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雷电防护主要措施
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

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之一就是雷击。
雷击不仅会对监控设备造成损坏,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瘫痪,给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二、防雷措施1. 外部防雷措施(1)避雷针:在监控系统设备周围安装避雷针,能够有效吸引并释放雷电,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2)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将监控设备与地面进行良好的接触,以便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危害。
(3)避雷带:在监控设备周围设置避雷带,能够将雷电导向地下,避免雷击对设备的直接影响。
2. 内部防雷措施(1)雷电防护器:安装雷电防护器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雷电冲击,保护监控设备免受雷击的危害。
(2)电源线滤波器:通过安装电源线滤波器,可以过滤掉电源中的干扰信号和电磁波,降低雷击对监控设备的影响。
(3)信号线防护器:安装信号线防护器可以有效地保护监控设备的信号传输线路,减少雷击对信号传输的干扰。
三、防雷设备选型1. 避雷针选型(1)材料:避雷针通常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
(2)形状:常见的避雷针形状有尖针状、球状和针球状等,选择适合监控系统的形状。
(3)安装方式:避雷针可以通过地面安装、墙面安装或屋顶安装等方式进行安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2. 雷电防护器选型(1)额定电压:根据监控设备的额定电压选择合适的雷电防护器,确保其能够承受雷击时的电压冲击。
(2)额定电流:根据监控设备的额定电流选择合适的雷电防护器,确保其能够承受雷击时的电流冲击。
(3)响应时间:选择具有较短响应时间的雷电防护器,能够更快地吸收和分散雷电冲击。
四、防雷系统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对监控系统的防雷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防雷设备,避免灰尘和污垢的积累影响其正常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防雷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防雷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承担着输电、配电、控制等重要功能。
在电气系统的运行中,雷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自然灾害因素,其对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害不容忽视。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防雷工作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雷电多发的地区,电气系统的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对系统设备造成的损坏,并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总结,帮助工程师和运维人员更好地了解雷电对电气系统的影响,并掌握防雷的原理和方法,从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2000字】1.2 研究意义水利水电工程的电气系统在系统运行中常常受到雷电影响,因此对其防雷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而雷电现象时常发生且损害严重,所以加强对电气系统的防雷措施具有十分迫切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水利水电工程的电气系统也越来越复杂。
研究防雷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维修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建设在地势较高和较远离城市,容易受到雷电影响。
加强对电气系统的防雷措施对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国家水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的防雷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有助于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国家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概述水利水电工程的电气系统是整个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传输电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
雷电对电力设施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雷电对电力设施的影响及防护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和电流,对电力设施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在雷暴天气下,电力设施可能会受到直接打击或由于雷电感应而受到间接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雷电对电力设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雷电对电力设施的直接影响雷电对电力设施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击中:雷电可能直接击中电力设施,如发电站、变电站、输电线路等。
这种情况下,电力设施可能会遭受严重损坏,导致电力系统的瘫痪,造成供电中断。
2. 烧毁设备:雷电引发的电流过大,有可能烧毁电力设施中的各种设备,如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
这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仅需要更换受损的设备,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修复。
3. 电磁感应: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很强,可能在电力设施附近感应出高电压,导致设备受损或者出现故障。
这种感应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损坏或者故障可能逐渐加剧,最终影响设施的稳定运行。
二、雷电对电力设施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影响之外,雷电还可能通过间接方式对电力设施造成影响。
1. 引发浪涌电压:雷电引发的电磁波可能导致高电压浪涌,从而对电力设施产生瞬态电压冲击。
这种冲击可能对设备的绝缘系统、电子元器件等造成损害,增加了设备故障的风险。
2. 扰乱信号传输:雷电产生的电磁场也可能扰乱电力设施中的信号传输,比如控制信号、监测信号等。
这会导致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断,进一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雷电防护措施为了保护电力设施免受雷电的影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1. 地线系统:合理设计和建设地线系统是防范雷击的基础。
通过铺设深埋地线、接地网等,将雷电击中的电流迅速引导到地下,减少对设施的直接影响。
2. 避雷针装置:在高耸的建筑物、电力设施周围安装避雷针装置是防护措施之一。
避雷针具有尖锐形状,能够迅速吸收雷电,减少雷电对设施的损害。
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实用技巧

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实用技巧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巨大,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害也较大。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雷电防护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实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雷电的威胁。
一、使用合格的电源设备首先,选择合格的电源设备对于保护电子设备非常重要。
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首要条件即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电源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雷击的危害。
同时,合格的电源设备还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减少电子设备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带来的损坏风险。
二、安装防雷装置安装防雷装置是保护电子设备的一项重要举措。
防雷装置主要通过引导雷电束流,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小雷击造成的损害。
一般来说,防雷装置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种类型。
外部防雷是指安装避雷针、接地装置等,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电子设备直接受到雷击。
内部防雷则是通过安装保护器件,限制雷电对设备的入侵,减少损害程度。
在安装防雷装置时,要选择合适、可靠的产品,并确保安装工作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三、加强设备的接地保护设备的接地保护是电子设备防雷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将雷电的电流引入地下,减小雷击对设备的损害。
为了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保护:1.合理布置接地极:接地极应尽可能靠近设备,并避免与其他金属结构相干扰。
2.提高接地电阻:通过使用优质的接地材料,增大接地面积,减小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3.注意接地导线的连接:接地导线要牢固可靠,避免松脱或断裂情况。
四、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定期检查设备状态是防护电子设备免受雷电侵害的常规操作。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接地系统:观察接地极的状态,确保金属部件完好且与地下部分的连接良好。
2.检查电源设备:检查电源设备的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正常,并且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漏电等。
防雷防静电技术措施

防雷防静电技术措施导言:防雷防静电技术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雷击和静电产生及其对设备、系统和人身安全所造成的伤害。
雷击和静电是在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处理和预防,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造成火灾和人员伤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雷防静电技术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1. 接地保护接地是防雷防静电技术中最基础且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通过将设备和系统的金属外壳、架构等部分与地进行连接,可以将雷电能量和静电电荷引导到地中释放,从而实现保护作用。
接地保护的具体实施包括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选用合适的地线和接地装置,确保其电阻低于规定标准。
2. 避雷器避雷器是用来限制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上的过电压,防止雷击对其造成损害的一种重要装置。
避雷器通常由金属氧化物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将过电压引向地,保护设备不受损害。
在设计和选择避雷器时,需要考虑额定电压、放电电流和响应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工作。
3. 防雷保护接口防雷保护接口是指将外部的雷击能量引导到设备外围,在设备内部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对设备和系统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常见的防雷保护接口包括采用独立的信号线和控制线、使用雷电保护器和安装防雷针等。
通过合理布置和选择适当的防雷保护接口,可以增强设备的抗雷击能力。
4. 静电防护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电荷的现象,常会引发火花、破坏电子设备、引起爆炸等安全隐患。
为了防止静电产生和积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抗静电材料、增加接地导线、合理安装静电消除器以及人员防静电培训等。
5. 定期维护检查为确保防雷防静电技术的有效性,定期的维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定期检查并测试接地系统、避雷器和防雷保护接口的状态和性能,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修复和改进。
结论:防雷防静电技术措施的实施对于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运用接地保护、避雷器、防雷保护接口、静电防护和定期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和静电对设备和人员的伤害风险。
简述防止雷电反击的措施

简述防止雷电反击的措施
防止雷电反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对雷电敏感的地区或者设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止雷电反击的措施:
1. 避雷针,安装避雷针是防止雷电反击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避雷针可以将雷电引向地面,减少对建筑物或设备的损害。
合理布置避雷针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安全。
2. 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接地系统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避雷带和避雷网,在一些对雷电敏感的场所,如电力设施和通讯基站,安装避雷带和避雷网可以有效地防止雷电反击,保护设备的安全。
4. 隔离设备,在一些对雷电敏感的设备上,可以安装隔离设备来防止雷电的影响。
这些设备可以将雷电引入地下或者其他安全的地方,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5. 防雷接地装置,在一些对雷电敏感的设备上,安装防雷接地
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雷电反击,保护设备的安全。
总的来说,防止雷电反击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或设备的特点,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确保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近年来,雷电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针对雷电的防护安全保障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雷电防护措施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雷电防护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建筑物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雷电防护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设置避雷针和接地装置是雷电防护的重要手段。
避雷针通过将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降低,分散雷电的能量,从而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接地装置则能将雷电的电荷引入到地下,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物的防护能力。
其次,在建筑物内部,要合理布设避雷线路,将雷电冲击流引入地下,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此外,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和设备还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提高防护效果。
二、户外活动的雷电安全保障户外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存在极高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监测天气预报,并根据预测情况合理调整活动计划。
避免在雷雨概率较高的时段和地点进行户外活动,从而减少雷击的概率。
其次,在户外时,尽量避开高大的金属物体、高架桥、孤立的树木等雷电容易击中的目标,选择安全的避雷点躲避。
同时,避免站立在开阔的场地上,寻找安全的掩体,减少人身在雷电潜在威胁下的风险。
此外,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伞,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三、雷电安全教育与普及雷电防护需要大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开展雷电安全教育和普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雷电的危害性和防护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其次,针对特定人群,如学生、农民等,开展有针对性的雷电安全教育,传授具体的防护技巧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对雷电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平台,提供雷电防护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帮助公众了解并正确应对雷电灾害。
四、雷达监测系统的建设雷达监测系统是现代雷电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安防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措施

安防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措施目前,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和电气系统PE保护接地应取得当地气象主管部门的验收合格证。
安防监控系统作为建筑物内的嵌入系统,其防雷保护主要从防雷电电磁脉冲和防雷电被侵入方面进行考虑,而对于安装在室外的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同时还应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
1.前端设备的防雷措施前端设备有室外和室内安装两种惰况:室内的设备一般不会遭受直接雷击,但需考虑防止雷电波侵入对设备的损害;室外的设备当其不在直击雷防护装置安全保护范围之内时必须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
为防止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前端设备,应在设备前的每条线路上加装运配的启涌保护器,信号浪涌保护器必须能快速响应,传输速率等参数要匹配。
室外的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她母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铜质线,并应有接地标记,其接地电阻当共用接地时接接入设备中的最小值确定,单独接地时不得大于4欧米伽。
2.传输设备的防雷措施传输设备主要是传输信号线和电源线。
为避免首尾端设备损坏,架空线传输时应在每一电杆上做接地处理,架空线缆的吊线和架空线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
中间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源和电源均应分别接入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传输线采用带屏蔽层的线缆或线缆穿钢管埋地敷设,保持钢管的电气连通且钢管两端均必须接地。
如果电缆全程穿金属管有困难时,可在电缆进入终端和前端设备前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不得小于15米,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做等电位连接。
3.终端设备的防雷措施终端设备都是安放在监控室内,监控室的防雷应从直击雷防护、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建筑物或监控室屏蔽、等电位连接和浪涌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
监控室所在建筑物直击雷防护措施应符合GB50057中的规定,监控室位置应选在建筑物底层中心部位的LPZ1区一LPZ2区,且远离外墙防雷引下线,机房内要采取屏蔽措施。
进入监控室的各种金属管线应接到防雷接地装置上,架空电缆线直接引入时,在入户处应加装适配的浪涌保护器,并将线缆金属外护层及自承钢索接到接地装置上。
网络防雷方案

网络防雷方案
一、背景分析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系统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雷电灾害对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为确保网络系统在雷电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减少雷击损害,特制定本网络防雷方案。
二、防雷目标
1.降低雷击对网络系统设备、传输线路及配套设施的损害风险;
本网络防雷方案旨在为我国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合规的防雷措施,以降低雷击灾害对网络系统的影响。通过实施本方案,有望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保障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同时,加强防雷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希望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切实加强网络防雷工作,共同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
(1)光纤通信:优先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
(2)电缆防护:对同轴电缆、双绞线等采用防雷设备进行防护;
(3)线路接地:确保通信线路接地良好,降低雷击损害。
3.建筑物防护
(1)避雷针: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地面放电;
(2)接地系统:优化建筑物接地系统,降低雷击损害;
(3)防雷设备:在建筑物入口处安装防雷设备,对进入建筑物的信号线路进行防护。
网络防雷方案
第1篇
网络防雷方案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系统已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雷击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网络系统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为降低雷击灾害对网络系统的影响,保障网络系统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网络防雷方案。
二、防雷目标
1.确保网络设备、传输线路及配套设施在雷击过程中不受损害或降低损害程度;
4.合规性: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防雷标准,确保防雷方案的合规性。
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防雷保护

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防雷保护在小型化工厂中,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至关重要。
雷电可能对电力
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本文将探讨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包括设备选择、接
地系统设计和定期维护等方面。
一、设备选择
在设计小型化工厂的电力系统时,应选择具有良好防雷能力的电气
设备。
例如,采用防雷等级高的电力配电设备和线路保护装置,能够
有效地减少雷击损坏的风险。
此外,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二、接地系统设计
良好的接地系统是电力系统防雷的关键。
在小型化工厂中,接地系
统应设计合理,接地电阻低,能够有效地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
采用
合适的接地材料和接地方式,如埋地导体、接地网等,提高接地效果。
此外,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系统,确保其良好运行。
三、设备保护
除了选择防雷能力强的设备外,还应配备有效的设备保护装置。
例如,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能够吸收并释放雷击能量,保护周
围设备免受损坏。
此外,还可以采用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等装置,保
护电力设备免受雷电影响。
四、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是保障电力系统防雷效果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设备和接地系统,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防雷设备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提高防雷效果。
总之,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配备有效的设备保护装置以及定期维护,可以有效降低雷击损坏的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防雷防静电技术措施

防雷防静电技术措施
1.避雷器:安装避雷器是防止雷击的关键步骤。
避雷器可以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破坏。
2.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静电或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设备的损害。
接地系统应该采用合适的导体材料,接地电阻应该低于规定的标准。
3.雷电防护设备:在雷电活跃地区,应安装专门的雷电防护设备,如引雷线、避雷针等。
这些设备能够吸引雷电,防止其直接打在设备上。
4.经验规则:在安装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应遵循一些经验规则,如设备的进出线应尽量保持至少3米的距离,使用金属壳体等。
除了以上的防雷措施,还需要采取一些防静电技术措施。
静电不仅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还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静电技术措施:
1.接地:在工作场所安装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静电引入地下,减少对设备和人员的危害。
2.静电保护服和鞋: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人员可以穿着专门的防静电服和鞋,以减少身体上的静电积累。
3.使用导电地板:导电地板可以有效地消散静电,在一些对静电敏感的场所特别适用。
4.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可以将过多的静电荷释放到地下,从而减少静电的积累。
5.静电防护设备:在一些对静电非常敏感的工作场所,可以使用静电防护设备,如静电防护垫、静电防护手套等,来降低静电产生的危害。
综上所述,防雷防静电技术措施对于保护电子设备和人员安全非常重要。
在安装和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采取适当的防雷防静电措施,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雷电的预防和防护措施

雷电的预防和防护措施雷电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强电现象,常常伴随着强大的电流和电压,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适当的预防和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雷电的预防和防护措施,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雷电的预防措施1.了解天气预报: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了解当地天气情况,包括雷暴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持续时间等。
这样可以提前做好防雷准备工作,确保安全。
2.避开高危区域: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应尽量避免在露天场所或者高海拔区域活动,尤其是在雷暴形成区域附近的山顶、高塔、高楼等处。
这些地方接触雷电的概率较高,需要特别警惕。
3.避免在雷雨中进行户外活动:当天空中出现闪电和雷声时,应立即避开室外,迅速进入安全的室内区域。
雷雨期间最好不要接近或触碰金属物体,以减少受雷击的风险。
二、雷电的防护措施1.建筑物的防雷保护:高层建筑、别墅等需要安装避雷针或者接闪带等设备,在遭受雷击时能够将雷击电流迅速导入地下,以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建筑物内部的电线电缆要进行合理的接地,确保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
2.个人防雷装备:在雷雨季节或者雷雨天气下,人们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例如,户外工作或活动时应穿戴防雷服或带有避雷针的帽子,以减少受雷击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携带防雷伞和避雷器等装备,进一步增加自身的防护能力。
3.安全规范的制定:对于雷电频发的地区,应建立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人们在雷雨天气下的安全。
例如,在室内或者车辆内不使用手机、电视和触摸电脑等等电子设备,以免吸引雷电;当雷电临近时,应尽快切断电源,并将电子设备从插座中拔下,确保设备的安全。
结论:雷电带来的威胁不可忽视,预防和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了解天气预报、避开高危区域和避免在雷雨中进行户外活动等是预防雷电的有效措施。
而在建筑物、个人装备以及安全规范制定方面的防护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雷电天气下,我们应高度重视预防和防护工作,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

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弱电系统是指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电压等级较低的那部分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监控、安防等设备。
由于其电压较低,对雷击等外界扰动较为敏感,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雷措施来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并阐述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接地系统的建立接地系统是弱电系统防雷的基础,其作用是把雷击电流引入地下,减少对设备的损害。
接地系统主要包括接地电极、接地网和接地线。
接地电极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埋入地下,与设备相连接,实现设备的接地;接地网则是将多个接地电极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提高了接地效果和可靠性;而接地线则用于连接设备和接地系统,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入地下。
在建立接地系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并保证接地电阻符合相关标准。
二、防雷装置的安装防雷装置是弱电系统中常用的防护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雷击电流引入接地系统,减小对弱电设备的影响。
常见的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
避雷针是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金属导体,能够吸引雷电,并通过接地系统将电流引导入地下;避雷带则是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的导电材料,起到类似的导流作用;而避雷网则是建立在建筑物周围的金属网状结构,将雷电引入接地系统。
在安装防雷装置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所在地的雷电活动情况选择合适的装置,并确保其可靠地连接到接地系统上。
三、设备的屏蔽和保护在弱电系统中,设备的屏蔽和保护是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影响的重要手段。
屏蔽主要通过屏蔽层或屏蔽壳来实现,能够阻挡外界的电磁干扰并减小雷击的影响;而保护则是通过安装保护器件,如熔断器和过压保护器等,来限制雷击电流和电压的传播。
在屏蔽和保护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特性、工作环境和所需的防护水平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装置,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和维护。
四、定期检测和维护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防护。
检测主要包括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和接地电位进行测试,以及对防雷装置和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而维护则包括清除接地系统周围的杂物和杂草,修复损坏的接地电极和接地线,更换损坏的防雷装置等。
自动化系统的雷电防护

自动化系统的雷电防护摘要雷电过电压能够分成感应雷电过电压以及直接雷电过电压这两种。
其中感应雷电过电压是因为电磁场的变化导致电磁耦合所产生的。
而直接雷电过电压则是因为流经被击物很大的电流所产生的。
不单单会对自动化系统设备造成巨大的危害,同时还会引起电子系统的误动作问题发生,对于电子系统会造成致命性的破坏,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相应的预防。
关键词:配电线路过电压保护防雷保护1一、自动化系统的雷电防护针对自动化系统在雷电防护方面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对于暴露在外面的设备应该通过雷电防护系统(LPS)来进行相应的控制,而在这一方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雷针。
通常来说避雷针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以及相应的运用都需要做大全面且详细的检查,要及时的查缺补漏。
在完成了LPS之后,就能够有效的避免直击雷电的大电流入侵自动化系统。
而当前我们应该注重对LEMP的防护工作。
1.1基本的LEMP防护措施对LEMP的基本防护措施包括:1)接地以及等电位连接,接地措施能够将雷电引入到地下,而等电位连接则能够将各个设备之间的电位差降低到最小值,这样也就能够达到最小磁场的目标。
2)空间屏蔽是对于雷电闪击所产生磁场的一种减弱方式,避免出现内部浪涌现象。
3)内外部线路屏蔽,这里应该使用相应的线来进行金属管以及屏蔽电线等方面的链接,随后将电磁脉冲引流,避免进入到设备中产生浪涌。
4)内部合理的布线能够有效的降低回路面积,从而减少在回路方面的感应电压。
5)使用浪涌保护器组合来限制外部以及内部浪涌行为。
上述几种方式对于雷电所产生的进场磁场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减弱,从而让进入到供电线路以及信号领域中的浪涌得到相应的控制和管理,让大量的电磁消散到大地中,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增加设备的承受能力。
1.2接地和等电位连接一个健全的接地系统通常来说都需要等电位连接网和终端装置所构成,而等电位连接网就是接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雷电防护措施

雷电防护措施按照防护范围可将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分为两类,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
(1) 外部防护外部防护是指对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本体的安全防护,可采用避雷针。
分流。
屏蔽网。
均衡电位。
接地等措施,这种防护措施人们比较重视。
比较常见,相对来说比较完善。
弱电设备的外部防护首先是使用建筑物的避雷针将主要的雷电流引人大地;其次是在将雷电流引人大地的时候尽量将雷电流分流,避免造成过电压危害设备;第三是利用建筑物中的金属部件以及钢筋可以作为不规则的法拉第笼,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如果建筑物中的设备是低压电子逻辑系统。
遥控。
小功率信号电路的电器,则需要加装专门的屏蔽网,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5m-5m,6m-4m的网格,所有均压环采用避雷带等电位连接;第四是建筑物各点的电位均衡,避免由于电位差危害设备;第五是保障建筑物有良好的接地,降低雷击建筑物时接点电位损坏设备。
(2)内部保护内部防护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弱电设备对过电压(雷电或电源系统内部过电压)的防护,其措施有:等电位联结。
屏蔽。
保护隔离。
合理布线和设置过电压保护器等措施.从EMC(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防雷保护由外到内应划分为多级保护区。
最外层为0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主要是由外部(建筑)防雷系统保护,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
保护区的界面划分主要通过防雷系统。
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管道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从0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层多级保护,从而将过电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
一般而言,雷电流经传统避雷装置后约有50%是直接泄人大地,还有50%将平均流人各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5 电脑通信网络弱电设备的防雷措施随着电脑通信设备的大规模使用,雷电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以往的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电脑通信网络安全的要求。
应从单纯一维防护转为三维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防地电位反击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影响等多方面作系统综合考虑。
雷电对电网系统的影响与防护措施研究

雷电对电网系统的影响与防护措施研究雷电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强大自然现象,不仅能带来壮观的景象,也可能给电网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雷电对电网系统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雷电对电网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雷电对电网系统的影响1. 设备损坏:雷电能够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当雷电直接击中电网系统的设备时,可能导致设备受损甚至毁坏。
例如,在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上,雷电击中可能导致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熔毁或损坏。
2. 电网中断:雷电可能导致电网系统的中断。
当雷电接近或直接击中电网系统时,可能引起电流的突然增加或瞬态过电压,从而导致设备的过载或短路,进而使整个电网系统发生中断。
这种中断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3. 安全风险:雷电对人身安全也构成威胁。
当雷电接近或击中电网系统附近的建筑物、装置或人群时,可能引起电流通过人体,导致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此外,雷电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等附带的安全风险。
二、防护措施为了减少雷电对电网系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护措施:1. 闪电防雷装置:安装闪电防雷装置是减少雷电对电网系统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
闪电防雷装置通过引导雷电流经过,将雷电的能量直接引入地面,从而减少雷电对电网系统设备的直接击中几率。
该装置包括接地装置、放电装置等,能够有效保护电网系统设备的安全。
2. 调整电网结构:电网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对于抵御雷电的影响至关重要。
合理设置电网系统的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设备等,可以减少雷电的影响。
例如,采用塔式结构的输电线路可以增加电网系统与地面的间距,减少雷电接触设备的概率。
3. 设备维护和保护:定期维护电网系统设备是保证其安全运行和抑制雷电影响的重要手段。
检查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接地装置等,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修复可能出现的损坏或故障,可以提高设备的雷电防护能力。
4. 防雷教育和培训:加强对电网系统维护人员和使用人员的防雷教育和培训也是减少雷电影响的重要环节。
机房防雷实施方案

机房防雷实施方案机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部分,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环节。
雷电是机房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可能会导致机房设备损坏、数据丢失以及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因此,为了保障机房的安全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机房防雷实施方案十分必要。
1.预测与监测系统雷电发生前一般会有预兆,通过预测与监测系统可以提早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预测系统可采用雷电探测仪,监测系统可采用高频雷电电磁波检测仪。
这些设备可以监测雷电云团的移动和变化,及时预警。
2.外部防护措施(1)针对大型雷电云的情况,应该在机房外层建筑物的场地布置避雷针,将雷电引向避雷针,保护机房。
(2)在机房周围设置避雷网,将机房与周围空间隔离,引导与机房相连的雷击通往其他地方。
(3)在机房外围埋设接地网,加强与土壤的接触,提高避雷效果。
3.内部防护措施(1)对机房的电源线进行保护,要求电源线设置过流保护器和过压保护器,以避免雷击过电流和过电压导致设备损坏。
(2)安装合适的防静电设备,预防静电对设备的损伤。
(3)机房内部的信号线、数据线采用可靠的屏蔽设计和接地措施,防止雷电电磁波对信号传输的干扰和损失。
(4)在机房内部设置避雷装置,如避雷带、避雷才、避雷器等,将雷击引向避雷设施,进一步保护机房设备。
4.员工防护培训对机房人员进行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雷电的基本知识、如何安全撤离机房等,并进行定期演练,使员工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员工还应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的工作状态,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5.应急预案综上所述,机房防雷实施方案应从预测与监测、外部防护、内部防护、员工培训和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机房的防雷能力,减少雷电灾害对机房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损害,确保机房的安全运行。
建筑物屋顶的雷电防护措施

建筑物屋顶的雷电防护措施建筑物的屋顶是雷电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了保障建筑物和其内部设备的安全,采取适当的雷电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物屋顶的雷电防护措施,并阐述其原理和实施方法。
一、导线网导线网是一种常见的屋顶雷电防护措施。
它由高导电性的导线构成,布设在建筑物的顶部或檐口上方,并连接到地下。
导线网可以引导雷电流沿导线安全地流向地下,从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坏。
为了确保导线网的有效性,导线之间的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尺寸、高度和避雷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二、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较为古老但仍然常用的雷电防护措施。
它常常位于建筑物的屋顶最高点,由导电材料制成。
避雷针通过其尖端吸引雷电,并通过导线将电荷引至地下,从而降低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
在设计和安装避雷针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周边环境和雷击频率等因素。
三、屋顶金属屏蔽屋顶金属屏蔽,也称为避雷带,是一种常见的雷电防护措施。
它通常由金属制成,并布设在建筑物的屋顶表面。
金属屏蔽可以将雷电流导向大面积的金属层,从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侵害。
同时,金属屏蔽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免受雷电冲击的作用。
在实施金属屏蔽时,需要确保金属层之间的连接良好,以实现整体导电。
四、绝缘设备保护在选取和安装绝缘设备时,也是屋顶雷电防护的重要环节。
绝缘设备可以保护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免受雷电冲击的影响。
常见的绝缘设备包括避雷器、绝缘支架等。
在实施绝缘设备保护时,需要根据不同设备的需求进行选型,并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雷暴情况。
五、接地系统建筑物的屋顶雷电防护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通过提供低阻抗的路径,将雷电流安全地引入地下。
合理设计的接地系统不仅可以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雷击,还可以维护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实施接地系统时,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接地电阻符合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物屋顶的雷电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导线网、避雷针、屋顶金属屏蔽、绝缘设备保护和接地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内部设备的损害。
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雷电是指在大气中形成的电荷不平衡时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其能量巨大且具有破坏力,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1.建立防雷标准和规范为了保障雷电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防雷标准和规范。
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防雷要求、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安装、防雷网的构造和电缆的布设等。
通过建立防雷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合理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雷电冲击到地下,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损害。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接地系统的布置和安装位置。
通常,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应包括主接地网和设备接地网。
主接地网是将整个建筑物与大地连接起来的重要部分,设备接地网则是将电气设备与主接地网连接起来。
3.安装避雷针和防雷装置为了增强建筑物的防雷能力,可以在其顶部安装避雷针或者防雷装置。
避雷针具有导电能力,当雷电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会迅速将其引导到地下。
而防雷装置则是通过分散雷电能量和减少雷电击中建筑物的概率来起到防雷作用。
通过安装避雷针和防雷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害。
4.加强设备和电缆的绝缘防护雷电对设备和电缆的绝缘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因为雷电击中设备和电缆时,会产生非常高的电压。
为了防止雷电对设备和电缆造成损坏,必须加强其绝缘防护。
可以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设备,并定期进行绝缘检测和维护工作。
通过加强设备和电缆的绝缘防护,可以有效降低雷击造成的风险。
5.定期检测和维护防雷设施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工作。
可以委托专业的防雷检测机构进行定期的防雷检测,对接地系统、防雷装置、绝缘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雷电防护主要措施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对于雷电的形成有多种解释理论,通常认为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过程中的热交换,产生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积聚形成积雨云,在积雨云(雷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
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雷电灾害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有史以来雷电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雷击释放的强大的瞬间脉冲电流产生巨大的热能、机械能并诱发脉冲过电压、过电流。
造成建筑物倒塌、起火,人员伤亡,通信中断,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系统集中了大量微电子网络设备,其高度集成化,低工作电平和小工作电流的特点,又带来绝缘强度低,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等致命弱点。
美国研究报告[AD-722675]指出:当雷电活动时,磁感应强度达到0.07GS时,计算机发生误动作,当磁感应强度超过2.4GS 时,计算机发生永久性损坏。
根据统计,因雷电对微电子设备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雷击火灾的损失,成为当今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因此,《上海市雷电防护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石油、化工生产或者储存场所,电力生产设施和输配电系统以及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药卫生、金融证券、计算机信息等社会公共服务系统的主要设施应当安装防雷装置。
雷电侵袭的主要途径
一、直接雷击的侵袭
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暴露在空间的各种设备(如卫星天线等)、各种架空金属线缆(如电力电缆、通信线路、网络布线等)。
它可能在数微秒之内产生数万伏乃至数拾万伏的高压,产生火花放电,形成巨大的热能和机械能量,摧毁建筑物、设备,危及人身安全。
二、雷电波侵入
雷电虽然未直接击中建筑物或设备,但击中与本建筑物或设备相连的金属管、线,通过传导的方式经电阻性耦合将雷电波引入建筑物内,损害与之相连接的用电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乃至危害人身安全。
三、雷击电磁脉冲干扰
雷击发生时,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诱发强大的雷击电磁脉冲,经感性耦合、容性耦合或电磁辐射产生脉
冲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有关设备。
四、地电位反击
雷击发生时,由于接地系统客观存在的冲击接地电阻,在泄放雷击电流时,导致地电位升高和不平衡,若不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将引起反击,当电位差超过设备的抗电强度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雷电防护措施
现代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建筑物防雷和电器设备安全防护两大部分,即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防雷工程设计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1.0.5条要求:“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
采取如下主要措施实施雷电防护:
一、建筑物及屋面设备的直击雷防护
建筑物应按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安装完善的直击雷防护措施,防止雷击直接危及建筑物。
对于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GB50057-94第6.1.3条规定,“在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建筑物没有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和不处于其它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直击雷的防雷措施”。
即按GB50057-94的要求安装接闪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和接地装置。
使建筑物及屋面设备(卫星天线、通信天线、空调机组等)在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二、雷电波侵入和雷击电磁脉冲干扰防护
(一)供电系统防护措施
1. GB50343-2004规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配电线路必需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
因此,供电线路应尽可能埋地接入,配电系统的接地需采用TN-S方式。
2. GA267-2000第8.1条要求,“凡设在年平均雷电日大于5的地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原则上均应装设防雷保安器(电涌保护器,即SPD),以防止雷电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
”因此供电系统应根据进线方式、布局和设备分布情况在总配电柜、分配电箱、UPS出、入端及主要设备端安装适配的电源电涌保护器,采用多级防护的方式,逐级分流,降低残留电压,保护系统用电设备。
(二)信号系统防护措施
GB50343-2004第5.4.2条要求,“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电缆,宜选用有屏蔽层的电缆,并埋地敷设”。
因此引入或引出建筑物及机房的全部信号电缆,包括通信线路(DDN、ISDN、委托电话线路、可视委托线路、拨号线路等)、网络布线、卫星馈线及其他信号线路在室外布线时,应采用埋地敷设的方法。
当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实现埋地敷设时,应穿金属钢管,金属钢管必需作良好接地,起到对信号线路的屏蔽作用,防止或减少直接雷击和雷击电磁脉冲经信号线路引入机房设备。
YD/T5098-2001第3.3.2条要求,“进局电缆的信号线均应加装信号SPD后,再接入通信设备。
” 第3.2.3条要求,“地处多雷区、强雷区的通信局(站)各类网管系统的金属数据线,若长度大于30m且小于50m,其数据线一侧终端设备输入口应具有SPD;若长度大于50m,其数据线两侧的终端设备输入口均应具有SPD。
”
即各类信号线、网络数据线进出机房时,应在设备端安装SPD(电涌保护器),建筑物内的信号、数据线应根据布线长度在其一端或两端安装电涌保护器,重要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的重要端口应安装电涌保护器。
屏蔽与接地系统
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可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的钢筋、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等自然构件构成格栅型大空间屏蔽,并实施等电位连接,使建筑物内部处于LPZ1防雷区。
证券营业部的电脑机房可利用装修吊顶、间隔和防静电地板的金属龙骨组成六面屏蔽
网格,形成LPZ2防雷区。
重要信息系统机房(如总部机房、灾备机房)和有条件的营业部机房应增设电磁屏蔽设施,进一步降低机房内雷击电磁脉冲干扰。
室外卫星馈线和其它各种通信电缆应采用具有双层金属防护层的电缆,其外层金属防护层在顶部及进入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
当采用单层屏蔽电缆或无屏蔽线缆时,应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引入建筑物内,金属管(或线槽)的两端就近接地,金属管(或线槽)的连接处应有效跨接。
证券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接地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宜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地网或桩基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的基础接地装置。
无条件采用共用接地系统的机房,可设独立接地装置引入机房。
独立接地装置不能与避雷带、避雷针及其引下线连接。
机房内防静电地板下应设置环型接地体或接地母排,环型接地体(或接地母排)与建筑物基础接地系统(或独立接地体)连接。
电涌保护器接地线、电源保护地(PE)、机房防静电地板、金属走线架(线槽)、属穿线管道、金属机柜机架、重要设备不带电金属机壳、以及大面积金属门窗、吊顶和间隔用金属龙骨以及进出机房的其它金属管线,均应与环型接地体连接,采用M型或S型接地方式,形成等电位网。
布线布局
机房尽可能设置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其设备应远离外墙结构柱,设置在雷电防护区高级别区域。
机房供电线路与信号线路应分开布线,并采用屏蔽电缆。
非屏蔽电缆应穿钢管或走金属布线槽。
钢管、金属布线槽与环型接地体连接,钢管、线槽连接处应有效跨接。
机房内信号传输线路和低压电力线的排列应远离建筑物有引下线、格栅或接地主筋的墙体。
通过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上综合雷电防护措施,将可大大提高证券信息系统的防雷安全度,防止或减少雷电对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保障证券网络稳定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