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川概论(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思维导图
冰川与环境(秦大河)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程
A hanging valley is a tributary valley that enters the side of a U shaped glaciated valley. Originally the 'hanging' valley would have joined the main valley in a normal way, its streams or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main valley at the same level. The main valley was glaciated and made deeper, but the side valleys were left at their original level. When the ice melted they were no longer level with the bottom of the valley due to the deepening which had occurred. They appear to 'hang' on the steep sides of the new valley, their streams flowing into the main valley via waterfalls.
自然地理学课件4-冰川(公选课)
冰斗冰川
山谷冰川
悬冰川、山谷冰川
山麓冰川
高原冰川(冰帽)
高原冰川(冰帽)
高原冰川(冰帽)
大陆冰川(北极)
海上冰川远景(南极)
海上冰川近景(南极)
二、冰川的形成过程
成冰作用: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 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固体降雪-粒雪-(成冰作用)冰川冰
三、最大的冰川
发育在南极大陆,冰盖面积1260×104km2,包 括四周的边缘冰棚面积为1320×104km2。
黄土柱状节理
4. 黄土的成因
风成、水成、残积等 风成的主要证据 (1)从黄土分布特征分析 (2)从结构特征分析:粉粒为主 (3)从物质成分分析:运来物 (4)所含化石的剖面特征:与风成相符 (5)从黄土地区地表分布分析
(二)黄土地貌
1. 概念 风成黄土经后期流水的作用形成的地貌。 2. 黄土地貌的特征 (1)地形缓和 (2)沟谷发育 3. 黄土地貌分类 (1)沟谷地貌:细沟、浅沟、切沟、冲沟、河沟 (2)沟间地貌: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潜蚀地貌: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柱、桥
冰川 擦痕
冰川擦痕(槽)
羊背石
六、冰川区主要水文特征
1. 流量日变化大 2. 径流量年变化大 3. 河床宽浅,或无固定河床 4. 河床以砾石为主,糙率大,比降大,水浅 流急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概述
1. 主要特征 (1)降雨量大大小于蒸发量(降雨量一般 不足250mm/a) (2)植被稀少, (3)太阳辐射强烈,年、日温差均大 (4)风大而频繁
新月形沙 丘近景 (新疆夏 子街)
新月形沙丘远景(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新月形 沙丘链 (新疆 古尔班 通古特 沙漠)
基于RS/GIS的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
基于RS/GIS的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王坤;陈凤臻;陈立春;魏斌【摘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联系,对其进行分类。
通过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今后工作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遥感信息在冻土制图和冻土长期监测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冻土制图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20【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RS/GIS;冻土分布;模拟;现状【作者】王坤;陈凤臻;陈立春;魏斌【作者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从目前国内外冻土的研究现状来看,冻土空间分布制图经历了从上世纪的简单勾绘多年冻土范围,逐渐向以GIS技术支持为主的大尺度、多元化、多方面的建立复杂地球科学模型的这样一个过程[1].下面将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开介绍.国外,最早关于多年冻土的科学报告开始出现是在18世纪30年代.1882年俄国出现了第一张简单的冻土区划图,而在北美,直到1913年才出现第一张类似的冻土分布图.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航空相片开始在冻土制图中逐步发挥作用,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也相对详尽的冻土分布图.上述这些冻土分布图的绘制方法主要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例如冻土钻孔数据、地球物理数据、气温数据等,根据航空相片识别冰缘现象和判读断裂构造,确定构造地热融区,在室内进行综合分析人工绘制成图.但是,冻土一般都分布在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在这些高海拔或严寒凛冽的恶劣环境中获取野外实测数据非常困难,而且这些数据的获得又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导致冻土图的制作周期长,工作量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传统的冻土分布制图方法就受到了限制,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和工程建设的应用需要.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GIS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存储、运算、空间分析等功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冻土分布研究中.国内外在不同区域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开发了许多冻土空间分布模型.而这些模型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与GIS联系越来越紧密,利用GIS获得变量的空间分布,使模型具有空间性,而且模拟结果可以依赖于GIS进行可视化表达.同时,遥感信息也逐渐地被应用到近年来发展的这些冻土模型中,成为其重要的信息源.尽管卫星遥感图像没有航空相片的空间分变率高,但它的宏观、动态、快速等特性使其在间接获得与多年冻土分布有关的信息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通过对目前国外冻土空间模型所作的比较分析,根据其理论基础的不同,主要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面向过程的物理模型和经验统计模型[2].物理模型是建立在地表能量平衡基础上的,主要描述冻土与大气系统的水热交换过程.它的最大优点是动态性,没有经验系数,适用范围广,模型可移植性强[2].但是在用于实际的冻土分布模拟和冻土变化预测时,需要大量精确的物理参数值和精细的土壤分层.而通常对冻土的观测,尤其是冻土热特性的观测是极为有限的,所以许多物理参数都难以获得,尤其对于大范围的研究,详尽的物理参数的获得更是非常困难,要完全确切地描述实际现象的一切方面是完全不可能的,天然条件下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对所研究的实际问题给出适当假设和理想化的条件,很难根据实际的数据进行计算,因此物理模型只能在某些有详细观测数据的点或小区域内进行研究,很难推广到面上.近年来国外建立的物理模型主要有Lunardini(1996)[3]根据消融时间和消融深度的理论公式建立的Lunardini模型.Smith and Riseborough(1996)[4]建立的多年冻土—气候关系函数模型.Hoelzle(2001)[5]根据地气能量平衡建立的地表能量通量和分配模型等.经验统计模型不必需要考虑详细的地气能量交换过程,大多只使用有限的变量与冻土的发生直接建立关联,没有考虑具体的冻土运作机理.而且模型中需要的这些变量通常容易得到,特别是结合GIS、RS等相关技术手段,可以快速获得变量的空间分布以及与冻土分布有关的地表信息,达到快速成图的效果.它们的缺点是只能预测冻土存在与否,而难以模拟冻土在深度廓线上的变化[2].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外建立的冻土经验统计模型,可以看出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基于冻土与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等)或由地形因子计算得到的一些变量的统计关系,建立经验统计模型.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山地多年冻土分布模型PERMAKART[6].(2)冻结数模型.Nelson(1983)[7]最早根据气温数据,计算冻结度日指数与融化度日指数的比值来模拟高纬度地区的冻土分布,提出了气温冻结数模型.冻结数模型在高纬度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8,9];(3)多年冻土顶板温度(TTOP)模型.TTOP模型是近年来被迅速应用的一个模型,通过去除植被、雪盖的影响,建立多年冻土顶板温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10-15];(4)雪底温度模型(BTS).在这些模型中,雪底温度(BTS)模型是应用比较广泛,且具代表性的一个.这个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认为受积雪覆盖的影响,地表热传导能力低,此时的地表处于一种能量平衡状态.(5)利用遥感获得与冻土分布有关的环境信息,间接指示冻土的发生.随着各种地表变量的遥感定量反演理论的日臻成熟,遥感信息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冻土空间分布模型,特别是结合GIS技术,可以达到简便精确的成图效果,在冻土制图和冻土长期监测中必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5,16].我国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大兴安岭、帕米尔高原以及东部地区的一些高山顶部.寒区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冻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带动了区域冻土的研究.1981年,郭东信等绘制了中国东北冻土分布图[17].1975年,童伯良等[18]编制了第一张中国冻土分布图.此后,1982年,徐斅祖、郭东信等[19]编制了《1:400万中国冻土分布图》.周幼吾等(2000)以1:600万中国地形素图为底图,编制了《中国冻土区划及类型图》(1:1000万)[20].上述冻土图的制作大部分属于传统冻土图制作范畴,而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编制的《1:400万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21]则是利用南卓铜等提出的年平均地温(MAGT)模型模拟出来的,属于冻土经验统计模型.由于物理模型输入参数要求特别详细,比较适合工程计算,使得应用往往局限于那些具备详细冻土区域调查资料的小区域.青藏高原有广阔的面积和相对缺乏的冻土资料,导致国内学者在模拟和预测青藏高原冻土分布和变化时很少采用物理模型[22].到目前为止,只有李述训等[23]通过天然条件下多年冻土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在青藏高原进行过冻土研究,建立了冻土温度场模型,但是由于它是一维的,不适合在较大面积上进行分布模拟,而且许多参数难以获得,影响了结果的精度.相比之下,经验统计模型的应用则比较广泛.表1是对目前国内应用于青藏高原的几种冻土空间模型的分析比较.(1)冻土空间分布制图经历了从上世纪的简单勾绘多年冻土范围,到以GIS技术支持为主的大尺度、多元化、多方面的建立复杂地球科学模型的这样一个过程. (2)随着各种地表变量的遥感定量反演理论的日臻成熟,遥感信息在冻土领域的应用正在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冻土制图和冻土长期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已有一些成功的研究案例,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小范围地区开展多年冻土制图中极具潜力,是监测多年冻土形态格局和冰缘过程的重要数据,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工作研究的还比较少[16].因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冻土制图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1〕Heginbottom J A.Permafrost mapping:a review[J].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2002,26(4):623-642.〔2〕李新,程国栋.冻土-气候关系模型评述[J].冰川冻土,2002,24(3):315-321. 〔3〕Lunardini V J.Climatic warm ing and the degradation of warm permafrost[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6,7(4):311-320.〔4〕Smith M W,Riseborough D W.Permafrost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climate change[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6,7(4):301-309. 〔5〕Hoelzle M,M ittaz C,Etzelmüller B.Surface energy fluxes and distribution models of permafrost in European mountain areas:an overview of current developments[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1,12:53-68.〔6〕Keller F.Automated mapping of mountain permafrost using the program PERMAKART withi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ARC/INFO[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2,3(2):139-142.〔7〕Nelson F E,Outcalt S I.A frost index number for spatial prediction of ground-frost zones[C].Permafrost-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vol 1.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3:907-911. 〔8〕Nelson F E,Anisimov O A.Permafrost zonation in Russia under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Process.1993,4(2):137-148.〔9〕Anisimov O A,Nelson F E.Permafrost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under scenarios of climate change [J].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1996,14:59-72.〔10〕Smith M W,Riseborough D W.Permafrost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climate change[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6,7(4):301-309. 〔11〕Smith M W,Riseborough D W.Climate and the limits of permafrost:a zonal analysis[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2,7:301-309. 〔12〕Henry K A,Smith M W.A model-based map of ground temperatures for the permafrost regions of Canada[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1,12:389-398.〔13〕Riseborough D W.The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he TTOP model,and the effect of unfrozen water[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2,13:137-143.〔14〕Juliussen H,Humlum O.Towards a TTOP ground temperature model for mountain terrain in Central-Eastern Norway[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7,18:161-184.〔15〕Riseborough D,Shiklomanov N,Etzelmüller B,et al.Recent advances in permafrost modelling[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8,19:137-156.〔16〕曹梅盛,李新,陈贤章,等.冰冻圈遥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0. 〔17〕郭东信.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J].冰川冻土,1981,3(3):1-9. 〔18〕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19-23.〔19〕徐斅祖,郭东信.1:400万中国冻土分布图的编制[J].冰川冻土,1982,4(2):18-25.〔20〕周幼吾,郭东信,邱国庆,等.中国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 〔2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1:400万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22〕李述训,程国栋,郭东信.气候持续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趋势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D辑).1996,26(4):342-347.【相关文献】〔1〕Heginbottom J A.Permafrost mapping:a review[J].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2002,26(4):623-642.〔2〕李新,程国栋.冻土-气候关系模型评述[J].冰川冻土,2002,24(3):315-321.〔3〕Lunardini V J.Climatic warm ing and the degradation of warmpermafrost[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6,7(4):311-320.〔4〕Smith M W,Riseborough D W.Permafrost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climate change[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6,7(4):301-309.〔5〕Hoelzle M,M ittaz C,Etzelmüll er B.Surface energy fluxes and distribution models of permafrost in European mountain areas:an overview of currentdevelopments[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1,12:53-68.〔6〕Keller F.Automated mapping of mountain permafrost using the program PERMAKART withi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RC/INFO[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2,3(2):139-142.〔7〕Nelson F E,Outcalt S I.A frost index number for spatial prediction of ground-frost zones[C].Permafrost-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vol1.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3:907-911.〔8〕Nelson F E,Anisimov O A.Permafrost zonation in Russia under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3,4(2):137-148.〔9〕Anisimov O A,Nelson F E.Permafrost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under scenarios of climate change [J].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1996,14:59-72.〔10〕Smith M W,Riseborough D W.Permafrost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climate change[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1996,7(4):301-309.〔11〕Smith M W,Riseborough D W.Climate and the limits of permafrost:a zonal analysis[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2,7:301-309.〔12〕Henry K A,Smith M W.A model-based map of ground temperatures for the permafrost regions of Canada[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1,12:389-398. 〔13〕Riseborough D W.The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he TTOP model,and the effect of unfrozen water[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2,13:137-143.〔14〕Juliussen H,Humlum O.Towards a TTOP ground temperature model for mountain terrain in Central-Eastern Norway[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7,18:161-184. 〔15〕Riseborough D,Shiklomanov N,Etzelmüller B,et al.Recent advances in permafrost modelling[J].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2008,19:137-156.〔16〕曹梅盛,李新,陈贤章,等.冰冻圈遥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0.〔17〕郭东信.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J].冰川冻土,1981,3(3):1-9.〔18〕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19-23.〔19〕徐斅祖,郭东信.1:400万中国冻土分布图的编制[J].冰川冻土,1982,4(2):18-25.〔20〕周幼吾,郭东信,邱国庆,等.中国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2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1:400万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22〕李述训,程国栋,郭东信.气候持续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趋势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D辑).1996,26(4):342-347.中图分类号:P642.14。
盖孜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特性分析
盖孜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特性分析再努尔【摘要】通过对盖孜河流域降水、径流、蒸发等水文、水资源要素进行分析阐述,对了解本流域地表水资源各因素时空变化规律,探知盖孜河水资源开发潜力,为合理配置本流域水资源提供帮助.【期刊名称】《吉林水利》【年(卷),期】2010(000)008【总页数】3页(P14-15,27)【关键词】盖孜河流域;冰川储量;地表水资源量;分布;特征【作者】再努尔【作者单位】新疆克孜勒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新疆,克孜勒苏,845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1+11 流域概况盖孜河流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克孜勒苏自治州境内,以下简称克州),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为我国内陆河—喀什噶尔河水系的源流之一,地理位置介于73°42′-77°05′,北纬38°10′-39°10′之间,盖孜河由木吉河和喀拉库里河两条大支流组成。
左支木吉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萨雷阔勒岭,上游由喀拉卓克沟和拜什布拉克泉群组成,于木吉村汇合后称木吉河,木吉河南北两岸东西向分布有高山冰川,但较分散,冰雪融水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
右支喀拉库里河发源于慕士塔格山,上源有丰富的冰川区,河道呈东南—西北向。
盖孜河流域总面积为11029km2,流域跨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乌恰县及喀什地区。
克孜勒苏自治州居新疆西南边境,境内三面环山,山峦叠嶂,是冰川发育的良好地区。
据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资料估算盖孜河上游共有冰川达910条,冰川面积1439.63km2,冰川储量126.4051km3(① 《中国冰川目录》-Ⅳ帕米尔山区),丰富的冰川资源,为盖孜河下游山前平原绿洲提供重要的水源。
盖孜河沿途接纳了大小十余条河流后,经出山口后进入下游灌区,尾水消失于岳普湖以东沙漠之中。
在盖孜河上,先后在其支流与干流不同位置设立有喀拉库里、布仑口、克勒克、维他克四处水文站。
2 降水克州位于天山山脉西南角,南边有昆仑山,西面有帕米尔高原环绕,北面受天山阻隔,惟有东边为一簸芨形的开口区。
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
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冰芯之梦”的追寻者——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过去的30多年里,到过青藏高原多少次,他已经数不清了。
他和他的同伴们,几乎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亚于登山健将。
不管是海拔超过6000米的珠穆朗玛峰冰川和纳木那尼冰川,还是海拔超过7000米的慕士塔格峰冰川和希夏邦马峰冰川,他和同伴用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数月,成功钻取数百米长记载着历史气候变化记录的冰芯。
30多年来,他的科研生涯也像一场永不停顿的登山运动。
他是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近40年的时间里,带着研究团队在冰芯与全球变化、冰川变化与寒区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准的成果。
1975年,在兰州大学读书的姚檀栋经过数次专业调配,进入冰川冻土专业学习。
当时也不懂冰川是什么,学这个专业是偶然和被动的。
一次外出考察,使他对冰川“一见钟情”!之后的35年,冰川成为他生活中唯一的主线。
1978年,姚檀栋考取著名自然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李吉均院士的硕士研究生;1983年,他又考取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
1984年,姚檀栋赴美国爱达荷大学深造。
1987年,他来到法国格勒诺贝尔大学冰川与环境地球物理实验室做博士后,在环境泰勒奖得主劳瑞斯教授的.指导下,开始投身冰芯研究。
姚檀栋如饥似渴地在这个新领域中学习和实验。
一年半后,他出色地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又来到美国俄亥俄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与著名的冰芯专家汤姆森教授一起工作。
在那时,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的青藏高原上追寻自己的“冰芯之梦”。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是两极之外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冰芯研究热点地区。
“青藏高原在中国的国土上,对青藏高原冰芯的研究绝不能落在外国人的后面!”怀着这种攀登科学顶峰的坚决信念,姚檀栋在高海拔、高寒、缺氧、强紫外线辐射等异常艰辛的环境下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长期研究。
冰川与冰川地貌 图文
三、冰碛地貌
(一)冰碛丘陵
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的物质形成高低起 伏的形态。
Photograph by Peter L. Kresan
(二)侧碛堤
随冰川退却,原 聚集于冰川两侧边缘 的大量碎屑物质,出 露地表,形成了与冰 川流向平行的长条状 冰碛堤岗,称之为多 列式,冰川衰退的阶 段性。
Photograph by Peter L. Kresan
欧洲 贡质冰期 民德冰期 里斯冰期 玉木冰期
第五节 冰缘(冻土)地貌
一、冰缘地貌
冻融作用产生的地貌,泛指不被冰川覆盖的 气候严寒区。因大体与多年冻土分布范围相当, 又称冻土地貌。
二、冻土
冻土是温度小于零度,含冰的土层或岩石。 按其冻结时间长短,可分季节冻土(冬冻夏融) 和多年冻土(常年不化)。
(二)成冰作用
变固态降水为冰川冰,再发生流动、形成冰川 的一系列作用称成冰作用。
冰川积累区与消融区
Photograph from:/jpkc/jpkc1/2004/zrdl/ziran.files/frame.htm
二、冰川的运动
冰川的运动主要靠内部塑性变形和块体滑动完 成 。冰川运动速度大小,主要依靠以下因素:
Photograph from:
3、角峰
不同方向多个冰斗后壁后退,成棱角状陡峻山峰。 由于坡陡,上部冰雪难停积,外力以冻融风化,雪崩, 冰崩作用为主,陡直,中下部主要是冰川雪蚀霜冻作 用,导致内凹。
Photograph from:
(一)贡嘎山冰川
贡嘎山属横断山大雪山支脉的主峰,位于藏东川 西。主峰高7556m,是藏东第一高峰。与主峰相连 的山峰在6000m以上的达45座。藏语“贡”是冰雪 之意,“嘎”为白色,意为“白色冰山”。贡嘎山 雪线以上,终年冰雪覆盖,现代冰川十分发育。其 中东坡的海螺沟冰川、燕子沟冰川;西坡的贡巴冰 川;南坡的巴王沟冰川和北坡的加则拉沟冰川等最 为有名。这些冰川地区具有降水丰沛、冰川运动速 度快、消融强烈、温度高(一般冰内温度为0℃、冰面 流水温度0.3℃左右)、冰舌末端常伸入森林带中等特 点。
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库分析报告
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库分析报告1.简介: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库包括全部《中国冰川目录》的冰川信息,其参数包括地理坐标、面积,长度,海拔,冰川类型,冰碛类型,地图信息等。
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冰川目录》,其数字化工作由中科院寒旱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完成。
1.1中国冰川资源总量中国冰川编目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历时20年,终告完成。
1999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举行“中国冰川编目成果报告会”,郑重宣告[1]:中国有冰川46 298条,冰川总面积59 406.15km2,冰储量5 589.7km3,其冰川面积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位居世界第4为。
中国冰川换算为水量约达44 700×108m3,相当于全国湖泊总水量的5.9倍。
中国冰川每年提供600×108m3的融水是源于我国西部高山大江大河的重要不给来源,是干旱区绿洲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这项重大成果,是我国冰川科学发展的又一座历史性丰碑。
1.2冰川分布中国西部自北向南依次又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14座山系,它们伸入到雪线以上,为冰川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有利于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
在这些山系终,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5座山系的总冰川面积和储量分别占中国冰川相应总量的79%和84%。
将各山系南北坡的冰川条数、面积和储量分别进行累加统计表明,北坡的冰川数量多,面积和储量大,但以冰川平均面积表示的个体规模则是南坡大于北坡,这是中国西部山地冰川南北坡不对称分布的总图式。
按国际冰川编目规范的水系划分原则,中国又10个一级流域,分属内流区和外流区,内流区冰川面积和储量分别占全国冰川相应总量的60%和64%,其中被高大的天山、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环绕的塔里木河为主的塔里木内流水系的冰川数量最多,其面积和储量又分别占内流区冰川相应总量的56%和65%,冰川融水在河流水量中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平均达40.2%。
第四篇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藏王故里米堆冰川作为季风海洋性冰川,米堆冰川由两条世界级冰瀑布汇流而成。
冰瀑之间分布着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如同一幅自然之手创造出的泼墨山水。
米堆冰川高处随处可见晶莹闪烁的冰盆绝壁,动人心魄;而低处的冰川末端却可以一直延伸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如入仙境。
撰文这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中国最美冰川——米堆冰川、中国最美森林——岗云杉林、中国最大桃花谷——波堆桃花谷,以及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嘎朗王宫遗址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景区景点。
中国最美冰川—米堆冰川米堆冰川被地理学家们称作“世界级冰川奇观”,它有着近800米落差的冰瀑布,还是一条会“突然跃动”的冰川,这在世界冰川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在我国境内的4万余条冰川中,只有两条冰川会做这种“特技动作”,一条是米堆冰川,另一条便是与它相距不算远的南迦巴瓦峰下的则隆弄冰川。
当我们打开地图时会发现,在我们生存的蓝色星球上有三块白色区域,其中两块是地球高纬度区域——南极和北极,而第三块白色区域则是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孕育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冰川奇观。
我国有46298条冰川,都是山岳冰川,比起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高山、河流,数量一点也不少。
波密县地处藏东喜马拉雅深处,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
波密县属山地丘陵,四周为山地,中部为河谷区,平均海拔4200米左右。
北部、西部、东北部为念青唐古拉山向东南延伸的分支;东部有伯舒拉岭的余支,南有喜马拉雅山的分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致使这个高寒山区大量降雪。
积雪终年不化,孕育出了青藏高原最大的海洋型冰川群,其中有中国最大的海洋型冰川——卡钦冰川、第三大的海洋型冰川——则普冰川,还有中国最美冰川——米堆冰川。
来自中国冰川专家的研究资料表明:西藏海洋性冰川数量8600条,而波密县全是海洋性冰川,共有2040条,也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
2015年9月,波密县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冰川之乡”,一批批摄影师冒险进入这里拍摄冰川,使一大批冰川变得有图片资料可查,为天下人知晓。
天山冰川粒雪线趋势面的绘制与主要特征
天山冰川粒雪线趋势面的绘制与主要特征
刘宗香;王宗太;刘潮海;胡汝骥
【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1989()4
【摘要】应用天山编目1051组粒雪线资料,经过数据转化处理,将离散性样点归并为规则的网格分布,进一步插值加密提高拟合程度,绘制出与实际资料相吻合的粒雪线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天山粒雪线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趋势面脊线(主轴线)纬向延仲;(2)趋势面高程变化经向大于纬向;(3)经向变化中速率最大的是汗腾格里山;(4)趋势面的最高点在托木尔峰南坡,最低点在巩乃斯河谷上游。
【总页数】7页(P61-67)
【关键词】天山冰川;粒雪线;趋势面分析
【作者】刘宗香;王宗太;刘潮海;胡汝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
【相关文献】
1.42a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变化及趋势预测 [J], 焦克勤;井哲帆;韩添丁;杨惠安;叶柏生;李忠勤
2.天山东部冰川雪坑离子浓度特征的对比研究--以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和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为例 [J], 李向应;刘时银;韩添丁;李忠勤;卢爱刚
3.关于山谷冰川冰-岩界面地貌过程与冰川动力耦合模式——以中天山冰川为例[J], 崔之久;熊黑钢;刘耕年
4.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冰川粒雪线与中值高度趋势面的绘制与主要特征 [J], 刘宗香;谢自楚
5.天山冰川与湖泊变化所示的气候趋势 [J], 胡汝骥;杨川德;马虹;姜逢清;乌尔坤别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南极Lambert冰川流域路线考察
东南极Lambert冰川流域路线考察
任贾文
【期刊名称】《冰川冻土》
【年(卷),期】1995(17)4
【摘要】Lambert冰川是Amery冰架的补给源,为东南极冰盖最大的一支冰流。
近几年对该冰流源区的路线考察表明,该地区积累速率相当低,大部分观测点低于150kg/(m ̄2·a)。
考察区域表面年平均温度为-45-30℃。
表面2m雪层的平均密度在400kg/m ̄3左右变化。
在1830-2700m海拔范围内的许多地点曾观测到深霜发育。
表面运动速度基本上在20m/a以内。
在低积累区,强烈的下降风和表面雪丘的发育使降雪重新堆积,导致应用稳定同位素比率剖面划分年层的可靠性下降。
【总页数】5页(P303-307)
【关键词】南极;冰川;表面特征;积累速率;流域践线
【作者】任贾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43.6
【相关文献】
mbert冰川流域物质平衡和南极冰盖变化 [J], 任贾文;效存德;秦大河
2.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J], 张明军;李忠勤;
秦大河;效存德;杨惠安;康建成;李军
3.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南极Lambert流域冰川运动速度提取与精度验证 [J], 刘爽;童小华
4.东南极冰盖Lambert冰川流域300年来降雪记录 [J], 丁明虎;肖王星;效存德;杨佼;张东启;李润祥;张通
5.利用CryoSat-2波形数据建立南极Lambert冰川流域DEM [J], 肖峰;李斐;张胜凯;郝卫峰;耿通;宣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