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从事消毒灭菌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消毒灭菌管理组织,由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其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完善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2. 负责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3. 组织开展医院消毒灭菌技术培训;4. 对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第五条医院设立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消毒灭菌工作。
消毒供应室应具备以下条件:1. 有固定的场所,设施齐全;2. 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消毒灭菌工作;3. 有完善的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4. 有合格的消毒灭菌设备和用品。
三、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第六条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以下操作规程:1.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消毒对象、消毒方法、消毒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2. 消毒剂的配制: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或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配制,确保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3. 消毒剂的储存: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4. 消毒剂的更换:定期更换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5. 消毒方法的选择:根据消毒对象、消毒剂特点、消毒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6. 消毒剂的监测:定期对消毒剂进行浓度监测,确保消毒效果;7. 消毒设备的维护: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8. 消毒效果的监测: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质量。
第七条医院各科室应严格执行以下消毒灭菌操作: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前后,应进行手卫生;2. 无菌操作: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无菌物品的合格;3. 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根据诊疗器械的材质、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4. 环境清洁与消毒:定期对医疗机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5. 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运送、处理,防止污染和传播。
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各科室、部门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的管理、操作与监督。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消毒灭菌工作,确保消毒灭菌效果,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消毒灭菌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感染管理科主任、护理部主任、设备科科长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消毒灭菌工作计划、方案,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实施情况。
第五条各科室、部门应设立消毒灭菌工作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消毒员组成。
消毒灭菌工作小组负责本科室、部门消毒灭菌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消毒灭菌工作的业务指导、培训、监督与检查。
第七条设备科负责提供合格的消毒灭菌设备、器械和消毒剂,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消毒灭菌操作规范第八条消毒灭菌操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消毒灭菌知识和技能;(二)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本职工作。
第九条消毒灭菌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下操作规程:(一)消毒剂的选择与配制:根据消毒对象的性质、污染程度和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配制;(二)消毒剂的存放与使用:消毒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和外观,禁止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消毒剂;(三)消毒方法的实施:根据消毒对象的性质、污染程度和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四)消毒器械的使用与维护:消毒器械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性能良好,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五)消毒效果的监测:定期对消毒剂、消毒器械进行效果监测,确保消毒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第十条消毒灭菌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记录:(一)消毒剂使用记录:包括消毒剂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配制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等;(二)消毒器械使用记录:包括消毒器械名称、型号、使用时间、消毒方法、消毒效果等;(三)消毒效果监测记录: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监测日期等。
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
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订立本规章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科室、病区及相关人员,包含医护人员、清洁人员等。
3.全部消毒与灭菌工作必需依照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二、消毒和灭菌分类1.防备性消毒:对病房、手术室、检验室等医疗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污染区域消毒:对手术间、医疗废物处理间等高污染区域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器械消毒和灭菌: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灭菌,确保无菌状态,防止器械引发感染。
三、消毒与灭菌人员1.医务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医务人员资格证书,方可进行消毒与灭菌工作。
2.消毒与灭菌人员应遵守严格的个人卫生要求,包含穿着专业工作服、佩戴口罩和手套,保持清洁与干燥的工作环境。
3.消毒与灭菌人员须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免除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4.每位消毒与灭菌人员必需熟识相关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并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四、消毒与灭菌设备1.全部消毒和灭菌设备必需经过严格的验收,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和有效性。
2.消毒和灭菌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熟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使用过的消毒工具必需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开再次污染。
4.消毒和灭菌设备的运营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必需完整、真实,可随时向监管部门供应。
五、消毒与灭菌流程1. 防备性消毒1.定期消毒工作由特地人员负责执行,确保依照规定时间和频率进行。
2.采取机械和化学双重消毒方法,对医疗环境中的表面、空气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每次消毒后应在明显位置张贴消毒通知,并记录消毒日期和消毒人员。
4.消毒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消毒效果。
2. 污染区域消毒1.污染区域指手术间、产房、病房、诊疗室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
消毒 灭菌管理制度课件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课件一、概述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场所,为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采取科学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外传播,预防与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生产和服务质量,确保产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工作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1.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根据不同场所和不同物品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和生物消毒等。
2.选择适当的消毒剂:使用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3.控制消毒时间和温度:掌握不同消毒方法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消毒灭菌的有效性。
4.保持消毒环境的清洁:消毒前要先清洁物品表面,去除污垢和有机物质,提高消毒效果。
5.消毒灭菌后要及时通风:消毒灭菌后,要通过通风的方式将残留的消毒剂及时排出,以防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6.定期检测消毒效果:对消毒灭菌后的物品进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符合卫生标准。
7.消毒灭菌记录:对消毒灭菌工作的时间、地点、方法和结果等进行记录,建立档案,以备查证。
三、消毒灭菌的管理流程1.确定消毒灭菌责任人:在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单位中,应当确定专门负责消毒灭菌工作的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建立消毒灭菌制度:单位应当制定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明确消毒灭菌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验收标准,建立完善的消毒灭菌档案。
3.提供员工培训:对从事消毒灭菌工作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消毒灭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工作质量。
4.定期检查验收:单位应当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5.建立监督检测机制:建立监督检测机制,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符合卫生标准。
6.建立紧急处理预案:在发生消毒灭菌事故或不合格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卫生和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
四、工作原则1.健康第一,安全第一,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2.科学合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消毒灭菌,确保效果;3.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消毒灭菌档案和台账,做到有据可查。
五、消毒灭菌工作管理责任1.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消毒灭菌工作,确保消毒灭菌制度的实施;2.医务人员要遵守消毒灭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灭菌程序;3.消毒灭菌管理人员要负责消毒灭菌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六、消毒灭菌设施设备1.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灭菌设施设备;2.定期对消毒灭菌设施设备进行检测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3.消毒灭菌设施设备的使用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七、消毒灭菌制度1.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的消毒灭菌制度,包括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等;2.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确保每项消毒灭菌工作都按照规定进行。
八、消毒灭菌操作规程1.按照医疗器械的特点和使用频次制定消毒灭菌方案;2.确保每个消毒灭菌环节都得到严格执行,包括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控等。
九、消毒灭菌质量监控1.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抽查,确保消毒灭菌效果符合规定标准;2.建立消毒灭菌质量监控档案,记录每次消毒灭菌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十、消毒灭菌档案管理1.建立完善的消毒灭菌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消毒灭菌记录、台账、报表等;2.对消毒灭菌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十一、消毒灭菌人员培训1.医疗卫生机构要定期对消毒灭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2.培训内容包括消毒灭菌的原理和方法、操作规范等。
十二、消毒灭菌卫生监督检查1.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合规运作;2.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科室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科室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规范科室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职责1. 科室主任负责科室消毒灭菌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落实本管理制度。
2. 护士长负责具体的消毒灭菌工作,包括消毒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消毒灭菌记录的备案等。
3. 所有医护人员都有责任认真执行消毒灭菌标准,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章消毒灭菌标准1. 消毒灭菌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如《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
2. 消毒灭菌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如高温蒸汽灭菌、干燥灭菌、紫外线灭菌、化学消毒等。
3. 每种消毒灭菌方法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流程,如高温蒸汽灭菌要求达到特定的温度和压力,化学消毒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等。
第四章消毒设备和消毒剂的管理1. 科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剂,消毒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消毒剂要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浓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避免使用过期或未经验证的消毒剂。
3. 消毒设备和消毒剂的采购要有明确的来源渠道和验收标准,保证其质量可靠。
第五章消毒灭菌记录1. 每次消毒灭菌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消毒设备运行参数、消毒剂使用情况、消毒时间、消毒结果等。
2. 消毒灭菌记录要保存备查,便于追溯和查证,保证消毒灭菌工作的可追溯性。
3. 消毒灭菌记录要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归档和备份,确保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检查与评估1. 科室应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自查和外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 科室应建立消毒灭菌工作的评估机制,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消毒灭菌水平。
第七章处罚与奖励1. 对违反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的医护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批评教育、记过处分等。
2. 对消毒灭菌工作出色的医护人员应给予奖励,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绩效。
第八章附则1. 本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经科室讨论通过,并报医务部审批后执行。
医院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制度
医院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制度医院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制度是为了保障医院内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的。
以下是医院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制度的具体内容:一、消毒、灭菌原则1.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进行灭菌处理;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2. 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物,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感染症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进行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3. 根据物品的性能和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
4. 化学灭菌或消毒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
5. 自然挥发熏蒸法的甲醛熏箱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也不可用于无菌物品的保存。
甲醛不宜用于空气的消毒。
二、消毒、灭菌管理1. 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并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技能。
2. 医院应配备完善的消毒、灭菌设施和设备,确保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效果。
3. 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记录应详细、完整,记录内容包括消毒、灭菌日期、时间、人员、方法、浓度、作用时间等,以便进行追溯和监控。
4. 医疗用品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应确保物品完全浸泡在消毒剂中,避免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不足。
5. 医疗用品在消毒、灭菌后,应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消毒、灭菌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三、消毒、灭菌操作规程1. 压力蒸汽灭菌操作规程:(1)将待灭菌的物品放置在灭菌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
(2)将容器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调整蒸汽压力和温度,保持一定时间。
消毒灭菌的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的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科学规范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清洁与安全,防范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内的消毒灭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医用物品、环境表面等的消毒灭菌工作。
三、消毒灭菌分类及方法1.消毒分类(1)低级消毒:指使用低浓度消毒剂或者物理消毒法对一般非致病微生物进行杀灭。
(2)中级消毒:指使用中等浓度消毒剂对一般致病微生物进行杀灭。
(3)高级消毒:指使用高浓度消毒剂对耐热菌种和真菌进行杀灭。
2.消毒方法(1)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2)物理消毒:包括热消毒、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等多种方法。
四、消毒灭菌管理人员1.医院应设置专门的消毒灭菌科室,配备专业的消毒灭菌管理人员,包括消毒科主任、消毒科护士长、消毒员等。
2.消毒灭菌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消毒灭菌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做到熟练掌握各种消毒方法和设备的使用。
五、消毒灭菌设备和器材1.医院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灭菌设备和器材,保证其功能正常、维护及时。
2.消毒灭菌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六、消毒灭菌工作流程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灭菌工作流程,包括消毒灭菌计划、清洗消毒、包装储存等细节步骤。
2.消毒灭菌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规范和标准。
七、消毒灭菌记录和追溯1.医院应建立消毒灭菌记录档案,记录每一台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情况。
2.消毒灭菌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以上,保证消毒灭菌工作的可追溯性。
八、消毒灭菌监测1.医院应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采取抽样检测和定期水质检测等方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符合标准。
2.如发现消毒灭菌效果不达标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九、消毒灭菌知识宣传1.医院应定期开展消毒灭菌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视和认识。
消毒灭菌隔离管理制度(6篇)
消毒灭菌隔离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并达到以下要求:(1)凡进入人体____、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2.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病房、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并达到以下要求:(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有相应的措施。
(2)各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有原始记录。
(3)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
3.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1)制定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2)消毒隔离制度与相关措施到位,人流、物流有明确的流程标识。
(3)有手卫生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凡接触病人及操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学洗手,接触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房刷手法。
4.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达到以下要求:(1)建立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制度、操作常规。
对可重复使用的器材如手术器械、换药碗、消毒瓶、氧气湿化瓶及管道、止血带、雾化管道等,由供应室统一处理。
(2)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的原始资料与记录。
(3)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达____%。
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贴____m指示带。
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品名、有效期。
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超过____小时;铺无菌盘不超过____小时;无菌干罐持物钳不超过____小时。
(4)对监测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有处理程序和记录。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一)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按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
(二)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二、消毒产品管理医院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三、医院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消毒、灭菌管理要求(一)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四、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一)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不耐湿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等。
【无条件时采用2%碱性戊二醛溶液浸泡10小时,并每天测试戊二醛溶液的浓度并有记录可查,低于有效浓度时立即更换。
3.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二)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植入物等】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物性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等】应采用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用含有效氯5mg/L 消毒液浸泡30分钟,或用2%碱性戊二醛溶液浸泡10-45分钟洗净后干燥保存】。
3.低度危险性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床头柜、被褥等】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
【用75%酒精或含有效氯5mg/L消毒液擦拭】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三)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内容范文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内容范文消毒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空气、水、物体表面或生活环境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消除。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是针对不同场所、不同环境、不同工作内容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一、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保证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效防止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酒店、餐厅、办公场所等各类公共场所和环境。
二、制度的要求和内容2.1 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和原则2.1.1 重要性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在于防止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降低感染风险,维护公共卫生和人们的生命健康。
2.1.2 原则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场所和环境特点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消毒灭菌方案,合理选择和使用消毒灭菌剂,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2.2 消毒灭菌管理的责任和职责2.2.1 管理责任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责任由相关部门负责,包括卫生部门、环保部门、教育部门等,需要建立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2.2.2 职责划分不同场所和单位应明确消毒灭菌工作的责任划分和协作机制,确保消毒灭菌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消毒灭菌工作的相关职责包括:制定消毒灭菌方案、采购消毒灭菌剂、培训操作人员、监督执行情况等。
2.3 消毒灭菌工作流程和程序2.3.1 工作流程消毒灭菌工作的流程一般包括:确定消毒灭菌对象→ 制定消毒灭菌方案→ 准备操作设备和消毒灭菌剂→ 操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进行消毒灭菌操作→ 检验消毒灭菌效果→ 记录和报告。
2.3.2 程序要求消毒灭菌工作的程序要求包括:每日常规消毒灭菌、定期大面积消毒灭菌、疫情处置消毒灭菌等,根据不同情况和环境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2.4 消毒灭菌剂的选择和使用2.4.1 选择原则在选择消毒灭菌剂时应考虑以下方面:适应对象、杀菌谱、安全性、易用性、环境影响等。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前言为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特制定本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二、目的1. 规范消毒灭菌工作,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交叉感染。
2. 明确消毒灭菌工作的责任与分工,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实施。
3.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适用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消毒灭菌的部门和个人。
2. 本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口腔科、检验科、供应室等。
四、组织管理1. 成立消毒灭菌管理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学装备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小组成员应具备消毒灭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 消毒灭菌管理小组职责:(1)制定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与任务。
(2)制定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规范化。
(3)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定期检查、监测和评价消毒灭菌效果。
(4)对消毒灭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和改进。
(5)组织消毒灭菌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灭菌意识。
五、消毒灭菌操作规程1.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1)根据消毒对象、消毒场所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消毒剂应具备以下条件:广谱、高效、低毒、无刺激性、稳定性好、易保存。
(3)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产品说明书,严格执行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等要求。
2. 物体表面消毒(1)物体表面消毒应采用擦拭、浸泡、喷洒等方法。
(2)擦拭消毒时,应选用合适的消毒剂,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擦拭。
(3)浸泡消毒时,应将物品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作用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
(4)喷洒消毒时,应均匀喷洒消毒剂,作用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
3. 空气消毒(1)空气消毒应采用紫外线照射、臭氧发生器等方法。
(2)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应根据照射强度和时间来确定照射距离。
(3)臭氧发生器消毒时,应根据臭氧浓度和时间来确定消毒效果。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部门和人员,以及对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
第三条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消毒灭菌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
二、消毒灭菌管理组织及职责第五条医院消毒灭菌管理组织由院长、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学装备部、后勤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院长负责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七条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和处理消毒灭菌工作中的问题。
第八条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对护理人员进行消毒灭菌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医学装备部负责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采购、管理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条后勤保障部负责医院环境卫生、消毒剂采购和供应,确保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剂质量。
三、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第十一条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应按照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达到以下要求:(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四)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应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和灭菌剂,并按照说明书使用。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记录应齐全,记录内容包括消毒灭菌日期、时间、人员、消毒剂和灭菌剂的名称、浓度、作用时间等。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doc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1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注射器、针灸针、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
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二、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可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剂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三、选择使用经卫生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四、消毒剂的使用,应当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说明书应有批准文号、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配制方法、应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
五、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特性、配制方法、稀释方法、配伍禁忌、使用禁忌、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熟悉消毒效果监测的基本技术,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监测。
六、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物性品,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
但中度危险物性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
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
例如,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4、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5、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灭菌消毒管理制度
灭菌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证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灭菌消毒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医疗设备和医用材料的安全使用,树立全院闻名的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本制度是依据《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灭菌消毒工作,包括医疗器械、餐具、环境表面等的灭菌消毒。
三、工作目标1.建立科学、规范的灭菌消毒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机构内各项灭菌消毒工作的合理运行;2.把握灭菌消毒的关键环节,提高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环境表面的清洁程度和灭菌消毒效果;3.培训医务人员对灭菌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和规范操作;4.营造医务人员重视灭菌消毒工作的氛围;5.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四、灭菌消毒管理人员职责1.医院设立灭菌消毒管理部门,由专门负责的人员对医疗机构内的灭菌消毒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2.负责编写医疗机构的灭菌消毒工作指导方案,并进行持续改进;3.负责对医疗机构内的灭菌消毒设备、工具和消毒药剂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消毒人员进行定期培训;4.制定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技术规范,并进行监督检查;5.及时处理和解决灭菌消毒工作中的问题和危机;6.协助医院进行灭菌消毒设备的采购和维修工作。
五、医务人员职责1.遵守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的灭菌消毒工作指导方案进行操作;2.消毒灭菌工作必须由专门经过培训的消毒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进行操作;3.注意个人卫生,每天上班前,必须做好个人清洁和消毒工作;4.对于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一旦有破损或者被污染,应立即报告并进行重新消毒。
六、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要求1.对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必须按照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严格执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指导方案;2.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必须使用规定的消毒灭菌设备和消毒药剂进行操作;3.消毒灭菌过程中,必须保证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处于有效接触的状态,以保证消毒灭菌的效果;4.一旦发现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存在破损或者污染,必须立即进行重新消毒。
最新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最新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维护生产环境的卫生和洁净,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实验室和办公室等各个部门的消毒灭菌工作。
三、消毒灭菌工作责任1.公司领导层应高度重视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全员参与。
2.各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灭菌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3.各部门负责人应明确消毒灭菌工作的责任人员,落实消毒灭菌工作的具体任务。
4.员工要认真执行消毒灭菌工作方案,不得擅自更改相关操作规程。
四、消毒灭菌工作流程1.准备工作(1)明确消毒灭菌区域和对象。
(2)搜集和准备必要的消毒灭菌工具和药剂。
(3)检查并确保消毒灭菌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2.消毒灭菌操作(1)按照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药剂和方法。
(2)对消毒灭菌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去除污垢和残留物。
(3)按照药剂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和浓度进行稀释和配制。
(4)根据消毒灭菌对象的特点和不同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
(5)密切注意消毒灭菌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3.消毒灭菌检查(1)对消毒灭菌后的区域和物品进行检查,确保消毒灭菌效果达标。
(2)如有发现消毒灭菌不彻底或效果不佳的情况,立即重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3)及时记录消毒灭菌工作的相关数据和结果,便于追溯和总结。
五、消毒灭菌频率1.公司生产车间、实验室和办公室等各个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消毒灭菌频率。
2.对于易感染和易交叉感染区域和对象,应加强消毒灭菌工作,提高频率。
3.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评估和监测,根据结果调整消毒灭菌频率。
六、消毒灭菌药剂的选择1.在选择消毒灭菌药剂时,应根据消毒灭菌对象的特性、消毒灭菌野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应选择有效、安全、环保的消毒灭菌药剂,避免使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药剂。
3.不同的消毒灭菌药剂适用于不同的消毒灭菌对象和方法,应按照药剂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
1.2 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毒灭菌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遵循科学、规范、标准化的原则,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组织管理2.1 成立消毒灭菌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长、护理部、感控管理科、设备与后勤管理部门、护士长等组成,负责全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2.2 消毒灭菌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制度、流程和标准,组织培训和考核,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消毒灭菌工作。
2.3 各部门应根据本制度制定本科室的消毒灭菌工作细则,并组织实施。
三、工作流程和标准3.1 消毒灭菌工作应按照“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使用”的顺序进行。
3.2 清洗:物品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有机物,为消毒灭菌创造条件。
3.3 消毒:根据物品的性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化学消毒、紫外线消毒、高温消毒等。
3.4 灭菌:对经过消毒的物品进行灭菌,确保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达到无菌状态。
3.5 储存: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柜或无菌室中,保持干燥、清洁、避光、通风,防止污染。
3.6 使用:无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再次污染。
四、消毒灭菌方法和设备4.1 消毒灭菌方法应根据物品的性质、污染程度和消毒灭菌效果选择,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化学消毒、高温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消毒等。
4.2 消毒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人员培训和考核5.1 消毒灭菌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或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5.2 医院应定期组织消毒灭菌培训和考核,提高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3 消毒灭菌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消毒灭菌知识和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消毒灭菌设备。
六、质量控制和监测6.1 消毒灭菌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的消毒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医院职工及患者身体健康,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制定本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一、全院医务人员、工勤、后勤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管理相关卫生法律法规,遵守本院制定的相关制度,自觉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消毒供应室提供的无菌物品以及各临床科室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器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灭菌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用后按规定处理。
三、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购进的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无菌物品包装物)、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卫生用品,必须执行本院制定的“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制度要求购置合格、规范的产品,医疗器械除按管理制度要求索取有关证件外,还需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安全评价报告或卫生许可批件等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
四、总务科应派出专人对污水处理站进行管理,定时投放消毒剂,监测效果,做好记各种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
用专用包装物或利器盒盛装,集中送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理,相关科室做好记录,记录的资料妥善保存至少 3 年。
五、运送传染病患者的车辆和工具在患者离开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宁恒安风湿骨病医院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1、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灸针、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
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2、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可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剂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
(3)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3、选择使用经卫生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4、消毒剂的使用,应当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说明书应有批准文号、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配制方法、应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
5、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特性、配制方法、稀释方法、配伍禁忌、使用禁忌、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熟悉消毒效果监测的基本技术,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监测。
6、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物性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
但中度危险物性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样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3)低度危险物性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
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
例如,
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7、根据物品上污染物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院感科
2016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