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旅游经济学第七章 旅游消费
![旅游经济学第七章 旅游消费](https://img.taocdn.com/s3/m/a72a9643c5da50e2524d7fdf.png)
一、旅游消费水平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1.旅游消费的数量指标
旅游者人 数
旅游者停 留天数
旅游者人 天数
一、旅游消费水平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旅游消费的价值指标
旅游消费总额是指一定时 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 地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活 动过程中所支出的货币总
额。
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额是指 一定时期内,所有旅游者 在某个旅游目的地国家或 地区的平均旅游消费支出
机械工业出版社
CHINA MACHINE PRESS
旅游经济学
主 编 丁玉平 副 主 编 武瑞营 田敏娜 参 编 侯艳艳 董 涵 胡 滨 邢兆强
高职高专旅游与餐饮类专业规划教材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章 现代旅游经济与旅游产业 第二章 旅游产品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第四章 旅游市场
目录
旅游产 品质量
三、旅游消费方式的发展趋势
5.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 水平逐步 上升
旅游消费 呈现体验 化趋势
旅游消费 结构不断 优化
旅游消费 环境良性 发展
旅游消费 市场供求 平衡
第三节 旅游消费水平
一、旅游消费水平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旅游消费水平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消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以及对 旅游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水平。旅游消费水平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 旅游消费水平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产品上的人均支出量;广义的旅游消费水 平不仅包括人均旅游消费的支出量,还包括对旅游产品消费的质量和层次 ,即反映旅游者对旅游需要满足的程度和水平。当旅游者消费某种旅游产 品的时候,尽管所消费的旅游产品数量相同,但如果旅游产品质量差别较 大,则意味着旅游者获得的满足程度差别较大,其所反映的旅游消费水平 的差别也相应越大。
第七章 旅游消费与效果 《旅游经济学》ppt
![第七章 旅游消费与效果 《旅游经济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ef67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d.png)
.
要正确理解旅游消费的基本内
旅 容,必须掌握关于消费的基本概念 游 消 和相关知识。
费
的
特
点
及
类
型
一
相关知识: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再
. 旅
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四大环节,四者之间相互联系、 互相制约,又互为条件、互为依存。
游
其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
消
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
的 具有不可重复性。
特
点
及
类
型
一 5、旅游消费的替代性
. 旅
对于旅游综合产品,旅游消
游
费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消
费
的
替代性加剧了旅游业的竞争。
特
点
及
类
型
一 .
6、现代旅游消费的伸缩性
首先,旅游消费是无限性消费。旅游消费 是人们为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进行的高
旅
级消费形式,因而没有数量限制。
游 消
其次,旅游消费是高弹性消费。满足人们 生存需要的消费弹性较小,而满足人们享
方 力的大小取决于生理、经济及文化
式 的条件。
此外,旅游消费力同旅游服务
质量、水平成正比例关系变动。
二 (一)旅游消费方式的概念 .
旅
3、旅游消费结构
游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
消 一定时间内的旅游消费中,对各类
费 旅游产品(交通、住宿、餐饮、娱
方 乐、游览、购物、通讯、医疗)消
式 费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
特
间距离,才能实现旅游消费。
点
及
类
型
3、旅游消费的同一性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生产要 同时进行,即旅游服务的提供必 须以旅游者的实际购买为前提, 从而形成旅游产品生产和旅游消 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同一性。
第七章 旅游者的消费决策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第七章 旅游者的消费决策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98e7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4.png)
7.1 购买决策概述
• (2)直觉模型 • 直觉: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 -什么时候最可能使用直觉决策? • ①不确定性水平很高的时候 • ②几乎没有先例存在的时候 • ③难以科学地预测变量的时候 • ④ “事实”有限的时候 • ⑤事实难以明确指明前进方向的时候 • ⑥数据资料没什么用的时候 • ⑦同时存在几个方案,又无法取舍的时候 • ⑧有时间限制,必须决断的时候
NEW PROJECT PRESENTATION
7.1 购买决策概述
• (2)理性决策模型所需要的限定条件 • ①问题清晰。问题清楚而明确,假定决策者对于决策情境
拥有完全的信息。 • ②所有选项已知,假定决策者可以确定标准,并能列出所
有可行的方案,而且还能够预知到这些方案所有可能的结 果.就是说要有诸葛亮的智识。 • ③偏好明确。明确的偏好就可以保证对决策标准和备选方 案进行量化和排序,从而确定它们重要性的不同。 • ④偏好稳定。假定具体决策标准和权重都是不变的。 • ⑤没有时间和费用的限制。 • ⑥最终选择效果最佳。
– 1)首倡者:首先提出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的人; – 2)影响者:其观点或建议对决策有影响的人; – 3)决策者:对购买决策的某个方面(包括是否买、买
什么、如何买、何处买)作出决定的人; – 4)购买者:实际去购买的人; – 5 使用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
NEW PROJECT PRESENTATION
第7章 旅游者的消费决策
NEW PROJECT PRESENTATION
7.1 购买决策概述
• 7.1.1 购买决策的概念
-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 就是旅游者购买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动机的取舍的
旅游经济学部分书目目录
![旅游经济学部分书目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193d37a0f524ccbff121842e.png)
作者:刘晓鹰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367000 页数: 236 开本: 16开I S B N : 9787030213709 包装:平装定价:36.00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
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
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第三章旅游产品与开发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消费及价格第七章旅游收入与分配第八章旅游投资及效益研究第九章旅游企业的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第十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一章旅游产业及其增长与发展后记书名:旅游经济学ISBN:730007229 作者:Adrian Bull(亚德里恩﹒布尔) 出版社: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定价:24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06-5-1 版次: 1 开本:特16开包装:平装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旅游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继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业之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短短20多年间,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排名第41位的旅游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排名第6位的旅游大国,并正逐渐向世界旅游一流强国迈进。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七章 决策)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七章 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df9b3421bb68a98271fefa96.png)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第七章 王雯
1
第七章
旅游决策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
学习目标
• 掌握旅游决策的概念和内容
•
•
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和特点,并了解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了解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目
的地选择模型
(2)信息的搜寻与评估阶段;
(3)旅游决策阶段;
(4)旅游准备阶段和旅游体验阶段;
(5)旅游满意的评价阶段。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图 消 费 者 购 买 决 策 模 型 11-1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无论是个体旅游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其过程都包括以下阶段: (1)旅游需要识别 (2)旅游信息搜寻 (3)旅游方案评估
(4)购买决策实施
(5)购后行为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三、旅游决策的特点
(一)复杂性 (二)偶发性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四、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者所处的外部环境
(1)消费选择自由
(2)价格充分弹性
(3)预算约束
(4)没有流动约束
(5)不确定性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二)旅游者的内在因素 (1)理性主体 (2)追求效用最大化 (3)规避风险
(5)从令人产生欲望的目的地中挑出一个特定的目的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
(二)伍德赛德和莱松斯基模型
• 旅游者意识中的目的地可以分为考虑域或激活域(自动激起欲望的目的
地)、排除域(被拒绝放弃的目的地)、惰性域(未被积极考虑的目的地)、 无意识域(不可能被人们知觉意识到的暂时无意义的目的地)、意识域(可 被人们知觉的存在于意识范围内的目的地)。 • 情感联系、旅游者目的地偏好、游览意愿和情境变量也是影响目的地决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七章-决策PPT课件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七章-决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1001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5.png)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无论是个体旅游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其过程都包括以下阶段: (1)旅游需要识别 (2)旅游信息搜寻 (3)旅游方案评估 (4)购买决策实施 (5)购后行为
7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三、旅游决策的特点
(一)复杂性 (二)偶发性
8
第一节 旅游决策概述 四、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者所处的外部环境
17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
(二)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
图11-6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
18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
(三)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
图11-7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概念模型
19
本章小结
(1)旅游决策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 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 过程。 (2)从狭义上讲,旅游决策的内容就是指旅游消费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从广 义上讲,旅游决策的内容不仅包括目的地的选择,还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 乐、购物等单项旅游产品的决策,同时也应该包括对购买方式的选择,即旅游消 费者对服务提供商和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 (3)旅游决策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旅游需要识别、旅游信息搜寻、可行方案 评估、旅游决策实施和购后行为。
21
核心关键词
旅游决策(tourism decision-making) 旅游目的地(tourist destination) 目的地选择(destination choice)
22
Hale Waihona Puke (1)消费选择自由 (2)价格充分弹性 (3)预算约束 (4)没有流动约束 (5)不确定性
内蒙古大学 旅游经济学 讲义7
![内蒙古大学 旅游经济学 讲义7](https://img.taocdn.com/s3/m/b4c326667e21af45b307a897.png)
三、旅游消费的作用
(一)是旅游经济运行的源动力 (二)是旅游需求得以实现和满足的必要条件 (三)对旅游产品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第二节 旅游消费结构与效果
一、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
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二)分类
第二节 旅游消费结构与效果
旅游消费与其他产品和服务消费的选择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决策 时间和价格双重限制因素下的旅游消费选择
从旅游目的地来讲,旅游消费效果是指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支出,也即旅游 目的地的旅游收入最大化。
(二)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旅游者消费效果的衡量 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三)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 旅游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一致性 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的一致性 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决策行为模型
二、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购买、消费、处置 旅游产品的行为以及先于并决定这些行为的 决策过程。旅游产品购买和旅游产品的实际 消费有时是同一的有时是分离的。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决策行为模型
三、旅游消费决策模型
pred(1967)度假者行为矩阵 um and crompton (1990)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 woodside and lysonski(1989) 休闲目的地认知和选 择一般模型 crompton、wahab、rothfield(1975) 旅游消费行 为模型 schomll(1977)旅游决策过程:一个模型 mathieson and wall (1982) 旅游决策模型 moutinho (1987) 度假旅游者行为模型 middleton (1994) 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型
旅游经济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旅游经济学第七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93ff965901020206409c00.png)
第七章习题答案
1.旅游消费具有哪些特点?
⑴旅游消费的劳务性和同一性⑵旅游消费的综合性⑶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⑷旅游消费的变动性⑸旅游消费的互补和替代性
2.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作用?
⑴旅游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⑵旅游消费是高质量劳动力再生产的创造因素
⑶旅游消费是普及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桥梁⑷旅游消费是旅游产品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
3.旅游消费方式由哪些要素构成?
旅游消费方式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消费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的方法和形式。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旅游消费意识⑵旅游消费习惯⑶旅游消费能力
⑷旅游消费水平⑸旅游消费结构
4.应该从哪些角度对旅游消费结构进行分类?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旅游产品和相关消费品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它不仅反映了各类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消费中的比例关系,还反映了由一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旅游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⑴按旅游消费主体的规模分类⑵按旅游消费主体的特征分类⑶按旅游消费层次分类⑷按旅游消费内容分类⑸按旅游消费形态分类
5.提高旅游消费水平的途径有哪些?
⑴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⑵开拓高素质客源,提高旅游者人均消费水平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者的满意度⑷提高旅游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其竞争力6.如何进行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
⑴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一致性⑵微观消费效果与宏观消费效果的一致性⑶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社会效果的统一。
《旅游经济学》第七章旅游消费及其效果.
![《旅游经济学》第七章旅游消费及其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764291bcc175527072208bc.png)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在未来有可能成行、但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的旅游消费,称之 为潜在旅游消费;在目前条件下能够或者已经实现的旅游消费, 称之为现实旅游消费。要想将潜在旅游消费变成现实的旅游消费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当条件具备的时候, 潜在的旅游消费需求能否得到实现和满足,从而变成现实的旅游 消费活动,关键就在于旅游者是否愿意参与旅游消费。
(三)旅游消费属于精神性消费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个人消费,从内容上来看,包括精神 和物质两方面,除了有形的以商品形式存在的物质产品和无 形的以文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以此为依托 的消费性服务在内。所以,旅游消费包括了人们在旅游中所 获得的满足其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旅游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 以这些为依附的旅游服务三个方面。
(二)旅游者的收入水平
旅游消费是满足人们高层次需求的消费。即使人们有了 旅游的欲望,也只有当人们的收入在支付其生活费用之外, 尚有一定数量的节余时,即存在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时, 才有可能外出旅游,潜在需要才能变为现实需求。旅游者的 收入水平越高,可自由支配收入越多,购买旅游产品的经济 基础就越好。
15
(七)旅游者的心理因素
旅游者的消费习惯、购买经验、周围环境等都会不同程度 地影响旅游消费选择、旅游消费行为,从而影响着消费结构。 消费方式的示范性及旅游者的从众心理也影响旅游者的支出投 向,如历史上兴起的温泉旅游热、海滨旅游热以及现代的文化、 休闲旅游热等。
第七章 旅游消费 《旅游经济学》ppt 课件
![第七章 旅游消费 《旅游经济学》ppt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6bb03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d.png)
一般产品的消费,是消费者在价格与主观偏好之间进行 经济决策,而在旅游消费中,时间又成为一个必要的限定因 素。
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就是在三重客观因素(即价格 因素、时间因素和主观偏好因素)共同限制下进行的决策。 当旅游者在主观及客观限定因素下的消费组合使其获得最 大满足时,这就是旅游者的消费均衡状态。
(1) 按照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不同层次分类,可以分 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2)按照旅游消费资料的形态分类,可以分为有形产品消 费和无形产品消费;
(3)按照旅游消费对旅游活动的重要程度分类,可以分为 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
基本旅游消费是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必需的、基本稳定 的消费。
7.3 旅游消费效果 7.3.1 旅游消费效果的含义 旅游消费效果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消费支出与预期
的消费目的两者间的对比关系。
7.3.2 旅游消费的最大满足 旅游消费的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费用和时间的条
件下,通过旅游消费可能获得的精神或物质上的最佳感受。 旅游消费者获得消费最大满足的决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旅游消费中各种产品的选择
旅游购物品(件) 0 1 3 5 7 10
旅游产品(天) 20 18 14 10 6 0
组合点 M E F G H N
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消费可能性
购物品量与旅游时间的关系
表中所列的产品组合,仅仅是几个代表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还可以有很多种。每一种组合,对于 消费者来说,在预算约束的条件下,都有其选择的消费数量的最大可能性。
非基本旅游消费并非是旅游活动中必需的旅游消费,或 者说没有这些消费,旅游活动也可以进行,如医疗、通讯消 费等。
7.2.2 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1)旅游者收入水平是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经济因素 2)文化背景是影பைடு நூலகம்旅游消费结构的潜在社会因素 3)性别和年龄是影响消费结构的生理因素 4)旅游产品是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供给因素
旅游经济学(1323)
![旅游经济学(1323)](https://img.taocdn.com/s3/m/61eec8ae2b160b4e777fcf90.png)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论1.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2.旅游经济学的特征:应用性学科、产业经济学、基础学科、新兴的边缘学科3.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2)内在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外在矛盾: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4.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研究任务:提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第一,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第二,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第三,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第四,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第五,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第六,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第二章:旅游经济活动1.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科学技术手段,反映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旅游者和了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自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2.旅游经济运行包括哪些环节?1)基本环节:旅游产品的购买和销售2)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的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的发生和购买方向;旅游产品销售的次环节:旅游市场推销与提供旅游服务;旅行社中间环节及两个次环节:旅游产品批发与零售。
3.旅游经济运行的条件?1)宏观方面: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微观方面:主体因素: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客体因素:旅游资源的存在、旅游设施的存在、旅游服务的提供4.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旅游经济活动的持续性5.旅游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①积极影响:一是旅游经济的发展促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振兴和光大。
17-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第七章 旅游消费决
![17-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第七章 旅游消费决](https://img.taocdn.com/s3/m/75efac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e.png)
决策程度
拓展型决策 有限型决策
决 策
(住房、汽车) (外餐、文具)
名义型决策 名义型决策
习 惯
—忠诚型决策 —习惯型决策
(可乐、牙膏) (墨水、酱油)
高度参与
低度参与
参与程度
决策类型 决策阶段 介入程度 重复选择 信息搜寻
扩展型 多、复杂 高
少
广泛
决策时 间
长
有限型 较多
较低
较少
适量
较长
名义型 少、简单 高或较低 较多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 (二)旅游者对优质服务的需求曲线 (三)价格折扣与差别价格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大于1 富于弹性
等于1 无弹性
小于1 缺乏弹性
影响弹性的因素:
必需程度(必需品、奢侈品)
替代品多少(多、少)
购买数量(多、少)
市场形态(卖方市场、买方市场)
战略决策、策略决策
按决策风险分:
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
按照决策目标分:
最优决策、满意决策、
扩展型、有限型和名义型决策
扩展型决策(extended decision making),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购买 决策。旅游消费者长时间广泛搜集内部和外部信息,寻找可供选 择的备选方案,形成明确的评估标准。在全面深入地评价和比较 各个备选方案的优劣后,形成态度和购买意向,进而实施购买行 为,并完成对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辅助决策。
产品。 不同旅游消费者评估旅游产品的标准有差异。
四、旅游购买决策的类型
按照决策的方式分:
个人决策、家庭决策、社会协商决策
按照参与程度和决策程度分:
复杂决策、有限决策、品牌忠诚、惯性 拓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忠诚型决策、习惯型决策
第七章国内旅游消费
![第七章国内旅游消费](https://img.taocdn.com/s3/m/ced27bd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0.png)
第七章国内旅游消费论国内旅游消费一、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主要特征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除了具有最终消费、综合消费、绿色消费、可重复消费和多层次消费的基本特点以外,还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从消费群体看,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悄然变化,已经从温饱型消费模式向小康型消费模式转变,居民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与此同时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不断攀升,我国进入了大众旅游消费时代。
进入新世纪,国内旅游消费人次每年净增1亿人次以上,其中2004年和2007年均净增2亿人次以上,分别比上年净增2.3和2.2亿人次。
2008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亿人次,比2000年净增近10亿人次,增长了1.3倍。
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达到129%,比2000年提高了近70个百分点。
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将达到28亿人次。
就国内消费群体而言,我国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2.从消费主体看,农村居民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从1997年至2008年10多年间,在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人群构成中,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占当年全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这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
从总量看,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达到10.09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总出游人次的比重为58.9%,比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还高出4.6个百分点。
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人次,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多出3.06亿人次。
从增量看,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成长迅速,1997年农村居民出游率只有40%,到2008年达到了111.9%,提高了71.9个百分点。
2008年当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比1997年当年净增了6.24亿人次。
从消费看,1999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第一次超过1000亿元,达到1083.69亿元,2007年又超过2000亿元,达到2220.23亿元,2008年达到2777.55亿元。
第七章 旅游者的消费决策
![第七章 旅游者的消费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2fd6160c22590103029d00.png)
了解旅游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掌握旅游者购买决策研究的几种 理论
理解和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研究 的不同范式
1
第一节 购买决策概述
一、购买决策的概念
➢ 购买决策:包括一个广泛的信
息搜集、品牌对比和评价以及其他 一系列活动在内的全部过程。
➢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即旅游
者购买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 动机的取舍的过程。
华南农业大学
布里丹毛驴效应
指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定、 迟疑不决的现象。
这是决策之大忌。
华南农业大学
三、决策困境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鸡没有孵出来之前,就作蛋的打算 利益牵涉现象 十鸟在林,与一鸟在手 “无为而治” 骑虎难下
华南农业大学
四、有效决策建议
找出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考虑所有的可行方案与可能的结果 掌握一切应该知道的资讯 根据最重要的事来判断 无论作什么决策都是有风险的 将重要的决策分解成一连串的小决策 区分轻重缓急,掌握正确时机 设定目标与期限,避免陷入泥沼 理性的逻辑分析与直觉式的预感并用 一旦决定就立刻贯彻执行
华南农业大学
五、决策风格
高
对 模
分析型
概念型
糊
性
的
容
指示型
行为型
忍
力
低 理性
思维方式
直觉
华南农业大学
决策风格模型
第三节 旅游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一、经典的理性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问题确认
信息搜寻
方案评价
购买后的行为
华南农业大学
购买决策
影响问题确认的诱因的因素
缺乏 不满意 新需要 相关产品的购买 新产品 营销因素
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是通过决策者搜寻得到的,搜寻过程 不是完全理性,而是一个直觉性的过程;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9afcede0f8c75fbfc77db2ea.png)
《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支配旅游经济运行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经济学》既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研究旅游产业的特有问题;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理论是指导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也是针对旅游产业或领域进行研究的产业经济学。
从各学科理论研究的纵向关系来看,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包括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和景点管理等)是旅游经济学的延伸,它们以旅游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在旅游管理和旅游市场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的应用与具体化。
因此,旅游经济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学科中占有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本课程通过对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这两个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方面的深刻剖析,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经济活动运转过程以及在这一运转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规律,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培养人才。
同时在学习、研究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树立的正确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将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学会运用旅游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去分析旅游业实践中各种现象和矛盾,解决旅游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使学生认识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活动的商品化、旅游产品的结构、旅游产品的供给,投资与资源开发等问题,使其认识旅游经济活动不同于其他经济活动的特殊性。
旅游学概论第七章旅游市场
![旅游学概论第七章旅游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ca3038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f.png)
旅游学概论第七章旅游市场1. 引言旅游市场是指旅游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交易活动所产生的经济现象。
旅游市场的发展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章将介绍旅游市场的定义、特点、组成以及市场竞争等相关内容。
2. 旅游市场的定义旅游市场是指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交易活动所产生的经济现象。
旅游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非物质性:旅游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物质性,主要是体验和情感上的需求满足。
•不可分割性:旅游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消费者无法对旅游体验进行细分和拆分。
•购买决策的复杂性:旅游市场上的购买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需求、经济能力、旅游产品的质量和价值等。
•季节性:旅游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3. 旅游市场的组成旅游市场的组成主要包括旅游需求方和旅游供给方两个主体。
3.1 旅游需求方旅游需求方即旅游消费者,包括个人游客、家庭游客、团体游客等。
旅游需求方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需求方首先需要选择旅游目的地,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经济能力和时间限制等因素进行选择。
•旅游产品的选择:旅游需求方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旅游产品,包括交通工具、住宿、景点门票、导游服务等。
•旅游行程的安排:旅游需求方需要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自身的时间安排旅游行程,包括景点游览、购物、美食品尝等活动。
3.2 旅游供给方旅游供给方包括旅游目的地、旅行社、交通运输企业、酒店业、景点管理机构等。
旅游供给方为旅游需求方提供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其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方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供给的核心,需要进行开发和管理,提供各类旅游资源和服务。
•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旅行社作为旅游供给的中介机构,协助旅游需求方选择和预订旅游产品,为其提供旅游服务。
导游作为旅游供给方的重要环节,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无差异曲线分析
• 1.无差异曲线
用来表示两种或两组产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提供 的效用是相同的曲线。
组合方式 A1 A2 A3 A4
面包 1 2 3 6
饮料 6 3 2 1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面包
•A 1
•6
•A
•3
2
•A
•2
3
•1
•1 •2 •3
•A 4
•6
•C
(一)旅游者消费效果的衡量
旅游者消费的最大满足就是旅游消费效果最直 接最优化的体现。
旅游消费的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 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 上的和物质上的最佳感受,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 中实际感受与主观愿望的最大相符程度。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二)旅游目的地消费效果的衡量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一、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与分类
(一)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
指在游客消费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消耗 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的效果之间的 对比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二)旅游消费效果的分类
1、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 2、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二、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三)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 1、旅游消费与其他产品的消费决策
获得满足的各种搭配
搭配方式
甲乙丙丁
旅游产品(天数) 生活用品(单位)
3 10 15 20 18 5 4 3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开支预算线下的各种消费可能
搭配方式
甲乙丙丁
旅游产品(天数) 生活用品(单位)
2020/12/5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旅游 •1产0品 效•8
用
•6
•4 •2
•T U
•MU
•2
•4
•6
•8 •旅游产品数量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 随着人们消费的某种产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 虽然也相应增加,但产品的边际效用随所消费产 品的增加而有递减的趋势。总效用有可能达到一 个最大值,一旦越过这个点,产品的边际效用就 有可能等于零或者是变成负数。
0 5 10 20 10 7.5 5 0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三)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 2.旅游产品的选择决策
获得满足的各种搭配
搭配方式
甲乙丙丁
澳、新(天数) 新、马、泰(天数)
24 16 8
6 10 65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 所谓边际效用为负数,是指对于某种产品的消费 一旦超过一定量之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 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消费者对该消费品的反感 和讨厌。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 运用到旅游活动中,旅游消费者最大满足的含义 就是旅游消费者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稳定的,旅 游市场上的各种旅游消费品的价格也是已知的, 旅游者一定要使其购买的各种旅游消费品的边际 效用与他所支付的货币量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 说使其支付每一单位的货币,或者购买每个单位 的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基本旅游消费60.3%
非基本旅游消费39.7%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三、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一)旅游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概念 它是指旅游消费结构从不合理状态逐步向
合理状态的标准不断逼进的动态过程。一般而言 ,在居民收入、闲暇时间一定的前提下,旅游消 费结构合理化的内容和标准包括三层涵义:一是 发展速度适当;二是内容丰富多彩,方式多种多 样;三是消费结构要优化,综合效益较好。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2020/12/5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旅游消费特点 •第二节 旅游消费结构
•第三节 旅游消费效果 •第四节 旅游消费满足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第一节 旅游消费性质和特点
一、旅游消费的性质 (一)旅游消费的概念
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的享受和 发展的需要而消费的物质产品和精神资料的总和 。 (二)旅游消费的性质
(一)边际效应分析 • 总效用是指旅游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旅
游产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总和。 •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消费
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某产品的消费量
0 1 2 3 4 5 6
总效应
0 4 7 9 10 10 8
边际效用
4 3 2 1 0 -2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支出是衡量旅 游目的地旅游消费效果的标准。主要指标有: • 旅游消费总额 • 人均旅游消费额 • 旅游消费率 • 旅游消费构成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三、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 (一)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一致性 • (二)微观旅游消费效果和宏观旅游消费效果的
一致性 • (三)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二)为什么要研究旅游消费结构?
1、有助于科学地预测旅游消费的变化趋势。 2、有助于制定旅游经济发展规划。 3、有助于对国民经济中与旅游经济发展有关的部
门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决策。 4、有助于优化旅游经济结构,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三)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
二、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一)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 (二)游客收入水平 (三)游客的构成 (四)旅游产品的结构 (五)旅游产品的质量 (六)旅游产品的价格 (七)游客的心理因素等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我国旅游消费结构状况
• 1、基本消费支出比重过大。 • 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的高低是反映旅游消费
结构是否合理的显性指标,国际上规定其最 低警戒线为30%,旅游发达国家已高达60% 以上,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控制在30-40%。 • 我国正好相反,基本旅游消费占70%左右, 非基本旅游消费占30%,与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差甚远。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第四节 旅游消费满足
一、旅游消费最大满足的含义 二、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选择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一、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含义
• 旅游者消费的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时 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上 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二、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选择
1、从旅游消费层次分类,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
2、从旅游消费资料的用途分类,可分为食、住、 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消费。
3、从旅游消费形态分类,可分为实物消费和劳务 消费(或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4、从旅游消费内容的重要性分类,可分为基本旅 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2002-2003中国城镇居民散客出游的花费构成
城市间 交通费
28%
住宿费 14%
餐饮 费
17%
游览费 8%
购物 15%
娱乐 2.5%
其他
基本旅游消费67%
非基本旅游消费33%
•2005年入境过夜旅游者的花费构成情况
交通费 住宿费 餐饮费 游览费 购物 娱乐 其他
33.3% 14.2% 9.0% 3.8% 20.9% 5.3% 13.5%
•面 包 •9
•6 •A
•3
•B
•B
’
•2
•4
•6
•饮 料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面 包 •9
•6 •A
•3
•B
•2
•4
•6
•在无差异曲线中,消 费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 与开支预算线的切点E 上。这一点所对应的面 包和饮料的组合既满足 消费者需要又符合消费 者的开支预算。此时消 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饮 料
•B •A
• 饮料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二)无差异曲线分析 • 2.开支预算线
是指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 够购买到的各种数量商品的最大组合。
假定,某同学有零花钱12元,1个面包价格为2元 ,一瓶饮料价格为3元。如果全部购买面包可以购 买6个,如果全部购买饮料可以购买4个。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 原因:现在都市生活压力太大,工作节奏太快, 早已疲惫不堪,到节假日只想好好休息,完全没 有精力再出去游山玩水了。
• 这反映了人们来海南旅游消费的一种趋势,即从 观光旅游转变为度假休闲。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第三节 旅游消费效果
一、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与分类 二、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 三、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它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 种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属于个人消费的范畴。 因此,旅游消费具有如下三种基本性质: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1、精神性:旅游消费包括在旅游中获得的满足其 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旅游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以 这些依托的旅游服务。
2、高层次性: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之后 产生的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三、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1.旅游消费水平逐步上升 2.旅游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3.旅游消费市场供求平衡 4.旅游消费环境良性发展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海南:从观光到休闲折射旅游消费变化
• 据了解,国庆前三天,海南各大旅游景区接待游 客大幅度下降,而酒店接待游客量却同比增长了 不少。不少企业白领在海南选择住在舒适的酒店 里,没有到任何景区景点游玩,只是出去吃吃海 鲜。
3、个人性:旅游消费效果因人而异。
第七章旅游消费及效果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一)综合性 (二)劳务性 (三)伸缩性(富有弹性) (四)互补性和替代性 (五)不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