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解构主义
三大主义
建筑代表作
文学代表作
《亲属关系的 基本结构》
《结构人类学 》
《结构主义》
《文学结构主 义》
《结构主义和 符号学》
《结构与意义 》
影视代表作
《金子》
《一声叹息》
《傲慢与偏见》
《神女贞得的审判》
什么是阐释学? 什么是阐释学?
阐释学是一门对意义 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 学,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 期和基督教的中世纪,那 时对神话和一些经文加以 解释的活动就被人们所尝 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阐释学,则是在19世纪形 成的 。现代阐释学的奠基 人海德格尔。(Heidegger)
代表作品
文学代表作: 《解释的效用》 影视代表作: 《魔界》
Thank You!
L/O/G/O
解主义的特点
代表人物
建筑代表作
文学代表作
影视代表作
《德里达》 德里达》
《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
《集结号》 集结号》
什么是结构主义? 什么是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发源于法国, 最初出现和流行于20世纪 初,到60年代终于形成为一 个哲学思潮,并且发生广泛 的影响。 它的奠基人是现 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索绪尔。
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 阐释学
L/O/G/O
什么是解构主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上世纪60年代,以 法国哲学家雅克 · 德里达为代表所 提出的哲学观念,是对前期欧美盛 行的结构主义和理论思想传统的质 疑和批判,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解 构主义派对传统古典、构图规律等 均采取否定的态度,强调不受历史 文化和传统理性的约束,是一种貌 似结构构成解体,突破传统形式构 图,用材粗放的流派。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传统意义上 的哲学学说,而是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 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共同应用的一种 研究方法,其目的就是试图使人文科学和 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 科学化的水平。
解构主义 李汉臣 12013070804
主要观点
(1)反逻各斯主义 (2)反语言中心主义 (3)异延:意义的不定 (4)补充:根本的空缺 (5)写作和解读
• 逻各斯中心主义来源于希腊语logos, 意即”语言“或”定义“。西方哲学普 遍认为,逻各斯是一种主张存在着关于 世界的客观真理的观念,这一观念包含 着一种对”中心“的固执,一种返回本 源并且永恒地、本真地直面真理的希 冀。 • 逻各斯主义从本质上认定某一认识真理 的方法优于另外一些方法,这使得西方 传统形上思维方法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 之上,且前一项优于或先于后一项, 如:真理与谬误、生与死等等。
(3)异延:意义的不定
在《立场》一书中,德里达引入“异 延”(differance)一词。暗指结构和事件 两种角度间这一了无定断,无法综合的交 变。 “异延”既指作为指意条件的某种先已 存在的“被动”的差异,又指某种产生各 种差异的散播行为。 德里达有时使用法语中与这词对应的 espacement。但是,“异延”更为有力且 恰到好处,因为在尼采、索绪尔、弗洛伊 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差
对德里达的解读
• 请阅读视频 Paul H. Fry • 《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 • 德里达“有一个 问题吧,关于历史的,我们 今天只粗略看看它的设想、构成、妊娠和分 娩,我承认,我这些词是借用有关生子过程 的词,但同时也想到了那群人——其中包括 我自己——他们在面对孕妇时,不敢直视她 们肚中至今仍未出世的小孩。这本身就是一 种赞美,而且也确实可以达到赞美的效果, 只要有小孩即将诞生,它就是必要的,只有 当它属于四不像一类血肉模糊的哑巴婴儿和 吓人的怪胎。” 27 * • 德里达和列维-斯特劳斯
(1 )什 么是 逻各 斯主 义
对于这种形上主次秩序,德里达指出:“解构最重 要的是,在一特定时候推翻等级序列 (hicrarchy)”
什么是解构主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严春友【按语:“后现代”、“解构主义”是国内知识界相当流行的词汇,然而存在着根本的误解,在媒体、艺术和文学领域尤其如此。
他们把后现代主义或解构主义简单地理解成“破坏”、理解成“无意义”。
他们这种理解不过是道听途说,与后现代的实质风马牛不相及。
描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文本就摆在那里,为什么不去读一读呢?如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和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两本书的文字并不难读,特别是德里达的文字很有气势,思路也非常清晰。
【法国巴黎后现代艺术展览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外景。
严春友摄,2006年10月20日】前几天法国马赛大学艺术系主任高利耶教授来举办了一次讲座,讲的是《法国艺术三十年》。
讲完以后,有艺术学院学生说,后现代艺术就是无意义,“我作的曲子都是无意义的”。
这种说法既不是后现代的精神,也没有概括出高利耶教授讲座所展示的艺术精神。
高利耶教授所讲述的那些后现代艺术,并非要消灭意义,恰恰相反,那些艺术作品是要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追寻,以至于觉醒。
这些后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负载着更多的意义,更着重于引导人们去进行独立思考。
那位同学所说的话自身也难以成立:既然她在作曲,那就一定有意义,作曲本身就是意义;如果没有意义,你为什么要作曲呢?既然作曲,就是在表达什么,也就是在表达意义。
如果你作的曲子是没有意义的,那就只能是噪音——不!即使噪音也有意义。
假如作品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为什么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有作品产生呢?为什么你的作品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呢?这些不同难道不就显示了意义吗?按照解构主义的思路,并不是说作品没有意义,而时说作品的意义是多重的,也不是由作者完全决定的,即:不存在一个像实体那样的真理或意义固定在文本里,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就行了。
相反,对文本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意义发生分叉的过程,正如文本自身内部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分叉一样。
鉴于上述,特将旧作发表在这里,它是对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一书思想的概括,以正视听。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马梦琪一、什么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
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
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
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
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
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
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
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
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
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
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
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
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
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解构主义简介
解构主义简介Introduction to Deconstruction解构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法国,它是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用于批判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而提出的理论。
解构就是分解结构再进行创新和重组,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与分解,它的核心思想是颠覆、破坏和反传统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构主义设计最早出现于建筑领域,其主要特征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进行重组,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具有个人性和随意性,是对正统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与批判。
弗兰克·盖里是当代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也是“建筑界的编舞师”。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
德里达本人对建筑非常感兴趣,视建筑为控制社会沟通和交流的工具。
解构主义建筑师们认为应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建,利用更加宽容、自由、多元的方式来建构新的建筑理论构架。
解构主义不但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对古典的美学原则如对称,和谐,统一提出了挑战。
但解构主义并非随心所欲的设计,尽管不少解构主义的建筑貌似凌乱,但他们仍然考虑结构因素的可能性和室内外空间功能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构主义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构成主义。
在20世纪西方批评史上,解构主义提出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anti-logocentrism)、延异( diffe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等批评理论与策略,也对现代语言文学批评有过独特的贡献。
其一,它消除了长期占据人们思想头脑的逻各斯中心论,打破了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并提出概念之间“并无等级和中心,仅有差异”的观点。
其二,它发现了能指之间的互指、多义和无限延异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文本的开放性和互文性,为此它也强调了读者和批评家的重要作用。
Introduction to DeconstructionDeconstruction originated in France in the 1960s. It was put forward by the philosopher Jacques Derrida to criticize structuralism in linguistics. Deconstruction is to decompose the structure and then innovate and reorganize it. Its essence is to destroy and decompose structuralism. Its core idea is subversion, destruction and anti traditionalism,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modernism.Deconstruction design first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its main feature is to reorganize the overall fragmentation of the complete modernism and structuralism architecture, forming a fragmented space and form. It has individuality and randomness, and is a nega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of orthodox modern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Frank Gehry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deconstructionist architect and 'choreographer in the architectural field'.The greatest characteristic of deconstruction is the theory of anti center, anti authority and anti dualistic confrontation . Derrida himself is very interested in architecture and regards architecture as a tool to control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Deconstruction architects believe that many modern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factors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and a new architectur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a more tolerant, free and diversified way.Deconstruction not only negates constructivism,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modernism, but also challenges classical aesthetic principles such as symmetry, harmony and unity. However, deconstruction is not a random design. Although many deconstruction buildings seem messy, they still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of structural factor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functions. In this sense, deconstruction is just another form of constructivism.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ri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anti logocentrism, differance, complementarity, intertextuality and other critical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proposed by deconstruction have also made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moder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First, it eliminates the Logos centrism that has occupied people's minds for a long time, breaks the hierarchical binary opposi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there is no hierarchy and center,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concepts. Secondly, it finds the relationship of mutual reference, polysemy and infinite extension between signifiers, fully recognizes the openness and intertextuality of the text, and therefor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aders and critics.。
设计思潮(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
3
解构主义设计
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 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 界。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义设计师: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 现代主义设计 构成主义设计
单调形式 过分装饰化、商业化 表现统一整体性 表现有序的结构感
hussein chalayan,被称为当今最具创意, 最具实验性、概念化的时装设计师之一,
对于传世不朽之作——IBM招贴广告,应是学设计的人员 必上的一课。这幅招贴的设计者保罗· 兰德(Paul Rand)作为世 界设计大师,在广告设计和字体设计领域的开拓给设计职业带 来了深刻的影响。
2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是20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变革思 潮之一,其原创思想来自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结构”概念适用范围很宽,它几乎可以是任何东西,“从 一粒分子到一幢摩天大厦,从一个单词到一本小说、一套游戏、 一种传统、或一部宪法”。 结构主义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 1、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 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 2、结构主义方法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共时性的强调。
均持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 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
3
解构主义设计
对视觉艺术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但在建筑上的影响最大。其 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 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 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为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 成视觉上的复杂、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实际上,经解构主 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 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
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
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
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
解构主义的全面介绍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
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
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
解构主义
中文词条名:解构主义英文词条名:(解构主义的英文写法)在德里达看来,西方哲学一直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史的框架“就是在整体意义上把存在确定为在场。
可以列举出许多专有名词,它们与基础、原则或中心密切相关,常常用来确认在场的连续性:如理念、起源、目的、潜能、实在(本质、存在、实体、主体)、真实、超验性、意识、良知、上帝、人,等等”。
所谓将存在确定为在场,就是指传统形而上学假定真理是超出语言之外的事实,它们呈现在言说者的面前,并且能在言说中传达出来,换言之,这些真理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是现时的、“在场”的,言语则是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
逻各斯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和“声音中心主义”的结合体。
由此,所谓的描述或分析只不过是:在观念中“策略地”回归被认为是简约、完整、正规、纯洁、标准、不言自明的某种本源或先在的使命,以便接着来观照衍生、繁化、蜕变、意外等。
德里达认为,虽然我们不可能彻底摆脱这一体系,但至少可以通过关注它所压制的那些问题来说明它强加了哪些思维条件;虽然我们无法设想并实现形而上学的终结,但还是可以通过认识和改变它所确立的等级体系,从内部对形而上学进行清理。
由此,德里达提出解构这一概念。
解构的策略有四:第一,在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方面统治着另一个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
解构一个命题,从根本上说,便是在一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第二,必须通过一种双重姿态、双重科学、双重文学,在实践中颠覆经典的二元对立命题,全面转换这个系统。
为此,解构将全面介入为它所批驳的对立命题领域。
换言之,解构在该系统的内部进行操作,目的却是要打破这个系统。
第三,解构的理路因此也即是用最为谨慎和内在的方法,通盘考查其概念的结构谱系,同时从它无以命名或描述的某一外在角度,确证这段历史在通过这一与它利害悠关的抑制来构筑自身使为历史的过程中,可能遮蔽了什么,排斥了什么,遗忘了什么。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一、解构主义的含义:什么是解构主义?德里达在接受张宁的访谈中这样说:“在某个既定的时刻,我曾说过如果要我给‘解构’下个定义的话,我可能会说‘一种语言以上’,哪里有‘一种语言以上’的体验,哪里就存在着解构。
”又说:“解构一直都是对非正当的教条、权威与霸权的对抗。
”解构主义拒绝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
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延异、替补、互文性。
二、解构主义产生的背景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
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为“五月风暴”,可惜它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
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用而生。
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
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是一曲“带着脚镣的舞蹈”。
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
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
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
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
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和无终止性。
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手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三、德里达的解构策略1 反对“语音中心论”德里达解构主义首先是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索绪尔语言学的批判开始的。
德里达所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是指西方哲学中的如下倾向: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代总是存在着一种二元的等级划分,比如本源与事物、逻各斯与事物、理念与摹本、本体与现象、原子与虚空、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灵与肉、理性与感性、主体与客体、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意向活动与意向对象、语言与在者、理解与解释、所指与能指等等,在这诸多的二元划分中,前者总是更根本的、更基础的,前者拥有普遍性与稳定性,而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是不断变动的、暂时性的存在。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流派,它们在文学、艺术、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
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结构主义者以语言学为模式,试图发展“语法”即作品诸要素的系统排列及其被拼合的可能性,以此说明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意义。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原始社群中的社会结构、神话等文化人类学领域。
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由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所创立。
德里达对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发起挑战,特别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提出了批评。
解构主义认为,文本没有固定的意义,而是通过读者的解读而产生意义的。
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之间差异的方法。
与结构主义不同,解构主义流派反对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结构没有中心,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差别在变化,结构也跟随着变化,所以结构是不稳定和开放的。
因此,解构主义又被称为后结构主义。
总的来说,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什么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思想评述
什么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思想评述 解构主义是指不满于西⽅⼏千年来贯穿⾄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柏拉图以来的西⽅形⽽上学传统⼤加责难。
那么你对解构主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解构主义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解构主义的简介 解构主义作为⼀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1967年。
当时⼀位哲学家德⾥达(Jacque Derrida,1930——2004)基于对语⾔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
他的核⼼理论是对于结构本⾝的反感,认为符号本⾝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在海德格尔看来,西⽅的哲学历史即是形⽽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上学”。
“在场的形⽽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个根本原则,⼀个中⼼语词,⼀个⽀配性的⼒,⼀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性的东西构成了⼀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向谬误。
⽽德⾥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主义的思想传统。
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且还包括个⼈意识上的秩序,⽐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的内⼼较抽象的⽂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意识的民族性格。
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学、功能),由此产⽣新的意义。
⽤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反对总体统⼀⽽创造出⽀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解构主义名词解释解构主义是一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它最早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构主义的目标是揭示语言和思维的固定结构,并突破这些结构的限制,以探索隐含在其中的多样性和矛盾。
解构主义认为,语言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文化和意识形态构建的。
它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和流动性,批判单一的意义和正义观念。
解构主义批评方法的核心是“解构”,即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来揭示其中的二义性、矛盾和冲突。
解构主义以及解构主义者的名义观点是“一切都是文本”,这意味着任何事物——包括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政治和历史事件等——都可以被视为语言结构的表达。
通过揭示这些结构中的矛盾和隐含的意义,解构主义试图挑战权力和知识的固化,并推动社会变革。
解构主义的名词概念在德里达的著作中有明确表达。
例如,“德丽”的名词解释,这个词是由“德丽”和“美”两个字组成的,德立的名词解释是“没有美丽的女人”。
解构主义的名词概念强调了语言的图像性和多义性。
德里达提倡的解构主义方法在学术研究、文学批评、哲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都有应用。
它对传统的二元对立、中心主义和原则主义提出了挑战,并试图打破这些固有的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开放、自由和多元化的理解。
然而,解构主义的名词解释也受到了批评。
一些人认为,解构主义的方法过于抽象和复杂,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
此外,解构主义的批评方法有时被认为过分强调矛盾和多义性,忽视了文本的整体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总的来说,解构主义是一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强调语言和思维中固定结构的矛盾和多义性。
它试图挑战权力和知识的固化,以推动社会变革。
虽然解构主义的名词解释受到争议,但它在学术和文化领域都有重要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领域。
解构主义相关资料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引言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期哲学和文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流派,其兴起始于法国。
解构主义将传统的哲学和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批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对于当代社会和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对解构主义的起源、概念和主要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文学和哲学两个角度分析其对于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与概念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的一种哲学观点。
德里达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关系之上的,而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往往存在隐含的偏见和权力关系。
他认为,通过对文本和语言的解构,可以揭示出这些偏见和权力关系,并批判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
解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是“间断性”和“漂移性”。
它认为,任何语言和思维都是基于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关系构建起来的,而解构主义则试图打破这种对立关系的稳定性,揭示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
解构主义的目标是通过对二元对立关系进行剖析和批判,重新定义思维和文化的边界,并推动社会变革。
二、解构主义的观点与思考方式1. 关于意义的批判解构主义对传统意义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不断漂移的。
它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和开放性,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主张去中心化和不断重新解释意义,将文本和语言从固定的定义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了对传统概念和价值观的重新思考。
2. 对权力关系的挑战解构主义认为,语言和思维中存在着权力关系的问题,这种权力关系往往体现在二元对立关系中。
它通过对这种权力关系的揭示和批判,拆解了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展示了这些观念中的偏见和隐含的权力结构。
解构主义试图从权力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义思维和文化的边界,推动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3. 文本和语言的超越解构主义认为,文本和语言不仅仅是传递意义和信息的工具,它们本身有着超越意义和信息的特点。
解构主义试图揭示文本和语言的边界性和不稳定性,并超越传统的主题和结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学风格。
解构主义相关资料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源于法国的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思想。
它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涉及文学、哲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
解构主义所倡导的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试图揭示固有概念和观念的不稳定性,挑战二元对立和固定化的思维模式,以达到对历史和文化的解构和重建。
解构主义的前提是一种对固定二元对立的怀疑态度。
传统上,人们习惯将事物划分为对立的两个极端,如好与坏、男与女、黑与白等。
然而,解构主义主张这种二元对立实际上是虚构的,因为没有事物是完全固定的或绝对的。
解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由语言和文化进行建构的。
因此,解构主义试图揭示这种固定性的虚假性,并提出了一种对语言和文本的批判性阐释方式。
解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差异”和“延迟”。
在传统的二元对立体系中,一方的存在必然排斥另一方的存在。
然而,在解构主义的观点下,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通过与其他事物的对比和区别来确定。
事物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延迟是解构主义的关注点。
差异是指事物之间的差别,而延迟是指在差异的基础上推迟决定或识别事物的边界。
通过扩大差异和延迟边界的认定,解构主义试图打破二元对立的限制,并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文学领域,解构主义对传统文本的阐释提出了挑战。
传统上,文本被认为有一个明确的含义和结构,在读者阅读时传达给读者。
然而,解构主义主张文本的意义是多样和动态的,不是由作者单方面决定的。
解构主义通过关注文本中的差异性和模棱两可的部分,试图展现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事实上,解构主义认为文本具有自己的内在矛盾和隐含的意义,需要读者进行主动的解读和阐释。
在艺术领域,解构主义试图挑战传统艺术的创作和观赏方式。
传统上,艺术被认为是一种符号和象征的表达,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某种特定的主题或观念。
然而,解构主义批评传统艺术的固定意义和结构,主张拆解和重构艺术作品。
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意义
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服装设计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变革。
其中,解构主义的出现给服装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意义与改变。
解构主义的设计思想并不是简单的将服装进行拆解,而是通过对服装的拆解和再构造,打破了传统的服装设计理念和常规的设计模式,开辟了新领域。
本文将从解构主义的概念、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运用和解构主义在服装领域中的意义三个方面对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解构主义的概念解构主义最初是一种哲学思想,其核心观念是批判和打破现代主义的理念,从而追求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
而后逐渐运用在艺术、建筑、设计等领域。
解构主义的设计理念和其他设计风格不同,不是按照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去设计,在视觉上是分离、剖析、拆解再组合,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
在服装设计领域,解构主义设计的服装风格多表现为对服装原型的重新设计,突破传统的版型,改变风格,摆脱对器材和材料的依赖,使服装焕然一新。
二、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运用解构设计的核心是拆解和再组合,所以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风格多表现为对服装原型的重新设计,突破传统的版型,改变风格,摆脱对器材和材料的依赖,使服装焕然一新。
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风格对服装材料和制作工艺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1、材料在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中,材料的变化更多是在色彩和纹理上。
设计师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与材料进行多种层次的重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同时,通常采用的材料同样也是多样的,可以是不同种类的面料、毛线、丝绸、牛仔等,但关键在于如何合理的运用材料,将其变为作品的一部分。
2、技术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需要设计师对技术与工艺有一个足够的了解。
对于解构主义服装的制作,其关键在于无缝拼接的技术。
当然,这样的技术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3、风格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关注的是对传统的排斥和颠覆,追求个性、创意和独特性。
设计师会通过领口、袖子、衣袋和打结等方式颠覆传统的板型和版型,依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组合成新的形式,从而使穿着者在独特的服装中感受到新奇感和美感。
解构主义通俗例子
解构主义通俗例子
1 解构主义是什么
解构主义是一种很流行的哲学思想,它旨在揭开在文化价值观背
后的某种意义。
它关注于以更深刻的方式来分析文本,以突出消息的
潜在含义,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反思,从而开发出更新鲜的见解。
2 解构主义通俗例子
比如有一副梳妆台,很多人只是看到它是用来梳妆,但是如果加
以解构,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社会结构一样的东西,可以从中理解多
层次的社会关系。
这也就是解构主义所说的:人们常常只看到事物表
面的符号,而不是它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另外一个例子是一种饮料,比如说可乐,很多人都只是当它是一
种饮料,喝一口解渴,但是如果解构,不光可以当成一种饮品,还可
以视为一种文化景观,一种标志,它可以帮助市场营销者传播某些文
化观念,比如年轻、活泼、自由之类,并影响和改变客户的购买行为。
3 总结
解构主义是一种重新审视事物背后的深层含义的哲学思想,它力
图让人们更清晰的理解抽象概念所属的文化价值系统,对它们进行仔
细的剖析和解读,从而找到更多的答案。
解构主义通过不同的例子来
解释它的思想,使得它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深入的
思考社会文化中的主题和影响。
解构主义2篇
解构主义2篇解构主义是现代哲学和文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20世纪上半叶出现并迅速发展。
解构主义起源于法国,最早被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后来又得到了其他哲学家和文化理论家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解构主义主张透视、颠覆和批判传统哲学和文化观念,通过反思和重新解读,去除固有的意义和价值观,以此破解和揭示隐藏在文字、语言和符号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文化政治。
第一篇:解构主义的基础理论解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任何语言、思想和知识体系都存在着自身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使得意义无法固定和确定下来。
在传统的哲学和文化观念中,人们常常将语言和符号当作中立客观的代表,认为它们能够直接传达真理和存在的本质。
但解构主义却认为,语言和符号是主观和历史的产物,其意义和价值是相对的,无法被完全捕捉和表达。
德里达提出了重要的解构主义理论——差异。
他认为,语言和符号的意义是通过差异和对立来构建的。
在一个词汇系统中,每个词都与其他词的关系相互关联,通过相对他者的区别,形成了意义的相对性。
然而,这种相对性同时也带来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德里达强调,语言中的每个符号都有其内在的多义性和二义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产生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因此,没有一个固定的、普遍适用的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
解构主义的另一个核心观点是,语言和符号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和文化政治。
德里达指出,传统的哲学和文化观念往往建立在二元对立和等级制度的基础上,这种对立和等级不仅在语言中得到体现,也渗透到社会和文化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传统哲学和文化观念的解构,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权力关系和隐含的偏见,从而批判和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状态。
第二篇:解构主义的应用领域解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哲学领域,也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建筑、社会学、传媒和法学等各个领域。
在文学研究中,解构主义挑战了传统的文学解读方法,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开放性,鼓励读者进行自由的解读和重新创造。
解构主义看无题
解构主义看无题
一般而言,解构主义源自于对结构主义的反叛。
我们常说“解构”一词,但又常不解其意。
实际上,解构并没有其固定的含义,而只有几种解释。
解构(或称“结构分解”),是后结构主义提出的一种批评方法。
按资料解释,“解构”概念源自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construction”一词,原意为分解、拆解、揭示、去蔽等。
解构主义者有两大代表人物,一位是法国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一位是斯皮瓦克。
德里达对上述的“deconstruction”补充了“消除”“反积淀”“问题化”等内涵。
作为法国后结构主义者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
同样的,斯皮瓦克在对文学、哲学、历史、文化的“经典”中,也进行了某种解构。
在我印象中,最主要的是对《简爱》的解构。
对其人所公认的主流价值含义进行瓦解,通过深入挖掘文本来达成对边缘人物等的揭示。
撇开《简爱》的主人公罗切斯特和女主人公,我们从罗切斯特的前妻中,就可以看出本书对第三世界被殖民者的贬低,将其描述为肮脏、疯癫、下流的形象,而白人殖民者,总是高人一等,体现着贵族风度。
在不同作品的影视片中,一些西方影视作品内也有对黄种人形象进行不同程度地贬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解构主义”?严春友【按语:“后现代”、“解构主义”是国内知识界相当流行的词汇,然而存在着根本的误解,在媒体、艺术和文学领域尤其如此。
他们把后现代主义或解构主义简单地理解成“破坏”、理解成“无意义”。
他们这种理解不过是道听途说,与后现代的实质风马牛不相及。
描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文本就摆在那里,为什么不去读一读呢?如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和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两本书的文字并不难读,特别是德里达的文字很有气势,思路也非常清晰。
【法国巴黎后现代艺术展览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外景。
严春友摄,2006年10月20日】前几天法国马赛大学艺术系主任高利耶教授来举办了一次讲座,讲的是《法国艺术三十年》。
讲完以后,有艺术学院学生说,后现代艺术就是无意义,“我作的曲子都是无意义的”。
这种说法既不是后现代的精神,也没有概括出高利耶教授讲座所展示的艺术精神。
高利耶教授所讲述的那些后现代艺术,并非要消灭意义,恰恰相反,那些艺术作品是要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追寻,以至于觉醒。
这些后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负载着更多的意义,更着重于引导人们去进行独立思考。
那位同学所说的话自身也难以成立:既然她在作曲,那就一定有意义,作曲本身就是意义;如果没有意义,你为什么要作曲呢?既然作曲,就是在表达什么,也就是在表达意义。
如果你作的曲子是没有意义的,那就只能是噪音——不!即使噪音也有意义。
假如作品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为什么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有作品产生呢?为什么你的作品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呢?这些不同难道不就显示了意义吗?按照解构主义的思路,并不是说作品没有意义,而时说作品的意义是多重的,也不是由作者完全决定的,即:不存在一个像实体那样的真理或意义固定在文本里,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就行了。
相反,对文本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意义发生分叉的过程,正如文本自身内部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分叉一样。
鉴于上述,特将旧作发表在这里,它是对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一书思想的概括,以正视听。
】“解构主义”这个词,在国内很是时髦,被看做是后现代的核心思想,人们将其理解为“破坏”,意思好像是要拆除一切既定的结构。
实则不然,解构主义并不仅仅是破坏,而是同时在建构着。
许多人动辄德里达如何如何,实际上对他的思想并没有完整把握,存在着很多误解。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与上述理解相去甚远。
在他看来,解构,就是以非哲学的态度来思考哲学,即:要超出哲学,就必须以某种非哲学的方式超出。
在哲学中本来也存在着非哲学的活动,如当我们思考哲学是什么的时候,这种思考本身就不是哲学的。
一般地说,任何思考本身都存在着与思考本身相异、甚至相对立的东西,都会超出其本身,这种超出不能还原为所要思考的东西,我们对于理性、哲学和人本身的思考,不能还原为这些东西本身。
在对待哲学的态度上,解构主义诚然要批判形而上学的错误,但另一方面它又不主张否定哲学,哲学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已经过时。
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不存在绝对清晰的界限,或者说这个界限是相对的、移动的,因而我们无法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做出选择。
一般地说,对于任何问题也都不能简单地做出“是”或“否”的断言。
毋宁说,解构主义是一种妥协和和解的策略,德里达称之为“双重约束”,这是因为事情的复杂性、多重性所致,更是因为事情的矛盾性所致:我们常常遇到两种截然相反、不能相互兼容但又同样必要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肯定或否定,而是协商和和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处于“是”与“不是”之间。
在这样一种态度之下,德里达对于传统的书写模式进行了质疑。
传统的书写模式是封闭的,与百科全书类似,所提供的是绝对知识,统治其中的是单线的逻辑,由此形成了清晰的知识,构成了绝对真理。
这种传统的哲理观是建立在逻各斯之上的,也就是说,统御它们的是逻各斯。
逻各斯就是理性、话语、比例关系、计算和语言,也意味着逻辑和秩序,逻各斯通过这些方式把知识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有条理的系统。
这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
这种知识体系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其后一直统治着西方的哲学与文化,直到海德格尔还是如此。
他认为存在着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可能性,比如中国的文化就有可能是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
即使在传统的书写中,也并不存在像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允诺的那样的逻辑一致性、自洽型、单线性和明晰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姿态,这些姿态之间进行着不知不觉的滑动和变换、迂回和弯曲。
换言之,是多逻辑的,在沿着一条逻辑线索前进的时候,往往超出了原来的逻辑,走入了非逻辑的胡同。
逻辑总在超出逻辑。
于是可以说逻辑具有生殖能力,从中不断产生出它原来没有的、预料不到的东西。
他认为书写实质上是断片式、格言式的,尽管形式上可以很系统,逻辑上似乎也是连贯的,如黑格尔的体系,可实际上却是断续的碎片,它们只是用语言连缀起来的格言,根本不能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和观点的绝对自洽性,而总是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
书写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断裂,意义的断裂、逻辑的断裂。
书写既是表达又是遮蔽,当某种意义被表达出来时,同时也就遮盖了其他的意义,意义的获得也意味着意义的丧失:当一种结构形成,其它结解构就被隐藏起来。
理性、逻辑不能完全揭示出这种间断性。
意义的道路如同森林中的道路一样,不时地会发叉,究竟这些道路通向何方,书写者是不知道的,他更不能决定这些道路的走向。
解构是对普遍东西的解构。
不存在一般的、无条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和真理,哲学与知识总是与具体的历史相关联,具有历史性。
因而也就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解构,解构总是具体的。
解构,就是要把那些被遮蔽和压抑的东西揭示出来。
但这个解构的过程没有终极目的,也不会终结,相反是无止境的,它在具体的语境中移动和转型。
它所解构的是被具体的历史所遮蔽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一般的哲学,西方的“哲学”概念不适合于中国,当把中国古代的思想叫做哲学的时候,实质上已经把中国的思想西方化了。
每种思想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不同于他者的具体语境,是不可通约的,因为每种思想都是建筑在自己的传统之上的。
解构具有非逻辑性。
事情并不是按照逻辑发生的,解构也不是按照逻辑进行的。
解构是来临并发生着的东西,那些使社会和技术发生转型的事件就是解构性事件,历史上的真正革命就具有这样的意义。
它们使旧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将原有的结构改变了。
解构就是要解构掉那个作为中心的东西,指出其非法性,解构因此是一种介入,而不是方法和理论。
仅仅通过理论和方法,不能达到解构的目的,而必须诉诸于行动,即要质疑和反抗霸权话语;同时要肯定非中心和边缘的合法性。
在这种解构活动中不仅仅是否定,更重要的是肯定,是对于那些不能还原的思想进行肯定,对生活和那些具有未来的东西进行肯定。
因而德里达在批评的同时也赞成。
书写既然产生着差异,同时也为差异所产生。
就前者而言,由于书写过程中的自身分裂,逻辑不断地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出非逻辑,理性产生出非理性,从而导致了自身差异的产生。
这里总存在着他者——某种未知的东西,由于有这个他者的存在,书写者才需要说,需要写。
就后者而言,恰恰是因为存在着差异和差异的出现,才要写,把那些与他人不同的东西写出来,这些东西对于他人来说也是某种他者——是他们所未知的东西;对于书写者自己来说则是自己过去的他者——是他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
书写的本质就是要说出不知道的东西,否则就只能是老调重弹。
翻译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解构问题。
翻译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之间的边缘交界处,这是外部的翻译问题。
根本上说,翻译是不可能的,因为翻译本质上就是重构,被翻译的文本是另一个文本,而不可能是原来的文本。
然而,恰恰是在不可翻译的地方才存在着翻译的必要性,“正是那种抗拒翻译的东西在召唤翻译”,是那些不可翻译的东西吸引着译者。
在翻译过程中原来文本中的统一体和语言统一体在重构中爆炸了,它们被重新组合成另一种文字,另一种文本,在另一种文化中获得不同的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语言为各种思想的表达提供了工具,但同时也限制了它自身,用一种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遇到表达的困难。
比如法语中的一些词具有双重甚至多重含义,有些词既意味着解药也意味着毒药,既意味着贞节又意味着婚配,在别的语言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这种限制对于别的语言恰好是一种魅力,假如一种语言可以完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翻译的价值也就要大打折扣。
每种语言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才具有翻译的必要。
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世界语,而只有民族的语言;世界语也无法表达民族语言所表达的世界。
从上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基本内容来看,解构主义在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它解构那些普遍的、理性的、逻辑的、独断的、现成的东西,同时又建构个体的、非逻辑的、民主的、自由的东西。
它反传统,但这种“反”又是建立在传统之上的。
所以,解构主义并不是绝对的否定,因为它恰恰反对任何绝对的东西,因而它自身不能成为绝对的。
解构主义并不意味着西方传统的断裂,事实上它是西方传统的继续,是变形的延续,它是自希腊以来所形成的西方哲学中的自我否定和分裂传统的继续,其核心是辩证否定思想,解构主义是这种思想的变异形式。
解构主义是一种发现差异性、他者及其衍生能力的思想态度。
它所指出的那些精神现象,根源于我们思维的性质:只要我们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思维时时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根本无法完全把握,当我们沿着一个方向前进的时候,不知不觉之间它就走向了别处,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思维已经游移时为时已晚,有时甚至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思维不断地分叉,如同迷宫一样。
当一个意义占据着目前位置的时候,其他无数个意义隐藏在后面,等待着登上思维的舞台;当其中的一个登上了舞台,其他的便被遮蔽了。
所以,我们常常会感到词不达意,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往往只是一个核,而这个核心周围形成了一个意义场,这个场是由多层次的意义构成的;而且也是因为任何词、概念也是如此,它也只是大致地表达出一个意义核,而其周围则形成了一个多重的意义场。
我们的思维就在不同的意义场及其不同的层次之间过渡和跃潜。
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解构主义恰恰不是横眉立目、反抗一切、与人为敌,相反,是对个性、他者和差异性的尊重。
就这个意义而言,解构主义精神的实质便是宽容。
而这也就是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核,它倡导的是和解与妥协,而不是斗争;是多元而非一元,是个性而非集体,是多重的意义,而非一种意义,也非无意义。
【蓬皮杜艺术中心展览的作品。
严春友摄,2006年10月20日】解构主义的两个主要特征:“消解性”和“解释性”。
解构主义的解释性就是对所要解构的目标进行阐释和说明,消解性就是对所要解构的目标进行破坏和否定。
区分解释性和消解性的依据是社会与文化环境、受众个人立场观点。
所谓解构,简单地说就是“废止”、“破坏”与“颠覆”,如同嬉皮士一样,是对正统观点的反抗与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