。 如果底物是支链淀粉,则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麦芽糖和 α-糊精等混合物。 β-淀粉酶:又称β-1,4-麦芽糖苷酶。此酶具有外切酶的特 性,能专一地从直链淀粉或支链淀粉外层的非还原性末端, 依次切下两个葡萄糖单位(即麦芽糖)。 α-1,6糖苷酶:支链淀粉分子中的α-1.6糖苷键需要由α-1,6 糖苷酶作用,如植物中的R酶和动物小肠中的α-糊精酶, 其作用方式是从支链淀粉的外部开始,将α-1,6糖苷键水解 掉,其产物是由α-1,4糖苷键组成的直链片段。 麦芽糖酶: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第七章 糖代谢

第七章  糖代谢

K2=3250
在植物光合组织中蔗糖磷酸合酶的活性较高,而非光合组 织中蔗糖合酶的活性较高。这是目前认为可能在光合组织中合 成蔗糖的主要途径。
(二)淀粉的合成:
存在于植物体内,尤其是谷类、豆类、薯类 作物的籽粒和贮藏组织都含丰富的淀粉。
淀粉合成中的糖基供体有ADPG、UDPG, 主要是ADPG。
合成分两阶段进行,先合成直链淀粉,然后 分支形成支链淀粉。
二、反应过程 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氧化阶段,生成NADPH+H+和 CO2;由6-磷酸葡萄糖直接脱氢脱羧生 成磷酸戊糖; 第二阶段:非氧化阶段,一系列基团转 移反应;磷酸戊糖分子再经重排最终又 生成6-磷酸葡萄糖。
第一阶段:氧化阶段
1、脱氢反应: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NADP+ 为辅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6-磷酸 葡萄糖酸δ内酯,不可逆。
生物合成的供氢体
脂肪酸、胆固醇和类固醇化合物 的生物合成,均需要大量的NADPH。
0 R-CH2-C-R’
=
OH R-CH2-CH-R’ NADP+
R-CH2-CH2-R’
NADPH + H+
H R-C=C-R’
3、磷酸戊糖途径与疾病
神经精神病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
第六节 糖的合成代谢
一、光合作用 二、糖异生途径 三、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一、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是糖合成代谢的主要途径。 • 绿色植物、光合细菌或藻类等将光能转变成化学 能的过程,即利用光能,由CO2和H2O合成糖类化 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表示如下: 光能 • n CO2 + n H2O (CH2O)n + n O2 叶绿体 糖类化合物

糖代谢PPT课件

糖代谢PPT课件
ATP
(3)
ADP
2.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一分子 F-1,6-BP 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
变的磷酸丙糖(triose phosphate), 包括两步反应: ⑷ F-1,6-BP 裂 解 为 3- 磷 酸 甘 油 醛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和 磷 酸 二 羟 丙 酮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⑸ 磷酸二羟丙酮异构为 3- 磷酸甘油醛。
糖的无氧分解
糖 的 无 氧 酵 解 ( glycolysis) 是
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
乳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无 氧 酵 解 的 全 部 反 应 过 程 在 胞 液 (cytoplasm) 中进行,代谢的终产物 为乳酸 (lactate) ,一分子葡萄糖经 无氧酵解可净生成两分子ATP。 无氧酵解的反应过程可分为活化、裂 解、放能和还原四个阶段。
第五章
糖 代 谢
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一、生物代谢 二、糖的生理功能
一、生物代谢
生物代谢是指生物活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 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交换过程。 合成代谢一般是指将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转变成复 杂的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则是将复杂的 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糖、脂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途径各不相同,但是 它们的分解代谢途径则有共同之处,即糖、脂和 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分解反应后都生成了酮酸并进 入三羧酸循环,最后被氧化成CO2和H2O。
二、糖酵解的调节
糖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 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调节。
1.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是肝脏调节葡萄糖吸收的 主要的关键酶。

第七章糖类代谢案例

第七章糖类代谢案例

麦芽糖分子结构(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
CH2OH O H H OH H OH
CH2OH O OH H 1 H OH H H H OH
H O
4
H OH
β-半乳糖
α-葡萄糖
乳糖分子结构(葡萄糖β,α-1,4-半乳糖苷)
乳糖和麦芽糖有半缩醛羟基,因此具有还原性。 • 蔗糖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是非还原糖。

三、多糖
多糖属于非还原性糖。 按生物来源: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 按生物功能: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 按组成的不同:同多糖和杂多糖。
(一) 同多糖
• 1. 淀粉(分为直链 淀粉和支链淀粉)
• 直链淀粉以(14) 糖苷键聚合而成。呈螺 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 (1→4)糖苷键构成糖链以外,在支点 处存在 (1→6)糖苷键,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糖的分类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 单糖 (monosacchride):仅包含一个多羟基醛或多羟基 酮单位;是构成寡糖和多糖的基本单位。 • 寡糖 (oligosacchride):由2-20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 而成的糖类物质; • 多糖 (polysacchride):由多个单糖(20个以上)单位通 过糖苷键连接而构成的糖类物质; •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糖和非糖物质共价结合而成 的复合物。
二、糖酵解的生物化学过程
糖酵解的全过程在细胞质(cytoplasm)中进 行,共10步,可分为两大阶段: • 酵解准备阶段(第1-5步); • 产能阶段(第6-10步)。
糖酵解途径(1)
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受体上的酶称为激酶(kinase)。 己糖激酶(肝外组织)与葡萄糖激酶(肝脏)为同工酶,对葡萄糖的 Km值分别为0.1mmol/L、5~10mmol/L;葡萄糖激酶是一种诱导酶, 葡萄糖浓度较高时才起作用。 己糖激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第一个调节酶,受产物的别构抑制。 该反应为糖酵解途径的第一个限速步骤。

第7章 糖代谢

第7章 糖代谢
定义:1葡萄糖分解产生2丙酮酸,并伴随ATP生
成的过程。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
途径。该途径也称作Embden-Meyethof-Parnas 途径,简称EMP途径。
细胞质
位置:细胞的胞浆(胞液)
丙酮酸
G → 2丙酮酸 + 2NADH + 2ATP
37
糖酵解过程:
• 分为两个阶段: • 1、糖裂解阶段 • 2、醛氧化成酸
磷酸基团转移势能
△ G o` ( 千 卡 /摩 尔 )
△ G o` ( 千 焦 /摩 尔 )
14. 8
61. 9
11. 8
49. 3
10. 3
43. 1
10. 1 7. 7 7. 3 7. 3 5. 0
42. 3 32. 3 30. 5 30. 5 14. 2
3. 4 3. 8 3. 3 2. 2
20. 9 15. 9 13. 8 9. 2
⑩丙酮酸激酶 ⑩产能 2
Δ G= -4.0kcal/mol (不可逆)40
①活化
G
C H2O O
P
P OCH2O CH2OH
②异构
HO
③活化
葡萄糖 H O
6-磷酸葡萄糖
OH 6-磷酸果糖
6
1
P OCH2O CH2O P ④裂解
5 HO 2
1
H2C O
P
+ 2
C
O ⑤异构
4
OH
3
3
磷酸二羟丙酮 H 2 C O H
28
第三节 糖分解代谢
糖的分解、合成
3.1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A.胞外降解
细胞外
胞外水解酶(淀粉单酶糖、寡糖酶)

第七章 糖代谢—糖的合成

第七章 糖代谢—糖的合成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一)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二)补充肝糖原,回收乳酸能量(乳酸循环) 补充肝糖原,回收乳酸能量(乳酸循环) (三)协助氨基酸代谢 (四)调节酸碱平衡(乳酸异生为糖) 调节酸碱平衡(乳酸异生为糖)
五、糖代谢的紊乱
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分解缓慢, 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分解缓慢,导致血糖过高由尿 排出。患者的肝糖原合成和糖的氧化能力均降低,脂代谢增加 排出。患者的肝糖原合成和糖的氧化能力均降低, 产生过多的酮体(乙酰乙酸、 羟丁酸 丙酮), 羟丁酸、 ),并发酮血症 ,产生过多的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并发酮血症 和酮尿症。 和酮尿症。
G-1-P
UTP (a) ADP ATP
G-6-P
Pi
G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第六节 糖的异生
* 概念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指从非糖化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指从非糖化 (gluconeogenesis) 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合成具有α 糖苷键的有分支的糖原, 3. 合成具有α-1,6糖苷键的有分支的糖原,反应由 分支酶催化 催化: 分支酶催化:
糖原 n+1
UDP (c)
Pi
(d)
UDPG UDPG
PPi (b)
(a) 磷酸葡萄糖变 位酶 UDPG焦磷酸 (b) UDPG焦磷酸 化酶 (c) 糖原合成酶 分支酶) (分支酶) (d) 磷酸化酶 脱支酶) (脱支酶)
2、UDPG在糖原合成酶催化下合成新糖原 UDPG在糖原合成酶催化下合成新糖原 新的葡萄糖残基加在糖原引物的非还原末端的葡萄糖 残基的第四碳的羟基上, 糖苷键。 残基的第四碳的羟基上,形成α-1,4糖苷键。UDP被 , 糖苷键 被

生物化学课件7糖代谢

生物化学课件7糖代谢
1. 代谢的概念
指生物活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 (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其本质是活细胞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每一 变化均由酶催化。
包括: 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2.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生 物 体 内 新 陈 代 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需要能量
分解代谢
释放能量
能 量 代 谢
依赖型(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
第2节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糖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一 糖酵解(glycolysis)
在无氧情况下,细胞液中葡萄糖降解为乳酸并伴随着少 量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称为糖的无氧分解。因与酵母 菌使糖生醇发酵(脱羧还原)的过程相似,因而又称为 糖酵解。
糖 酵 解 肌乳酸 血乳酸
糖 6-磷酸葡萄糖 异 生 丙酮酸 乳酸
(3)丙酮酸的去路
乙醇发酵
NADH+H+ NAD+ H+ CO2
乙醇 乙醛
O2
丙酮酸
TPP
乙酸
厌氧有机体(如酵母或其他微生物)把酵 解生成的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 乙醛,使之形成乙醇——酒精发酵。
(4) 糖酵解能量的生成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乙醇 乙醛
丙酮酸激 酶
+ATP
由1分子G在无氧条 件下氧化分解,最 终产生2分子ATP。 如果从糖原开始, 则可得到3分子ATP
乳酸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
(5)巴斯德效应和克雷布特里效应
巴斯德效应:氧抑制糖酵解的现象。酵
母细胞暴露在有氧环境时,葡萄糖的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代谢的技巧和要求
概念 反应过程:起始物、重要中间产物、 反应过程:起始物、重要中间产物、重要反 限速酶催化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 应(限速酶催化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 反应部位:器官, 反应部位:器官,细胞定位 生理意义:如生成ATP的数量 生理意义:如生成ATP的数量 ATP 代谢调节: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 代谢调节: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 变构激活剂 各代谢之间的联系和调控
ATP Mg2+
ADP 己糖激酶
1,3-二磷酸甘油酸 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H OH HO H
H
H OH OH H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
丙酮酸
ATP
己糖激酶同工酶
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 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 种己糖激酶同工酶, 种己糖激酶同工酶 分别称为Ⅰ 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 分别称为Ⅰ至Ⅳ型。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型,称为 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它的特点是: 。它的特点是: 葡萄糖激酶 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
吸收途径
小肠肠腔
SGLT
肠粘膜上皮细胞
GLUT : 葡 萄 糖 转 运 体 (glucose transporter) , 已 发现有5种葡萄糖转运体 (GLUT 1~5)。 ~ 。
门静脉
肝脏
GLUT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
三、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核糖 + 磷酸戊糖途径 肝糖原分解 酵解途径 ATP
1,3-二磷酸甘油酸 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3-磷酸甘油 磷酸甘油 醛转变为丙 酮酸并释放 能量
丙酮酸
ATP
3C→3C
关键酶特点: 关键酶特点: 特点
催化非平衡反应 活性低 受激素或代谢物的调节 活性的改变可影响整个反应体 系的反应速度
葡萄糖(glucose) 葡萄糖 ——已醛糖 已醛糖
O H HO H
H
果糖(fructose) 果糖 ——已酮糖 已酮糖
OH O HO H H H OH OH OH
OH H OH
OH OH CH2OH
O
H HO
O H OH H H OH
H OH
HOH2C H H OH H OH
CH2OH OH
寡糖
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请调查哪些食物属于缓慢释放能量 糖类的,哪些属于快速释放能量糖类的,我们 糖类的,哪些属于快速释放能量糖类的, 应该选择哪一类?(用写作文的方式写1000字 ?(用写作文的方式写 应该选择哪一类?(用写作文的方式写 字 以上发到我信箱。) 以上发到我信箱。)
淀粉: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 颗粒
C 2O H H
H O
6CH2OH
H O H H O H H H O H
O C 2O H H
4
HO
1
O H
蓝色: 蓝色 α-1,4-糖苷键 糖苷键 红色: 红色 α-1,6-糖苷键 糖苷键
O
O
O
葡萄糖
O O
C 2 H
O
C 2O H H O
O H
O
O
O
H O
糖原: 糖原: 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 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 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 其中以淀粉为主。 其中以淀粉为主。 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
口腔 胃 肠腔
淀粉
唾液中的α-淀粉酶 唾液中的 淀粉酶 胰液中的α-淀粉酶 胰液中的 淀粉酶 临界糊精+异麦芽糖 麦芽糖+麦芽三糖 临界糊精 麦芽糖 麦芽三糖 α-临界糊精 异麦芽糖 ) ) (40%) (25%) (30%) (5%) ) )
有氧
H2O及CO2 及 乳酸
葡萄糖
丙酮酸
无氧
NADPH+H+
消化与吸收 淀粉
糖异生途径 乳酸、氨基酸、甘油 乳酸、氨基酸、
第2节 糖的无氧分解 节
Glycolysis
什么情况下,机体依 什么情况下, 靠糖的无氧分解供能? 靠糖的无氧分解供能?
供能
2NAD+ C6H12O6 葡萄糖
2NADH + 2H+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种子发芽或人消化 淀粉时产生的。 淀粉时产生的。
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 葡萄糖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精炼甜菜或甘蔗的汁 液,很多水果或蔬菜
哺乳动物的乳 汁中

吃糕点、糖果、 吃糕点、糖果、喝可乐与吃甜味水果和 蔬菜的糖分是一样的吗? 蔬菜的糖分是一样的吗?
2CH3COCOOH
糖酵解
2CH3CHOHCOOH + ATP
丙酮酸
2CO2
乳酸
2CH3CHO 乙醛
2CH3CH2OH
乙醇(生醇发酵) 乙醇(生醇发酵)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 糖酵解定义
在缺氧情况下, 在缺氧情况下 , 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 之为糖酵解 糖酵解( 之为糖酵解(Glycolysis)。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 胞浆
第七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1节 概 述 节
食物(外源性) 食物 糖的无氧分解 第2节 (外源性) 节
第一节
第3节 糖的有氧分解 节 第5节 糖异生 节
贮存形式) (贮存形式) 糖原
有氧 氧化
第七节
非糖物质(内源性) 非糖物质(内源性)
第五节
第4节 磷酸戊糖途径 节
肠粘膜 上皮细胞 刷状缘
α-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苷酶
α-临界糊精酶 临界糊精酶
葡萄糖

人为何不能以草作食物? 人为何不能以草作食物
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 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 , 因人 体内无 糖苷酶 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 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 体内 无 β-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 , 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 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 ,也是维 持健康所必需。 持健康所必需。
Glu
ATP ADP
G-6-P F-6-P
(一)磷酸己糖的生成
1、 葡萄糖磷酸化为 磷酸葡萄糖 、 葡萄糖磷酸化为 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P -O-CH2
H OH OH H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磷酸 甘油醛
HO-CH2 H OH HO H H
葡萄糖
无氧 酵解
5-磷酸核糖 磷酸核糖
第四节
第6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节 供能
第三节 第7节 血糖及其调节 节 第六节 第二节
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及核糖 寡糖 :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 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 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如麦芽糖、蔗糖、乳糖。 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如麦芽糖、蔗糖、乳糖。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 糖原、纤维素。 糖原、纤维素。 结合糖 :糖和脂、糖和蛋白质 糖和脂、
水果和蔬菜里的糖分浓度和糕点可乐里的不同, 水果和蔬菜里的糖分浓度和糕点可乐里的不同, 水果里糖分进入体内时被大量水分稀释, 水果里糖分进入体内时被大量水分稀释,还被包在纤 维里,并和矿物质、维生素混在一起,相反, 维里,并和矿物质、维生素混在一起,相反,各种精 制糖,包括蜂蜜,以高浓度形式进入体内, 制糖,包括蜂蜜,以高浓度形式进入体内,且不含其 他营养物质,属于纯能量食品。 他营养物质,属于纯能量食品。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 牙病; 牙病; 心脏病; 心脏病; 高血压; 高血压; 痛风; 痛风; 糖尿病; 糖尿病; 某些癌症; 某些癌症; 成人骨质疏松等
糖类、脂肪、 糖类、脂肪、咸味
合理膳食
根据金字塔 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 冠心病发病 率下降50% 率下降
作为一名未来的临床医生—— 作为一名未来的临床医生——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其它
脂肪 氨基酸
特点: 特点: 分解和合成大部分是细胞内发生的多步骤的酶促反应而进行的; 1、分解和合成大部分是细胞内发生的多步骤的酶促反应而进行的; 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由ATP 其次GTP CTP、TTP)表示; ATP( GTP、 2、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由ATP(其次GTP、CTP、TTP)表示; 各种物质代谢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3、各种物质代谢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存在整体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和细胞水平调节(基础)。 4、存在整体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和细胞水平调节(基础)。
Glu
ATP ADP
丙酮酸
G-6-P F-6-P
磷酸己糖 的生成
丙酮酸还 原为乳酸
乳酸
3C→3C
ATP ADP
6C→6C
磷酸丙糖 的生成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磷酸 甘油醛
6C→3C
11步酶促反应, 步酶促反应, 步酶促反应 11个酶,其中 个酶, 个酶 其中3 个属于限速酶 回忆: 回忆:什么是 限速酶? 限速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