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代谢性疾病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5
糖原贮积症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遗传学
糖原贮积症是一类较罕见的遗传代谢病。由于酶 的缺陷,使糖原在肝脏及肌肉中的代谢缺陷所致。 根据所缺的酶不同,可将糖原贮积症分为Ⅰ~Ⅷ 型,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Ⅰ型为最常见。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6
病名
GSD 0 GSD Ⅰa
GSD Ⅰb GSD Ⅰc
GSD Ⅱ GSD Ⅱb GSD Ⅲ GSD Ⅳ GSD Ⅴ GSD Ⅵ GSD Ⅶ GSD Ⅷ GSD Ⅸc
OMIM 240600 232200
232220 232240
232300 300257 232400 232500 232600 232700 232800 306000 604549
遗传代谢性疾病
首先提出“先天性代 谢缺陷”概念的 Garrod
1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共同规律
酶缺陷与酶活性 底物堆积和产物缺乏 底物分子的大小与性质 临床表型与酶缺陷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2
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的类型
糖代谢遗传病 氨基酸代谢遗传病 核酸代谢遗传病 脂类代谢遗传病 维生素代谢遗传病 金属代谢遗传病 药物代谢遗传病 ……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3
临床表现
常见于10岁以下小儿,1~5岁为发病高峰。进食 蚕豆后,蚕豆中的物质可使患儿体内的葡萄糖六 磷酸脱氢酶被分解,导致大量红细胞破裂溶血, 使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4
发病轻重则与吃蚕豆多少无关,一般在进食蚕 豆后1~2天内发病,早期病人常出现全身不适、 胃口不佳、发热、头昏等酷似肝炎的症状。重 症病人会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而释放出胆红 素,导致黄疸、浓茶样的血红蛋白尿、肝脾肿 大,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若不及 时抢救治疗,发病后1 ~ 2天内就会死亡。
遗传代谢性疾病
7
半乳糖血症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8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9
诊断 实验室检查 ➢ 测定酶活性 ➢ 血和尿中半乳糖浓度 ➢ 红细胞中半乳糖-1-磷酸的含量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0
预防及治疗 确诊后应立即停乳,代之豆浆。严重者应 逐日监测尿内半乳糖水平。 新生儿筛查可早期诊断。可用羊水细胞或 绒毛细胞培养物的酶学分析行产前诊断。
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酶的结构改变或合成 障碍,都有可能引起某种代谢过程的 中断或紊乱。如果这种基因突变恰好 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就有可3/11/2021 能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产生相应 的先天性代谢缺陷(或遗传性酶病 (hereditary enzymopathy)。
糖原贮积症的几种类型
缺陷的酶 肝糖原合酶 葡萄糖-6-磷酸酶
基因定位 AR,12p12.2 AR, 17q21
症状 低血糖血症
微体葡萄糖-6-磷酸转运 微体磷酸吡咯转运
AR, 11q23 巨舌,肌张力减退 AR, 11q23
α-1,4-葡糖苷酶 α-1,4-葡糖苷酶 淀粉-1,6-葡糖苷酶 淀粉-(1,4;1,6)转葡糖苷酶 肌磷酸化酶 肝磷酸化酶 肌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化酶激酶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3
一、糖代谢障碍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遗传学
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PUT)缺陷,本病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9p13,发病率 约为1/50000 。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4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5
发病机制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21
遗来自百度文库学
粘多糖贮积症的几种类型
综合症名 MPSⅠ MPSⅡ
缺陷的酶 α-艾杜糖醛酸酶 磺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1
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遗传学
X连锁不完全显性,基因定位于Xq28,G6PD缺陷。 分布具有世界性,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尤 其是广东。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2
发病机制
G6PD
6-p-glucose
GSH
G6PD缺陷,导致GSH生成减少,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下 降,引起红细胞膜损伤;血红蛋白β链93位半胱氨酸 巯基氧化,四聚体解离,形成Heinz小体,红细胞变形 能力下降,破坏出现溶血。 蚕豆、伯氨喹啉等富含氧化物,服用后可加重该病。
Ⅰ型糖原贮积症:
发病机制 葡萄糖-6-磷酸酶的基因缺陷,使肝、肾、及肠粘 膜等组织中糖原蓄积。
临床表现 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并有肝、肾肿大等症状,严 重时会发生酸中毒。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8
Ⅱ型糖原贮积症: 发病机制
基因定位于17q25.2,溶酶体内α-葡萄糖苷酶的 缺乏,使糖原处理障碍,造成溶酶体内糖原堆积, 病变累及全身肌肉。 临床表现
一般在儿童期即发病,患者因心肌无力、心脏扩 大而最终死于心力衰竭。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9
Ⅱ型糖原贮积症引起心脏扩大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20
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 MPS)
发病机制 粘多糖由结缔组织合成,是二糖重复单位串联而 成的多糖链,粘多糖分解时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这些酶的遗传性缺陷可导致粘多糖降解受阻,蓄 积于溶酶体中形成粘多糖贮积症。
AR, 17q25.2 XR, Xq24 AR, 1p21 AR, 3p12 AR, 11q13 AR, 14q21
AR, 12q13.3 XR, Xp22.2
AR
与I型相似 肝脾肿大,肝硬化 肌无力,肌痉挛 低血糖症生长迟缓 肌痉挛肌无力肌痛 轻型低血糖症白内障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17
半乳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 排出。1-磷酸半乳糖在脑、肾中累积可分别导 致智力障碍、肝损伤甚至肝硬化及肾功能损伤 等。
3/11/2021
遗传代谢性疾病
6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患儿对乳糖不耐受,婴儿哺乳后呕吐、 腹泻,继而出现白内障、肝硬化、黄疸、腹水、 智力发育不全等。
3/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