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涡轮蜗杆式二级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蜗杆齿轮二级减速器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蜗杆—齿轮二级减速器学院(系):吉人他手年级专业:吉人他手学号:吉人他手学生姓名:吉人他手指导教师:吉人他手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为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传动零件、轴的设计计算;轴承、联接件、润滑密封和联轴器的选择计算;减速器箱体结构设计及其附件的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以及设计总结和答辩。
主要依据《机械设计》和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手册》相关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相关部分的参考以及其他设计手册和参考文献的查阅,最后还有老师在整个课设过程中的指导和不断的纠正,来完成本次的课程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们独立机械设计的能力,对机械总体的设计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对具体的结构及其作用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考虑问题更加全面,不仅要考虑工艺性,标准化,还要考虑到经济性,环境保护等。
综合各种因素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
本次设计过程涉及到机械装置的实体设计,涉及零件的应力、强度的分析计算,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等,涉及到以前学过的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摘要:根据任务说明书要求,针对工作机所需工作条件,设计减速器用以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工作要求选定电动机类型、结构以及工作转速和额定功率,确定电动机型号。
依据《机械原理》课程所学习的知识,合理设计传动方案,分析选定最适宜的方案并设计传动零件。
在多种传动方案的对比中选用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满足经济性,实用性,工艺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根据所设计减速器中的结构来设计所需要的齿轮结构及轴结构,通过对所使用材料的受力强度分析,按照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得到齿轮直径,确定齿轮传动中心距:高速级蜗轮蜗杆传动中心距为100mm,低速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为160mm。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二级减速器的基本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减速器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熟悉减速器设计中常用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减速器零件的绘制;(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并选择合适的齿轮模数、齿数等参数;(3)能够完成一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和图纸绘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2)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减速器设计中常用的标准和规范;4.CAD软件在减速器设计中的应用;5.减速器设计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步骤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减速器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减速器设计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3.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减速器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参考书:相关减速器设计手册和论文;3.多媒体资料:减速器设计原理和步骤的PPT;4.实验设备:计算机、CAD软件、减速器设计实验器材。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减速器设计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评估作业的质量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 - 说明书
3.1.3.计算 ①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
二. 电动机选择及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计算
2.1 原始数据
传输带牵引力 F=1554N; 传输带工作速度 V=1.44m/s; 滚筒直径 D=0.28m; 工作环境为室内; 工作寿命 8 年(设每年工作 300 天) ,单班制,工作时平稳;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二级(锥齿轮)减速器
3.2.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 12 四、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 14 4.1 轴的相关设计与计算 ................................................................................... 14 4.1.1.各轴基本结构设计 .................................................................................... 14 4.2 轴校核...........................................................................................................18 五、轴承的选取与校核 ......................................................................................... 23 5.1 输出轴滚动轴承计算 ................................................................................... 23 六.键的选择 ......................................................................................................... 24 七.传动装置的附件及说明 ................................................................................. 25 八.润滑和密封说明 ............................................................................................. 26 九.拆装和调整的说明 ......................................................................................... 26 十一.设计小结 ..................................................................................................... 28 十二、参考文献 ..................................................................................................... 29 注:文中所涉及的公式均取自《机械设计》 周玉林 许立忠主编 国标准出版社 2009 北京:中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蜗杆齿轮二级减速器.docx
霾山犬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蜗杆一齿轮二级减速器学院(系九吉人他手年级专业:吉人他手学号:吉人他手学生姓名:吉人他手指导教师:吉人他手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为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传动零件、轴的设计计算:轴承、联接件、润滑密封和联轴器的选择计算:减速器箱体结构设计及其附件的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以及设计总结和答辩。
主要依据《机械设计》和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手册》相关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相关部分的参考以及其他设计手册和参考文献的查阅,最后还有老师在整个课设过程中的指导和不断的纠正,来完成本次的课程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们独立机械设计的能力,对机械总体的设计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对具体的结构及其作用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考虑问题更加全而,不仅要考虑工艺性,标准化,还要考虑到经济性,环境保护等。
综合各种因素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
本次设计过程涉及到机械装置的实体设计,涉及零件的应力、强度的分析计算,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等,涉及到以前学过的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制适、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摘要:根据任务说明书要求,针对工作机所需工作条件,设计减速器用以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工作要求选定电动机类型、结构以及工作转速和额定功率,确定电动机型号。
依据《机械原理》课程所学习的知识,合理设计传动方案,分析选定最适宜的方案并设计传动零件。
在多种传动方案的对比中选用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满足经济性,实用性,工艺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根据所设计减速器中的结构来设计所需要的齿轮结构及轴结构,通过对所使用材料的受力强度分析,按照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得到齿轮直径,确定齿轮传动中心距:高速级蜗轮蜗杆传动中心距为100mm,低速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为160mm。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齿轮,蜗杆)[优选内容]
n工作
601000v
D
电机转速:
其中:D—卷筒直径;
—皮带的线速度。
由V带传动比和齿轮传动比的推荐值估算(表14-2)。
iV 2 ~ 4 i蜗杆 10 ~ 40 i齿轮 3 ~ 5 i高齿轮 (1.3 ~ 1.5)i低齿轮
n电机 n工作 iV带 i高齿轮 i低齿轮
Y系列电动机,通常多选用同步转速为1500和1000r/min的电机 ,无特殊要求,不选用低于750 r/min的电动机。
其中η0, η1 ,η2,…, ηn分别为传动装置中每一
传动副(齿轮、蜗杆、带)、每对轴承、每个联轴器的 效率,其值见表1-5所示。一般取中偏下值。
注意:(1)轴承效率指一对轴承的效率 (2)蜗杆传动的效率计算中包含轴承的效率 (3)蜗杆传动效率与蜗杆头数有关,先估算
行业借鉴#
11
3. 转速选择
卷筒转速:
1)各轴转速
2
3
1
n1
n满载 iV带
; n2
n1 i高齿轮
;
n2
n2 i低齿轮
;
4
2)各轴功率 P1入 P电机 V带 ; P1出 P1入 滚;
P2入 P1出 高齿轮;P2出 P2入 滚; P4入 P3出 联; P3入 P2出 低齿轮;P3出 P3入 ; 滚 P4出 P4入 筒;
3)各轴转矩 T1入 T电机 iV带 V带; T1出 T1入 滚;
T2入 T1出 i高齿轮 齿轮;T2出 T2入 滚;
T3入 T2出 i低齿轮 齿轮;T3出 T3入 滚;
T4入 T3出 ; 联 行业借鉴#
T4出 T4入 筒;
15
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表如下:
轴名
功率P(kW) 输入 输出
二级蜗杆齿轮减速器设计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二级蜗杆齿轮减速器设计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10级机控(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晓娟教师职称:教授目录一、传动方案分析 01.斜齿轮传动 02.蜗杆传动 0二.电动机选择计算 01.原始数据 02.电动机型号选择 0三.总传动比确定及各级传动比分配 (2)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2)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1.蜗杆蜗轮的选择计算 (4)2.齿轮传动选择计算 (9)六.轴的设计和计算 (16)1.初步计算轴径 (16)2.轴的结构设计 (16)3.3轴的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18)七. 角接触轴承的选择校核 (22)八.键的选择及其大齿轮键校核 (24)九.传动装置的附件及说明 (25)十.联轴器的选择 (26)十一.润滑和密封说明 (27)1.润滑说明 (27)2.密封说明 (27)十二.拆装和调整的说明 (27)十三.设计小结 (27)十四.参考资料 (28)大齿装配方案是:甩油环、轴承、联轴器、端盖、密封圈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端安装,甩油环、轴承依次从轴的右端安装。
轴的径向尺寸:当直径变化处的端面用于固定轴上零件或承受轴向力时,直径变化值要大些,可取(3~8)mm,否则可取(1~3)mm轴的轴向尺寸:轴上安装传动零件的轴段长度是由所装零件的轮毂宽度决定的,而轮毂宽度一般是和轴的直径有关,确定了直径,即可确定轮毂宽度。
轴的端面与零件端面应留有距离L,以保证零件端面与套筒接触起到轴向固定作用,一般可取L=(1~3)mm。
轴上的键槽应靠近轴的端面处。
2轴的初步设计如下图:装配方案:左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蜗轮、套筒、挡油板和角接触轴承,右端从右到左依次安装斜齿轮、套筒、挡油板、角接触轴承。
3.轴的初步设计如下图T2=43624 0N·mm装配方案:左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挡油板、角接触轴承、端盖、密封圈和联轴器,右端从右到左依次安装大齿轮、挡油板、角接触轴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级齿轮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者:学号: 2012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1001班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2 年12 月 31 日河北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2)二电动机的选择 (4)三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5)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6)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六、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8)七、轴的设计计算 (17)八、轴的校核及键的校核 (30)九、箱体结构的设计 (31)十、联轴器的选择 (32)十一、润滑和密封的选择 (32)十二、设计总结 (33)十三、参考资料 (34)一、课程设计的任务1.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起到巩固、深化、融会贯通及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知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
(3)提高学生的有关设计能力,如计算能力、绘图能力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力等,使学生熟悉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等)的使用,掌握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2.设计题目:执行机构方案设计、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及机构运动简图已经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完成(详见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资料,在此略),现将对传动装置进行具体设计。
机械设计部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成之后设计题目的延续和深入。
执行机构方案设计、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及机构运动简图已经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完成,机械设计部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其传动装置进行具体设计。
设计题目:玻璃瓶印花机构及传动装置1、原始数据:方案号7分配轴转速n(r/min) 15分配轴转矩T(N·m) 580玻璃瓶单程移距(mm)110印花图章上下移距(mm)50定位压块左右移距(mm)20说明:(1)工作条件:2班制,工作环境良好,有轻微振动;(2)使用期限十年,大修期三年;(3)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20台);(4)带传动比i≤4;(5)采用Y型电动机驱动。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版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版一、课程背景在机械设计领域中,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用于调节机械设备的输出转速,实现输出力矩的放大或减小。
二级减速器作为减速器的一种,具有结构复杂、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因此,对于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二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
二、课程内容1. 二级减速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正斜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级减速器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和选择原则2. 二级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二级减速器的零部件设计要点和特点- 主要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3. 二级减速器的热处理和装配- 热处理对二级减速器性能的影响和作用- 二级减速器的装配步骤和注意事项4. 二级减速器的性能测试和调试- 对二级减速器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二级减速器的调试原则和步骤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二级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制造工艺,具备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于机械设计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安排- 第一阶段:介绍二级减速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包括传动比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包括二级减速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的实际操作。
学生将根据教师指导,完成二级减速器零部件的设计和制作。
- 第三阶段:实验室测试和调试,学生将在实验室进行二级减速器的性能测试和调试操作。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学生将掌握二级减速器的调试原则和方法。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学习报告、设计作业和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作业和实验报告,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实践操作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情况。
蜗轮蜗杆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范文.doc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蜗杆-齿轮二级减速器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目录一.传动方案的拟定 (1)二.电动机的选择及传动比确定 (1)1.性能参数及工况 (1)2.电动机型号选择 (1)三.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3)1.各轴转速 (3)2.各轴输入功率 (3)3.各轴输入转距 (3)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1.蜗杆蜗轮的选择计算 (4)2.斜齿轮传动选择计算 (8)五.轴的设计和计算 (13)1.初步确定轴的结构及尺寸 (13)2.3轴的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17)六.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21)七.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22)八、联轴器的选择 (22)九.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3)十.润滑和密封的选择 (24)十一.拆装和调整的说明 (24)十二.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 (24)十三.设计小结 (28)十四.参考资料 (29)下图是蜗杆轴与蜗杆材料一致选择45号钢调质处理,HB=240,考虑到蜗杆为下置,有轴向力,所以选用一对角接触轴承,一个深沟球轴承,一端固定,一段游动,稀油润滑,橡胶密封。
轴的结构设计如下图图2 蜗杆轴的结构设计 1)初算轴头 按需用切应力初算d1 pd cn ≥d1段直接与电机相连,不受弯矩,查机械设计课本表10-2取c=112则 31 1.0011211.43940d mm ≥= 轴颈上有单键,轴颈虚增大3%,d 1=11.4×1.03=11.74 考虑到蜗杆轴刚度较小,需增大轴径,取d 1=18mm 查《机械设计指导手册》126页选取LT2型联轴器 l 1=42mm 2)计算d 2、l2 该段轴与联轴器想连,起定位作用,但不承受轴向力,且需要考虑密封圈内径为标准值,所以取d 2=20mm ,l 2需伸出端盖15~20mm ,由作图决定,作图后的l 2=40mm 。
3)计算d 3、l3 该段与圆螺母配合,考虑圆螺母的标准值。
机械课程设计涡轮蜗杆二级齿轮
一、设计任务书二、确定传动方案1、设计题目链板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二级蜗杆蜗轮-齿轮减速器2、原始数据⑴链条曳引力:F w =6000N⑵链条速度:v w=0.35m/s⑶链条节距:p=125mm⑷链轮齿数:Z=6⑸开式齿轮的传动比:i开=43、工作条件⑴工作有轻微振动,空载起动,工作时经常满载,单向运转。
⑵双班制工作,减速器使用寿命为5年,小批量生产。
⑶启动载荷/名义载荷为1.5⑷链速允差±5%。
4、设计工作量⑴减速器装配图1张,A0图纸⑵零件图2张,A3图纸⑶设计说明书1份机械传动装置一般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机架四部分组成。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根据各种传动的特点,带传动安排在高速级,齿轮传动放在低速级。
传动装置的布置如下图1、电动机,2、4、联轴器,3、二级齿轮蜗杆-减速器,5、链,6、开式齿轮三、电动机的选择及相关计算㈠选择电动机1、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根据电动机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系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形式为卧式封闭结构。
2、确定电动机功率由已知条件知wF=6000Nwv=0.35m/s链传动机械效率wη=0.96 工作机所需功率:wwWwvFPη1000==kW19.296.0100035.06000=⨯⨯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ηwPP=查相关表得联轴器η=0.99 98.0=轴承η70.0=蜗杆η链传动96.0=链η直齿轮97.0=齿轮η于是有56.0252==齿轮链蜗杆轴承联轴器ηηηηηη故91.356.019.2===ηwPP kW所电动机额定功率为kWPPm08.5~91.391.3)3.1~1()3.1~1(=⨯==取额定功率mP=5.5kW,查表选择同步转速为3000r/min的Y系类电动机Y132s1-2,满载速度=mn2900r/min详情如下表kWPw19.2=kWPm5.5=Y132s1-2=mn2900r/min设计项目 计算及说明主要结果①各段轴的直径轴段1: 因为本减速器为一般减速器,对材料无特殊要求,故选用 45钢。
机械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
机械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原理,理解其工作过程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减速器设计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如齿轮传动、轴承寿命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设计要求分析、方案设计、计算校核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二级减速器零部件的绘制和装配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和软件进行二级减速器参数计算和校核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二级减速器的组装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二级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 齿轮传动原理,齿轮参数的计算与选择。
- 轴承类型及选用,轴承寿命计算。
- 减速器设计中涉及的力学知识,如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等。
2. 实践操作:- 利用CAD软件进行二级减速器零部件的绘制、装配。
-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二级减速器的参数计算和校核。
- 二级减速器的组装、调试及性能测试。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二级减速器基本结构、原理学习,了解其应用领域。
- 第二周:齿轮传动原理学习,进行齿轮参数计算与选择。
- 第三周:轴承类型及选用,轴承寿命计算方法学习。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版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二级减速器的设计,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机械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机械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包括结构设计、强度计算、绘图表达等方面。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用于特定工作条件下的二级减速器。
给定的工作条件包括输入功率、输入转速、工作机的转速要求以及工作环境等。
具体要求如下:1、选择合适的传动方案,确定各级传动比。
2、对齿轮、轴、轴承等主要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
3、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清晰阐述设计思路和计算过程。
三、传动方案的选择在选择传动方案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传动效率、结构紧凑性、成本等。
常见的二级减速器传动方案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等。
经过比较分析,我们选择了圆柱齿轮减速器,因为它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
四、主要参数的计算1、确定总传动比根据输入转速和工作机转速要求,计算出总传动比。
2、分配各级传动比考虑到齿轮的齿数和模数等因素,合理分配两级齿轮的传动比。
3、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五、齿轮的设计计算1、选择齿轮材料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如齿数、模数、分度圆直径等。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六、轴的设计计算1、初步估算轴的直径根据传递的转矩和转速,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2、轴的结构设计根据安装零件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以及轴上的键槽等结构。
3、轴的强度校核对轴进行弯扭合成强度校核和疲劳强度校核。
七、轴承的选择与校核根据轴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并进行寿命计算和校核。
八、键的选择与校核选择合适的键连接,并对其强度进行校核。
九、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确定减速器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油的种类,以及选择合适的密封方式和密封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蜗杆-齿轮二级减速器
目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31;
6.28mm
1
33
11233
22333
330.94611811.839400.72311829.0848.30.68811841.2516.1
P d C mm n P d C mm n P d C mm n ≥⨯=⨯=≥⨯=⨯=≥⨯=⨯= 考虑到1轴要与电动机联接,初算直径d 1必须与电动机
轴和联轴器空相匹配及d 3必须和联轴器空相匹配,所以初定
d 1=22mm ,d 3=45mm ,取d 2 =35mm 。
2.轴的结构设计
Ⅰ轴(蜗杆)的初步设计如下图:
装配方案是:左端,甩油环、轴套、套杯、左端轴承、
圆螺母止动垫片、圆螺母、端盖、密封圈、联轴器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安装;右端,轴套、左端轴承、圆螺母止动垫片、圆螺母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安装。
轴的径向尺寸:当直径变化处的端面用于固定轴上零件或承受轴向力时,直径变化值要大些,可取(6~8)mm ,否则可取(4~6)mm 。
轴的轴向尺寸:轴上安装传动零件的轴段长度是由所装零件的轮毂宽度决定的,而轮毂宽度一般是和轴的直径有关,确定了直径,即可确定轮毂宽度。
轴的端面与零件端面应留有距离L ,以保证零件端面与套筒接触起到轴向固定作用,一般可取L=(1~3)mm 。
轴上的键槽在靠近轴的端面处的距离取(1~3)mm ,靠近轴肩处的距离应大于等于5mm 。
Ⅱ轴的初步设计如下图:
d 1=11.83m m d 3=41.08m m d 2
=29.08mm
装配方案是:左端,蜗轮、轴套、挡油板、右端轴承、
端盖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安装;右端,齿轮、轴套、挡油板、
左端轴承、端盖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安装。
尺寸设计准则同Ⅰ轴。
Ⅲ轴的初步设计如下图:
装配方案:左端,齿轮、轴套、挡油板、左端轴承、端
盖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安装;右端,挡油板、右端轴承、端
盖、密封圈、联轴器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安装。
尺寸设计准则同Ⅰ轴。
3.Ⅲ轴的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由Ⅲ轴装轴承处轴的直径d=50mm,查《机械设计课程
设计指导手册》得到应该使用的轴承型号为30210E,
D=90mm,B=20mm,a=20mm(轴承的校核将在后面进行)。
d=50mm
D=90mm
B=20mm
a=20mm
(1)计算大齿轮受力:
转矩 T 1=464.6N ·m
11122464.61000
3602258
t T F N d ⨯⨯=
== 11tan tan 2036021340.5cos cos122'8"
n r t F F N ο
ο
αβ==⨯= 11tan 3602tan122'8"768a t F F N οβ==⨯=
由此画出大齿轮轴受力图,见b 图
(1) 计算轴承反力(c 、e 图) 水平面
1T 99072N m =⋅
1.计算内部轴向力 受力如图i
查表得 S=0.7Fr (α=25o ,e=0.7)
2222111'"53.781054.61056r F R R N =+=+=
2222222'"139425472903.5r F R R N =+=+=
则 S 1=
7.47511.121056
=⨯N
S 2=
130811
.125
.2903=⨯N 1. 计算单个轴承的轴向载荷 比较S 1+F A 与S 2的大小
S 1+F A =475.7+768=1243.7<2S
由图示结构知,1轴承“压紧”,2轴承“放松”。
则 F a1=A F S -2=540 F a2=2S =1308N 2. 计算当量载荷
P=f P (XF r +YF a ) 查表取f P =1.5
11540
0.510.5461056
a r F e F ==<= 查表得X 1=1,Y 1=0
221308
0.452903.5
a r F e F ==< 查表得X 2=1,Y 2=0
则 P 1=1.5(1×1056)=1584N
数据皆引自《机械设计》第159页~第173页
F r1=1056N
F r2=2903.5N
S 1=475.7N S 2=1308N
F a1= 540N F a2 =1308N f P =1.5
X 1=1,Y 1=0
X 2=1 Y 2=0
P 1=1584N P 2=4355.25N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