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机构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过程。
自古至今,经济财政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的变革和演变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秦汉时期开始,梳理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演变过程,探讨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和影响。
一、秦汉时期的财政制度秦朝统一中国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财政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秦朝的财政制度以征税为主,实行均田制,对土地进行平均分配,并征收统一的赋税。
随后,汉朝继承了秦朝的财政制度,并进行了一些调整。
汉朝采用了土地私有制,将土地划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的收益用于赋税,私田则由农民自主经营。
此外,汉朝还设立了盐铁官,对盐和铁进行垄断经营,以此获取财政收入。
然而,由于汉朝后期的政治腐败和官员贪污,财政制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民不聊生。
二、唐宋时期的财政制度唐宋时期,中国的财政制度达到了较高水平。
唐代建立了完善的税收制度,主要依靠赋税和徭役来获取财政收入。
税收的基准以土地面积为标准,采用了一定的等级差别,使得富人和贫人之间的负担得以平衡。
宋代则进一步改进了财政制度,实施了均田制,并推行了一揽子改革方案,如完善了户籍制度、设立官员廉洁奖励制度等。
此外,宋代还增加了军队编制,对外贸易逐渐扩大,贸易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
然而,由于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财政制度的复杂性上升,吏治腐败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三、明清时期的财政制度明清时期,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明朝建立了兵役户口制度和流民管理制度,通过逐户清查户口和实行劳动力征用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财政收入的来源。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财政制度,并加以细化和改进。
清朝采用了坐收渔利的方式,推行了多种税收形式,如地租、田赋、关税等。
此外,清朝还实行了四库全书的修撰和税赋调整等重要政策。
然而,清朝后期的财政危机逐渐加剧,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崩溃。
四、现代中国的财政制度近代以来,中国的财政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我国财政体制60年:演进、运行与优化
我国财政体制60年:演进、运行与优化摘要:财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它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
勾勒其制度变迁轨迹、分析总结其演变规律,有益于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因此,回顾建国60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展望其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向,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优化我国现代公共财政体制是当前财政学界一个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财政体制;制度变迁;税权划分;公共财政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财政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税收体制和基建投资体制等内容,其中企事业财务体制是基础,预算体制是主导和代表,税收体制和投资体制等则分别规定收入与支出方面的有关体制问题。
从广义上讲,财政体制改革包括制度和体制两个方面的改革,其中体制改革是以平衡中央和地方的税权划分和理顺省以下财政体制为重点。
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演进与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始终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历经多次变革,经历了“高度集中、统收统支——划分收支、分类分成——划分收支、总额分髓——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税制(包括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和理顺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过程,具体见表1。
总体而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体制是高度集中的,1951—1952年虽然开始实行了初步的分级管理,但从实质上看仍然是统收统支的办法。
这个时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在短时间内改变了过去长期分散管理的局面,对平衡财政收支、稳定市场物价、保证经济发展,以及促进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从1953—1956年实行分类分成到1957年实行总额控制办法,财政体制改革的总趋势是逐步加大地方财政的管理权限,逐步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一五”时期比较集中的财政体制基本适应了当时国家有计划地、大规模地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集中资金建成了156项重大工程。
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与展望引言新中国成立后,财政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规范运行、透明高效的财政体制,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回顾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历程1. 建国初期的财政体制改革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财政困难和经济恢复的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确保中央财政的集中统一。
其次,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统一调拨资源和分配财政收入,实现了对经济的有效管理和调控。
2.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财政体制变革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开放。
与之相应,财政体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
首先,建立了税制改革的基本框架,逐步取消了原有的资产收益税、营业税等多个税种,取而代之的是以增值税为核心的新税制。
其次,推行了财政分权改革,将部分财政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增加地方财政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3. 市场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变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体制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体制改革更多地注重市场导向、效率和公平。
首先,加强了财政监管和风险预防,建立了健全的财政监督和审计制度,提高了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次,推进了税制改革,减少了税收负担,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
二、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经验教训1. 政府定位与市场导向的平衡财政体制改革需要平衡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市场的作用。
政府应该发挥好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同时,要给予市场更大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和个人能够自主决策,实现自我发展。
2. 财政分权与财政监管的协调财政分权改革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自主性的重要举措。
然而,也需要对地方财政进行有效监管和风险控制,防止财政资源浪费和不合理竞争。
因此,财政分权和财政监管需要相互协调,形成制度和机制的衔接。
最新 财政体制变迁经济学-精品
财政体制变迁经济学建国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和完善,经历了由高度集中、一灶吃饭到分级管理、分权分税的发展过程。
沿着这条制度变迁的轨迹,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无疑会发现并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对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财政体制的变迁历程(一)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阶段(1950年-1952年)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恢复经济,中央做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的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
之后政务院又发布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国家财政体制的文件,即《关于统一管理1950年财政收支的决定》,规定国家预算管理权和制度规定权集中在中央,收支范围和收支标准都由中央统一制定;财力集中在中央,各级政府的支出均由中央统一审核,逐级拨付,地方组织的预算收入同预算支出不发生直接联系,年终结余也要全部上缴中央。
1950年的财政体制,基本上是高度集中的中央财政统收统支的体制,又称为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体制。
1951-1952年间,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开始好转,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开始实行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初步分级管理,国家预算划分为中央、大行政区和省(市)三级管理。
但是,在这种体制下,财权和财力仍然集中在中央,划归省级财政的收入只充抵原来的中央拨款,地方机动财力有限。
因此,1951-1952年的财政体制基本上还是统收统支的办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向分级管理的体制过渡。
(二)划分收支、分类分成阶段(1953年-1957年)1953年,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随着大行政区机构的改变和撤销,县级政权的建立和健全,国家的财政体制也作了相应的改变,由原来的中央、大行政区、省(市)三级管理,改为中央、省(市)和县(市)三级管理,并划分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
1954年根据周恩来、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开始实行分类分成办法,将财政收入划分为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中央调剂收入三大类。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财政制度也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财政制度的改革与进步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个时期,中国尚处于封建社会,财政制度非常落后且不健全。
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地方财政和战争财政,而非中央政府。
这导致了财政收入的不稳定,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财政支出极不透明,常常被用于满足统治者的个人利益,而非为了民众福祉。
20世纪初,中国迎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财政制度改革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为了确保国家的财政稳定和发展,中华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制度改革。
这其中包括建立中央银行,制订现代税收制度和预算法,以及推行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
这些改革不仅增加了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效率。
在这一时期,财政制度的变迁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中华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争的影响,财政制度改革的成果大部分未能得以持续和完善。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中国开始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入的财政制度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财政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即计划经济时期。
在这一时期,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决定了财政制度改革必须紧密配合国家计划经济。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国有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福利。
虽然在这一时期,财政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受到了政治因素的限制,但它仍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即改革开放时期。
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与展望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和财政工作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和改革,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历程进行回顾,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一定的展望。
回顾建国初期的财政体制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农业税分类制和企业所得税上交制,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家收入很少,在财政管理上并未实现全面规范化。
1950年,我国建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和省级地方政府两级财政制度,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税制,中央统一规划、集中办理财政收支,地方政府主要依靠中央补助。
这种财政体制在当时的国情下,确保了国家财政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1978 年到 2000 年的财政体制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为适应开放与发展的需要,我国财政体制也迎来了重大变革。
改革后,我国逐步取消了农业税,并引入增值税来替代主要税种。
同时,以税收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以国家财政为主导的现代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在中国。
1982年,国务院发布了《1982年财政管理条例》。
条例中明确规定了财政的基本职能,规定了财政部门的机构职能和责任,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事权清单规定,并规定了各级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制度,实现了财政工作的全面规范化。
1993年,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出现了改变,国务院成立了财政部,同时从国务院成立了税务总局,建立了各级税务机构,财税职责分工明确。
2000年,我国就利用土地财政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并于2001年将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也是我国财政体制中的一大进步和重大变革。
近年来的财政体制变革新世纪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财政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我国财政工作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强调了加快建设现代财政体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管理的现代化。
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
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财政收入是其运行的支柱之一。
财政收入结构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这关系到政府如何划分和分配财政资源,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农业为主的时期(1950年代-197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政策的束缚,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第一产业。
财政收入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其次是进出口贸易。
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主要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农业税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经济体制过于封闭,政府政策过于僵化,导致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标志着财政收入结构的调整。
国家扩大了收入来源,加强了非农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
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也使得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得以扩大。
企业所得税成为了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国家税制的改革,增值税、关税等税种也得以实行,进而推动了财政收入结构的多元化。
3.市场化经济的时期(199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推动,使得我国市场化经济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国家税制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也加速了财政收入结构的调整。
目前,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财政收入的结构已经由农业为主转向了以服务业、制造业为主的形式。
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社会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财政收入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决策水平的重要指标。
不同时期的财政收入结构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这也反映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
1.农业社会在农业为主的时期,国家财政收入规模较小,同时政府在生产领域的投入也相对减少,政策及运行机制相对简单,主要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传统的农业税收,动态变化与改革开放前早期相似,稳定性、可预测性、集中度较强。
财政领域改革发展历程
财政领域改革发展历程财政领域改革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体制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财税体制、深化财政改革、打造创新型财政体制。
第一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财政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1980年代初,实行了由集中统一经营变为组织个体经济联合经营模式,从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础。
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条例,加强了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设,提高了财政收入的管理水平。
这一阶段的财政改革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
在此期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财税改革措施,如建立了现代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改进了税制、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等。
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财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也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支持。
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中国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
这一阶段,中国致力于建立健全的财政制度,加强了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此期间,中国扩大了财政政策的调节力度,加大了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财政监管和风险防控,提高了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这一阶段的财政改革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第四阶段是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打造创新型财政体制。
中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了财政资源的投入效益。
同时,还加强了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结合,推动了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这一阶段的财政改革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中国的财政领域改革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财税体制、深化财政改革、打造创新型财政体制四个阶段。
通过这些改革,中国的财政领域实现了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化、科学化的现代财政管理模式的转变。
这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自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过多次变动,总的趋势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实行各种形式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体制。
尽管分级管理的形式有许多种,集中和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各个时期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多数是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发展变化的需要相适应的。
(一)、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生产停顿、职工失业、通货膨胀等残破不堪的经济局面,只能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把国家收入和支出的支配权集中在中央,即“统收统支”制度。
(二)、“一五时期”我国从恢复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财政下放了权限,实行中央、省(市)和县(市)三级财政。
把地方收人划分为:地方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入,支出大体上按照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范围。
(三)、1958年~1959年这一时期,经济管理体制作了较大的改革,中心是扩大地方的权限。
财政管理体制也相应作了重大的改革,即中央企业下放给地方,收入归地方,支出也相应地下放,实行以收定支,确定收支比例、五年不变,但只执行了一年,而后改“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做法。
(四)、1961年~1966年1961年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与国民经济调整相适应,财政管理体制作了必要的改进,主要采取集中财政,加强财政管理,强调“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本账。
(五)、“十年动乱”时期国家的经济管理、财政管理处于半计划、半无政府状态。
1971年开始实行企业下放,财政收支实行大包干。
企业大幅度下放后,中央各部几乎没有直属企业,而地方又没办法把这些大企业管好。
(六)、1980年~1984年从1980年起,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
这个体制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中央所属企业的收入、关税收入和中央其他收入作为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中央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企业的流动资金、国防费、中央级的事业费等由中央支出;地方所属企业的收入、盐税、工商所得税和地方其他收入作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地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流动资金、地方各项事业费及行政费等,由地方财政支出。
历史沿革中的中国财政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历史沿革中的中国财政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中国财政的发展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化。
从传统的天下为公,到开放改革的市场化,再到最近几年的金融创新,中国财政一直在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阐述中国财政发展的演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财政发展的历史演变1.古代财政体制:天下为公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封建时代和帝国时代。
封建时代的财政体制主要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以村落为单位进行管理。
到了帝国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出现,官僚化、等级制度也逐渐形成。
作为统治者的皇帝在财政活动方面具有绝对权力,古代的财政负责人“太守”和“户官”等人的职责主要是向皇帝报告各地纳贡和税收情况。
尽管这种财政体制简单粗暴,但实际上天下为公的哲学思想使得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平均,不会出现现代社会所常见的贫富不均的情况。
2.近代财政体制:国家过度依赖外国资本到了近代,中国的财政体制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19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造成财政危机的不平等条约,国家面对的国际和国内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清政府逐渐推动金融改革,成立了银行和税务机构,并与外国银行签订了借款协议。
但不幸的是,这种贷款和外国资本的注入并没有解决国家财政的根本问题,反而割让领土和长期的漏洞草案加重了国家债务的负担。
3.改革开放后的财政体制:市场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国家实行市场化的经济政策,财政体制和税制也逐渐趋于市场化。
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这也为中国的财政注入了新的血液。
与此同时,中国建立了专业机构,如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进一步规范了财政管理。
这种市场化的财政体制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未来中国财政发展的趋势1.大规模基建项目的持续未来中国的财政预算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占有很大的比重。
国家的5G网络、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和全球竞争中的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和改革
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和改革财政制度是指国家收入和支出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财政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改革。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梳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和改革历程,并探讨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改革的方向。
1. 传统财政制度的特点中国传统的财政制度主要是基于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和官僚制度建立起来的。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主要是依靠土地税收来维持活动的,而种地的农民则是从事生产和缴纳赋税的主体。
在财政预算方面,各级官员都有权利批准预算,而且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权,这就导致了在财政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滥用权力问题。
2. 新中国成立后的财政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财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国家实行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权的体制,形成了财政分级管理的制度。
此外,政府还实行了统一的财政预算制度,确定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的预算。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国家采取了民主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并进行了土地收归国家的政策,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国家财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 财政制度改革的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财政制度也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了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制度,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权体制,构建了财政预算制度,建立了财政制度的两条主线:管理预算和管理资金;二是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加强企业破产管理和法律制度改革,并公开控制财政;三是完善税收体系,加大税收征收的力度,实行营改增、个税法修订等措施,以缩小财政收支之间的差距和防范财政风险,降低社会不公,实现税收的公正和有效;四是推进地方债券市场化,促进区域税收共享和财政投融资机制改革。
4. 现有财政制度的问题和改革方向虽然中国的财政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
简述中国财政发展的历史
简述中国财政发展的历史一、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改革开放40年,也就是从1978年到2018年间,我国的财政体制历经了三个阶段的改革,即放权式让利式的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实现的现代财政体制。
一、1978年—1993年,放权式的财政体制改革。
1978年—1993年,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以放权让利为特征,主要是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放权。
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主要是为了激发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在没有改革之前,国有企业的收入基本上是要上缴财政,连企业的折旧基金也不例外,并且企业也没有任何的财务自主权。
改革后,企业纳税后的利润归企业支配,大量预留外资金的存在便是放权让利的结果,83年和84年的两步利改税便是放权让利的主要内容。
让权让利是为了规范财政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却也增加了财政与国有企业关系的不规范性,并使得税收这一本规范的财政收入形式变得不规范,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1980年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明确中央和地方明确划分收支,分级负责,权责利结合),实质就是中央财政向地方的放权,1985年和1988年中国分别进行了两次财政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财政包干制”的推行,地方“藏富于企业”、“藏富于民”严重损害了财政实力,使得财政无法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其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放权让利的财政体制不仅损害了中央财政,也使得地方财政出现问题,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增收,通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方式来筹集其所需要的资金,从而导致“费大于税”,中央财政实力大为削弱,甚至不得不向地方财政借款。
同时,资源错配的乱象相继出现,即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税收,转而支持那些税费高的传统行业,对新型产业进行一定的压制和打击,导致更多的资源流入传统的且极可能被淘汰的行业。
03第三章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与改革(讲义提纲)
03第三章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与改⾰(讲义提纲)第三章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与改⾰第⼀节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统收统⽀”体制(⼀)主要特征:统收统⽀(⼆)历史背景:①新中国成⽴后,我国⾯临着统⼀经济、政治、军事等任务。
②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1950年-1953年,国防⽀出所占⽐重平均为38%,具有“战时财政”特征。
(三)评价:在短时间内改变了过去长期财⼒分散的局⾯,保证了在军事上消灭残敌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经济上重点恢复的资⾦需要,促进了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但这种⾼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存在着它本⾝所固有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地⽅政府积极性。
⼆、1953年⾄1978年的“统⼀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主要特征:统⼀领导、分级管理。
在中央统⼀政策、统⼀计划和统⼀制度的前提下,实⾏分级管理。
但地⽅政府权利较⼩,构不成⼀级独⽴的预算主体。
(⼆)历史背景:①计划经济体制(1953年-1978年)下的“⽣产建设型财政”,要求资源配置权⾼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中。
②政治军事形势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国内政策的重⼼逐步从⽴⾜于和平建设转向突出地强调备战,将⼤规模的备战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三)评价:在财政管理上,这⼀时期始终未能摆脱统收统⽀的格局,集权过多,统得过死。
其间也有权⼒下放,但都是在不正常的政治条件下进⾏的。
三、1980年⾄1994年的财政包⼲体制(⼀)历史背景:①从政治和军事形势上看,国际局势⼤为缓和,“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两⼤主题。
②从经济形势看,开始实⾏改⾰开放,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
(⼆)主要特征:放权让利,分灶吃饭改⾰开放后,在财政体制⽅⾯,开始实⾏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改⾰,即财政包⼲体制。
这⼀体制经历了1980年、1985年和1988年三次重⼤改⾰与调整,在划分收⽀的基础上,分级包⼲,⾃求平衡,“分灶吃饭”。
1988年对地⽅实⾏财政包⼲的办法进⾏了改进,规定全国39个省、⾃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当时有9个计划单列市:哈尔滨、沈阳、⼤连、西安、重庆、青岛、宁波、武汉、⼴州),除⼴州、西安财政关系仍分别与⼴东、陕西两省联系外,对其余37个地区分别实⾏不同形式的包⼲办法(如图3-1所⽰)。
财政体制的演变
财政体制的演变60年来,中国财政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集中、统收统支,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分灶吃饭”、各类包干制,最终在1994年作出了建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选择。
(一)中央高度集中夹杂不成功的短期下放权力(1949~1977年)新中国成立后,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在财政体制合理化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1950年,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而财力分散薄弱的矛盾,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为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在集中的前提下给予地方一些财政权限。
在“大跃进”期间,下放财权和财力,实行以收定支的财政体制。
进入经济调整时期,为适当集中财权财力,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
1968年,在社会经济秩序较混乱的情况下,曾恢复高度集中的收支两条线体制。
1971~1973年,适应经济体制“大下放”,曾实行收支“大包干”体制。
1974~1975年又将“大包干”财政体制改为“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部分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的财政体制。
1976年,为改变中央财政缺乏足够调剂能力的状况,又改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办法。
但是,1976年以前财政体制变动中的多次探索,一直没能改变财政体制的“高度集中”特征和形成相对稳定的体制模式。
(二)从“分灶吃饭”到包干制(1978~1992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渐进式改革得以启动,除了农村、企业的微观试验,特区的局部试验之外,宏观层面是在财政这一分配领域,以“分灶吃饭”的分权改革作为突破口率先动作,后续各项改革的空间得以陆续打开。
1978年以前,财政体制虽经多次变动,但都是以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后期相对稳定的体制形式是“总额分成,一年一定”。
1979年,作为解决传统体制“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的突破口,财政体制改革以“分灶吃饭”来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资源支配能力,中央决定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并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实行四种不同的办法。
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政策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财政政策的演变也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复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1.增强财政作用(1978年-1991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大财政开支的政策操作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增加的财政开支主要用于加强早期粮食、棉花、油料、煤炭、铁路等领域的投资。
在这个时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增强财政作用的文件和政策,比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立、三线建设、债务管理系统改革、地方税制改革、销售税改革、公共财政制度的更衣等。
2.公共财政初级阶段(1992年-1996年)在经济转型期,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的财政体制也面临了转型的历史使命。
在这个时期,中国采取了分税制,即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征收不同种类的税收,并由中央政府决定税收的收入分割比例。
这一改革使得税收体系更加规范和健康。
3.经济困难时期(1997年-2002年)在经历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等严重货币危机后,中国的财政状况也开始变得严峻。
为了应对困难,中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减税、增加财政投资等举措。
4.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2003年至今)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财政利用效率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向现代化阶段转变。
此时,各地方政府财政保障能力的有效度及其影响力特别重要,中国政府早期就开始加强重大项目的财政支持,并建立财政投资机制。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拉动需求中国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实现了不同领域的投资增长,扩大了投资规模,拉动了需求,推动宏观经济不断改善。
2.促进经济稳定和金融保障在经济波动时期,财政政策发挥了稳定作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政策相结合,能够协调的调节和抑制一些无序的波动,为经济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金融保障。
3.形成良性的财政体制通过推进分税制、整合地方财政等措施,逐渐形成了良性的财政体制,为财政资源的配置和适当分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及展望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及展望概述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指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变革和完善的过程,旨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财政管理效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回顾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历史回顾经济体制改革开创时期中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创时期。
在此期间,我国通过推行农村包产到户、开放经济、建立城市房屋产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初步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渐引入市场机制,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建立现代财政管理体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在1994年,我国正式建立了现代财政管理体制,涉及财政管理体制、国库管理体制、地方财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首先,推行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改革,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财政权力和责任。
其次,建立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现了财政资金的统一管理。
此外,还推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相关改革举措,加强了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
新时代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又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权责划分,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协调发展。
特别是在国家财政调控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全国性政策和地方特殊性,确保财政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次,应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的科学编制和执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资进行监督和评估,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果。
另外,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信息公开和行政审批的简化。
通过加强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增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03 第三章 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与改革(讲义提纲)
第三章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与改革第一节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统收统支”体制(1949年-1952年)(一)主要内容:统收统支国家财政管理权限统一归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负责组织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地方政府开支均需中央统一审核,逐级拨付。
(二)历史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统一经济、政治、军事等任务。
②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1950年-1953年,国防支出所占比重平均为38%,具有“战时财政”特征。
(三)分析评价成效:在短时间内改变了过去长期财力分散的局面,保证了在军事上消灭残敌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经济上重点恢复的资金需要,促进了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问题: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并且对经济运行产生着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
二、1953年至1978年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一)主要内容: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中央统一政策、统一计划和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分级管理。
但地方政府权利较小,构不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具体形式:1953-1958:分类分成;1959-1967:总额分成。
(二)历史背景①计划经济体制(1953年-1978年)下的“生产建设型财政”,要求资源配置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
②政治军事形势的要求。
自20世纪60年代,国内政策的重心逐步从立足于和平建设转向突出地强调备战,将大规模的备战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三)分析评价在财政管理上,这一时期始终未能摆脱统收统支的格局,集权过多,统得过死。
其间也有权力下放,但都是在不正常的政治条件下进行的。
三、1980年至1994年的财政包干体制(一)历史背景从政治和军事形势上看,国际局势大为缓和,“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从经济形势看,实行改革开放,进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主要内容:放权让利,分灶吃饭财政包干体制经历了1980年、1985年和1988年三次重大改革与调整,在划分收支的基础上,分级包干,自求平衡,“分灶吃饭”。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财政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财政制度是国家政府进行财政活动的管理系统,它承担着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调节等重要职责。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的变迁,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财政制度变迁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
那时,中国的财政制度还比较落后,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税、盐税等,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政府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逐渐引入西方的财政制度理念和管理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开始了财政制度的建设。
新中国财政制度的建设最初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当时经济落后、物质贫乏,财政收入严重不足。
为了解决财政困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土地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逐渐增加了财政收入。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财政部门,明确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责任,完善了财政制度框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财政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的理念。
这对财政制度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府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的税收制度。
新的税收制度不仅丰富了税种,还引入了诸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现代化税种,提高了财政收入水平,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加强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事业的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
这些都离不开财政制度的变迁和财政支出的增加。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现代化的财政制度有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
通过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征管等手段,政府可以更高效地收取税款,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其次,现代化的财政制度有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政府可以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民生需求,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我国财政体制60年:演进、运行与优化
我国财政体制60年:演进、运行与优化六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财政也开始运转。
此后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将对我国财政体制六十年的演进、运行与优化进行梳理与总结。
1.演进1.1.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初期,中国曾经采取过计划经济的体制,国家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财政制度。
工业、农业和其他生产部门的收入都隶属于国家财政。
国家通过计划、指导和调配等手段控制经济生产,实现了国家对财政的大范围调控,但也存在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等问题。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财政领域建设了新的体制机制。
实行了分税制,建立了由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构成的财政收入体系。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和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则主要依靠税收和财政部门的转移支付。
同时,过去政府垄断的领域也逐渐被市场化取代,国家财政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逐步减弱。
2.运行我国财政体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财政收支决定了政府的公共支出能力,财政支出的方向和比例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因此,我国政府的财政运行至关重要。
2.1.收入财政收入是财政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举如下:2.1.1.税收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结构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来自于税收。
税收主要包括:1.增值税2.企业所得税3.个人所得税4.消费税5.关税6.资源税7.印花税8.城市维护建设税9.教育费附加10.土地增值税2.1.2.非税收入财政收入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则是非税收入,主要包括:1.政府性基金收入2.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地方财产收益4.其他转移收入2.2.支出财政支出主要包括教育、医疗、社保、科研、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政府行政活动的开支以及基础设施和投资等。
2.2.1.公共服务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需要。
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与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了。
如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财政战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财政制度正在从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模式,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是值得记取的。
本文的目的是对作为财政制度的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的变迁作历史性的回顾,并从理论上对发生的变迁努力作出说明,在此基础上,就完善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制度提出若干前瞻性的看法。
一、我国财政体制的变迁财政体制是用以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权和财力的划分。
主要内容包括:中央对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划分;中央规定地方财政收入的许可来源;中央规定地方财政支出的许可用途;中央确定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所负有的责任。
建国后,财政体制未能定型,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财政体制的确定与国民经济的状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前者常常跟着后者走;其次是财政制度经常发生变化,财政体制必须与之相适应;三是我国理财思想在不断发展,从计划到市场有一个认识过程。
第三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财政体制的变迁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开始到1994年。
在这段时间,财政体制的类型基本上可概括为四类统收统支型。
这种财政体制把全国的财力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央,除地方税收和一些零星收入归地方外,主要收入,如公粮、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业税、国营企业收入、公债收入等,全归中央;各级政府的开支,由中央统一核拨。
就地方来说,收归收,支归支,收支两条线,地方征收的收入再多,无权留用;只要中央同意支出可以追加。
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财政体制在建国初期最为典型,对恢复国民经济、平衡预算和稳定物价具有重要作用。
但其缺点是,地方对增收节支没有积极性。
国家运行机制转入正常后,统收统支型财政体制很快就停止了。
收支挂钩型。
是把地方负责组织的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的总支出挂起钩来,按收支总数确定一个分成比例。
这对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是一大进步,使地方对财政收支的关心程度大大提高。
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主要有:会助长地方盲目扩大财政支出的倾向,因为多支意味着分成比例高;在年初确定地方收支预算时,会对分成比例和收支指标十分计较,容易发生扯皮现象;对多收少支的省市不利,对少收多支的省市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财政机构的演变与发展早在《周礼》一书中就记述了周朝关于国家财政国库机构的组织状况,天官中的财务职责主要是支出,地官中的财务机关是收入,其格局大体是:1.总揽国家财政大权的“天官大宰”。
2.主管收支核算的会计之长“司会中大夫”。
3.地官大司徒兼管的赋税收入部门。
4.九府出纳牵制系统(职内、职币、大府、王府、内府、外府、臬府、天府、职金)。
5. 主管国库财物保管部门的“小宰中大夫”,具体事务由下属两个单位负责,第一是“宰夫”,释考每月库物出入,对后代审计很有影响。
第二是“大府”职掌库藏,包括各库财物纳出与岁终总考收支。
不同的财物分库管理,故太府又统管有玉府(王用珍宝)、内府(国用财物)、外府(国用钱币)、典丝、掌皮、司裘、酒正等,这种由大府统一控制的国库组织形式,对后世国库组织建设有着深刻影响。
统一的秦王朝建立后,财政管理机构在九卿中有少府卿和治粟内史,少府卿“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主要是负责宫廷皇室内部的财政事务;治粟内史“掌谷货”,是国家财政收支主管部门,管理太仓和大内。
太仓负责粮谷的仓储出纳,大内负责钱帛器用的保管出纳,仓廪和库藏已初步形成两个互不相属的平行系统。
但少府卿职权甚重,超出了皇室财务的范畴,倍以控制国家财政,所以,国库还不可能形成独立而严密的组织机构。
当然,国家收入和皇室收入的各自分别,这是秦朝的首创,比起前代无疑是一个显著进步。
西汉沿袭秦制,皇室库与国库有时互守略域,但更多的时间是互相调拨使用。
在汉武帝时,增设水衡都尉负责收入,少府卿负责支出,两个部门共同掌管皇室库。
这样,使皇室财政机构的职权和管理机能得到大大加强,有利于皇帝牢固地控制财权,保证了皇室费用。
而国库方面,由大司农(治粟内史)负责,其中太仓掌粮谷贮藏,都内主管钱帛库藏出纳,相当于秦之大内。
这两个自然属性不同的部门进一步的明确划分,给征收、运输、储藏、出纳、核算等管理都带来方便,有效地发挥了国库对经济进行调整和干预的职能。
但国库直接隶属大司农,钱帛的调拨和出纳都由大司农掌握,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发生监守自盗的弊病,表明初步形成的国库管理体系仍是很不完善的。
东汉以后,由于家族地主自成体系的经济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日渐衰落,皇室收入来源萎缩,管理机构也相应精简,水衡都尉裁并于少府,少府中增设中藏府令,“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集中管理库藏出纳事务,特别是与西汉相比,专门负责国库钱帛出纳的都内一职被撤销,改由部丞主帑藏,这一明显变化反映了国家规模的萎缩,地方财权的相对扩大,国库在国家财政经济中逐渐失去了重要地位。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世族地主占有累世承袭的田庄,又大量荫庇人口,使得国库的税收来源枯竭,加之战争繁频,军费开支急剧增多,使陷于财政危机的政府不得不集中一切财力去应付燃眉之急,因而不仅皇室库和国库再无明确划分,而且国库管理也失去常规。
这种变化的突出表现是秦汉时两套财政管理班子被合并为一个系统,财权集中于宫廷近待机构,由皇帝通过尚书直接掌握整个财政活动,少府、大司农则变为尚书节制下的两个负责库藏出纳的业务部门,实际上是皇室库囊括了国库,国库变成了皇帝的私库。
曹魏时期,尚书由少府系统中独立出来,成为国家财务的中枢。
尚书台中设五曹尚书,其中度支尚书“专掌军国支计”对财政进行统一管理。
少府与大司农负责库藏出纳的具体事务,二者的职权范围已不象秦汉时期那样按皇室库和国库两系统来划分,而是按布帛金银与粮谷薪鱼两类不同业务来划分,这就使仓和库的分工进一步专业化。
少府中的中藏府令负责币帛财物,平准令负责练染诸货物。
大司农中则仅有太仓令,主管粮食贮藏、加工和出纳。
显然,少府与大司农已成为度支尚书节制下分掌布帛与粮食的两个专业部门。
此外,在这一时期,国库机构最重要的变化是出现了由度支尚书掌管的金部、比部,这表明国库出纳的监督系统已初步建立。
晋代少府属官有左、右藏令,并继续设置金部、比部。
东晋之后,库曹御史掌外左库、内左库,遂逐渐代替了少府管理钱币之职,少府基本由财政管理系统分化而变为一个专管手工业的机构。
刘宋时,“省外左库,内左库直云左库”,“齐、梁、陈有右藏库无左藏”,都未明言库藏隶属关系的变动,说明仍由侍御史管辖。
这一变化的新格局突出体现了以侍御史掌库藏不仅加强了对国库钱币的管理,而且也加强了皇帝对财权的直接驾驭。
但侍御史掌管国库毕竟是不正常的管理,它既行使监察权又直接介入财政管理,越俎代庖,破坏了监察与行政分立的传统原则,使国库组织系统极不协调。
至于魏晋以后各朝时有左藏,时有右藏,主要是各朝官制崇尚不同,如魏、蜀、吴三国到两晋,官制秩序均是以左为尊,所以有时没有右藏。
北魏自定中原,为维持其财政费用,非常重视府库作用,“纳其方贡以充仓廪,收其货物以实库藏”,“收获珍宝,府藏盈积”。
太和二十三年,引《周官》为根据,改少府为太府卿,职掌“金帛府帑”、“财物库藏”,突出表明这是一个国库机构,虽然从实质上并没有把皇室库与国库分开,但从名称的变动已透露出必然会代之以新的机构。
北魏的内库、地方府库这时也开始行使职能,如在京城,和平二年冬一次就“诏出内库绫绵布帛二十万匹,令内外百官分曹赌射”。
在地方,租调征收后,“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
特别是常常由于临时需要而任意增加调绢,以充实各级府库。
大和九年均田付诸实行后,赋税收入增加,府藏储备雄厚。
太和十一年“诏尽出御府衣服珍宝、太官杂器、太仆乘具、内库弓矢刀铎十分之八,外府衣物缮布丝扩诸所供国用者,以其太半班费百司,下至工商皂隶,逮于六镇边戍,畿内鳏寡孤独贫瘫者,皆有差”。
孝文帝死后,府库租调缴纳沉重,一方面,贵族生活骄奢淫逸,河间王元深的府库内堆积钱绵珠玑、绫葛丝绢不可计数;另一方面,人民户调绢每匹长四丈增为七八丈,加倍征收。
到“神龟、正光之际,府藏盈溢。
灵太后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又数赍禁内左右,所费无货,而不能一丐百姓也”。
可见府库状况日趋腐败,但其制度的变化却对后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南朝的萧梁则在天监七年增置太府卿,“掌金帛府帑,统左右藏令,上库丞,太仓,南北市令,关津亦皆属焉”。
接替了侍御史兼管库藏的职权,初步消除了监察行政混同的现象。
然而,仓和库的不同职能又混同于一处。
如太府卿和司农卿共统掌太仓。
此外,少府在设有炭库等专业库外,将本应由太府主管的“南塘邸税库”归为己属。
所以,虽然这时设有上库、右藏等正库,以及太乐库、油库、东治小库、英库、获库、箬库等储备专库,但太府作为独立的国库组织还不成熟。
同时,“掌勾检等事”的比部仍为事都官尚书之属,并没有作为独立机构分离出来。
南北朝末期,北朝和陈分别沿袭了北魏和萧梁的制度。
但也有不同,如北齐太府寺“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统有左藏、右藏、黄藏。
“黄藏”这一名称来源于晋朝少府“中黄藏”,即中黄门宦官主管的库藏。
黄藏作为内库设于太府寺内,说明皇室库仍没有完全与国库分离。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动荡,政局混乱,引起国家管理机构发生了一系列紊乱。
但却为后世建立完善的国库管理机构提供了经验。
尤其是频繁的分合变化中产生了一些新部门,形成了新的管理体系的雏形,为隋唐所继承、发展。
唐代国库发展状大的过程,要从隋代国库制度谈起,因为“唐承隋制”,尤其是唐初,基本全盘继承了隋的国家制度。
从这个角度说,隋朝可说是唐朝的前驱。
隋朝建立初,不仅“隋氏因周室平齐之资,府库充实”,而且国库组织基本沿袭北齐制度。
文帝时,太府寺统左藏、右藏、黄藏等署,其中左右藏各置令二人,丞四人,而黄藏则惟置一人。
这说明皇室内库仍与国家府库混同于一个机构,当然,黄藏只是为宫延服务,故官员少,其规模不及左右藏。
隋代对国库机构的调整改革,是隋炀帝时期。
史称“炀帝即位,多所改革”。
司农寺将平准、京市隶太府,而“太府寺既分为少府监,而但管京都市五暑及平准、左右藏等,凡八署”。
这是参照南朝的制度把掌管手工业的少府监从太府寺中分出,从而使太府寺成为专职的国库部门。
特别是将黄藏归于长秋监(内侍省),更使太府寺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库部门。
因此,尽管从形式看隋朝国库机构的各个名称大都是由魏晋南北朝沿袭而来的,但管理体制和组织系统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唐高祖发迹太原,因晋阳宫留守库物,以供军用”,所以统治者深知国库的重要性,“既平京城,先封府库”。
而且“唐高祖平京师倾府藏以赐勋人”,武德四年一次就赐给李世民黄金六千斤。
但草创之始,又常国用不足,太原人刘义节献计二条:其一,因数十万军队集中长安,造成“樵贵而布帛贱”,动员军队砍伐街衢和苑中树木换布帛,“岁取数万匹立可致也”。
其二,“藏内缮绢shu;皆有余轴之,使申裁取剩物以供杂费,动盈十余万段矣"。
唐高祖采纳了这两条建议,因而“大收其利”,将刘义节提升为主管国库的太府卿。
隋朝统治很短促,许多措施与制度尚未充分发展完成。
李渊建唐时,国库一切制度多承隋旧,并将少府所属诸署还隶太府。
到唐太宗时,复置少府监,又对国库部门实行强化,因此,比较完善和健全的国库管理系统于贞观时初步厘定。
贞观二十三年将民部改为户部,其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属奠定了国库的管理中枢。
此外,比部的审计和御史台的监察,都使国库管理制度比前代更为严格,更为具体。
这样,国库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三足鼎立,既有专职分工又牵制配合,共同构成新的组织形式,使唐前期的国库机能速迅提高,它的财政体制也更加稳定可靠,而国库机构的稳定,不仅反过来促进了国库制度的完备,也保证了唐王朝在国库职能加重情况下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干预和控制。
从唐代国库的类型和职能看,都彰明较著,臻于成熟,秦汉以来皇室财务和国家财务的分离这时已成为定制。
内伺省内府局“掌中藏宝货,给纳名数”,专门负责宫廷内库;与此同时,又对两部分财政比重关系作了调整,皇室库不再象秦汉时期那样有完全独立的收入,而是主要依靠国库的调拨,其费用按品秩计多少,春秋二时宣送中书批审,由国库部门按一定数量定时拨付。
这样,皇室库机构的活动基本上收缩到宫延内部.内库管理职权被集中到国库组织之中,使国家能对整个赋税收入进行统一的预算编制和出纳管理。
唐代国库制度虽在贞观时便初步厘定,但它的定型则是在开元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表现为国库出纳管理始终存在着来自皇室的干扰,即国库分配和皇室消费之间的矛盾。
贞观五年正月,国家经济刚有起色,深知多藏厚亡的唐太宗就夸耀财富,“幸左藏库,赐三品已上帛.任其轻重',尽力取物出库。
同年,修仁寿宫完,又欲修复洛阳宫,戴胃谏曰: “军国所须,皆资府库,绢布所出,岁过百万。
丁既役尽,赋调不减,费用不止,帮藏其虚。
”当时国库年支百万绢布就“帑藏其虚”,可知国库收入数额最高在百万左右。
贞观后期太宗又下诏:“自令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说明这一阶段国库制度的执行还是不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