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神经鞘瘤CT病例(图文)
胃神经鞘瘤影像表现(修改后)
神经鞘瘤
发病年龄
临床表现
间质瘤
平滑肌瘤
外生性胃癌
多见于40-60岁
早期无症状 后期消化道症状 类圆形或椭圆形 大小约3-4cm
50~65岁
消化道出血 膨胀性生长,向腔 内、腔外或混合型 生长,大小不等 胃体、胃底部,胃 窦少见
40-60岁多见
多无症状 可有消化道出血 呈圆形或类圆形 多小于5cm
中老年
鉴别诊断四
神经内分泌瘤
感谢 :西京医院 唐永强老师分享精彩病例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中老年人多见。
• 多见于胃贲门部和胃窦部。经过检查,发现大部分的癌细胞均表达内 分泌标记物。 • 病理分型:小细胞癌,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
• 临床表现主要以上腹部不适、隐痛和进食困难,部分患者出现黑便。
• CT表现:壁间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平扫等密度,增强后显 著强化。
胃神经鞘瘤
• 1988年Daimaru et al首次报道。
• 起源于胃壁肌间的Auerbach’s神经丛神经鞘Schwann细胞
• 临床表现:初期无症状,当肿块生长一定程度,可造成胃黏膜溃疡
或糜烂,出现慢性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等
• 多见于40-60岁,无性别差异,临床少见,良性肿瘤,恶变罕见
• 术后诊断:胃神经鞘瘤
感谢 : 西京医院唐永强老师 提供病例2-4
CASE5
女性,64岁,上腹部不适
胃大弯前壁一5X6cm肿块,轻度强化,强化不均匀,外缘光滑锐利,内侧可见溃疡形成
术后病理图片
(胃体大弯侧前壁)形态及免疫组化结 果支持神经鞘瘤,局部细胞生长活跃, 建议密切随访。胃切缘及网膜未查见瘤 组织,胃周淋巴结(11枚)呈反应性增 生。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17(-),CD34(),Desmin(-),DOG-1(-),H-caldesmon(),Ki-67(+25%),S-100(+),SDH-β (),SMA(-)。
CT诊断腹壁恶性神经鞘瘤1例
显示不 均匀强化 , c T 值 3 0 —
6 7 tt U ,
坏死 部分不强化 。
c T 诊断考虑: 右
侧腹股 沟 占位性病 变 , 首先 考虑 感染性 病 变 。 手 术 后 诊 断及 病理 诊 断
为右腹股 沟恶 性周 围性 神经 鞘瘤 。
讨
论
恶性周 围性神
经鞘瘤为周 围神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系统少见肿瘤, 起
源于 S C h W a n n 细
中国 CT 和 MR I 杂志 200 8 年8 月 第6 卷 第4 期 总第2 l 期
病例 报告
CT 诊断腹壁恶性 神经鞘瘤 1 例
M a 1i g n a n t s c h w a n n o m a in th e a b d o m in a l w a ll :a r e p o r t 0 f
0 n e Ca S e
福建省安溪县中医院 沈坤练
【关 键 词 】 恶 性 周 围 神 经 鞘 瘤 ; c T 检查
【中 图 分 类 号 】
R4 4 5 .
2 ; R7 35.
5
【文 献 标 识 码 l D
病例 资料
患者, 男 , 年龄 5 7 岁 , 发现右腹股 沟肿物 5 年 , 呈条索状 , 肿痛 5
胞, 故又称恶性
肿瘤 S C h w a n r l
[¨
。
发生 部位见 于 四
肢 、 躯干 、 头颈部,
其 中大腿 、 臀部、 锁
一
骨上 区较好发 。 肿 块 多为无 痛性 , 迅 速 增 大 , 来 自大 神 经 者 , 神经 干 的一
一
段呈 浸润性生 长的 圆形肿瘤包绕 。 本 例 患 者 肿 瘤来 自小 神经 , 故肿瘤与神
神经鞘瘤科普讲座PPT课件
如何预防神经鞘瘤?
如何预防神经鞘瘤?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和避免有害环境。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如何预防神经鞘瘤?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 群。
早期发பைடு நூலகம்潜在问题,及时干预有助于改善健康状 况。
某些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发病几率更高。
谁会得神经鞘瘤? 高风险因素
家族史、既往神经损伤及某些职业暴露可能 增加患病风险。
如长期接触电磁场等环境因素。
谁会得神经鞘瘤? 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似,但某 些特定类型在性别上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神经纤维瘤病在男性中更常见。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
症状取决于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何时就医?
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持续加重的情况,应 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就医?
检查方法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如MRI、CT) 和组织活检。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认诊断及评估肿瘤的性质。
如何预防神经鞘瘤? 心理健康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压力 。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谢谢观看
神经鞘瘤的主要类型包括外周神经鞘瘤、神经纤 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病。
不同类型可能有不同的生长模式和症状表现。
什么是神经鞘瘤?
发病机制
神经鞘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神经损 伤等有关。
一些病例可能与神经纤维瘤病等遗传性疾病相关 。
谁会得神经鞘瘤?
后腹腔镜下腹膜后神经鞘瘤切除术4例报告
本组 4例 ,均 获 得 成 功 ,肿 瘤 直 径 4 6 . . ~8 3 c 平 均 5 9c 手术 时 间 7 ~ 1 0mi, 均 1 0 m, . m; 5 5 n 平 2 mi;出血量 3 - 1 0m , 均 5 。术 中血 压 无 n 0 0 l平 5ml
全麻 后 , 侧 卧位 , 健 升高 腰桥 , 常规 消毒铺 巾, 取 患侧 腋 后 线 1 2肋 下 1c 切 口, 约 2 c 切 开皮 m 长 m, 肤、 皮下组 织 , 管 钳 钝 性 分 离 肌 层及 腰 背 筋膜 , 血 手 指 向 内推 开腹 膜 , 露 肾周 间 隙, 显 置入 自制 气囊 , 注 入 空气 5 0ml 持 3 n 取 出气 囊 , 0 , 维 ~5mi, 分别 于 腋 前线肋 缘下 1c 和 腋 中 线髂 嵴 上 2c 穿 刺 , 入 m m 置
内蒙古医学杂志 InrMo g l dJ2 1 n e n oi Me 0 2年第 4 a 4卷第 5 期
63 0
及 四肢为 多 ,其次 为 胃、 纵隔 、 腹膜 后 。神 经鞘 瘤 占 所有 神经 鞘瘤 的 0 7 . %~2 7 占所 有 腹膜 后 肿 . %u , J 瘤的 0 5 ~1 % 。神经 鞘瘤通 常 无症 状 且生 长 .% 2 J 缓慢 , 多为 良性 ,少有 恶性 变 l 。发 生 于腹 膜 后 , 大 3 ] 尤 其 靠近 肾上 腺部 位者 ,易与 肾上 腺无 功 能性 肿 瘤 相 混淆 。 国内外 文 献 报 道 ,该病 多 见 于 2 ~5 0 0岁 成 年人 ,男 女发 病 接 近 。 临床 上 因 肿 瘤生 长 缓 慢 , 多 数患 者起 初 一般 无症 状 , 在体 检 时 无 意 发现 。 当 肿 瘤生 长到 一定 程度 压迫 神经 时 , 出现 腹痛 、 背 可 腰 痛及 下肢 放射 痛 或 酸 胀 麻 木感 , 沿 神 经 分 布 出现 并 触 电感 。肿 瘤 若 侵犯 临近 器官 出现 血 尿 、 骨痛 等 症 状 , 考虑 为 恶性 神经 鞘 瘤 。 则 对腹 膜后 神 经鞘 瘤 , 像检 查有 一定诊 断价 值 , 影 但 缺乏 特 异性 , 组 4例术 前影 像检查 未 明确诊 断 。 本 C T在肿 瘤较 小 时表 现 为 实 性 , 瘤体 较 大 时 , 发 当 常 生 黏液变 、囊 性 变 、 出血 或 坏 死 , 现 为 囊性 或 囊 表 实 性 。T k tr 等 J a aea 总结 日本 文献 报 道 的 1 3例 腹 3 膜后 神经 鞘 瘤 , 现 有 6 %可有 囊 性 变 。 C 还 可 发 6 T 以准 确判 断肿 瘤 大 小 、 位 及 有 无 周 围脏 器 和 重 要 部 血管 浸 润 等 。 本 组病 例 均 行 彩 超 及 C T检 查 , 囊 无 性变。 腹 膜后 神经 鞘 瘤 好 发 于脊 柱 两 侧 、 盆腔 骶 前 等 神经 组织 丰 富部 位 ,呈 圆形 、 圆形 或结 节 状 , 卵 边界 清 、 实 、 膜 完 整 ,可 将 神经 干 包绕 其 中 ,表 面呈 质 包 红褐 色 。肿 瘤 切 开 呈 鱼 肉状 , 白或 灰黄 色 , 透 灰 略 明, 可见 漩 涡状结 构 , 常伴 有黏 液变 、 囊性 变 、 死及 坏 出血 , 时囊 壁 可见 乳 头状 肿 瘤 组 织 。镜 下神 经鞘 有 瘤细 胞 呈 梭 形 , 集 , 胞 核 位 于 中 心 ,圆 或 短 棒 密 细 形 , 仁不 清 , 核 胞质 淡染 , 胞排 成栅栏 状或 旋涡 状 , 细 此型 称之 为 束状 型 ( tn A 型 ) 网状型 (A tn Ano i ; no i B 型 ) 织结 构疏 松 , 质含 水量 高, 组 基 细胞 多形 性 , 边界 不清, 为细 蜂 窝状红 染 基质 所 隔。两型 可并 存 , 也可 单 独 存 在 。瘤 体 较 小 时 以 A tn 型 多 见 ,常 为 no i A 实性 ; 瘤体较 大 时则 以 Ano i tn B型 为 主, 为 囊 性 。 多 肿 瘤有 包膜 ,容 易发 生黏 液变 或囊 变 。免 疫组 化 检 查 瘤组 织 S 一1 0 Vi ni 0 、 me t n可为 阳性 。 以往 , 神经 鞘瘤 以开放手 术切 除为 主 , 随 着腹 但 腔 镜技术 的成熟 ,后腹 腔镜 下腹 膜 后神 经 鞘瘤 切 除 手 术 已逐 渐开 展 。本组 经腹 膜后途 径腹 腔镜 下 成功 切 除神 经 鞘 瘤 4例 ,肿 瘤 直 径 4 6 . m, 均 . ~8 3c 平 5 9c . m。腹 膜后 途 径避 免 了对腹 腔脏 器 的接 触 ,从 而缩 短 了手术 时 间, 少 并发 症 的 发 生 。后 腹 腔 镜 减 手 术主 要并 发症 是 血管 或邻 近器 官的 损伤 。并发 症 的发生 与肿 瘤大 小 、 与周 围组 织粘连 程 度密切 相 关 。 其并 发症 的 发 生 率 为 0 ~1 . % 。H ny等 % 2 9 J e r 指 出 腹 膜 后 途 径 不 适 合 肿 瘤 直 径 > 5c 患 者 。 m R bn ti 【 指 出腹 膜后 途径 可 以通过 利 用 天 然 u is n等 7 e ] 的解剖平 面 来 弥补 空 间不足 的缺 陷, 腰大 肌 、 肾周 筋
神经鞘瘤的病理
神经鞘瘤的病理
肉眼观,神经鞘瘤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不一,质实,呈圆形或结节状,常压迫邻近组织,但不发生浸润,与其所发生的神经粘连在一起。
切面为灰白或灰黄色略透明,切面可见旋涡状结构,有时还有出血和囊性变。
AntoniB型结构区。
瘤组织明显水肿,并见囊性变,小血管如血窦
听神经瘤,示AntoniA型结构,瘤细胞形成束状及编织状结构,核长梭形,呈栅栏状排列。
镜下,肿瘤有二种组织形态。
一型为束状型(Antoni A型),细胞细长,梭形,境界不清,核长椭圆形,互相紧密平行排列呈栅状或不完全的旋涡状,称Verocay小体。
另一型为网状型(Antoni B型),
细胞稀少,排列成稀疏的网状结构,细胞间有较多的液体,常有小囊腔形成。
以上两型结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肿瘤中,其间有过渡形式,但多数以其中一型为主。
约10%病程较长的肿瘤,表现为细胞少,胶原纤维多,形成纤维瘢痕并发生玻璃样变,只在部分区域可见少量典型的神经鞘瘤的结构。
腹腔及腹膜后CT诊断ppt课件
腹膜肿瘤
横结肠系膜肿瘤 M为何杰金氏病横结 肠系膜肿块
腹膜转移性肿瘤
肝癌腹膜种植 T为肝右叶肝 癌,箭头指腹 膜种植结节, 同时合并肝硬 化、腹水
(卵巢癌)大网膜转移(网膜 饼)
卵巢癌大网膜受侵前 腹壁与结肠间大片软 组织后腹壁壁层 腹膜后与腹横筋膜间解剖间隙总称。分 为肾旁前、后及肾周间隙。
腹膜后间隙解剖
肾周三层被膜:纤维囊、脂肪囊 及肾筋膜。肾筋膜:1-2mm,局 限或均匀大于2-3mm,则为异常。
急性重症胰腺炎渗液是腹膜后间 隙的指示剂。
肾旁前间隙:为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 的区域。在胰腺平面两侧肾旁前间隙相 通。肾前筋膜在肾上腺上方与肾后筋膜 融合后向上与膈肌筋膜融合,向下于髂 平面与肾周脂肪囊及肾旁后间隙相通。
腹腔脓肿
右肝下间隙脓肿 急性胆囊炎胆囊穿
孔致右肝脓肿(A )
腹腔脓肿
左肝上前间隙脓 肿溃入前腹壁 (↑)示左肝上前 间隙局限脓肿。 同时显示腹前壁 有另一脓肿(∧)
腹膜肿瘤
A、腹膜壁、脏层肿瘤表现为壁层腹膜或内 脏表面结节状软组织影,可多发,多见 于间皮瘤及转移性肿瘤,多合并腹水, 恶性者常合并血性腹水。
肾旁间隙脓肿
急性胰腺炎腹膜 后扩展致使肾旁 后间隙受累,有 脓肿形成。脓肿 (A)主要居肾 旁后间隙、相邻 左肾周间隙受累, 左肾前筋膜增厚
左腹后壁脓肿
急性坏死性胰腺 炎腹膜后扩展, 向后下侵入腹后 壁有脓肿(A) 形成。腰方肌 (↑)被推前移。 左肾周间隙下方 也有脓肿,与前 一脓肿相通
腹膜后间隙外伤
肾旁后间隙:肾后筋膜与腹横筋膜之间。 其内为脂肪组织,无脏器。通过腹前相 通。
腹膜后神经鞘瘤
副神经节瘤
左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平扫是囊实性肿块,内见斑点状钙化,增强动脉 期实质明显强化,病灶周边见扭曲增粗的血管影,静脉期实质强化减退;
节细胞神经瘤
节细胞神经瘤 (ganglioneuroma, GN) 起源于交感神经节的原始神经 嵴细胞, 是一种周围神经良性肿瘤, 临床比较少见。所有年龄均可以发病, 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肿瘤沿交感神经链的任何部位和肾上腺髓质分布, 腹膜后及后纵隔 是最常见的2个部位。
肿瘤多为实性或囊实性 ,圆形或类圆形 ,边缘清楚或欠清 ,C T 平扫 主要表现 为等或 等低 混杂密度灶; C T 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明显 均匀或不均匀强 化的软组织肿块 ,肿瘤周围或瘤 内可见粗大的血管 , 局部强化程度可 接近于血管。静脉期强 化程度趋向于较动脉期均匀 , 密 度较动脉期略下 降。
临床特点
临床上因肿瘤生长缓慢,起初一般无症状,多数患者以 无痛性肿块就诊,或体检时发现,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压 迫神经时,可出现腹痛、腰背痛及下肢放射痛或酸胀麻木感, 病沿神经分布出现触电感,肿瘤若侵犯邻近器官出现血尿、 骨痛等症状,则考虑为恶性神经鞘瘤,位于盆腔的肿瘤可同 时压迫直肠和尿道,引起排便、排尿困难。
病 例 随 访
腹膜后神经鞘瘤
概述
腹膜后神经鞘瘤起源于周围神经的施万细胞,故好发于脊 柱旁、肾脏内侧和盆腔骶前区等神经组织丰富的部位,与腰大 肌及髂腰肌关系密切;发生于腹膜后的神经鞘瘤少见,发病率占 腹膜后肿瘤的0.3%~6.0%。腹膜后神经鞘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好发于2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影像特点与病理
Antoni A区与B区可并存于一个肿瘤内, 也可单独存在,Antoni A区 CT多为较高密度, MR上, Antoni A区 T1WI与肌肉等信号, T2WI上信号较 肌肉略高, 一般为富血供区,呈中等程度以上强化, Antoni B区CT多为 水样低密度, MR T1WI 上为低信号, T2WI上为显著高信号,一般为少 血供,强化不明显 。此外, 肿瘤纤维含量也影响T2WI信号强度, 富纤维 区域T2WI信号偏低, 动态增强强化不明显。
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诊断
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诊断郁万江周炜徐海滨刘剑(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影像科青岛266071)【摘要】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
结果: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
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
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
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
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
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关键词】神经鞘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Imaging diagnosis of rare site schwannomaYU Wanjiang ZHOU Wei XU Haibin LIU Jian(Imaging department of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Qingdao 26607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imaging characters of rare site schwannoma. Methods CT and MR imaging of 35 cases of schwannoma of unusual site confirmed pathologicall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T of the lesions demonstrated round or lobular mass with low or low-isodensity. Most of the lesions(31/35) had distinct boundary. There were 12 solid lesions, 18 cystic-solid lesions and 5 pure cystic lesions. Parenchyma of the lesions presented gradual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and varying degree of enhanced nodes within a cystic lesion is characteristic for cystic-solid schwannoma. Concentric circle like enhancement of solid lesions is probable a valuable sign of solid schwannoma. On MRI, the parenchyma of schwannoma appeared slight long T1and slight long T2 signal, the cystic parts of the lesions show long T1 and long T2signal. Edema could be found around the lesions and ‘ta r get sign’ is specific for diagnosis on MRI. Conclusion Rare site schwannoma can be found in any site of the body, familiar with the imaging characters is helpful for diagnosis.【Key words】Schwannoma,tomography,X-ray compu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神经鞘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当神经鞘瘤发生于不常见的部位,和/或表现不典型时,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胃肠道神经鞘瘤病例及文献回顾
胃肠道神经鞘瘤病例及文献回顾发布时间:2021-04-02T15:50:06.4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作者:杨传玉陈炫武陈志军杜卫东[导读] 患者女性,61岁。
因反复右上腹痛隐痛不适伴目黄、尿黄一周来我院就诊杨传玉,陈炫武,陈志军,通讯作者杜卫东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关键词:胃神经鞘瘤;胆囊炎;胆囊结石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61岁。
因反复右上腹痛隐痛不适伴目黄、尿黄一周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下端结石、阻塞性黄疸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发现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遂进行相关检查,尿常规显示白细胞2+稍偏高,总胆红素117.6umol/L,直接胆红素84.8umol/L,门冬氨酸转移酶394u/L,谷丙转氨酶469U/L,甘油三酯2.21mmol/L,甲胎蛋白207.95ng/ml明显升高。
腹部B超显示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多发结石。
护肝、抑酸治疗后,甲胎蛋白181.55ng/ml,总胆红素83.8umol/L,直接胆红素55.0umol/L,门冬氨酸转移酶272U/L,谷丙转氨酶297U/L均有所减退,考虑为胆总管下段结石排出所致。
上腹部MR平扫+MRCP显示胃小弯侧胰腺和胃部间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及胆囊多发结石伴炎症。
全腹部CT平扫+增强显示胃体大弯侧腔外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和胆囊多发结石。
超声内镜显示胃体粘膜隆起,考虑间质瘤、平滑肌瘤为固有肌层起源,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可能。
最终行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体部分切除术+术中胆道造影术。
术后白蛋白32.00g/L,总胆红素34。
7umol/L,直接胆红素22.4uoml/L,门冬氨酸转移酶57U/L,谷丙转氨酶41U/L,甲胎蛋白63.65ng/ml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
术中见胆囊轻度充血肿胀,约3x6cm,内有结石数枚,胃体大弯侧有一个4.5cm×2.5cm肿块,突出浆膜外。
腹膜后囊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纤维肉瘤
(四)淋巴源性肿瘤: 1. 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畸形或某些原因引起发病 部位淋巴液排出障碍造成淋巴液储留,导致淋巴管扩张增 生而形成的淋巴系统良性肿瘤,儿童多见,男女发病率大 至相等,多沿血管轴分布,呈多房、薄壁、水样密度肿块, 边界清楚葡甸生长,多房囊内分隔为特征,增强后分隔可 轻度强化。 2.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沿大血管 走行周围生长,易发生在中年男性,腹膜后淋巴瘤初期表 现为腹膜后某一区域多发的软组织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楚; 病变进展时,结节可相互融合成分叶状团块,内可见坏死, 增强呈轻度强化,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后方淋巴结肿大 为主时,将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向前推移,致其显示不清, 呈“主动脉淹没征”;增强可鉴别增大的淋巴结和血管影, 显示血管被包绕和移位的情况。
三、腹膜后肿瘤常推压腹膜后脏器和大血管使之移位,定位征
象主要有: (1)肿瘤与腹膜内器官间存在脂肪间隔可提示肿瘤来自腹膜后。 ( 2)腹膜后器官如胰腺、十二指肠向前移位,升、降结肠 前外 侧移位,肾脏明显旋转和移位,是上腹部腹膜后肿瘤的定位 征象。 ( 3)肿块紧贴腰大肌,腰大肌增宽或受压变形,密度不均,肿 瘤与相邻后腹壁或盆壁肌肉脂肪间隙不清或消失。 ( 4)肿瘤包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腹腔大血管向前及向对侧移 位。 (5)肿瘤推压肝叶后缘的脂肪影前移; 肿瘤位于骶尾椎前,与 相邻盆壁肌肉脂肪间隔消失; 。
腹膜后畸胎瘤
畸胎瘤
鉴具有一定特征, 下列征象有助于鉴别定性诊断: ①良性腹膜后肿瘤边缘较光滑,密度均匀,其周围组 织器官无侵犯,而恶性肿瘤边缘不清,邻近组织器 官多有侵犯。 ②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CT表现为均匀液性低密度,边 界清楚,壁薄无强化。 ③神经源性腹膜后肿瘤多靠近中线沿脊柱两侧分布, 脂肪肉瘤多见于肾周围。 ④畸胎瘤为混合密度肿物,如含有脂肪、高密度钙化 等,为其特异表现 。
神经鞘瘤的科普知识PPT
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疼痛、麻木、刺痛或无力。 这些症状通常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关。
神经鞘瘤的症状是什么?
影响功能
若肿瘤压迫重要神经,可能导致运动或感觉功能 受损。
例如,压迫脊髓可能导致瘫痪。
神经鞘瘤的症状是什么?
诊断方法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可帮助确定肿瘤 的位置和大小。
有时需要进行活检以确诊。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如何预防神经鞘瘤?
如何预防神经鞘瘤?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如何预防神经鞘瘤?
避免外伤
尽量避免外伤和压迫,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神经 的活动。
外伤可能会刺激神经,导致肿瘤发生。
神经鞘瘤如何治疗?
神经鞘瘤如何治疗?
观察
小而无症状的神经鞘瘤可以选择观察,不立即治 疗。
定期随访以监测肿瘤的变化。
神经鞘瘤如何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或生长迅速的肿瘤,通常建议手术 切除。
手术成功率高,但仍需注意术后恢复与并发症。
神经鞘瘤如何治疗?
放射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放射治疗,尤其 是无法手术的患者。
什么是神经鞘瘤?
发病部位
神经鞘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 四肢、躯干和头颈部。
在脊柱附近的神经鞘瘤可能影响脊髓功能。
什么是神经鞘瘤?
类型
神经鞘瘤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单纯性神经鞘瘤和 多发性神经鞘瘤。
多发性神经鞘瘤通常与神经纤维瘤病(NF)相关 。
神经鞘瘤的症状是什么?
神经鞘瘤的症状是什么?
如何预防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精选课件精品PPT课件
18
当肿块近期内迅速生长 两次影像学检查肿块内密度变化较大 肿块区域出现肿大淋巴结影 肿块侵犯周边组织时
应警惕 恶性 可能
19
胸膜间皮瘤
按肿瘤生长方式和大体形态分为局限型和 弥漫型,前者来源于胸膜下结缔组织,多 属良性或低度恶性;后者原发于胸膜间皮 细胞,几乎均为高度恶性
有包膜或假包膜,边缘光滑清楚,肿瘤分 叶不明显,多有小切迹样或铸形表现,病 灶内多伴钙化
27
病例三
患者,男,43岁 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胸闷不适,血色呈
鲜红色,量约100ml,不伴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发热等 既往史:于七年前因右侧腹股沟处包块行 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滑膜肉瘤
28
20
CT表现
患侧弥漫性胸膜增厚 大量胸腔积液 纵隔固定伴患侧胸腔体积缩小 增强:增厚的胸膜一般有强化,肿块较大
时可合并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呈不均匀 强化
21
病例二
患者,男,21岁 无诱因右侧胸痛数月、低热、干咳 临床诊断:右侧胸腔占位 术后病理:右侧胸膜间皮瘤
22
23
24
25
29
增强
30
术后病理
3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肺肉瘤
又称PPS,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 主要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和胸闷,
神经鞘瘤PPT课件
精选ppt
2
临床表现
❖ 多以发现肿块就诊,有时伴疼痛或感觉异常,迷走神经鞘瘤 可引起声嘶。
❖ 质中,光滑,横向活动度好,纵向活动欠佳,叩击或加压可 有放射样疼痛或感觉异常。
❖ 穿刺可见血性不凝固液体。 ❖ 偏心性生长,与神经无黏连,可将肿瘤与神经分离而剥除,
浅表神经鞘瘤超声探讨
厦门长庚医院超声科
郑天成
精选ppt
1
神经鞘瘤概述
• 起源于周围神经髓鞘,亦称施万细胞瘤或雪旺细胞瘤。 • 属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外周神经肿瘤21%,极
少数恶变。 • NF2 基因( 定位22q12.2)是神经鞘瘤的肿瘤抑制基因, 神经鞘
瘤的发生与NF2 基因失活有关。 • 发病年龄不确定,多见成年人,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 部位:主要位于头颈及四肢,四肢神经干多走行于屈侧,所
❖ 由于诸多原因,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显示率仍较 低,有赖于检查技术的发展和检查者用心度的 提高。
精选ppt
34
谢谢 聆听!
精选ppt
3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36
❖ 低回声束代表神经纤维束,强回声线为包裹在神经纤维束周 围的神经束膜。
❖ 较粗大神经多与周边动静脉血管伴行。 ❖ 神经干受压迫,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水肿增粗,显示更佳。
精选ppt
6
颈丛、臂丛
精选ppt
7
双侧迷走神经
精选ppt
8
正中神经
精选ppt
9
尺神经和桡神经
精选ppt
10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分类以及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断和鉴别诊断(类似研究未见报道,文中包括了我院诊照分析。
孥翼警别诊登篓竺_.孽至垫孥堂雪神经源性肿瘤的结果系统认识、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搜集1996年8月~2009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43例。
男26例,女17例。
年龄4~76岁,平均39岁。
腹痛19例,高血压15例,背痛12例,下肢运动减弱9例,下肢感觉下降6例,腹泻2例,呕吐1例。
体检发现9例,其他检查偶然发现4例。
术前分别经单层和多层螺旋CT双期或者三期扫描,双期扫描12例,三期扫描31例。
CT机型:单层螺旋CT(GEhighspeed,USA),多层螺旋CT(Marconi80004层,Holland;SiemensSensation16层,Siemensdefinition128层,Germany;GEVCT64层,USA)。
CT扫描层厚5~10mm,间隔5~10mm,螺距为1~1.2。
双期扫描:CT平扫+静脉期增强。
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单层螺旋CT70S,多层螺旋CT80S。
三期扫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
动脉期延迟时间30s(单层螺旋CT)或者33s(多层螺旋CT),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与前述静脉期相同。
静脉内团注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或欧乃派克(300mgI/m1),于肘前静脉注射,剂量1.5~2.0ml/kg,注射流率2~3ml/s。
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州I:1顾性对43个病例中良性神经鞘瘤19例(图1),神经纤维瘤2例(图2),恶性神经鞘瘤7例(图3);副神经节瘤9例,其中良性8例(图4),恶性1例(图5),神经母细胞瘤4例(图6),节细胞神经瘤2例(图7)。
28例神经鞘膜来源肿瘤中(图1~3)神经鞘瘤26例,神经纤维瘤2例。
26例神经鞘瘤中实性9例,囊实性12例,囊性5例。
肿瘤实体部分由较高密度的细胞密集区(AntoniA区)和较低密度的细胞稀疏区(AntoniB区)构成L43。
肾上腺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肾上腺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虞奇跃
【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卷),期】2002(011)004
【摘要】@@ 发生于肾上腺的神经鞘瘤较为少见,我院收治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rn 患者男,35岁,偶有乏力感数月,近二周乏力明显.查体:BP:120/78 mmHg,腹部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检验肝功能正常,皮质醇183.7 mg/ml.行上腹部CT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外侧支一类圆形占位病变,大小为4cm×3.8cm,外缘边界清晰,内部密度不均匀,见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及小……
【总页数】1页(P212)
【作者】虞奇跃
【作者单位】316004,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1
【相关文献】
1.肾上腺神经鞘瘤一例 [J], 高娟;袁富红;郑玲
2.肾透明细胞癌合并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谢剑伟; 李家兴; 杜超; 殷波
3.肾上腺神经鞘瘤合并巴特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李伯全;康胜虎;王蕊
4.肾上腺神经鞘瘤一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菅天琦;刘致中
5.功能性肾上腺神经鞘瘤一例 [J], 王娜;刘荣波;朱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神经鞘瘤CT病例(图文) 男,48岁,间断性下腹不适1年。
手术探查:距回盲部28厘米处肠系膜根部可见5*7cm左右包块,质中等硬度,活动度尚可,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腹腔)神经鞘瘤,伴出血、坏死及囊性变,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免疫组化结果:
SMA(-), Desmin(-), CD117(-), S-100(+++), NF(-),Vimentin(+++).
点评: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来源于神经鞘,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其次可发生于头面部、舌部的周围神经,发生于交感神经的最为少见。
各种年龄、不同性别均可发生。
发生于颅神经较周围神经者更为常见。
通常为单发,有
时多发。
大小不等,大者可达数厘米。
皮肤损害常发生于四肢,尤其是屈侧较大神经所在的部位。
其它如颈、面、头皮、眼及眶部也可发生。
此外尚可见于舌、骨及后纵隔。
肿瘤为散在柔软肿块,通常无自觉症状,但有时伴有疼痛及压痛。
如肿瘤累及神经组织时,则可发生感觉障碍,特别是在相应的部位发生疼痛与麻木。
运动障碍很少见到,最多在受累部位表现力量微弱。
此肿瘤生长缓慢,属良性病变,外科切除后很少再发。
虽有很少数恶性神经鞘瘤病例报告,但一般认为这些病例开始即为恶性,而不是由良性神经鞘瘤转变而来。
神经鞘瘤由脊神经根长出,其形态通常呈长圆形,长径2~3cm,少数可达10cm以上,后一种肿瘤常位于马尾或为颈段的葫芦状肿瘤。
肿瘤呈黄白或粉红色,常为实质性,可有囊性变,一般有完整的包膜,髓外的肿瘤常位于蛛网膜下腔,与脊髓分界清楚,通常有1~2个脊神经根穿入肿瘤中,可能就是肿瘤的起源部位。
在马尾段可见巨型的神经鞘瘤,常与马尾神经根粘着,后者往往成束被推向肿瘤一侧。
发病机理:普遍认为此种肿瘤是一种神经鞘的肿瘤,但究竟是起源于Schwann细胞,还是起源于神经鞘的成纤维细胞,尚有争论。
可以自然发生,也可能为外伤或其它刺激的结果。
本病也可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伴发。
病理变化:此肿瘤经常有包膜,柔软或可有波动感,在刚切除的肿瘤具有完整包膜者呈淡红、黄或珍珠样灰白色,切面常可见变性所引起的囊肿,其中有液体或血性液体。
极少数肿瘤为纤维性,故质地较硬。
镜检可见包膜内肿瘤组织表现有明显变异,通常分为Antoni甲型及乙型两种。
甲型者有下列特点:①Schwann细胞通常排列成窦状或脑回状的束条,伴有细结缔组织纤维;②核有排列成栅栏状的倾向,同时与无核的区域相间。
此点颇有特征性。
此处肿瘤细胞核及纤维的排列形式表现为器官样结构,提示其组织来源可能为聚集的触觉小体,故有时称为Verocay小体。
乙型组织则为疏松的Schwann细胞,排列紊乱,结缔组织呈细网状。
此型组织可变性而形成小囊肿,融合可成大囊腔,其中充满液体。
此种肿瘤的另一特点是在许多血管周围有一层厚的胶原纤维鞘。
此肿瘤与神经纤维瘤一样,往往伴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临床上很难作出诊断,但此种神经鞘瘤损害具有疼痛,特别是阵发性疼痛,因此疼痛性肿物往往要怀疑到本病,但确诊需作活检。
真皮或皮下组织的肿瘤,如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及脂肪瘤等均易误诊,表皮囊肿或皮样囊肿也要考虑鉴别,本病甚至类似血管瘤或机化的血肿,这些通过病理检查即可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