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合集下载

把握命题方向树立人文精神——例谈《文化生活》的一轮复习

把握命题方向树立人文精神——例谈《文化生活》的一轮复习
现 出强 烈 的 国家意 志 , 又具 有 浓郁 的 时代 气 题 中规定的范围是“ 《 文化生活》 有关知识” ,
息 和人 文 内涵 。从 历年 的高 考试卷 中我们可 就 要纵 观全 书进 行综合 考虑 。 以分析 出《 文 化生 活》的高频 考 点 、 一 般考 点
在 记忆 主干 知识 时 , 除 了 以书本 为主外 , 和未考 知识 点 , 从 而 我们 可 以有 重 点地 进 行 还 要关 注 各 种 概 念 之 间 的 关 系 , 如“ 文 化 传 复 习 。总结 近年来 的江 苏 、 山东 、 海 南 和广东 播 途径 与传播 手 段 的关 系 ” 、 “ 继 承 与发 展 的 等 地 的高考 卷 , 我们 会 发 现 《 文 化 生 活》 的考 关 系 ” 、 “ 创新 与 继 承 的关 系 ” 、 “ 发 展 中 国特
蠹 { 瓣 蔓
的要求与发 展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的不 同” 满意的教育 ,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⑥教育能够
等, 这些 都是 选 择 题 常 考 的知 识 。 关 注 知识 提 高人 的科 学文 化修养 和思 想道 德修养 。
疑 难点 , 如“ 当 前 我 国 的社 会 主 义 文 化 建 设
2 .历 年 高考试卷 要 多研 究
东 文综 卷第 3 1 题 第 1小 问 , “ 运 用 文 化传 承 的知识 , 谈谈 你对 材 料 中 ‘ 使 我 们 成 为 我们 ,
近几 年 的 高 考 《 文化 生 活 》 试 题 充 分 表 让 我们 懂 得 未 来 的方 向 ’ 的理 解 ” 。如 果 问
多样性 的意 义 ” 、 “ 正 确对 待 传 统 文化 和 外来 关 系 ” 等 。关 注 知识 的易 错 易混 点 , 如“ 文 化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课导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课导学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再认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观察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2、分析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懂得文化影响需要自觉学习和主动感悟。

3、总结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体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们文化素养的关系。

4、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6、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重点与难点: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2、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三、知识清单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哪些方面?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表现?3、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何特点?4、概括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人只要处于一个特定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说明: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发展发挥着深远持久的正确引导。

()说明: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说明:4、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高考,广东卷]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3高考,江苏卷]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这是因为()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3、(2013广东揭阳一模)30.“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单选题1.(2023·四川绵阳·三模)2023年2月,在雅典大学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围绕联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生和学者的双向流动促进中希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两国人民将走得更近、更亲。

这表明()①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②中心的成立拓宽中希文化交流传播的手段③推动人员交往是融洽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④文化交流需要不断学习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中外文化的交流体现了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两国关系,①③正确。

②:文化传播的途径有教育、人口迁徙、商贸、政治经济文化,朋友聚会等,手段是大众传媒,②排除。

④: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四川达州·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观点。

这是因为()①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③发展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海纳百川、熔铸百家④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定中华优秀法治思想,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这是因为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且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所以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故①④正确。

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一、二轮复习

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一、二轮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考点概览】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知识梳理】狭义与广义内涵: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非政治、经济、纯“自然”的东西)文化与文明文外延: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化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是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什特点: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么是一种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静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

刻影响文化的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双重性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相互影响(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民主政治交融;与国际政治交融)▲越来越成为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的作用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综合对于发展中国家,是重要精神武器如何把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应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来自于各种形式的▲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过程):要求(参加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特点:▲深远持久(效果):要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何能增强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表现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特征】本单元的核心是文化发展,围绕文化发展,对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生活》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精品文档17页

《文化生活》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精品文档17页

三、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①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 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等特定功能。② 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A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 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B教育能够 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前 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C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2、教育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为推动经济建设,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 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 性、全局性作用。
《文化生活》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遵义县第一中学 徐志岚
2019年10月17日
复习策略
一、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强化主干知识 二、紧扣考纲,重视高频考点 三、注重考查的角度,审准设问,抓住
要点规范作答 四、对学生看书的一些建议与做法
一、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强化主干知识
(一)、文化是什么
1.含义 2.文化多样性(含义、原因、表现、态度、原 则、为什么、怎么做) 3.传统文化(含义、特点、表现形式、对传统 文化的态度、作用) 4.中华文化(特征、作用、与中华民族精神的 关系) 5.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含义、原因、态度)
3.第三单元,梳理了应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第四单元,梳理出了如何发展先进文化。①坚持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 导地位;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③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④、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⑤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建设和谐文化。⑥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⑦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 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的区别
• • • • 先进文化区别于落后、腐朽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先进文化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的社会主义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 导地位。
②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应提供以流行文化为主的多种类
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要保持和尊重传统文化中符合 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落后文化 共同点
腐朽文化(P182) 《五三》
含义
表现 区 危害 别 对策
存在 原因
1.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历史角 度) 2.西方腐朽文化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国外环境) 3.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双重影响,市场经济的自身弱点 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滋生不良思想。(国内环境)
易错易混提示:
易错点一:大众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相同的吗?
(1)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 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 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除了体现大众文化的 要求外,还要体现民族性、科学性的要求。 (3)两者的范围及要求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
题目(P176) 《五三》
深化整合: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 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 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 着强有利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 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3)要求: ①国家角度: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发 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 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企业角度,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增强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③公民角度,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能力,增强 抵御能力。 (4)其他: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 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题目(P176) 《五三》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生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课件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生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课件

手段不同
尚进行引导
尚进行引导
NO.2 在“题组训练”中查缺漏
1.(2019·昆明检测)云南绿春县通过基层文化设施条件的不断完
善,组织开展“阿迷车”歌乐舞广场文化天天乐活动,开展农
村电影“2131 工程”及数字电影广场放映活动。群众能够享
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要得益于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②大众传媒等现代科技的进步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 鼓舞人。 (2)特点: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依靠社会 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 主导地位,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 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拓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 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

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做 企业 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
的能力。
个人
[4] ]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③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树立法制观念;
《人民的名义》的热播,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
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击中了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该
剧的热播表明
()
①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
②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教案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网络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网络◆考点阐释考点 21:中华文化积厚流光、广博精湛.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看,中华文化积厚流光(1)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点的发展历程①古代的绚烂——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远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近代的衰微——跟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衰败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③现代的中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才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绚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

④发展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使之与今世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表现时代性。

(2)积厚流光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没有中止而持续到现在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化积厚流光的目睹——汉字与史册文籍①汉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记。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就。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日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记。

②史册文籍A.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目睹。

B.原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留历史资料。

c.我国史册文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温馨提示】文字、文学、文物、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会丰富成就。

文字的发明,令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学:以文字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发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络为能够演唱的抒怀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会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PPT教学课件 人教课标版

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PPT教学课件 人教课标版

4、练——强化训练,做到精练实练,加强解题规范 指导
精练是指练习不宜过多,题目要精选。实练是指练 要有评,不是练过就算,而且要讲得精、评得透, 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做到举一反三。在综合训练过 程中,要注重强化第Ⅱ卷练习的规范性,要激发学 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学会求同和求异思维,要让 学生多动脑动手,在精练中要训练规范、训练速度、 训练准确度,培养能力。选择一些典型例题,予以 举一反三的理解,在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上下工夫, 减少不应有的失分。做到宏观和微观的统一,观点 和材料的统一,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又要恰当地 体现创新要求。
知识结构
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
从社会发展看文化
从人的发展看文化
文化的概念
文化影响的特点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人类文化素养的形成和表现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
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如何坚持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根本目标 基本要求 关键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科学
文化事业建设
思想道德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中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 的丰富和发展
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大力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知识结构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文化建设
选择文化生活的意义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和社会》教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和社会》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内涵①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正确: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概念,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理论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是是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承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展文化消费、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别提示】〔1〕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界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但是人们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赏自然的时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

可见,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为人所特有。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相关系。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根本领域。

〔1〕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开展道路。

如中国的开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开展那么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知识归纳4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知识归纳4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归纳4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框架:第八课知识框架一、文化生活中“喜”与“忧”的原因和表现(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1.“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表现:①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③潜移默化接受正确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2.“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表现①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③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二、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市场,不同主体该怎么办★★①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发展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②加强法制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素质。

③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三、发展大众文化1.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2.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3.对策: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4.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意: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西方国家提倡的大众文化是有很大区别的。

5.如何发展大众文化?(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坚持文化创新。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多样性。

●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握好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我们应该怎样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自觉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2)双面交流。

(3)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考《文化生活》复习备考建议

高考《文化生活》复习备考建议

(一)知识网络
第 二 单 元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要求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播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文化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要求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 创新与借鉴、 创新与借鉴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第 一 单 元


1、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也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 文化也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是后天培育形成的 文化不会自动发展,需要人们去建设。 文化不会自动发展,需要人们去建设。
文 化 与 社 会
2、文明与文化
(含义略 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 含义略) 文化 : (含义略),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 文化特指精神方面, 文化特指精神方面,文明可以是社会生活各方面 文化性质有两重性, 文化性质有两重性,文明应指社会的进步状态
(一)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依据考纲和课标) 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依据考纲和课标) (二)提炼主要原理或观点 (三)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明辨疑似点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延伸链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延伸链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PPT

【政治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PPT

9、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 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而文化 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文化传承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 和发展依靠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10、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因而是必须予以继 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因而是不断发展和进 化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因而又必须予以批判和创新。 11、教育与文化传承。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 动性活动。首先,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传统的功 能。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功能。再次, 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从《文化生活》的层面,特别注意:北京奥运的精神、文化、 理念;汶川大地震后表现出来的不屈的民族精神;神舟七号 发射成功后的航天精神……
2、必须注意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学科教学指 导意见,做到“心中有纲”
高考试题遵循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但又不拘泥于考 试说明,这并不意味着超纲命题,而是防止知识点的 简单再现,提倡对《考试说明》所规定知识的灵活运 用和综合运用。我们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做到以本为 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纲为纲,认真研究 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熟练掌握每个考点的基本要 求。同时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 强制的。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 是,这种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 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可 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一个人形成的系统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正确的,也包括错误的。 6、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经济 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 了目标和动力。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知识归纳2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知识归纳2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归纳2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框架:【核心知识点】1、文化多样性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怎么办)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4、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6、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及双重作用(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阻碍、消极作用。

)7、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9、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并且体现时代精神。

10、加强东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P541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问题,答题思路: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创新(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大众传媒的功能)(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括号内容为结合材料可能涉及的答题要点也要考虑。

详细见可考虑的细化知识点【细化知识点】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世界文化多样性1.是什么?(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文化生活高三高考知识点

文化生活高三高考知识点

文化生活高三高考知识点随着高三学习的加剧和高考的逼近,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不仅需要扎实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点,还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体验,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文化生活,不仅可以在考试中获得一些额外加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的高中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培养文化生活。

阅读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从中体会文字之美、文学之韵,并通过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除了经典文学作品,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些时事热点,阅读一些报纸、杂志或线上文章,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加深自己对时代的认知。

其次,观赏各种艺术形式也是培养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去电影院欣赏一些有价值的电影,学习电影语言和表达方式;去剧院观看一些戏剧演出,感受演员的演技和剧情的张力;去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展览,欣赏绘画和历史文物,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文化背景。

通过这些艺术形式的观赏,我们可以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此外,参与社会实践也是培养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通过实际行动,我们可以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参与社会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自己的社会思考能力。

最后,培养自己的文化生活还可以通过参观旅游景点来实现。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进行参观,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背景。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体验不同地域的差异和魅力。

总之,培养文化生活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任务,需要我们在高中生活中持之以恒。

通过阅读、观赏各种艺术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和参观旅游景点等方式,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遵义县第一中学政治组徐志岚《文化生活》在历年的高考中所占比例不大,一般为16%左右,近几年都是一个选择题(4分)加一个非选择题(12分),但这16分想要拿高分却很难,因为对《文化生活》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觉得不好把握,比较抽象,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更是觉得内容杂乱无章,不晓得该去记什么、怎么记忆,怎么理解,怎么分析作答。

比如这两年对《文化生活》的考查,同学们就觉得比较难,不容易得高分,去年的高考,命题者从热点材料着手,考查了抗战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很多学生都觉得好像书上都没怎么讲,不晓得到底怎么作答,这其实就是对书本知识不熟悉不理解,不能做到知识的搬家,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导致的。

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在这一块上的得分率,夯实基础,熟读课本,牢固掌握主干知识、重点内容必不可少。

因此,我就自己在第一轮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采用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各位的复习备考工作有所帮助。

第一,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强化主干知识在复习中,我把《文化生活》的主干知识概括为三个问题:即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发展文化(为什么?),如何发展文化(怎么办?),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把整本书的知识串起来,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在对知识的的理解上做到更加透彻,让答题更有思路。

一、文化是什么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2. 文化多样性(含义、原因、表现、态度、为什么、怎么做)3. 传统文化(含义、特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作用)4.中华文化(特征、作用、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5.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含义、原因、态度)二、文化的作用(为什么发展文化?)1.对个人(对个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

)2.对社会(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文化与综合国力(含教材11页和22页共四句话)(4)传统文化的作用(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双重性,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文化多样性的作用(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中华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三、如何发展文化(怎么办?)在前面两个主干问题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如何发展文化做梳理,学生已经养成了把知识打通,寻找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思维习惯。

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从第一单元开始进行梳理,经过最后的汇总、梳理,大致形成了下面的知识结构:1.第一单元,梳理出因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所以应大力发展经济。

强调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加强文化创新;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有的学生甚至考虑到政治决定文化,所以还提出要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的观点,说明思维水平确实得到了提升。

)2.第二单元,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里,梳理出可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发展文化;从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里,梳理出发展大众传媒或依靠科技可发展文化;从传统文化里,梳理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梳理出可通过文化创新的途径发展文化;从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梳理出可通过社会制度的更替、思想运动、科学技术、教育等发展文化;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梳理出发展文化,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可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入手)。

3.第三单元,梳理了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4.第四单元,梳理出了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③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⑤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

⑥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⑦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经过梳理,学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觉得对教材的把握又进了一步。

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训练,学生一般都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二,紧扣考纲,重视高频考点在弄清三个大问题后,再给学生补充一些重点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进一步细化知识。

根据考纲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的实际情况,这些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总体: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教育、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对发展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B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从国内来说,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从国际来说,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文化对个人的影响:(1)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根本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社会实践。

2、(重要或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4、(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5、(影响因素)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三、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等特定功能。

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A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B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C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2、教育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四、中华文化的作用: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文化与社会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华文化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④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文化与人①中华文化能够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②中华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①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根本途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

④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汲取各民族长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加强文化创新。

⑤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⑥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尤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根本目标与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⑦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⑧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⑨必然要求——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六、《文化生活》中有关个人(青少年)如何做的几个知识点:(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2)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3)我们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4)提高眼力,自觉拒绝落后腐朽文化的污染;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5)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不断进行文化创新(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7)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8)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第三,注重考查的角度,审准设问,抓住要点规范作答近年高考试卷的一些特征:1、价值取向比较鲜明,彰显国家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