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几种常见状
初生婴儿常见10大症状
![初生婴儿常见10大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0d833830b52acfc789ebc970.png)
初生婴儿常见10大症状*导读:如果新生儿因呼吸道或心脏疾患,导致肺功能明显紊乱,或因脑部有疾患,呼气时有哼哼呻吟声,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持续呻吟要比间断呻吟病情更重,应毫不迟疑地送医院诊治。
……一、哭哭是宝宝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
新生儿哭时一般不流泪,父母亲常无法根据他的哭声来识别他需要什么。
正常新生儿的哭,常是因为饿、口渴或尿布湿、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引起的。
哭又可以是新生儿有病的一种征兆:当宝宝两眼发呆,哭声是突然的、短促而不婉转的尖声高音调时,常是脑部有病的迹象。
当触及宝宝某一部位哭声加剧时,应仔细检查该部位有无异常。
例如,新生儿皮下坏疽主要累及背部和骶尾部,抱起和换尿布时,哭声往往加剧。
宝宝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则提示病情严重。
哭还是宝宝的一种语言,正常新生儿每天总会哭几阵的。
假如他很安静,不哭不闹,显得太“乖”了,反而要引起注意,要判断一下他的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二、呻吟如果新生儿因呼吸道或心脏疾患,导致肺功能明显紊乱,或因脑部有疾患,呼气时有哼哼呻吟声,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持续呻吟要比间断呻吟病情更重,应毫不迟疑地送医院诊治。
三、呕吐呕吐是指乳汁自胃经口吐出时,有较大的冲力,常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
漾奶(吐奶)是指乳汁自食管或胃经口溢出,一般冲力不大,并不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
不论呕吐或漾奶,既可能是喂养方法不当,或食物摄入量过多引起,也可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先天性肠闭锁、食管闭锁等疾病造成。
一般来说,只要孩子食欲好,日见长胖,有大便,这就不要紧。
但要注意喂养方法,喂奶时可取右侧卧位,防止吐出物吸入呼吸道。
如果呕吐或漾奶伴有下列表现时,应引起重视,请医生检查:食欲减退,精神委靡。
发热或前囟饱满。
体重减轻或有失水表现。
呕吐物带血或呈黄绿色。
常吐泡沫状液体或流涎。
腹胀或可见到胃、肠的蠕动波形。
便秘或出生后未排出胎粪。
四、黄疸新生儿在出生后3~10天,大多出现轻微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这是生理现象。
正常新生儿身心特点及表现
![正常新生儿身心特点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04aa5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1.png)
➢ 由于新生儿的代谢高,氧的需要量大,呼吸浅快,可能有 鼻翼扇动、气喘等,呼吸频率一般在20~40次/分,但可 能有节律不规则和强弱不一的现象。
3、消化系统
➢ 新生儿的胃容量为60~90ml。 ➢ 由于刚出生新生儿的胰酶、脂肪酶、淀粉酶的缺乏,使
(1)心脏与心率 心率随着呼吸的变化而不稳定,当呼吸快时,心率也会增加,反之其心率也变
慢。新生儿的正常心率在120~140次/分,当哭闹、活动增加时,心率可暂时增 加至160次/分,熟睡时心率可下降至100次/分。 出生的最初几日,可在新生儿的心前区听见心脏杂音,这与集中在躯干和内脏,肝、脾可触及,容易引 起新生儿的四肢发冷,出现发绀。 ➢另外,新生儿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容积比成人高。
消化脂肪、淀粉的能力受到限制; ➢ 再者,由于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良、幽门括
约肌发育较好,新生儿容易出现溢乳和呕吐。 ➢ 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的大便叫胎粪。 ➢ 胎粪呈墨绿色黏稠状,内含肠黏膜上皮细胞、羊水、消
化液及胎儿皮脂、毳毛等。
4、泌尿系统 ➢ 由于新生儿肾的浓缩功能不好,尿的颜色清澈无味,新
齿或其他部位有早熟齿,称新生儿齿,不需要处理。
(二)心理特点
➢ 新生儿对饥饿、不舒适、寒冷等表现不安、啼哭,并能 对照顾者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爱做出反应。
➢ Eri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提出: 信任-不信任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初阶段,此阶段始于新 生儿时期。
➢ 满足需要,使新生儿感受良好和愉快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相反不信任感就会带到今后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中,影 响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亲子互动在新生儿社会心理发展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常新生儿生理现象
![正常新生儿生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b09bf254240c844768eaee83.png)
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1.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新生儿普遍存在的现象,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摄入少,水分丢失多而出现出生后体重逐渐下降,到第3-4天减少出生体重的6%-9%,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
体重下降超过10%者多为异常。
2.口腔上皮珠新生儿上颚中线两侧及牙龈上常有微凸的淡黄色点状物,俗称“马牙”。
3.口腔上皮珠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上皮细胞的堆积或粘液腺囊肿所致,对吸乳及日后出牙无碍,数周后自然消退,勿擦拭或挑破,以免感染。
3.乳房肿大及泌乳男女新生儿都可发生,在3-6天出现乳腺肿大,并可有初乳样黄色液体分泌,这是由于出生前母体雌激素的影响及出生后这一影响中断所致。
乳房肿大于8-10天达高峰,2-3周后逐渐消失,切勿挤压乳房,以免发生乳腺感染。
4.阴道出血及分泌物女婴于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分泌。
少数女婴于出生5-7天可见阴道有血样分泌物,系由于胎儿阴道上皮及子宫内膜受母体激素影响中断造成类似月经的出血,又称假月经,白色分泌物称假白带,不必处理,数天即愈。
5.粟粒疹皮下点状的白点,在1-2周内可在鼻尖、颌处看到。
这些是因皮脂腺未成熟,而使得皮脂凝集在皮脂腺内阻塞所致,两周内可消失。
6.婴儿为什么会发生溢乳婴儿的食道上部括约肌在食物通过后不关闭,食管无蠕动,食管下部括约肌也不关闭,胃又呈水平状,喷门括约肌发育也比较弱,故婴儿易发生溢乳。
7.什么情况婴儿易发生溢乳哺乳方式不当、食乳过急、乳量太多、哭闹时哺乳均可发生溢乳。
8.预防婴儿发生溢乳的方法应采取正确的喂奶方法,少量多次的喂奶,并于奶后将婴儿竖起轻拍背部,待气体排除后再放于床上,采取右侧卧位,使乳汁易于进入肠道。
食后不宜更换衣服或动宝宝,更不可与之玩耍以防溢乳。
人工喂养者,奶头开孔大小要合适,不要吸入大量空气。
9. 婴儿发生溢乳呕吐后怎么办如婴儿发生呕吐,应清洁口腔,被污染的衣物应及时更换,防止着凉。
保持颈项及耳部干燥、清洁,预防颈部糜烂和中耳炎。
新生儿常见病观察要点
![新生儿常见病观察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00a7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f.png)
新生儿常见病观察要点新生儿是一个非常脆弱和敏感的阶段,许多常见病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和发展造成影响。
因此,及早观察和识别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常见病症状对于父母和监护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新生儿病症状并提供相关的观察要点,以便帮助您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一、发烧发烧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身体对感染或疾病的正常反应。
父母和监护人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并注意以下要点:1. 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新生儿的体温。
正常体温范围应在36.5°C至37.5°C之间。
2. 不同测量方法:口腔、耳朵或额头都可以用于测量体温。
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3. 寻找其他症状:除了发烧,还应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新生儿的体温超过了正常范围,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可能表明新生儿出现了呼吸系统的问题,这可能是由感染、先天性异常等引起的。
以下是观察呼吸困难的要点:1. 观察呼吸频率: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30-60次。
2. 观察呼吸节奏:新生儿的呼吸应该是均匀、平稳的。
如果呼吸不规则或出现明显困难,需要引起注意。
3. 检查呼吸症状: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声或咳嗽等症状。
4. 寻找其他体征:与呼吸困难有关的其他症状,如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等。
5. 及时就医:如果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应该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三、皮肤问题新生儿常常会出现一些皮肤问题,如湿疹、红疹和痤疮等。
以下是观察皮肤问题的重点:1. 观察皮肤颜色: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应该是粉红色的,如果发现发绀、苍白或黄疸等异常变化应引起警惕。
2. 观察皮疹: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湿疹、红疹、痤疮等皮肤问题,特别是伴随其他症状的。
3. 保持皮肤清洁: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过度摩擦或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
4. 咨询医生:如果您对新生儿的皮肤问题感到困惑或担忧,应咨询儿科医生的建议。
新生儿的13种常见病
![新生儿的13种常见病](https://img.taocdn.com/s3/m/6ffdbb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5.png)
新生儿的13种常见病新生儿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内的婴儿,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新生儿常见的13种疾病,帮助妈妈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婴儿体内胆红素排泄不畅,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的症状。
产生黄疸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胆道畸形、母体产前感染等。
妈妈们可以通过保持室温适中、多晒太阳和按时喂养宝宝来预防和缓解黄疸。
二、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RDS)常见于早产儿,是由于肺部未完全发育导致呼吸困难的病症。
妈妈们可以通过避免过度劳累和积极预防早产来减少RDS的发生。
三、窒息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常常由窒息、哺乳不当等原因引起。
妈妈们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四、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妈妈们可通过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洗手和呵护宝宝的皮肤来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五、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
要及早发现和治疗,妈妈们可以通过产前检查和定期儿科体检来帮助早期诊断。
六、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不健全,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妈妈们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洗澡和穿戴宽松透气的衣物,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七、新生儿呕吐新生儿呕吐是指婴儿吐出消化道内的胃内容物,常见于喂养过量或消化不良。
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喂养量和频率,并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以减少呕吐的发生。
八、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腹泻是指婴儿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水样或黄绿色等情况。
妈妈们应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过度喂养和食用不适合的食物,同时确保宝宝的饮食卫生。
九、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指婴儿肺部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妈妈们可通过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勤洗手和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发生。
十、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贫血是指婴儿红细胞的数量或质量异常,导致供氧能力下降。
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饮食,给予足够的铁和维生素C,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新生儿学 PPT课件 第6章新生儿常见症状与体征
![新生儿学 PPT课件 第6章新生儿常见症状与体征](https://img.taocdn.com/s3/m/e2aaa1d8bed5b9f3f80f1c8d.png)
新生儿学(第1版)
辅助检查 5.中心性青紫常见病因 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PaO2<50mmHg。 (1)呼吸系统疾病:胸片及胸部CT是重要检查方法。 (2)心血管系统疾病:高氧试验、高氧高通气试验。
新生儿学(第1版)
鉴别诊断 1.中心性青紫 多见于肺部疾病、心脏疾病。 2.周围性青紫 低体温、环境温度过低、休克、心力衰竭。
病因 1.内在因素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皮下脂肪组成特点。 新生儿红细胞相对较多。 2.外在因素 寒冷。 疾病因素。
新生儿学(第1版)
临床表现 新生儿低体温时,皮肤温度常因末梢血管的收缩而首先下降,患儿全身凉,体温低于35℃。低 体温可导致新生儿寒冷损伤。 1.一般表现 ①反应低下;②吸吮困难;③呕吐或腹胀;④活动性下降;⑤低血压;⑥心动过缓;⑦浅慢不 规则呼吸;⑧反射减弱。 2.皮肤硬肿 硬肿常呈对称性,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多脏器功能损害 重症可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急性肾衰竭等。肺出血是较常见并发症。
定义 青紫(cyanosis)是指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一定水平所致,一般认为超过50g/L时,肉 眼能够觉察到青紫,口腔及舌黏膜出现青紫最早,还原血红蛋白超过30g/L即可出现青紫。 青紫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所致。
新生儿学(第1版)
病因 1.周围性青紫 2.中心性青紫(Central cyanosis ) 持续的中心性青紫应及时评估和治疗。 肺泡通气不足、通气-灌注不匹配、右向左分流、氧弥散障碍等。 3.血液原因所致的青紫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新生儿学(第1版)
处理 3.新生儿水肿 需监测血钠水平、尿量和体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如果存在休克,应密切监测外周灌注、心率、血压和酸碱平衡,给予扩容。 维持正常血压和中心静脉压。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b091c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9.png)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 余天或20余天(根据结扎手法不同)才能干燥脱落。
1、原因局部细菌感染。
当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是,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
若护理不当,病菌进入时,可引发脐炎。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菌进入血液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脐轮与脐周皮肤发红,其根部有少量分泌物为脐炎的典型症状。
轻者:新生儿没有全身症状。
较重者: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脐根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重者:新生儿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3、护理方法治疗脐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尤其是脐带脱落前的护理。
应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
一旦发生脐炎,应及时就医。
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血液、粘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脸上最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1、原因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老化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胆红素),最后经肝脏排除体外。
而新生儿肝酶活动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性黄疸)。
2、观察轻度黄疸主要显现在巩膜、面部、躯干等部位,中度以上黄疸除此部位明显外,手心、足心亦有感染。
溶血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并常伴有贫血;肝脾大或水肿感染性黄疸常伴有发热,并克发生感染;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或呈陶土色;产伤所致黄疸可有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损伤原因,红细胞破坏增多,长因母乳血型不合引起。
另外,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等也会引发黄疸。
3、类型(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60%在出生后的2~3 天出现黄疸,在第4~5 天达到高峰,在1~2 周内消失。
早产儿、低体重儿有80%会出现黄疸,且出现时间较早(24 消失内),黄疸程度重,消退时间长,一般长于3 周,黄疸指数平均在11-12 毫克每100 毫升。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91600f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e.png)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包括:
1.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 2-3 天会出现黄疸,这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所致。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 1-2 周内自然消退,无需特殊治疗。
2.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天内体重可能会下降,这是由于胎粪排出、水分丢失等原因所致。
一般在出生后 7-10 天内体重会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3. 新生儿红斑:一些新生儿在出生后 1-2 天内可能会出现红斑,这是由于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所致。
红斑通常在几天内自然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4. 乳腺肿大: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天内可能会出现乳腺肿大,这是由于母体激素的影响所致。
乳腺肿大通常在几周内自然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5. 假月经:一些女婴在出生后几天内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这是由于母体激素的影响所致。
假月经通常在几天内自然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这些特殊生理状态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
然而,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症状与治疗建议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症状与治疗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1e976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2.png)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症状与治疗建议一、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其症状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1.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的情况。
黄疸可能发生在任何健康的新生儿身上,但如持续时间过长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要引起警惕和进一步检查。
2.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胎肺未充分成熟而导致气体交换受限和呼吸困难。
患有RDS的新生儿通常会出现呼吸急促、鼻孔扇动、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紫绀等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
3. 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可以由多种致病菌引起,如细菌、病毒和真菌。
患有肺炎的新生儿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喘息声、食欲不振以及呕吐等呼吸系统感染的典型症状。
4. 肠道感染新生儿易受到肠道感染,常见的是由乳酸杆菌引起的腹泻。
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并伴随着粪便稀水和有时带有黏液。
除了腹泻外,新生儿可能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以及发热等其他消化系统感染的表现。
二、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治疗建议对于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疾病,家长需密切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黄疸的治疗建议轻度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明显加重,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新生儿的进食量来促进胆红素排除,并在必要时使用光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2.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建议呼吸窘迫综合征必须得到紧急处理,通常需要给予新生儿吸入氧气并监测血氧饱和度。
对于严重呼吸窘迫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人工通气,并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建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一旦确诊,新生儿将需要从静脉输液获取充足营养支持,并根据实验室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4. 肠道感染的治疗建议对于乳酸杆菌引起的腹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尤为重要。
家长应保证母乳喂养或选择高质量的配方奶粉,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抗体保护。
新生儿常见症状和体征
![新生儿常见症状和体征](https://img.taocdn.com/s3/m/cca1c544e2bd960590c677b2.png)
• 分析:新生儿肺炎不一定有明显呻吟,呻吟严重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并非成正比。患儿由于呼吸力量弱, 所以呻吟吸凹气促不显,导致了二氧化碳呼不出去,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所以肤色反而带红色, 这不是正常的红润。这种病人以前没有常规测脉氧时经常碰到被产科班漏诊的,后来常规测脉氧后这种病 人就很少碰到了。
• 清醒时查体:面色肤色真性红润,心音未及,末梢循环好,肌张力反应好。入睡时查体:面色肤色真性红 润,心音正常,末梢循环好,监护提示心率80-90。考虑为新生儿窦性心律不齐,无特殊处理。
• 分析:新生儿窦性心律不齐常见,和窦房结发育不完全或者一过性缺氧窦房结功能紊乱有关,有时候可以 看到过山车般的心率变化,如果末梢循环好,皮肤真性红润,则无特殊处理。心率大于300时由于每搏心输 出量太低,所以心音微弱几乎听不到,但此时每分钟心输出量是正常的,所以外周血供没有问题。此时需 要观察肤色,如果肤色不是真性红润,而是樱桃红,说明了外周组织灌注不足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这种需 要处理。
鹅黄色
•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是鹅黄色的。临床意义:为良性黄疸,基本排除感染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 病例: • 母乳喂养儿,出生第一天吃奶欠佳,母O型,父A型,第三天测黄疸17,查体:全身皮肤均匀轻度黄染,为
鹅黄色,余无异常,考虑ABO溶血症?予以收入院。 • 入院后ABO溶血检查阴性,照光后出院。 • 分析: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黄色是漂亮的鹅黄色,色彩比较浅和均匀,这种黄疸一般不重,也没有什么影
真性红润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评估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评估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168f6a7375a417866f8f62.png)
第八章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评估与护理本章关注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2.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体位护理3.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判断指征4.喂养方式对新生儿便秘的影响5.新生儿洗胃、灌肠等护理及注意事项第1节体温异常一,新生儿低体温低体温(hypoth erm ia)是指核心(直肠)温度≤35℃。
由于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故易于散热,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以致调节功能不全。
当环境温度降低,保暖措施不够或热量摄入不足和某些疾病影响时很易发生低体温。
新生儿低体温不仅可以引起皮肤硬肿症还可致心、脑、肝、肾和肺等重要脏器损伤,甚至导致死亡,研究证明,低温是一个危险信号,这可能会导致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当体温<32℃时,病死率可达20%~50% ,体温低于30℃时,新生儿病死率高达%。
【病因及发病机制】1.受寒冷的影响新生儿体表面积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丰富,散热大于产热,在环境温度降至中性温度以下时,机体产热增加,主要通过氧耗提高新陈代谢来代偿性产热而新生儿这种代偿不充分,当寒冷刺激强时,不能维持正常体温导致低体温。
2.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环境温度降低时,拟人的热量过少 ,自身调节能力差而发生低体温。
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寒冷时主要依靠棕色脂肪代谢产热,但其代偿能力有限,早产儿能量储存少,摄人不足,体温调节能力差,寒冷时发生低体温。
胎龄越小,体重越轻,低体温发生率越高。
4,摄食不足新生儿肝脏储存的糖原量很少, 如果摄食不足,内生热不足,在生后 18~24小时内可耗尽。
5,某些疾病新生儿患败血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疾病时,进食量减少, 热量摄人不足,产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散热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低体温。
【临床表现】新生儿低体温时,皮肤温度常因末梢血管的收缩而首先下降,患儿全身凉,体温常低于35℃。
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与低温的严重程度及潜在的疾病或并发症有关,患儿常嗜睡、拒乳、少哭、少动,部分患儿可见皮肤硬肿,始于四肢、大腿、臀部, 可遍及全身,严重者可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液黏稠, 凝血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系统脏器损伤:1.呼吸系统当受到寒冷刺激时,起初呼吸增快,待体温下降,由于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逐渐减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婴儿的头围大约是34厘米,顺产的新生儿受
产道的挤压,胎头变形,头部有隆起称为“产瘤”,很快 就 会恢复正常的形态,剖腹产的婴儿头部呈椭圆型,新生 儿 的头部较胸部略大1-2厘米,头占身长的四分之一。
囟门:指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
囟和后囟之分,前囟门:位于前顶,呈菱形,约在18个月 后闭合,后囟门位于脑后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到, 后囟门的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 出生后6-8周闭合。
鼻腔的观测
• 新生儿的鼻腔短而小,鼻道窄,鼻粘膜内血管 丰富,发育还未成熟。由于鼻腔比较窄小,当 遇到外界坏境改变刺激,过冷或病原体进入时, 很容易发生炎症。这个时候鼻腔内分泌物明显 增多,鼻粘膜充血肿胀,使以前狭窄的鼻腔更 为狭窄的鼻腔更为狭窄而导致鼻子不通气。新 生儿就会出现鼻塞,张口呼吸和呼吸困难,情 绪烦躁。
如何保护宝宝的眼睛
• 1: 保护眼部的清洁 • 2:不要让强光刺激到新生儿的眼睛 • 3:不要让新生儿看电视 • 4: 防止宝宝眼内斜 • 5:警惕异物伤害 • 6:勿遮挡宝宝的眼睛
新生儿眼屎
原因:
1:感染(经产道感染) 2:先天性泪囊炎 3:泪囊发育不完善 4: 上火导致
新生儿眼屎多的护理
• 经产道感染需看医生。 • 清洁宝宝的双手。 • 按摩鼻梁部。 • 用温毛巾将分泌物擦干净,也可用医用棉签从内
护理:按摩护理抚触
新生儿的乳房肿大
出生数天后,新生儿乳房可有肿大或乳汁样分泌,乳头周 围有蚕豆大小大的硬块,2-3周消失。主要是受母体雌激 素的影响,男女婴都有可能出现乳房肿大,但不是所有的 新生儿都会出现,手触有热的感觉,不用特殊护理,不要 碰压就可以
护理:切勿挤压造成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即可
新生儿脐带
脐带的护理
1:脐带端的检查 2:脐部的清洁 3:保持脐部的干燥 4:脐带不脱落的护理 5:脐带脱落后的护理
新生儿假月经
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出生后雌激素的来源中断,子宫 内不能维持其曾长而引起脱落,所以女 婴出生后3天左右有 道出血现象。可以看到有少量的血迹在尿布上,或看到蛋 清样的分泌物中夹带着血丝,一般在3天左右自然停止,无 需特殊护理,只要注意外阴的清洁即可,切不可将阴唇内 分泌的保护膜破坏,它可有效的避免阴道感染。
母体通过脐静脉将营养物质传递给胎儿,又通过脐 动脉将产生的废物传给母体,由母体排出体外。胎儿出 生后,医生将脐带结扎,新生儿和母体正式“脱离关系” 成为独立的人。但是,残留在新生儿 身上的脐带端在愈合脱落前对新生儿 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脐带残端未闭合, 有丰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长的好 地方,如果处理不当,病菌就会乘机而入 细菌和其毒素从脐断口处进入血液循环, 轻者造成脐炎,重者引起全生感染,导致败血症
前囟门的观测
• 囟门闭合的迟早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闭 合过早和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表现,前囟门 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如果在6个月之前闭合 说明孩子可能是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在18 个月后仍未关闭就属于太晚,这样孩子可能是 脑积水,佝偻病和 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颅 内压的增高,这种孩子可能是因为脱水和营养 不良。如果囟门关闭的较早,但只要头围还在 长,也不必着急。发现囟门关闭异常,应立即 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新生儿外部特征和生理特征
齐晓萍
什么是新生儿
•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出生后28天,满37周体 重2500g到4000g之间,身长在47公分左右称 足月新生儿。这个时期也是逐渐适应离开母体 在子宫外的生活的过渡间断。
新生儿的整体外观:
• 健康婴儿的标志:出生时哭声洪亮,四肢活动 自如,呈屈曲状,皮肤红润,皮下脂肪丰满, 胎毛少,呼吸浅表,较规则,以腹式呼吸为主, 35—45次每分钟,心率较快,平均120—140次 每分钟,新生儿正常出生后12—24小时内排出 胎便,24小时内排尿
生儿的心血管系统发生改变,心率较快,平均120—140分钟。 新生儿体内血液循坏尚未成熟,故新生儿的四肢易冷。
肝脏功能:新生儿肝脏尚未完全成熟,但仍然可以发挥其
主要功能。
消化系统:刚出生的新生儿其胃容量为5—7毫升,出生7天
后,胃部逐渐扩大至15—20毫升。新生儿的胃排空时间为 1.5—4小时(水,母乳,配方奶排空时间不同)需要少量多 次频繁喂养。由于新生儿的胃部呈水平状,且贲门括肌发育 不全,新生儿在喂奶后常出现溢奶现象,90%的新生儿在出 生后12—24小时内排出第一次胎便,胎便是一种无味,浓稠, 深绿色的胎便,胎便由笑话道分泌物和胎儿在子宫脱落的上 皮细胞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螳螂嘴
• 表现:在新生儿口腔的俩侧颊部,有脂肪形成 的厚脂肪垫(颊脂垫)民间俗称“螳螂子”
• 特点:这种脂肪垫不但对新生儿无害,而且有 利于吸吮,并会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螳螂子 会逐渐的消失。
皮肤:肤色红润,富有弹性,肩部和背部都有胎
毛,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呈浅玫瑰色,肤色不均
匀,有的部位肤色红润,有的部位肤色青紫,婴 儿刚出生时皮肤有一层乳白色的胎脂。在耳后. 颈部.腋下,关节的屈曲部,肘部,大腿根部, 臀部等皮肤褶皱处被胎脂覆盖。在出生3-4天后 新生儿的全身变的干燥,表皮逐渐脱落,称新生
生理性体重下降
•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范围 为2500—3999克,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包含了 过多的体液,这些体液会在出生后3—5天内排 出体外,体重会下降3%--9%一般不会超过10%. 称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数日内,因 尿液及粪便的排出,还会呕吐出一些出生过程 中吸入的羊水,肺呼吸和皮肤也会散发一些水 分,造成体重下降,只要哺乳得当,3-4天后 体重开始回升,7-10天后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 重。
• 眼睛: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
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 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他能追着眼前的物 体看,但视野只有45度左右,视力也只有成人 的1/30。而且只能追视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 公分的人或物。新生儿偏爱注视较复杂的形状 和曲线,以及鲜明的对比色。
• 刚出生的宝宝眼睛水肿,眼睛很难睁开。是由 于在羊水中的浸泡,出生后的数天经历生理性 体重下降后即可恢复。
护理:保持清洁,勤洗澡。
新生儿四肢
四肢:新生儿的胳膊和腿分别像胸部和腹部呈弯曲
状,因为新生儿习惯与在母亲子宫里的抱成一团的姿势, 几周后身体就会逐渐舒展开,手脚皮肤发青紫,手呈握拳 状,双脚一搬朝内翻,脚趾叠在一起。
新生儿手脚冰凉发紫的原因: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心脏 都是比较小的,血液也很难压到这些手指末端的,而且宝 宝自身调节温度的能力是比较差的
儿脱皮。由于新生儿的皮肤角质层壁较薄。皮肤
下的毛细血管丰富,在新生儿“落屑”以后,他 的皮肤呈粉红色,柔软光滑
新生儿胎脂
胎脂: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附着在皮肤上的白色油脂状粘
稠物,是孕期形成的为保护胎儿免受羊水的刺激和伤害的 一种分泌物。出生后,胎脂在医院洗澡的时候会洗掉大部 分,剩余的通常会被皮肤吸收,但聚集在眉毛,头发里的 不易清除,时间长了会诱发皮疹,发炎甚至感染。
胎脂的护理:
1:将食用油滴在手帕上,浸透。
2:将手帕平铺在胎脂处,敷5分钟。
3
3: 取下手帕,用带有食用油的手帕轻
轻擦拭,一定要轻。如果擦不掉可次日重复。不要用
力过猛,或擦拭时间过长。通常3天基本可清除干净。
新生儿脱皮
脱皮:宝宝出生后从浸在羊水中的湿润环境转变为干燥环
境,新陈代谢旺盛的新生儿,其表皮角化层也不例外而成 为皮屑脱落。由于新生儿表皮与真皮之间的组织不够紧密, 腕关节、踝关节等皱褶部以及躯干部在还可出现脱皮现象。 这在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更为明显。若出生时即有鱼 鳞状脱皮就非生理现象。 新生宝宝生长旺盛,自然会有皮 屑多的现象,特别是在手指、脚趾处。蜕皮期间,可以在 皮肤上涂些润滑油,以保持皮肤湿润,这是因为如宝宝皮 肤干燥,蜕皮后皮肤会出现小裂口,存在感染的危险。其 次,不要撕掉宝宝的蜕皮,等待它自然脱落
呼吸系统:新生儿的肺活量较小,但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
气量并不低,故只能加快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来满足需要,正 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新生儿呼吸中枢不健全,呼 吸肌发育不完善,呼吸主要靠膈肌运动,以腹式呼吸为主, 常有呼吸深浅,速律快慢不等的现象,表现为呼吸浅快,不 匀,这也是正常的表现。
血液循环系统:出生时脐带的切断及第一次呼吸,使新
溢脂性皮炎
• 又称溢脂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 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躯 干等皮腺丰富区。
• 常发生在出生后2—10周,头皮覆盖油腻的黄褐 色鳞屑痂,基地潮红,眉弓,鼻唇沟和耳后等 部位 ,表现为油腻性小的鳞屑性红色斑片。对 持久不愈者应考虑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性。
• 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眼角轻轻擦干净。保持清洁。
• 大人护理宝宝时清洁双手,专用毛巾,专用盆, 防止交叉感染。
• 调节母亲饮食,清淡适宜。 • 如发现新生儿眼睛周及眼内有红,肿应立即就医
粟粒疹: 有些新生儿鼻尖有白色的斑点,是新
生儿常见的皮疹之一,一般发生在婴儿鼻尖,鼻 翼及面颊部等处。粟粒疹直径为1—2毫米,呈黄 色白色,是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皮疹,就像栗米般。 它是由于皮脂陷阻塞而引起的,一般出生后几周 可自行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
鼻腔的护理
• 护理要点:1: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 孔的分泌物,如有鼻痂可用母乳或温开水滴入鼻 腔软化,用医用小棉签卷出,操作时间固定头部 以免受伤。
•
2:如果新生儿鼻腔内没有分泌物,
可是鼻子仍不通气可能是由于炎症使鼻粘膜充血
肿胀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使用温热毛巾
局部湿敷,并及时就医。
口腔的护理
泌尿系统: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排尿,新生儿出生时肾脏
发育不完全,如果新生儿的水分摄取不足,或有呕吐,腹泻, 易引发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