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精讲
经济法基础第一讲法律基础
第一章总论2024年《经济法基础》第一章考点无变化一、法律基础法律基础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法的本质和特征法的分类和渊源法的效力范围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式法律关系(一)法的本质和特征1.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狭义上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广义上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法”。
2.法的本质(1)法是统治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指的是全体人民)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记住记住是整体整体!!而不是个别,更不是每一个成员的意志的简单相加](3)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4)我国的法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体现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法的特征(1)国家意志性:国家制定或认可.(2)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规范性: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具有利益导向性.(4)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够让人预知到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可预测性)。
【就比如酒驾,基本上每个开车的人都知道酒驾被抓到了会受到处罚】(二)法的分类和渊源1.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2.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称为法的形式,是指法的具体的表象形态,即法是有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者程序创制出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体有何种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我国法的渊源(1)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命名特征为"xx法律"。
(3)法规:法规又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其命名特征为"xx条例";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命名特征为"地名+xx条列"。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考情分析本章是培养学习法律意识、兴趣的一章,对理解、学好法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掌握“法律关系主体”、“法律事实”和“法律渊源”内容,考试重点突出,分值较少,题型主要是客观题,预计考试分值在3分左右。
2019年教材新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容。
【提示】1.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获得了宪法确认。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专题概要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专题二法律关系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知识点概要知识点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关键词】法的概念:国家意志性→制定或认可→强制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考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知识点法律体系1.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含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具体七个基本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例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B.行政法规C.仲裁法D.民事诉讼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可分为若干法律门类,称为法律部门。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经济法客体
经济法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中权利 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客体的存在形式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新的客体不断涌现,为 经济法律关系的调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
经济法客体包括有形财产、无形财产、经济 行为等,这些客体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是经济法律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基础。
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
总结词
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 和主观过错。
详细描述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 为所造成的损失或不利后果;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 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主观过错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 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经济法责任的承担方式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目
CONTENCT
录
• 法律基础知识概述 • 经济法的发展历程 • 经济法的法律关系 •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 经济法的法律适用
01
法律基础知识概述
法律的定义与特征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法律的特征
法律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和可诉性等特征 。
经济法权利与义务
经济法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享有 的法律上的自由和利益。
经济法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必须履 行的法律上的责任和约束。
经济法权利和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 面,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共同构成了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 经济法基本原理 《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3)经济诉讼时效的种类
①普通诉讼时效。 ②特殊诉讼时效。 ③最长诉讼时效。
(4)经济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①诉讼时效的中止。 ②诉讼时效的中断。 ③诉讼时效的延长。
1.5.6经济诉讼程序
(1)第一审程序 (2)第二审程序 (3)审判监督程序 (4)执行程序
1.6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3)经济法律事实
(1)经济法律事实的概念
经济法律事实是指凡是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客观现象。
(2)经济法律事实的分类
根据经济客观事实是否与经济主体的意志有关,经济法律事实可 以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1.4经济仲裁
1.4.1经济仲裁的概念
经济仲裁是指经济纠纷的当事人,依据双方自 愿达成的协议,共同选定某一仲裁机构并由其 依法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
经济法律责任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和不当 行使经济法规定的权利而必须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经济法律责任是一 项重要而基本的经济法律制度。
(2)经济法律责任的特征
①经济法律责任是法定责任。
②经济法律责任是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 过程中产生的,其责任内容具有经济性,其责任形 式以限制或剥夺经营性资格和经济补偿作为其主要 形式。
1.4.2经济仲裁的特征
(1)经济仲裁以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 (2)经济仲裁解决的是经济纠纷 (3)经济仲裁的程序简单、审理快捷 (4)经济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
1.4.3经济仲裁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依法独立仲裁原则 (4)一裁终局原则 (5)人民法院监督原则
(2)经济法的概念
①从经济法的内容下定义,认为“经济法是规 定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法律的通称。 如土地法、森林法、公司法等都属于经济法。”
2023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 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第一编法律概论——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第01讲法的概念与特征、法律体系【考情分析】本章在历年各批次考试中以“纯客观题”方式出现,平均考核分值2~3分,属于非重点章节。
本章除法理介绍外,“政治”色彩较为浓郁,内容枯燥,考核细致,要求考生准确记忆“结论性”内容。
2023年本章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导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新增“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内容。
【章节框架】第一节法律基本概念考点一、法的概念与特征(★)(一)法的概念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二)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意志的体现(1)法作为统治阶意志的体现,同时具有代表全社会的属性。
①法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意志;②法也“尽可能关注”被统治阶级和社会弱势群体等的权利和利益。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统治阶级不能任意立法。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国家意志性)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1)法律规范的实施“并非”都是依靠国家强制;(2)国家强制力也“并非”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3)法律的实施主要依赖于社会主体的“自觉”遵守和执行;(4)相关社会主体不遵守法律规定,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时,由国家机器保证其实施。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各类规范的区分(1)法律规范与“行为规范”:法律规范是行为规范,但法律规范只是行为规范中的一部分。
(2)法律规范与“社会规范”: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但法律规范不是唯一的社会规范,道德、宗教规范、风俗习惯、党纪规范等也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3)法律规范与“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一般不属于法律规范,只有其中的“社会技术规范”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后,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
2024年《经济法基础》第一章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合同履行的保全措施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法定情形,当事人可以采取保 全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两种。
合同的变更、转让与终止
合同的变更
合同变更是指当事人对已经成立 的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合同变更需要当事人协商一致,
并且遵循法律的规定。
合同的转让
合同转让是指当事人一方将其在 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 第三人。合同转让需要符合法律 的规定,并且经过对方当事人的
高经济效率。
公平是社会正义的重要体现,经 济法应当通过保护消费者权益、 打击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社会
公平。
社会本位原则
经济法应当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 害。
在经济活动中,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可能存在冲突,经济法应当通 过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危险、恢复原状、损害赔偿等。
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担保物权是权利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 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 受偿的权利。
担保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抵押权和质权是 约定担保物权,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的设立和实现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这些原则贯穿于 合同法的始终,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等各个环节都具有指导意义。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合同订立的程序
合同的订立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希望和 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 思表示。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CPA经济法】 第1章 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
【CPA•经济法】第1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知识点1]概述
1.法的特征:①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⑤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
2.法律渊源
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基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法律,其作出的法律解释具有和法律一样的效力。
【知识点2]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三者同时具备才能构成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
自然人、法人(盈利、非盈利法人都可以)、非法人组织、国家。
自然人行为能力
2.法律关系的客体
3.内容:权利和义务。
如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知识点3]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是法律事实
【知识点4】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023新增二十大相关内容,不影响考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五个〃坚持〃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024年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课件讲义
提高企业法律意识
引导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经济法人才。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遭遇法律问题的案例剖析。
案例分析二
一起跨境贸易争端案件的法律解读与启示。
案例分析三
某金融机构因违反跨境支付规定被处罚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四
一起涉及税收协定的国际税收争议案件解析。
03
消费者与经营者
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承担遵守市场秩序、
维护消费者权益等义务;经营者享有自主经营权,承担提供合格商品和
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等义务。
争议解决机制与程序规定
争议解决方式
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 元化纠纷解决方式。
程序规定
根据争议性质和当事人约定,选择 相应的解决方式和程序,如民事诉 讼程序、仲裁程序等。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企业虚假宣传案。该企业通过夸大产品 功效、虚构用户评价等手段进行虚假宣传, 误导消费者。经监管部门调查取证,依法 对该企业处以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措施。
VS
案例二
某行业价格垄断案。该行业内多家企业达 成价格垄断协议,共同抬高产品价格,损 害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依法对涉案企业 进行调查处理,打破价格垄断,恢复市场 竞争秩序。
程序规定
监管程序应遵循法定、公正、公开、效率原则,确保监管行为的合法性、合理 性和有效性。具体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听证、告知、决定等环节。
违法行为认定与处罚措施
违法行为认定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违反市场监管规定的行为进行 认定,如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垄断经营等。
处罚措施
经济法 第一章-经济法基本原理
二、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二)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如同经济法的概念一样,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学 术界也存在不同认识。本书按照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法所调整 的基本内容,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如下:
应当注意的是,本书的名称为《经济法》,但这 并不是法律部门意义上“经济法”的概念,而是“与 市场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意思,其内容主要 涉及民商法和经济法两个法律部门中相关的法律制度。
四、法律体系
(一)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 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 工作制度的法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律;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 家安全的法律;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法律。
企业组织 管理关系
市场管理 关系
宏观经济 调控关系
社会经济 保障关系
三、经济法的渊源
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 式。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 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 律文件。经济法的渊源有:
(一) 宪法 (二) 法律 (三) 法规 (四) 规章
四、法律体系
对于一个国家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可根据它们 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这些门 类称为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 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就是法律体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 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 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
经济法的基本原理
小结:
政府对经济与市场旳干预是一把双刃剑, 用好则利,用不好则会为其所伤。怎样促使 政府和市场旳良性互动,怎样弥补、规范政 府和市场旳双重失灵,则必须借助于具有独 特功能、价值取向旳经济法律制度。
法国成立了后裔人委员会,以确保在国家 制定政策和法律时,能反应后裔人旳利益和 要求。
(二)可连续发展对经济法制度旳影响
正因为可连续发展在老式法律体系中旳缺 位,所觉得新兴法律部门经济法旳制定发明了 契机,同步经济法所调整社会关系旳特殊性、 独特旳价值理念,为一直落实可连续发展要求 进行立法、进行相应旳制度构建提供了可能性。
政府扩张是内部性旳经典体现之一,作为 公共政策执行机构旳政府及其官员旳目旳是本 身利益旳最大化,追求旳是升官、高薪和轻松 旳工作以及多种附加旳福利。这些都能够经过 扩大机构旳规模及增长人员来实现,所以政府 机构有着内在自我扩张旳动力与机制。
(三)寻租与腐败
当代寻租理论泛指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 发横财旳活动,租金则泛指政府干预或规制 市场而形成旳级差收入。
(四)社会分配不公
单纯旳市场机制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旳 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旳巨大差别,而且收入 差别一旦形成,更易引起收入差距过大,使 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旳手中。所以,虽然是最 有效率旳市场,也可能产生极大旳不平等。
政府应介入社会分配领域,经过法律手 段对不平等旳收入和财产直接干预,利用再 分配手段对弱势群体予以救济和补偿,缓解 市场机制带来旳社会分配不公旳问题。
三、政府干预旳正当性
----------(政府怎样干预经济运营)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PPT课件
• 2.~类型
• (1)物。物是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 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具有稀缺性的物体。
• (2)行为。这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 的所进行的行为。它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 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
• 此后,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初,德国法学家赫德曼等 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经济法的论文。1916年,赫德曼在 《经济学字典》中使用了经济法一词,他认为经济法是经 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
• 此时候的经济法概念,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含义,经济法作 为一门法律学科也从此诞生。
三、经济法的概念
•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基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对市场 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干预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已经发生的经济法律关 系要素的变化。
•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经济 权限归于消灭。
• 1.经济行为 • (1)经济合法行为。 • (2)经济违法行为。 • 2 .事件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
• 一、物权 • (一)物权法概述 • 1. 物及其分类 • 物权法上的物是指人们能够支配的物质实体。特
的经济关系。 • (1)市场主体管理关系。规范市场主体及
其行为。
劣质奶粉 大头婴儿
(2) 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3)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4) 社会分配关系
2.经济法的特征
①在调整手段上 ; ②在规范构成上 ; ③在调整范围上 。
经济法强调国家干预,体现了其 权力属性,因此,经济法在调整 经济关系的过程中直接体现了国 家的特殊意志,体现了法的强制 性、授权性、指导性。
• 5. 共有 • 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 • 1) 按份共有。2) 共同共有。3) 共有物的管理、处分及分割。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经济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规范经济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经济法》的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中,我们将开启探索经济法世界的大门,了解其基础概念、原则和相关的法律体系。
首先,我们来谈谈法律的概念。
法律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简单来说,法律告诉我们在社会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如果违反了规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普遍性等特点。
规范性使得法律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明确的指引;国家意志性表明法律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强制性确保法律的规定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普遍性则保证法律适用于相同情况下的所有人。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法律的渊源。
法律渊源是指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主要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通常是为了执行法律或者对全国性的行政工作进行规范。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然后,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组成。
假定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处理是指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制裁则是指对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
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赋予人们一定的权利,例如“公民有权依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义务性规范则要求人们必须做出或者不做出某种行为,又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经济法课件第1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ppt
以“一般人格”平等为基础,以意思自治为 核心,以实现个体利益为目的;
强调对所有市场主体都平等保护 ; 侧重从微观、从经济发展所需动力方面,通
过保障自由交易、自由竞争以提高效率来促 进人们的利益 ; 重视经济目标 ; 国际通用,强调全球化 ; 稳定性较强 。
(2)经济法
以社会为本位,强调以实现社会利益和社 会持续协调发展为目的;
(2)学术上
日本金泽良雄 《经济法概论》 德国 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本科教材 《经济法理论问题》
3、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出现
概念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但开始 系统研究始于70年代末。
四、 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阐述观点
1、否定经济法独立部门说
是独立的法的部门;
(1)调整对象不同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 法律,属于私法范畴。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中发生的 经济关系的法律,属于公法或社会法的范畴。
两者互不隶属、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2)主体不同、利益本位不同
经济法的主体有: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 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公民等,作为协调 本国经济运行的法律,是以国家利益和社 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
经济法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
一、有关法的基本概念
二、经济法学概念
1、经济法学概念 (1)法学中的法律体系
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调整对象
(2)经济法学
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
2、经济法学重要意义
奠定经济法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石 回应其他学科的否定和质疑
3、经济法学的地位
【经济法】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PPT课件
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2)限制行为能力人
▪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 刑法 ▪ 行政法 ▪ 民商法 ▪ 经济法 ▪ 社会法 ▪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法律关系 概念
▪ 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 现出来的社会关系 ▪ 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 ▪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 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六)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法律渊源和法系
即法律的形式,指法律的存在或表现 种类
▪ 宪法 ▪ 法律 ▪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 部门规章 ▪ 司法解释 ▪ 国际条约或协定
▪ 委任性规范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 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范。
▪ 准用性规范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的具体行为模式,而 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的相应内容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 假定
▪ 是指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有关适用该法律规范的条件的部 分。
▪ 国家:国际法律关系主体、国内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方式
▪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权利能力是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 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分为 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两种。一般权力能力是所有 公民普遍享受,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如人身权利能力等。 特殊的权利能力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为条件才能享有, 如参加选举的权利能力须以达到法定年龄为条件。法人的 权利能力始于法人依法成立,终于法人被解散或撤销。法 人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与法人成立的目的直接相关,并 由有关法律和法人组织的章程加以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第一编法律概论——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精讲■本章考情(1)历年规律本章为非重点章节,阐述的是法律及法律关系的相关内容,一般考查1-2个客观题,分值为3分左右。
其中,学习重点是“法律关系”和“法律规范”。
(2)学习建议近几年对于识记型内容的考核在增加,因此要加强对此的记忆,以及对关键概念的深入理解。
■本章脉络■知识点详解知识点:法律的一般理论√难度:低√重要性:高√重点:法律规范的分类、法律渊源一、法的概念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例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二、法律规范1.法律规范的概念:(1)法律规范≠规范性法律文件:后者是表现法律内容的具体形式,是前者的载体。
(2)法律规范≠国家的个别命令:后者不具有重复适用性和普适性。
(3)法律规范≠法律条文:①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注意】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
的。
②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2.法律规范的分类:★【例题·单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法律规范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A.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B.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C.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D.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规范的种类。
确定性规范是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范。
选项C是委任性规范,选项AB是准用性规范。
【例题·单选题】(2017年)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等同于法律条文B.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C.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表现形式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一一对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选项A错误。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选项C错误。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选项D错误。
三、法律渊源★【总结】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注意1】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部分修改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法律,其作出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注意2】没有法律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注意3】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例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支付结算办法》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协定。
选项A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选项D是证监会发布,均属于部门规章。
选项B是司法解释。
选项C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属于法律。
【例题·多选题】(2015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联合国宪章B.某公立大学的章程C.《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D.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
选项A属于国际条约和协定。
选项B,公立大学不是我国的立法主体,其章程不属于法律渊源。
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
选项D,证监会发布的文件属于部门规章。
【例题·单选题】(2016年)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部分修改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B.部门规章可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C.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人民政府就地方性事务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D.除最高人民法院外,其他国家机关无权解释法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
没有法律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选项B错误。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选项C错误。
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总结司法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的总称,选项D错误。
四、法律体系知识点:法律关系的构成√难度:中√重要性:高√重点: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为内容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例题·多选题】(2016年)甲、乙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甲、乙之间的下列约定中,能够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有()。
A.甲送给乙一部手机B.二人共进晚餐C.甲将房屋出租给乙D.二人此生不离不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
选项A是赠与合同,选项C是租赁合同;选项BD不发生法律后果。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三、法律关系的要素四、法律关系的主体1.国家:(1)国家可以成为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2)国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国库券,或成为国家所有权关系的主体。
2.自然人:★(1)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权利能力平等。
【思考】胎儿是否具有权利能力?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行为能力:以年龄和精神、智力状况作为依据。
【注意】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也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总结】临界点的理解“以上”——大于等于“以下”、“未超过”——小于等于“不满”、“不足”或“未达到”——小于“过”——大于3.法人组织:(1)权利能力:①始于成立,终于消灭。
【补充】法人成立:“签发”营业执照;(NOT领取)法人消灭:注销登记。
(NOT解散)【链接】公司依法清算结束并办理注销登记前,其法人资格仍然存在。
②权利能力的范围受经营范围、性质上的约束。
(2)行为能力:①与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②没有等级之分,通过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代理人实现。
【例题·单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B.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可分为完全权利能力、限制权利能力与无权利能力C.权利能力以行为能力为前提,无行为能力即无权利能力D.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与特别法人均具有权利能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选项A错误,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选项B错误,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选项C错误,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谈不上行为能力。
【例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主体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是()。
A.8周岁的乙B.15周岁的少年天才丙C.刚出生的甲D.18周岁的大学生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自然人的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精神正常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AB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C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多选题】(2017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人的有()。
A.北京大学B.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C.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人。
按照《民法总则》的规定:我国法人包括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
机关法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属于特别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属于非营利法人;企业属于营利法人。
选项A是事业单位法人,选项B是机关法人,选项C 是企业法人,选项D是社会团体法人。
【例题·单选题】(2015年)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同时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不包括外国人C.分公司具有法人地位D.法律关系主体既包括权利人,也包括义务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
选项A:公民和法人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权利能力。
选项B:外国人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选项C: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
五、法律关系的客体【例题·多选题】(2017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建筑物B.自然人的不作为C.人格利益D.有价证券『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人格利益、智力成果。
知识点:法律事实√难度:低√重要性:中√重点:法律事实分类1.概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的变化的原因,即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2.分类:【例题·多选题】(2014年)下列各项中,能导致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有()。
A.人的出生B.自然灾害C.时间的经过D.侵权行为『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
四个选项均正确。
■本章总结。