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解剖学(肌组织、神经组织)

组织学与解剖学(肌组织、神经组织)

当肌原蛋白的一 个亚单位与钙离子结 合时,肌原蛋白的分 子构型就发生了变化, 进而就引起了与之相 连的原肌球蛋白分子 的位置发生变化,结 果就使原肌球蛋白向 肌动蛋白螺旋沟内深 陷,肌动蛋与肌球蛋 白的结合位点暴露出 来,使肌球蛋白与肌
2、横小管(T小管):
由肌膜 内 陷 成 的小 管,于A带和I带交界平面环
第四节 肌组织 (muscle tissue)
一、概述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 细胞膜称为:肌膜(基膜)
细胞质称为:肌质
滑面内质网又称:肌质网
肌组织
骨骼肌:横纹肌、随意肌 心 肌:横纹肌、不随意肌
平滑肌:无横纹、不随意肌
二、骨骼肌(skeletal tissue)
1、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特点:
肌束
肌纤维
肌丝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图
1)粗肌丝: (1)粗肌丝的电镜结构:直径约为15nm,长 约1.5微米。粗肌丝位于暗带,中部固定于M线。
(2)粗肌丝的分子结构:是由许多呈 豆芽状的肌球蛋白集聚成束组成。肌球蛋
的头部朝向粗肌丝的两端并露于表面,即 为横桥。肌球蛋的分子的头部是一种ATP 酶,并结合有ATP,只有在与肌动蛋白接触
②原肌球蛋白:是由两个多肽链形成的 双股绳索样结构,原肌球蛋白间首尾相接 形成长链,位于肌动蛋白的双股螺旋沟内。
③肌原蛋白:是由三个球型的亚单位组
成,其中一个是和钙离子结合的亚单位,一 个是和原肌球蛋白结合的亚单位,一个是抑 制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的亚单位。每个
原肌球蛋白分子上结合有一组肌原蛋白。
4、心肌纤维的分类
根据结构、分布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1)收缩运动的心肌纤维:是指分布在心房
和心室,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纤维。其结构特特点 如前所述。

骨骼肌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

骨骼肌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

分类: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心 肌 Cardiac muscle 平滑肌 Smooth muscle
随意肌 横纹肌 striated muscle 不随意肌
一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一)骨骼肌的光镜结构 (二)骨骼肌的电镜结构 (三)骨骼肌的分类
(一)LM:
长圆柱状;
特点: 含有大量肌丝myofilament ,与肌纤维长轴平行 功能:收缩与舒张
肌肉的构造
肌肉的构造 conformation of muscle
肌内膜 Endomysium :
一条肌纤维外的一薄层LCT。
肌束膜 Perimysium :
一条肌纤维束外的结缔组织。
肌外膜 Epimysium :
一块肌肉外的结缔组织。
粗肌丝:肌球蛋白 myosin
细肌丝: 肌动蛋白 actin
原肌球蛋白 tropomyosin 肌钙蛋白 troponin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松弛时:
————肌节————
—H带 —
Z线
M线
Z线


Z线
H带
Z线
收缩时:


骨骼肌的收缩的结果
明带变窄 “三 变” H带变窄乃至消失
肌节变短
粗肌丝长度 “三不变” 细肌丝长度
目的掌握骨骼肌的微细结构掌握心肌与骨骼肌的异同了解平滑肌的光镜结构重点骨骼肌难点肌原纤维电镜结构分类骨骼肌随意肌横纹肌心肌不随意肌平滑肌一长圆柱状核多个卵圆形色浅核仁清楚位于肌膜下有明暗相间的横纹肌质中有肌原纤维和肌红蛋白明带膜肌原纤维暗带带膜肌节相邻两膜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骨骼肌光镜结构肌丝的分子结构粗肌丝肌球蛋白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思考题试述肌组织的分类和各类肌组织的光镜结构特点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在光镜结构电镜结构有何异同名词肌节横小管三联体闰盘三平滑肌一胞体长梭形肌浆无横纹胞核

(基本组织学)第三节 肌组织

(基本组织学)第三节 肌组织

二、平滑肌(smooth muscle)
• 平滑肌由平滑肌细胞构成。主 要分布在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 殖道以及血管和淋巴管等管壁内。
平滑肌的光镜结构
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其长短、粗细在 不同的部位有很大的差别,如在人的小血管壁 上的平滑肌纤维长约20µm,而在妊娠子宫壁可 长达500µm。
心肌超微结构
Z线——— 暗带 明带———
———肌丝束
———横小管
———线粒体 —————肌浆网 —————二联体
心肌闰盘 (模式图)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Z线——————
心肌闰盘(电镜)
还有少量特殊的心肌纤维,分布在心脏的传 导系统内。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 、房室结 和房室束 。
横小管
肌膜—— 横小管
纵小管
终池
——肌原纤维 ——肌丝
A/暗带
I/明带
骨骼肌结构
肌浆网 三联体 横小管
明带 暗带
肌浆中还含有肌红蛋白(myoglobin)、糖原 颗粒和丰富的线粒体,是肌纤维运动的能量 来源。
肌纤维中,肌原纤维多而肌浆少,称白肌纤 维。白肌收缩力强,收缩较快,持续时间较 短,故又称快肌。
I 带组成,为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
肌原纤维
偏振光显微镜
明 / I带 暗 / A带
Z线
H带 M线
Z线
肌节
肌节(电镜)
肌节
A带
I带
H带 线
M线
Z线
Z线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由更细小的丝状结构(肌丝)组 成。 A、粗肌丝(thick filament):直径约 15nm,长度约1.5um,由肌球蛋白分子构 成。 B、细肌丝(thin filament):直径约 8nm,长约1µm,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 蛋白和肌原蛋白三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组成。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mesenchymal cells 7.leukocyte
1. Collagenous fiber
L.C.T纤维包括: 2. Elastic fiber
3. Reticular fiber
2009年国际健美小 姐冠军 IrisKyle
肌组织(muscle tissue)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 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
½I + 1A + ½I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 myofibril ) :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 沿肌原纤维长轴排列。 (1)粗、细肌丝在肌节中的分布
粗肌丝
横桥
Z
粗肌丝 细肌丝
M
Z
位于肌节中部,
两端游离,中
央借M线固定。
1/2I
H
A
1/2I
骨骼肌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示意图
细肌丝
一端附着于Z线,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 细胞膜称肌膜 细胞质称肌浆
分类:
一、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骨骼肌外包致密结缔 组织形成肌外膜。
包裹肌束的结缔组织 称肌束膜。
每条肌纤维外面的结 缔组织称肌内膜。
结缔组织对骨 骼肌具有支持、连 接、营养和功能调 整作用。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1 肌纤维为长圆柱状,直径 10~100um,长1~40mm;
⑴结构:是肌膜向肌 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 结构。走向与肌纤维 长轴垂直,位于暗带 与明带交界处。同一 平面上的横小管分支 吻合,环绕每条肌原 纤维。
⑵功能:将肌膜的兴 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 内部。
终池 横小管 肌浆网
肌膜
肌原 纤维 暗带
明带
Z线 线粒体
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

骨骼肌

骨骼肌

一、骨骼肌(一)骨骼肌纤维的—般结构4_1 骨骼肌1.光学显微镜下结构:(1)细胞体:呈细长圆柱形。

(2)细胞核:多核,核呈卵圆形,染色较淡,核仁清楚,位于肌膜下方。

(3)细胞质:①肌质内有大量与其长径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

每条肌原纤维表面有许多明暗相间的带,所有肌原在明带中央可见一条暗线,实际是一薄膜,称z线或z膜。

暗带中央有一较明的窄带,称h带。

h带的中央仍有一条深色的暗线,实际仍是一薄膜,称m线或m膜。

②肌节:肌节是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相邻两个z膜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③肌质中含有大量肌原纤维。

④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有基膜。

在骨骼肌细胞与基膜之间可见肌卫星细胞。

肌卫星细胞是一种多突4_2 肌节(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原纤维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是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

(1)粗肌丝:位于肌节的中部,贯穿a带全长,中间有m膜起固定作用,两端游离。

由肌球蛋白分(2)细肌丝:一端附着在z膜上,另一端伸到粗肌丝之间,达h带之外缘。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2.横小管(1)横小管:肌膜以垂直于肌纤维长轴的方向陷入细胞内,形成小管,并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2)位置:人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的交界处,故一个肌节中有两个横小管。

3.肌质网又称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的滑面内质网。

(1)纵小管:在相邻两个横小管之间形成互相通连的小管网,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大部(2)终池:纵小管末端膨大并互相通连,形成与横小管平行并紧密相贴的盲管,称为终池。

(3)三联体:横小管被终池包绕,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共同形成三联体。

肌质网膜上的镶嵌蛋4.线粒体肌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分布于肌膜下和细胞核附近以及肌原纤维之间。

线粒体产生at4_3 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目前公认的是肌丝滑动学说为骨骼肌收缩。

这一学说认为肌纤维是由于细肌丝向粗肌丝的m膜方向(四)骨骼肌纤维的分型按形态和功能的不同,骨骼肌纤维分为红肌纤维、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三型,每一个肌肉,三人的骨骼肌,多数自三种肌纤维混合组成,于一般染色标本,大体可以分出三型。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章_肌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章_肌组织
核:
多核(几十个~几百个) 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 异染色质较少。
肌质:
嗜酸性,有肌原纤维,形成明暗 相间的周期性横纹
纵横切面
骨骼肌纤维(横切)
肌纤维 (肌细胞)
肌原纤维 细胞核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肌原纤维
明带 :又称 I 带 暗带 :又称A带
周期性横纹
暗带 明带
骨骼肌纤维(纵切面)
由粗、细两 种肌丝构成
粗细肌丝分布
粗肌丝:位于A带,中央借M线固定。 细肌丝:位于I带并伸进A带,止于H带外侧缘。
II带:只有细肌丝 A带:有粗肌丝和细肌丝 H带:只有粗肌丝 H带两侧的A带:
有粗肌丝和细肌丝
Z线
粗肌丝 细肌丝
(1)粗肌丝
长约1.5um,直径约15nm,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平行排 列并集合成束所组成。肌球蛋白似豆芽状,分头和杆两 部分。
肌节= 1 I带 A带 1 I带
2
2
肌节: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肌无力、走路延迟, 动作笨拙,步履摇晃。
光镜
肌纤维粗细不等, 横纹消失,核增多, 结缔组织增生
(二)骨骼肌纤维电镜结构
肌原纤维 横小管 肌浆网/肌质网
1. 肌 原 纤 维:
肌原纤维呈细丝状,直径1~2μm。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 明暗相间的带,即周期性横纹。由于各条肌原纤维的明暗带 都相应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故使纵切的肌纤维呈现明暗相 间的横纹。
明带
暗带
一根肌原纤维
I带
A带
M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Z线
H带 Z线
肌节
2. 骨骼肌 肌 节

第三章肌组织

第三章肌组织
粗肌丝(Thick filament)长1.5µm,直径15nm 位于A带,固定在M线上。粗肌丝由肌球蛋 白构成,肌球蛋白由杆和头2部分构成。头部 称横桥,含有ATP酶。杆部与其他的肌球蛋 白杆部平行排列,集合成束形成粗肌丝。
肌球蛋白分子(豆芽形)
—杆部 —头部(ATP酶)
一条肌原纤维
Z
细肌丝 粗肌丝 Z
骨骼肌与骨骼肌纤维结构模式图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由更细小的丝状结构(肌丝) 组成。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是肌纤维收缩 的物质基础。 每条肌原纤维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 A、粗肌丝(thick filament): B、细肌丝(thin filament):
粗肌丝的分子结构:
第三章 肌组织
目录
第一节 骨骼肌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三、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第二节 心肌 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第三节 平滑肌 一、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二、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学习目标
掌握肌组织的一般结构;骨骼肌纤维的结构特点。 熟悉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心肌纤维的结构特点。 了解肌的一般结构;平滑肌纤维的结构特点。
平滑肌(电镜模式图)
——密 —斑——密体
——肌 ————丝—小凹
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三种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肌节 横小管 肌原纤维 三联体 闰盘
2、试比较骨骼肌和心肌纤维的光镜和电 镜结构的异同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3、简述粗肌丝和细肌丝的分子组成。
Z线
Z线
收缩时: │

基础与临床
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骨骼肌弥漫性炎性疾病,多见于女性。临床表 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带肌、颈肌和咽肌软弱无力或肌萎缩, 常伴有肌压痛、血清酶增高等。急性期以肢体无力和肌疼痛为 主,并有步行困难、起立困难、易跌倒、举物无力,甚至不能 梳头。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也有认为与病 毒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通常本病在数周至数月内达高峰,全 身肌无力,严重者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因此,治疗上应尽 早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防治各种感染。

肌组织

肌组织
(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与骨骼肌纤维相似,不同点主要在于:1、肌原纤维分隔不完全;
2、横小管在Z线处;
3、肌浆网不发达,可形成二联体;
三、平滑肌(smooth muscle)
(一)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梭形,无横纹和肌原纤维;核长椭圆形,1个,位于中央。
(二)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平滑肌的细胞骨架系统比较发达,由密斑、密体和中间丝组成。
肌膜下陷形成小凹。
也含粗、细肌丝,组成肌丝单位(收缩单位)。
2、横小管—— 肌膜内陷形成并包绕在肌原纤维周围。位于明、暗带交界水平。
3、肌浆网——即滑面内质网,形成纵小管及终池。功能:贮钙,膜上有钙泵。
三联体=横小管+两侧终池
(三)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肌丝滑动学说
神经兴奋→肌膜→肌浆网释放Ca2+→细肌丝构型改变,暴露出结合位点→横桥与细肌丝位点结 合,分解ATP→横桥摆动,牵动细肌丝向M线滑动→肌节缩短(I带、H带缩短,A带不变)→Ca2+ 被泵回肌浆网→肌纤维松弛
相邻的平滑肌纤维之间有缝隙连接。
其收缩是肌纤维呈螺旋形扭曲而变短和增粗。
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
组成:大量肌细胞 + 少量C.T(肌纤维)肌膜、肌浆、肌浆网、肌丝肌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骨骼肌——随意肌,横纹肌
分类 心 肌——横纹肌,不随意肌
平滑肌——不随意肌(无横纹)
4、线粒体丰富;
5、闰盘位于Z线水平,闰盘处有细胞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 (横位),缝隙连接(纵位)。
肌丝分类
粗肌丝:位于暗带,中央固定于M线,上有横桥,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组成,分头 、杆部。
细肌丝: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含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 钙蛋白。

大一解剖学期末考试题[人体组织与胚胎肌组织肌组织x]

大一解剖学期末考试题[人体组织与胚胎肌组织肌组织x]

大一解剖学期末考试题[人体组织与胚胎肌组织肌组织x]组织学与胚胎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学与胚胎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8肌组织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又叫做肌纤维。

肌细胞是特殊分化的细胞,能进行舒缩运动。

肌细胞的细胞膜称为肌膜,细胞质称肌浆,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称为肌质网。

肌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肌丝,这是其能够进行舒缩运动的物质基础。

在肌细胞之间,有散在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根据肌纤维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三类,即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图1)。

骨骼肌和心肌纤维都具有明暗相间的横纹,平滑肌没有横纹。

骨骼肌主要附着于骨骼上,也有少数不附着骨骼上(如食管壁上段的肌肉)。

心肌分布在心脏。

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

图1三种肌组织骨骼肌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

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绕有薄层的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

许多肌纤维组成一条肌束,其外包有结缔组织膜,称为肌束膜。

每块肌肉又有许多肌束组成。

整块肌肉的外面包着一层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即肌外膜。

肌外膜、肌束膜和肌内膜互相连接,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穿行其中(图2)。

(1)一块骨骼肌模式图(2)骨骼肌纤维纵横切面图2骨骼肌与周围结缔组织膜(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光镜下可见,骨骼肌纤维是细长圆柱状、有横纹的多核细胞。

细胞的直径约为10~100μm,长度不一,短者仅有几个毫米,长的可达3~4厘米。

细胞核呈扁椭圆形,位于细胞周边(图1、2)。

细胞质中含有与肌纤维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之间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及少量脂滴。

肌原纤维很细,直径约1~2nm,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带。

在一个肌纤维内,由于各条肌原纤维的明、暗带都排在同一平面上,故在光镜下可见明暗交替的横纹,并由此得名横纹肌。

明带又称I带,其中央有一条较深的细线称为Z线。

暗带又称A带,其中有一浅淡的窄带称为H 带。

H带的中央还有一条较深的线,称为M线。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一、引言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肌肉类型之一,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而研究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对于理解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镜结构特点1. 骨骼肌的组成骨骼肌由许多束状的肌纤维组成,每束肌纤维都由许多长条形的肌原纤维组成。

每个肌原纤维内含有许多线粒体,这些线粒体是能够提供能量给肌细胞进行收缩的重要器官。

2. 肌原纤维的结构每个肌原纤维内部包含许多并列排列的薄片状单位——肌小节。

每个肌小节内部含有许多并排排列着的厚丝和薄丝,这些厚丝和薄丝之间通过交错方式连接在一起。

3. 肌小节的结构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每个肌小节内部还含有许多钙离子储存器——依次排列着的肌钙蛋白管和肌钙蛋白囊泡。

这些储存器能够在肌原纤维受到神经刺激时释放出钙离子,促进肌原纤维的收缩。

三、电镜结构特点1. 肌小节内部的厚丝和薄丝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肌小节内部的厚丝和薄丝之间通过交错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齿轮的结构。

这种结构能够让肌原纤维收缩时产生更大的力量。

2. 肌钙蛋白管和肌钙蛋白囊泡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每个肌小节内部还含有许多依次排列着的肌钙蛋白管和肌钙蛋白囊泡。

这些储存器能够在神经刺激到达时释放出储存的钙离子,促进厚丝和薄丝之间的交错运动。

3. 肉芽组织当骨骼肌受到损伤时,会产生一种叫做“肉芽组织”的结构。

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肉芽组织内部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炎性细胞,这些细胞会释放出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来促进肌纤维的再生和修复。

四、结论通过对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与骨骼肌相关的疾病,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引言骨骼肌是人体最多的肌肉类型,对于人体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研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的结果,探讨骨骼肌的结构特点。

光镜结构特点1. 骨骼肌组织结构骨骼肌由多束肌纤维组成,每束肌纤维由多个细胞融合而成。

肌纤维内有许多纵行排列的肌节,肌节之间有间隙。

肌节内部含有肌纤维特有的构造——肌节器。

肌节器为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构,由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组成。

2. 肌节器的结构肌节器中的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是肌纤维收缩的关键组织。

T小管系统是由肌节器中的T小管和轻小球组成的复合结构,它以亲水性能够与肌浆网上的肌内钙结合。

肌浆网是一种由套管状构造组成的网状结构,T小管与肌浆网的相互作用能够传导钙离子的信号,触发肌纤维收缩。

3. 肌纤维的组成肌纤维是由许多肌节器组成的,每一个肌纤维由数千个肌节器构成。

肌纤维内部有许多线状结构,这些线状结构由肌节器中的肌丝与肌丝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肌纤维内还含有许多线状物质,其中包括在肌纤维收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肌球蛋白和肌原纤维。

电镜结构特点1. 肌节器的电子显微镜观察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肌节器的结构特点。

肌节器包含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T小管系统呈膜状分布,与肌浆网形成密切的结合。

肌节器中的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的连续结构可以更加明确地观察到。

此外,电子显微镜观察还可见到肌节器中的肌丝和肌球蛋白等结构。

2. 肌纤维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进一步揭示了肌纤维的结构特点。

肌纤维内部可见到许多线状结构,这些线状结构由肌纤维内的肌节器组成。

肌纤维的线状结构与肌节器中的肌丝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完成肌纤维的收缩。

电子显微镜观察还可以看到肌纤维的排列情况,以及肌纤维的横纹和纵纹等细微结构。

结论通过光镜和电镜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骨骼肌组织由多束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内有肌节器和肌丝等结构。

肌节器由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组成,起到传导信号的作用。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横纹: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表面可见横行的浅沟,称为横纹。

这些横纹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标志,也是不同类型肌肉纤维在光镜下的重要鉴别点。

2. 核: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内可见多个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

核的数量和位置因个体和肌肉类型而异。

3. 肌膜:骨骼肌纤维的表面为一层薄膜,称为肌膜。

肌膜包裹着整个肌肉纤维,并延伸到每个肌纤维的分枝和侧支处。

4. 肌丝: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内可见许多细丝状结构,称为肌丝。

这些肌丝呈不连续的状态,分布在整个肌纤维内。

5. 染色性质:骨骼肌纤维在染色后呈深色或浅色,这取决于使用的染色方法和染色剂。

通过观察染色性质,可以大致判断出肌肉纤维的类型。

6. 脂肪分布: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中的脂肪分布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

有些区域脂肪含量较高,有些区域则较少。

这反映了骨骼肌纤维在能量储存和消耗方面的复杂性。

7. 血管分布:在光镜下,可以看到骨骼肌纤维周围有丰富的血管网络。

这些血管为肌肉纤维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以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

8. 神经分布: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周围还可见到一些神经末梢。

这些神经末梢主要负责接收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控制肌肉纤维的收缩和舒张。

9. 结缔组织: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之间存在大量的结缔组织。

这些结缔组织主要起到连接和支撑肌肉纤维的作用,同时也为肌肉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和保护。

10. 免疫细胞浸润:在光镜下,有时可以看到骨骼肌纤维周围有免疫细胞的浸润。

这些免疫细胞对于维持肌肉组织的免疫平衡和修复受损的肌肉纤维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肌肉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特征,为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章 肌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章 肌组织
由粗、细两 种肌丝构成
粗细肌丝分布
粗肌丝:位于A带,中央借M线固定。
细肌丝:位于I带并伸进A带,止于H带外侧缘。
I带:只有细肌丝 I A带: 有粗肌丝和细肌丝 H带: 只有粗肌丝 H带两侧的A带: 有粗肌丝和细肌丝
Z线
粗肌丝 细肌丝
(1)粗肌丝
长约1.5um,直径约15nm,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平行排 列并集合成束所组成。肌球蛋白似豆芽状,分头和杆两 部分。 在头和杆的连接点及杆上有两处类似关节的结构,可 以曲动。
肌质网
三联体: 横小管 + 两侧终池
肌原纤维
横小管
纵小管
终池
三联体
(三)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目前认为,骨骼肌的收缩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 ①运动神经将神经冲动传给肌膜,沿横小管迅速传至终池 和肌质网膜,Ca2+由肌质网涌入肌质内。 ②Ca2+与细肌丝的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 白的构型变化,使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的位点暴露, 该位点迅速与粗肌丝的横桥结合。 ③横桥的ATP酶被激活,ATP分解,产生能量。肌球蛋白的 头及杆发生屈动,将肌动蛋白链向M线牵引。
肌原纤维呈细丝状,直径1~2μm。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 明暗相间的带,即周期性横纹。由于各条肌原纤维的明暗带 都相应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故使纵切的肌纤维呈现明暗相 间的横纹。
明带
暗带
一根肌原纤维
I带
A带
M线
Z线
H带
Z线
肌节
2.
骨骼肌



(A) 带
明 (I)

H 带
Z 线
M 带 (线)
※肌节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1 1 肌节= I 带 A带 I 带 2 2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一、前言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组织,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和控制运动。

而骨骼肌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因此了解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对于理解肌肉的功能和运动机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二、横纹肌与平滑肌在介绍骨骼肌纤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横纹肌和平滑肌的区别。

横纹肌是指由许多并列排列的长条形单元组成的,这些单元中心有一条暗色线条,称为Z线。

在Z线两侧有明亮带和暗色带相间,这种交替出现的带状结构称为横纹。

横纹肌适用于意志性运动,即人们可以自己控制它们的收缩与松弛。

平滑肌则没有明显的横纹结构,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均匀、无规则排列的长条形单元。

平滑肌适用于不受意志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运动,如消化道、血管和呼吸道等器官的收缩。

三、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1. 肌纤维肌纤维是指横纹肌中最基本的单元,也称为肌原纤维。

它们是由许多并列排列的长条形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都被包裹在一层薄膜中。

这些单元中心有一条暗色线条,称为Z线。

在Z线两侧有明亮带和暗色带相间,这种交替出现的带状结构称为横纹。

2. 肌节板肌节板是指相邻两个肌纤维之间的结构。

它们由一层密集的基底膜和一些突起组成。

这些突起分别与相邻肌纤维中的突起对接,形成了一个功能完整而稳定的结构。

3. 肌小节肌小节是指一个完整的神经-肌肉连接单元。

它由一个神经末梢、一个神经-肌接头和相应的一段肌纤维组成。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接头时,会释放乙酰胆碱,刺激肌纤维收缩。

4. 肌纤维内部结构肌纤维内部有许多重要的结构,包括肌原纤维、线粒体、肌球蛋白等。

其中,肌原纤维是指一个完整的横纹肌单元。

它由一条Z线到另一条Z线之间的所有结构组成。

线粒体是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能量的器官。

而肌球蛋白则是一种能够与钙离子结合并引起肌肉收缩的蛋白质。

四、总结骨骼肌纤维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组织中最基本的单元。

它们由许多并列排列的长条形单元组成,中心有一条暗色线条,称为Z线。

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长1~40mm,直径10~100μm.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

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

核呈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少,染色较浅。

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肌纤维的横切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聚集为许多小区,称孔海姆区。

肌原纤维之间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以及少量脂滴,肌浆内还含有肌红蛋白。

医学教育|网搜集在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肌卫星细胞,排列在肌纤维的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此种细胞可分化形成肌纤维。

扩展资料
光镜下三种肌纤维结构的异同点
平滑肌: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

骨骼肌: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

心肌:与骨骼肌类似,有横纹.但心肌细胞为短柱状,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而骨骼肌纤维是多核细胞。

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

该处细胞膜凹凸相嵌,并特殊分化形成桥粒,彼此紧密连接,但心肌细胞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连续。

骨骼肌光电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光电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光电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肉组织,具有明显的横纹和条纹性质。

它由一束束的肌纤维构成,每个肌纤维都包裹在内含细胞质和细
胞器的肌原纤维中。

在肌原纤维内部,还包括一些重要的结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
通过光电镜来观察。

以下是骨骼肌光电镜结构特点的详细列表:
1. 肌原纤维的形态:肌原纤维呈长条形,直径约为10微米。

肌原纤维由许多相互平行排列的肌小纤维组成。

2. 横纹结构:横纹结构是肌原纤维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其间
距为2.5微米。

横纹由一系列伸向纤维中心的轻重交错颗粒组成。

3. 肌小纤维的组成:肌小纤维由一系列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组成的肌丝组成,这些肌丝通过轻重链结构相互连接。

4. 肌小纤维的间隙:肌小纤维之间的间隙为Z线,其存在至关
重要,可以确保肌丝的正确排列和收缩。

5. 肌小纤维内部的结构:在肌小纤维内部,还可以观察到一系
列重要结构,包括肌管和肌腺体。

肌管贯穿肌小纤维,与肌小纤
维内部的肌球蛋白结构相连。

肌腺体则用于释放钙离子,以促进
肌收缩。

6. 肌纤维的血管和神经支配:肌原纤维包裹在一系列血管和神经末梢的周围。

这些血管和神经末梢的存在是维持肌纤维健康和功能活性的关键之一。

7. 肌原纤维的变化: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形态可能会因许多原因而发生变化,如锻炼、年龄、神经疾病和肌无力等。

以上是关于骨骼肌光电镜结构特点的详细列表。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肌肉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肌肉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是构成骨骼肌的基本单位,其光镜结构包括肌原纤维、肌小束、肌束、肌肉。

下面将逐一进行描述。

1. 肌原纤维: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的最小组成单位,也称为肌纤维。

它是长而细的多核细胞,直径约为10-100微米,长度可达数厘米。

每个肌原纤维由数百至数千个肌纤维小管(也称为肌原纤维,英文名称为myofibril)构成。

肌原纤维内有许多粗细不一的纵横交错的条纹,形成明暗相间的纹理,这种条纹被称为横纹。

2.肌小束:肌小束是由多个肌原纤维组成的结构单元,它们被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裹着,并且在丘脑中心之间连接。

一个肌小束中的肌原纤维几乎平行排列,且在一端通过肌腱与骨连接。

3.肌束:肌束是由多个肌小束组成的更大的单位。

肌束是一个横截面呈四边形的结构,其中心是一个骨骼肌的深色肌腔。

每个肌束由一层包裹着的结缔组织包围,在每个肌束的两侧都有一层肌束鞘,这是由细胞质与细胞质之间的膜形成的。

4.肌肉:肌肉是最大的骨骼肌结构单位,由多个肌束组成。

肌肉呈束状或扁平状,具有明显的红色或白色。

它由结缔组织、脂肪、神经血管和肌小束组成。

肌肉腱通过结缔组织与骨相连接。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主要体现在肌原纤维的内部结构,即肌原纤维的条纹和融合线结构。

肌原纤维的横纹由明暗相间的I带和A带组成。

I带呈明亮的带状,主要由薄丝构成(即肌球蛋白),其中包含着α-肌凝蛋白等构成的肌肉薄丝。

A带呈暗色的带状,由粗丝构成(即肌球蛋白),其中包含有肌球蛋白和肌球蛋白交替排列而成,A带的中心有一个较明亮的带状区域,称为H带。

I带和A带之间有一个在正常肌原纤维中不易观察到的结构,称为Z 线。

Z线位于I带的中心,由一系列融合的密集小体组成,这些小体是肌小节的标志。

Z线的主要组成蛋白是肌球蛋白。

除横纹外,肌原纤维内还存在着融合线结构,主要包括H带、M线和线粒体。

H带是A带中央的明亮区域,由磁体蛋白组成。

M线在H带中央,由结构蛋白连接肌球蛋白构成。

关于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关于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关于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骨骼肌纤维是组成骨骼肌的最基本功能单位,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肌肉纤维。

它们由上百个细胞融合而成,形成了单一多核细胞。

以下是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征:
1. 纤维形状:骨骼肌纤维呈长而圆柱形状,通常具有数十至数百个微米的长度,并且相对较细,直径约为10-100微米。

2. 纤维外形特征:骨骼肌纤维通常呈现分枝状,并且这些分枝相互交错,形成特殊的网状结构。

3. 纤维结构:每个骨骼肌纤维内包含多个柱状的肌纤维束,称为肌纤维原纤或肌原纤维。

这些肌纤维束由肌包膜包裹着,形成了肌纤维(骨骼肌纤维)。

4. 纤维内部结构:骨骼肌纤维内部由多个肌原纤维组成,每个肌原纤维内部有多个并列排列的肌小管,呈现纵向排列。

而这些肌小管组成了肌原纤维的横向网状结构,称为肌小管网。

5. 细胞膜:在纤维的外部,存在一个细胞膜,也称为肌膜或外膜。

这个细胞膜起到了保护和支持纤维的作用。

6. 核的位置:骨骼肌纤维具有多个核,这些核分布在纤维的周边,靠近细胞膜。

总结起来,骨骼肌纤维具有长而细的圆柱形状,内部包含多个并列排列的肌小管,形成了肌小管网。

纤维外围由细胞膜包裹,
周边分布有多个核。

这些特征使得骨骼肌纤维能够产生力量和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