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Ⅰ 、教学时间安排:2 课时Ⅱ 、教学目标: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确认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及指导思想;3、说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的书名、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的书名、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著作名称、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4、对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做出说明;对学习教育学产生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有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产生。
Ⅲ、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Ⅳ、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Ⅴ、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告诉人们:我非常重视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下去的,我很喜欢教育理论。
1.教育学将使我们具有新时代的教师资格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1/ 3事实说明,教育学对于教师来说,就好比是学医的人的一门临床医学,不学好教育学而从教,可能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适应过程,且不能准确、全面、高效、优质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对于教师来说,在求职之初,教育学是获得教师资格的一门课程,到后来,教育学就是实施自主劳动的必备工具。
我们通过几个实例,体会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功能。
案例 1:陈景润失业记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一书中曾记录了青年陈景润鲜为人知的一件事。
陈景润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是全国著名大学厦门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
四年大学课程,他仅学三年,便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至北京市一所中学任数学课教师。
教育学教案(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学目的: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三个问题贯穿本章。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认识教育起源的四种观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从而对本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
重点难点:1.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学习目标:1.了解教育概念内涵,理解教育的三要素2. 认识教育起源的四种观点,掌握教育的发展历程3.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能够简要评述(重点、难点)4.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第一节什么是教育一、什么是教育(一)词源中的“教育”“教”、“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说文解字》)◆英文为Education,德文为Erziehung,其拉丁词源为Educare,原意为“引出”,即教育含有引导儿童的固有本质,并使之逐渐发展趋于完善之意。
(二)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般来说,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给“教育”下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意识地培养人、影响人的活动,即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称为教育。
这种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各种形式的【学校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参见P.4)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1.教育学原理-第1章-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②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表现。
教育现象只有被人们关注、讨论、评说,被看做是“教育问题”时,才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③教育问题具有生成性、社会性、价值性,其不等于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但教育问题必定以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为基础。
④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各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研究任务:①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②由于我们对规律的掌握要经历认识规律、揭示规律、运用规律三个阶段,所以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及其价值就体现为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这三个方面。
3、教育学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解释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①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②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者的兴趣,加深人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育学产生于发展阶段三、几种教育学1.实验教育学①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②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依曼和拉伊③代表著作有梅依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④基本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⑤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忽视人的社会性,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
A《普通教育学》B《教育漫话》C《林哈德和葛笃德》D《大教学论》
10、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大量的 分析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一、“教育”的定义 •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 三、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 四、现代教育的特征
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 与类型的综合 •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 密切 •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 育学的元理论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洛克撰写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我的教育信条》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 鲁和法国的布厄迪尔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
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
就是教育学研究最活跃的时期。
•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 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一、“教育”的定义【识记】
•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 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识记】
• 1.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 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 的其他人员;
C《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 D《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课本及教案
《教育学课本及教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1 教育的概念与起源讨论教育的定义,理解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探讨教育的起源,分析教育的历史发展。
1.2 教育的目的与功能分析不同教育思想和理论对教育目的的阐述。
讨论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功能和作用。
1.3 教育与个体发展研究教育与个体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关系。
分析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2.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理解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代表人物。
分析不同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2.3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学习动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探讨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第三章:教育方法3.1 教学方法概述讨论教学方法的定义和分类。
理解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3.2 讲授法与讨论法分析讲授法和讨论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境。
探讨如何有效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
3.3 实践教学与探究学习研究实践教学和探究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如何设计和实施实践教学和探究学习活动。
第四章:教育评价4.1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评价的定义和目的。
探讨教育评价的类型和常用方法。
4.2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分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特点和实施方式。
讨论这两种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研究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探讨如何有效运用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来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育管理5.1 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管理的定义和目的。
分析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5.2 班级管理研究班级管理的目标和策略。
5.3 学校管理分析学校管理的层次和任务。
讨论学校管理中的领导力发展和团队合作。
《教育学课本及教案》第六章:课程理论与设计6.1 课程理论的基础探讨课程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分析不同课程理论模型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2024年《教育学》教案-(目录版)
《教育学》教案-(目录版)教案《教育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等。
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
5.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教育内容论、教育制度论。
6.教育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教学难点: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原理和原则进行分析。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的发展特点。
3.讲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阐述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教育内容论、教育制度论,以及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原理和原则进行分析。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第一讲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考点精讲一、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1.教育的概念“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所谓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
所谓狭义的教育,即指专门组织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4.教育的基本形式(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方式。
(正规的教育与非正规的教育、正式的教育与非正式的教育。
)第一种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
第二种教育形式是通过各种知识媒介(如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函授教材、互联网等),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受到教育的活动。
第三种教育形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培养人的活动。
第四种教育形式是自我教育。
(二)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宗教观点)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史学家孟禄)4.教育的劳动(社会)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2024版《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教案contents •引言•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与目标•教育内容与课程•教育方法与手段•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目录01引言教育学的定义与性质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为引导,探索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
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既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又具有具体性、实用性。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任务揭示教育规律,阐述教育价值观,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逐渐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现状当前教育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的趋势,关注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创新等热点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02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特点教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同时,教育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面性的特点。
功能教育具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价值教育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提高知识水平、培养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等;对于社会来说,教育可以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等。
类型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可以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根据教育模式的不同,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形式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
各种教育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03教育目的与目标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它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
专业课《教育学基础》教案(交)
专业课《教育学基础》教案(交)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1 教育概述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教育的类型和形态1.2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学科体系1.3 教育学的任务与方法教育学的任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应用与实践第二章: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2.1 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分类教育目的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2.2 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的概念和分类教育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当代我国教育价值观的构建2.3 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的联系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的冲突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的协调第三章:教育制度3.1 教育制度概述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分类教育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3.2 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和类型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现代教育制度的国际比较3.3 教育制度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概念和分类教育制度对教育公平的影响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建设第四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4.1 教育者的概念与角色教育者的定义和分类教育者的角色和职责教育者的素质与培训4.2 受教育者的概念与特点受教育者的定义和分类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4.3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与协调第五章: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5.1 教育内容概述教育内容的概念和分类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教育内容的特点和原则5.2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课程评价的内涵和类型5.3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分类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类型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的应用第六章:德育与教育价值观6.1 德育概述德育的概念和内涵德育的功能和意义德育的类型和实施途径6.2 德育理论德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的德育理论流派我国德育理论的发展与现状6.3 德育实践德育实践的基本原则德育实践的主要方法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七章:智育与教学7.1 智育概述智育的概念和内涵智育的功能和意义智育的类型和实施途径7.2 教学概述教学的概念和内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的基本环节7.3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分类教学策略的基本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第八章:体育与健康教育8.1 体育概述体育的概念和内涵体育的功能和意义体育的类型和实施途径8.2 健康教育概述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8.3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要点第九章:美育与审美教育9.1 美育概述美育的概念和内涵美育的功能和意义美育的类型和实施途径审美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9.3 美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美育与审美教育的联系与区别美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策略美育与审美教育的实施要点第十章:教育评价10.1 教育评价概述教育评价的概念和内涵教育评价的功能和意义教育评价的类型和实施途径10.2 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教育评价方法的概念和分类教育评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教育评价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10.3 教育评价的实践与问题教育评价的实施步骤与要点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第十一章: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的定义和类型教育改革的原因和动力教育改革的过程和策略11.2 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与趋势教育改革的主题:公平、质量、创新教育改革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国际化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与挑战11.3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展望教育改革的未来趋势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与策略第十二章: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12.1 教育政策概述教育政策的定义和类型教育政策的功能和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2.2 教育法规概述教育法规的定义和类型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教育法规的监督和保障12.3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相互作用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协调与冲突第十三章:教育经济与管理13.1 教育经济概述教育经济的定义和特征教育经济的作用和意义教育经济效益的评估13.2 教育财务与管理教育财务的概念和内容教育财务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教育投资的分配与使用13.3 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组织的类型和结构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教育管理现代化与信息化第十四章:教育研究方法14.1 教育研究概述教育研究的定义和类型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教育研究的伦理与规范14.2 教育研究方法论实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14.3 教育研究实践与评价教育研究项目的实施与评价教育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第十五章: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15.1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15.2 教师教育概述教师教育的定义和类型教师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教师教育的制度与体系15.3 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与动力教师教育改革的内容与趋势教师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教育学基础》课程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教育制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德育与教育价值观、智育与教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美育与审美教育、教育评价、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教案版
《教育学》教案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提高教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教育学》。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思考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学又研究什么呢?生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生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学》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2.教学内容(1)教育学的概念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师:我们来探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
教育现象是指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等。
教育实践是指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实践,如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等。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3.案例分析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教育案例。
请大家阅读案例,然后回答问题。
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由于家庭原因,他开始逃学、打架。
班主任发现这个问题后,积极与小明沟通,了解他的问题,并寻求家长的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改正了错误,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问题:请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这个案例。
生1:这个案例体现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班主任通过沟通、帮助,使小明重新投入到学习中,说明教育对个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2:这个案例还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小明因为家庭原因出现问题,班主任寻求家长的帮助,说明教育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024年度-教育学基础教案
15
教育与人口质量
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通过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 方式,提高人口的素质,包括思 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
康素质等。
教育优化人口结构
通过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 调整人口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 的需求。
教育控制人口数量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代的教育思 想萌芽到现代教育学的形成,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流派的 发展。
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0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的本质 、目的、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
02
教育学的任务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2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目的不同。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目的要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
人们的教育思想
不同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目的的确立有着不同的影响。
23
我国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我国的教育目的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基 本要素。
当代课程结构的特点
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28
当代课程发展趋势
课程的综合化
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 科的综合学习。
课程的实践化
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注 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的培养。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05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的内涵与层次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它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方 向和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和归宿。
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可分为不同层次,如国家 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 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等,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 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学校与社会 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06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的内涵与类型
教育制度的内涵
教育政策的制定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问题诊断、政策制定、政策合法 化等步骤。它需要政府、专家、公众 等多方面的参与,确保政策的科学性 和民主性。
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将政策转化为实践 的过程,包括资源配置、组织变革、 教学改革等方面。实施过程中需要注 意政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
教育能够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 个体的素质,为个体的未来发展
奠定基础。
教育还能够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
展和终身发展。
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个体在认知、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满足不同个 体的发展需求。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教案
从起源上看,英语的“pedagogy”、法语的“pédagogie”和德语的“pedagogik”(教育学)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先后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pedagogy”。“教育”(education)和“教育学”(pedagogy)几乎成了同义词,甚至“pedagogy”一词已被“education”一词取代。
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约翰·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品。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对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2.国内学者对教育学的定义
在我国教育学界,学者们对教育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说:“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旨在研究教育规律、原理和方法。”有的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从教育对象来看,它分为学前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等。通常所讲的教育学,一般指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即普通教育学。”
总体来看,教育学的含义主要有三种:一是指一门科学,如把教育学定义为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是指一种学科门类,将教育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并列;三是指一门课程,教育学课程主要在师范院校开设,也称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或教育学原理等;四是指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学用书。
本书所讲的教育学是指一门科学,即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四项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它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特点: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不平衡性。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即“教育问题”,主要有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要早就怎样的人,教育制度,教育工作的任务、过程、内容、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教育的管理等。
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教育规律的特点:第一,它是教育现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
只要有教育现象存在,教育规律就存在。
第二,它是反复起作用的。
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受自身规律的制约和影响。
教育规律按层次性可以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教育的一般规律:第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第二,教育必须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第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它可分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儿童教育学、家庭教育学、军事教育学等。
一般认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学的产生,以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问世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
杨贤江是中国教育界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家。
其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纲》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第二,指导教育实践。
第三,指导教育改革。
第四,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
学习教育学的方法:第一,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要学、思、练结合。
第四,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有关科学知识。
教育学教案详细
《教育学基础》教学进度表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时间:2008年作者: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学周:18 每周三课时教学时数:54学时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第一周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认识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4第二周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第二节教育的个体2第三周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实现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4第四周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2第五周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4第六周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2第七周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4 《教育学基础》教学进度表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时间:2007年作者:褚远辉等教学周:18 每周三课时教学时数:54学时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第八周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2第九周第六章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4第十周第七章课堂教学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2第十一周第七章课堂教学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4第十二周第七章课堂教学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2第十三周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第一节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第二节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第三节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第四节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第五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4《教育学基础》教学进度表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时间:2007年作者:褚远辉等教学周:18 每周三课时教学时数:54学时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第十四周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级组织2第十五周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第四节班主任工作第十章学生评价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4第十六周第十章学生评价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第十七周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第一节教师即研究者第二节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第三节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4第十八周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一节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问题第二节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第三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第四节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2第十九周备注第周星期第节(课时)年月日课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认识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课时 2教学目的1.掌握:教育学、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文化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概念;2理解:(1)教育学是什么样的学科?(2)教育学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3)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学重点1.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2.教育学历史阶段分期。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小学教育与教育学ppt
(2)代表人物及作品、思想
①布鲁纳《教育过程》 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④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⑤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3)思考与练习
①“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 )。
A.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B.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
C.很快要达到的水平
D.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⑤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18世纪 C.20世纪60年代 D.21世纪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思 考 : 教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教育学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教育学与人的发展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1.制约作用有两个方面 (1)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提出某种需要 (2)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此提供相应的条件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既可以体现为促进作用,也可以体现为制约 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劳动工具、拓展劳动对象范围,从而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是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2.讨论或辩论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互作用 ( 1 )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 2 )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的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的 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他也因此 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要成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形成教育的 基本概念和独立的教育思想。他就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 础上了,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 基础。
2024最完整的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及运用•师生互动与沟通技巧培养•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方案•德育渗透与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反思与未来发展规划教育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教育现象是教育学的出发点,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的核心,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归宿。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为引导,探索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
教育学定义及研究对象教育学发展历史与现状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等。
在萌芽阶段,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在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逐渐从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在多元化发展阶段,教育学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现状当前,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完善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教育学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内容、方法、评价等。
这些原理是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则。
理论体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史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这些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教育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教育学在实践中应用价值01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教育现象和问题。
02推动教育改革教育学可以揭示教育规律和趋势,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引导。
03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应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确保教育目标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需求相一致。
第一章_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朱 熹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 者,也是中国封建 社会教育思想的集 大成者。
«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 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型”。它是先秦时 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 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全文不过1200字,但内容却颇为丰富,主要包括关于教 育作用和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 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 观点二: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 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 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观点三:广义的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 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由专 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 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 的教育活动。
(三)教育的形态
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水平低,而且教 育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 中进行的。 2、没有专职教师和专门 的教育机构。 3、教育具有全民性。
奴隶社会的教育
•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 展。 •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 强化。 •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脱离。
学校教育的出现
•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 发现,最早的学校教育应 该产生于古代两河流域的 国家亚述和巴比伦以及古 代埃及。在中国,根据文 献记载,夏朝便有了学校, 那时的学校叫“庠序”。 但根据对甲骨文的考证, 商朝才有学校。
教育学在中国的成长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译介日本教育学阶段
• 1920~1949年是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
泛传播的阶段
•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教育学的介绍和学 习全面转向苏联的阶段 • 从1977年至现在,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和努 力阶段
教育学教学导案(北师大版)
教育学教学导案(北师大版)————————————————————————————————作者:————————————————————————————————日期:《教育学》教案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周军科目教育学班级藏、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政教材名称出版社《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任课教师周军学生人数77、81 总课时36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目的在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特别是与课堂教学领域相关的知识,以及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情况。
并通过社会学生能由小组讨论中,实际运用教育学的理论与原则解释现实之教育问题,并能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同时,通过反思性教学,澄清个人的教学观点与信念,并培养探讨与发掘在教育领域中的问题的兴趣与正确的态度。
同时,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西藏中小学教育实际,使学生对西藏学校教育现状有一定了解,树立为西藏教育贡献力量的信心。
周次教学进度安排章节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课时)第一节2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课时)第二节3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课时)第一、第二、第三节4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2课时)第一、第二、第三节5 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2课时)第一、第二节6 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2课时)第三节、第四节7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2课时)第一、第二8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2课时)第三、第四9 第六章课程(2课时)第一节10 第六章课程(2课时)第二节、第三节11 第七章教学理论(2课时)第一、第二节12 第七章教学理论(2课时)第三、第四节13 第八章教学实践(2课时)第一、第二节14 第八章教学实践(2课时)第三、第四节15 第九章德育理论(2课时)第一、第二节16 第十章德育实践(2课时)第一、第二节17 第十一章教师与学生(2课时)第一、第二、第三节18 机动(2课时)19 复习(2课时)20 考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学目标:1、掌握教育的概念,理解教育的本质2、了解教育的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其中的一些教育常识3、掌握教育学的概念,知道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教育学的目的。
《教育学》提纲以及复习要点整理
《教育学》授课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三、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二节永恒的教育一、教育的产生: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社会教育(三)现代教育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第三节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一)社会--教育--人(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同人发展的关系)(二)教育的基本问题与教育观: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观的核心四、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一、教育学的孕育(17世纪以前)《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教育专著《论语》--孔子(弟子)二、形成独立学科阶段:萌牙: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三、科学化的发展阶段四、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一)社会--教育--人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同人发展的关系(二)教育的基本问题与教育观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观的核心(三)防止几种倾向教育万能倾向;功利主义倾向;技术主义倾向。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教育的领导权;2.受教育权;3.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1.培养所需人才;2.制造舆论;3.促进民主: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教育学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教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能够阐明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2.了解教育与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了解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3.领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4.掌握并识记概念:教育与教育学,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5.理解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内涵。
6.能够区分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概念;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进一步理解学校教育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教育”的概念表述;
2.“教育”一词的内涵与外延;
3.“教育”与“教育学”。
教学难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和理解教育及教育学这两个概念。
3.能够正确区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内涵。
教学准备:
1、课件;
2、第一章学习测试题;
3、第二章预习指导(WORD,PPT);
4、教学评价问卷。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小组讨论法;
3.练习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教育与教育学”——教学过程设计(2课时)
教师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第一节为“在预习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教育与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让学生准备好提出本章节学习内容的有关问题。
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提出疑问(10分钟)
要求:各位同学在自习中的疑问(难点)或自己对有关内容的了解所产生的疑问;如果没有预习,说明理由和以后的纠正措施。
时间:每人不超过2分钟。
方式:个人自觉踊跃发
言,或组长指定发言;轮值组长记录(准备白纸供用)并整理。
(整理技巧,将相同疑问和情况归为一类)
第二步:小组轮值组长在全班交流本组疑问和预习情况。
第三步:教师随各个轮值组长提出的疑问答疑。
(第二与第三步交叉,时间控制50分钟。
)
第四步:教师利用PPT讲解(15分钟)
(如果时间充裕,教师进一步讲解重点和难点——“教育”“教育学”“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问题)
第三课时——“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第一步:教师引入(2分钟)。
教师提出询问上次课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引入“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第二步:教师用事先制作的PPT,引导学生加深对教育和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及条件的了解,为学生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10分钟)
第三步:小组内讨论(10分钟)
要求:每人发言,谈自己对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理解(每人2分钟),轮值组长记录。
方式:个人自觉踊跃发言,或组长指定发言。
第四步:导入“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进行讲解。
(12分钟)
第五步: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加以简要说明。
(2分钟)
第六步:布置作业和指导。
(4分钟)
要求学生:
1、完成第一章课后思考题。
2、预习第二章内容。
3、填写本章教学评价问卷。
完成的同学交轮值组长,就可以离开课室;轮值组长收齐后交教师。
作业:
1.分析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不同性质与特点。
2.谈谈你对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
课后小结及教学反思:
本章为该课程的开篇,对相关内容的熟悉与理解可以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只有充分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课程框架,才可能喜欢与热爱本课程的学习,所谓“知之深,爱之切”。
因此,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既要关注基本概念,也要从全局上了解教育学课程的整体内容与学科结构,更要结合实际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1.在讲授教育各阶段的特征时,补充一些中外教育史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初学教育学的学生来说,教育的起源和教育本质的理解比较抽象,尤其是教育本质的理解是本章学习的难点,应加强清晰的讲授。
3.围绕学习指导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开展课后的拓展阅读与思考,以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