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与模塑成型工艺

合集下载

塑料及模塑成型工艺习题答案

塑料及模塑成型工艺习题答案

第二章塑料及模塑成型工艺——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制备合成树脂的方法有_加聚反应_和_缩聚反应_两种。

2.塑料制件生产完整工序为__干燥__、__塑化_、__成型_、__冷却__、__脱模_(这一顺序不容颠倒)。

3.塑料成型的方法很多,有__压缩_、__压注_及__注射__等。

4.分子定向会导致塑件力学性能的_各向异性_,顺着分子定向的方向上的机械强度总是__大于__于其垂直方向上的。

5.塑料一般是由_高分子合成树脂_和_添加剂_组成。

6.根据塑料的成分不同可以分为_热塑性_和_热固性_塑料。

7.塑料的主要成分由__树脂__、__填充剂__、_增塑剂_、_稳定剂_、_润滑剂_、__着色剂_。

8.塑料的填充剂由_有机填料_和_无机填料_。

其形状有粉状、片状和纤维状等。

9.塑料中的添加剂之一的稳定剂按其作用分为_热稳定剂_、_光稳定剂_和_抗氧化剂_。

10.根据塑料成型需要,工业上用的成型塑料有__粉料__、__粒料__、__溶液__和_分散剂_等物料。

11.塑料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热性能分为__热塑性塑料__和__热固性塑料_两种。

12.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分为_通用塑料_、_特殊塑料_、_工程塑料_。

13.塑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体现塑料的_使用价值_,工艺性能体现塑料的__成型__特性。

14.塑料的使用性能包括__密度小_、_比强度和比刚度高_、_化学稳定性好_、_粘结性好_、_成型和着色性好_等。

15.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__收缩率__、__流动性__、__比体积与压缩率_、_水分及挥发物含量_、_固化特性_。

16.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__收缩性_、__流动性_、__热敏性_、__吸湿性_、__水敏性_、__结晶性_、__应力开裂_、__熔体破裂_。

17.塑料改性的方法有_增强改性_、_填充改性_、_共聚改性_、_低发泡改性_、_电镀改性_。

18.注射模塑成型的注射机类型很多,但其基本作用有__合模__和__注射__两个。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

塑料成型⼯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塑料成型⼯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第⼀ - - 三章1、塑料成型⽅法:注射成型有浇注系统成型热塑性塑料压缩成型⽆浇注系统成型热固性塑料压注成型有浇注系统挤出成型有浇注系统2、塑料模具分为:注射模具、压缩模具、传递模具、挤出模具、中空吹塑模具、热成型模具3、不同温度时聚合物呈现的三种状态:低温态温度较低时呈玻璃态(固体态),在外⼒的作⽤下,有⼀定的变形,但变形可逆,即外⼒消失后,其变形也随之消失。

⾼弹态是橡胶态的弹性体。

其变形能⼒显著增加,但变形仍可逆。

黏流态是粘性流体,常称为熔体。

加⼯不可逆,⼀经成型冷却,形状保留。

4、聚合物单体经过聚合反应⽣成的⾼分⼦聚合物5、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适量的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

优点:密度⼩、质量轻;⽐强度、⽐刚度⾼;电⽓性能好;光学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减摩、耐磨及减振、隔⾳性能好;多种防护性能合成树脂的分⼦及结构分类: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6、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增量作⽤⼜有改性效果)、稳定剂、润滑剂、着⾊剂和固化剂等。

7、交联------聚合物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的反应.8、降解——聚合物分⼦可能由于受到热和应⼒的作⽤或微量⽔分、酸、碱等杂质及空⽓中氧的作⽤⽽导致其相对分⼦质量降低的现象.9、塑化-------加⼊的塑料在料筒中进⾏加热由固体颗粒转化成粘流态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过程.10、流动性塑料熔体在⼀定的温度、压⼒作⽤下填充模具型腔的能⼒热塑性塑料检测:熔融流动指数测定法、螺旋线长度试验法影响塑料流动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温度料温⾼,则流动性⼤。

压⼒注射压⼒增⼤,则熔体收剪切作⽤越⼤,流动性也越⼤。

模具结构浇注系统的形式,尺⼨,布置,冷却系统的设计,溶料的流动阻⼒等因素流动性较好的塑料有:聚⼄烯、聚丙烯、聚苯⼄烯、醋酸纤维等流动性⼀般的塑料有:ABS(不透明)、AS、有机玻璃、聚甲醛等截⾯形状分流道较⼩流动性较差的塑料有:聚碳酸酯、硬聚氯⼄烯等截⾯形状分流道较⼤ 11、热塑性塑料的种类有:通⽤塑料聚⼄烯(PE)线型结晶,是塑料⼯业中产量最⼤的品种,⽆毒、⽆味、呈乳⽩⾊。

模塑成型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模塑成型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模塑成型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模塑成型工艺作为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热塑性塑料加热至可塑状态,然后将其压制成特定形状的方法,可实现复杂形状和精细结构的产品生产。

模塑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其制品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模塑成型工艺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全面了解该工艺的特点和优势,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的参考资料。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模塑成型工艺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该工艺的发展前景,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工作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

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通过明确地列出各个章节的内容,确保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全文的脉络。

在这篇关于模塑成型工艺的长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1. 引言1.1 概述:介绍模塑成型工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2 文章结构:概述全文的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整体的阅读框架1.3 目的:说明撰写该文章的目的和意义2. 正文2.1 模塑成型工艺的定义:详细解释什么是模塑成型工艺,其主要特点和流程2.2 模塑成型工艺的原理:分析模塑成型的工艺原理,包括材料选择、加热、压力等方面2.3 模塑成型工艺的应用领域:探讨模塑成型工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家电等3. 结论3.1 总结:对整个模塑成型工艺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点3.2 优势与局限性:分析模塑成型工艺的优势和局限性,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3.3 展望:展望模塑成型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创新点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读者将能够清晰地了解本文关于模塑成型工艺的全貌和重要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模塑成型工艺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模塑成型工艺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常用的十大塑料成型工艺(优缺点介绍)

常用的十大塑料成型工艺(优缺点介绍)

常⽤的⼗⼤塑料成型⼯艺(优缺点介绍)注射成型注射成型:⼜称注塑成型,其原理是将粒状或粉状的原料加⼊到注射机的料⽃⾥,原料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态,在注射机的螺杆或活塞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模具型腔,在模具型腔内硬化定型。

影响注塑成型质量的要素:注⼊压⼒,注塑时间,注塑温度⼯艺特点:优 点:1、成型周期短、⽣产效率⾼、易实现⾃动化2、能成型形状复杂、尺⼨精确、带有⾦属或⾮⾦属嵌件的塑料制件3、产品质量稳定4、适应范围⼴缺 点:1、注塑设备价格较⾼2、注塑模具结构复杂3、⽣产成本⾼、⽣产周期长、不适合于单件⼩批量的塑件⽣产应⽤:在⼯业产品中,注射成型的制品有:厨房⽤品(垃圾筒、碗、⽔桶、壶、餐具以及各种容器),电器设备的外壳(吹风机、吸尘器、⾷品搅拌器等),玩具与游戏,汽车⼯业的各种产品,其它许多产品的零件等。

嵌件注塑嵌件注塑:嵌件成型(insertmolding)指在模具内装⼊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树脂,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体化产品的成型⼯法。

⼯艺特点:1、多个嵌件的事前成型组合,使得产品单元组合的后⼯程更合理化。

2、树脂的易成型性、弯曲性与⾦属的刚性、强度及耐热性的相互组合补充可结实的制成复杂精巧的⾦属塑料⼀体化产品。

3、特别是利⽤了树脂的绝缘性和⾦属的导电性的组合,制成的成型品能满⾜电器产品的基本功能。

4、对于刚性成型品、橡胶密封垫板上的弯曲弹性成型品,通过基体上注塑成型制成⼀体化产品后,可省去排列密封圈的复杂作业,使得后⼯序的⾃动化组合更容易。

双⾊注塑双⾊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泽的塑料注⼊同⼀模具的成型⽅法。

它能使塑料出现两种不同的颜⾊,并能使塑件呈现有规则的图案或⽆规则的云纹状花⾊,以提⾼塑件的使⽤性和美观性。

⼯艺特点:1、核⼼料可以使⽤低黏度的材料来降低射出压⼒。

2、从环保的考虑,核⼼料可以使⽤回收的⼆次料。

3、根据不同的使⽤特性,如厚件成品⽪层料使⽤软质料,核⼼料使⽤硬质料或者核⼼料可以使⽤发泡塑料来降低重量。

塑料制品生产车间工艺流程

塑料制品生产车间工艺流程

塑料制品生产车间工艺流程塑料制品是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轻便、耐用、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塑料制品,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生产车间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料是聚合物树脂,其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挤出法、模塑法、吹塑法等。

因此,在工艺流程开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原料。

原料通常以颗粒状或粉末状存在,在生产前需要进行称量、搅拌、筛选等预处理工作。

二、塑料制品成型工艺1. 挤出法挤出法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成型工艺,其主要过程包括塑料颗粒的熔融、挤出、冷却固化等。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塑料颗粒投入挤出机内,通过加热和搅拌使其熔化。

(2) 熔化后的塑料通过螺杆挤出机构,使其经过模具形成所需形状。

(3) 成型后的塑料制品通过冷却装置进行降温,使其固化。

2. 模塑法模塑法适用于需要制作成复杂形状的塑料制品,其主要过程包括原料的熔融、注射、冷却等。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塑料颗粒投入注射机内,通过加热和搅拌使其熔化。

(2) 熔化后的塑料通过注射机的射嘴,进入模具中。

(3) 塑料在模具中冷却,并形成所需的形状。

(4) 成型后的塑料制品从模具中取出。

3. 吹塑法吹塑法适用于制作中空塑料制品,如瓶子、容器等。

其主要过程包括塑料的熔融、吹塑成型等。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塑料颗粒投入吹塑机内,通过加热和搅拌使其熔化。

(2) 熔化后的塑料通过模具的腔体,通过气压将其吹塑成形。

(3) 吹塑过程中,模具会根据所需形状进行旋转或定位,以保证成型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4) 成型后的塑料制品通过冷却装置进行降温,使其固化并保持所需形状。

三、后续处理工艺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艺,以获得更好的品质和外观。

这些工艺包括:1. 抛光:将成型后的塑料制品表面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不平整。

2. 固化、退火:通过固化和退火处理,使塑料制品的内部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

模塑行业科普

模塑行业科普

模塑行业科普模塑行业是指通过热塑性塑料材料,采用模具制造工艺,通过加热、塑形、冷却等步骤,最终制得所需产品的行业。

以下是关于模塑行业的一些基本科普:1.模塑工艺:模塑是一种通过热塑性塑料将原材料加热到可流动状态,然后通过模具造型成型的工艺。

这个过程分为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挤塑成型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特点。

2.热塑性塑料:模塑常使用热塑性塑料,这类塑料在受热后能够软化、流动,通过模具冷却后固化成型。

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3.模具制造:模具是模塑过程中的关键工具,模具的制造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模具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塑料的,具体选择取决于生产的要求。

4.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模塑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热塑性塑料粒子加热融化,然后注入到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所需产品。

5.吹塑成型:吹塑成型主要用于制造中空物体,如瓶子、容器等。

通过将热塑性塑料吹入气泡,使其膨胀到模具的形状。

6.挤塑成型:挤塑成型适用于生产连续的、截面形状复杂的产品,比如管材、型材等。

通过将热塑性塑料挤压通过模具成型。

7.应用领域:模塑行业在工业、家居、医疗、汽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从塑料玩具到汽车零部件,都可能采用模塑工艺制造。

8.环保和可持续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模塑行业也在不断探索环保的塑料材料和制造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模塑行业是现代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高效的制造工艺和多样性的产品应用,为社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喷嘴和模具温度。

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塑件需进行塑后处理,常进行退火和调质处理。

塑料模具的组成零件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成型零件与结构零件两大类。

在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上。

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塑料注射模主要用来成型热塑性塑料件。

压缩成型主要用来成型热固性塑料件。

排气是塑件成型的需要,引气是塑件脱模的需要。

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组成。

凹模其形式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

导向机构的形式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

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注射模塑最主要的工艺条件,即“三要素”是压力,时间和温度卧式注射机SX-Z-63/50 中的50 表示锁模力为(D )A、500 cmB、50 cmC、50kND、500kN注射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是什么( A )A、前高后低B、前后均匀C、后端应为常温D、前端应为常温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 A )A、玻璃态B、高弹态C、粘流态D、气态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失效形式的是( D )A、变形B、断裂C、磨损D、冷却凹模是成型塑件(B )的成型零件A、内表面B、外表面C、上端面D、下端面球头铣刀主要用于加工塑料模具零件中的( D )内容A、大平面B、孔C、键槽D、轮廓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是( D )A、导柱B、导套C、导向孔D、推杆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与注射机的喷嘴轴心线( D )A、垂直B、相交C、相切D、重合下列不属于推出机构零件的是( C )A、推杆B、复位杆C、型芯D、推板压缩模具中凸模的结构形式多数是( B )的,以便于加工制造。

A、不锈钢B、整体式C、工具钢D、组合式以下属于天然树脂的是( A )。

A、松香B、环氧树脂C、聚乙烯D、PVC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具结构零件的作用的是( D )A、装配B、定位C、安装D、成型下列不属于稳定剂的是: D ,A、光稳定剂B、热稳定剂C、抗氧剂D、树脂()的作用,除了用其顶部端面构成冷料穴的部分几何形状之外,还负责在开模时把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

塑料模具分类、特点及其成型工艺规程

塑料模具分类、特点及其成型工艺规程
结论 2.水敏性强,加工前必须干燥处理,否则会出现银丝、 气泡及强度显著下降现象;
3.易产生应力集中,严格控制成型条件,塑件成型后退 火处理,消除内应力;塑件壁不宜厚,避免有尖角、缺 口和金属嵌件造成应力集中,脱模斜度宜取2℃ 。
2.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塑件外形尺寸: φ690-0.86 、 φ700-0.86 、 φ1270-1.28、 φ1290-1.28、φ1700-1.6 、 R50-0.24、 φ1370-1.28﹑30-0.2、 80-0.28﹑ 1330-1.28 内形尺寸:φ630+0.74、φ640+0.74、φ1140+1.14、φ1210+1.28、 R20+0.2、600+0.74、320+0.56、 300 +0.50、80+0.28、 φ1230+1.28、 φ1310+1.28、 φ1640+1.6 孔尺寸:φ100+0.32﹑ φ120+0.32、φ1370+1.28﹑φ1640+1.6﹑ φ4.50+0.24﹑ φ2.0+0.2、 φ50+0.24 孔心距尺寸:34±0.28﹑ φ96±0.50﹑ φ150±0.27
塑料模具分类、特点及 其成型工艺规程
2021/7/10
目录
1、塑料模具概念 2、塑料模具分类及特点 3、塑料模具结构 4、塑料模具材料 5、模塑成型工艺规程 6、塑料模塑成型及模具技术的发展动向
1、塑性模具概念
模具:——是指利用其本身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 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
特点:
塑料注射(塑)模具
按成型过程中物理状态不同分 : 熔融成型
注射成型压机

塑料成型工艺学课件第四章压缩模塑

塑料成型工艺学课件第四章压缩模塑

作为制品中导电部分或使制品与其它物体结合用的,如:轴套、轴帽、螺钉和接线柱等。
用手或专门工具安放。
一、嵌件的安放
4.5 模压过程和操作方法
型腔数小于6个,预压物可以用手加,粉料或粒料可用勺加;
采用粉料或粒料时,宜堆成中间稍高的形式,便于空气排放。
型腔数大于6个,需用加料设备。
加入模具中的塑料按其在型腔中的流动情况和各部位需用量的大致情况合理堆放。
(5)防止制品在冷却时发生形变。
影响模压压力的因素 塑料在整个模塑周期内所受压力与塑模类型有关,并不一定都等于Pm。 压缩率高的塑料,通常比压缩率低的塑料需要更大的模压压力; 预热的塑料所需的模压压力均比不预热的小;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模具温度有利于模压压力降低; 其他条件不变,制品深度越大,所需的模压压力也应越大;
六、温度、压力
4.2.2 预压的设备和操作
压模 压模共分上阳模、下阳模和阴模三部分。
二、预压机
偏心式压机
旋转式压机
液压式压机
吨位(KN)
100~600
25~35
生产效率高
每分钟压次(次/min)
8~80
250~1200
计量准确 操作方便
每次预压物个数(个/次)
1~6
适用制品形状
尺寸较大
较小预压物
模压成型与注射成型相比,生产过程控制、使用的设备和模具较简单,较易成型大型制品。缺点是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尺寸准确性低。
用于机械零部件、电器绝缘件、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用品的成型。
工艺过程:
原料的准备
模压
预压(热固性塑料)
预热(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
将松散的粉状或纤维状的热固性塑料预先用冷压法(模具不加热)压成质量一定,形样规整的密实体的作业,称为预压。

【收藏】13种最常用的塑料成型工艺流程

【收藏】13种最常用的塑料成型工艺流程

【收藏】13种最常⽤的塑料成型⼯艺流程塑料成型的⼯艺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模压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滚塑成型、真空成型(吸塑成型)、浇铸成型(铸塑成型)、搪塑成型、流延成型、发泡成型、传递模塑成型(压注成型)、缠绕成型等本⽂将简单介绍以上塑料成型⽅法的过程、优缺点,以及应⽤的领域。

增加⼤家对成型⼯艺的了解。

1.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称注射成型,是⼗分常⽤的塑料成型⼿法。

将融熔的塑料利⽤压⼒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随后冷却成型得到想要的部件。

过程:a.合模。

将模具闭合形成注塑的空间。

b.填充。

将融熔的塑料利⽤压⼒注⼊模具中,填充模具型腔的95%后停⽌。

c.保压。

持续施加压⼒,以压实熔体,使成型件结构紧密。

d.冷却。

使成型件冷却到可以脱模为⽌,这个过程占据整个流程70%的时间。

e.冷却脱模。

模具打开,⽤顶杆或脱模板将产品顶出。

卧式注塑机优点:⽣产效率⾼,全程由机器进⾏操作。

由于成型时会对熔体施加压⼒,因此可以⽣产形状复杂的塑件。

对原料的浪费少。

缺点:由于需要均匀冷却,因此限制了塑件的厚度。

模具和注塑机成本⾼,不适合⼩批量⽣产。

应⽤:2.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种⾼效、连续、低成本的加⼯⽅法。

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边受热边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

主要⽤于加⼯各种管材、棒材、板材、单丝等。

过程:a.加料。

将塑料加热成粘流态,在加压的情况下通过螺杆向前推进。

b.挤出。

使塑料通过⼀定形状的料⼝c.冷却。

冷却成型,根据需要进⾏剪裁或切割单螺杆挤出机优点:加⼯⼯艺简单,成本低。

可以实现连续、⾃动化⽣产,效率⾼。

产品均匀,质量⾼。

对材料适应性⾼。

缺点:只能⽣产形状简单的管材、棒材等。

产品往往需要⼆次加⼯成合适的长度。

应⽤:3.模压成型模压成型⼜称为压缩成型。

是先将粉料、粒状塑料放⼊成型模具中。

同时加温,然后合模加压成型。

过程:a.预热预压。

将塑料粉料、颗粒、纤维进⾏预热处理,⼀是为了缩短成型周期。

⼆是⼲燥塑料中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塑料概论
一、树脂和塑料
4.树脂的结构及其特点
nCH2=CH2 乙烯
—CH2—CH2—n 聚乙烯
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重复出现的
结构单元,如聚乙烯的结构单元是 -CH2—CH2—。
2.1塑料概论
一、树脂和塑料
4.树脂的结构及其特点
聚合度:聚乙烯分子结构中的n值表示高分
子化合物中链节的重复次数,n值越大,相 对分子质量越大。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⑷ 润滑剂
为防止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粘模,减少塑料 对模具的摩擦,改善塑料的流动性,提高塑件 表面的光泽度而加入的添加剂。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⑸ 着色剂 起装饰美观的作用,某些着色剂还能提
高塑料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分类
颜料 染料
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
作用:
减少树脂用量,降低塑料成本; 改善塑料某些性能,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⑴ 填充剂(填料)
分类:
按化学性能可分为
按形状可分为: 粉状 纤维状 层状(片状)
有机填料 无机填料(最常用)
➢ 填充剂的种类多,品种多,其中以无机填料应用 最多,下面是几种最常见的填充剂,如果提高塑 料的抗拉强度,可加入各种高强度,耐高温和高 模量的纤维及其织物作为填料,如玻纤,碳纤, 石棉等,如果提高强度和耐磨性,可加入一些高 硬度的氧化物或碳化物,如氧化铅,氧化硅,氧 化钛,碳化硅等,若要降低磨擦因数,提高自润 滑性,可加入石墨,二硫化钼,硫化铅,滑石粉 等,如要改善导电性可加入金属粉,石墨等,如 要提高耐热性和电绝缘性可加入云母,石棉等, 如要增加强度,硬度可加入碳醉钙,硅土,高岭 土,石膏等
2.1塑料概论
一、树脂和塑料
1.塑料的概念
塑料 —— 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
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 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 程中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能流动成型的高 分子有机材料。
2.1塑料概论
一、树脂和塑料
2.树脂的概念
树脂 ——指受热时通常有转化或熔融范围,
单体: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
如聚乙烯的单体是CH2=CH2。
—CH2—CH2—n
2.1塑料概论
一、树脂和塑料
4.树脂的结构及其特点
高聚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长链分子 分子长链具有柔性 高分子链间一旦有交联结构存在将不溶不熔 高聚物存在晶态和非晶态两种 具有取向性
2.1塑料概论
一、树脂和塑料
塑料与模塑成型工艺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问题: 1.什么是模具?什么是塑料模具? 2.塑件成型加工的三要素是什么?
基本内容:
1.理解塑料的概念、分类、成份; 2.理解热固性、热塑性塑料两个概念,二者的区别; 3.了解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重点难点:
1.重点:塑料的概念、成份、分类 2.难点:对概念的理解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⑸ 着色剂 特点:
无机颜料:着色能力、透明性、鲜艳性较差, 但耐光型、耐热性、化学稳定性较好,不易褪 色。
染料:色彩鲜艳、颜色齐全,着色能力、透明 性好。性能与无机颜料相反。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⑸ 着色剂
有机颜料的特性介于无机颜料和染料之间。
特种塑料 —— 一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
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
2.1塑料概论
四、塑料的特性
1.质轻、比强度高。 2.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3.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 4.减摩、耐磨性能好。 5.透光及防护性能。 6.减震、消音性能优良。
改善塑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⑶ 稳定剂
凡能阻缓材料变质的物质称为稳定剂。 可分为以下三种:
热稳定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或防止树脂
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受热而降解。
光稳定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止树脂在光的作
用下降解(塑料变色、力学性能下降等等)。
抗氧化剂 :延缓或抑制塑料氧化速度。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⑵ 增塑剂
能够增加塑料的可加工性、延展性和膨胀 性 的物质;它是能与树脂相溶的、不易挥发 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增塑剂是液态或低熔点固体有机物。
主要有甲酸脂类、磷酸酯类和氯化石蜡等。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⑵ 增塑剂 作用:
提高塑性、流动性和柔软性; 降低刚性和脆性;
在塑料工业中着色剂多采用颜料
还有阻燃剂、抗静电剂、发泡剂、防腐剂和加工 助剂等等 并非每种塑料都要加入全部的添加剂,根据塑料 品种和需求有选择性的加入某些添加剂
2.1塑料概论
三、塑料的分类
1.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
热塑性塑料 —— 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 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其分子结构是线 型或支链型结构。(变化过程可逆)
5.树脂的合成方法(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加聚反应特点:
反应前后分子数相同 由单体变成聚合物是化学键作用 反应中分子没有附属产物产生 加聚反应可得的是线形高聚物
2.1塑料概论
一、树脂和塑料
5.树脂的合成方法(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特点: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同
C2H5-O-C2H5
由单体变为聚合物是由于官能团的作用
热固性塑料 —— 在受热或其它条件下能固化
成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 ,其分子结构最终为
体型结构。(变化过程不可逆)
2.1塑料概论
三、塑料的分类
2.按塑料的用途分:
通用塑料 —— 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
的塑料。
工程塑料 —— 一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
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 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
转化时受外力作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 态或半固态或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它是塑料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2.1塑料概论
一、树脂和塑料
3.树脂的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然树脂 ——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
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 ——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
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反应中分子有附属产物产生
缩聚反应既可能得线型高聚物也可能得网型或体型高
聚物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塑料 —— 树脂+添加剂
1.树脂 塑料的主要成分 决定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
作用:
胶粘其它成分材料 赋予塑料可塑性和流动性
2.1塑料概论
二、塑料的成分
2.添加剂
⑴ 填充剂(填料)
重要的但非必不可少的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