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学派
学的主要学派归纳
学的主要学派归纳古今中外涌现了众多学派,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观点。
本文将归纳总结学的主要学派,不局限于特定的学科或领域,以展示人类学术思想的丰富多样性。
一、理性主义学派理性主义学派强调理性的思考和推理在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方面的重要性。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笛卡尔、伽利略、康德等。
他们认为人类通过理性可以超越感官经验获得真理,强调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二、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认为所有的知识和思维都来源于感官经验,主张通过感觉、观察和实验来获取和验证知识。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洛克、休谟等。
他们强调个体的经验和感知在实现认识和真理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三、唯物主义学派唯物主义学派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体,一切现象和思维都可以归结为物质和物质运动。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等。
他们强调社会生产力和阶级矛盾对社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主张解放劳动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四、唯心主义学派唯心主义学派认为意识或思维是世界的基本实体,物质只是意识的产物。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柏拉图、笛卡尔等。
他们主张通过思考和观念来认识世界,强调人的灵魂和超越感官世界的精神层面。
五、实证主义学派实证主义学派主张以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建构科学理论。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康普、波普尔等。
他们强调科学研究的可观察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强调实证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六、批判理论学派批判理论学派关注社会的不平等和权力结构,主张批判社会现实、揭示压迫机制,追求社会公正和解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福柯等。
他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剖析,倡导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变革。
七、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认为社会和文化现象是由结构和规律所决定的,重视社会结构和语言结构的研究。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杜尔凯姆、雷维斯特劳斯等。
他们通过对符号、符号系统和结构的分析,揭示文化和社会的普遍规律和潜在结构。
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代表人物:
1. 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 2. 结构人类学的缔造者-----克劳德.列维.斯特 劳斯
解构主义的发展历程
• 产生: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西方文艺理论界首先产 生了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出现了解构主义。
• 定义:是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 开放式的批判理论,以解释哲学作为基础,主张多元 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消除逻各斯中 心主义的观念,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 • 扩大:20世纪80年代起,这一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 的影响日益扩大,病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 击,在翻译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第四章 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
• 长期以来,以逻各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 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 结构指的是“事物系统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 定的组织方法或联结方式”。 • 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哲学的体现: 人们习惯于给事 物定性,总希望从一个固定点出发,寻找到某个 确定的结果和答案。(定向思维方式) •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 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 仰视原文及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源,把再 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到译文与原文之间 的等值。
• 解构主义的观点: • 1. 强调消解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 强调“存异”而不是“求同”。 • 2. 把翻译研究与权力、意识形态和殖民主义联系起来, 以解构西方话语的霸权主义地位。 • 3. 认为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它常常被用殖民者用来 保持世界各民族语言之间的不平等地位。
• 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解构主义重新改写了西方
的翻译史,否定了欧美中心主义的观点,提倡了各民 族语言和文化的平等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13解构主义讲解
0227、解构主义是什么?(1)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
(2)该学派总体上表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
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
(3)理论来源:①德里达受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影响也肯定文字的自由游戏。
②海德格尔语言第一的观点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拯救哲学的观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
(4)评价:一是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二是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走向充满自相矛盾的谬误。
0228、转向解构的巴尔特的文本理论和文本阅读理论:(1)文本理论:从来不存在“原初”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文本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游移、播撒、流转、扩散、转换和增殖,文本本身只是开放的无穷无尽的象征活动。
(2)文本阅读理论:a阅读“文本”需转喻式思维;b判断“文本”间的区别,要依据它们不同的能指意指的活动路线与意义播撒过程;c阅读“文本”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
0229、巴尔特的代码理论(1)巴尔特在其《S/Z》中分析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时提出了关于代码的理论,用S 和Z分别代表书中的两位主要人物。
(2)他认为这篇小说具有自足结构和能指性质,小说中的人物、读者和作者都不过是各种代码,并不具有实体性。
(3)他主要探讨词汇组合所包含的意义,用五种代码分析文本的能指,释义代码、寓意代码、选择代码、象征代码和文化代码。
0230、解构主义的贡献有四点:一是推翻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赖以安身立命的始源范畴的语言学基础,为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现代变革打开了全新思路。
二是发现并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都看作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
三是分解式阅读理论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把阅读等同于写作,与接受美学遥相呼应,与当代主张文学平民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解构主义流派
解构派 ——创意餐厅
这个餐厅的解构思想主要体现在隔断和吊顶的设计,用不 规则的,柔美的曲线来代替生硬的,规则的线条分割。餐 厅家具的选择,大多选用带有圆滑曲线的桌子和椅子,来 和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创 餐 厅
解 构 派
——
• 解构主义室内设计的特征:
1、最求破碎片段的叠加和重组,具有抽象 性和不和谐性; 2、计语言晦涩难懂;反对既有的涉及规则; 3、无中心、无场所、无归宿,具有任意性。
这个创意餐厅的解 构思想主要体现 在墙面的设计上 ,设计师将传统 的完整 墙面分割成不规则 的,不在同一平 面的相似三角形 。接着吊顶和家 具的的颜色和外 形与设计风格相 得益彰。给人一 种脱俗的奇特感 。(深色系)
现代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 解构主义是本世纪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J· 德里达 为代表所提出的哲学观念; • 是对本世纪 前期欧美盛行的结构主义和理论思想 传统的质疑和批判; • 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派 对传统古典、构 图规律等均采取否定的态度,强调不受历史文化 和传统理性的约束,是一 种貌似结构构成解体, 突破传统形式构图,用材粗放的流派。
• 解构主义派
• 解构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继承,运用西方哲学的理念来分 析,它是对逻辑上的否定,对统一、秩序的挑战。 解构主义运用散 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等各种手段创造室内空间形态,对传统 功能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转向两者叠加、交叉以并列,用分解和组 合的形式表现时间的割裂性,满足人们日益高 • 涨的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
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
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
解构主义的全面介绍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
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
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
解构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法国人类学家李维-史陀在文化人类学中开创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把各种文化视为系统,并认为可以按照其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
根据他的理论,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是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
在李维-史陀所提出的体系中,人类的思想被看作是各种自然物质的一个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
对立的两种成分,可以分开,各成单一成分,这些单一成分又可构成新的对立成分。
李维-史陀在分析亲属关系名称和亲属关系系统时,曾提出其基本结构或基本单位有4种类型︰兄妹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舅甥关系,其他所有亲属系统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李维-史陀强调指出,对亲属关系结构的分析,必须把重点放在人类的意识上,而不是放在客观的血统联系上或者亲族关系上。
李维-史陀认为,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都体现为普遍法则的作用,而此种普遍法则是可以控制思维活动的。
似乎是离很远的东西。
即使是一些专业的文学工作者,如果不太接触西方理论,也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地说:“结构主义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了不起?”事实上,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早已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思想方法上的一场广义的革命。
结构主义诞生之后,它像一把利剑一样改变着人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并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文化思潮,它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部门,如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作为文艺思潮,结构主义几乎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创作,从小说、戏剧、诗歌到电影。
这一思潮还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扩展到英、美、西德、意大利、丹麦,并对苏联、东德、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产生了影响。
它是战后继英美新批评派和法国现象学派而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界的第三大思潮。
有人认为,从6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的人”取代了“存在主义的人”。
那么,是谁制造了结构主义这么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呢?谁制造了结构主义?没有一种思潮可以在一夜间形成并名震天下,结构主义也不例外。
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6)德里达是从探索语言本质的角度来谈翻译的。 他旨在强调通过翻译才能揭示语言之间的差异, 而不是谈具体的翻译原则或方法。 7)德里达用“转换”的概念取代“翻译”旨在 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修改和转换,原 文在成长、成熟,最终得到“再 生”(renewal)。
2、德里达还从解构主义的观点重新阐述了原文 与译文的关系。 1)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不是传统翻译理论所主 张的“模式—复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 的关系,即平等互补的关系。 2)译文是另一个早先存在的译文的翻译,原先 的译文又是更早的译文的翻译,如此向前不断 循环,直至无限,即成为德里达所说的所谓 “无限回归的意义链”。
纯语言
原文
译文1
译文2
其他译文
3) “纯语言”是超越任何具体语言的抽象语 言,是神秘而虚无的。 4) “纯语言”在翻译理论中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指一种抽象的语言,这种语言具 单义(univocality)和纯粹意义(pure meaning)的特点,它存在于一系列具体语言 中,而又不受遮蔽。 另一方面, “纯语言”概念是本亚明把握语 言的差异性与补充性的手段。
3、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求同”,而是 要“存异”。
“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 与德里达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1、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
1)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拆除“结构主义”
所认为的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
2)解构的方式是用“意义链”(a chain of
signification)去取代“结构”,从而避免结构的 先
3)米歇尔· 福柯:文本存在着历史性。
不同的时期对许多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原文便 总是在不断地被改写和重建。而且译者每次阅 读和翻译也都改变了原作。因此,纯粹意义上 的原文并不存在,原文的地位也不应高于译文。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流派,它们在文学、艺术、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
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结构主义者以语言学为模式,试图发展“语法”即作品诸要素的系统排列及其被拼合的可能性,以此说明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意义。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原始社群中的社会结构、神话等文化人类学领域。
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由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所创立。
德里达对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发起挑战,特别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提出了批评。
解构主义认为,文本没有固定的意义,而是通过读者的解读而产生意义的。
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之间差异的方法。
与结构主义不同,解构主义流派反对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结构没有中心,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差别在变化,结构也跟随着变化,所以结构是不稳定和开放的。
因此,解构主义又被称为后结构主义。
总的来说,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第十章现代分析法学派
第十章现代分析法学派
现代分析法学派,也称为英国解构主义法学派,是20世纪以来英美
法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这种学派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观逻辑为基
础的法律研究,从叙事的角度测量法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现代分析法学
派的主要思想创始人包括埃米尔·洛威尔、罗伯特·弗洛克、约翰·懷特、菲利普·普雷斯頓以及芬克·斯坦福等人。
他们以持续的批判性思考洞察
和重新塑造法律理论。
现代分析法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强调和推动法律思想的实证性。
洛威尔
将古典法学运动中权威规律的无限简化视为无用,而提倡以对客观事实的
系统思考和实时分析来解释法律现象。
这种新的法学思想被称为“程序正义”,用于衡量政府的行为是否有效,并确保政府的程序与宪法精神一致。
另一项现代分析法学派的贡献是对英国法的结构性提出了许多重要的
推论。
弗洛克和懷特指出,英国法的解释和执行都存在许多问题,并建议
透过重新制定法律来重新设计法律系统。
他们以客观的方式对英国法律制
度进行更新,从而改变了英国法律事实的形态。
普雷斯頓是现代分析法学派的另一位创始人,他首先提出了“话语理论”。
解构主义详细介绍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1. 略说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对此德里达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有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
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极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
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延异(diffé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2. 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
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
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
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
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
强力意志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
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
尼采比较了强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强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
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①赵一凡、张中载、李承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260页②百度百科“尼采哲学/view/150521.htm”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对西方哲学里的某些传统观念进行了“解构”。
解构主义相关资料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引言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期哲学和文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流派,其兴起始于法国。
解构主义将传统的哲学和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批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对于当代社会和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对解构主义的起源、概念和主要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文学和哲学两个角度分析其对于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与概念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的一种哲学观点。
德里达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关系之上的,而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往往存在隐含的偏见和权力关系。
他认为,通过对文本和语言的解构,可以揭示出这些偏见和权力关系,并批判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
解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是“间断性”和“漂移性”。
它认为,任何语言和思维都是基于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关系构建起来的,而解构主义则试图打破这种对立关系的稳定性,揭示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
解构主义的目标是通过对二元对立关系进行剖析和批判,重新定义思维和文化的边界,并推动社会变革。
二、解构主义的观点与思考方式1. 关于意义的批判解构主义对传统意义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不断漂移的。
它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和开放性,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主张去中心化和不断重新解释意义,将文本和语言从固定的定义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了对传统概念和价值观的重新思考。
2. 对权力关系的挑战解构主义认为,语言和思维中存在着权力关系的问题,这种权力关系往往体现在二元对立关系中。
它通过对这种权力关系的揭示和批判,拆解了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展示了这些观念中的偏见和隐含的权力结构。
解构主义试图从权力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义思维和文化的边界,推动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3. 文本和语言的超越解构主义认为,文本和语言不仅仅是传递意义和信息的工具,它们本身有着超越意义和信息的特点。
解构主义试图揭示文本和语言的边界性和不稳定性,并超越传统的主题和结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学风格。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要点笔记
5、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 1747-1814 )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 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 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 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 具有的通顺。
5
2、贺拉斯(Horatius) • 提倡“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这句话经常被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6
3、哲罗姆(Jerome) • 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并提出了 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 • 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提出“文学用意译, 圣经用直译”。
25
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
◆ 佐哈尔(Even-Zohar)创立的术语“多元体系”是指在一 定文化中始终存在着主要和次要的文学系统,而高雅文学 在其中又居于重要地位。在研究翻译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时,他指出,翻译文学并非在所有国家均处于无足轻重或 边缘的地位。翻译文学作品不仅引进新的思想,而且还提 供新的形式和模仿的样板。如果翻译文学在一个民族中处 于次要地位,译者就常常牺牲原作的形式,竭力使译文与 接受文化的现行标准保持一致。
15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2、翻译性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技巧。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 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 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4、文本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解构主义学派
一. 理论背景
翻译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文化转向”后,主要向一 些“后现代”翻译理论发展,而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 原因之一就是解构主义被引入了翻译学研究。解构主 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 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学为哲学基 础,主张多元性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果的封闭性,消 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中心观念,颠覆两元对立的西方 哲学传统。90年代后,解构主义大潮开始衰落,但是 解构主义原则已经深深渗透到翻译研究领域。
第三,译者的任务是延续原作的生命。本雅明认为, 翻译像哲学,像批评或文学批评,像历史。译文与 原文在意义或内容上无关,只是语言之间的关系。 翻译拆散了原文,杀死了原文,并发现原文早就死 了。如果人们从纯语言的角度来阅读原文,那么译 文并不属于原文的生命,原文已经死了,但译文属 于原文的来世(Afterlife),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原文 的死亡。因此,翻译可以说是作品生命的延续,译 文成为原文永恒的来世。这样,本雅明就告诉我们, 译者的任务是延续原作的生命。
主要理论
(一)翻译:一种文化和政治行为
韦努蒂对翻译下的解构主义定义是这样的:“翻译是译者在 理解的前提下,用目的语中的能指链来替代源语文本中的能 指链的过程。”因为意义是一个可能是无限的链(可以具有 无限的联系的、多义的和互文的)上的关系和差异所产生的 效果,意义永远是有差异的和被延迟的,永远不会是一个原 文的整体(Derrida,1982)。因此,不论是外国的文本,还 是译文,都是派生的,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材料构 成的。不论是外国的作者,还是译者,都不是原作者,同时 也使作品的意义产生不稳定性,以至会超越作品的意图,甚 至与作品的意图有矛盾。
解构主义相关资料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源于法国的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思想。
它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涉及文学、哲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
解构主义所倡导的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试图揭示固有概念和观念的不稳定性,挑战二元对立和固定化的思维模式,以达到对历史和文化的解构和重建。
解构主义的前提是一种对固定二元对立的怀疑态度。
传统上,人们习惯将事物划分为对立的两个极端,如好与坏、男与女、黑与白等。
然而,解构主义主张这种二元对立实际上是虚构的,因为没有事物是完全固定的或绝对的。
解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由语言和文化进行建构的。
因此,解构主义试图揭示这种固定性的虚假性,并提出了一种对语言和文本的批判性阐释方式。
解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差异”和“延迟”。
在传统的二元对立体系中,一方的存在必然排斥另一方的存在。
然而,在解构主义的观点下,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通过与其他事物的对比和区别来确定。
事物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延迟是解构主义的关注点。
差异是指事物之间的差别,而延迟是指在差异的基础上推迟决定或识别事物的边界。
通过扩大差异和延迟边界的认定,解构主义试图打破二元对立的限制,并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文学领域,解构主义对传统文本的阐释提出了挑战。
传统上,文本被认为有一个明确的含义和结构,在读者阅读时传达给读者。
然而,解构主义主张文本的意义是多样和动态的,不是由作者单方面决定的。
解构主义通过关注文本中的差异性和模棱两可的部分,试图展现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事实上,解构主义认为文本具有自己的内在矛盾和隐含的意义,需要读者进行主动的解读和阐释。
在艺术领域,解构主义试图挑战传统艺术的创作和观赏方式。
传统上,艺术被认为是一种符号和象征的表达,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某种特定的主题或观念。
然而,解构主义批评传统艺术的固定意义和结构,主张拆解和重构艺术作品。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哲学界的重要思潮之一,而其中的代表性学派就是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是法国哲学家,被誉为“解构之父”,他的解构主义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了透彻的反思和批判。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以及与哲学观念的关系。
首先,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强调语言的表达和意义的多重性。
他主张语言并非媒介,而是创造真理的主体。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无法准确地传达真实的概念。
每个词汇都有其多重的含义和相互的关系,因此语言的意义是不稳定和流动的。
德里达将这种流动性称为“差异”,并认为差异才是语言的本质。
他的著作《语言的本质》中详细探讨了这一观点。
其次,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对二元对立进行了否定。
他认为,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对立概念如存在与虚无、真实与虚假等并非互相对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他提出了“边缘”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处于边缘状态,无法脱离对立观念而存在。
他的著作《边缘》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强调理性的局限性与哲学观念的不确定性。
他对哲学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哲学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存在偏见和误解。
他主张超越和抵制这种理性的偏见,通过对辩证法的批判来发现真理的可能性。
他的著作《辩证逻辑》探讨了这一思想。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包含了对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批判。
他认为,权力是基于对立和排他性的结构,会导致压迫与剥削,而意识形态则是为了维护权力结构而存在的。
德里达用解构主义来分析和揭示这些结构,以期促使人们对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和反省。
他的著作《权力与知识》中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总的来说,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颠覆和批判,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对立的相互依存、理性的局限性以及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剖析。
他的思想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激起了对真理与存在的重思和讨论。
尽管解构主义的观点有时较为晦涩难懂,但其对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构主义学派1
1992年漓江出版社的编辑找到董燕生,邀请他重新翻译《堂吉诃德》。
当时,杨绛版的《堂吉诃德》面世已经14年。
在《听杨绛谈往事》中,杨绛曾经回忆翻译这部72万字的译著前后经历整整二十年时间。
为了以读懂原著,杨绛从1958年开始自学西班牙语,1961年着手翻译,“文革”初期,已被完成的译稿被红卫兵没收,十来年后干校结束又从头翻起。
而《堂吉诃德》第一版在“文革”结束后不久首印的十万套很快售完,第二次印刷又是十万套。
1978年西班牙国王、王后访华先遣队到达中国见到的一个景观就是:北京书店门前读者排着长队购买《堂吉诃德》新出版中译本的盛况。
之后西班牙国王访华,邓小平把《堂吉诃德》作为礼物送给了国王。
二、教学重点:原文和译文的关系,解构与结构的概念,德里达的“延异”和“播撒”等学说,本雅明的“纯语言”理论,异化翻译。
三、教学难点:解构的概念,德里达的“延异”学说,本雅明的“纯语言”。
四、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对学生进行一些提问。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提问环节: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原文依赖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无法存在。
(二)解构主义的背景:中国文化大革命影响,法国“五月风暴”,解构破坏结构。
(三)解构主义的起源:雅克·德里达攻击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攻击结构主义的理论,提出解构主义。
(四)与结构主义的比较:解构的基础是结构。
(五)解构学派突出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瓦尔特·本雅明,劳伦斯·韦努蒂。
1. 雅克·德里达:(1)生平:解构主义的鼻祖(2)主要著述:《论文字学》,《写作与差异》,《言语与现象》(3)翻译学说:“延异”概念-产生各种差异的播撒行为,“印迹”概念-意义表示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物,“播撒”概念-揭示了文本旅行方向的杂乱无序,“可重复性”概念-打开了不可译的上下文(4)翻译观点简述。
2. 瓦尔特·本雅明:(1)生平:哲学家,思想家。
解构主义派名词解释
解构主义派名词解释
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和文化理论,起源于法国的文化运动,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
解构主义的领袖是雅克·德里达,他对西方传统哲学思想的质疑和挑战提出了重要观点。
解构主义的核心理论是对结构的反感,强调符号和语言的相对性和复杂性。
它主张在理解事物的意义和存在时,应该关注个体和微观层面的细节,而不仅仅是整体和宏观的结构。
解构主义对单一的中心和固定的真理观持怀疑态度,认为真理和意义是多样而相对的。
在设计方面,解构主义探索了突破传统设计规范和原则的可能性。
它以分解、叠加、重组等手法打破传统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创造出破碎、不确定的设计形式。
解构主义设计强调个体元素的重要性,追求与传统观念的对立和创新。
总体来说,解构主义是一种对传统观念和秩序进行批判和颠覆的理论和设计风格。
它强调相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试图打破传统固化的观念和结构,并提出新的看待世界和艺术设计的方式。
解构主义流派
• 解构主义派
• 解构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继承,运用西方哲学的理念来分 析,它是对逻辑上的否定,对统一、秩序的挑战。 解构主义运用散 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等各种手段创造室内空间形态,对传统 功能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转向两者叠加、交叉以并列,用分解和组 合的形式表现时间的割裂性,满足人们日益高 • 涨的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现代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 解构主义是本世纪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J· 德里达 为代表所提出的哲学观念; • 是对本世纪 前期欧美盛行的结构主义和理论思想 传统的质疑和批判; • 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派 对传统古典、构 图规律等均采取否定的态度,强调不受历史文化 和传统理性的约束,是一 种貌似结构构成解体, 突破传统形式构图,用材粗放的流派。
解构派 ——创意餐厅
这个餐厅的解构思想主要体现在隔断和吊顶的设计,用不 规则的,柔美的曲线来代替生硬的,规则的线条分割。餐 厅家具的选择,大多选用带有圆滑曲线的桌子和椅子,来 和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创 意 餐 厅
解 构 派
——
• 解构主义室内设计的特征:
1、最求破碎片段的叠加和重组,具有抽象 性和不和谐性; 2、计语言晦涩难懂;反对既有的涉及规则; 3、无中心、无场所、无归宿,具 在墙面的设计上 ,设计师将传统 的完整 墙面分割成不规则 的,不在同一平 面的相似三角形 。接着吊顶和家 具的的颜色和外 形与设计风格相 得益彰。给人一 种脱俗的奇特感 。(深色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德里达:延异和播散
德里达称西方哲学为“在场的形而上学”,而他的解构主义理 论就是演颠覆传统哲学中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 总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一个中心,而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他得出了几种瓦解“在场”(Present)的解构主义策略:延 异(Differance)、播散(Dissemination)、踪迹(Trace)、替 补(Substitution)等概念。其中Differance(延异)就是德里 达自创的用来表现存在与意义之间的某种原始差异,从而瓦解 结构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术语。“延异”与词语“差 异”(Difference)在拼写上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别,但“延异”既 指空间的差异或区分,又指实践的延期或推迟。
德里达:真正深刻影响了翻译理论的研究模式的是
后结构主义发起人德里达针对“逻各斯中心论”提
出的解构思想。它全方位摧毁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
各种“在场”(Present)的形而上学,集中表现为 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意义的差异与延迟、意 义的播散和中心的分解等。德里达的代表作有《通 天塔之旅》、《文字语言学》、《写作与差异》等。
二、主要代表人物
本雅明沃尔特 (Walter Benjamin) :
本雅明是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最早倡导者,是德国 20世纪在翻译研究上最有建树、影响最大的散文家、文学批 评家和语言哲学家、翻译理论家。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篇题 为《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的序言, 从根本上质疑传统的翻译思想,认为译本和原文本无“忠实” 可言,译作不是去复制或传递原作的意义,而是既独立于原 作又与原作相互联系:译作迟于原作,是原作的“来世”, 是原作生命的延续。他的这种观点消解了传统译论中译作与 原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打破了原文的权威地位,将译作从次 等、屈从的处境中解放出来,对后来解构学派翻译思想家颇 有启发。
第四,译文与原文的关系是平等互补的。本雅明的《译者的任 务》一文从根本上对传统的翻译思想提出了质疑,认为译文与 原文本来就无“忠实”可言。翻译本身就不应求同,而应求异。 在“纯语言”思想的关照下,原文与译文的传统的“模式—复 制”关系转为平等互补关系。翻译的标准也由传统的“等值” 或“逼近”(Approximation)转变为在意指方式上的相互 “呼应”(Echo)。在本雅明看来,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意指方式, 一种不同于原文的意指方式。由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语言的 意指方式)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此,形式的改变就破坏了 原来的统一体,因而译文也就无法达到像原文那样的内容和形 式的统一体。“等值”也就更无从谈起。
第五,翻译不是译意思,而是译形式。翻译不应以 原文意思为根据,而应当详细的再现原作意思的表 现形式。他说,“纯语言”好像是一个花瓶,众多 的语言犹如此瓶的碎片。碎片形状大小各异,语言 的特定的表达方式同样各异。要粘合这些碎片,就 要在这些碎片之间找到能互相粘合的碎片,然后一 一相配黏合起来,其意思是,译者要做的,不是去 复制原文的意义或内容,而是“亲切而细致地(在 译文中)连通原文的意指方式”(即找到各碎片的 接合处),使译文和原文一样都成为“纯语言”的 “可认碎片”(Benjamin,2000)。这样,译者把 原文的意指方式拼接了起来,从而再现了原文。
第二,从“纯语言”出发论述了可译性问题。原文 可译性的前提就是承认其他语言的存在。如果没有 其他语言的存在,也就无所谓可译性或不可译性。 因此,借助翻译,语言间的亲缘关系就会表露无疑。 翻译提示了原文语言的不完整性,而译文语言刻意 以其自己独特的意指方式补充原著语言的意指方式。 因此,本雅明认为,译者的翻译活动使原文与译文 两者显现不是翻译的目标,优秀的译 文应显现原文之异,通过译文,读者可以看到向 “纯语言”趋近了一步,从而让“纯语言”之光更 加光芒四射地照耀全文。
主要理论
本雅明:纯语言理论 他的翻译思想和观点主要体现于1923年发表的 一篇题为《译者的任务》的文章。本雅明的这篇文 章是一篇语言哲学的论文,而不是单纯谈翻译的文 章。他是借助对翻译的论述来阐明他的语言哲学观 点,即所谓“纯语言”(Pure Language)或“普 世语言”(Universal Language)的观点。当解构 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时,解构主义者发现自己 的一些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中早就论述过了,因而把此文奉为“经典”并将其 译为英文和法文。本雅明也因此而成为解构主义翻 译理论的奠基人。
第三,译者的任务是延续原作的生命。本雅明认为, 翻译像哲学,像批评或文学批评,像历史。译文与 原文在意义或内容上无关,只是语言之间的关系。 翻译拆散了原文,杀死了原文,并发现原文早就死 了。如果人们从纯语言的角度来阅读原文,那么译 文并不属于原文的生命,原文已经死了,但译文属 于原文的来世(Afterlife),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原文 的死亡。因此,翻译可以说是作品生命的延续,译 文成为原文永恒的来世。这样,本雅明就告诉我们, 译者的任务是延续原作的生命。
他的观点可归为以下几点:
第一,翻译必须在“纯语言”的关照下方能 进行。本雅明把形而上学的翻译观建立在 “纯语言”概念的基础之上。在他看来,翻 译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协调语言的多元性使它 们相互联结,相互补充,成为一种无所不包 的独特语言,即“纯语言”或“普世语言” (Gorlee,1994:137)。
解构主义翻译学派
一. 理论背景
翻译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文化转向”后,主要向一 些“后现代”翻译理论发展,而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 原因之一就是解构主义被引入了翻译学研究。解构主 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 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学为哲学基 础,主张多元性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果的封闭性,消 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中心观念,颠覆两元对立的西方 哲学传统。90年代后,解构主义大潮开始衰落,但是 解构主义原则已经深深渗透到翻译研究领域。
本雅明用“纯语言”来说明语言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译者为了追求纯语言,就必须突破 自身语言‘陈腐之障碍’,通过对原作的再创 造解放囚禁在原作中的语言,在自身语言中释 放出陌生语言中的纯语言来,这样的翻译必将 大大拓展译者自身的语言疆界,这样的翻译绝 不仅仅是低层次的意义和信息转换,而是高层 次的文学和审美价值转换”(Benjamin,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