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的作者究竟是谁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嵇康是东晋末年著名的琴师和文学家,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他的一篇重要的文论著作。
本文以1000字为限,将对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的思想进行简要的论述。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对音乐和文学的一种独特的观点,他认为声音本身并没有情感,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只有当我们对声音作出解释时,才会赋予其情感与意义。
他认为音乐
和文学的价值在于它们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的机会,并非只依赖于它们所表达的情感。
嵇康以音乐作为自己的主要例证,他明确指出音乐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与哀乐之感
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他批判了当时的一些人将音乐与情感等同起来的观念,并认为这种观
点是一种主观的臆断,没有科学的依据。
他提出,“动听”的音乐只是一种技巧性的成就,它并不能单纯地代表一种情感。
相反,嵇康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它给我们带来的享受,
而不是它所表达的情感。
嵇康还进一步扩展了他对音乐的思考,他认为人类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是一种文化的
积淀。
他提出了“音之入耳,耳之入心,心之运作,志气感性”的观点,意味着音乐需要
通过听觉刺激触发人的情感和思维活动。
这一观点强调了音乐的主观认知和个体体验,认
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它所唤起的个体情感和思维的流动。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与传统的儒
家思想相悖,后来的音乐理论家对他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和修正,但他的批判精神依然有着
重要的意义。
《声无哀乐论》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
来的音乐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摘要:嵇康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在中国音乐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的《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本质、审美感受和社会功能观,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宝贵遗产。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东汉后期以来,人们长年饱受战争的动乱、政治的压抑。
魏晋时期人们把这种痛苦寄情于山水中,造就了魏晋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解放,加之佛教的传入,玄学的兴起,两汉以来儒家独尊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崇尚自由的道家流派也随之兴起,构成与儒学抗衡的思想流派,在音乐思想上,“竹林七贤”——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最为典型。
嵇康(223——263)字叔夜,今安徽宿县人。
魏末著名琴家、音乐理论家、文学家。
在魏晋期曾任中散大夫,他和阮籍、王戎等组成有名的“竹林七贤”。
政治上他反对司马氏专政,主张“非汤武薄周礼”,琴学方面他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
他的《琴赋》描述了琴曲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评论了价值珍贵的琴曲。
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极富有思辨性的美学论著,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研究音乐美学领域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声无哀乐论》全文约7000字,全文开篇便是秦客发问“‘闻之前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今子独以为声无哀乐,其理何居?”[1]文章提出了:音声能否表现哀乐情感?音声与人的感情处在怎样对应状态之中?音乐与政治盛衰、移风易俗的关系等尖锐的问题。
嵇康针对这些问题围绕音乐“名”、“实”展开剖析,明确指出“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
名实俱去,然尽然可见矣。
”[2]这里即指音声本身自有其自然属性,而与人的哀乐无关。
所谓哀乐是人内心之情先有所感,然后在欣赏音乐中被触动后表达出现,至于情因何来产生哀乐,这与音声本身无关,音声即无哀乐之“实”,也无哀乐之“名”。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嵇康(284-303年),字逸少,晋朝文学家,以诗文才华著称于世。
在他所著的《声无哀乐论》中,展现了他对声音艺术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本文力图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思想做出简要的论述。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强调了声音艺术的本质和特点。
他认为声音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无法被触摸和描绘,但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声音通过耳朵传入心灵,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和思考,因此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嵇康在文中指出:“声音可以感动人心,具有让人产生主观情感的力量。
”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嵇康对声音艺术的独到洞察,也为后人对声音艺术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嵇康对声音艺术的情感价值作了精辟的分析。
他认为声音的情感价值可以分为哀乐两类,哀乐是人类情感的两种极端表现,分别代表了悲伤和欢乐。
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指出:“声音的传达能力取决于情感的直观表达,比如哀乐的情感需要在声音中得到最真实的传达。
”他认为,声音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因而在音乐和朗诵等艺术形式中,情感表达成为关键。
对于这一点,嵇康提出:在音乐中,情感要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只有通过情感的传达,才能使作品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对声音的审美价值作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声音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的和谐程度和情感表达力。
在他看来,一种声音之所以能够引人入胜,是因为其和谐统一,既没有杂音,也不显得单调。
嵇康指出:“声音要想成为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就需要在和声的确立和表达上下功夫。
”他认为,只有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声音才能够达到其审美价值的最高点。
这一观点不仅为后来的声音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也为审美心理学理论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嵇康《声无哀乐论》集中体现了他对声音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他通过对声音艺术的本质特点、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分析,展现了对声音艺术的全面把握和深刻洞察。
这些观点对后世对声音艺术的认识和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哀乐》创作者罗浪逝世曾任开国大典军乐总指挥
《哀乐》创作者罗浪逝世曾任开国大典军乐总指挥2015-07-14 15:55:077月14日中午,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北京独家获悉:北京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先生因病救治无效于2015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罗浪先生的亲属刘爱民,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证实了该消息。
刘爱民介绍,14日上午,北京众多音乐界人士以及罗先生的好友前往其家中悼念。
据了解,罗浪先生是中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
他原名罗南传,是福建德化雷峰盖云岐人,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也是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罗先生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
罗先生影响最广的作品是1945年创造的《哀乐》。
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去世举行葬礼时,都使用了这首曲子。
并且60多年来,全国众多殡仪馆至今一直在使用《哀乐》为葬礼配乐。
三年前,北京一位乐音乐人,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全国多家殡仪馆在客户举办葬礼时,一直都在免费使用罗浪创作的《哀乐》。
而根据音乐著作权使用规定,使用《哀乐》一次,罗浪先生至少应该收取版权使费一元人民币。
每天全国各大殡仪馆至少有200万人逝者家属使用罗浪创作的《哀乐》,但罗浪从沒有收到过一分钱的《哀乐》使用费。
华西都市报记者曾就此事采访过罗浪先生,老先生谈及《哀乐》版权使用费时,认真地说:'咱跟着党,跟着毛主席革命工作了一辈子,都是为人民服务。
我创作的这首《哀乐》,还收什么使用费啊?就算我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的一个作品。
免费使用没有关系。
我用不着收什么音乐使用费了!'<='' p=''>罗浪(资料图)附:《哀乐》的背后故事1949年9月30日下午5时,新中国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其时的天安门前尚为一片芜杂的小松林,当毛泽东主席神情肃穆地走过林中小径持锨为纪念碑基石落下第一锨黄土时,由四十余人组成的军乐队吹奏出《哀乐》深沉凝重的第一个音符。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篇名篇,作者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嵇康。
全文共分为五章,通过对声音的分析和对音乐的探讨,深刻揭示了声音无是非价值、音乐无本质情感等思想,为后世的声乐文化创造和音乐艺术的道路开拓探索奠定了基础。
“声无哀乐”是嵇康在文章中的重要论点。
嵇康认为声音本身没有喜怒哀乐之分,它们只是人们在听到声音后受到的情感反应。
嵇康在论证这一点时,先举了孔子的一个例子:“汉穆帝听伶人挥洒弦管声,不禁流泪,后听有司和卫育署所奏之声,不愿听。
” 说明听音乐是有人文情感背景的,人们对音乐会有情感的反应,这并非是音乐本身的“本色”,而是人赋予它们的情感价值。
因此,嵇康认为,“声音本无喜怒哀乐,而人心附之以为然,故有哀乐之音也。
”在“声无哀乐”的基础上,嵇康又提出了“音乐无情”这一重要命题。
他认为,音乐是不带任何情感的,只是纯粹的声音组合,因此无法用情感来定义它。
嵇康在文中说道:“音乐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本身没有情感,不能赋予它某种特定的情感,而是由听音乐者自身的情感与个人的心理反应来决定音乐的效果。
” 也就是说,音乐无情感本质,需要通过人的自身情感去理解和感受它的价值和意义。
在“声无哀乐、音乐无情”的思想基础上,嵇康提出了“有情调则不成音乐”这一论断。
对比嵇康认为有哀乐之音是有情感色彩的,有情调则不成音乐。
他认为,音乐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艺术,它不应该被涂上某种特定的情感。
因此,嵇康主张音乐的表现应该遵循“情感的质朴”。
他说:“当我们在听音乐时,由于音乐没有天然含义,因此我们应该尝试以一种简洁而不失韵味的态度来理解音乐。
” 嵇康更倡导音乐以内在结构和形式美来体现人的文化情感,而非借助外在的情感色彩而表达至情。
”通过对“声无哀乐、音乐无情、有情调则不成音乐”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嵇康在文章中所想提倡的则是对人们的审美反应和感受进行审慎的肯定。
他强调,我们需要以一个独立意识形态的方式去审视音乐和声音,而不应该被它们所涂染的情感干扰。
八下语文文学常识
八下语文文学常识01.社戏【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热风》等。
02.回延安【贺敬之】1924生,山东枣庄人,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
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
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调子自由,单纯易唱。
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03.安塞腰鼓【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延安人。
当代诗人、散文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
主要作品有《黄土情》《纤丽的阳光》,其中《羊想云彩》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他写陕北,追“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
这就抓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04.灯笼【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
【散文】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郁达夫 朱自清 史铁生
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三位作者其人其文——主要经历和创作特点1.1郁达夫经历:(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1.2郁达夫的创作特点:早期:1920年-1933年。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年-1938年。
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
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年-1945年。
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19]1.3郁达夫的作品风格: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
鲁迅的诗词全集(46首全)
鲁迅的诗词全集(46首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经典诗词。
1、《自题小像》近代·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无题》近代·鲁迅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3、《无题》近代·鲁迅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
下土惟秦醉,中流...4、《无题》近代·鲁迅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5、《自嘲》近代·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6、《悼杨铨》近代·鲁迅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7、《无题二首》近代·鲁迅故乡黯黯锁玄云,皓齿吴娃唱柳枝。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8、《湘灵歌》近代·鲁迅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9、《赠邬其山》近代·鲁迅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10、《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近代·鲁迅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11、《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近代·鲁迅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12、《莲蓬人》近代·鲁迅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13、《庚子送灶即事》近代·鲁迅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14、《祭书神文》近代·鲁迅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15、《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近代·鲁迅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
郁达夫简介及作品分析
郁达夫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
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
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
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
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
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
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
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
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
《郁达夫》诗词全集(29首)
《郁达夫》诗词全集(29首)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其创作作品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1945年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钓台题壁》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2《满江红·三百年来》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3《乱离杂诗》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
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
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4《乱离杂诗》飘雪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
乱世桃园非乐土,炎荒草泽尽英雄。
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
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
5《三月一日对酒兴歌》愁怀端赖麴生开,厚地高天酒一杯。
未免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
杨枝马上驰成骋,桃叶横江去不回。
醉死何劳人荷锸,笑他刘阮是庸才。
6《癸丑夏夜登东鹳山》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红领巾映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诗歌中有句话出现了
三次,你找到了吗?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
让我们荡起双桨
dàng
jiǎng
dào yì ng
漂荡
huán rào
双桨
qiáng
倒映
sǎ
环绕
yú
墙面
xì ng fú
洒满
愉快
幸福
漂荡
双桨
倒映
环绕
愉快
墙面
幸福
洒满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谁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这里的“谁”到底 指谁呢?
祖国、人民、共产党、老一辈、父母
整首诗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 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 国的真挚感情。
这首诗歌中有句话出现了三
次,你找到了吗?
让我们荡起双桨
藏式白塔,高 35.9米
词作者简介
乔羽(1927.11.16—) 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乔羽还在20 多岁的青年时代,就创作了童话《龙潭的故事》,批评贪 得无厌的人。儿童剧《果园姐妹》使“大灰狼”的形象家 喻户晓。《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爱我中 华》一经谱曲,广为传唱。1956年与时佑平合作创作电影 文学剧本《红色少年行》,(即电影《红孩子》),描写 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一群儿童成长为革命少年的 故事。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0年署上自己名字不 署真作者名字的将1959年广西柳州彩调剧团原创的彩调剧 《刘三姐》弄出电影剧本《刘三姐》,柳州彩调剧以反映 反压迫敢于阶级斗争为主线将一个隐约的传说创作为歌颂 美丽智慧勇敢的民间歌手刘三姐,带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 彩。1964年还参加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诗词部分的 写作。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是中国音乐创作界不折不 扣的词坛泰斗。历任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歌剧 舞剧院专业创作干部,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一 级编剧。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著有歌词集《小船儿轻 轻》,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 颂》、《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说聊 斋》等。
感于哀乐是班固对谁的评价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东汉文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汉乐府精神的评价。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意思是“(乐府诗)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
补充:
出自《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是指两汉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及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肴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嵇康是中国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他的文学才华和音乐造诣都非常高。
他与陶渊明、山谷重厚和刘义庆被称为“琅琊四才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重要的音乐哲学论著。
这篇论文写于公元300年左右,内容主要讨论了人与音乐的关系。
嵇康认为人在听音乐时会受到哀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声无哀乐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嵇康认为音乐是一种无形的语言,它具有独特的表达能力。
他认为音乐不同于文字和言语,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和心灵。
而且,音乐的艺术表达是通过声音和节奏来实现的,这种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嵇康强调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音乐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激发和调动人的情感。
音乐能够表达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让人产生共鸣和共情。
他主张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应该尽情发泄情感,将内心的压抑和忧伤通过音乐来释放出来。
嵇康对音乐的艺术目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音乐的艺术目的不仅仅是要让人产生愉悦和享受,更重要的是要引发人的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能够触动人的心灵,让人对生活和人生产生思考和领悟。
他强调艺术家要有独立思考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通过音乐来传递真善美的思想和价值观。
嵇康对音乐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感受和表达,更是一种社会的联系和凝聚力。
音乐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认为音乐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调节器,通过音乐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探讨音乐哲学的重要著作。
他通过分析音乐对人的哀乐影响,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理论,并对音乐的艺术目的和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嵇康的思想对中国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代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嵇康(1724-1805),字景云,号景山,清代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被誉为“清代文学家中的文学大家”。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表现在他的著作《声无哀乐论》中,对中国音乐史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嵇康在书中提出了“声无哀乐”的理论,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无哀乐”,即音乐本身不带有任何情绪,而是由听众的情感和思想来决定。
他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无哀乐”,而不是“哀乐”,因此,音乐的本质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史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无哀乐”理论,提出了音乐的客观性,把音乐从传统的“哀乐”观念中解放出来,使音乐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他还提出了“音乐的自然”的理论,认为音乐应该自然而不是强加的,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
他的“无哀乐”理论,把音乐从传统的“哀乐”观念中解放出来,使音乐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也使得文学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
总之,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史和文学史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音乐和文学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什么是传记?传记: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4.《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自(《萧红全集》),作者(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
5.《孙权劝学》体裁:(编年体通史),作者:(北宋司马光),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6.什么是编年体?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
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7.《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8.《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光未然),现代作家、评论家,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9.《最后一课》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10.《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之一。
1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闻一多〖幻中之邂逅〗〖孤雁〗〖死水〗李金发〖夜之歌〗〖爱憎〗〖时之表现〗穆木天〖苍白的钟声〗〖苏武〗〖落花〗冯至〖十四行集(节选)〗〖蚕马〗〖帷幔——乡间的故事〗·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徐志摩,1897-1931,于二十年代成立了“新月社”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他曾担任《新月》月刊的主编,之后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了季刊。
徐志摩的诗集包括《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等。
并有散文集《落叶》(1926)、《自剖》(1928)、《巴黎的鳞爪》(1927)、《秋》(1931),小说集《轮盘》(1930)、戏剧《卞昆冈》(1928,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1936)、《志摩日记》(1947)。
译著有《涡堤孩》(1923)、《死城》(1925)、《曼殊斐尔小说集》(1927)、《赣第德》(1927)、《玛丽玛丽》(1927,与沈性仁合译)。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我等候你〗我等候你。
郁达夫现代诗歌
郁达夫现代诗歌
郁达夫(1896-1945)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郁达夫的现代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郁达夫的现代诗歌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故都的秋》:这首诗描绘了故都北京的秋天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秋风萧瑟”、“黄叶满地”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秋天世界。
2.《沉沦》:这首诗反映了郁达夫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诗中的主人公身处黑暗之中,无法自拔,最终选择沉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3.《离骚》:这首诗以屈原的《离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如“长夜漫漫”、“风雨如晦”等,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不安。
4.《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
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春风吹过”、“桃花盛开”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世界。
5.《葬花吟》:这首诗描绘了葬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如“落花流水”、“春去秋来”等,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
总之,郁达夫的现代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中国的哀乐是谁写的
中国的哀乐是谁写的
《哀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
著《哀乐》是他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罗浪说,看到死难烈士的遗体还保持着搏斗的姿态,他觉得哀乐不仅仅是哀悼,还应该表达缅怀并牢记英雄丰功伟绩的情感,所以创作时他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决。
《哀乐》首次演奏是1945年在张家口悼念阵亡烈士的典礼上;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中央批准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
《哀乐》首次演奏是1945年在张家口悼念阵亡烈士的典礼上;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中央批准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哀乐》的作者究竟是谁?深情、悲壮、低沉、肃穆,甚至在一段时间,只要这凝重的声音缓缓响起,人们就知道有大人物去世了。
《哀乐》就是以这种方式为人们耳熟能详的。
2015年7月12日,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有媒体以《这一次,哀乐为他而奏》报道了他的去世:“六十多年来,它以凝重悲怆的旋律向逝去的国家领导人和百姓致哀。
而这一次,它送别了它的改编者――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著名音乐家、指挥家罗浪先生。
”罗浪,原名罗南传,当代出色的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历任中央军委军乐团团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
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乐曲改编和配器。
在开国大典上,罗浪任乐团及联合军乐团总指挥,被誉为我国演奏《国歌》的第一人。
罗浪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今,共创作歌曲200余首。
在当日的媒体报道中,一般都强调他是《哀乐》的改编者,在乐谱网输入《哀乐》查询,上面署名的是――刘炽等人整理,罗浪编曲。
但是关于《哀乐》的创作者却并不是没有争议。
同一支《哀乐》,知名不知名的“著作权人”竟有多种不同说法。
罗浪、刘炽、马可、杨戈……究竟谁是作者根据各方资料,可考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哀乐》是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的音乐工作者刘炽等人改编自陕北唢呐吹奏的民间乐曲《凤凤铃》,这也是《哀乐》的第一次改编。
对于此种说法,当年77岁的老音乐人罗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予了分析和肯定。
刘炽在《悲壮的旋律》一文中说:……我和张鲁、关鹤童在米脂县找到了当时负有盛名的唢呐艺人常毛儿,常毛儿是他的艺名。
在米脂县一提起他,大人小孩没有人不知道的。
就是这位民间艺术家教给我们《将军令》《大摆队》《柳生芽》《万年欢》等民间音乐。
当常毛儿老师傅用唢呐给我们三人吹奏《凤凤铃》乐曲时,我们都被这悲壮的乐曲吸引住了。
这乐曲的音乐极其丰富、深情、悲壮、博大,毫无消沉和哀怨,它给人们以希望和力量。
记得当时一听,我们就被它深深地震撼了,刻在脑子里,再也忘不了啦。
我们三人珍贵地把它带回了延安,带回了学院。
不久,迎送成吉思汗灵柩,边区政府交给“鲁艺”一个任务,组织一个专业乐队,当时延安还没有一个专业乐队。
只好由音乐部的研究生们临时凑合个小乐队……可是用什么音乐呢?我建议,就用唢呐《凤凤铃》吧,这首乐曲的深情、悲壮作为迎送灵柩时的音乐再合适不过了。
在演奏时,通过集体商量和笛子的领奏,从旋律的结构、曲式的组织方面,对《凤凤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丰富,这就形成了《哀乐》的雏形。
紧接着,这支临时乐队又接到了迎送刘志丹灵柩的任务。
一路上,我们在吹奏这支乐曲时,不断地对它进行着加工。
这样,这支《哀乐》就更趋向较完整、较干净的乐曲形式了。
在这两次迎送灵柩的演奏中,我被它感染,激动得不能自已。
这支西北高原的乐曲,它蕴涵着中国人民博大而深沉的感情,时时缠绕在我这个年轻作曲家的心中。
从中国人的习惯来欣赏它,我认为它比贝多芬的《葬礼进行曲》的第三章还要感人,还要深刻,还要悲壮。
尤其是此曲的后半段,简直在震人心弦,呼唤着人们灵魂深处的感情。
(《悲壮的旋律》一文见1990年7月19日《光明日报》)刘炽,原名刘德荫,陕西西安人,幼年一直和表哥赵庚辰随民间艺人学习西安鼓乐。
1955年,刘炽为电影《上甘岭》作曲时,曾把《哀乐》改编成用双管的管弦乐队演奏。
而且《哀乐》中的一部分听起来也与秦腔中的哭腔有些许关联。
第二种说法是,刘志丹牺牲后,毛泽东在悲痛中交给边区文艺工作者一个任务――迅速创作一首葬礼音乐,用于刘志丹追悼会。
于是,当时与刘炽同在“鲁艺”工作的马可与延安音乐工作者迅速搜集素材,最后结合陕北民歌《绣荷包》与《珍珠倒卷帘》的主旋律,改编创作了凄楚动人的管乐曲《公祭刘志丹》,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哀乐》。
第三种说法认为,《哀乐》是总政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改编而成的。
余戈在《〈哀乐〉轶闻》一文中说:……据介绍,这首《哀乐》源自流传于华北地区的一支民间唢呐曲,他(指罗浪)与张非、徐曙三人于1945年在晋察冀根据地采得。
当时罗浪等三人皆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所属的抗敌剧社音乐队骨干成员,罗本人担任指挥兼作曲。
这一时期,音乐队来了个绰号“喇叭转”的民间唢呐艺人,此人为保定人氏,能同时吹奏数把唢呐,玩出种种花样,演出时颇受群众欢迎。
在“喇叭转”演奏的曲目中,有一支婉转凄切的曲子,据“喇叭转”本人说是专用于红白喜事。
快节拍吹奏显得热闹,用于婚事;慢节拍吹奏转为哀婉,用于丧事。
且用于丧事居多。
对此,罗浪等人颇感兴趣,便记下此曲乐谱。
后来,罗浪了解到,在华北一带流行的戏曲,如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调,其中多出于名剧《黛玉葬花》。
据说此曲原有四句歌词,后来遗失了。
罗浪曾以戏曲《葬花词》中的四句“今日落花侬收藏,未知侬于何时丧。
今侬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配唱此曲,颇觉合乎情韵。
此外,一篇名为《哀乐闲话》(见中国作家网)的文章又称《哀乐》的编曲者名叫杨戈。
文章作者称,他自己系杨戈亲戚,虽未能见过杨戈,却听到过关于他的一些传说。
此人也曾于延安“鲁艺”学习,流传至今的《哀乐》就是杨戈作曲,已被写入《赵县志》一书中。
他就此专程向杨戈的几位亲属及生前的挚友考证,他们的口气都十分坚定,认为《哀乐》确是杨戈编曲。
杨戈(1921-1981),原名屈鄂生,河北赵县人。
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抗日决死队吕梁剧社社长,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任120师西北战斗剧社副社长、副政治指导员(指导员系杨戈的爱人杨瑛)、作曲兼指挥。
解放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主任、西北局计划局局长、陕西省科委主任等职。
<!--endprint--> <!--startprint--> 经典是怎么被确定为公祭曲的?众说纷纭,却无一不证明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哀乐》是经过改编所得,那么这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推广而成为人尽皆知的公祭曲呢?据《天津日报》的一篇文章介绍,这支乐曲采回后,采集者根据其风格易名为《追悼曲》。
在延安军民公祭刘志丹时,音乐工作者编配民乐谱,还填了歌词,临时命名为《公祭刘志丹》。
此说法与刘炽的说法吻合,如属确切,这应该是《哀乐》第一次作为公祭曲使用。
如果说《哀乐》原曲的采集者尚存争议的话,那么此曲最终被正式确定为国家典礼音乐却功非罗浪莫属。
1949年9月,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庆祝开国盛典,时任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的罗浪受命组建联合军乐团。
大典用曲的选定,非同寻常,引起来参加“今雨轩会议”各受阅单位负责人开诚布公的讨论。
有人援引国际范例,建议采用欧美典礼乐曲;有人摆出红场模式,主张借用苏联曲目;身为联合军乐团总领队的罗浪则力主选用解放区早已流行的中国革命乐曲。
并呈阅兵总指挥部,后又上报中央政治局。
几天后,阅兵副总指挥聂荣臻通过电话,向下逐级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批示:“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
及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以我为主”。
事后罗浪得知,聂荣臻、杨成武为此事还与阅兵总指挥朱德司令专门磋商过。
随即罗浪兴奋地得知,他所呈送的典礼曲目几乎被全部圈定。
其中有一支特别的乐曲,便是这首几经艺术加工而成的《哀乐》。
这是《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自此一直沿用至今。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发布讣告之前,首次完整地将《哀乐》播放全国。
此后该曲作为公祭典礼音乐被数次使用,如此不断推广开来。
《哀乐》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土地就此种种争论,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乔建中教授根据当代著名作曲家张鲁的回忆,这样说道:“1942年初,受陕甘宁边区政府委托、鲁迅艺术学院的委派,‘鲁艺’一行9人出发去绥德、米脂、佳县一带慰问保卫边区、保卫河防的将士们。
另外,大家还担负着一个任务,即深入到工农兵中去收集民间音乐。
当时安波、刘炽、马可、关鹤童和张鲁,一边采集民间音乐,一边演出,到前方慰问。
演出结束,大家来到了米脂果印斗区常石畔村,当地人向他们推荐了著名唢呐民间艺术家常毛儿,从他这里收集了三十多个曲牌,尤其令人动情的是那首丧礼用乐曲,于是就记下了这首乐曲的谱子。
”最终能形成现在我们听到的《哀乐》,乔建中表示:“《哀乐》来自陕北唢呐音乐,累积了民间艺术的情绪表达。
我们的音乐家听到后记录下来,改编成现在的样子。
罗浪做的配器和改编,对其贡献是非常大的。
”《哀乐》让人一听就有种想哭的冲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对此,记者采访到了国家一级作曲、陕西音乐家协会理事崔炳元,他对于《哀乐》本身给予了极大的赞誉:“《哀乐》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绝大部分陕北民歌都有悲怆的因素。
而且这首管乐编配得非常好,结构严谨、曲调突出悲伤和悲壮感,圆号和单簧管的音色更显冷峻。
整个演奏过程给人一种哽咽感,好像是所有参加葬礼人的一种情绪的宣泄。
之前我听说过,有几次在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人提议改编《哀乐》的曲调,但是后来研究发现它是不能再改编了。
因为它已经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非常符合人们在那时、那刻,那种心情。
它不小气,不是小媳妇上坟式的哽咽,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民族对某一个人的悲痛悼念,体现出悲壮之感。
即使是哀乐,它所传达的也是一种皇宫大礼式的哀乐。
”七十年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去世举行葬礼时,都曾使用了这首曲子。
作为丧祭音乐,至今它在全国各大殡仪馆每天约有200万的使用率。
由此可见,《哀乐》应该像《东方红》等多数后来标示为民歌的改编作品一样,它取材于陕北民歌,又经过不少专业音乐工作者改编,且与地方戏曲有着一定渊源。
其历史之久、流传地域之广,恐音乐史专家亦难以确切考证。
对此,生前罗浪的分析颇具情理:“说到底,这支曲子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土地。
”(刘强荐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