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产前及产后出血的诊断及处理PPT课件
![产前及产后出血的诊断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36c26d71fe910ef02df84b.png)
最新课件
5
2、不典型宫外孕的特点:停经时间 短,或无明显停经史、以不规则阴道出血 就诊,可有或无组织样物排出,B超宫内 宫外无法探及孕囊,尿HCG可为阳性、弱 阳性或阴性,诊刮送检结果可为蜕膜组织、 增生期内膜或分泌期内膜,容易与子宫内 膜炎、月经不调、流产等相混淆。
最新课件
6
3、防止不典型宫外孕漏诊或误诊须注 意的几点:
最新课件
7
(4)B超结果与血B-HCG值的关系, 正常月经周期,停经5-6周时,血 B=HCG1500-2000,TVS可探及宫内孕囊, 停经7周时,血B-HCG值多在5000-6000之 间,腹部B超可探及宫内孕囊,如此时宫 内末发现孕囊,则高度怀疑宫外孕,TVS (阴超)较腹部超直声早4-6天探及孕囊 ,当宫内外末发现孕囊时,除高度怀疑 宫外孕外,在极少数情况下要注意滋奍 叶细胞疾病的发生。同时要考虑孕卵推 迟着床的可能,对珍贵儿、有保胎要求 者,可密切随诊观察。
见尿补钾---尿量>40ml/h时要补钾 。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要注意高血钾。
5、休克时血补充容量是否有效的有关
指标
最新课件
23
观察 项目
血容量 血容量已补足
神志 皮肤粘膜色泽 颈静脉充盈情况 压唇或压指甲试验 四肢温度 呼吸 脉搏
清醒安静 红润 充盈良好 苍白区很快转红 温暖 正常 有力<100次/分
最新课件
9
(二)前置胎盘的诊断及处理; 妊娠28周后, 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 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发生率国 内报道为0.24-1.57%
1、诊断 病史及症状(无痛性阴道 流血、有多次刮宫、分娩史等)、体征、 B超及产后检查胎盘和胎膜等。
最新课件
内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35.出血性疾病
![内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35.出血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9fe19ce312b3169a451a4bc.png)
内脏出血 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
及颅内出血等,一般出血量较大。 原因:局部血管损伤及有关脏器病变,
重症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性疾病。 颅内出血:是致命性的,主要见于血小板低于 20×109/L 的重症血小板减少症,也可见于 复合因素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贫血 anaemia
一般不会有贫血症状 长期反复出血者可有轻中度慢性贫血表现。
出血性疾病概述 Hemorrhagic
Disorders
教学目标:
1、了解出血性疾病的概念; 正常止血、凝血和抗凝血机制;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2、熟悉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 三要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 现、有关检查的特点、防治原 则。
概念
出血性疾病系指因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 患者止血、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等机制的缺馅或 异常,从而引起以自发性出血或轻度损伤后过度 出血甚至出血不止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出 血 haemorrhage
是出血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皮肤粘膜出血: 深部组织出血:
内脏出血
皮肤粘膜出血:是血管及血小板疾病最常见
最易发现的症状和体征。 出血可散布于全身各部位,但以四肢较多见,
其表现因出血程度、范围及出血部位不同而 类型:出血点、紫癜、淤斑、血疱、鼻出血、
牙龈出血等。 皮肤粘膜下出血要注意与蜘蛛痣、角化性血管
预防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病因预防措施: 防止外伤、尽可能避免各种外科手术, 成年患者的职业应选择比较“安全”的工作。 向患者介绍出血性疾病的常识和出血时一般 的处理措施等。
血管因素
病因治疗最重要,其次为 减低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的药物: 路丁、安络血、维生素C 缩血管药:垂体后叶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局部处理:局部压迫式加压包扎止血、 局部置冰袋冷敷、 明胶海绵、止血药物。
《急诊医学》课件-出血
![《急诊医学》课件-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297281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7.png)
《急诊医学》ppt课 件-出血
目录
CONTENTS
• 出血概述 • 出血的病因与诊断 • 出血的急救处理 •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病例分析
01
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出血是指血液自心脏或血管腔内 流出,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两种 。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颅 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 血等。
输血准备
确保血型匹配、无输血禁忌症,并 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输血过程
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 安全。
急救药物应用
血管收缩剂
用于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如去 甲肾上腺素。
止血药
如维生素K、凝血酶等,用于促 进血液凝固,达到止血效果。
抗休克药物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用 于升高血压、改善休克症状。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过度 劳累,促进身体康复。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补充营养 ,促进身体恢复。
心理支持
定期复查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身体恢复 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胃溃疡出血
总结词
急性失血,上腹部疼痛,黑便
病例三:产后出血
总结词
产后24小时内大量出血,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
详细描述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常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滞留或植 入等。产后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和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和补充血容量,以挽 救产妇生命。
THANKS
出血的急救处理
止血方法
目录
CONTENTS
• 出血概述 • 出血的病因与诊断 • 出血的急救处理 •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病例分析
01
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出血是指血液自心脏或血管腔内 流出,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两种 。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颅 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 血等。
输血准备
确保血型匹配、无输血禁忌症,并 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输血过程
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 安全。
急救药物应用
血管收缩剂
用于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如去 甲肾上腺素。
止血药
如维生素K、凝血酶等,用于促 进血液凝固,达到止血效果。
抗休克药物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用 于升高血压、改善休克症状。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过度 劳累,促进身体康复。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补充营养 ,促进身体恢复。
心理支持
定期复查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身体恢复 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胃溃疡出血
总结词
急性失血,上腹部疼痛,黑便
病例三:产后出血
总结词
产后24小时内大量出血,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
详细描述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常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滞留或植 入等。产后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和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和补充血容量,以挽 救产妇生命。
THANKS
出血的急救处理
止血方法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课件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c792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e.png)
诊断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疾 病。
03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 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控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 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 凝药、降血压药、降血脂药等,需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重要
原因之一。
年龄与性别
中老年人群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 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等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原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需要脑 实质或脑室内出血证据。
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进行鉴别,如 脑梗塞、脑炎等。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以及了解出血部位、出血量 及周围水肿情况。
发病机制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变薄和脆弱,容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和 脑血管畸形则由于血管结构异常,在血压波动或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 瘫痪、失语等。
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等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以及偏瘫、偏 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 缺损表现。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疾 病。
03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 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控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 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 凝药、降血压药、降血脂药等,需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重要
原因之一。
年龄与性别
中老年人群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 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等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原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需要脑 实质或脑室内出血证据。
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进行鉴别,如 脑梗塞、脑炎等。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以及了解出血部位、出血量 及周围水肿情况。
发病机制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变薄和脆弱,容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和 脑血管畸形则由于血管结构异常,在血压波动或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 瘫痪、失语等。
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等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以及偏瘫、偏 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 缺损表现。
妇科阴道流血的诊断和处理PPT课件
![妇科阴道流血的诊断和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02b4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4.png)
• 促进卵泡发育:氯米芬 • 黄体功能刺激疗法:绒促性素 • 黄体功能替代治疗:天然黄体酮
18
三、妇科阴道流血的治疗
(3)流产
• 保胎:适于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估计胚胎尚存
活,有可能继续妊娠。
➢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安定情绪,可使用镇静药物 ➢内分泌治疗:黄体功能不足者给黄体酮支持治疗
• 清宫: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及稽留流产时应及时清
7
二、妇科阴道流血的诊断
——根据女性不同时期的阴道流血判断
1、新生儿期及幼儿期阴道流血
生理阶 生理性 内分泌 炎症性 肿瘤性 其他 与妊娠
段
性
相关
新生儿 期及幼 儿期
母体激 外阴阴 阴道葡 全身性 素撤退、道炎、 萄样肉 疾病, 性早熟 异物性 瘤、卵 或骑跨
阴道炎、巢生殖 伤 尿布疹 细胞肿
瘤
8
——根据阴道流血的类型及病因判断
1、功能性和良性疾病引起的阴道流血 •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周期正常——多为子宫肌瘤,
也可能为子宫内膜息肉、宫内节育器或功能失调性子 宫出血;
• 月经前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尽——多为排卵性功能失调
性子宫出血、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异位症;
• 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改变——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
二、妇科阴道流血的诊断
——根据女性不同时期的阴道流血判断
2、青春期阴道流血
生理阶 生理性 内分泌 炎症性 肿瘤性 其他 与妊娠
段
性
相关
青春期 月经 青春期 外阴阴 卵巢生 全身性
功能失 道炎、 殖细胞 疾病,
调性子 输卵管 肿瘤 初次性
宫出血、结核
交
外源性
激素使
用
9
二、妇科阴道流血的诊断
18
三、妇科阴道流血的治疗
(3)流产
• 保胎:适于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估计胚胎尚存
活,有可能继续妊娠。
➢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安定情绪,可使用镇静药物 ➢内分泌治疗:黄体功能不足者给黄体酮支持治疗
• 清宫: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及稽留流产时应及时清
7
二、妇科阴道流血的诊断
——根据女性不同时期的阴道流血判断
1、新生儿期及幼儿期阴道流血
生理阶 生理性 内分泌 炎症性 肿瘤性 其他 与妊娠
段
性
相关
新生儿 期及幼 儿期
母体激 外阴阴 阴道葡 全身性 素撤退、道炎、 萄样肉 疾病, 性早熟 异物性 瘤、卵 或骑跨
阴道炎、巢生殖 伤 尿布疹 细胞肿
瘤
8
——根据阴道流血的类型及病因判断
1、功能性和良性疾病引起的阴道流血 •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周期正常——多为子宫肌瘤,
也可能为子宫内膜息肉、宫内节育器或功能失调性子 宫出血;
• 月经前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尽——多为排卵性功能失调
性子宫出血、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异位症;
• 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改变——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
二、妇科阴道流血的诊断
——根据女性不同时期的阴道流血判断
2、青春期阴道流血
生理阶 生理性 内分泌 炎症性 肿瘤性 其他 与妊娠
段
性
相关
青春期 月经 青春期 外阴阴 卵巢生 全身性
功能失 道炎、 殖细胞 疾病,
调性子 输卵管 肿瘤 初次性
宫出血、结核
交
外源性
激素使
用
9
二、妇科阴道流血的诊断
痔疮出血诊断与治疗PPT
![痔疮出血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cca2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6.png)
饮食调整:增加膳 食纤维摄入,减少 辛辣刺激性治疗:使用温 水坐浴、冷敷等方 法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严重痔疮、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等 手术方式:痔切除术、痔环形切除术、痔套扎术等 手术风险:术后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 术后护理: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合理饮食等
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如 痔疮栓、痔疮 膏等,用于缓
解症状
外用药物:如 痔疮膏、痔疮 栓等,用于缓
解症状
注射药物:如 痔疮注射液等, 用于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如 痔疮切除术等, 用于治疗严重
痔疮
其他疗法
药物治疗:使用 痔疮膏、痔疮栓 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通过手 术切除痔疮,如痔 疮切除术、痔疮环 切术等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护 理 人 员
02. 痔 疮 出 血 的 诊 断
03. 痔 疮 出 血 的 治 疗
04.
痔疮出血的预防与护 理
症状描述
肛门瘙痒:肛门周围皮肤瘙 痒
肛门疼痛:排便时或排便后 肛门疼痛
便血:大便中带有鲜红色或 暗红色血液
肛门肿块:肛门周围有肿块 或突起
激光治疗:使用 激光烧灼痔疮, 达到治疗效果
冷冻治疗:使用冷 冻技术冷冻痔疮, 使其坏死脱落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肛门清洁,避免感染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多吃 蔬菜水果,少 吃辛辣刺激性
食物
保持良好的排 便习惯,避免
长时间蹲厕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出血性脑血管病ppt课件
![出血性脑血管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be19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3.png)
对于脑干和小脑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但 对于急性期出血的诊断效果不如CT。
脑血管造影
实验室检查
可发现血管畸形、动脉瘤等潜在的出血原 因。
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凝血功能。
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 析后做出诊断。
诊断流程
不良反应
使用止血药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长期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降压药 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低血压。
04
非药物治疗和康复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适用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 畸形等引起的出血。
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保护脑血管健康 。
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脑血 管疾病风险。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增加 蔬菜、水果的摄入。
预后评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预测恢 复可能性。
并发症情况
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肺部 感染、心脏疾病等,影响预后。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控制出血,以及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脑组 织。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通过血管内操作来治疗出血 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可用于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硬膜外和硬膜下 血肿的治疗。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要经 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较高,占脑血管病的 25%-30%。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0aabe544028915f814dc222.png)
四. 治疗. (一). 病因治疗. 1. 原发病的治疗:如SLE, 肝炎,胆道梗阻, 2. 停止有毒物质的接触:敌鼠钠,阿司匹林,肝
素……。 (二). 补充治疗. 1.Vit K1 用法:50mg iv gtt Qd 至PT恢复正常 指征:华法林,敌鼠强,胆道梗阻,慢性腹泻,
老年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一. 概述
1. 出血: 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以是自发的,也可发生在外伤,手术 等诱发或促发因素之后。其原因应从两方面寻找,(1) 局部.(2) 出血 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
2. 出血性疾病: 是指正常的止,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鄣碍或 失常引起的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病理过程或症状。可以是原 发的,先天性,遗传性的,或是继发于各种疾病,或作为一个病理过程成 为并发症,或是有些疾病的早期或后期的表现.。常须与局部因素所 引起的出血相鉴别。
2. 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 (1). 新鲜冰冻血浆(FFP).
指征:1).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如DIC. 2).在大量输血而伴有出血者。 3).肝功衰竭出血。 4).华发林过量。 5).有凝血因子抗体作血浆置换者。 6).抗凝血酶缺乏。 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血友病:10—15 ml /Kg FVIII 15---20% 低Fib 血症:400mg/次 可提高因子水平10%
正常: 查 TBT . 延长 血小板集聚实验
正常 疑VWD VWF 免疫分析
2. 获得性血管,血小板异常的实验室检查:
正常 疑血管性疾病:血管炎,尿毒症等
血小板
减少 查外周血涂片 正常:计数错误
减少 可见巨大 plt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M 检查 巨核细胞减少 骨髓衰竭病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
术后出血的诊断与相关处理(ppt 32页)
![术后出血的诊断与相关处理(ppt 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8223f5eb52acfc788ebc941.png)
外科出血
多系局部出血,大部分为手术处理不当所致, 如结扎线脱落、出血点遗漏等。
术后应认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生理指标, 观察引流量,以便确定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及时通知外科医生,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临床表现: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心率、 血压、尿量、呼吸、意识等变化。
正常人体体液组成
正
正常
正常
常
↑
正常
正常
正
正常
正常
常
其它
FDP↑ D-二聚体↑ AT-III↓
FDP (-) D-二聚体(-)
因子II,V, VII,IX,X↓
Fib↓ FDP(±)
VitK依赖因子 下降
甲苯胺兰/鱼精 蛋白校正TT
处理
病因治疗, 补FFP, 冷沉淀或
浓缩血小板
FFP,冷沉淀 或浓缩血小板
病因治疗, 补VitK,FFP
组织间液10.5L(15% )
细胞外液14L(20%)
血浆容量3.5L
体内总液体量42L(60%) 血容量(BV)5L (70kg ♂) 红细胞容量1.2L
细胞内液28L(40%)
动脉系统1L(20%) 静脉系统3.5L(70%)
毛细血管0.5L(10%)
肌肉、器官及其它26L
出血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异常。 4.测定PT(外源性)、APTT(内源性),判定凝血
途径异常。 5.凝血因子特异性试验。
表2 出血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名称
BT
PT
APTT
TT
DIC
↑
↑
↑
↑
实验室检查
PLT
Fib
↓
↓
大量输血 肝胆疾病
阴道流血疾病PPT演示课件
![阴道流血疾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c3c3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3.png)
阴道流血
汇报人:XXX 2024-01-16
目录
• 阴道流血概述 • 常见阴道流血疾病类型 •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及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生活指导
01 阴道流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阴道流血是指女性生殖道任何部 位的出血,包括阴道本身、宫颈 、子宫和输卵管等部位的出血, 是女性常见的症状之一。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等)引起的阴道流 血;对于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流血,应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同时,还需 注意与尿道出血、肛门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的鉴别。
04 治疗原则及措施
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案
炎症引起的出血
以抗炎治疗为主,根据 炎症类型选择适当的抗 生素或抗炎药物。
心理干预和护理支持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 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
减轻心理压力。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护理关怀
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关注患者 的身心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舒适度。
06 患者教育与生活指导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规律作息
症状
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
治疗
宫颈息肉以手术切除为主,以防因治疗不彻底而复发。
子宫内膜癌导致出血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 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 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当癌细胞 侵犯血管时,可能会引起出血。
症状
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 部疼痛等。
治疗
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及激 素等综合治疗措施。
汇报人:XXX 2024-01-16
目录
• 阴道流血概述 • 常见阴道流血疾病类型 •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及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生活指导
01 阴道流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阴道流血是指女性生殖道任何部 位的出血,包括阴道本身、宫颈 、子宫和输卵管等部位的出血, 是女性常见的症状之一。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等)引起的阴道流 血;对于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流血,应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同时,还需 注意与尿道出血、肛门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的鉴别。
04 治疗原则及措施
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案
炎症引起的出血
以抗炎治疗为主,根据 炎症类型选择适当的抗 生素或抗炎药物。
心理干预和护理支持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 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
减轻心理压力。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护理关怀
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关注患者 的身心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舒适度。
06 患者教育与生活指导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规律作息
症状
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
治疗
宫颈息肉以手术切除为主,以防因治疗不彻底而复发。
子宫内膜癌导致出血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 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 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当癌细胞 侵犯血管时,可能会引起出血。
症状
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 部疼痛等。
治疗
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及激 素等综合治疗措施。
凝血因子缺乏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课件ppt
![凝血因子缺乏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bc4d5dfd0a79563d1e7263.png)
- 抗因子 - 抗磷脂 = LA (not always)
异常的PT
PT延长
正常
APTT
- F. VII 缺乏 - VKAs 治疗的早期
延长见 “PT和 APTT”均延长
异常PT和APTT
PT和APTT 延长
确认采血是否正常
TT
延长
haemophilia. 见狼疮抗凝物的检测
正常
见TT延长
全部男孩正常 (XY)
纤维蛋白(血浆凝固)
PT : 试剂若含肝素抑制剂,将对一定浓度的肝素不敏感。 维生素拮抗剂(华法令):对因子2、7、9、10、PC、PS起作用。 肝素:对因子2、10起作用。 狼疮抗凝物:属于抗磷脂抗体(9和8的复合物,10和5的复合物,
都需要磷脂的参与)
凝血功能病例分析基础 Fib与TT
干扰
血浆: 肝素
遗传性缺乏 获得性缺乏
- VII, V, X, II
- 肝病
- Fibrinogen :
- DIC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原发性纤溶亢进
< 0.8 g/l
- Vit. K 缺乏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Amylosis (F. X)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治疗
- VKAs 肝素治疗 如果试剂不 含肝素抑制剂
自身抗体
F. V 缺乏 F. II, VII, X 缺乏
遗传性缺乏
VKAs 治疗, 肝病(肝硬化, 肝炎) 轻度 DIC Vitamin K 缺乏
严重肝功能衰竭 严重的 DIC
遗传性缺乏factors II, VII, V, X
因子 止血最小 量
临床症状
皮肤坏死
II
20-40 %
出血(鼻出血)
异常的PT
PT延长
正常
APTT
- F. VII 缺乏 - VKAs 治疗的早期
延长见 “PT和 APTT”均延长
异常PT和APTT
PT和APTT 延长
确认采血是否正常
TT
延长
haemophilia. 见狼疮抗凝物的检测
正常
见TT延长
全部男孩正常 (XY)
纤维蛋白(血浆凝固)
PT : 试剂若含肝素抑制剂,将对一定浓度的肝素不敏感。 维生素拮抗剂(华法令):对因子2、7、9、10、PC、PS起作用。 肝素:对因子2、10起作用。 狼疮抗凝物:属于抗磷脂抗体(9和8的复合物,10和5的复合物,
都需要磷脂的参与)
凝血功能病例分析基础 Fib与TT
干扰
血浆: 肝素
遗传性缺乏 获得性缺乏
- VII, V, X, II
- 肝病
- Fibrinogen :
- DIC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原发性纤溶亢进
< 0.8 g/l
- Vit. K 缺乏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Amylosis (F. X)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治疗
- VKAs 肝素治疗 如果试剂不 含肝素抑制剂
自身抗体
F. V 缺乏 F. II, VII, X 缺乏
遗传性缺乏
VKAs 治疗, 肝病(肝硬化, 肝炎) 轻度 DIC Vitamin K 缺乏
严重肝功能衰竭 严重的 DIC
遗传性缺乏factors II, VII, V, X
因子 止血最小 量
临床症状
皮肤坏死
II
20-40 %
出血(鼻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与治疗PPT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dee2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9.png)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肉痛、恶心、 呕吐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肾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病原学检查:病毒分离、核酸检测等
血清学检查: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等
诊断标准:符合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 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鉴别诊断
添加项标题
症状: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 断
诊断标准
发热、头痛、肌肉痛 等全身症状
皮肤黏膜出血点、紫 癜等出血症状
肝脾肿大、黄疸等肝 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凝血功 能障碍等血液系统异
常
尿蛋白、血尿等肾脏 功能异常
呼吸困难、胸痛等呼 吸系统异常
意识障碍、昏迷等神 经系统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生化、凝血功能、病
毒核酸检测等
疫苗接种
接种时间:每年春季和秋季
接种对象:易感人群,如医 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
接种效果:有效预防流行性 出血热
预防效果评估
疫苗效果:评估疫苗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效果 卫生习惯:评估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效果 环境因素:评估环境因素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效果 社区教育:评估社区教育对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效果
防止脱水
输血:补充血 容量,改善贫
血
抗病毒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 物,如利巴韦
林
肾上腺皮质激 素:减轻炎症 反应,改善病
情
并发症治疗
肾衰竭:透析治疗
肺水肿:利尿剂、呼吸机 辅助呼吸
肝功能衰竭:保肝药物、 肝移植
心肌炎:抗病毒药物、心 脏监护
脑水肿:脱水药物、降低 颅内压
休克:液体复苏、血管活 性药物
出血性疾病相关知识ppt课件
![出血性疾病相关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6bda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b.png)
的科研进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攻克出血性疾病的难题,为
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THANKS
感谢观看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 血液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而导致凝血障 碍。根据缺乏凝血因子的种类不同,血 友病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类型。
血友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肌肉、内 脏和脑出血等。其中,关节出血是最常 见的症状,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活
动受限。
血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凝血因子、 抗纤溶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 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注意定期进行
临床研究
开展各种临床试验,验证新型止血 药物和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流行病学研究
调查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布和 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 依据。
研究方向
新型止血药物的研发
针对不同出血性疾病,研发更高效、安全的 止血药物。
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等细胞技术修复受损的止血功能, 为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
避免损伤
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损伤 ,如避免过度运动、减少碰撞 等。
控制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出血性疾病的高 危因素,保持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 围内有助于预防出血性疾病。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出血性 疾病的风险,戒烟限酒有利于
预防出血性疾病。
家庭护理
观察病情
保持安静
出血性疾病相关知识ppt 课件
• 出血性疾病概述 • 常见出血性疾病 •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 预防与护理 • 出血性疾病的科研进展
01
出血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止血机制异 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 血不止的一类疾病。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攻克出血性疾病的难题,为
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THANKS
感谢观看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 血液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而导致凝血障 碍。根据缺乏凝血因子的种类不同,血 友病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类型。
血友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肌肉、内 脏和脑出血等。其中,关节出血是最常 见的症状,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活
动受限。
血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凝血因子、 抗纤溶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 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注意定期进行
临床研究
开展各种临床试验,验证新型止血 药物和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流行病学研究
调查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布和 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 依据。
研究方向
新型止血药物的研发
针对不同出血性疾病,研发更高效、安全的 止血药物。
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等细胞技术修复受损的止血功能, 为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
避免损伤
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损伤 ,如避免过度运动、减少碰撞 等。
控制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出血性疾病的高 危因素,保持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 围内有助于预防出血性疾病。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出血性 疾病的风险,戒烟限酒有利于
预防出血性疾病。
家庭护理
观察病情
保持安静
出血性疾病相关知识ppt 课件
• 出血性疾病概述 • 常见出血性疾病 •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 预防与护理 • 出血性疾病的科研进展
01
出血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止血机制异 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 血不止的一类疾病。
眼底出血诊断与治疗PPT
![眼底出血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604f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4.png)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 抗炎、抗凝等药物进行治疗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底检 查,及时发现并发症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补充 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心理辅导:对患者进行心理 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并发症预防: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THANKS
汇报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 惯,避免长时间使 用电子产品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 眼底疾病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熬夜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眼底疾病
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压升 高
避免过度用眼,保持良好的 用眼习惯
荧光血管造影:观察 眼底血管情况,判断 出血原因
眼压测量:检查眼压 情况,判断出血原因
血液检查:检查血液 情况,判断出血原因
鉴别诊断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可 能导致眼底出 血,需要与眼 底出血进行鉴
别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可 能导致眼底出 血,需要与眼 底出血进行鉴
别诊断。
常见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可能导致视力 下降甚至失明
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出血可能导致视力 模糊、眼痛等症状
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血管阻塞可能 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裂孔可能导致视网 膜脱离、视力下降等症状
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 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 状
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可能 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 炎、抗凝血药物, 如阿司匹林、肝素 等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底检 查,及时发现并发症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补充 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心理辅导:对患者进行心理 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并发症预防: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THANKS
汇报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 惯,避免长时间使 用电子产品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 眼底疾病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熬夜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眼底疾病
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压升 高
避免过度用眼,保持良好的 用眼习惯
荧光血管造影:观察 眼底血管情况,判断 出血原因
眼压测量:检查眼压 情况,判断出血原因
血液检查:检查血液 情况,判断出血原因
鉴别诊断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可 能导致眼底出 血,需要与眼 底出血进行鉴
别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可 能导致眼底出 血,需要与眼 底出血进行鉴
别诊断。
常见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可能导致视力 下降甚至失明
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出血可能导致视力 模糊、眼痛等症状
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血管阻塞可能 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裂孔可能导致视网 膜脱离、视力下降等症状
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 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 状
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可能 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 炎、抗凝血药物, 如阿司匹林、肝素 等
出血查房PPT课件
![出血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f03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9.png)
定期进行营养教育,提高 患者及家属的营养知识水 平
并发症预防护理
0 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 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 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0 4
预防出血:观察出血情况, 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压 迫止血、药物止血等。
0 2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 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 感染。
0 5
预防贫血:监测血红蛋白 水平,及时补充铁剂、维 生素B12等营养物质,预 防贫血。
疗等
出血引起的并发症
贫血:失血过多 导致贫血,影响 身体机能
感染:出血可能 导致伤口感染, 引发败血症等
休克:大量失血 可能导致休克, 危及生命
器官功能障碍: 失血过多可能导 致器官功能障碍, 如肾衰竭等
04 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01
02
03
04
评估疼痛程度: 使用疼痛评分量 表进行评估
采取止痛措施: 根据疼痛程度选 择合适的止痛药 物
A
B
C
D
出血原因:疾病、外伤、 手术等
出血程度:轻度、中度、 重度
焦虑和恐惧的表现:紧 张、失眠、食欲不振等
护理措施:心理疏导、 镇静药物、陪伴等
出血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贫血
出血原因:创 伤、疾病、手
术等
营养不良表现: 体重下降、肌 肉萎缩、疲劳
乏力等
贫血表现:头 晕、乏力、心 悸、呼吸困难
等
护理措施:加 强营养支持、 输血、药物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防措施:讲解如何预防出血,如 避免外伤、控制疾病等
康复指导:提供康复期间的注意事 项和锻炼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健康
家属宣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出血性疾病定义
出血性疾病系指因先天或获得性 原因,导致患者止血、凝血及纤维蛋 白溶解等机制的缺陷或异常而引起的 一组以自发性出血或轻度损伤后过度 出血或出血不止为特征的疾病。
7
特 征: 1、既往或近期有反复出血、不易解释的自发性或轻
度损伤后过度出血或出血不止之病史,出血的程度及 频度与局部损害多不成比例。
(3)止血敏
35
血小板输注
28
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可治疗血 管因素所致的出血,如卡络磺钠、安络血、维生 素C和路丁等
2、垂体后叶素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有止血效果,特别是对 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更 有效。
3、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 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止血敏等
4、外周血干细胞动员、血小板采集与分离、血小板保存等。 5、体外造血干、祖细胞扩增及巨核细胞、血小板定向诱导生成。 6、其他。如放化疗所致胃肠道损伤、炎症反应。
32
(4)用法及副作用
剂量范围:10~100μg/kg 适用量:50 μg/kg,疗程14~21天 副作用;乏力、肌痛、心血管症状、发热 效果:a、提高血小板计数
7、由凝血因子抗体引起的出血治疗困难,可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
8、中草药也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 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
9、局部外用的止血药有明胶海绵和止血棉(由安络血、
药用明胶、依他酸二钠和甲醛等经严密消毒后制成), 对创面渗血和牙龈及鼻出血有较好疗效
b、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 C、缩短骨髓受抑期
33
2、血小板生成素 (1)1994年克隆的一种调节巨核细胞血小板生长
的重要因子重组TPO已用于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2)作用机理:
34
增强血小板功能药
(1)巴曲酶(立止血):南美毒蛇分离 促 血小板活化原集
(2)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激素、免疫抑 制剂、切脾
9
❖ 血小板止血
1、粘附 2、聚集 3、释放 4、促凝
10
静息状态血小板
11
透射电镜血小板
12
血 小 板 粘 附
13
血小板活化
14
活化血小板
15
血 小 板 血 栓
16
血小板聚集
17
血液凝固 — 纤维蛋白血栓
1、瀑布学说
网络学说
2、内凝及外凝血途径及其它
3、凝血三个阶段:
凝血活酶生成 凝血酶 纤维蛋白
31
(3)适应症
1、放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及造血损伤。主要包括实体瘤、急 性白血病及其他疾病放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外周血、 脐带血)后的造血恢复。
2、原发病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衰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AIDS、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等。
3、外科手术所致的失血及血小板减少。可术前或术后应用,如 主动脉内球囊记数性搏动、心脏外科手术、普外科手术等。
18
纤维蛋白血栓
19
❖ 出血性疾病分类
(一)血管因素:a.先天性 b. 获得性 (二)血小板因素:a. 数量减少 b. 功能异常※ (三)凝血因子质/量异常 a.先天性 b.获得性 (四)纤溶亢进:a. 先天性 b. 获得性 (五)循环抗凝物增多:FⅧ、狼疮抗凝物、TFPI、肝素 (六)复合因素:1、DIC 2、肝病
23
24
各类因素引起出血临床特点
25
诊断步骤
是否出血?
属哪一类出血? (筛选试验)
是何种原因出血? (确诊试验)
26
常见出血性疾病筛选试验
※
※
※
※
※
※
※
※
※
※
※
※
※
※
※
27
❖ 出血性疾病治疗原则
(一)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治疗 1、局部止血;压迫、冷敷、肾上腺素、凝血酶、 三七、云南白药等中药 2、降低毛细血管脆性:Rutin、溶血、止血酶、 VitC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血管收缩剂:重件后叶素、麻黄素
4
机体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和抗凝两个方面,两者 间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 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机体的正常止凝血, 主要依赖于
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 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 正常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
凝血过程通常分为:
①内源性凝血途径;
②外源性凝血途径;
③共同凝血途径
5
6
4、维生素K可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 Ⅸ和Ⅹ,有助于制止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
29
5、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抑肽酶是抗纤维
蛋白溶解的药物,可使已形成的血凝块不致被溶解和破 坏,达到防止由于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所致的出血;
6、对于由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引起的出血,可静脉 注射鱼精蛋白
10、立止血是一种血液凝固酶,在Ca ++存在下,能活
化凝血因子V、X,并刺激血小板凝集。在血小板因子
Ⅱ存在下,可促进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起凝血和止
血双重作用
30
(二)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治疗
刺激血小板生成药物 1、白介素-11 (1)1990年克隆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 提高巨核 祖细胞数目,促进巨核细胞内源复制,提高外周血小 板计数,在调节巨核细胞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2、多数患者可发现肯定的止血筛选试验异常,与止 血有关的确诊试验可进一步确定其止血机制的缺陷或 异常。
3、一般止血治疗效果较差,常需采用一些特殊治疗 方法,如补充凝血因子等。
4、先天或遗传性因素在此类疾病的病因中占有一定 的比例。
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在血液病中约占30%。
8
❖ 正常止血生理 血管止血:收缩、血流阻滞、内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整
20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史特征及意义
(1)出血与年龄 (2)出血与性别 (3)出血与手术和外伤 (4)出血与用药 (5)出血与妊娠、分娩 (6)出血与营养状况 (7)出血与伴随疾病
21
出血频度
(1)经常性严重出血 (2)间歇性反复出血 (3)出血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减轻 (4)一过性出血
22
老河口一医院肿瘤血液科
1
血友病患者肿胀的膝关节
2
静脉血栓形成
3
Inj: 10%Glucose 500ml Dicynone 3.0 PAMBA 0.3 Vit k1 30mg
iv dr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